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期末部分元明清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元明清 部分)剖析
◆考试题型与范围1、填空:零碎的,如西厢、水浒成书过程等。
(10分)2、名词解释:文学术语,杂剧过程中,一部作品、书名、《红楼梦》中的版本(4*5=20)3、选择:例如《西游记》中八十一难是哪一妖(10分)4、简答:《三国》、《水浒》(2个)加上具体的事例5、论述:《西厢记》情节梳理,重要场景,重要官目,成书前后《红楼梦》内容与人物◆考试复习脉络一、元·第一章概论1、元之社会2、曲之概念3、戏曲溯源4、杂剧体例二、元·第二章关汉卿三、元·第三章西厢记1、故事流变2、剧情梗概3、艺术成就四、元·第四章(略)五、元·第五章元代散曲1、散曲概论2、前期散曲3、后期散曲六、明·第一章三国演义1、成书过程2、基本内容3、人物举要七、明·第二章水浒传1、成书前后2、思想内容3、艺术成就八、明·第三章西游记1、成书前后2、主要内容3、人物形象九、清·第三章红楼梦1、作者版本2、盛时写衰◆填空题准备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2、窦娥三个奇异的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3、《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
4、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它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濛初对“三言”的模仿之作。
◆名词解释准备1、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典故《史记·滑稽列装》记载,有一个叫孟德杂戏艺人经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
楚相孙叔敖死后,他儿子很穷,孟就穿戴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王,神态与孙叔敖一模一样。
楚王以为是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
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规劝楚王,楚王封赏孙叔敖的儿子。
2、《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作品的典型。
古代文学史明清部分期末复习1.0
1 •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因四人皆居于吴中而得名,以前两者为最。
2•台阁体:明前期流行的文学流派,以台阁重臣“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
其诗歌内容多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诗风雍容典雅,但内容贫乏,过于矫饰。
3•章回小说:明代的中国古典小说形式,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特点: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4•历史演义小说:古代小说的类型之一。
历史演义即用通俗的语言将历史朝代的更迭等作为历史基材,表达一些政治观点等。
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加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既有历史纪实的特点又有艺术的幻想。
5•拟话本:明代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创作的小说。
文人对话本小说进行加工编辑,进而进行模拟话本小说的创作,创作了大量供案头诵读的文人创作的小说,称为拟话本。
&两言三拍:即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与凌濛初所编《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7・前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人群体,成员有王九思、边贡、康海、王廷相、徐祯卿、何景明&后七子:明代继前七子后出现的文人群体,成员有李攀龙.王世贞、吴伦、徐中行、谢榛、宗臣*梁有誉9•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讲坛,追随者趋之若鹫,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
茶陵诗派的诗风还是属于台阁体的余波,但是李东阳不满台阁体的无病呻吟,主张以杜甫来加以匡正,是台阁体与前七子之间的过渡。
10•公安派:明代重要的诗歌流派,以“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的籍贯安徽公安命名。
主张“性灵说”,讲求“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要将真性情表露出来,但有些作品过于浅俗。
□•唐宋派:明嘉靖出现的散文流派。
主要成员有归有光、茅坤、唐顺之、王慎中等,因为主张学习唐宋古文而被称为“唐宋派”。
其中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合称为“嘉靖三大家”。
12•竟陵派:晚明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文学流派,以他们两人的家乡竟陵命名。
中国古代文学史 期末考试复习题 元明清戏曲部分
一、名词解释1、四折一楔子2、南戏3、散曲4、台阁体5、章回小说6、历史演义7、四大声腔8、明清传奇9、三言二拍10、性灵说11、神韵说12、桐城派13.诗界革命??二、默写《牡丹亭·游园》中《皀罗袍》、《好姐姐》二曲。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最后两支曲子《一煞》、《收尾》。
三、简答题1、简述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2、简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3、《琵琶记》“三不从”关目及其作用。
4、简述汤沈之争。
5、简述《三国志演义》成书过程。
6、《西游记》的题材演化过程。
7、什么是拟话本?有哪些著名作家作品?8、公安派的主要作家及其主要理论主张。
9、简述《桃花扇》的戏剧结构特点。
(与论述题6同,只要讲一题)10、试述《聊斋志异》花妖狐魅的形象特点。
11、简述《红楼梦》的两大版本系统。
12、简介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
四、论述题。
1、以《窦娥冤》为例分析关汉卿的悲剧创作2、为什么说明代四大奇书清晰地展示了古代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3、试比较《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特点。
4、论述《牡丹亭》的艺术特征。
5、试析杜丽娘形象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6、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说:“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
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乎珠,观者当用巨眼。
”试谈谈你的认识。
7、论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8、试举例说明《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期末考试背诵版)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其中《窦娥冤》、《单刀会》等,是关汉卿的代表作;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
