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
生命科学导论-1-生命的起源

大爆炸视频
奇点大爆炸
星体被黑洞吸入
元素的粒子组成 /view/19519.htm
18
② 感受并应答环境变化
应激性,生命体接受 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 应。
捕蝇草的应激
复活节岛的石像
眼睛蛇的应激
19
③能从环境捕获,转换和利用能量
生命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外界 的物质,转换成能量,维持分子的有序性和数量 变化。新陈代谢和稳态(homeostasis)
稳态:调节并维持 内部环境(如温度、 pH 等)恒定的特 性。
牛吃草,转化为肉和奶
20
④自我复制,组装能力
2000多年前的石鼓文早 已斑驳不堪,而一亿年前的 生活活蚂蚁依然鲜活。 生命以遗传物质为指导, 不断自我复制,延续。
</n 秦代石鼓文(小篆) ews/newsmor..
蚂蚁 基因组相同的蚂蚁群体
21
它们有生命么?
饮食
流行疾病
生命科学知识
旅游 旅游
疫苗接种
日常生活
健康
宠物
医疗 遗传病筛查
14
二. 生命的起源
1. 生命的定义
2. 生命的特征
3. 生命的起源
①大爆炸理论 ②生命的元素组成 ③生命起源假说 ④化学起源的证据
15
1. 生命的定义
●生命(live systems) 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 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 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 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 种现象。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科学1》复习题纲绪论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生长。
2.繁殖和遗传。
3.细胞。
4.新陈代谢。
5.应激性。
第一章3、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答:1.最好的溶剂。
2.亲和作用,使体内物质呈解离状态,参与正常生理活动。
3.参与呼吸作用,保持肺泡表面的张力,有利于肺泡的回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7、什么是必需氨基酸?答: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连接单体的各是什么化学键?答:蛋白质: 肽键。
核酸:磷酸二酯键。
多糖:糖苷键。
10、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答: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氨基酸序列,前后两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起来。
2.邻近几个或几十个氨基酸,经过一定程度的盘绕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一条肽链在各个邻近区段形直距离为0.34nm。
第二章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特征。
答: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但有DNA,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糖体,细胞大小较小,(1um—10um);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细胞大小较大,(10um —100um),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结合。
2、试述“流动镶嵌模型”学说。
答: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得到广泛认可,大致内容去下: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上。
3.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简述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的功能特点。
答:内质网: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消化作用,防御作用。
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
生命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导论绪论

实验科学应有科学的方法,大量的科学结论都是建立在科学 的方法之上的。
(1) 观察
① 客观反映事物 ② 科学知识基础 ③ 不受原有知识束缚
(2)假说和实验
(3)模型实验
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显得非常困难,或 者简直不可 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来进行实验。
常用的生物学模型实验有以下几 种: ① 动物模型 ② 机械和电子模型 ③抽象模型
5、生命科学与地球生态平衡
✓ 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出于贪婪和自私,人类对自然进行的掠夺式开发换 来了 “物质文明” ,但却严重地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实际 也就是自绝生存之路。
✓ 保护地球环境、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将是21世纪中人类 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难题,生命科学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生命是具有以上共同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生命的定义
生命是具有以上共同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 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
• 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 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 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4、特殊的生命——病毒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
• 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
• 1928 年,Fleming 发现了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期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
实际上,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还有很多,诸如: 人口膨 胀、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 匮乏、生态平衡被破 坏和生物物种大量消亡等。
地球人口以爆炸的方式增长,由此引发的粮食短缺、环境 污染以及盲目的资 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期以来 一直困扰着人类。
