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流行学复习资料资料
植物病害流行学章节复习题
植物病害流行学章节复习题植物病害流行学章节复习题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病原微生物、宿主植物、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病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以及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2. 请简要介绍植物病害的三要素。
植物病害的三要素是病原微生物、宿主植物和环境因素。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原因,宿主植物是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的场所,环境因素则对病害的流行起到重要的影响。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害流行规律。
常见的植物病害流行规律包括季节性流行、地域性流行、周期性流行等。
季节性流行是指植物病害在一年中某个季节或几个季节内集中发生;地域性流行是指植物病害在某个地理区域内集中发生;周期性流行是指植物病害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反复发生。
4. 请简要介绍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
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种子传播、昆虫传播等。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土壤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土壤中的颗粒传播;种子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种子传播;昆虫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昆虫等介体传播。
5. 请简要介绍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如剪除病株、清除病残体等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拮抗菌等生物制剂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6. 请简要介绍植物病害的监测方法。
植物病害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病害调查、病害预警和病害监测网络等。
病害调查是指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病样等方式,对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病害预警是指通过监测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病害监测网络是指通过建立监测站点、搜集病害数据等方式,实现对病害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植病流行学考试资料复习
名词解释惯性原则:当某一病害系统的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时,未来的变化率应该等于或基本等于过去的变化率稳定化选择:又叫自发平衡,指在病原物同一位点上对无毒性基因的选择优于毒性基因。
侵染概率:指接触寄主感病部位的一个病原物传播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侵染成功、引致发病的概率逻值:病情的逻辑斯蒂转换值Rc:矫正侵染速率,是单位时间传染性组织引起病害的增长速率,因为时间为“日”故又称为病害日传染率,指每个亲代病斑在一日内经过传染而引致的子代病斑数。
流行学的当量原则:将性质不同的流行因素,包括寄主抗病性、病原物致病性、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人为措施(施药、施肥)转变成统一的流行学参数的当量值来进行定量表达。
侵染梯度:又称病害梯度或传播梯度,是指传播发病后,子代病害数量(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递减)的现象或状况。
中心式传播:病害发展有一个从中心病株(叶)、发病中心、点片发生期、普发期到严重期的发展过程。
密度效应:指寄主植物密度对病害传播和流行的影响结果。
包括密度正效应,在一定变幅内,植株密度大,病害流行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传播;密度负效应,植株过密,减低冠层内气流速度,不利于孢子扩散,不利于传播。
毒性频率:是表现型统计量,指针对一定品种具有毒性的病原物标样占总标样数的百分率填空植物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可分为逐年流行动态、季节流行动态、病程进展动态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高姆比兹模型、理查德模型、韦布尔模型建模的基本步骤明确建模目的,规定系统边界;总体框图设计;组建模型;模型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的使用按预测期限划分短期、中期、长期、超长期预测按预测内容划分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损失预测、防治效果预测、防治效益预测按预测依据的因素划分单因子预测、复因子预测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适宜的药剂用量、药剂的降解速率、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剂量、寄主的生长速率、品种抗病性简答如何测定根肿病的侵染阈值:1.采集大根,粉碎过滤得到休眠孢子囊的母液2.测定休眠孢子囊母液的浓度(血球计数器测定)3.稀释母液呈不同浓度梯度4.配制毒土(相同体积液体配入相同体积土壤而得到不同浓度梯度的毒土,最好用沙土)5.不同浓度梯度毒土中播种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6.测定不同浓度毒土中的甘蓝根毛侵染率(切下根2cm棉囊染色观察计数)如何进行生理小种的监测,检测有什么意义:1)检测的基本步骤:①大量采集病原菌标样②病原菌分离:单病斑分离、单孢子堆分离、单孢分离③鉴别寄主上接种鉴定④得各小种出现频率(2)生理小种监测的意义:①是病流行预测的重要依据②对抗病育种、品种的布局及合理使用有指导意义。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构造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构造的变化,最后发病植物外观变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开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病症: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