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
其实他们的创作成就并不高,不但不能与前代诗坛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诗坛上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诗人。
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
当然,“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窦娥冤》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剧坛领袖内容梗概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天章因欠高利贷无力偿还,被迫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只身赴京赶考。
13年后,窦娥已守寡三年,蔡婆婆找赛卢医索债,险为所害,而“搭救”她的张驴儿父子意欲霸占蔡婆与窦娥,蔡婆婆默许张氏父子,窦娥不同意,张驴儿要挟赛卢医出售毒药,欲毒死蔡婆,却误杀其父,贪官是非不分,胡乱判案,造成窦娥的千古奇冤。
窦屈死三年后,窦天章在窦娥的冤魂的再三警示下,终于为她平反伸冤。
通过公案故事,揭示社会问题,尤其是黑暗政治和邪恶势力对弱小者残酷压迫,表现对于公平的秩序和安宁的向往。
反映弱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反抗,带有“社会剧”意味。
窦娥形象分析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她的性格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
1、弱小、善良而多难。
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后,对早年守寡、晚年丧子的婆婆孝顺有加,也深信一女不嫁二夫的教条。
公堂上,不忍婆婆被打承担罪名,临刑时,怕婆婆伤心,请刽子手绕道而行。
2、严守妇道,维护自身人格尊严。
她和婆婆当面顶撞,据理力争,面对张驴儿的强暴行为,她镇静、坚定,绝不示弱,以蔑视鄙弃的态度与张驴儿针锋相对。
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元明清文学复习总结资料
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语言的一大特色。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一、分期诗歌:以高启、杨基、袁凯等为代表;多生活在元明交替期,经元末战乱与明初高压统治,不作品表现时代创伤以及作家个人在特殊环境中产生明初的愁苦郁闷心态与反思人生的内容;格调凝重悲怆。
2.散文:以宋濂、刘基为代表;尤以传记与寓言散文著称;重抒发愤世嫉俗之感,叙事与刻画人物见一定功力1.“台阁体”风行,内容大多为“颂圣德,歌太平”。
2.艺术上讲究雍容典丽,缺乏生气。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崛起,一定程度上冲击“台阁体”风气。
2.李东阳作品虽留有“台阁体”痕迹,但也有侧重反映个人生活与精神的内容。
二、明初诗歌与散文1(1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①高启,号青丘子,最有成就、最早的诗人,代表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②杨基《眉庵集》(2)袁凯《海叟集》,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2、散文(1)宋濂:明朝开国文臣《宋学士文集》“以道为文”,文道一元论。
代表作《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2)刘基: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
写景叙事的记叙文,如《活水源记》3、茶陵派:台阁体渐趋衰弱,茶陵派占主导首领李东阳(台阁体到前后七子的过渡人物,诗风仍带台阁体的痕迹,宗法杜甫,强调诗歌的语言艺术,钱基博说他有“开山之功”)前七子批评李东阳,却又继承其复古主张为茶陵人《怀麓堂集》。
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台阁体:明初永乐、成化年间,上层官僚中形成的文风。
台阁主要是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
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台阁体内容贫乏,雍容典雅,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没有明确的集团宗派意识,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重模拟。
元明清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元明清文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讲元明清文学总论一、元明清文学总体特点是什么?为什么?1、作品繁富,体裁完备中国古代各种文学样式,如小说、戏曲、诗歌、散文、词、赋、散曲等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全方位发展。
2、正统文学渐渐衰落,通俗文学逐渐崛起发展的态势从从前诗文创作为主导的文学格局,转向小说、戏曲。
正统文学:诗文(中国文学核心地位),通俗文学:小说、戏剧3、文学理论繁荣(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明代戏曲理论贡献最大的是王骥德,其次是凌濛初王骥德的《曲律》是明代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的戏曲论著,基本思想是提倡“关风化”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原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它对广大汉族地区的占领和统治,明显具有民族掠夺性质。
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古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一代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雅文学与俗文学分别指什么?有什么区别?雅文学主要指诗文俗文学主要指戏剧和小说郑镇铎俗文学的六大特征:是大众的;是无名的集体创作的;新鲜但是粗鄙的;想象力是奔放的,不保守,少模拟;用于引进新的东西第二讲元散曲与诗文一、元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1、叙事文学成为主流。
元代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文学的发展、繁荣。
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其剧本创作的成就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
2、抒情文学:散曲成为新的文学样式3、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迥异,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情趣吻合,都追求自然酣畅之美,大异于温柔敦厚。
二、元曲的概念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是元代文学主体。
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
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元明清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填空题。
1、元代的戏剧类型分为:杂剧、南戏。