另一重大挑战来自微观世界。人与 HIV 等病毒的斗争从未 停止,而人类似乎至今仍没有明显的优势。解决人类生存 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 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复习题1、生命的本质特征①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②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经历了从小到大过程,表现细胞数量增加③遗传、变异与适应④应激性和适应性2为什么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①生命科学能够解决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而使生命成为本世纪的带头学科②生物技术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3、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疾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4、生物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①前生物学时期:17世纪以前,中国酿酒等技术②描述生物学阶段:达尔文《物种起源》③实验生物学阶段:巴斯德灭菌法、摩尔根基因论、④创造生物学阶段:双螺旋DNA结构提出、基因重组技术的诞生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章复习题1、组成生命元素分为几大类?①基本元素:C,H,O,N,S,P,Ca 等占人体99.35%。
②微量元素:Na,K,Fe,Mg,Mn,Zn,Cu,Cl,I等数量少,但作用大③偶然存在的元素:V、Mo、Li、F、Br、Si、As、Sn、等2在生物体内水的形态有几种?①自由水:能自由流动成为较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②结合水:与细胞的蛋白质糖等结合,流动困难。
但使细胞的温度和代谢速率得以保持稳定,维持细胞温度;3、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①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②消费者:主要指动物③分解者:指微生物。
三者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4、糖的分类单糖、寡糖、多糖组成。
单糖:构成各种糖分子的基本单位,不能进一步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三种寡糖:若少数几个(2-6)单糖分子连接。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麦芽糖(maltose) :两分子葡萄糖由糖苷键连接,具还原性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无还原性食用的糖主要是蔗糖乳糖(lactose):半乳糖和葡萄糖结合而成。
多糖主要包括三种:淀粉–植物细胞(谷粒,块根,果实)糖原–动物细胞(如肝细胞和肌肉中的糖原)纤维素–植物细胞5、磷脂类结构和作用?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有极性的头部和两条疏水的尾部6、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和功能?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1.生命科学知识重要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六个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疾病危害,能源危机,生态破坏。
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2.试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和我校的通识课程设计,看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文理见长的哈佛大学8类通识课,生命科学单独列出。
工学见长的MIT 的人文社科和科学两大类,科学中单独生命科学。
我校九大类中,也单独突出生命科学(自然进化与生命关怀),这些同时课程的共同设置说明生命科学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为什么生命科学将成为物理学之后的带头学科,如何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面对复杂系统的许多问题,科学界把目光转向生命科学,寻求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
生命科学必须与多学科形成交叉学科和边缘领域,才能同时提供机会与挑战。
4.生命的定义: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生命的内涵:(1)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2)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3)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存在形式生命的基本特征:①有复杂的结构和精细的组织形式(多分子的逻辑构成;高度的组织化;每个层次都具有的复杂性;复杂精巧的反馈调节机制)②感受并应答环境变化(应激性: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③能从环境捕获,转换和利用能量(生命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转换成能量,维持分子的有序性和数量变化。
如奶牛吃的是草,出来是牛肉和奶)④具有显著的自我复制,组装能力(如2000年前的石鼓文早已斑驳不堪,而一亿年前的蚂蚁依然鲜活)⑤生长和发育(生长:生命体从环境中摄入物质多于释放回环境,并且将其转变为自身结构物质。
发育:遗传调控下的细胞生长、分化和形态建成)⑥生命体结构的等级秩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⑦群体中变异的遗传,进化(群体的部分特征随世代而变化;所有生命体通过共同祖先相联系;进化产生多样的生命体)5.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A.地外起源B超自然力或神创造C.化学进化6.奥巴林霍丹的生命起源假说(每个阶段的形成物质和相应条件)(1)原始大气主要是由H2, H2O, NH3, CH4, CO2, 等组成的还原性大气,没有游离氧气。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大纲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大纲1、基因工程的概念:又称为重组DNA技术,指将某些特定的基因或DNA片断,通过载体或其它手段送入受体细胞,使它们在受体细胞中增殖并表达的一种遗传学操作。
2、基因工程技术路线1、DNA片段的取得(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制备)切2、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重组体DNA 接3、外源DNA片段引入受体细胞——基因克隆和基因文库转4、选择基因(目的基因)选5、目的基因表达表达3、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4、常用的制备疫苗的方法,一种是弱毒活疫苗,一种是死疫苗。
5、所有有性繁殖的生物,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到完整的生物体。
6、人体总共有200 多种细胞类型。
7、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8、由一个细胞可能分化发育出多少种细胞?这就是细胞的发育潜能。
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发育潜能。
全能性——具有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细胞称全能性细胞。