4.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5.病症:病部表现出病原物的特征称为病症。
6.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7.病原物:指能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
8.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能传染的一类病害。
9.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侵染性病害。
10.真菌的生活史: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场,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11.多型现象:有的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称为多型现象。
12.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全部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
13.转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14.病原物的寄生性: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而生存的能力。
15.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得养分才能生存。
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之后,寄生物也停顿生长和发育。
16.非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这类寄生物包括大多数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
17.寄生专化性:寄生物对寄主种和品种的寄生选择性,称为寄生专化性。
18.生理小种:指病原物的种内形态一样、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19.病原物的致病性: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
20.植物的抗病性: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一种遗传特性。
2011-2012年(1)植物病害流行总复习
《植物病害流行学》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学(plant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plant epidemiology简称epidemiology植物流行病学)。
2.发病率(Incidence,也就是普遍率):发病植株或植物的器官占调查植株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或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如:发病率=(染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3. 植物病害流行(plant disease epidemic):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病害发生的数量和发病程度随时间的进展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4. 流行病(epidemic):病情在短期内大量增长和蔓延的一类传染性强的病害。
5. 稳态流行(endemic):亦称常发病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且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6. 突(爆)发流行(explosive epidemic):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的病害,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高又曼(Gäumann,1951)称之为前进性流行(progressive epidemic)。
7. 大区流行(pandemic):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8. 系统分析方法: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9. 模型(Model):是指将系统有相似的物理属性的信息集合起来用某种方式表达描述的实体。
10. 模拟(simulation):是依据研究目的而定的系统要素及其活动的重演。
或真实事物的再现(抽象化)。
11. 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
12. 系统(System):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2、系统模拟模型:
构建计算机程序,建立模拟模型, 用于预测。
将建立模拟模型的第一步是把从文献、实验室和田 间收集的有关信息进行逻辑汇总、形成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通过实验加以改进,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即 为数学模型,再用计算机语言译为计算机程序,经 过检验和有效性、灵敏度测定后即可付诸使用。
能较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 件影响, 病原物多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较高,较稳定。 因此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 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 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
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 粒线虫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大麦 条纹病、玉米丝黑穗病、麦类全蚀病、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以及多种果树病毒 病害等都是属于此类流行病害。
2、中期预测的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多根据当时的发 病数量或者菌量数据,作物生育期的变化以及实测的或预测 的天气要素作出预测,准确性比长期预测高,预测结果主要 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作好防治准备。
3、短期预报的时限在一周之内,有的只有几天,主要根据天气 要素和菌源情况作出,预测结果用以确定防治适期。侵染预 测就是一种短期预测。
多峰型曲线:有些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个发病高峰, 流行曲线为多峰型。例如:
