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答案 (1)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及法制中国判断题

传统文化及法制中国判断题

1、行政执法是行政部门的另外一项工作。

答案: B2、只有制定的法律被严格执行了,依法行政才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答案: A3、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答案: B4、依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是从西方引进的。

答案: A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正的根本方式。

答案: A6、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B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答案: A8、?权利法案?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

答案: B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立的明确目标。

答案: A10、依法行政的概念比依法治国的概念更加广泛。

答案: B11、政府由非法治转向法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化程度,这是政府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答案: A12、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委员长召集答案: B13、英国?大宪章?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但是约束作用有限。

答案: A14、在地方层面,XX最先有了“法治XX〞的提法。

答案: B15、到2015年,法治政府要根本建成。

答案: B16、重大决策要经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答案: A17、拿破仑执政法国时,制订了四大法典。

答案: B18、高度重视舆论监视,支持新闻媒体对XX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展曝光。

答案: A19、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

答案: A20、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立中的薄弱环节。

答案: A21、法制建立的根基是执法者。

答案: A22、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

答案: A23、2004年国务院公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

答案: A24、200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答案: B1、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答案: B2、只有制定的法律被严格执行了,依法行政才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B.分封制C.谪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发展。

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白族7.《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8.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渊薮,经学典籍主要是“五经”,即()。

A、《诗》、《书》、《礼》,《乐》、《易》B、《书》、《礼》,《乐》、《春秋》、《左传》C、《书》、《诗》、《礼》,《大学》、《论语》D、《易》、《书》、《诗》、《礼》、《春秋》9.宋明理学改变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讲求四书的义理,探讨身心性命修养,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10.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

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狭义的文化2、“五经”3、家国同构4、“今文经”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2016年继续教育公需课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

2016年继续教育公需课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

多选题 多选题
多选题
公权力行为一般为( )。
多选题
( )是依法治国的特征。
多选题
( )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强国至道,强调和规范人 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和意识行为。
多选题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共同发挥作用。
多选题
法治是制度、精神和文化( )的有机体。
多选题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 素。
)两方面的因
多选题
B
( )是儒家文化的首要特征。
单选题
A.等级伦理|B.宗法意识|C.国家本位|D.礼治 主义
A
( )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 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单选题
A.道家|B.儒家|C.法家|D.名家
B
( )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 理念。
单选题
A.法|B.行政力量|C.国家本位|D.伦理
对法律产生信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终极标志。( )
判断题
2011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 )
判断题
公权力和私权利是同时产生和存在的。( ) 判断题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 判断题
道德的规范现象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体系性。 ()
判断题
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 社会人伦。( )
A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整个社会对( 同和支持。
)的普遍认
单选题
A.法律至上地位|B.德治至上地位|C.人治至上 地位|D.统治者权威
A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 十大思想家,( )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单选题
A.孔子|B.老子|C.孟子|D.毛泽东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法治B. 仁义C. 礼仪D. 忠诚答案:B2. 法治中国建设中,强调的“依法治国”是指什么?A. 以法律为工具治理国家B. 以道德为指导治理国家C. 以人治为主导治理国家D. 以法治为手段,以德治为补充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答案:E4. “礼之用,和为贵”是哪位儒家思想家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5. 法治中国的建设,强调了哪些方面的法治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包括哪些方面?A. 家庭礼仪B. 社会礼仪C. 国家礼仪D. 个人修养答案:A, B, C, D7. 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A. 完善的法律体系B. 公正的司法制度C. 公民的法律意识D. 政府的法治实践答案:A, B, C, D8.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A. 传统文化为法治中国提供道德基础B. 法治中国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C. 传统文化与法治相互独立,互不影响D. 法治中国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答案:A, B, D三、判断题9. 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与法治中国建设是相悖的。

答案:错误10. 法治中国建设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答:中国传统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为法治提供了道德基础,促进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形成。

同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也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五、论述题12. 论述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答: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的是:A. 个人权利和自由B. 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C. 法律秩序和国家权威D. 科技发展和先进思想2. 中国的法制传统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朝代?A. 商朝B. 唐朝C. 清朝D. 共和国时期3. 下面哪个思想家对中国古代法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A. 孔子B. 毛泽东C. 韩非子D. 鲁迅4. 中国古代的法治传统体现在下列哪个方面?A. 君主专制和法官裁决B. 男尊女卑和等级森严C. 重视礼仪和传统价值观D. 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原则5. 对于传统文化与法治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传统文化与法治相互排斥B. 传统文化是法治的基础和支撑C. 法治会破坏传统文化的传承D. 传统文化对法治没有影响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中国古代法治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中国古代法治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尊孔儒家思想为基础的。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家庭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尊重权威、尊重长辈、尊重祖先等方式来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律秩序。