例如:受精卵多能性——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或细胞(但是不能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细胞称多能性细胞。
例如,生血多能干细胞单能性——只能分化成一种细胞的干细胞称单能干细胞。
例如,单能生血干细胞9、无性繁殖插枝繁殖块根繁殖块茎繁殖这些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个体细胞,一棵植株。
10、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11、对于动物来说:随着分化的演进,细胞逐渐丧失其分化潜能。
全能性——多能性——单能性——分化成熟的体细胞。
12、囊胚阶段的细胞乃至成熟的体细胞,其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可能发育成完整个体。
细胞核保持着全套基因组。
13、细胞质中有着决定细胞分化全能性的物质,称为分化决定子。
14、后来实验证明,细胞质中的分化决定子,是RNA。
它们对紫外线敏感,对RNase 敏感。
15、在卵子中,母体信息以核糖核酸蛋白(RNP)颗粒形式存在,其沉降系数比核糖体还大,称为信息体。
16、多利羊实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理论意义证实分化成熟的动物细胞核仍具全能性。
生命科学绪论

16、200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 士。
(2) 2000年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 架图功能,标志着基因组时代到 来。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 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 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
1、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
科技专家”称号; 3、1992年,获湖南省“功勋科学家”
荣誉称号; 4、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199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 者”称号;
6、1999年,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 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1)活力论
活力论 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 程不同的生命力。
汉语词典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 活力用英语表示为“vigor”,意为身体或精 神上的力量或能量。目前约定俗成的活力涵 盖了以上两种解释,包括:个体感到他们拥 有的体力、情绪能量和认知灵活性三方面内 容。 活力由三个维度的能量组成,即体力、 情绪能量、认知灵敏性。
就体力而言,有活力的人表现 出身体健康强壮,感觉精力充沛, 饮食、睡眠良好等。就情绪能量而 言,有活力的人通常表现为情绪稳 定,积极乐观,能站在别人的角度 思考问题,关心他人、同情他人等。 就认知灵活性而言,有活力的人表 现出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坚强 自信、动机强烈等。
(2)机械论
机械论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 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 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 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力不 同的生命。
6、《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1990年获全 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图 书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知识点 (1)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目录一、人类基因组计划------------------------------1二、生物分子----------------------------------------2三、酶--------------------------------------------------4四、细胞----------------------------------------------5五、孟德尔定律、DNA-----------------------------6六、遗传疾病、基因-------------------------------7七、神经元-------------------------------------------8八、炎症、免疫-------------------------------------10九、微生物、病毒---------------------------------10十、细胞分化、克隆-----------------------------12 十一、生态系统、干细胞-----------------------13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从1990年起,争取用15年时间,完成人的全部DNA测序,1N= 3*109 b。
(人的全部DNA测序为2分,30亿个碱基为2分)#克隆#克隆是从英文“clone”音译而来,在生物学领域有3个不同层次的含义。
1.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
含义是将某一特定DNA片断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一个载体(如质粒和病毒等)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断的“群体”。
2.在细胞水平,克隆实质由一个单一的共同祖先细胞分裂所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
其中每个细胞的基因都相同。
比如,使一个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液中分裂若干代所形成的一个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细胞集体即为一个细胞克隆。
生命科学导论提纲1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生命科学知识重要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和我校的通识课程设计,看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为什么生命科学将成为物理学之后的带头学科,如何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请从生物学,物理学角度对生命下一个定义?生命的四个最显著的特征及其对生命体的意义是什么?奥巴林的生命起源假说?Miller实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严整有序的生命,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第二章生化生命组成的四类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蛋白质的组成单元: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结构不同取决于R侧链的不同维持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的力:非共价键;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破坏了非共价键蛋白质功能最重要的体现:生物反应的催化剂——蛋白酶。
