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纪录片审美特性

合集下载

析议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析议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析议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作者:卢志军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9期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手法,真实地纪录人类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经过创作者的选择、重组、集中、强化,结构而成的一种完整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

在当今娱乐之风甚嚣尘上的情况下中国的纪录片却一如既往地秉承不媚俗、不趋炎、独立思考、真实纪录的传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文化品格,不断探索时代语境下的纪录片表现形式,推出了大批的优秀作品。

给人以思考、震撼和美的感受。

纪录的品质构成是多元的。

其中的美学的元素是最具价值而且是值得深入探讨发掘的。

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是纪录片在对外部世界的具体观照与创作者具体创造性处理的结合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意蕴,是纪录片在现实性与艺术性之间不断选择和平衡的结果。

“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

”这是国际上关于纪录片的美学观念。

近年来,我们国内在加强国际纪录片交流与自身探索的基础上,已经明确纪录片需要基本的美学精神。

在近几年的国际纪录片观摩研讨会上,与会者就提出,“纪录片需要用美学观照创作”,把多种文化融入纪录片创作,使中国的纪录片更具有美学价值。

纪录片有着自己多维度、多层次的特征表现,如传播特征、文化特征、媒介特征、美学特征等等。

其中,美学特征是侧重于将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艺术审美观照的重要特征系列。

纪录片属于非虚构影片,它自身的美学特征与虚构影片的基本立足点不同。

虚构艺术表现的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纪录片表现的是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的展示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这就使纪录片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纪录片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处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交互作用的“临界点”上,完成着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为真实美、发现美、即兴美、过程美、人文美和思辨美。

一、纪录片真实美纪录片最根本的美学特征是纪录真实,它是纪录片赖以存在的美学基础。

(优选)纪录片的艺术特性

(优选)纪录片的艺术特性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 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三.文本真实的意义
文本真实对于纪录片创作的意义:事实核 心
真实性对于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意义——真 实性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
四.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的真实性的涵义:真实性是指纪录片所表 现的事物具有的客观实在性。它表现在形象真实、 声音真实、场面真实、乃至情感真实、心灵真实、 氛围真实等等。要求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以 采访摄像为基本手段,直接拍摄,记录真人真事、 真情真景。
1.纪录片的纪实性的涵义 纪录片的纪实性:纪实是一种方法,一种
风格,一种追求,一种效果;纪实是非虚 构、非表演(包括反对不科学的重演、补 拍和干预)的客观记录,对逼近真实有利。 形声一体化的纪录形态与参与观察 纪录片的纪实性与真实性之间的联系与区 别:纪实是逼近真实的途径之一,并不是 唯一途径。
(优选)纪录片的艺术特性
6、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 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 (恩格斯)
7、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含义应该是要求以真实记录人类的 生活,以现实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结构,它虽也可以有 艺术手法,但语言本体必须保证素材的真实性和编辑的生 活自身的逻辑性。(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
纪录片的物质特性与人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政论性之间的联系:
“摄影本性”表现为“政论特性”,纪录 片具有政论特性。
政论性不等于政论片,其社会功能是含蓄 的锐利,不动声色的表露,这是一种特有 的功能。
3.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文献性
文献性与文献片的涵义;
构成文献片的首要条件是重大政治性题材内容。不管是对正 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还是对历史的追述,内容特别重要者 才看成文献片。文献片的现实意义和史学价值表现在高度权 威性。

试析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审美特性

试析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审美特性

法的再度融合,让细腻、质朴、本真在 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喧嚣的感官娱乐,而 微纪录片返璞归真,恰好迎合了都市人 渴望回归生活本真的时代愿景,也呼应 了时下观众对质朴内容的追求以及审美 偏好的转变。 2 平民化、生活化的叙事视角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打破了原 有纪录片创作的高门槛,草根特性让每 个有表达意愿的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一 段纪实影像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用手机、 DV 随手拍、轻松记 统纪录片高大上的宏篇视角不同,微纪 录片更关注普通人的真实故事,选题更 趋平民化和大众化,涵盖社会的方方面 面。它往往采用平实贴地气的叙事视角, 专注朴素情感,折射现实生活,特别是 贴近相对有一定个性的年轻观众,因而 让受众感触颇深并乐于传播分享。 以 2016 年爆红网络的微纪录系列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创作者没有 采用以往历史纪录片中所惯用的纵横捭 阖、历史穿梭和气势磅礴,或者仅仅把 视线停留在专业色彩强的文物物件和修 复技术上,而是以细腻的视角展示稀世 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一群个性鲜明、有血 有肉的修复者,近距离纪录他们的生活 故事及内心世界,展示出最真实、最朴 质的元素。凭借浓浓的平民视角和生活 气息脱颖而出,该片得到了包括 90 后年 轻受众在内的众多观众认可和追捧,从
试析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审美特性
刘瑞锋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摘 要: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微纪录片为代表的短视频近年来在网络上快速崛起,极大满足了互联网时代受众的碎 片化阅读和互动性需求。与此同时,过度娱乐化不断侵蚀着观众的观赏热情,让受众对社会的真实之美更为渴求。这种背景下, 短小精悍、彰显纪实之美的微纪录片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网络视频里的一股清流。本文旨在从多个维度梳理剖析微纪录片的叙 事特性和审美特征,以此加深对其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微纪录片成为内容产业的新热点。 关键词:微纪录片;生活化;碎片化;人文品格

