七级第8课教案新部编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兰诗》是⼀⾸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横吹曲辞·梁⿎⾓横吹曲》中。
这是⼀⾸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个叫⽊兰的⼥孩,⼥扮男装,替⽗从军,在战场上建⽴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畏的精神。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8课《⽊兰诗》课⽂原⽂ 唧唧复唧唧,⽊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叹息。
问⼥何所思,问⼥何所忆。
⼥亦⽆所思,⼥亦⽆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点兵,军书⼗⼆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兰⽆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声,但闻黄河流⽔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头,不闻爷娘唤⼥声,但闻燕⼭胡骑鸣啾啾。
万⾥赴戎机,关⼭度若飞。
朔⽓传⾦柝,寒光照铁⾐。
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归来见天⼦,天⼦坐明堂。
策勋⼗⼆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兰不⽤尚书郎,愿驰千⾥⾜,送⼉还故乡。
爷娘闻⼥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弟闻姊来,磨⼑霍霍向猪⽺。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伴,⽕伴皆惊忙:同⾏⼗⼆年,不知⽊兰是⼥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8课《⽊兰诗》知识点 ⼀、作者简介 五六世纪时,我国北⽅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燕⼭地区进⾏过长期的战争。
这与诗⾥所写的⽊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兰诗》的历史背景。
⼆、⽂体知识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的⾳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为主,兼有七⾔及杂⾔。
三、相关资料 《⽊兰诗》是南北朝时北⽅的⼀⾸乐府民歌,在中国⽂学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第8课《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熟记作家作品。
3.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俄而、欣然、拟、期、委、引、顾”等词的词义。
4.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
【教学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一:谜语型[设计意图] 用谜语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使其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雪)对,是雪。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地比拟雪花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比拟雪花的。
导入二:故事型[设计意图] 通过列举古代机智儿童的事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古代聪明机智的少年的故事。
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一、初读课文,指导诵读[设计意图] 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够培养学生初学文言文的语感,指导学生如何做好停顿、读准字音。
1.关于《世说新语》。
【课件出示,师适当补充内容。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一门。
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2.听录音范读,生自由朗读课文。
3.同组内互读互听,纠正读音,把握正确朗读节奏。
4.齐读课文。
二、积累词汇,疏通文意[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进行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学生能够边读边译,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课件出示】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俄而..雪骤(4)撒盐空中差.可拟(5)未若柳絮因.风起〔明确〕(1)家庭聚会。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部编版
8.《世说新语》两则第一课时《咏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划分语句的停顿。
②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准确熟练翻译全文。
③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④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欣赏咏雪名句,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生活雅趣。
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①以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达到当堂成诵的效果;②积累文言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教学难点:欣赏咏雪名句,探究比喻修辞之精髓在于神似而非形似,通过联想获得体验。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法;品读法;点拨引导赏析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同桌合作交流法;小组合作研学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雪花是仁慈的上帝在严寒的冬天送给我们的特殊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吸引着多少人追逐、倾倒、吟诵、歌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和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雪吧。
播放PPT(图片及咏雪的古诗句),请同学们齐读诗句。
今天,我们学习《咏雪》一文,看文中才子才女是如何咏雪的,我们和他们比试比试如何?二、PPT出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三、处理“预习找疑自学”中存在的问题:1.文学常识识记:谁来填出答案?①一生读填答案;②其他同学参考自己的《导学案》评价或纠正。
③PPT出示明确。
《咏雪》一文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朝代、人物)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中也有许多(古代早慧儿童)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所记多为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言辞隽永为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影响颇大。
2.字音字形:PPT出示生字词,谁能够读准字音?①一生独立读,同学评价或纠正;②全班同学齐读二遍;③二生在读中演板默写,同学评价或纠正;PPT出示明确正确读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及反思《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世说新语》二则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导入新课】家乡美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那么我们济宁地区属于哪一个诸侯国呢?(鲁国)济宁有哪些称号呢?(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我们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
今天,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去追寻圣人的足迹,去品尝思想文化的争鸣盛宴!解读“学习目标”。
(一)智者老子:自主学习师: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谁呢?老子是神话传说中太上老君的人物原型,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简单了解一下。
请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人物名片”——老子(二)圣人孔子【合作探究】1、大思想家孔子师:孔子为什么称为大思想家?生答:因为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提问:儒家思想是一个很大的思想体系,包括很多方面,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生答:是仁和礼。
教师一边利用课件,一边解释“仁”:“仁”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大家猜猜看,“仁”字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道理。
用孔子的话解释,仁最根本的含义是“仁者爱人”。
当然,这里的“爱人”不是我们现在平常说的男女之间的爱,而是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
