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对于中国来说,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本文将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唯物史观、辩证法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对事物发展的全面性分析;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最早是在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的,中国知识分子通过翻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来了解这一思想体系。
然而,当时的中国社会并不具备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使得马克思主义难以在中国得到广泛的认同。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拥护者。
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具有解决中国问题的独特性,并开始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它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力军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并通过长期的斗争逐渐深化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这些实践探索包括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运动,通过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这一实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战略思想。
通过在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并从根据地发起游击战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人民战争和政治工作。
人民战争强调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政权。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意义的话题。
自20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应用与实践不断深化,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思想理论领域中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在理论创新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始终处在理论创新的前沿,不断克服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实践问题,并与当代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不断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这些实践在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社会实践和政治治理领域中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实践和政治治理领域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改革中得以具体应用。
中国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观点。
在政治治理领域,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对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政治体制持续改革,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注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这些实践探索为中国塑造了一种高效、稳定和有力的政治治理体系。
三、文化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与实践,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和思想教育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生与发展一﹑来自曾经:国外历史条件: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人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楷模。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
它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有理想变为现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它也希望在全球范围寻求社会主义力量的同盟。
国内历史条件:当时的中国已经不仅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传入的社会经济条件,而且还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入的阶级基础和政治思想基础。
19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同时也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一,在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中国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第二,在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三,在思想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以及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各种新思想纷纷传入中国。
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条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胜利地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却鼓动了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应该仿效俄国。
1919年,伴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民族主义作为一股实际发挥作用的力量崛起了。
在这场运动中,西方民主观念的整个破灭促使中国知识分子一步步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正如毛泽东后来对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的生动描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传入途径传统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三条,即法国﹑日本以及俄国。
From法国:五四运动前后国内掀起了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在这些留学生中又不少的人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且在法国巴黎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其中周恩来、赵世炎等就是杰出的代表,并在归国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经历了漫长而坎坷的历程,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了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经验启示、传播、实践、理论体系、指导作用、全球化、新时代、历史经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未来。
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经历了从传播到接受、从探索到实践、从建立到发展的不断探索和完善。
这一历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前行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70年的历史长河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初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与实践,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不断深化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新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未来的启示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向前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我们应当倍加珍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宝贵财富,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一批社会主义者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便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革,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史自然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马克思主义最初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最初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
当时,一些留学生在海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回国后开始把这些理论传播给其他人。
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跟他们所听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了解很少。
当时,中国苦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民经济衰退,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有利的。
马克思主义刚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许多人开始思考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上。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在之后的30年,马克思主义以不同形式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许多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路线应用于革命运动,并取得了成功。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49年的中国革命,这次革命颠覆了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广泛使用,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批判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几十年里,有很多人批评和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
其中一部分人否定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部分,另一部分人则重新解释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中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如何发展。
他们提出了一些中国特殊的理论,比如毛泽东思想,他们认为中国必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路线,以适应自己的国情。
而不是盲目地模仿马克思主义。
4. 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这导致了社会思想的转变,许多人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已经过时了,而现代自由主义是未来的趋势。
然而,在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和殖民的危险,不少中国爱国人士不断为解救祖国寻找出路,但最终无果。
直到中国共产党从俄国引进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中国人民以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发生了变化,自那以后,中国的发展改革崛起道路就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摇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不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中国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国情状况的恶化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
虽然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开始了新的生存奋斗,然而中国社会不仅没有让人感觉到气象一新,反而迷茫在更加混乱的遭遇之中。
一大批革命者痛苦地认识到,衰落的中国并没有因为帝制的推翻而获得新生,中国社会的变革还需要另辟蹊径。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摇篮。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视线转移,李大钊凭借其灵敏的政治洞察力作出了深刻评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也在十月革命的触动下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1920年开始,一批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了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1921年7月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正式完成建党的工作,力求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在主要内容上取得了比较准确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被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的开始。
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对自身错误进行反省和纠正的阶段。
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新领导层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表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获得的一次巨大飞跃。
毛泽东思想成为继马克思主义之后知道中国革命的又一面思想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
马克思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
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和要点:20世纪初的引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次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和学生开始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通过翻译和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探索如何应用于中国的现实。
这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是陈独秀,他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探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正式建立。
在建党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逐渐兴起,并通过劳工组织和农民协会等形式进行组织和发展。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通过实践和理论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
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进行了长征,这是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抵抗和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在长征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的实践,继续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阶段。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领导人之一,他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并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时期。
这些时期的政策和实践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而复杂的影响。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引入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经济体制改革。
总结而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转折点。
课件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38