中国当代自然类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中国当代自然类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引 言
在所有 的纪 录片 中 ,自然类 纪录片具有 十分重要 的地位 。 该类纪录片 的主体是 自然生态环境 ,而拍摄 的主要对 象多 以动 物或植物为主 ,其 中记 录了动物 以及植物 的特性 ,这是除去人 类文明纪录片 的重要补充 。从 客观角度上来看拍摄 自然类 纪录 片具有一定 的困难性 ,由于 自然环境始终处 于变化 当中 ,这就 给镜头捕捉带来 了一定 的挑战 。目前我 国的当代 自然类纪录片 较以往 已经取得 了一定 的突破 ,近年来涌现 出了一批 优秀的 自 然类 纪录片如 《 美丽 中国 》等。 自然类纪录片不仅仅 向观众传 递了 自然信息 ,更关键 的是通 过 自然风光 以及动植物 的特 写向 观众 表达出一种意境 ,让 观众 能够体会到其 中的 自然 之美 ,那 么在这个过程 中将其 中的美学特质表现 出来则是节 目成功与否 的重要 因素Ⅲ 。 从文化角度审视 自然类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自然类 纪录片的基础是 自然风光 ,它通 过镜 头向人们 展示 了人 类周围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向观众传递 了一种文化 。从表 层上来看纪录片表现 出了一种机械复制 的特性 ,但从 深层次角 度来 看其 中却折射 出了一 种 自我探知 的心理 , 其 中体 现出 了一 种具 有深度 的文化元素 。换 句话说 自 然类纪 录片也表 现承载 了 种 人文精神 。从文化角度上来 看我 国已经形成 了多元化 的文 化 动态格局 ,而文化需要传递 、需 要积淀 、需要传承 才能保存 下 来 ,纪录片承载 了一类 自然属性 的信息 ,但如果要 进入到文 化传播领域就需要依靠某 种途径 ,通过将纪 录片转 变为一种文 化形态从而加强纪 录片的传播 面。 目前在我 国大众文 化已经成 为了整个文化体系 当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若要 让 自 然类 纪录片获取更大 的传播 面与影响力就需要让 自 然类 纪录片 紧贴时代潮流发展并 与大 众文化相互融合 。当前 环境 问题是全 球范围 内最为广泛关 注的问题之一 ,同时人们 的环保 观念也在 加深 ,而 自然类纪 录片中的 自然观念则与这种背 景形 成了高度 的契合 。在这种 自然 观念 的驱使下让观众更愿意 去接受生态美 学 ,并且希望人与 自 然能 够和谐相处 , 自 然类纪 录片通过最直 接的镜头 向人类展现 了为人所不知 的 自然生 态 ,通过 这种方式 来发觉 出人类本 能的意识 形态 ,让人们 的环保 意识得 以深化 。 在这些 自然类纪 录片传 达文化的 同时也表达 了一 种人文关怀 , 在其中渗透 了中华 民族 的传统美德 ,让人们感 知到了一种社会 责任以及 自律 的态度 。道德也是纪录片 当中重要 的元 素之一 , 那么从纪录 片当中事 实上也呈现 了一种社会责任 ,镜 头 中将植 物 、动物生态环境 与人类的生活关联到 了一起 ,从而唤醒 了人 类 内心 的道德情感 。总之道德元素 、人文精 神是 自然类纪 录片 的美学特性 的重要构 成元素 ,正是有 了这种 文化积淀才让 自然 类纪录片得 到了传播 空间并受到 了观众 的认 可 ,同时纪录片本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分析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分析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分析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素材的影视作品,通过镜头记录和呈现生活中的真实瞬间,以展现人类生活与人文景观的影视作品。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分析,是对纪录片中所展现出来的美与艺术的审美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纪录片的艺术魅力,也可以帮助导演和制作人更好地把握影视作品的美学元素,提高作品的艺术品质和观赏性。

本文将对纪录片的纪实美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在影视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方式,凭借真实的素材和场景,展现出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文的思考和关注。

而纪实美学正是纪录片所具备的艺术美感和唯美表现力,通过真实的场景和人物,以及精准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将真实的生活事件和人文景观以艺术的方式展现给观众,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和感染力,引发观众对真实生活和情感的共鸣和思考。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在影视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纪实美学里,镜头是至关重要的。

纪录片的美学要通过镜头语言来对现实进行再现,并通过镜头的构图、运动、色彩、光影等方面来展现美学。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导演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语言来展现所要表达的内容,构图要合理,主体和背景的关系要和谐;运动要自然,不能过分刻意;色彩要有层次,不能单调;光影要恰到好处,不能刺眼。

通过合理运用镜头语言,可以更好地展现出纪录片的纪实美学。

剪辑也是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纪录片的美学要通过剪辑手法来呈现出来,剪辑对于纪录片的整体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纪录片的制作中,剪辑需要合理组织素材,使其更加具有连贯性和节奏感;还需要注意节奏感和情感的把控,不能过于平淡和单调,也不能过于激烈和夸张。

通过合理运用剪辑手法,可以更好地展现出纪录片的纪实美学。

声音也是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开播大片《美丽中国》首登屏幕就博得一片喝彩之声,它那宏观的架构,中国韵味十足的故事,加之那美丽大气的镜头画面征服了观众,使之震撼,使之情不自禁地产生要去亲近她,触摸她及马上出发的跃动。

这种跃动是《美丽中国》影片中的大美所引发的,美的画面就像鼓点一样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

一位湖北网友是这样说的:“太好了!可惜只收看了两天就收不到了,我特喜欢《美丽中国》,在那可以收看的两天里,我总是叫我儿子和我一起看。

”山东网友说:“这是中国拍的还是BBC拍的,太好了!”这些对美的需求和向往,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作为央视品牌栏目《走遍中国》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观摩和研讨,探讨其叙事故事的方法,切磋影片镜头的拍摄技巧。

面对《美丽中国》引起美学特征的讨论,我也被其故事感动,被其画面吸引,被其美学理念所叹服,结合自己数年来在纪录片拍摄方面的尝试和感悟,也引发了自己怎样用美学的方法指导纪录片拍摄的思考。

什么叫做美,当代哲人李泽厚先生的看法是:“美就是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具体可感的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简言之,美就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

”纪录片对美的承载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真实故事的记录美,也需要摄影艺术的造型美,还不能缺少声音效果的听觉美。

纪录片是电影家族中的一个品种,是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和声、光、电、色的综合载体。

作为当代文化传媒之一的纪录片,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介入和干预社会生活,成为再现历史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艺术审美同社会、人性、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

纪录片在发展成长的轨迹中,曾出现过多种艺术流派,纯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直接流、真理流等等。

这些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艺术才华和智慧,在影视美学史上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是对影视审美艺术潜能的创造,尤其是在审美形式感的试验和探索上,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创作思维和审美造型语言的发展。

(完整word版)纪录片创作 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纪录片创作 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2 先修课程:电视新闻采访写作、广电史、电视策划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导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学科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三个专业。

本课程的任务是讲述和探讨创作方法的,侧重于操作性,能够较好地满足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有志于纪录片艺术创作的新人提供一个系统的整体思维框架。

在宏观上,使学生把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其整体的框架;在微观上,能够借助教学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的实践业务知识有具体的了解。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纪录片的创作技巧,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对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作相应的了解,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为新世纪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传播学培养新闻人才。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1。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的属性与范畴;(2)了解纪录片的社会功能;(3)掌握纪录片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

2.教学内容(1)从电影母体到电视节目(2)艺术形态-—内涵与外延(3)影像本性与社会功能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学派的基本特点;(2)掌握纪录片主要学派的历史作用与局限.2.教学内容(1)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2)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3)形象化文献——纪录电影三巨匠(4)从形象政论到写实学派(5)艺术形态风格林立与相互渗透第三章我国纪录片发展叙略1。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的初期电视纪录片;(2)了解我国电影纪录片的发展史。