稻瘟病在南方因稻株生育期和感病性的变化可能出现苗瘟、 叶瘟和穗颈瘟等三次高峰。
在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地区,冬小麦苗期发病有冬前和春末两 次高峰。
华北平原玉米大斑病常在盛夏前后也有两次高峰,因盛夏高 温抑制了病菌侵染。
六、病害流行的变化
2、病害发生期预测:是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 例如:果树与蔬菜病害多根据小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 的时期,即临界期(critical period),以确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 这种预测亦称为侵染预测。
第一章植物病害流行学概述
模型类型:
• 物理模型 • 图解模型 • 数学模型 • 计算机模型
1)物理模型: 是指现实系统的放大或缩小,材料的替代等。
图解模型: • 使用图形、图表及各种符号表示模型统称图解模型,也称逻辑模型。如分子结构模型。
数学模型: 应用数学符合和各种关系式来表达系统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过程。
1.6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材与参考资料: ➢主要教材
➢参考书
参考书
植物病害流行学发展史中的重要著作
➢期刊杂志
专家:
思考题:
什么叫做植物流行病和病害流行? 试分析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说明一种植物病害要流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你应当如何学好植物病害流行学? 网络浏览有关植物病害流行学相关网站,并下载相关学习资源。
3.7 34.7 81.9 25.0 707.6 4.0
15.1 32.0 83.1 24.9 660.7 10.4
24.6 27.0 82.3 24.6 547.8 25.7
33.5 23.7 81.9 25.3 491.6 33.3
47.8 22.0 84.1 25.2 466.8 36.7
67.5 16.6 72.9 25.3 309.3 58.03
2)国内主要植物病害流行事例
小麦赤霉病 1973 长江中下游发生200万公顷,损失12亿kg 小麦, 另有部分小麦不能食用
玉米大斑病 1974 东北三省发生3000万亩,减产20%。 小麦赤霉病 1985 北方麦区大流行,仅河南省就减产
8.5亿kg, 另有大量小麦不能食用。 小麦黄矮病 1970 北方麦区大流行,仅陕西省就发生1000
辣椒疫病大田突然爆发流行
大区流行(pandemic) • 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培训资料
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
因素
精品文档
1,病原因素:病害的流行必须要有大量的侵染力强的病原物存在,并能很快地传播到寄主体上,只有病原物的数量大才能造成广泛的侵染,病原物越冬的数量是来年进行初侵染的基础2,寄主植物:大面积的(单一的)连片的,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 3,环境条件:如气象因素,其中以温度,水分和光照影响最大,同一环境因素常常一方面影响寄主,另一方面又影响病原物,另外,土壤的质地,pH, 肥水等因素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病害流行复习资料(1)
植物病害流行学第一章1.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生侵染性病害的过程。
是指植物病原物群体在寄主群体中大量传播,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
3.大区流行:在一个流行季节中,自然传播很广甚至洲际传播的状态,也称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4.稳态流行: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叫“常发病”。
5.突发流行(前进性流行):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6.1963年《植物病害:流行和防治》,这一学科产生标志。
7.流行病发生必须同时具备9个条件:1.寄主方面,通过敏感个体的积累产生了大量敏感个体;2.寄主的高度发病可能性;3.合适的转主寄主的存在;4.病原方面拥有高致病性;5.有侵染性的病原;6.高繁殖能力;7.高效的扩散传播;8.非特定的生长要求共同决定;9.环境方面,有适宜病原形成、发展的天气条件。
8.流行规律的具体研究内容:①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包括寄主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和人类4个方面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平衡和演变、流行主导因素及其变化等。
②病害流行的遗传基础,研究寄主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群体遗传学,作为病害流行动态的内因。
③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包括病害(病原物)在侵染过程、侵染循环各阶段和流行季节或年度间的定量变化速率、定量描述方式等。
④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包括病原物传播体传播机制及传播后果的定量分析与描述方式等。
⑤病害流行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模拟。
⑥有关研究方法和技术,如病害和环境监测、人工控制实验、仪器和工具等。
9.观察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与系统模拟法。
第二章1.食物链和营养级:由生物群落中各种动植物以食物的关系相互连接成的一个整体,就像一环扣一环的链条,称为食物链,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营养级。
植物病害流行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3.大区流行:则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4.稳态流行: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有“常发病”之称。
5.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6.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7.单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8.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引起不同程度流行为害的病害。
9.一次传播:一般以日为时间单位,即一日内所引致的病害传播距离。
10.一代传播距离:即菌源开始传播后,在一个潜育期间内多批传播所造成的传播距离。