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坚持毛泽东从中国 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或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邓小平继承了这一民主革命的成功法宝, 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
39
(2)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①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实现了由以政治革命 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31
[解读] 史料一阐释了中国革命与农村、农民阶级的关系,主 要指出了农民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重要性。史料二说明毛泽东提出中 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史料三认为毛 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试答] 涵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 认识:既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20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背景 ①2012 年,习近平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 记。
21
②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 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理论探索并取得重 大创新成果。
42
(3)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 论成果。
43
(4)进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新时期后,根据新的发展 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 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引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作为一种新的思想理论体系,迅速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如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等,为中国社会的革命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思想指导。
毛泽东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创造性运用的过程。
在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开始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道路。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其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所形成的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要素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发展生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同时,也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国际交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张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为什么成为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为什么成为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
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来说,解决了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提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的理论,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展壮大,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科学思想的结晶,而且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发展壮大,是因为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
这一切都是由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这一时期内,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年第
期
199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发 展 的 新 阶段
李步 楼
在世 纪 之交 断 往开 来 承 前 启 后 的关 键 时 刻 江泽 民 总 书 记 代表 党 中央 向全党 和 全 国 人
民 庄严 地 提 出 我 们 一 定 要高 举 邓 小平 建 设 有
, 、 、
是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到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工作
。 ,
,
“
”
和 文化革 命 两次 大 的 曲折 终 于 以 粉碎 四 人
“
这 是保 证我 国 改革开 放 和 社会 主 义 现 代
, ,
帮 和 结束 文 化大 革 命 的 伟大胜 利 而 告终 这 个 阶 段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的发 展 既 取 得 了 重 要 的成果 但又 遭到 严 重的挫折 和 干 扰 第 三 个 阶 段 是 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全会 以 来 的改 革开 放
7
, ,
创立 了 毛泽 东 思 想 指导 革 命取 得 了 历 史性 胜 利 并在 我国建 立 了社会 主 义制 度 第 二 个 阶段
开 创 了 人 类社 会 历 史上社会 主 义 的新 纪元
,
。
列
真 理 的标 准这 个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思 想 路线 抛 弃
了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某些 原 则 某 些本 本 的教 条
主 义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发 展 的新 阶段
, , 。 ,
以邓
小平同志为 代表 的 中 国共 产党人 总 结 了建 国 以 来 成功 和 失误 的历史 经验 总结 国 际 的 经 验 总 结 了 改革开 放 和 社会 主 义 现 代化 建设 的新鲜 经 验 第 一 次 比 较 系统 地 初步 回 答 了 中 国 这样 一 个 经 济文 化 比 较 落 后 的 国 家 如 何 建 设 社 会 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的学说,它从19世纪开始在欧洲兴起,经过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之一。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历史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改变社会、消除压迫的社会主义理想。
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独特的历史,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理论基础,而且在中国自身的解释和运用中也产生了自己的特色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期。
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人民,民族危机与阶级矛盾交织并存。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革命和思想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社会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引入,离不开一批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比如胡适、陈独秀等人。
他们历经艰辛,经过多方面活动,相继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入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扮演了领导地位。
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负责马克思主义的翻译、解说和扩散,另一方面组织和号召群众走向革命,通过武装斗争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共产主义在中国取得了胜利。
其间,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逐渐成为新中国的领导性政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又开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新政策,开启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进程的新篇章。
自此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进入了工具理性和社会批判的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运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崇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在中国的社会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反腐倡廉等方面均有深入的实践应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时诞生的一种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分析理论,它被认为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挑战。
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却是十分不同寻常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开始接触到这一学说开始,马克思主义就被视为一种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同西方资本主义相对抗的思想。
在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历史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它的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外国,却在中国找到了自身发展的独特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早期发展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马克思主义随着西方知识分子和先进思想的传入,进入了中国领土。
当时,以《天地会宪法》领导层为首的中国领袖开始认识到,只有中国站起来,才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也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独立。
马克思主义这一对社会现实和历史进行分析的理论体系,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指导思想。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翻译、阅读西方著作、进行学术研究等方式传播并学习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青年思想者,他在德国留学期间,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将其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创办了同盟会的马克思主义组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中产知识分子中,这些人渴望通过科学理论来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他们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解释中国的历史和当前的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大部分都与外国侵略、民族压迫和内部的社会压迫有关。
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政治思想体系,特别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等革命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被大量应用。
毛泽东在其1919年发表的《新民说》中,对马克思主义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只是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各种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意识到,中国的政治变革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
他在《实践论》中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理念,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唯物史观”的深入理解。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被列宁主义者认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人民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解放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20世纪初,中国正面临着列强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们开始关注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吸引了一些有识之士,他们希望能找到对中国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的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不仅要理解和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还要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陈独秀、李大钊等。
他们通过翻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实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新中国领导层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将其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不仅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还提出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指明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其次,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树立了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方式,促进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此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改进。
五、展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未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还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在此过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指导意义。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历程经历了一系列阶段,不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不断衍化出丰富而复杂的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世纪末,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学生留学日本、欧洲,接触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思想。
其中,陈独秀等人通过翻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启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路。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掀起了一波波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潮流。
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所吸收并发扬光大。
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等革命者不断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贯彻。
中国党和政府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承和创新,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五、结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是一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篇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也将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以上就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在当代中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普及。