2、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3、中国古代最早白话小说:宋元话本。
4、说话艺术包括四大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声)。
5、元曲四大家以及代表作:白朴《梧桐雨》、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
一“白马关王(郑)”6、元末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一“荆刘拜杀”7、马致远的雅号:曲状元。
他的《秋思》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为“秋思之祖”之作。
8、“曲中李杜”:张可久、乔吉。
9、元末最具艺术性的诗人:杨维桢。
10、唐宋派: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
一“唐王归茅”11、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一“公安三袁”12、台阁体:杨士奇、杨荣、杨溥。
一“三个杨台”13、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其中《紫钗记》和《牡丹亭》属于儿女风情戏,《南柯记》和《邯郸记》属于官场现形戏或政治问题戏。
15、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
其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 ^说。
16、《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一“玉女雌狂”17、吴江派:沈璟、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
18、临川派:汤显祖、来集之、冯延年、陈情表、阮大铖、吴炳、孟称舜。
19、冯梦龙整理的两部民歌集:《山歌》、《挂枝儿》。
20、桐城派:方苞、刘大魁、姚鼐。
21、阳羡词派:陈维崧、曹贞吉、万树、蒋景祁。
22、浙西词派: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
23、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恽敬、李兆洛。
安徽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史考试时间:试题类型:本科期末一、单项选择题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性灵说的代表人物是()。
A. 顾炎武B. 袁枚C. 翁方纲D. 王士祯2、“汤、沈”之争的焦点在于()。
A. 吴江派强调舞台性而临川派强调文学性B. 吴江派强调语言本色而临川派强调骈俪C. 吴江派主张复古而临川派主张革新D. 吴江派主张语言雅化而临川派强调“本色”3、明代戏曲舞台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形式是()。
A. 南戏B. 杂剧C. 变文D. 传奇4、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歌派别是()。
A. 茶陵诗派B. 前七子C. 台阁体D. 公安派5、“元曲四大家”是()。
A. 郑光祖、王实甫、白朴、钟嗣成B.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C.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D. 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钟嗣成6、关汉卿的《蝴蝶梦》、《鲁斋郎》、《窦娥冤》属于()。
A. 历史剧B. 爱情风月剧C. 神仙道化剧D. 公案剧7、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厉鹗B. 纳兰性德C. 朱彝尊D. 张惠言8、《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
A、匡超人B、杜慎卿C、杜少卿D、牛布衣9、下面哪位人物是《聊斋志异》中的“恶妇”形象()。
A、薛素姐B、江城C、潘巧云D、青凤10、《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情节中,东吴实施“苦肉计”的是()。
A、孙权、鲁肃B、周瑜、黄盖C、周瑜、陆逊D、周瑜、鲁肃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章回小说2、元曲四大家3、前后七子4、三言二拍三、填句(每空1分,共10分)1、伤心秦汉经行处,兴________________,亡_____________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有日月朝暮悬。
……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也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元明清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关汉卿创作题材: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类:(1)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2)以《望江亭》、《救风尘》、《拜月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
(3)以《单刀会》、《西蜀梦》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2.关汉卿创作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歌颂弱者的胜利(浪漫手法《窦娥冤》)(2)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善于以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等方法。
(3)善于组织设置紧张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
(4)戏剧语言本色当行。
关汉卿熟悉城市下层社会生活,又熟悉他们的语言,他在人民群众的语言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文学语言。
剧本的语言通俗生动,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事,境无旁溢,语无外假”的地步。
3.《窦娥冤》的艺术成就:(1)首先表现在它的悲剧的审美价值。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不仅在于它写出了一个善良的弱女子惨遭刑罚,最终屈死的命运,而且更在于它写出了这个弱女子终于以自己的悲惨遭遇回击了威严、强大的封建制度,并由此而引发了读者或观众的深刻而严肃的思考,激起了他们对凶残丑恶的封建社会的憎恶乃至反抗。
因此,其审美效果,既是“悲戚”的,也是“悲壮”的,二者融合,感人肺腑。
(2)《窦娥冤》的语言,无论唱词和道白,都是元杂剧中的上乘。
优秀的元杂剧作品,大多具有本色、自然、“雅俗兼收、串合天痕”的特点,而《窦娥冤》的语言,更为直白而有意蕴。
4.《窦娥冤》思想的核心: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1)女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贤惠、孝顺、勤劳、贞节、毫无过失等等,作者这样写,一是强调她的无辜;二是要增加悲剧的力量。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期末复习资料
元代:1、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折是音乐单元,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四折可选用四种不同宫调。
楔子的篇幅较短,是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