11. 普遍率: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是将观测的单元分成病、健两类,计算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12. 严重度:是指已发病单元发生病变的程度,通常用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如:瓜类霜霉病的严重度划分13. 病情指数:是将普遍率和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病程度。
14. 病害流行的预测:是指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态。
15. 植物病害流行风险分析: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植物病害流行与否、流行强度和严重程度、产量损失及其对生态、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风险的分析。
16.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外来有害生物或受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通过贸易、旅游等途径传入并造成危害的风险分析。
限定性有害生物和非限定性有害生物。
17. 基因对基因假说:病原物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之间存在基因对基因的遗传学关系。
《植物病害流行学》
协同进化(co-evolution):寄生物的进化是紧跟着它们寄主进化的。
反之,寄主的进化也受它们寄生物进化的某些影响。
两种生物互相施加选择压力,使一方的进化部分地依靠另一方进化,这种相互关系称为协同进化。
侵染概率infection probability:又称侵染几率。
指接触寄主感病部位的一个病原物传播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侵染成功,引起发病的概率。
侵染梯度(infection gradient):又称病害梯度(disease gradient)或传播梯度(gradient of spread),是指传播发病后,子代病害数量(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递减)的现象或状况。
重叠侵染:当寄主植物有限的侵染位点遇上大量的病原物接种体时,在一个发病的位点上,同时或先后遭受接种体不止一次的侵染,但最终只形成一个发病点,在这个发病点上即发生了重叠侵染。
遗传稳态(genetic homeostasis):当寄主—病原物系统在协同进化中建立的病害平衡状态因受到遗传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干扰和破坏时,寄主—病原物系统可进行自我调节,仍保持或恢复平衡状态,生物群体这种使本身遗传组成保持平衡并抵制突然变化的倾向称为遗传稳态。
水平的抗病性(horizontai resistance):当一个品种的抗性是普遍一致地对病菌的所有小种的,这种抗性是水平的,不属于基因对基因系统,其抗性是催化作用和催化产物决定的。
侵染单位:当一个传播单位与一个适当的植物感病部位接触,并有适当的环境条件,使其侵染成功,这样一个传播单位就变成一个侵染单位。
一个侵染单位占据一个侵染位点并可识别和计量。
垂直抗病性(Vertical resistance):当一个品种是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它小种,这种抗性是垂直的,也称专化性抗性,存在基因对基因的关系,是由蛋白质的聚合作用决定的。
ES(expect system):是一个(或一组)能在特定领域内,以人类专家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计算机程序。
植物病害流行复习资料参考(夏钒)
植物病害流行复习参考资料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中病害在环境影响下发生发展的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过程,共同结合而成的生态学单元。
3.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业为目的,有明确的经济要求,经人工改造后的生态系统4.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5.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6.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处在限定边界内的若干要素或成分组成的整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7.控制系统:一个开放的系统,如果它的输出中有一部分又成为输入,重新进入系统,并对未来的输出起某种控制作用的,称为控制系统。
8.反馈:指输出的一部分又送回输入并对在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9.植物病害系统:病原物和寄主植物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系统。
10.植物病害流行系统: 是由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两个种群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开放和动态的生物系统。
11.自然病害系统:自然植被中的病害系统称为自然病害系统,在该系统中,寄主和病原物在在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病害的平衡状态,病害水平低,也称常发状态。
12.作物病害系统:作物群体中的病害系统称为作物病害系统。
在作物系统中,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种植制度和农业措施等造成一系列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条件,容易引起病害加重,甚至成为流行状态。
13.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单利病害):指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没有再侵染的病害,如麦类黑粉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大麦条纹病、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等。
14.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复利病害):指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次再侵染的病害,如水稻稻瘟病、麦类锈病、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气流和流水传播的病害等。