儒家礼仪观念对法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2. 中国古代法治传统与现代法治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中国古代法治传统强调君主专制和等级森严,在权力和权威方面存在较大限制;而现代法治制度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力制约,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以维护社会公正与秩序。

3. 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法治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传统文化对于法治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法律基础,对于培养公民的尊法守法意识和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传统文化强调的家庭和社区关系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4. 简述中国古代法治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古代法治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使得社会秩序得以规范,在商业发展、社会交往、刑事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法治传统也促进了社会公正与和谐,为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最新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最新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2015年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其参考答案1单选题(2.0分)A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愚B、绞C、贼D、狂B本讲提到,行政许可过程中,应该遵循()。

A. 处罚与教育相集合原则B. 育人为本C.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D. 便民原则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D、行政法规C蔡元培先生认为:“人生学业,无一可以轻易得之者。

当艰难之境而不屈不沮,必达而后已,则()之效也。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责任心B、勇敢C、正直D、诚实D“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说过的一句话。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孙中山B、李大钊C、陈独秀D、廖仲恺“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诗·小雅·大东》B、《荀子·正名》C、《论语·述而》D、《孟子·尽心下》F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此话是()说的。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周文王B、周公C、孔子D、韩非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审讯结案后在录问时、或宣判时、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提出申诉的,案件必须要重新审理。

这项专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设计的复审制度始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部著作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解析: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介子推与寒食节有关。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针灸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属于四大发明。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答案:B5. 京剧的主要唱腔有()A.西皮和二黄B.高腔和昆腔C.吹腔和拨子D.南梆子和四平调答案:A解析:京剧的主要唱腔为西皮和二黄。

西皮的曲调比较明快亮丽,二黄的曲调则较为深沉舒缓。

高腔是弋阳腔等戏曲的唱腔,昆腔是昆曲的唱腔,吹腔和拨子是徽剧等的唱腔,南梆子和四平调是京剧的辅助唱腔。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解析:“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 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吃年夜饭、______等。

答案:守岁(或拜年等合理答案)解析:春节有很多习俗,守岁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拜年是春节期间走访亲友互相祝贺新年等。

4.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______结构。

答案:木构架解析:木构架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5. 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______。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练习题(含答案)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总结(标准版)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练习题(含答案)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总结(标准版)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猎人无定所的生活解放了人类的思想,而农业却把人变成土地的囚徒。

”农业社会这种极为重视经验的本性,使得当时人们原本对古人的崇拜﹣﹣祖先崇拜,变得更加无以复加了。

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B.宗法制的核心是崇拜祖先C.游牧文明比农业文明优越D.农业文明推动宗法观念形成2.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

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思潮中,儒家的“大同”,墨家的“尚同”,道家的“小国寡民”,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未来社会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这反映出当时周朝()A.分封制下权力格局彻底瓦解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C.文化发展具有开放性的特征D.士人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4.儒学史上的一次学说更新,其“主要结果,便是对道德自我修养的重视,逐渐胜过了在文学和文化上的造诣,同时也使人们对天地自然的兴趣与日俱增”。

这一更新是()A.先秦“制天命思想”的提出B.汉代“天人感应说”的确立C.宋代“格物致知观”的形成D.明代“致良知思想”的勃兴.明朝人聂豹(1486﹣163)认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于身心无所得者,往往有之”,若有志于圣学,应“精察此心之天理,以充满开良知本体之量”。

材料反映出聂豹()A.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方法论B.批判了儒家思想的神圣地位C.认可了王阳明心学的理论D.论述了清静无为的政治观点6.有学者在评价程朱理学时说:他们讲的“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因为这些欲望与他们心目中的“天理”相对立,才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在该学者看来,“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A.完全扼杀了人类的自然欲求B.特别注重提升人的个人修养C.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7.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

继续教育100分答案--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

继续教育100分答案--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单选题(2.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