2.教学内容(1)影院时期的纪录片;(2)初期的电视纪录片(1958~1978);(3)改革开放带来纪录片艺术的初步繁荣;(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稳步发展提高.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性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学派的基本特点;(2)掌握纪录片主要学派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纪录片中的纪实与审美

纪录片中的纪实与审美

纪录片中的纪实与审美河北师范大学马献丰2008年8月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纪实性,这已成为共识。

随着纪实的泛滥和纪录片本身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人对纪实在纪录片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

但如果失去影像纪实特征,纪录片又是什么呢?因此我认为,在纪实的基础之上与具体的审美需求相协调才是纪录片的发展出路。

纪实的最基本作用是再现生活,而纪录片的最高品格和境界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真实记录,从中升华出一种别样的生活。

纪实应与具体的审美需求相协调,以达到纪录片既不失其真实性特征,又能体现其美学的追求与境界。

一、用艺术美完善纪实的境界美的典型形态是艺术美,作为艺术形态一种的纪录片当然也不能例外,但以纪实为其本质特征的纪录片的审美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美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艺术美是现实的间接反映,它对现实生活的采用通常是神似则已,可以通过想象、虚构甚至抽象化来达到艺术典型的高度。

文学作品的创作尤其如此,就如鲁迅所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只要逼真,不必有其事也。

”1而纪实的创作则把实录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作为其使命,不能想象更不可以虚构,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必须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

文学家可以根据一点线索或传说编写故事,诗人可以“燕山雪花大如席”,毕加索可以把事物画得面目全非;纪实创作则只能以保持事物原生态为其追求目标。

为了把简单的记录生活上升到艺术的层面上,就必须用艺术的手法创造出美的意境。

1、使用美的形式技巧美基本都体现在作品的形式美上,形式美是一切审美活动中的重点,人们常说,“美即表现”或“美在形式”,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内容与形式双重合一的产物,一定要有观赏性。

形式美决定于其形状、色彩和声音以及事物呈连续状态时的节奏、韵律等,其法则为单纯齐一、对称均衡、比例协调、多样统一。

比如绘画的构图、设色与线条,音乐的曲调、节奏及和声,诗歌的选词、炼句与韵律等,都体现了技巧之美。

俄国大画家列宾在参观《庞贝城的末日》一画时,因为被其技巧感动而说出了“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技巧的魅力和美妙的手法”。

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得特性时至今天。

曾经依靠跟拍、同期声、长镜头等纪实手法为自己打天下得纪录片因为经常流于冗长与平庸而失去了大众得青睐。

"那么,纪录片足以打动人得特性到底就是什么呢?我想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一些相关概念。

首先,我们碰到得理论堡垒就是"真实”。

这可以说就是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最感困惑也最难把握得一个命题。

一、ﻫ当代中国得纪录片运动就是以对"真实”得追求开始得。

但就是所谓”真实"其实就是有条件有范围得。

这就就是在何种程度上有效得价值观念。

"客观真实"就是一个意识形态得神话,从哲学意义上说,”客观真实”只就是一个形而上学得命题,它强调用"摹写"得方式使主客观达到统一得理论,其缺憾在于它忽视了观察者,忽视了观察者得观察视野对结果得影响,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观察者都必须立足于地球,立足于她得文化背景,立足于她得个体经验,这在哲学解释学中被称为"合法得偏见”,这种"合法得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就是揭示人在历史中生活中得真实状态。

对于一个客观事物来说,并不存在惟一具有真实意义得描述,真实需要多元得描述,事实与事实得关系就是多元得。

只要这种观察者得角度就是存在得,就是现实合理得,它就就是有效得,实际上,如果我们一定要按照”客观真实"再现真人真事得话那也未必做得到。

当镜头对准一个人时,她得一举一动就是否在于她真实本意得自然流露,其中有几分即兴表演得成分?事物得出现、发展、结束就是一个相对过程,必须有主客体同时介人才能成立。

为此,对于纪录片得创作者而言,"真实”实际上包含着两重意义,一就是客观真实,源于客观真实又高于客观真实得概念,它更注重得就是价值二就是价值真实,其中,价值真实更应该被强调。

从某种角度上说,纪录片得文化意义其实就就是它得价值意义。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价值意义正就是我们选题、拍摄与剪辑得重要标准。