植物病害流行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流行:就是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得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得过程与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就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与防治理论得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3、大区流行:则就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得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4、稳态流行:就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得流行状态,也有“常发病”之称。
5、突发流行:就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得流行状态。
6、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得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得因素。
7、单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得病害。
8、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连续几年得菌量积累,才能引起不同程度流行为害得病害。
9、一次传播:一般以日为时间单位,即一日内所引致得病害传播距离。
10、一代传播距离:即菌源开始传播后,在一个潜育期间内多批传播所造成得传播距离。
11、普遍率: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得普遍程度,就是将观测得单元分成病、健两类,计算发病得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得百分比。
12、严重度:就是指已发病单元发生病变得程度,通常用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得百分比表示。
如:瓜类霜霉病得严重度划分13、病情指数:就是将普遍率与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病程度。
14、病害流行得预测:就是指依据病害得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得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得流行状态。
15、植物病害流行风险分析:就是植物病害流行学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植物病害流行与否、流行强度与严重程度、产量损失及其对生态、社会产生影响得各种风险得分析。
16、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就是指外来有害生物或受官方控制得有害生物通过贸易、旅游等途径传入并造成危害得风险分析。
限定性有害生物与非限定性有害生物。
17、基因对基因假说:病原物致病性与寄主抗病性之间存在基因对基因得遗传学关系。
植物病害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病害症状,IPM,,病害流行概念,病害循环,化学防治等。
二、重点第一节基本概念(病害、症状的定义)一、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的定义1.概念:植物在其生命过程中受寄生植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影响,在生理、细胞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的过程,引起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
2.要点:病原,病程,症状,损失二、症状概念:植物染病后外表呈现不正常的现象。
●病状(symptom):植物染病后本身呈现的不正常的现象。
●病征 (sign):病部肉眼可见的病原生物。
症状外形特点1 病状➢变色:叶片失去原有的色泽➢坏死:局部细胞组织死亡,原有组织轮廓可见➢腐烂:器官坏死崩溃,看不出原有组织的轮廓➢萎焉:萎垂枯死➢畸形:植株全株或局部比例失调2 病征种类➢粉状物:真菌➢霉状物:真菌➢粒状物:真菌,线虫真菌,线虫盘状物:真菌➢索状物:真菌,寄生性种子➢脓状物:细菌第三节植物病害流行学一、病害流行1.概念:一种病害在一个植物群体中由轻到重,由少到多,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发展,直到普遍而严重发生的过程。
二、病害循环•病害循环 (Disease cycle)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开始发生的整个过程。
第四节植物病害控制一、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将所有可用于植物病害管理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将病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有害生物管理。
二、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方法1. 植物检疫2. 农业防治3. 生物防治4. 物理防治5. 化学防治农业防治;是通过栽培方式和栽培制度的改变,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生存繁殖的条件,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建立无病种苗*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加强栽培管理* 保持田园卫生化学防治法概念 :是用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
瓜类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grourds )典型特征•瓜类作物上非常重要土传病害。
《植物病害流行学》总复习
《植物病害流行学》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学(plant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plant epidemiology简称epidemiology植物流行病学)。
2.发病率(Incidence,也就是普遍率):发病植株或植物的器官占调查植株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或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如:发病率=(染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3. 植物病害流行(plant disease epidemic):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病害发生的数量和发病程度随时间的进展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4. 流行病(epidemic):病情在短期内大量增长和蔓延的一类传染性强的病害。
