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考试单选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
1、统计调查按调查单位在时间上进行登记的连续性不同,可分为( 2 )。
①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2、普查工作可以( 4 )。
①经常进行②只能组织一次③普遍进行④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
3、在统计调查中,报告单位是( 3 )。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④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4、抽样调查所抽出的调查单位是( 1 )。
①按随机原则抽选的②按随意原则抽选的
③有意识抽选的④典型单位
5、要调查某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情况,该工厂的每台机器设备是( 1 )。
①调查单位②填报单位③调查对象④调查项目
6、搜集下面哪种资料需要一次性调查( 3 )。
①商品销售量②商品销售额
③商品库存量④工业产品产量
7、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3 )。
①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④直接观察法、采访法和报告法
8、只对全国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是( 3 )。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
9、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哪种调查方法( 4 )。
①统计报表②全面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
10、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3 )。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
11、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业收入情况,此调查方式属于( 2 )。
①抽样调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普查
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2 )。
①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②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③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④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1 )。
①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②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
③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④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3、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2 )。
①组距=(上限-下限)÷2 ②组中值=(上限+下限)÷2
③组中值=(上限-下限)÷2 ④组限=组中值÷2
4、就某一变量数列而言,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1 )。
①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②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
③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④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4 )。
①490 ②500 ③510 ④520
6、变量数列是( 1 )。
①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②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③按数量标志或质量分组的数列④组距式数列
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4 )。
①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②确定组距
③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④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8、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4 )。
①开口组②闭口组
③等距数列④不等距数列
9、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
则( 3 )。
①55在第一组②65在第二组③65在第三组④75在第三组
1、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1 )。
①工业企业总数②工业职工总人数
③工业设备台数④工业增加值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 )。
①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无关②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是相对的③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单位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单位总量指标
④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标志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标志总量指标
3、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 2 )。
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相对指标④平均指标
4、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1 )。
①随总体范围增大而增大②随总体范围增大而缩小
③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④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5、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时期指标( 1 )。
①森林面积②新增林地面积
③减少林地面积④净增林地面积
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4 )。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商品销售额
③固定资产投资额④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7、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2 )。
①人口出生数②人口总数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④育龄妇女数
8、相对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个别指标可以相加,如( 1 )。
①结构相对指标②动态相对指标
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9、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2 )。
①85.7% ②99.5% ③100.5% ④116.7%
10、宏发公司2006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2005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2005年增长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3 )。
①83% ②120% ③101.8% ④98.2%
11、按照计划,宏发公司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2
①12% ②17% ③40% ④60%
12、宏发公司第一季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公斤,第二季度计划降低5%,第二季度实际单耗为4.5公斤,计划完成程度为( 4 )。
①90%,差10%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②90%,超额10%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③95%,差5%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④95%,超额5%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13、宏发公司2006二季度完成销售额551万元,三季度完成销售额600万元,完成计划的96%。
则三季度计划比二季度增加销售额( 3 )。
①4万元②49万元③74万元④84万元
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4 )。
①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②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
③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
④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同一总体的单位数对比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2 )。
①权数绝对数大小②权数相对水平大小
③权数平均值大小④权数总和大小
3、由相对数指标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 4 )。
①算术平均法②调和平均法
③几何平均法④根据所掌握资料而定
4、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3 )。
①增加25% ②减少25% ③不变化④无法判断
5、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4 )。
①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②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③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④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
6、SRL服装厂为了了解某类服装的代表性尺寸,最适合的指标是( 4 )。
①算术平均数②几何平均数
③中位数④众数
7、SRL服装厂2003年三季度共加工了三批服装,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 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4 )。
①1.5% ②4% ③ 4.5% ④ 1.6%
8、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4 )。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
③几何平均数④中位数和众数
9、分配数列中各组变量值都增加3倍,每组次数都减少1/3,中位数( 3 )。
①增加3倍②减少3倍③减少1/3 ④不变
10、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 2 )。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
③中位数④众数
11、假如各个标志值都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平均数(3 )
①增加到原来的5倍②缩小到原来的1/5
③增加了5倍④无法判断
1、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78.6分和83.3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9.5分和11.9分,可以判断( 1 )。
①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②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③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代表性④无法判断
2、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1 )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3、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1 )。
①极差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方差
4平均差和标准差属于( 1 )。
① 平均指标 ② 比较相对指标
③ 总量指标 ④ 强度相对指标
5标准差系数( 2 )。
① 将各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抽象掉了
② 将不同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抽象掉了
③ 反映绝对差异程度 ④ 一般在平均水平相同的条件 按考试成绩分组(分)
人数(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4 15 30 27 10
合 计 86
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低。
()分甲
8.77866690===∑∑f xf x ()分乙78=x ()()分甲3.102=-=∑∑f f x x σ ()分乙12=σ %2.138.773.10===
甲甲甲x V σ %4.157812===乙乙乙x V σ
甲班平均数的代表性高。
1、时间数列是( 3 )
①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②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③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 ④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