核酸的组成单元:核苷酸,其结构组成的三部分:戊糖、磷酸、碱基;DNA和RNA结构组成的不同核酸一级结构的方向性: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碱基互补;给出一条DNA链的序列,会写出另一条链的序列,方向还不能搞错糖类的功能:提供能量,是生物体内最重要最直接的供能者脂质的功能:参与形成生物膜;能量贮存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与合成代谢两个部分,又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方面。
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解代谢是一个生物氧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个还原过程。
中心法则的内容第三章细胞1、简要阐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1)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2)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
3)新细胞由老细胞繁殖产生。
意义:1)将动植物统一于细胞;2)将人们的研究带入微观领域2、动物细胞的典型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由蛋白质亚基组装成,和细胞形状、迁移、信息传导等有关细胞骨架。
3、主要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
内质网由单层生物膜围成。
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和分泌;脂类的合成。
高尔基体由单层生物膜围成,与蛋白质修饰和分泌有关。
溶酶体由单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大分子分解的场所。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大纲第一讲序论及生命的元素1.进入新世纪后,人类社会面临哪些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生命科学有何关系?人口问题〔遗传变异〕,粮食问题〔品种培育〕,健康问题〔病毒〕,资源问题〔生物能源〕,环境问题〔环境对物种的影响;细菌〕2.举例说明生命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
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巴斯德的曲颈甑实验证明“种质论”批驳“腐生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3.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日益频繁,请举例说明生命科学如何促进了其它某一学科的发展,或其它某一学科如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物学要有大突破必须寻求物理学科等其他学科的支持。
现代仪器设备的武装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4.生物学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有何特征?有何代表性的人物?〔1〕描述生物学阶段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达尔文《物种起源》〔2〕实验生物学阶段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巴斯德〔3〕创造生物学阶段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1953年〕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时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沃森、克里克5.如何确定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让实验动物摄入缺少某一种元素的膳食,观察是否出现特有的病症。
〔2〕向膳食中添加该元素后,实验动物的上述特有病症是否消失。
〔3〕进一步阐明该种元素在身体中起作用的代谢机理。
6.举出三种人体大量元素和三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C H O N P S Na K Mg Ca Cl;微量元素:Fe F Zn Si Mn I Se B Al第二讲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7.比较多糖、蛋白质、核酸三类生物大分子。
比较项目包括:单体的名称与结构特征,连接单体的关键化学键和大分子结构的方向性。
8.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为何不稳定?变性:在外界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生物活性、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复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生物活性、理化性质得到回复;原因:维系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非共价键,键强度很小9.简述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精华版)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1、【填空题】生命的本质特征①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②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经历了从小到大过程,表现细胞数量增加③遗传、变异与适应④应激性和适应性3、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疾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4、【简答题】生物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①前生物学时期②描述生物学阶段③实验生物学阶段④创造生物学阶段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组成生命元素分为几大类①基本元素②微量元素③偶然存在的元素:3、【填空题】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4、糖的分类单糖、寡糖、多糖组成。
5、【判断题】磷脂类结构和作用•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有极性的头部和两条疏水的尾部7、简述蛋白质的结构层次①一级结构:②二级结构:肽链的主链在空间的走向α-螺旋β-折叠β-转角③三级结构:④四级结构:9、【填空题】核酸的分类和构成的基本单位构成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含四种碱基和脱氧核糖•核糖核酸,RNA含四种碱基和核糖12 、【判断改错题】几种重要维生素缺乏症VA:夜盲症;VB:脚气病VC:坏血病VD:佝偻病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章细胞与克隆技术1、【判断改错题】细胞的发现者有哪些•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软木切片死的细胞壁,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胡克用高倍显微镜看到了血细胞、池塘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精子,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活细胞。