元杂剧“以唱词为主,以宾白为宾”,伴以“科范”,通过“旦、末、净、外、杂”各类角色表演出来。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宾白。
南戏——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因流行于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所以又称为“温州(永嘉)杂剧”。
元代南戏,在艺术上早已摆脱了“村坊小曲”的原始状态,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并受北杂剧影响,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戏剧样式。
它的宫调和套曲运用十分灵活;一本戏根据人物出场和退场,分成若干场,没有场次限制。
它内容多以家庭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可以对唱、接唱甚至合唱,不同于杂剧。
代表性作品有高明《琵琶记》。
散曲——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类。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也称“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写成。
散曲格律富于变化,允许在规定格律下自由发挥,并且语言通俗,由此形成了散曲活泼灵动、浅俗坦露、毫无间隔感的总体风貌,使之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代表作有关汉卿《不伏老》、马致远《秋思》等。
2、关汉卿一、公案剧(社会剧)——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
“为善的,更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悲剧原因:n 1.高利贷残酷剥削。
n 2.元代知识分子卑下的社会地位和困苦的生活处境,使窦天章遭到高利贷剥削的逼勒,连唯一的小女儿也无法保住,致使窦娥年幼抵债,骨肉分离。
n 3. 流氓地痞的欺凌。
像张驴儿一类恶棍无赖,在元代为数众多,他们到处横行,无恶不作。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拟话本小说:以“三言”和“二拍”为代表,“三言”之前的拟话本小说是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
2.神魔小说:以神魔、怪异为主要描写对象,参照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魔故事,其主要特征是非人间、超现实,尚“奇”贵“幻”,富有浪漫色彩。
3.七十回本:明末金圣叹砍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伪造了卢俊义惊噩梦的结局,改第一回为楔子,世称“贯华堂本”,是清代最流行的本子。
4.《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聊斋志异》用唐宋传奇的艺术手法(以离奇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言行心理,曲尽人情物态),来写鬼怪狐妖的故事,继承了六朝简约记叙奇闻异事的志怪小说传统。
5.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形成于北宋末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一带,故又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
因为主要用南方音乐来演唱的,故又称“南词”。
后人为了与北曲杂剧区别,简称之为南戏。
二、重点篇目要点(注:作品选内容,重点句子会出选择,字词和赏析为上课讲的内容)1《西厢记长亭送别》P45重点句子:A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B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重点字词:柳丝:代表人的感情靥儿:贴的装饰品2《牡丹亭惊梦》P347—350重点句子:A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頽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B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C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重点字词:梦回莺啭:倒装,应为莺啭梦回烛尽沉烟:倒装,应为沉烟注尽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恁:怎么似:比较,程度的加深三春:孟春、仲春、季春【皂罗袍】中的合:幕后合唱重点段落赏析:【醉扶归】通过动作、神态、景语来刻画杜丽娘的游园前的心理活动:虚度青春的惋惜,是顾影自怜,是欲行又止【好姐姐】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牡丹是春尽的时候才开,叹息牡丹开得太迟,占不了先机,不能在春光烂漫开放。
用牡丹自比,概叹自己美丽的青春耽误的幽怨和伤感。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考试复习材料模板
1.明代的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嘉靖时期为界,文学史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除了三国水浒,宋濂刘基等人的诗文之外,在理学和八股文的禁锢下长期发展缓慢。
后期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童心说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人民大胆思想、发展个性及活跃文化文化文学界的积极作用。
1 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反对假文学2反对摹古,主张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
3重视并提倡通俗文学,特别推重戏曲和小说。
2.明代文学1)诗文:宋濂刘基,前后七子(主要成员: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项脊轩志》)、公安派: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主要成就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
袁宏道《徐文长传》刻画人物生动鲜明。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性灵说,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再是稳重开眼界,与公安派的性灵说有明显不同。
审美风格为幽深孤峭。
晚明复社作家2)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短篇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3)戏曲传奇:梁辰鱼《浣纱记》,沈璟及吴江派,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杂记:徐渭《四声猿》4)散曲和民歌散曲略第⑦讲民歌: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
我明一绝现存民歌集《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情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3.章回体小说:四大题材: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章回小说史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单句目录发展为两句回目;由参差不齐的双句回目发展为对仗工整的双句回目。