1.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 B. 公正司法,违法必究3. C.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4. D.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单选题(2.0分)自()年以来,我国违宪审查的体制就是由全国人大来进行审查。

1. A. 1949年2. B. 1954年3. C. 1982年4. D. 2000年3单选题(2.0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1.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2. 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3. 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4. 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4单选题(2.0分)全面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 A. 共产党的领导2. B. 依法治国3. C. 一国两制4. D. 宪法制度5单选题(2.0分)我国的违宪审查类型属于()。

1. A. 司法审查制2. B. 宪法法院审查制3. C.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4. D. 宪法委员会审查制6单选题(2.0分)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1. A. 林则徐2. B. 魏源3. C. 龚自珍4. D. 张之洞7单选题(2.0分)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1. A. 共产党的领导2. B. 依法治国3. C. 一国两制4. D. 宪法制度8单选题(2.0分)宪法对于公民个人的基本功能是()。

1. A. 保障人权2. B. 确立核心价值观3. C. 界定国家权力和社会主体权力的边界4. D. 限权9单选题(2.0分)科学立法,就当前来讲,主要着眼于()。

1. A. 数量2. B. 经济能力3. C. 舆论压力4. D. 质量10单选题(2.0分)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

1. A. 商界人士2. B.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C. 国家工作人员4. D. 企业工作人员11单选题(2.0分)我国1993年修宪主要明确的内容是()。

2016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

2016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

第一部分 ;判断题1.在地方层面,山东最先有了“法治山东”的提法。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错误 ×2. 2013 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 “法治中国”的概念。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正确 √3. 2004 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 正确 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4. 无 正确答案:A√中国法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法治中国。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错误 ×5.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 正确 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

A. 正确√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6. 无 正确答案:A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正确 √7.到 2015 年,法治政府要基本建成。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正确 √8.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正确 √9.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正的基本方式。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正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 明确目标。

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第二部分 ;单选题正确答案:A 无1.司法改革最核心的要求是( )。

A. 让司法更加权威 B. 让司法更加高效 C. 让司法更加公平 D. 加快改革步伐 您的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C正确 √2.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包括( )。

A. 立法 B. 执法 C. 行政 D. 司法 您的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C错误 ×3. 坚持司法体制改革,( )才能打破涉法涉诉案件信访的 恶性循环。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主要指的是什么?A. 礼貌用语B. 礼仪规范C. 礼物交换D. 宗教仪式答案:B2. “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部典籍中?A. 《诗经》B. 《尚书》C. 《周礼》D. 《春秋》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答案:C4.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律中体现为:A. 重刑法B. 重视道德教化C. 严格执行法律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5. 中国古代“德主刑辅”的法治思想强调的是:A. 以德治国B. 以刑治国C. 德与刑并重D. 废除刑罚答案:C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以下哪部儒家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B7.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六艺”?A. 礼B. 乐C. 射D. 御E. 书F. 数答案:F8.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体现了哪种法治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可以随意更改C. 法律只对穷人有效D. 法律可以因人而异答案:A9. 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兄为弟纲C.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兄为弟纲D. 父为子纲,师为弟纲,夫为妻纲答案:A10. “以德服人”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中的“节”指的是________。

答案:节操12.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规矩13.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__。

答案:《孟子》1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中国古代________思想。

答案:民本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中的________原则。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礼”主要指的是什么?A. 礼仪B. 礼貌C. 礼节D. 礼法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易经》答案:D3. “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4. 中国古代的“五常”指的是哪五种道德规范?A. 忠、孝、信、义、礼B. 仁、义、礼、智、信C. 忠、孝、礼、智、信D. 仁、义、礼、智、勇答案:B5.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六艺”?A. 礼B. 乐C. 射D. 书E. 画答案:E6.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执行C. 法律的遵守D. 法律的宣传答案:B7. 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什么?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兄为弟纲C. 君为臣纲、母为子纲、夫为妻纲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子为父纲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德”?A. 忠B. 孝C. 礼D. 信E. 勇答案:E9. 中国古代的“礼”与“法”的关系是什么?A. 礼是法的基础B. 法是礼的补充C. 礼与法是相互独立的D. 礼与法是相互对立的答案:A10.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A. 重刑轻民B. 重民轻刑C. 法律与道德相结合D. 法律与习俗相结合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包括以下哪些?A. 《论语》B. 《尚书》C. 《春秋》D. 《诗经》E. 《礼记》答案:ABCDE12. 中国古代的“礼”在社会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家庭关系B. 社会交往C. 国家治理D. 个人修养E. 宗教信仰答案:ABCD13.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与道德相结合B. 法律与习俗相结合C. 法律与宗教相结合D. 法律与政治相结合E. 法律与经济相结合答案:ABD14.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传统文化是法治建设的基础B. 法治是传统文化的延伸C. 传统文化与法治是相互独立的D. 传统文化与法治是相互对立的E. 法治是传统文化的补充答案:ABE15. 法治中国建设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哪些?A. 重视道德建设B. 强调社会和谐C. 倡导法治精神D. 强调个人自由E. 强调集体主义答案:ABC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与“法”的关系。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法治与教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法治与教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法治与教化》真题练习含答案押题角度1古代中国的法治1.[2024·朔州市高三一模]据《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而《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