ﻫ纪录片当然就是对一个真实事件得纪录行为.但它同时又就是作者得创作行为,它就是人类得文化产品与传播产品。

中国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嬗变

中国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嬗变

中国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嬗变郭勋亚(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ꎬ陕西宝鸡㊀721013)[摘要]中国纪录片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ꎬ不同社会阶段的纪录片在题材选取㊁创作理念㊁视听技巧㊁叙事手法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ꎬ其艺术特性表现为宣传性㊁文学性㊁纪实性㊁非虚构性等变迁轨迹ꎮ从集体观念的公开表达㊁时代思潮的影像观照㊁纪录片种类的价值回归再到市场趋向的艺术突破ꎬ我国纪录片艺术特性的每一次转型与突破ꎬ无论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ꎬ既是拍摄主体审美追求与意识形态的折射ꎬ又是受众观念调整和认知更新的表现ꎬ同时还是社会现实的必然投射ꎮ[关键词]纪录片ꎻ艺术特性ꎻ审美嬗变[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微纪录片在陕西区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2017J008)成果之一ꎮ[作者简介]郭勋亚(1977 ㊀)ꎬ女ꎬ陕西兴平人ꎬ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ꎬ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与影视传播理论ꎮ㊀㊀记录影像作为一种多维叙事文本ꎬ既具有真实记录的历史性ꎬ又是一种观察社会的窗口ꎬ同时还兼具体验美的审美属性ꎬ它是纪实与审美的统一融合ꎮ中国纪录片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轨迹ꎬ百年的社会激荡不断赋予记录影像以鲜活的时代特色㊁独特的艺术特性及不断变革的审美追求ꎮ回顾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轨迹ꎬ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变迁并不仅是自身艺术领域的发展变化ꎬ它折射着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发展脉络的走向ꎬ同时又体现着中国纪录片在艺术审美活动中的发展倾向ꎮ一㊁宣传性(1938 1978):集体观念的公开表达㊀㊀艺术作品和它所属的时代思潮与风俗概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ꎬ它不能够脱离历史语境而独立存在ꎮ中国纪录片诞生于内忧外患的战争年代ꎬ发展于轰轰烈烈的 文革 时期ꎬ鲜明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它发展初期的制作观念㊁审美追求㊁艺术特性及传播意图不是个体或商业行为ꎬ而是政党或者政府的集体行为ꎬ目的在于宣传政党思想或者推进政府执政ꎮ这一时期的纪录片类型基本上归于宣传片ꎬ宣传性是中国纪录片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特征ꎮ1938年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征途ꎬ1939年战争题材的纪录片«民族万岁»成为同期作品中的佼佼者ꎬ解放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纪录片有«抗美援朝»(1951)㊁«伟大的土地改革»(1953)㊁«百万农奴站起来»(1959)等16部作品ꎮ1958年ꎬ电视的诞生使我们有了自己的电视纪录片队伍ꎬ早期电视纪录片从题材选择㊁表现形式上延续了电影纪录片的传统ꎬ有形的作品始于«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庆典纪实»(1958)ꎮ 文革 期间纪录片发展虽然受到一定的干扰ꎬ但依然有一些典型性作品ꎬ如«长江行»«大庆铁人»«收租院»等ꎬ其中工农业题材的纪录片较为突出ꎬ«当代愚公战太行»«三口大锅闹革命»«戈壁红花»«英雄的人民ꎬ光辉的成就»等真实记录了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奋发自强的精神ꎮ宣传性和集体性是当时纪录片的审美追求ꎮ宣传ꎬ顾名思义就是传播者通过巧妙运用各种传播符号ꎬ传播特定的思想㊁观念ꎬ以达到影响受众思想认识㊁价值判断㊁行为指向的社会行为ꎮ20世纪六七十年代ꎬ随着影视媒介在中国的兴起ꎬ纪录片逐渐在国家意识形态语境中获得了一定地位ꎬ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从性质来看属于宣传片ꎬ主题为统一的革命思想ꎬ内容是集体的情绪表达㊁主流的价值观传递ꎬ从美学形态来看则是形象化政论ꎮ这一时期纪录片制作模式基本上都是画面加解说词再辅以激情饱满㊁慷慨激昂的配音ꎬ鲜明的意识形态构建与集体话语表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ꎮ1965年的纪录片«收租院»是典型的代表作品ꎬ当时我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ꎬ纪录片通过史料㊁泥塑再现了旧中国农村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ꎬ唤醒民众勿忘历史与苦难ꎬ契合了当时社会的主旋律节拍ꎮ此外ꎬ«收租院»解说词浓厚的感情和文学色彩ꎬ带来 文学型 纪录片的运用和形成ꎬ可以说ꎬ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正是从它开始的ꎮ由此可见ꎬ传播的发展不是新的艺术媒介简单地完全取代前者ꎬ而是一种累积式发展ꎬ尤其是新生力量在发展之初ꎬ常常带有鲜明的前一时期艺术形式的特点ꎮ二㊁文学性(1979 1990):时代思潮的影像观照㊀㊀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ꎬ人们追求思想深度与理想主义艺术价值ꎮ80年代初期ꎬ整个文艺界从 文革 中复苏ꎬ小说创作空前繁荣ꎮ 整个80年代ꎬ可以说是本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㊁探索最为积极㊁所取实绩极为客观的十年ꎮ [1]作家处于社会文化的 中心 位置ꎬ成为一种值得骄傲的身份标志ꎬ文学家完成了知识分子 英雄主义 的神话书写ꎬ文学以一种主流的强势存在凸显着显耀与尊贵ꎮ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与文学保持着相敬如宾㊁互依共存的关系ꎮ 影视与文学就如一对欢喜冤家ꎬ一边打架ꎬ一边互相利用ꎮ两者其实互相借鉴㊁互相卷入的程度非常深ꎬ两个行业之间ꎬ其实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关系ꎬ互相存有敌意ꎬ又互相依赖ꎬ这种关系非常复杂ꎮ [2]当时的很多影视研讨会上ꎬ探讨的核心问题常常是如何强化影视艺术的文学性ꎬ追求台词或者画外音的语言表达技巧ꎬ用文字魅力烘托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ꎮ面对这一符合社会潮流的影视审美追求ꎬ尽管也会听到一些导演或者专家质疑和反对的声音ꎬ但文学在社会上绝对强势的地位压倒性地淹没了不同意见ꎮ张艺谋曾经公开说过ꎬ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ꎬ第五代电影的取向和走向ꎬ实际上是文学作品给了他们第一步ꎮ第五代导演的文学情结让他们在影视艺术中找到了生存空间ꎬ在文学沃土上培育出影视艺术的累累硕果ꎬ而对纪录片创作者而言ꎬ他们则用另一种关注视野诠释着影像与文学的相依互存ꎮ20世纪80年代初ꎬ电影与电视媒介刚刚进入普罗大众生活中来ꎬ人们对影像作品的理解还依然停留在文学作品的立意与架构中ꎮ这一时期ꎬ关注祖国大好河山㊁展现神州地理风貌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纪录片主体内容ꎮ大型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唐蕃古道»等掀起了打捞民族记忆的记录狂潮ꎬ这一时期纪录片的美学追求集中体现出强烈的文学色彩ꎬ导演善用抒情㊁象征㊁隐喻等手法烘托气势ꎬ生动形象地表达画面内容ꎮ这些素材也正好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喻逻辑ꎬ登高临赋㊁寄情于景向来是中国传统文人最擅长的创作习惯ꎮ80年代纪录片领军人物绕不开刘郎ꎬ他的作品文学性较强ꎬ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㊁民族文化和地域色彩ꎬ作品能将文学㊁绘画㊁音乐与画面语言有机结合ꎬ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ꎮ1989年«西藏的诱惑»这部纪录片解说词辞藻华丽ꎬ语言优美ꎬ朗朗上口ꎬ既饱含诗意又富有哲理ꎬ还能做到意境美与情感美的巧妙融合ꎬ因为其广泛的影响力ꎬ一度还入选了全国中学语文教材ꎬ成为广大学子学习的范文ꎻ1989年的纪录片«天驹»在马的身上呈现人类奔腾不息的精神ꎬ解说词语言凝练ꎬ形象性和韵律感强ꎬ高度诗体化ꎬ自成一篇优秀诗歌ꎮ这一时期本该处于辅助地位的解说词成为纪录片倚重的主要叙事手段ꎬ其影响覆盖了纪录片艺术创作的大半边天ꎬ对画面㊁镜头㊁蒙太奇剪辑技巧等视听语言的忽略ꎬ必然使纪录片作品游离于纪录影像的本体创作之外ꎮ时代思潮的影响㊁社会环境的制约㊁政治氛围的驱动ꎬ再加上技术发展的阀限ꎬ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带来了一代记录影像的艺术特征ꎮ三㊁纪实性(1990 2003):纪录片中的价值回归㊀㊀20世纪90年代ꎬ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ꎬ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ꎬ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ꎬ迈入消费社会成为大势所趋ꎬ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以后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ꎮ与消费社会相伴随的社会文化发展轨迹主要表现为精英文化退去了全面覆盖的绝对优势ꎬ大众文化蓬勃发展ꎮ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之下ꎬ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ꎬ审美指向从文字转为图像ꎬ文字为王的价值追求慢慢退去了曾经的光芒ꎮ读图时代的到来ꎬ使得原本备受人们热捧的小说开始遇冷ꎬ而影视艺术凭借着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㊁真实生动的声音感知㊁炫彩夺目的光影变幻ꎬ成为大众获取知识㊁消遣生活的最重要㊁最快捷的选择ꎬ成为一代人认知世界的 新宠 