4.三国演义著名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毛纶毛宗岗父子《绣像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思想内容:圣君贤相的政治思想,拥刘反曹的传统倾向,艺术特色: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人物造型形象鲜明:渲染、夸张、烘托手法。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期末整理
吐血整理版。
元明清元1.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包括杂剧和散曲。
2.所谓元曲,乃广义的称呼,实则包括两种文学体裁:一为剧曲,即元杂剧,乃戏剧之属;一为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乃诗歌之属。
足以代表一代之文学,能与唐诗、宋词并称者,实为元杂剧。
3.元代戏曲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
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5.马致远有“曲状元”、“万花丛里马神仙”等称誉,代表作《汉宫秋》以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6.王实甫“花间美人”,除《西厢记》(元代戏曲创作最高水平“天下夺魁”)外,《丽春堂》、《破窑记》等。
7.《西厢记诸宫调》又名为《董西厢》《弦索西厢》《西厢搊弹词》8.白朴《墙头马上》(杂剧代表作)与《梧桐雨》。
9.元杂剧中被称为“四大爱情剧”的是《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西厢记》10.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11.铁崖体:元末诗人杨维桢创造。
力图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
融汇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长处,雄奇飞动,但诡异晦涩。
一、散曲(一)解释:散曲是诗词之外的又一种新的韵文形式,它是从词发展而来,又在金元时期各种曲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曲及部分唐宋词调的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体诗,它是按一定宫调的典牌填写出来的能唱的曲词。
由于散曲可以入乐,当时人们又称其为乐府、北乐府、小乐府、新乐府。
散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二)散曲体制:1.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天净沙秋思》2.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
套数的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元明清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台阁体: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茶陵派:明代前期以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更多地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等有细致的研究。
较强调对诗文独立审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台阁体”及其末流浅弱的诗风,而在散文创作上,则与台阁体没有太大的差别。
茶陵诗派:从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
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
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他的有些作品摆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
前七子:明中期的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王廷相、康海、边贡和徐祯卿七人的文学群体,他们一方面反对台阁体空洞冗踏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后七子: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和宗臣的后“七子”起来抨击“台阁体”,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复古口号相号召,本欲纠正“台阁体”的流弊,但多泥古未化,重在模拟,成就不大。
唐宋派: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
他们主张诗宗初唐,文宗北宋,理论上的建树主要在散文方面。
他们认为复古派的文章死摹秦汉,既不通顺又无生气。
所以他们只主张复唐宋之古,特别是北宋欧阳修、曾巩诸大家。
公安派(公安三袁):公安派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因其代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他们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种重个性、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的性灵说,就成了公安派论文的核心。
在文学上还主张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在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和儒家道统。
古代文学史复习(元明清部分)
犬吠集续集Malar欠拧babySunny向泥马狗娘无名氏406工作室填空选择1.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2.说话四家:一.小说二讲史三讲经四合生3.话本:从唐代民间讲说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宣和遗事》,具备了《水浒传》一些主要情节《全相平话五中》包括《三国志平话》将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4,.《西厢记诸宫调》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诸宫调作品,董解元5.北方戏曲——杂剧南方戏曲——南戏6.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一出误会式喜剧7.四大爱情戏:关汉卿《拜月亭》女:王瑞兰男:蒋世隆、白朴《墙头马上》女:李千金男:裴少俊、王实甫《西厢记》女:张生男:崔莺莺、郑祖光《倩女离魂》女:张倩女男:王文举8.元代戏剧“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9.王国维“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窦娥冤》《赵氏孤儿》10.白朴通过《梧桐雨》传达盛衰兴亡的深沉感叹11.马致远《黄粱梦》,属神仙道话剧,“万花丛里马神仙”前期最重要的散曲作家,享有“曲壮元”美称,《双调夜行船.秋思》12.散曲有两种形式:小令和套数13.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14.高明的《琵琶记》是元代南戏的冠冕,有“南曲之宗,词曲之祖”美称15.“毛本”,毛氏父子整理的《三国志演义》评点本16.《三国志演义》“尊刘贬曹”倾向独特语言风格,“文不甚深,言不甚俗”17.简本系统,一般都有平田虎,王庆的内容18.“开国文臣之首”宋濂19.《楚有养狙以为生者》出自《郁离子》《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20.高启被誉为明朝开国诗人之“冠冕”,作品《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21.