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用刑法维护社会秩序B.法制观念趋于成熟C.贯彻明德慎罚的原则D.礼法并用的治国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这主要体现了以刑法维护社会秩序,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法制观念趋于成熟,且这一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明德”是“彰明德行”,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没有体现礼法并用治国思想,排除D项。

故选A项。

2.[2024·盐城市高三二模]《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据此可知() A.晋国刑书是中国最早成文法B.晋国已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不稳C.刊布刑书成为历史发展趋势D.法家和儒家国家治理主张不同答案:D解析:晋国的铸刑鼎、著刑书,体现了法家的治理思想;孔子对此批评和否定,体现了儒家的德治思想,这说明法家和儒家不同的国家治理主张,D项正确;郑国的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排除A项;晋国铸刑书并不能证明晋国已经礼崩乐坏,排除B项;晋国的做法是否代表历史发展潮流,在材料中并不能证明,排除C项。

故选D项。

3.[2024·襄阳市高三一模]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把刑法浇筑在金属器皿上,公布于众。

晋国大夫叔向写信给子产,警告说:历来的君主都不预先制定刑法,原因就是怕民众会抛弃礼义而引用刑法去争讼,那时的百姓就难以统治了。

二者之争的实质是() A.社会治理理念的选择B.如何维护封建等级秩序C.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D.诸侯国影响力之争答案:A解析:据材料“历来的君主都不预先制定刑法,原因就是怕民众会抛弃礼义而引用刑法去争讼,那时的百姓就难以统治了”及所学知识可知,子产铸刑鼎受到了晋国大夫叔向的反对,认为公布刑法会让百姓难以统治,引发了德治与法治之争,所以二者之争的实质是采用德治治理社会还是采用法律治理社会,A项正确;春秋时期封建等级秩序尚未确立,排除B 项;春秋时期尚未产生诸子百家思想,且材料中的二者之争是德治与法治之争,并非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德治与法治之争,没有涉及诸侯国的实力与影响力,排除D项。

继续再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题及答案

继续再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

()正确错误2、德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正确错误3、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正确错误4、法律信仰最本质、最内在的特征,其实是通过法律实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

()正确错误5、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便不可为。

()正确错误6、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经过长期酝酿发展形成的,主导国民思想并指导行为方式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体系。

()正确错误7、东汉时代,把“文化”与“武威”对举,“文化”的基本涵义便是“文治教化”。

()正确错误8、对法律产生信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终极标志。

()正确错误9、有法制一定要有法治,有法治也一定要有法制。

()正确错误10、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礼治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披上了温情面纱的“人治”()正确错误二、单选题1、()就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A、孟子B、佛教C、老子D、孔子2、()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理念。

A、法B、伦理C、国家本位D、行政力量3、“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A、《周易》B、《春秋》C、《论语》D、《大学》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A、《法经》B、《易》C、《春秋》D、《礼》5、()是养成法治思维最核心的要求。

A、严格依法办事B、坚守法治的定力C、敢于排除干扰D、克服特权思想6、()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

A、法制B、人治C、德治D、法治7、()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A、道家B、名家C、法家D、儒家8、()成为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

A、道德B、信约C、法治D、法制9、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整个社会对()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判断题70道

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判断题70道

《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多项选择题(70道)1.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 √)2.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 √)3.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

( √)4.专家的伦理义务高于普通百姓。

( ×)5.按照儒家文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高于“贫而乐,富而好礼”。

( ×)6.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只强调义而不涉及利。

( ×)7.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 √)8.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