5. 稳态流行(endemic):亦称常发病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且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6. 突(爆)发流行(explosive epidemic):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的病害,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高又曼(Gäumann,1951)称之为前进性流行(progressive epidemic)。
7. 大区流行(pandemic):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8. 系统分析方法: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9. 模型(Model):是指将系统有相似的物理属性的信息集合起来用某种方式表达描述的实体。
10. 模拟(simulation):是依据研究目的而定的系统要素及其活动的重演。
或真实事物的再现(抽象化)。
11. 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
12. 系统(System):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完整word版)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环节,称为食物链,但一个单纯的食物链是不存在的,通常是许多彼此交错联系的食物链结合在一起,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2.种群与群落:种群,农田生态中的种群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内彼此密切关联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
群落:在特定环境中彼此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结构、功能及与环境有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组合。
3.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内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系统凭借其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4.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达到控制虫害或病害的目的。
5.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耕作栽培制度,选用抗(耐)性品种,加强保健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自然环境等来抑制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6.颉颃作用:是指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现象。
7.生理年龄抗性:寄主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有差异。
8.兼性寄生物:以腐生为主,兼能寄生的生物。
9.病程: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
一般将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
10.症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组成。
病状是植物本身表现的异常状态,病症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11. 全部种群治理: 是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12. 植物检疫: 是由国家颁布法规,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植保措施。
13. 世代重叠: 是指同一时期内,出现前代和后代混合发生,代界不明显的现象。
14. 生态系统: 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内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系统凭借其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15.侵染循环:侵染性病害从上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植物病害基础必学知识点
植物病害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植物病害的分类:植物病原体可分为真菌、细菌、病毒、真核微生物和植物寄生虫等,每种病原体所引发的病害特征和感染方式都有所不同。
2. 病原体的侵入途径:植物病原体可以通过伤口、气孔、根尖和根冠部分入侵植物体内。
3. 植物病害的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通过空气传播、水传播、种子传播、昆虫传播等方式传播。
4. 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植物能通过生理、解剖和生化等方式增强自身对抗病害的能力,如厚壁化、产生抗菌蛋白、合成抗菌化合物等。
5. 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采用合理的种植结构、轮作制度、合理施肥、灭菌处理、采用抗病品种等方法可以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
6. 常见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植物病害包括霜霉病、黑斑病、褐腐病、红腐病、白粉病、叶霉病等,它们分别由不同的病原体引发,对不同的植物部位造成不同的危害。
7. 病害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受害植物的症状、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和活性、进行病原体的鉴定等方法可以确定植物病害的种类和引起病害的原因。
8. 植物病原体的调查和监测: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病害发生的趋势和分布情况,从而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9. 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常用的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遗传防治等方法。
10. 植物病害的经济意义:植物病害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因此,研究和掌握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六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诊治