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22.明朝的“台阁体”“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23.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潸然泪下,悲歌数十过不休”24.后七子:王世贞主盟文坛时间最长,口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25.后七子:谢榛26.前七子口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27.李攀龙文学理论:“文自西京,持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元明清部分)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元明清部分)一、填空宋代说话四家的名目是、、、,传世的宋元话本可分为、、三类,古代戏曲剧本由、、三部分构成,元代戏剧包括、两部分,元杂剧在演唱体制上分和,南戏最著名的作品是的,“临川四梦”是指的、、、四部传奇作品,明代最重要的杂剧作家是,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是的、的、的,明代后期戏剧最重要的流派是和,明代后期传奇的代表性作品有的、的、的、的,李玉的代表作是,以他为代表的戏剧流派被为,李渔的戏剧理论著作是,清初最重要的传奇作品是的和的,清代中期最重要的传奇作品是,清代中期戏剧发展上最重要的现象是和。
《三国志演义》之后的历史演义小说重要的有、,《水浒传》之后的英雄传奇小说重要的有、、,《西游记》之外最重要的神魔小说是。
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洪升、孔尚任、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的姓名字号。
二、解释词语话本元曲旦本末本三言二拍荆刘拜杀临川四梦四声猿三、简答题1、古代戏曲剧本构成简述。
2、元杂剧的剧本体制和演唱体制。
3、元杂剧发展简述。
4、关汉卿杂剧作品的题材类型和主要作品。
5、《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6、元代前期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7、元代后期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8、南戏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名称,宋元南戏的主要作品。
9、明代小说的类型和各自的代表作。
10、《三国志演义》的基本思想倾向及其形成原因。
11、《水浒传》的主旨与内容。
12、《西游记》的主旨与内容。
13、《金瓶梅》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4、《聊斋志异》的主要内容。
15、《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16、《红楼梦》的内容和主题。
中国文学史 元明清复习
中国文学史元明部分1、杂剧(北曲杂剧):即蒙古灭金(1234)前后,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2、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称戏文、南词。
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3、散曲:是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此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
也叫散曲小令为街市小令、叶儿。
4、铁崖体:“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杨氏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瑰丽险怪,甚至多用辙语僻词,些人之所不敢写,言人之所不敢言,自成一体,一时名震东南,又称“铁体”。
5、四大南戏: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
这些剧本,明徐渭在《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内有著录。
“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也叫“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6、元曲四大家:中国历史上的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他们也是历史公认的元曲四大家。
奠定他们在曲坛地位的代表作为: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幽魂》。
7、《董西厢》:“董西厢”又称《西厢记·诸官调》、《弦索西厢》,是金代戏曲家董解元根据元稹《莺莺传》所创作的叙事体诸宫调小说作品。
该作品对于原作进行了大量修改:改变了原来故事结局,重新确立了矛盾冲突,大大扩充了故事内容,丰富了人物语言,比较完整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该作品对王实甫《西厢记》有重要影响。
1、杂剧的体制特点(1)一般“一本四折”。
“折”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而成的一个单元。
四折成为一本,许多剧本还有楔子。
(2)剧本分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3-元明清文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古代文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元明清部分)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答题时间:110分钟试题一、填空(15分)1、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他们的文学主张是。
2、被明太祖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文人是。
3、明代历史传奇戏以“三记”为代表,“三记”分别是、。
4、高儒用、、、。
四句话概括《三国演义》的创作是极其精当的。
5、李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
6、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又叫,共篇。
7、“红学”史上第一个用近代文艺思想批评《红楼梦》的是,其论著是。
8、“以传记体叙小说之事”,是评价结构特色的精当之语。
9、清初诗坛盟主是,开宗唐诗风的诗人是,有“清代第一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10、代表清初词坛三种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词人是、、。
11、清代剧坛,首先是以李玉为代表的名振一时;继之,享誉剧坛的是“”,乾隆以后,古典戏剧衰落,被正统士大夫称之为“”的地方戏兴起。
12、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专门致力于戏剧创作的作家是,他的戏剧代表作是。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著作也出自他手,收入之中。