ꎮ这一时期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变迁其实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ꎮ1988年底ꎬ中央电视台通过招标和日本合拍纪录片«望长城»ꎬ合作前期中国纪录片人集体观摩了当时日本盛行的纪录片的创作风格㊁拍摄手法ꎬ这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历时三年㊁于1991年完成的纪录片«望长城»一改以往主流话语下 上帝之声 的宏大叙事纪录片创作形式ꎬ奉行纪实主义风格ꎬ关注生活在长城旁边的普通人ꎮ«望长城»成为纪录片创作史上的里程碑作品ꎬ自此ꎬ中国纪录片自觉向西方 直接电影 的美学风格靠拢ꎬ以追求客观真实为价值指归ꎮ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纪录片众声喧哗ꎬ其中独立纪录片人的力量不容小觑ꎮ他们高举 纪实 旗帜ꎬ掀起了被学界视为 新纪录运动 的风潮ꎬ将纪录片最原始的 真实性 价值发挥到极致ꎮ独立纪录片创作者追求自由个性的创作方式ꎬ学界普遍将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视为其开山之作ꎬ随之而来的系列独立纪录片作品有蒋樾的«彼岸»㊁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㊁陈晓卿«远在北京的家»等ꎮ 新纪录运动 还将一批边缘人群纳入镜头观照的范围内ꎬ农民㊁城市贫民㊁街头流浪艺术家成为焦点人物ꎮ 创作者则作为一个纯粹的观察者和不介入的记录者ꎬ用图像和声音来记录当事人命运的变迁ꎮ长镜头拍摄㊁同期声录音㊁拒绝主题先行㊁采取非戏剧性表现手法ꎬ直接电影的纪实理念在 新纪录运动 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ꎮ [3]纪实性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特别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ꎬ保持被摄对象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ꎬ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ꎬ通过对生活情状㊁文化现象或者历史事实的记录ꎬ来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蕴ꎮ创作者的思想倾向于隐而不露ꎬ通过对生活的审视㊁感应㊁领悟和捕捉表达个体认识ꎮ在纪实创作的影响下ꎬ20世纪90年代我国纪录片创作在选题㊁声画结合㊁意境营造方面都更趋向于照顾受众的审美心理ꎮ1994年纪录片«中华之剑»就运用抓拍㊁偷拍㊁抢拍等多种纪实手段ꎬ多角度㊁多侧面反映了缉毒战线上的生死较量ꎬ为了真实记录缉毒过程ꎬ还启用了红外线扫描装置进行夜间拍摄ꎬ由此可见纪录片人对纪实性的重视程度ꎮ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时期ꎬ创作理念的活跃开放吸引了大批影像爱好者加入纪录片拍摄中来ꎬ创作群体庞大ꎮ客观而言ꎬ这一时期关于纪录片的纪实性也走了一些弯路ꎬ有人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典型特征就是 小偷妓女杀人犯ꎬ穷山恶水长镜头 ꎮ由于对纪实理解的偏差ꎬ20世纪90年代许多纪录片一味追求长镜头ꎬ造成画面冗长㊁单调㊁粗糙ꎬ信息量偏少ꎻ镜头造型的美感和稳定性处理不当ꎬ黑乎乎的画面和剧烈晃动的镜头被当作真实性的见证保留下来ꎻ同期声偏重于采访问答ꎬ缺少生活流程的自然流露ꎮ这些缺点也限制了纪录片自身的发展ꎬ难以激发普通民众的观赏欲望ꎮ 相对绘画㊁文学等艺术形式ꎬ巴赞认为ꎬ影像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不需要过分粉饰巧设计的自然状态ꎬ当然并不是完全流于自然主义ꎮ [4]当不做任何技术处理的跟拍㊁长镜头提供给受众的只是流于表象的日常生活过程时ꎬ纪录片的艺术审美体验降到了最低ꎬ曾经最大的优势特性慢慢发展成了对自身的限制ꎬ加之外在综艺娱乐节目的冲击ꎬ市场化语境下新的消费需求兴起ꎬ一度众生喧哗的纪录片逐渐淡出电视观众的视野ꎮ四㊁非虚构性(2004年至今):市场驱动的艺术突破㊀㊀新世纪预示着新希望ꎬ寻求复兴成为一批纪录片人探索市场化发展的精神动力ꎮ2000年前后ꎬ中国纪录片开始感应到市场呼唤ꎬ以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2000年创立阳光卫视为开端ꎬ这个亚洲第一个历史纪录片频道的开播ꎬ开启了纪录片寻求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尝试ꎮ这一时期中国的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ꎬ消费文化成为主流ꎬ综艺㊁真人秀节目霸屏ꎬ网络媒介开始走入国人生活ꎬ娱乐化成为全民追捧的潮流ꎬ相较而言ꎬ纪录片朴素的画面㊁深刻的主题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的观影期待ꎬ阳光卫视苦撑三年之后宣告转型ꎮ纪录片艺术特性亟须探索新的发展路径ꎬ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文化心理图式ꎮ2004年前后之所以能成为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节点ꎬ主要在于两部纪录片的诞生ꎬ它们不但在当时纪录片领域引发热潮ꎬ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ꎬ那就是2004年张以庆的«幼儿园»和2006年薛继军㊁金铁木的«圆明园»ꎮ这两部作品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艺术上的突破ꎬ它摆脱了以往纪录片对视听艺术的偏废ꎬ在纪实的基础上ꎬ注重画面的美感㊁光线的妙用㊁镜头的独特ꎬ在内容讲述与影像剪辑方面也各有创意ꎬ张以庆«幼儿园»的碎片化剪辑㊁零解说词以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让观众看到了真实而又独特的幼儿园生活ꎬ薛继军㊁金铁木的«圆明园»大胆运用情景再现㊁演员扮演㊁三维数字技术ꎬ演绎宫廷帝王生活方式ꎬ把大清王朝几百年历史浓缩在一个举世闻名的园林构建史上ꎬ运用数字技术ꎬ以虚拟的方式完成了对这座 万园之园 的影像再现ꎬ让衰败荒凉的圆明园重现当年的美轮美奂ꎬ强烈的视觉震撼与心灵冲击ꎬ开启了全新的纪录艺术风格ꎮ这两部作品堪称中国纪录片艺术性与市场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ꎬ呈现出典型的非虚构创作特点ꎮ非虚构 这个词是一个舶来品ꎬ首先被西方文学界所运用ꎬ强调用故事化手法完成对真实事件的表述ꎬ因为具备完整的调查㊁细腻的笔法㊁冲突的情节㊁跌宕的悬念等表现手法而被称为 第四类写作 ꎮ非虚构是为了真实而具体地触摸生活㊁认识世界ꎬ它赐予大众的是一个感性而具体㊁可印证的真实ꎬ在海量信息充斥时代ꎬ人们希望看到的事实不仅是零散的片段ꎬ还有具体的深入ꎮ借用到纪录片领域ꎬ非虚构性就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ꎬ导演借鉴电影化手法ꎬ创新影像语言ꎬ将戏剧主义风格与纪实主义手法相结合ꎬ运用现代电影的角色扮演㊁拍摄技巧㊁剪辑手法等ꎬ将主体内容以故事化手法完成ꎬ善于制造冲突与悬念ꎬ并能以细节化人物与场景营造现场感ꎬ提升声画视觉刺激强度ꎬ追求影像奇观化ꎮ2015年柴静推出纪录片«穹顶之下»ꎬ这部作品以缜密深入的调查㊁翔实全面的数据分析为特色ꎬ结合最新的可视化演讲手法ꎬ全面透视了中国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解决之道ꎬ纪录片短短几天引发网络收视狂潮ꎻ2016年由陆川与迪士尼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ꎬ真实跟拍中国大地上的五种动物ꎬ运用旁白与独白手法解析动物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ꎬ影片主题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动物生活的展示上ꎬ还探讨了亲情与成长㊁叛逆与回归㊁生死轮回等哲学命题ꎬ挖掘了纪录片更深刻的内蕴价值ꎬ在院线上映也获得了纪录片史上最高票房ꎮ这些可贵的创作都在不断刷新纪录片领域的审美探索ꎮ有人说非虚构性背离了纪录片真实记录的基本原则ꎬ这种观念的局限在于对纪录片艺术形式的狭隘理解ꎮ纪录片作为一种再现艺术ꎬ它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产物ꎬ记录是它的表达方式ꎬ真实的内容是它的根基ꎬ表象的再现赋予它艺术美感ꎬ研究纪录片经常提及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ꎬ视听的逼真主要是形式的逼真和表象的逼真ꎬ只有当本质的真实蕴含在表象的真实之中ꎬ才能使观众获得真实的感受ꎬ形成纪实风格ꎮ一味强调镜头和剪辑的绝对客观是没有意义的ꎮ再回溯到纪录片发展之初ꎬ格里尔逊首次使用Docu ̄mentary这个词来定义纪录片ꎬ这个词的原意是文献性的㊁有文献价值的㊁文件式的ꎬ格里尔逊对它的解释是 thecreativetreatmentofactuality ꎬ意为 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ꎮ也就是说ꎬ纪录片不仅是一种真实发生的事件的记录ꎬ也是创作者与观众的一种沟通和交流ꎬ是创作者的智慧㊁人格㊁创造力和美学追求的集中体现ꎮ 从审美的角度讲ꎬ纪录片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原因ꎬ除了纪录片对现实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参照意义和指导作用外ꎬ还有人类对真㊁善㊁美永无止境的追求ꎮ [5]非虚构性对于在市场和艺术追求夹击下艰难前行的中国纪录片而言有一定的启示意义ꎬ成为当前纪录片追寻市场呼唤㊁赢得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ꎬ是纪录片需求发展新天地的突围路径ꎮ五㊁结㊀语近年来ꎬ中国纪录片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电影化叙事倾向ꎬ商业片中的故事化结构㊁快节奏剪辑㊁两极镜头㊁微观视点㊁电脑特效设计㊁陌生化拍摄角度等手法搭建的影像视觉奇观ꎬ往往能取得激动人心的观赏体验ꎬ吸引观众走进影院ꎮ纪录片拍摄也可以借鉴其中一些做法ꎬ这既是顺应了国际化影视美学的新潮流ꎬ拓宽了纪录片审美发展路径ꎬ契合了站在更顶尖的技术平台俯瞰世界的国际需求ꎬ也尊重了普罗大众的审美心理ꎬ提升了纪录片的发展空间和传播效果ꎬ对于在艺术与市场夹缝中艰难求发展的纪录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ꎮ参考文献[1]朱栋霖ꎬ丁凡ꎬ朱晓劲.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1999:83.[2]尹晓丽ꎬ甘文瑾.促进影视与文学的共同繁荣 影视与文学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ꎬ2010(09):32.[3]仇蓓蓓. 大片化 时代的叙事 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3(02):154. [4]赵金.80年代以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形态与审美价值的嬗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ꎬ2016:13.[5]石屹.中外纪录片创作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ꎬ2012:25.。