( √)9.我国《宪法》不涉及道德建设的问题。

( ×)10.任何职业道德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性。

( √)11.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外控式的评价机制。

(√)12.法治政府实质上就是有限政府。

(√)13.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 ×)14.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15.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16.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

(√)17.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18.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

(√)1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 ×)2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21.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22.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23.是否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24.我国是禁止再次委托授权立法权的。

(√)25.我国《宪法》不涉及道德建设的问题。

( ×)26.对应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社会领域,道德可分为公德和私德。

安庆市《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卷

安庆市《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卷

安庆市《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卷安庆市《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 B)A、实施B、规范C、教育D、惩罚2、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 C)A、礼B、义C、理D、法3、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 A )A、存异B、趋同C、守一D、无异4、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

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是(B)A、依宪执政B、党的领导C、民主执政D、依宪治国5、6、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非马”论辩,指的是(C)的观点。

A、孔子B、董仲舒C、公孙龙D、王阳明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D)A、司法公正B、司法独立C、建立法治政府D、依宪治国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A)定为国家宪法日。

A、十二月四日B、十月二十日C、九月二十日D、九月三十日9、“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是(D )提及的。

A、张延玉B、张英C、寇准D、张居正10、下列属于道德的一般本质是( C)A、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C、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D、道德是一种真诚信服与坚持执行的态度11、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系统提出“法、术、势”概念的是(A)A、韩非B、商鞅C、申不害D、李悝12、中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以(A)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A、审判B、司法C、执行D、守法13、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 A)工作来抓。

A、长期基础性B、基本C、普遍性D、阶段性14、中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是( A )A、《国家人权行动(2009-2010)》B、《国家人权行动(2010-2012)》C、《国家人权行动(2012-2015)》D、《国家人权行动(2010-2020)》15、道德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的社会功能是指(B)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平衡功能D、评价功能16、(C)认为:我们中国人最大的缺点,在没有法治精神。

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2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就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A.孟子B.老子C.孔子D.fo教2.〔B 〕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根本价值取向的法理念。

A.法B.国家本位C.行政力量D.伦理3.〔D 〕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4.儒家认为〔B 〕对于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幸福尤为重要。

A.天道自然和谐B.人人和谐C.天人和谐D.家国和谐5.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D〕。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公正司法,违法必究C.科学立法,严格执法D.依宪治国,依宪执政6.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A〕。

A.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7.全面推动(B),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局部A.共产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D.宪法制度8.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B)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张之洞9.在我国X罪的构成要件中,X罪的主体是〔C〕。

A.商界人士B.事业单位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企业工作人员10.〔A〕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表达,是真正预防冤案错案的必定选择。

A.疑罪从无B.疑案从挂C.疑罪从轻D.疑罪从有二、多项选择题11.儒家的特征是〔ABCD 〕。

A.尊奉六经B.提倡“中庸之道〞C.崇尚礼乐仁义D.主张“德治〞和“仁教〞,重视伦理道德等12.〔CD 〕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强国至道,强调和标准人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和意识行为。

A.人治B.诚治C.德治D.法治13.法治定义就是法的总揽,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ABC 〕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

A.自由B.人权C.民主D.公平14.宪法是〔ABC〕。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

第一套习题试题一、填空类1.文化三现象包括__、__和__。

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__代,__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

5.思维是_____________。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______──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_制。

9.周易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____,即“______”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的“性善论”、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的“性三品说”。

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_。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

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⑷______。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⑴______;⑵_______;⑶________;⑷________。

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一是___。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

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____。

公需课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答案

公需课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答案

一、单选题(73题)1、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

A、人治B、权治C、法治D、钱治答案: C2、()要求行政机关对其所实施的社会管理行为负责。

A、合法行政B、程序正当C、权责统一D、诚实守信答案: C3、在我国的什么时期,铜器铭文由原先的铸造工艺发展到了手工凿刻?()A、战国B、西周C、唐朝答案: A4、我国四大民间传说除了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外,还有以下哪部作品?( )A、《封神榜》B、《白蛇传》C、《刘三姐》答案: B5、请问下列作品中哪一副是描绘汴京城内及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的?()A、《清明上河图》B、《朝元仙仗图》C、《春秋尊王发微》答案: A6、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A、笔、墨、纸、砚B、棋、琴、画、书C、琴、棋、茶、书答案: A7、现行宪法是于( )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A、1982年B、1988年C、1993年D、1999年答案: A8、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包括()。