(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问:孔子所说的礼是指什么呢?生答: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师: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不仅对普通人要求,对统治者也提出了要求,在政治方面孔子有什么主张呢?生答: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师: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还不被统治者采纳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对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举例:《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未若”是对比的手法,“柳絮因风起”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形成意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理解:对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大难点,生字词、特殊句式等都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及修辞手法;了解作者刘义庆及其作品《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本节课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解析课文,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咏雪》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它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绘了雪的美丽。文言文是古代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这篇课文。通过分析课文中对雪的描绘,学习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将雪的飘逸和纯净表达得淋漓尽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文言文描绘自然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最新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篇二】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
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
二、探索新知(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
(出示课件)2、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二)品读课文,研讨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思考问题:(出示课件)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新课程标准知道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知道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史事。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天文、历法和医学、甲骨文与青铜器、《诗经》和“楚辞”。
三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一、三子目分别介绍了先秦时期科技、文学方面的成就;第二子目为本课的重点,分别介绍了我国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甲骨文与青铜器。
三目内容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周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的发展概况;(史料实证)2.通过了解我国早期国家文明代表——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史事,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理解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懂得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勤劳,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古蜀人的艺术杰作——太阳神鸟金饰》教师引导:同学们,从太阳神鸟金饰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先秦时期古蜀人高超的工艺。
那么在先秦时期,我们中国先民在科技文化方面还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呢?(二)新课讲授1.天文、历法和医学【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先秦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的发展历程。
(1)天文:(2)历法:(3)医学:先秦时期,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①神农尝百草;②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疗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③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2.甲骨文与青铜器(1)甲骨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并梳理以下内容。
①含义: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②发现:1899年清朝官员王懿荣③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二则的基本内容、古人品质的重要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言文阅读和古人智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以及古人品质的体现。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坚持原则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活动将演示故事中人物如何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世说新语》中两则经典故事——《管宁割席》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通过学习这两则故事,让学生了解魏晋时期人物风貌,感受古人的品质与智慧。教学内容如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品质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诗意、文学特色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汲取木兰精神,勇敢面对挑战。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1.知识与技能:
a.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木兰诗》,理解诗意。
b.学生能够分析《木兰诗》的文学特点,如韵律、对仗等。
c.学生能够掌握诗中重点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木兰诗》的背景及寓意。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木兰的情感变化。
b.古代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可能对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感到陌生,难以辨识和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现代文中的类似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c.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可能在理解了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后,仍然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读写活动中。
d.小组合作探讨《木兰诗》的背景及寓意。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校内公开课)
8.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常见实词的意义。
2.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及文化修养,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对我这位新老师一定很好奇吧?告诉你们,我有一个特异功能。
我能凭你一句话,可以推测你是哪种性格的人。
信吗?那就来试一试吧。
我先来说个情境,你们要说出自己的第一反应:假如这个周六,你和你最要好的朋友约好了早上9点一起出发去登学校后面的那座山。
可是过了9点,你的好朋友还没有来,你会怎么办?(生答)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真是个性十足啊。
咦,早在一千多年前,有两个好朋友也相约了,后来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看看吧!〖或,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曾被人失约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开小火车)?早在一千多年前,有两个好朋友也相约了,后来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看看吧!二、朗读感知,乐聊故事2.和老师聊聊:(1)刚才穿越时空你看到了吗?是哪两个朋友相约?===陈太丘和友人。
(2)师:陈太丘是他的本名吗?===不是,真名是陈shi 。
太丘是地名,是他在这个地方当过县令。
(古文常识:古人喜欢以官职名称称呼人)。
友人可否有称号(怎么没称号)?===?(偷偷告诉你:比陈太丘官高两级)(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指名读,注意句读。
PPT: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指名翻译(注意:A、“友过中不至,及丘去后,友乃至。
”B、落实重点字词:去、乃、至等)-→齐读-→去掉句读,读出停顿。
-→闭上眼睛背诵这句。
〖(比如:古代说“去五中”是什么意思?===离开五中。
现在说“去五中”是什么意思?===到五中去。
可见,这个词古今异义〗三、表演人物,巧知字词1.PPT:同桌两人表演友人与元方,注意:A尽量用本地话(或尽量用现代文)。
〖先弄懂句子意思,用本地话该怎样说。
〗B尽量接近对话原意。