单年流行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病原物能连续繁殖多代而不断积累,并导致病害流行成灾。其循环特点与多循环病害类似。
多为局部侵染的气传或雨水传播病害,寄主的感病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
病原物的增殖率高、越冬率低。
其流行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在有利的条件下增长率很高,一个季节即可完成菌量的积累,造成病害的当年流行。
经验预测模型
系统模拟模型
6.3预测方式
调查、收集有关品种、菌量、气象因素和栽培措施等方面的资料
01
01
02
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
02
经验预测模型
利用统计学的原理,建立数学模型
01
多元回归分析
02
系统模拟模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感谢您的欣赏
演讲人姓名
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CLICK TO ADD TITLE
单/击/此/处/添/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发生从而造成最大损失的过程。
植物病害的预测
依据流行学原理和方法估计病害发生时期和数量,指导病害防治和病害管理。
一、基本概念
植物病害流行学
01
在群体水平研究植物病害发生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性学科。
01
季节流行动态
02
逐年流行动态
四、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在一个生长季节内田间植株发病与时间的关系
季节流行曲线 病害发生起点,流行速率,流行程度
曲线类型 S-型曲线(基本) 多峰曲线
01
02
03
4.1季节流行动态
4.2 流行过程
01.
指数增长期(Exponental phase)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3.大区流行:则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4.稳态流行: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有“常发病”之称。
5.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6.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7.单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8.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引起不同程度流行为害的病害。
9.一次传播:一般以日为时间单位,即一日内所引致的病害传播距离。
10.一代传播距离:即菌源开始传播后,在一个潜育期间内多批传播所造成的传播距离。
11. 普遍率: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是将观测的单元分成病、健两类,计算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12. 严重度:是指已发病单元发生病变的程度,通常用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如:瓜类霜霉病的严重度划分13. 病情指数:是将普遍率和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病程度。
14. 病害流行的预测:是指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态。
15. 植物病害流行风险分析: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植物病害流行与否、流行强度和严重程度、产量损失及其对生态、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风险的分析。
16.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外来有害生物或受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通过贸易、旅游等途径传入并造成危害的风险分析。
限定性有害生物和非限定性有害生物。
17. 基因对基因假说:病原物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之间存在基因对基因的遗传学关系。
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菌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寄主—寄生物(病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面相对应的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
18. 水平抗病性:当一个寄主品种抗病性是普遍一致地对病原物的所有小种的,我们称它是水平的;由微效基因控制,即是数量性状。
19. 垂直抗病性:当一个品种是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它小种的,我们称它的抗病性是垂直的;由主效基因控制,即是质量性状20. 定向选择:如果人们引用一个抗病基因来育成新品种,病原物对新遗传环境的适应也就开始了,而如果病原物群体通过突变成为有毒性的,或通过增加群体中原有毒性基因频率的办法,使自己适应新的品种,那就会导向毒性的定向选择21. 稳定化选择:又叫自发平衡,是定向选择的反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填空1.植物病害必须具备的条件:病原物、寄主、病害、环境因子、人类环境2.根据病害流行时间长短可分为:逐年流行动态、季节流行动态、病程进展动态3.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单年流行病害、积年流行病害4.季节流行曲线的形式有:S型、单峰式、多峰式等5.S型曲线的阶段划分为:始发期、盛发期、衰退期6.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指数增长模型(dx/dt=re*x)、逻辑斯蒂增长模型(dN/dt=rN(K-N/K)。
)7. 季节流行动态的其它模型:高姆比兹模型(微分方程:dx/dt=rG x(ln(1)-ln(x))=rGx(-ln(x)) 积分方程:x=exp[-Bexp(-rG t)]直线化方程:-ln(-ln(x))=-ln(-ln(x0))+rGt速率方程:rG =1/(t2-t1)[(-ln(-lnx2))-(-ln(-ln(x1))] )理查德模型()8.病害的空间分布:泊松分布(随机)、二项式分布(均匀)、奈曼分布(核心)、负二项分布(嵌纹)9. 病情记载:普遍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10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11. 侵染过程: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12. 侵染概率=发病点数/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数萌发率=萌发孢子数/接种于叶面的孢子数;侵入率=侵入点数/叶面萌发孢子数;显症率=产孢病斑数/侵入点数。