3细胞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6、细胞结构包括哪些•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7、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胞间连丝8 、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线粒体(功能:能量转换,细胞复制,生存)“人体的动力工厂”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修饰、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9、【填空题】哪些细胞器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自己有DNA)线粒体和叶绿体12、【看】有丝分裂周期包括哪几个时期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M期:细胞有丝分裂期14、【大题】简述Dolly羊的克隆过程。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讲序论一、为什么要上《生命科学导论》课二、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三、生命科学向我们每个人走来四、生命的元素组成吴庆余主编.《基础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张惟杰主编.《生命科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一为什么要开设《现代生物学导论》课?1.高等教育的目标哈佛大学教学计划说明“every Harvard graduate should be broadly educated as well as trained in a particularac ademic specialty or concentration.”每一个哈佛毕业生应该受到广博教育并且还应在专门的学科方面得到一定的培训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六大门类1. 各国文化2. 历史研究3. 文学美术4. 道德伦理5. 科学:数学,生命科学6. 社会分析人格的养成—从历史及文化角度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认识个人与社会联系,养成历史感和责任感。
❖思辨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慎密的分析和综合,冷静的归结和对策2、“公共基础”由哪些板块组成?1980s以来,世界著名大学如MIT等,纷纷把生物类课程列为全校必修课。
1995年以后,国内重点大学陆续把生物类课程列为全校非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的限选或必修课程。
这是因为人们意识到,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二、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1.带头学科近300年来(17-20世纪):物理学一直作为带头学科17世纪中叶牛顿经典力学18世纪中叶(蒸汽机)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电气革命20世纪初量子论、相对论和核物理标志着物理学革命性飞跃。
20世纪上半叶被称为“现代物理学黄金半世纪”物理学主导着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带领着天文、地质、气象、化学等学科发展❑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是一位近代物理学家,他试着跨越物理世界/生命世界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生命科学导论总结资料(很重要)

⽣命科学导论总结资料(很重要)《⽣命科学导论复习提纲》⼀、章节的要求复习第⼀、⼆、三、四、五、六、七、⼗、⼗⼆章;其中五、六、七重点章节。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1、⽔的重要性机体的主要组分之⼀;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保持机体形态。
2. 物质的跨膜运输⼀、被动运输(1)⾃由扩散其特点是: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由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的协助。
某种物质对膜的通透性(P)可以根据它在油和⽔中的分配系数(K)及其扩散系数(D)来计算:P=KD/t,t为膜的厚度。
脂溶性越⾼通透性越⼤,⽔溶性越⾼通透性越⼩;⾮极性分⼦⽐极性容易透过,⼩分⼦⽐⼤分⼦容易透过。
具有极性的⽔分⼦容易透过是因⽔分⼦⼩,可通过由膜脂运动⽽产⽣的间隙。
⾮极性的⼩分⼦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如⽔、尿素、⽢油等也可以透过⼈⼯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量略⼤⼀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是⾼度不通透的事实上细胞的物质转运过程中,透过脂双层的简单扩散现象很少,绝⼤多数情况下,物质是通过载体或者通道来转运的。
离⼦、葡萄糖、核苷酸等物质有的是通过质膜上的运输蛋⽩的协助,按浓度梯度扩散进⼊质膜的,有的则是通过主动运输的⽅式进⾏转运。
举例:氧⽓,⼆氧化碳,⽔,⽢油,⼄醇,苯,脂肪酸,脂溶性维⽣素等(2)协助扩散也称促进扩散(faciliatied diffusion),其运输特点是:①⽐⾃由扩散转运速率⾼;②存在最⼤转运速率;在⼀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
如超过⼀定限度,浓度再增加,运输也不再增加。
因膜上载体蛋⽩的结合位点已达饱和;③有特异性,即与特定溶质结合。
这类特殊的载体蛋⽩主要有离⼦载体和通道蛋⽩两种类型。
举例: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其概念是:主动运输涉及物质输⼊和输出细胞和细胞器,并且能够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共41页文档

第一讲序论一、为什么要上《生命科学导论》课二、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三、生命科学向我们每个人走来四、生命的元素组成吴庆余主编.《基础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张惟杰主编.《生命科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一为什么要开设《现代生物学导论》课?1.高等教育的目标哈佛大学教学计划说明“every Harvard graduate should be broadly educated as well as trained in a particular academicspecialty or concentration.”每一个哈佛毕业生应该受到广博教育并且还应在专门的学科方面得到一定的培训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六大门类1. 各国文化2. 历史研究3. 文学美术4. 道德伦理5. 科学:数学,生命科学6. 社会分析人格的养成—从历史及文化角度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认识个人与社会联系,养成历史感和责任感。
思辨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慎密的分析和综合,冷静的归结和对策2、“公共基础”由哪些板块组成?1980s以来,世界著名大学如MIT等,纷纷把生物类课程列为全校必修课。
1995年以后,国内重点大学陆续把生物类课程列为全校非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的限选或必修课程。