二、单项选择(20分)(1)《清平山堂话本》(2)《三言》(3)《京本通俗小说》(4)《熊龙峰刊小说四种》2、“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这是对谁一生性格命运的概括?(1)郑板桥(2)唐伯虎(3)邓伯翊(4)徐渭3、明末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一位作者是:(1)《虎丘记》的作者(2)《楚游日记》的作者(3)《西湖七月半》的作者(4)《答茅鹿门知县》的作者4、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作家是:(1)徐渭(2)康海(3)王九思(4)汤显祖5、下列《聊斋志异》人物形象中被科举折磨得精神扭曲变态的一个是:(1)王子安(2)王子服(3)孙子楚(4)余杭生6、下列人物形象中,在科学功名利诱下,曲纯朴的农家子弟,变成无行文人的一个是:(1)范进(2)万雪斋(3)匡超人(4)权勿用7、既继承了《浣纱记》的现实主义手法,又吸收了《牡丹亭》的浪漫主义手法的一部戏剧是:(1)《风筝误》(2)《长生殿》(3)《雷峰塔》(4)《桃花扇》8、作者自云“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一部戏剧是:(1)《桃花扇》(2)《长生殿》(3)《雷峰塔》(4)《秣陵春》9、清初,学《史记》笔法,以人物传记见长,当时推为散文第一的作家是:(1)魏禧(2)顾炎武(3)候方域(4)施润章10、乾隆年间,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1)翁方纲(2)衰子才(3)蒋心余(4)赵瓯北三、多项选择1、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是:(1)反对复古摹拟(2)追求空灵隽永的意境(3)抒写“童心”(4)文学是发展变化的,反对厚古薄今(5)强调抒写性灵2、下列人物形象出自《还魂记》的是:(1)柳梦梅(2)陈最良(3)杜宝(4)杜十娘(5)春梅3、下列名句出自清代戏剧作品的是:(1)“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教总由情至。
古代文学元明清期末试题
古代文学(元明清)期末试题(B)班级--------- 姓名--- ------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东篱乐府》是一部()A诗集B词集C散曲集D戏曲集2下列作家擅长写水浒戏的是()A关汉卿B康进之C白朴D郑光祖3《闲情偶寄》的作者是()A沈璟B汤显祖C徐渭D李渔4被称为明代文学“一绝”的是()A小说B戏剧C散文D民歌5明代主张“抒写性灵,不拘格套”的诗人是()A袁宏道B王世贞C宋濂D高启6《琵琶记》的作者是()A高濂B李开先C梁辰渔D高明7 鲁迅称作“足称讽刺之书”的长篇小说是()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官场现形记》D《孽海花》8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A唐宋派B公安派C竟陵派D桐城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1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内容大致分为()A风月爱情剧B社会公案剧C神仙道化剧 D 历史故事剧2《水浒传》各种版本中属于繁本系系统的是()A 70回本 B 100回本 C 110回本 D 120回本3清初的三大词家是()A朱彝尊B张惠言C陈维崧D钱谦益E纳兰性德4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除《牡丹亭》外还有()A《娇红记》B《紫钗记》 C 《邯郸记》D《南柯记》5下列人物出现在小说中的有()A庞统B时迁 C 秋先D青凤E春香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元曲通常包括---------------------和-----------------------两种文学体裁。
2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源自唐代元稹的------------------------------,而杂剧《西厢记》则由金代-----------------------------------------的-------------------------------------------------脱胎而出。
3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是-----------------------,白朴的杂剧代表作是---------------------,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散曲的审美特征(一)散曲语言自由(1)加衬字,句法灵活,在稳定中求局部变化;(2)曲韵与诗词韵不同:北方语音为韵;韵脚密;(《高祖还乡》)(3)步节模糊:(4)融俗为雅,对口语、俗语作不着痕迹的锤炼:(5)对仗丰富:1,合璧对(即双句对);2,连璧对(四句对);3,鼎足对(三句对);4,联珠对(每句对);5,隔句对(即长短句对);6,鸾凤和鸣对(首句尾句对);7,燕逐飞花对(即三句对作一句)(二)散曲抒情特征是直切、尽兴、非含蓄与抒情尽兴、直切、非含蓄相应,散曲的抒情方式富于动作、叙事化(三)散曲题材更为广泛散曲表现的题材比传统诗词更为广泛,它不避雅俗,甚至以丑为美,将传统观念中认为丑的东西作为艺术表现对象,从而打破传统典范的艺术格局,以对立的形态构成新的艺术风范,这是散曲与传统诗词在审美上的最大差别。
1)散曲作者常常以玩世不恭、自我调侃的方式讥讽社会不公:2)游戏人生、玩世不恭、颠覆传统的人生价值观、自嘲以嘲人的心态对散曲审美风格的内在影响.《水浒传》犯中见避1、写出性格形成的环境和过程。
①形成环境:突出“逼”字,既显示出人物的阶层共性,又有个性特征,又增加了人物的深度。
李逵身上,显示出农民的反抗方式。
武松身上,看到的是市民的反抗方式。
林冲身上,凸显朝廷官员的反抗。
性格发展的过程:不同环境的人,性格形成的过程也大不一样。
林冲:有妥协忍耐到奋起反抗。
杨志:从效忠到叛逆再到力主招安。
1、对比烘托·同中有异同上梁山:鲁智深是主动型;杨志是被动型;林冲是清醒型。
同杀淫妇:武松是为情;宋江是为义;石秀是为己同打抱不平:鲁智深打镇关西是侠;武松打蒋门神是义;李逵打殷天锡是粗。
同样杀虎:武松杀一虎是力;李逵杀四虎是孝。
明清传奇体制“传奇”一词的最初含义,约略同于“志怪”。
“传”者,志也、记也;“奇”者,怪也。
所以“传奇”即记述奇人奇事;它在唐代作为文言小说的专名。
元末明初,“传奇”又往往指元杂剧。
明嘉靖之后,“传奇”一般专指明杂剧之外、以南曲为主谱成的中长篇戏曲。
①剧本结构体制:容量大,分出,各出标上名目。
②音乐体制:南北曲合套的形式普遍运用。
③角色体制:在宋元南戏基础上,角色区分更加细致。
生、旦、净、末、丑、外、贴。
传奇剧本结构体制的定型约完成于嘉靖中后期,至万历中期则形成了规范化的严谨的传奇剧本结构体制.传奇剧本结构体制的定型和规范,是传奇体制成熟的主要标志。
桐城派的文学主张方苞:“义法”说。
“义法”一词始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方苞取来论文,“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义”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服务于当代政治的目的;“法”指文章的作法,包括形式、技巧问题,如布局、章法、文辞等。
两者关系是义决定法,而法则体现义。
刘大櫆:他对“义法”理论进行丰富和拓展,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实”扩大“言有物”的内容,是姚鼐“义理、考据、词章"说的先导。
“神气”、“音节”、“字句”说(《论文偶记》)“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因声求气:“字句者,音节之矩也。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姚鼐:①文章本原论:“夫文者, 艺也。
道与艺合, 天与人一, 则为文之至。
”(《敦拙堂诗集序》)②文章相济论:“余尝论学问之事, 有三端焉, 曰义理也, 考证也, 文章也。
是三者, 苟善用之, 则皆足以相济, 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
(《述庵文钞序》)③文章要素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中将古文之构成要素列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种。
神、理、气、味,是内在的“文之精”,处在高层次。
后四者是外在的“文之粗”,层次虽低但比较具体。
④文章风格论:姚鼐认为, 文章的风格之美不外阳刚与阴柔两类(《复鲁絜非书》)。