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审美分析

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审美分析

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审美分析摘要:纪录片以世间万物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是真与美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形式,以真实打动人心,以深度征服观众。

它的美学价值在发展中日益彰显并获得提升,它的美学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

对于纪录片的纪实性进行审美分析,有利于纪录片美学体系的完善,在当前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审美分析纪录片以世界万物作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具有无可比拟的的真实感和思想厚度,成为最具贵族气质的影视类型。

纪录片是一种真与美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它的美学价值在逐步的发展中日益彰显并获得提升,它的美学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哲学家的观照以真为对象,艺术家的观照以美为对象。

不过这也是粗略的区分。

观照到了极境,真也就是美,美也就是真。

” 1真与美的结合构成了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维度,我国的纪录片正在突破陈旧创作模式,以独具美学品质的影像语言,真实记录变革中的社会生活形态,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斑斓的影像中国。

当然,对审美风格的分析,能使纪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并进一步美化生活。

正如席勒所说,“我们必须把在审美心境中归还给人的能力看做一切馈赠中的最高礼物,即人性的馈赠。

” 2综合纪录片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纪录片中美的存在和显现形式是多样的。

本文仅就自然美,人文美和意境美来做分析。

一、自然美的展现自然美,即现实生活中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然物的美,就自然类和风光类纪录片创作者而言,面对这些特殊的拍摄对象与恶劣的创作环境,存在诸多不可控的因素。