C尽量模拟人物语气、关键的神情和动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咏雪》的意境、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鉴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美和创作诗词。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咏雪》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诗词的理解与欣赏,我发现在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还是有些困难。未来,我考虑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修辞手法,从而深入领会诗词的意境。
举例:通过朗读、拍手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突破这一难点。
(2)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本节课中,作者通过对雪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理解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举例:通过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如“傲骨”、“玉树”,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借助雪的品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人对雪的赞美,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雪的寓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5.培养合作精神: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的理解与欣赏:《咏雪》这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习并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举例:如诗句“皑皑轻白雪,片片撒珠玑”,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分析,理解作者如何将雪的美丽描绘得生动形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一. 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8课,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陈太丘与朋友期行,因朋友迟到而产生的误会及化解误会的故事。
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主人公的品格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词汇量不足、句式结构不熟悉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
2.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道理,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现代文与文言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背景知识、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同时,教师讲解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木兰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木兰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还是相当高的。通过引导他们分析木兰形象,探讨孝道精神,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感觉问题设置还可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得学生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让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诗歌内容的讲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但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导致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今后,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问题,如:木兰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们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精品教案
《百家争鸣》教材分析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为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同学们,下面是一个字的古汉语解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①婴儿;②孩子;③儿子或女儿;④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⑤泛指人;⑥特称孔子;这个字呢?就是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常用到第四种“对人的尊称”,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思想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为“子”,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二、讲授新课(一)百家争鸣(1)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发明和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
这引起了经济、政治方面的巨大变革,也带来了社会秩序失衡、战争频繁等许多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回顾,有助于学生牢记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2)教师引入“百家争鸣”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病句类型进行修改。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1 •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
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
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
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
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3 .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25
分
1、复习
修改病
句方
法,了
解文章
的主要
内容。
2、学习
人物描
写的方
法。
1
教师
提
问、
学生
讨论
回答
的方
式进
行学
习。
要求学
生在边
听的过
程中,
练习记
录笔
记,教
师要指
导学生
做好记
录。
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
行动描与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4 .心理描与:心理描与是对人物在一疋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与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
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
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四、练习
(一)练习一:
1导入:
如果你有100万,我给你我仅有的1万兀你会不会觉得多呢?如果你只有100块,现在还缺1000块,我给你我一万块中的1000块,对于我来说没什么,对于你来说这1000块重不重要?困难时候的相助会让人感激一辈子的,一起找一下文章发生
了怎样的故事,你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吧!
2、学生速读短文,教师要求学生每分钟300字速度
认真阅读,完成三个任务;(1 )抓住题目一一文眼“,
(2 )概括短文梗概。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 , 20
分巩固金
笔小博
士所教
的新知
识:掌握
描写人
物的基
本方法。
1、老
师通
过例
子进
行讲
解。
2、学
生练
习为
主。
阅读提示
可以作为
练习一的
导入使
用。
讲解练习
题重要的
是要教给
学生解题
的方法,
而不是单
纯的纠
(2)读兀美文以后,来说一说,这一小段节选的故事
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吧!(学生自由交流)
(3)其实读书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积累,内化成我们
自己的知识。
前边老师已经教给同学们积累好词好句的方法了,那从这篇短文中,你能积累哪些好词好句呢?赶紧再认真读一遍,找一找、画一画、写一写吧!
(4)出示教师积累的好词好句。
引导学生抄写在课后的优美词句部分。
(5)谈心得。
这部分美文主要讲了怎样的内容,对你
有什么样的影响?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三:
艰难的爬杆测试开始了,小作者爬到了一半不想爬了,你
觉得小作者能坚持爬到杆顶吗?
1、gm w d ji a zh a r u j in 2 .⑴跳夹蹬爬
⑵跳拉夹拉缩抬夹3 .叶枫的动作轻快
“我”爬竿很费劲 4 .表现了“我”爬竿的艰难,更表现
了“我”的努力过程,给读者以想象,使表达更富有内涵。
5. 在一个班级里,他能爬上去,我也能爬上去。
用反问句更好,因反问句更能表达我缺乏信心,害怕爬竿。
6. 作文最后一小节7、(1) 2008 29 (2)新北京新
奥运(3)略。
4、小结:20
分
法,做
至U “不
动笔墨
不读
书”。
巩固人
物描写
的基本
方法。
熟练运
用金笔
新知的
内容。
导。
学生独
立
宀完
成。
在学生
做练习
的过程
中,教
师要巡
回指
导,发
现学生
问题及
时纠
正,尤
其是关
注能力
弱的学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