主张“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海愚诗钞序》)。
至情论汤显祖的“至情”论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世总为情”(《耳伯麻姑游诗序》),“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情”与生俱来并始终伴随着生命进程。
而且“万物之情,各有其志”(《董解元西厢记题词》),各有其秉性和追求。
“思欢怒愁”等表象、感伤宣泄等渠道,都是情感流程中的不同环节。
世间之事,非理所能尽释,但一定都伴随着情感的旋律。
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这种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
戏剧表演可以“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使得观众在戏剧审美活动中无故而喜,无故而悲,将旁观者的冷漠与麻木不仁的状态调整过来,“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疬不作,天下和平”,人们最终在“至情”的照耀下,于戏剧的弦歌声中,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元杂剧体制特点:(一)元杂剧结构元杂剧一般每本四折一楔子。
折,既是情节单位又是音乐单位。
元杂剧每一折是由一个宫调和一组曲子组成一套唱段;每一折也是一个故事单元。
第一折开端,第二折发展,第三折高潮,第四折结局(二)、元杂剧的构成成分元杂剧由曲、宾白、科范组成。
(三)元杂剧的角色四大类:旦、末、净、杂概括: 四折一楔子曲牌联套,一人主唱。
唱念作打角色分类、脸谱化装等都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
以唱为主,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在不同的作品中综合性反复运用,形成元杂剧特有的艺术特点,也是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抒情性、叙事性、虚拟性和写意性的美学特征。
西厢记题材演变A唐宋时代西厢故事,历史上崔莺莺和张生的恋情。
B传奇:自唐代元慎《莺莺传》问世,张生始乱终弃。
C词曲:宋秦观、毛滂《调笑转踏》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谴责。
D话本小说: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中有小说《张公子遇崔莺莺》E金代的西厢故事:将崔张故事从“始乱终弃”变革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是自南宋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作者在作品中,顺应时代潮流。
西厢记的题材来源及其演变(一)源头:唐代元稹传奇《莺莺传》,亦名《会真记》作者抱着欣赏文人风流韵事的态度,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加以肯定。
(二)故事在南北两宋的流传:文人:秦观、毛滂《调笑转踏》;赵德麟(令畤)用说唱形式写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宋代民间艺人:1、宋话本《莺莺传》话本小说(已佚,见南宋罗烨《醉翁谈录》)。
2、《莺莺六幺》南宋官本杂剧,也称院本,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已佚,今人已辑有十几句曲词。
3、南戏《西厢记》南宋南戏,也称戏文,已佚,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4、《张公子遇崔莺莺》(南宋小说,已佚,见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的《绿窗新话》)。
5、《红娘子》(南宋院本,已佚)。
6、《崔莺莺西厢记》(南宋戏文,已佚)。
7、《张珙西厢记》(南宋南戏、话本都有这一名称,已佚)。
宋人对崔张故事的态度有两点:一是对张生始乱终弃行为的批评和对崔莺莺命运的同情,二是对崔张两人私情的肯定。
这说明与唐人相比,宋人的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社会转型所导致的。
(三)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主题改为讴歌爱情,赞美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人物改变:张生:要全面歌颂莺莺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张生的性格不可,这样方能把作者所要讴歌的爱情升华到真善美的境地。
矛盾关系:诸宫调中矛盾双方则是崔张作为正义的一方,和代表着庞大的落后保守势力的老夫人展开尖锐的冲突,这就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政治意义。
这个矛盾触及社会的深层问题,即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自由的问题。
情节的改进:诸宫调设计安排了一连串的新的情节:如月下联吟、赖婚、闹简、赖简、拷红、长亭送别、梦中相会等常州词派存在时间:兴起于嘉道之际,绵延于清末民初。
不局限于常州一地。
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发轫期:张惠言与张琦。
拓展期:董士锡与周济。
光大期:以“四大词人”为中心。
词论:尊体论:张惠言提出词体与“诗之比兴,变风之义,骚人之歌”(《词选序》)相近;周济“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介存斋论词杂著》)比兴寄托论: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寄托出入”说:“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
正变论:张氏以唐宋词为正声,元以后就变而失其正。
周济的“宋四家词”说:“问途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
”创作:①托咏物以寄怀;②托志艳情眷怀身世;③托怀于伤春、悲秋之中;④学问化。
《聊斋志异》的艺术(一)情节曲折,文笔夭矫。
蒲松龄小说讲究铺排安放,变化莫测,翻空出奇,曲折写心。
以《宦娘》为例:(二)善于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点染来刻画人物性格。
例如《青风》(三)善于将人的性格与花妖狐魅精怪的原型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四)常常运用环境氛围来渲染、烘托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情绪。
比如《婴宁》的环境描写:(五)小说诗意化倾向。
1)小说中人物吟诗:《公孙九娘》:枕上追述往事,哽咽不成眠。
乃口占两绝云:2)以吟诗作为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来结构故事:《白秋练》3)以古代的诗意来构思小说《黄英》借助传统的菊花诗和以陶渊明的诗歌意境来结构小说;《宦娘》中爱情、婚姻、友谊,都是以音乐为媒介,建立在《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名句“琴瑟友之”的意蕴上。
(六)语言艺术美见P2761)蒲松龄在写作中能尽量地使用浅近易懂的文言文,而且大量吸收民间口语、方言俗语并将其润色成一种具有文言色彩的语言,二者结合,形成了一种典雅而不失之深奥,浅近而又诙谐生动,简练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风格。
2)在单行奇句中,间用骈词俪语,句法富于变化。
3)人物语言雅中有俗,俗中见雅,雅俗结合,更生动活脱,谐谑有趣。
特别是人物的对话很传神之笔。
(七)继承《史记》传统体式上篇首介绍传主的姓氏里籍,中间叙事,结尾的“异史氏曰”类似《史记》结尾的“太史公曰”,对故事人物或作评点,或伸发议论。
例如《娇娜》“异史氏曰”引发对“腻友”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