又该如何表现自然美呢?这类片子注重纪实手法和写意风格的运用,擅长以精美的画面、独特的拍摄角度及精良的声音效果,来展示大自然的奇观和生命奇迹。

使观众仅凭视听感官就能直接观赏到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在直接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就能达到悦耳悦目的审美层次。

《迁徙的鸟》是雅克·贝汉的自然史诗巨作“天·地·人”三部曲之一,影片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带给观者全新的审美体验,生动的展示了鸟类最真实和自然的生活场面。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变化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变化

2020/8下2011年是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转折阶段,2011年1月1日北京时间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并同步推出中英文两个版本。

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范围内播出的电视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

电视纪录片选材视角新颖,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同时,电视纪录片拥有独特的宣传推广手段,可提高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为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电视纪录片的审美表现现如今,我国正处于新媒介时代背景下,影像传播环境在不断变化,审美客体、主体也与往常截然不同,这是造成影像传播审美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对纪录影像的表达来说有直接影响。

此外,创作者还将视觉节奏、艺术展现、内在故事及形式逻辑进行结合,创建出情感丰富的电视纪录节目。

关注受众心声,创建个性化影像空间。

媒介环境学具有贴近性,这是影像传播产生审美特征变化的原因之一,它使电视纪录片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发展,同时对人们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也具有较大影响。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为人们呈现出了更具特征及更加细化的电视节目,其运用新颖、独特的宣传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为我国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此外,电视纪录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及复杂性,媒介环境学的出现使电视纪录片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得以有效体现。

由此可见,在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不仅符合受众心理,还促进了电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

创建广博与深入的影像主题。

媒介环境为人们创建了自由的交流平台,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沟通,使人们能够直观了解事物及人物的发展状态,并可对部分复杂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媒介环境学的出现使电视纪录片的素材选取、分析工作面临更大挑战,需不断完善摄影操作技巧,并不断提高摄影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此外,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更具艺术价值,可将节目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有效传达给观众,其表达的正能量深深感染着观众,激发着观众内心的情感。

第五章纪录片审美特性

第五章纪录片审美特性

第一节 审美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审美特征
3.纪录片的审美功能 强调尊重客观现实与重视主观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是艺术审美 的基本规律和纪录片艺术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的审美特性表现为视听形象纪实美。它的教育和认识作用 乃至娱乐和舆论作用,在审美中融为一体。 纪录片既有教育作用,也不排斥娱乐作用,是严肃的娱乐:向人 们提供高尚情趣和美感的娱乐。 教育和娱乐统一于审美。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追求自然美是对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严重侵害自然环境和 传统文明的逆反思潮,是一种积极的时尚和进步现象。
1.平实感 平实感来自于选材和纪录两方面,都显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追求。 取材于凡人小事。《伴儿》、《老头》、《沙与海》《英与白》 平民视角观察生活和天下大事。《船工》、《四姐》、《远在北 京的家》、《毛毛告状》、《毕业生》 重大题材从侧面细微入手,表现给为深入、生动。 《北京记忆》整合30年年轮中的公共记忆和各阶层人士的亲历往事, 描述和纪念这一段历史,表现改革开放30周年之宏大历史背景的同 时,更应注重讲述北京人特有的记忆,在往事回溯中北京独具的城 市气质和变革历史。显现本片的资源优势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2.怯矫饰 直接电影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反矫饰,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自然 效果,缩小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幼儿园》 矫饰突出地表现为主观感情和艺术技巧的滥用,违背主客观统一 的原则。摆拍和导拍的行为 3.艺术真实和艺术真理 纪录片的艺术真实就是追求“自然、真实”的客观纪录。 纪录片的艺术真理既是现实的本质,又是生活的理想,人道主义 精神和社会进步趋势是其基本点。 伊文思的《激流之歌》,既是客观纪实,又充满浪漫主义精神。 大多数国家,纪录片创作是媒体行为,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以拿奖为目的的“放手纪录”是不可取的。

1989_2009年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

1989_2009年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

1989—2009年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 晨 光【内容摘要】 1989—2009年,电视纪录片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录片运动,而其中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纪录片创作是引领这一潮流的一面旗帜。

本论文通过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转型的分析研究,剖析了这一时期纪录片美学形态及其特征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其理论依托及其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并概括出这一时期的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为走向多元化。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的国门使得东西方价值观在碰撞与交流中出现了新的整合,中国纪录片也接受了这样一场世界性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从而使得现代美学的审美意识开始逐步渗透到了其创作理念之中。

以自然本有的态度来关注生活,反映生活所呈现给人们的丰富与深刻,正是当代中国纪录片审美观念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这就大大地拓展了纪录片的选题范围,使得其在题材上开始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一、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纪录片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节目形态上的改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是风格多样化的时期。

电视纪录片在创作风格上,几乎重演了世界电影纪录片早期的各种风格,有比较写实的,有比较写意的,有先锋的,也有社会性很强的。

由于在1983年,25集大型系列片《话说长江》的出现,使得专题片在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突破后,随着1985年的《迎接挑战》、1987年的《让历史告诉未来》、1989年的《共和国之恋》等一系列片子的成功更是把专题片的形式逐步推向了极致①。

就在专题片走入高峰之时,相对客观和更少宣传味道的纪录片创作开始了。

这些纪录片与专题片强调主观论述的风格追求相反,它强调的是记录现实中的过程,强调对物质现实的复原。

1991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在全国引起轰动。

其特点是:真实地描述人们生活的原生态,用小角度生活化的描述来展现生存状态。

拍摄中采用了抓拍、抢拍和偷拍的手法,显得自然真实。

(完整word版)《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纪录片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使用教材:《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课程简介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纪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纪录片》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角度学习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实现手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片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新闻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六、正文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难点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概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技巧误区。

浅析纪录片的审美

浅析纪录片的审美

浅析纪录片的审美一纪录片的“真实性”审美纪录片以其独特的“纪实美”而成为电视屏幕的新热点。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使其精神和情操得以净化和升华的结果。

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是建立在对真人、真事、真实生活状态的客观叙述上,与此同时真实的反映时代的特点。

对于纪录片来说,保持纪录片真实性价值的存在是首要的,而“真实”则包括着创作者的真诚,原生态的生活真实,选择性真实,艺术真实。

首先,创作者的真诚是纪录片创作的根本前提。

他们的真诚是开启观众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在纪录片中是唯一能够保证其真实性和权威性的东西。