A、立法B、执法C、行政D、司法答案: C9、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谁的评语?()A、杜甫B、李白C、杜牧答案: A10、我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以下哪一位?()吴道子(约680~759年 )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

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

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A、吴道子B、王曦之C、阎立本答案: B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答案: A1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 )A、顿首B、作缉C、握手答案: C13、.请问“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出自我国唐代哪位诗人的笔下?()A、杜甫B、杜牧C、陆游答案: B14、在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与“法治中国”同步提出的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家国情怀的核心内涵()A.在家尽孝、为国尽忠B.进退有序C.修身齐家D.有远大抱负2.在儒家所倡导的人格阶梯中,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A.创新B.修身C.明志D.齐家3.“国”字最早见于商代,本义是指()A.国家B.疆域、地域C.国都D.都邑4.《说文》指出:“木下曰本”,本指的是()A.本质B.根本C.树根D.纸张5.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睦的民族,历来讲求()A.天下一家B.公平正义C.互助共赢D.立己达人6.()是“天下观”的基本目标A.和平B.发展C.共赢D.合作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文化的概括?()A.意B.志C.行D.仁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之道--意”的含义?()A.仁爱B.正义C.意念D.恭敬9.中国人把()作为自身品格养成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个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A.“志”B.“礼”C.“乐”D.“教”10.行,最早见于()A.金文B.甲骨文C.大篆D.隶书1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处世文化的重要核心?()A.敬B.容D.谦1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敬人?()A.尊重长辈B.诚信正直C.对自身的尊重、关爱和成长D.尊师重道13.()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前提。

A.“和”B.“礼”C.“志”D.“信”14.“容”之道不包括?()A.宽容B.简单C.忍让D.包容1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王亥作为中华商业的始祖,他的功绩主要表现()A.为商立心B.为商立名C.为商立德D.为商立命1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商道文化中具体的义利观分类?()A.重义轻利B.见利思义C.重利轻义D.义以生利17.(),春秋末年楚国人。

他被后人尊称为“商圣”A.孔子C.孟子D.老子二、判断题1.在儒家所倡导的人格阶梯中,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齐家”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2.“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其本质就在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40分1 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 这一提法源自管仲 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阴阳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以( A )为统帅 以法律为主干 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 宪法B 刑法c 民法D 经济法3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将每年 D 定为国家宪法日。

A 9月4日B 10月4日C 11月4日D 12月4日4 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 2015年)》中 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 十项B 十五项C 二十项D 三十项5 “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 《宪法》B 《民法通则》c 《刑事诉讼法》D 《出版管理条例》6 下列法的形式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C )。

A 宪法B 行政法规C 法律D 行政规章7 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 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B )。

A 宪法B 同级政府规章C 法律D 行政法规8 “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 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B 孔子C 庄子D 孟子9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点的提出入是( A )。

A 邓小平B 陈云C.彭真D 习近平10 天下之事 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不难于听言 而难于言之必效。

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B 张居正C 王安石D 王阳明11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 B )所云。

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孟子12 “夫政不简不易 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 民必归之。

”此话是( B )说的。

A 周文王B 周公C 孔子D 韩菲13 “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 研究当中的道理 最先发生思想 思想贯通以后 便起信仰 有了信仰 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 A )说过的一句话。

A 孙中山B 李大钊C 陈独秀D 廖仲恺14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 C )的名言。

A 老子B 墨子C 孔子D 孟子15 在我国传统道德中 概括为“三达德”是指( D )。

A 仁义礼B 礼智信C 知仁礼D 知仁勇16 在道德规范体系中 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 A )。

A 道德原则B 道德规范C 道德范畴D.道德概念17 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 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C )。

A 诚实守信B 奉献社会C 爱岗敬业D 办事公道18 按照孔子所说 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 他的弊病是 AA 愚B 绞C 贼D 狂19 “道不同 不以为谋。

”这句话出自 C 。

A 《诗·小雅·大东》B 《荀子·正名》C 《论语·述而》D 《荀子·尽天下》20 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

在处理朋友关系时 古人讲求的是 CA 义B 序C 信D.别21.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 年6 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 2015 年)》中 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十项B、十五项C、二十项D、三十项22.“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 研究当中的道理 最先发生思想 思想贯通以后 便起信仰 有了信仰 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 A 说过的一句话。