或者:侵染概率=萌发率×侵入率×定殖率日传染率=子代发病位点数/亲代发病位点数/日三.简答1.植物病害流行关键因素有哪些?●寄主植物与病原物高度亲和。
如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小斑病、我国小麦条锈病。
●外来病原。
如松材线虫病、瓜类果斑病等。
●农业措施的改变。
●气候因素2.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的特点和区别?3. 病害流行特点和防治策略4.病原物传播体特征(1) 数量大。
(2) 体积小,比重轻。
(3) 某些病原物传播体有主动传播性。
(4)某些病原物传播体对不良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5)少数病原物传播体具有引诱昆虫,鸟类的能力。
5. 病原物传播方式一是自然动力,如风、雨、昆虫或其他生物介体的活动。
二是人类的活动,包括人体携带、运输和各种农事操作。
以上均为被动传播。
另外,少数病原物也可依靠自身的活动进行主动传播6病害远程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菌源区菌量巨大②孢子释放后遇有适合的气流条件和天气过程③孢子对远程传播的适应性④沉降区有感病寄主和适宜病菌侵染的条件.7传播体传播与病害传播的区别.病原物传播体的传播是病害传播的前提,传播体传播为物理学过程。
病害还包括着落寄主感病部位后的萌发、侵入、定殖直至发病的过程,是生物学过程。
病害的传播还取决于以下生物因素①病原物传播体的数量或密度,以及抵抗不良环境(干燥、高温、紫外线等)的能力和传播后的致病力;②寄主植物的数量,分布和密度,品种的抗病性等;③对病原物传播体生成,释放以及萌发、侵入、扩展、发病有显著作用的环境因素。
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8. 病原菌的监测方法(1)病斑产孢量的测定⏹“J”形管收集测定法⏹粘贴法(2)空中病原菌的监测◆水平玻片法◆垂直或倾斜玻片法◆吸入式孢子捕捉器法◆移动式孢子捕捉器(3)土壤中病原菌的监测主要采用直接提取和选择性培养基法●直接计数●选择性培养●基质定殖培养●生物测定(4)病菌生理小种和抗药性监测抗药性:是指野生敏感的植物病原物个体或群体,在某种杀菌剂选择压力下出现可遗传的敏感性下降的现象。
抗性频率:抗性菌株占测量菌株的比例抗性因子:即抗性水平的高低,用抗性菌株EC50/敏感菌株EC50 交互抗性:一个抗性遗传因子对两种或多种杀菌剂产生抗性。
多重抗性:不同遗传因子控制的对两种或多种杀菌剂产生抗性。
负交互抗性:有特定遗传因子控制的,它参与对一种杀菌剂抗性的增加,同时影响到对另一种杀菌剂敏感性的增加。
(5)寄主监测●寄主生长发育阶段的划分●生物量●植物抗病性鉴定、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相对抗病性指数(6)环境监测⏹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农业措施9. ID曲线●以接种密度为横座标,发病数量为纵座标作图,就可绘出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简称ID-DI曲线。
●重叠侵染:当寄主植物有限的侵染位点遇上大量的病原物接种体时,在一个发病的位点上,同时或先后遭受接种体不止一次的侵染,但最终只形成一个发病点数,在这个发病点上即发生了重叠侵染。
●协生作用:指病原物接种体在高密度下,存在着相互协助、促进侵染的作用,因而侵染概率提高,曲线的斜率增大。
●拮抗作用:指有些病原物在接种数量过大时,孢子间相互抑制,侵染概率下降。
侵染数限:指造成成功侵染引致发病需要有一个最低接种体数或密度,即ID-DI曲线的起点,从一个引起发病的最低接种体数量上开始,而不是原点。
10植物病害预测的一般步骤(1) 明确预测主题,(2) 收集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预测病害系统的结构模型;(3) 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4) 预测和检验,运用已经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并收集实际情况,检验预测结论的准确度。
评价各种模型的优劣;(5) 应用在生产中进一步检验预测模型和不断改进。
11.植物病害的预测方法12. 植物病害损失的类型根据病害损失的形式分为◆产量损失型:不发病时的产量与发生病害后的产量差值。
即减产率。
◆品质损失型品质指数(QI)品质损失率(QDR)◆综合损失型综合损失率(CLR)13. 病害流行程度与损失的关系●敏感型:损失与病情呈现为近似于直线关系。
●耐病型:损失与病情大体呈S型曲线‘这种关系较为常见,而且前后两端出现两个阈值,T1和T2。
●超补偿型:作物受害后造成的损失不仅与病害为害程度有关,也依赖于作物的耐病性及作物本身的补偿作用,所以并非任何程度的损害都会造成减产。
当病害较轻时,不但不会引起减产,反而略有增产作用14. 植物病害流行风险分析方法农业气候相似距方法、CLIMEX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15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一)开始阶段(起始)●起点:●确定风险分析地区●信息收集和审查早先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二)风险评价阶段●有害生物分类●传入和扩散可能性的评估⏹传入潜能评估⏹定殖潜能评估⏹传播潜能评估●潜在的经济影响评估●不确定性的程度(三)风险管理阶段●可接受风险水平确定●选择和确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16. 植物病害防治的流行学原理(一)、植物病害防治措施的流行学效应植物病害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流行速率和流行的时间。
因此,植物病害防治措施的设计应以减少初始菌量、降低流行速率和缩短流行时间为目的。
即x0策略、r策略和t策略。
(二)、减少初始菌量的防治措施◆◆实施植物检疫减少初始菌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初始菌量◆应用生物防治措施◆应用物理防治◆应用化学防治◆◆利用垂直抗病品种减少初始菌量(三)、降低流行速率的防治方法利用水平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的种植制度●生物防治:诱导抗病性、促进作物的生长、抑制病原物的生长繁殖等●化学防治:杀菌剂、植物抗性诱导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抑制病原物的侵入、扩展和传播●诱导抗病性:是指经外界因子诱导后,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有害病原菌的抗性现象。
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诱导因子主要有生物因子、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
(四)、缩短流行时间的防治措施◆◆调节寄主植物的生育期调节播种期和播种深度、控制肥水促进早熟等农业措施◆◆◆化学控制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