虽说创作者有主观的思想,但却是来自客观现实的存在。

《北方的纳努克》的成功就是弗拉哈迪与纳努克一家长期交友共处,深入观察,取得其高度信任,以便拍摄时,他们在镜头前能自然流露出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迁徙的鸟》的创作者为了让鸟类与拍摄人员相处和谐,自然,真实些,他们便让鸟类整天跟自己呆在一起。

此外,还聘请了多名世界鸟类专家和两个科考队来协助拍摄。

这样才让世界的观众鸟瞰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实现了一次奢侈的视听盛宴。

其次,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即纪录片表现出的是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

生活真实纪录片真实性体现的基础。

它要求创作者发挥本身的专业优势,纪录生活,贴近生活。

只有符合生活真实才能创造出具有生活逻辑的生活情节,才能产生具有客观生活规律的纪录片作品。

《梯田边的孩子》的创作者为了强调生活的气息和在现场的感觉,于是采用了“跟踪拍摄”和“对话采访”的方式,客观地记录了梯田边两位少年和乡人对带路及金钱的态度与做法,虽然他们或多或少都染上了大山外的“付小费”的习气,但正因为这样让我们看到他们或俗气或单纯的内心世界。

《龙脊》中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老爷爷从门外走进考场看外孙考试,并在考场转悠,结果被监考老师劝出。

这段画面是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编导没有进行事先情节的设计或摆拍,因而让观众感受到了具有戏剧性情节的原生态的生活真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创作》
第五章 纪录片的审美特性
第一节 审美功能与审美特征
1.纪录片美学特征的讨论 纪录片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讨论美学会造成创作中的“失实因 素”。 纪录片反应生活,只具有“社会美”和“新闻美”,不具有“艺 术美”。 2.纪录片审美特性的的定论 纪录片的特性和多种社会功能使它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影视纪 实艺术。 表达自然美和社会美是它的直观功能,而艺术美才是它的根本。 这个审美整体包含了客观和主观双重因素,只能归于影视纪实艺术 美。 我国学者将其审美特性归纳为纪实美、崇高美、悲剧美、造型美、 过程美、结构美、写意美、综合美、和谐美等等。
第三节 和谐美——艺术同化
1.艺术手段的综合性 纪录片是综合性影视纪实艺术,是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的产物。 广播、文学、音乐、美术等 和谐原则排斥诸艺术元素的各自完整,各自突出,不允许某个元 素争夺视听。 2.多种艺术元素的非独立性 纪录片是各种艺术中的“吞并者”:艺术的同化原则。 同化并不等于大杂烩。具有独立色彩的元素只是处于从属地位。 3.残缺美营造和谐美 专项艺术手段在纪录片中少胜于多,残缺胜于完整。 读不懂得解说词、听不见的音乐以其残缺形成了纪录片的整体和 谐。
第四节 意境美——揭示技巧
1.纪录片情与理的最佳传递方式莫过于情感渲染,而意境则主要靠 生活细节和影视语言解释技巧来营造。 纪录片的意境以写实、直观见长。 悲情题材的表面纪实和解说词的直抒胸臆,情感和道理的直接宣示 造成了抒情寄理的简单和浮浅。 意境的营造是对有趣、细微情境的捕捉和记录:抢拍和隐蔽拍摄; 景别、构图、光线的运用。 《沙与海》《好死不如赖活着》 多意、诙谐、悲情、戏剧、幽默等境界。 2.纪录片意境多以直观景物细节构成,长镜头和特写镜头及其同期 声是最有效的营造手段,解说词和音乐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这是纪 录片区别于其他艺术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优势。 3.营造意境也不排斥广景别和短镜头。
第一节 审美功能与审美特征
3.纪录片的审美功能 强调尊重客观现实与重视主观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是艺术审美 的基本规律和纪录片艺术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的审美特性表现为视听形象纪实美。它的教育和认识作用 乃至娱乐和舆论作用,在审美中融为一体。 纪录片既有教育作用,也不排斥娱乐作用,是严肃的娱乐:向人 们提供高尚情趣和美感的娱乐。 教育和娱乐统一于审美。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追求自然美是对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严重侵害自然环境和 传统文明的逆反思潮,是一种积极的时尚和进步现象。
1.平实感 平实感来自于选材和纪录两方面,都显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追求。 取材于凡人小事。《伴儿》、《老头》、《沙与海》《英与白》 平民视角观察生活和天下大事。《船工》、《四姐》、《远在北 京的家》、《毛毛告状》、《毕业生》 重大题材从侧面细微入手,表现给为深入、生动。 《北京记忆》整合30年年轮中的公共记忆和各阶层人士的亲历往事, 描述和纪念这一段历史,表现改革开放30周年之宏大历史背景的同 时,更应注重讲述北京人特有的记忆,在往事回溯中北京独具的城 市气质和变革历史。显现本片的资源优势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2.怯矫饰 直接电影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反矫饰,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自然 效果,缩小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幼儿园》 矫饰突出地表现为主观感情和艺术技巧的滥用,违背主客观统一 的原则。摆拍和导拍的行为 3.艺术真实和艺术真理 纪录片的艺术真实就是追求“自然、真实的客观纪录。 纪录片的艺术真理既是现实的本质,又是生活的理想,人道主义 精神和社会进步趋势是其基本点。 伊文思的《激流之歌》,既是客观纪实,又充满浪漫主义精神。 大多数国家,纪录片创作是媒体行为,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以拿奖为目的的“放手纪录”是不可取的。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4.大巧若拙与大雅若俗 既要追求自然效果,又要摒弃浮浅纪实是纪录片自然美的特殊性。 也是艺术技巧和艺术策略的结合——大巧若拙,大雅若俗。 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容忍粗糙 大巧首先是艺术敏感和鉴别能力:从生活中选择典型的能力。 (典型题材—典型内容—典型人物—典型细节)又表现为记录的技 巧和功力。 纪录片不能简单的套用、移植文学。
第五节 丑内容的审美处理
1.审美不避丑 纪录片要反映真善美就不能回避假恶丑。 作为具有直观再现性的影视,描写刺激受众感官和心灵的阴暗面, 长期存在争议,褒贬各自成理。 纪录片涉及丑的问题躲在新闻伦理和传播规约、禁忌范围内探讨。 2.揭丑为扬美 影视是双刃剑:打击敌人服务人民,容易自伤。 作为传播媒介,纪录片被视为与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的重要利器。 纪录自然灾害,诛讨战争罪行,揭露腐败、丑闻。 3.审美无定势与负效果
第五节 丑内容的审美处理
纪录片存在反意解读,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商业影视传播品借丑内容牟利。 传播不当对人的不良心理冲击和情感的渲染作用,以致善良群体
产生不良影响、悲剧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