这是因为人们意识到,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二、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1.带头学科近300年来(17-20世纪):物理学一直作为带头学科17世纪中叶牛顿经典力学18世纪中叶(蒸汽机)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电气革命20世纪初量子论、相对论和核物理标志着物理学革命性飞跃。
20世纪上半叶被称为“现代物理学黄金半世纪”物理学主导着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带领着天文、地质、气象、化学等学科发展❑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是一位近代物理学家,他试着跨越物理世界/生命世界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1》复习题纲绪论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生长。
2.繁殖和遗传。
3.细胞。
4.新陈代谢。
5.应激性。
第一章3、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答:1.最好的溶剂。
2.亲和作用,使体内物质呈解离状态,参与正常生理活动。
3.参与呼吸作用,保持肺泡表面的张力,有利于肺泡的回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7、什么是必需氨基酸?答: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连接单体的各是什么化学键?答:蛋白质: 肽键。
核酸:磷酸二酯键。
多糖:糖苷键。
10、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答: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氨基酸序列,前后两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起来。
2.邻近几个或几十个氨基酸,经过一定程度的盘绕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一条肽链在各个邻近区段形成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整体的结构状态,肽链内部各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各段二级结构单位之间呈现一定的空间布局,这就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仅含一条肽链的蛋白质到三级结构为止。
许多蛋白质有两条以上的肽链组成,每条肽链应有其各自的一、二、三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几条肽链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布局,形成各条肽链之间特定的立体关系,使整个蛋白质呈现出独特的立体形状,这就是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12、简述DNA双螺旋模型的要点。
DNA双螺旋模型揭示了DNA的什么级结构?答:1.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多核苷酸链,围绕共同中轴,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
2.双螺旋两条链的主干,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的“糖基——磷酸基——糖基”长链。
3.碱基位于两条链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相垂直,两条链的对应碱基之间,呈A——T,G——C配对关系。
有两对或三对氢键存在于对应碱基之间,加固碱基的配对关系。
4.这个双螺旋模型的基本数据包括:螺旋的直径为2.0nm,螺距为3.4nm,每个螺距中包含10个碱基对,所以,相邻两个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第二章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特征。
答: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但有DNA,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糖体,细胞大小较小,(1um—10um);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细胞大小较大,(10um—100um),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结合。
2、试述“流动镶嵌模型”学说。
答: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得到广泛认可,大致内容去下: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上。
3.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简述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的功能特点。
答:内质网: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消化作用,防御作用。
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
4、酶的作用特点和酶的活性调节。
答:酶的作用特点:1.酶的催化效率特别高,可比无机催化剂高10^7——10^15倍。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
3.酶的活性可以调节。
酶的活性调节:1.共价调节。
酶蛋白的某个氨基酸残基上,加上或取下一个共价结合基团,导致酶的构象改变。
2.非共价调节。
调节因子与酶蛋白分子并无共价结合,而只是形成非共价结合,也能够使酶的蛋白立体构象发生变化。
8、比较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
答:1.简单扩散。
(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蛋白质协助。
如水,气体分子。
2.协助扩散。
不需要能量,需要专一的载体蛋白协助。
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主动运输。
需要能量,需要专一的载体蛋白协助。
如氨基酸进入小肠细胞。
4.基团转移。
需要能量,需要特异载体蛋白协助,还需胞内几种酶或蛋白质的参与。
10、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和翻译。
答:转录:DNA→mRNA(DNA解旋,以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合成mRNA)翻译:mRNA→蛋白质(氨基酸由tRNA按照遗传密码的顺序搬运到核糖体,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在经过盘绕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第三章1、细胞分裂周期由哪四个阶段组成?染色质染色体分别出现在哪个阶段?答:M期,G1期,S期,G2期。
染色质出现在M期的末期。
染色体出现在M期的中期。
2、说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
答:1.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生长。
2.前期:核膜消失,染色体逐渐形成,纺锤体显现。
(核仁消失显两体)3.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部的赤道板上,着丝粒逐渐分为两个,意味着姐妹染色单体准备分开。