2、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3 )
①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 ②某地历年新增林地面积
③某地历年工业企业职工人数 ④某地历年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
3、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4 )
①只能是绝对数 ②只能是相对数
③只能是平均数 ④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4、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2 )
①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②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③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④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5、某地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53.5%,2004年比2000年增长40.2%,则2005年比2004年增长( 1 )
①9.5% ②13.3% ③33.08% ④无法确定
6、某企业第一季度三个月份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612件和832件,分别超计划0%、2%和4%,则该厂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为( 3 )
①102% ②2% ③2.3% ④102.3%3
7、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 3 )
①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 ②只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
③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
④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
4
8、已知某地1996—200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2001—200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8%, 则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①
1008.01.0⨯ ②1081.110-⨯ ③()()105
508.01.0⨯ ④()()108.11.11055-⨯ 9、直线趋势方程bx a y
+=ˆ中,b a 和的意义是( ) ①a 表示直线的截距,b 表示0=x 时的趋势值
②a 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 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③a 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 表示平均发展水平
④a 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 是直线的斜率,表示平均增长量
10、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2 )
①100% ②400% ③120% ④1200%
11、下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 2 )
①增长量②发展速度③增长速度④平均增长速度
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总速度的指标是( 4 )
①环比发展速度②平均发展速度
③定基发展速度④定基增长速度
1.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
2.只有综合指数可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个体指数不能作这种划分。
( ×)
3.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
1、根据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 1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③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编制综合指数时对资料的要求是须掌握( 1 )。
①总体的全面调查资料②总体的非全面调查资料
③代表产品的资料④同度量因素的资料
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
∑
1
1
1
q
p
q
p
说明了( 1 )。
(1)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2)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3)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4)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4、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2 )。
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
5、帕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1 )。
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
6、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 1 )作同度量因素。
①报告期数量指标②基期数量指标
③报告期质量指标④基期质量指标
7、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2 )。
①7% ②7.1% ③10% ④11%
8、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费用( 2 )。
①增加②降低③不变④难以判断
9、某地区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2006年比2005年少购买5%的商品,则该地的物价( 3 )。
①上涨了5% ②下降了5%
③上涨了5.3% ④下降了5.3%
10、某工业企业2005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000万元,2006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400万元,若已知产品价格指数为106%,则该企业的产品产量增长了( 2 )。
①7.9% ②32.1% ③40% ④48.4%
11、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2 )。
①39.67% ②139.67% ③71.60% ④129.52% 1.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 D )。
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
D.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2、样本是指(4 )
①任何一个总体②任何一个被抽中的调查单位
③抽样单元④由被抽中的调查单位所形成的总体
3、从单位总量为20的总体中,以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抽取5个单位,则可能的样本数目是(3 )
①250个②25个③3200000个④15504个
4、从单位总量为20的总体中,以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抽取5个单位,则可能的样本数目是(4)
①250个②25个
③3200000个④15504个
5. 为了解500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个人总分进行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这5000名学生的个人总分的全体是(1)
A. 总体
B. 个体
C.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
D. 样本的容量
6、抽样误差是指( 3 )
①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②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③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④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7、抽样平均误差就是( 4 )
①样本的标准差②总体的标准差
③随机误差④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 2 )
①随机误差②抽样估计所允许的误差的上下界限
③最小抽样误差④最大抽样误差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诸多关系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这就是( 1 )
①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②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
③随机关系和非随机关系④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
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4 )
①严格的函数关系②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
③严格的依存关系④不严格的依存关系
3、单相关也叫简单相关,所涉及变量的个数为( 2 )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多个
4、直线相关即( 1 )
①线性相关②非线性相关③曲线相关④正相关
5、多元相关关系即( 5 )
①复杂相关关系②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
③三个变量的相关④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4 )
①(0,1)②[0,1] ③(-1,1)④[-1,1]
7、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 2 )
①无相关关系②无直线相关关系
③无曲线相关关系④中度相关关系
8、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 3 )
①正相关关系②负相关关系
③完全线性相关关系④不完全线性相关关系
9、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愈不密切,样本相关系数r值就愈接近( 3 )
①-1 ②+1 ③0 ④-1或+1
10、相关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间( 2 )
①正线性相关关系越弱②负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③线性相关关系越弱④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11、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r=0.90时,说明( 4 )
①总体相关系数=0.90 ②总体相关系数
③总体相关系数④总体的相关程度需进行统计估计和检验
12、进行简单直线回归分析时,总是假定( 1 )
①自变量是非随机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②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
③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④两变量都不是随机变量
13、在直线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大小( 3 )
①表明两变量线性关系密切程度的高低
②表明两变量关系的独立程度③不能用于判断两变量的密切程度
14、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数值表明: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 2 )
①增加1.5个单位②平均增加1.5个单位
③增加123个单位④平均增加123个单位
15、若回归系数大于0,表明回归直线是上升的,此时相关系数r的值( 1 )
①一定大于0 ②一定小于0
③等于0 ④无法判断 16、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3 ) ① ②
③
④ 17、若根据资料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则相关系数r 为( 2 ) ①-1 ②0
③1 ④0.5
18、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高的是( 2 )。
①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
②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
③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④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
19、从变量之间相关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 2 )。
①正相关与负相关
②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③简单相关与多元相关
④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
20、回归直线斜率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是( 1 )。
①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②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③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④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88.0,32ˆ=+=r x y i i 88.0,32ˆ=+-=r x y i i 88.0,32ˆ-=+-=r x y
i
i 88
.0,32ˆ-=-=r x y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