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核
心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广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观念。
同时,各级政府和宣传机构也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为社会大众提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平台和机会。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影响持续扩大。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
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思想家开始关注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路径。
他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想启示。
此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为一种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持。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不断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积极和多维的过程。
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时代意义,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支持。
只有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情况,并探讨其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面临列强侵略、国家危机和封建社会的压迫。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思想的探索,并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
其中最知名的是陈独秀,他在1915年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到中国,并创办了《新青年》杂志,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迅速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
党的先进理论不断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革命队伍,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中国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中国政府倡导社会主义建设,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指导思想,积极推动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应用。
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为中国探索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四、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全面解析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变革的本质。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公平,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平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的国际视野。
五、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社会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解决分配不平衡和社会差距问题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同时,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入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更加贴近中国国情,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它的出现和发展对世界历史和现实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其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领袖,为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篇文章将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应用等几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社会科学思想的代表,它最初在19世纪的欧洲兴起,并在此后的年月经历了长期的发展。
1901年,中国学生陈独秀回国后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组织,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正式开始。
此后,随着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了中国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影响中国的主要思潮之一。
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20世纪后半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中国受到了阻碍。
在文革期间,毛泽东推动的思想革命导致许多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被迫引咎辞职,他们的著作被禁止出版和翻译。
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重新开启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
在此时期,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中国还多次发起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和交流,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党,其早期的领导人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马克思主义者。
党的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毛泽东时代的思想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思想成果让全国掀起了一股思想热潮,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邓小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在马克思主义论述和中国现实的结合上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尝试。
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平崛起”的理论,变革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党校论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坚持方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了解和运用马列主义对现代形势的理解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抵达自由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理想。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强化。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毛泽东一贯主张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他领导全党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适合中国国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践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是在我们党内,第一次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而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什么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符合了中国实际,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发展顺利;如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从农村到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等。
什么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陷入僵化的教条,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出现挫折。
如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建国后的大跃进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邓小平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领导全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提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仅推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实践是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征服与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自身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这里可以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进考察。
1 从动态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推动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生,发展,推进的过程,是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开始,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沦落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索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是中华民族儿女的愿望。
但是,农民阶级失败了,资产阶级失败了。
随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但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探索中国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是一个曲折的进程。
具体来看,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出现过挫折,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从整体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相关的过程,贯穿于中国革命与实践的发展历史过程中。
200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近代的历史统一性进行了论述。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动物医学(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培养计划)
张潇
2015.5.27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动物医学学院张潇81140429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刻地分析和破解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为我们未来直到2020年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科学地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进党章,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始终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思想武器。
哲学要面向生活,就必须成为实践的力量;哲学要改变世界,就必须与社会进步力量相结合,因此,讨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的发展与体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决策。
现在中央批准出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对于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引向深入,推向高潮,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的有机统一。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理论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立足于现时代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新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成为我们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环境和国内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如何改善和
加强执政能力,这些问题很自然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阐释
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反映和体现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站新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贯穿着唯物史观的精髓和灵魂,它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创新,第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的观点,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发展作为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进一步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观点。
强调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社会主义最高的目标价值追求,从而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理论。
第三,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是人间自然界本质上统一的基本原理。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可
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成长起来的。
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它的后国为基础的。
”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科学发展观已经彰显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并已经展现出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新特点。
“科学体系的形成,是理论走向成熟的突出标致,也是最集中体现出理论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②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体现出人民性与统领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调相衔接、层次性与开放性相关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进一步表明,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体系,从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当代的丰富发展。
当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到底哪些是最基本的原理、哪些是被后人附加了的东西?在不断发展变动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哪些观点应该坚持、哪些观点应该舍弃、哪些观点应该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新情况、新变化,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做出科学和令人信服的解释?怎样进一步解决人民
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所以,未来“中国道路”怎么走,还有待去进一步探索。
①:《马克思恩科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班,第544页。
②:靳辉明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