(形定数晰赤道齐)4.后期:随着与着丝粒相连的微管蛋白的收缩,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被拉向细胞的两极。
与此同时,连在两侧的纺锤体极上的另一套微管使细胞被拉长。
(点裂数加均两极)5.末期:以被分开到两侧的两组姐妹染色单体逐渐恢复到染色质状态,核膜重新形成,可以看到两个细胞核和核内的核仁。
(两消两现重开始)3、简述减数分裂的几个特征。
答:1.染色体数目减半。
在减数分裂时,DNA复制一次,细胞却连续分裂两次,(从二倍体(2n))细胞开始,DNA复制后有一个短暂的4n阶段,再连续分裂两次,最终产生4个单倍体(n)细胞。
2.同源染色体配对。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
(即来自父源的和来自母源的同源染色体双双配对)3.染色体交叉——基因重组。
相互紧贴在一起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
(来自父源的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一段和来自母源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应一段,互相交换和重接。
)4、什么是细胞分化?什么是分化决定因子?答: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分化决定因子:是一些核糖核酸大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决定细胞分化发育。
8、细胞凋亡有哪些特点?答:1.生理性。
2.主动过程。
3.有基因调控。
4.不引起炎症。
5.质膜不破裂。
6.染色质DNA的有控裂解。
第四章3、神经元以什么方式传递信息?答: 通过突触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突触有电突触和化学突触。
4、内分泌细胞以什么方式传递信息?答5、多细胞动物的整体调节功能是由哪些系统负责的?答:神经系统,体液系统,免疫系统。
7、什么是动作电位?答: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去极化——反极化——再极化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13、什么是反射?答: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18、什么是抗原?答: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19、哪类细胞产生抗体,为什么从血清中提取的抗体不是单一类型(即多克隆技术)答:能产生抗体的只有浆细胞(又称效应B细胞)。
第五章1、孟德尔学说的要点有哪些内容?答:1.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2.等位基因可有显性、隐性之分。
3.在配子形成时各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独立随机地组合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去。
4.在杂交产生的第一代中,其基因型全部为杂合,而呈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F2代中显、隐性的分离比为3:1。
当考察n对基因时,n对性状的分离比则为(3:1)^n。
3、试述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放射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5、基因表达包含哪些主要步骤?答::(1).转录: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2).翻译:以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运载工具,在有关酶、辅助因子和能量的作用下将活化的氨基酸在核糖体(亦称核蛋白体)上装配为蛋白质多肽链的过程,(3). 译后加工: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的多肽需要进一步加工修饰才能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6、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与功能。
答:启动子、终止子及操纵基因。
这三个结构基因称为lacZ、lacY及lacA。
lacZ为β-半乳糖苷酶编码,这是一种细胞内的酶来分开双糖的乳糖为葡萄糖及半乳糖。
lacY为β-半乳糖苷透性酶编码,这是一种在细胞膜的运送蛋白质,负责将乳糖逼入细胞中。
lacA为β-半乳糖苷乙酰基转移酶编码,这是一种酶将乙酰基从乙醘辅酶A转移至β-半乳糖苷。
当中只有lacZ 及lacY在乳糖的分解代谢是必须的。
(lacZ编码β-半乳糖苷酶,此酶由500kd的四聚体构成,它可以切断乳糖的半乳糖苷键,而产生半乳糖和葡萄糖。
lacY编码β一半乳糖苷透性酶,这种酶是一种分子量为30kDd膜结合蛋白,它构成转运系统,将半乳糖苷运入到细胞中。
lacA编码β-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其功能只将乙酰-辅酶A上的乙酰基转移到β-半乳糖苷上。
)10、简述基因工程的几个步骤。
答:1.获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在体外连接(重组)。
3.将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合适的宿主细胞内。
4.选择、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克隆。
5.培养、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
11、你知道基因工程中需要哪些重要工具吗?答: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DNA聚合酶。
3、DNA连接酶。
4、耐热DNA聚合酶。
5、逆转录酶。
6.磷酸酶。
第六章1、什么是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的?答:五界系统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在1969年提出的。
依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成: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括号内属于真核生物总界。
2、什么叫双名法?答: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
(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
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
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
在印刷时使用斜体,手写时一般要加双下划线。
)3、简述被子植物生活史特点。
答:1.种子萌发,经幼苗长成植株。
2.开花,经减数分裂,生成n的卵子和精子。
3.受精,形成2n的合子,发育成新的种子。
8、以人体为例,简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答: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组成消化道,唾液腺,肝脏,胆,胰腺等组成消化器官。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器官,及支器官在肺内的分支,肺泡组成。
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由心脏,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及主动脉的各级分支,静脉的各级分之组成。
运输体内物质。
排泄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泌尿和排尿。
激素系统又叫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