A、孙中山B、李大钊C、陈独秀D、廖仲恺23.在我国传统道德中 概括为“三达德”是指 D 。

A、仁义礼B、礼智信C、知仁礼D、知仁勇24.“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 B 所云。

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25.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 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C 。

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爱岗敬业D、办事公道25.“夫政不简不易 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 民必归之。

”此话是 B 说的。

A、周文王B、周公C、孔子D、韩非26.下列法的形式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CA、宪法B、行政法规C、法律D、行政规章27.“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这句话出自 A 。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十八大报告》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8.根据2013 年9 月10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 将被依法追究 D 。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伦理责任D、刑事责任29.“制度不在多 而在于精 在于务实管用 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

如果空洞乏力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

”这是十八大后 B 的讲话内容。

A、胡锦涛B、习近平C、李克强D、张德江30.在实现廉洁自律的有关基本要求中 最重要的是 A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B、公私分明 不贪不占C、防微杜渐 过好“金钱关”D、遵纪守法 尽职尽责31.天下之事 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不难于听言 而难于言之必效。

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B、张居正C、王安石D、王阳明32.“权力趋向腐败 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名言的发明者是 C 。

A、孟德斯鸠B、卢梭C、阿克顿D、托克维尔33.在现代社会 由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和内涵极其丰富多样 其中 有人认为 权利是行动的资格、占有的资格或享受的资格。

权利意味着“可以” 义务则意味着“不可以”。

该见解属于 D 。

A、主张说B、自由说C、利益说D、资格说34.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

在处理朋友关系时 古人讲求的是 C 。

A、义B、序C、信D、别35.“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

我国在 D 的3 月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 在第33 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

A、2000 年B、2001 年C、2002 年D、2004 年36.在道德规范体系中 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 A 。

A、道德原则B、道德规范C、道德范畴D、道德概念37.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将每年 D 定为国家宪法日。

A、9 月4 日B、10 月4 日C、11 月4 日D、12 月4 日3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A 。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39.“道不同 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 C 。

A、《诗·小雅·大东》B、《荀子·正名》C、《论语·述而》D、《孟子·尽心下》40.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 包括基本规范和特殊规范。

其中 “五爱”构成了基本规范。

在这“五爱”里 首要的爱是 B 。

A、爱人民B、爱祖国C、爱社会主义D、爱劳动41.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 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不同的层次 其中 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C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已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42.中国古人对教育的功能作用与学习的意义有很多充满智慧的阐释 如 “教也者 义之大者也 学也者 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 莫大于利人 利人莫大于教 知之盛者 莫大于成身 成身莫大于学。

”这段话出自 D 。

A、《论语》B、《资治通鉴》C、《孟子》D、《吕氏春秋》43.没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则是“一把不燃烧的火 一缕不发亮的光”。

此话出自 B 之口。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B、德国法学家耶林C、中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D、英国哲学家培根44.“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 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45.“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出自于 B 。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十八大报告》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46.“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点的提出人是 A 。

A、邓小平B、陈云C、彭真D、习近平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以 A 为统帅 以法律为主干 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48.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B)。

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D、行政法规49.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中 错误的是 A 。

A、在道德体系的构成要素中 道德规范具有统驭全局的最高地位B、职业道德对一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具有补充作用C、职业人士负有自觉维护职业荣誉之义务D、各种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局限性50.下列选项中 属于倡导言行一致 强调恪守诚信的内容的是 A 。

A、“养心莫善于诚”B、“恭敬之心 礼也”C、“不学礼 无以立”D、“事思敬” “不居功”51.蔡元培先生认为 “人生学业 无一可以轻易得之者。

当艰难之境而不屈不沮 必达而后已 则 B 之效也。

”A、责任心B、勇敢C、正直D、诚实52.“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宪法》B、《民法通则》C、《刑事诉讼法》D、《出版管理条例》53.根据2013 年9 月10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 C 以上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A、三百次B、四百次C、五百次D、六百次54.“一次不公正的审判 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 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此见解出自 D 。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B、德国哲学家黑格尔C、法国哲学家波普尔D、英国哲学家培根55.“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 C 的名言。

A、老子B、墨子C、孔子D、孟子56.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 这一提法源自管仲 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