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的法
论分析法学派

论分析法学派[摘要]分析法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是西方法理学派的主要流派之一。
分析法学的核心就是对法律进行一种实证的分析,或日对国家的制定法进行客观分析。
关键词:分析法学纯粹法学新分析法学分析法学派是指将眼光转向现实的法律现象,以功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以边沁、奥斯汀为主要代表,在实在法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分析、逻辑分析等种种分析的西方法学流派。
到了19世纪,哲理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历史法学派逐渐取代了“日益没落”的自然法学派而成为19世纪的三大法学流派。
分析法学派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反对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和寻求终极原理的做法。
反对法理学家试图辨识和阐释超越现行法律制度之经验的法律观的任何企图。
它试图将价值考虑排除在法理学科学研究的范同之外,并把法理学的任务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内。
分析法学在近20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四种理论形态,即古典分析法学——纯粹法学——新分析法学——制度法理学。
各个理论形态中的法律制度理论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制度法理学的法律制度理论与前三种理论中的观点更是大相径庭。
一、古典分析法学首创分析实证主义法理学体系的是奥斯汀。
奥斯汀对法理学的研究范嗣,法和道德的关系,法的定义分析等方面有着创新性的研究。
关于法理学的范围,奥斯汀主张:“法理学研究实在法或严格称谓的法,而不考虑其好坏。
”应当的法只是立法学——伦理学之分支的研究对象。
他还指出,法理学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而不是评论或批判。
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他反对混淆法律与道德,坚持法与道德不存在必然联系,在确定法的性质时,决不能引入道德因素。
关于法的定义,奥斯汀接受并发挥了霍布斯和边沁的命令概念,断言“法是无限主权者的命令”。
奥斯汀在其理论中并没有对法律制度下过明确的定义。
但他认为“法理学所关注的是实在法,或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而不考虑这些法律的善或恶。
”以及“我所称之为的‘一般法理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它所关注的阐明不同的法律制度所公有的原则、概念和特点:通过对法律制度的分析,我们能够获得这样的认识,即那些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制度,由于具有完善性和成熟性,从而也就富有卓越的指导意义”。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总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 的重要转折点。
五、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经济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 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司法近代化 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改革司法机关 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 思想近代化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沙皇的抉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 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 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进步性: 1)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2)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总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 展的重要转折点。
1)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局限性:
(沙皇专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仍无权)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4)落后性:形成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
进步性
农奴获得人 身自由—— 自由劳动力
局限性
仅是法律上的自 由,仍受限制。
经济
农民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 必须高价赎买
为资义发展 需高价赎买,数量 提供了必要 少且贫瘠,是对农 资本和市场 民的残酷掠夺。
19世纪上半叶法中关系的主要体现(一)-历史_中国历史.doc

19世纪上半叶法中关系的主要体现(一)-历史_中国历史19世纪上半叶,法中关系主要表现为法国对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的”执著”追求,这决定了法国政府始终围绕传教利益的扩大,以加强对华的侵略势力。
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19世纪上半叶法中关系的主要特征———传教利益高于商业利益。
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可由拉萼尼使团访华、耶稣会士活动、政府的支持、军界参与传教、租界状况等方面表现出来。
鸦片战争以前,法中关系十分疏淡。
1840年鸦片战争后,法国政府开始注意中国。
1841年曾派真盛意来华调查,企图乘机渔利。
当法国政府看到英国侵华取得了巨大”收获”后,遂指派拉萼尼为专使,来华索要殖民特权。
苏尔特政府指令拉萼尼:”为法国的航运和贸易获得与英国相同的利益。
只有通过法国和中华帝国之间签订一个通商和航运的友好条约,这个条约使中国接受我们的制约,如同它受到英国的制约那样。
”《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使法国达到了这一目的。
但拉萼尼更进一步地向基佐外长呈报:”从商业贸易方面来看,英国人和美国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事情做。
然而,从精神和文化方面来看,我认为该轮到法国和法国政府运筹决策和采取行动了。
”即在政府命令之外,拉萼尼对天主教”弛禁”问题作出了贡献。
与耆英交涉历经三个回合后,1846年春,道光帝终于颁布上谕:”谕军机大臣等,前据耆英等奏,学习天主教为善人请免治罪,其设立供奉处所,会同礼拜,供十字架图像,诵经讲说,毋庸查禁,均已依议行矣。
天主教既系劝人为善,与别项邪教,迥有相同,业已准免查禁。
此次所请所有康熙年间各省建立之天主教堂,除改为庙宇民居者毋庸查办外,其原房屋尚存者,如勘明确实,准其给还该处奉教之人,而各省地方官,接谕旨后,如将实在学习天主教而并不为匪者,滥行查拿,即予以应得处分,假托天主教之名,籍端滋事,一切作奸犯科应得罪名,具照定例办理,仍照规定章程,外国人概不准赴内地传教,以示区别。
12.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法国(1815——1848)

• 法国对农民的剥夺主要不是通过大规模 圈地的暴力方式,而是通过租税盘剥进 行的。
• 对外殖民掠夺虽然也是法国资本原始积 累的来源之一,但由于法国在18世纪前 半期在同英国的争霸战争中,丧失了原 有的大片殖民地。
• 法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的资本原 始积累不如英国突出。
• 法国工业革命像英国一样,也是从轻工 业开始,重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较迟。
• 到19世纪中叶,法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占 第二位,但与英国相比差距很大。
• 法国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完成工业革命。
• 2.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起步早进展缓慢 • 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国的工业
革命具有不同于英国的鲜明特点。
• 金融资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矛盾成 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 七月王朝的腐朽统治引发了社会危机。
• 政治上:
•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权,政权为金 融贵族所垄断。
• 金融贵族的政权贪赃枉法,营私舞弊, 征收重税,弄得民不聊生,引起劳动人 民的强烈不满。
• 经济上:
• 金融贵族拥有资金却不投入工业生产, 并从政府中得到生产和经营若干商品的 专利权。
• 波旁王朝力图谋求一条与资产阶级妥协 的道路。
• 如:确认拿破仑法典,就是确认财产关 系的变化;表示尊重公民平等和自由, 就是确认废除了贵族和僧侣的特权。
• 列宁:
• 复辟王朝是“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的道路上迈了一步”。
• 2.社会经济状况
• 法国的经济有所发展,蒸汽机推广使用, 工业产值提高,农业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 对外方面:
• 七月王朝提出“不为荣誉花一文钱”, 从不考虑为工业资产阶级争取海外市场。
20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判断题1. 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A.对B.错正确答案: B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A.对B.错正确答案: A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
A.对B.错正确答案: B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A.对B.错正确答案: A5. 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A.对B.错正确答案: A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A.对B.错正确答案: A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A.对B.错正确答案: A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A.对B.错正确答案: B9.《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A.对正确答案: A10.《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对B.错正确答案: B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联系()。
A.对B.错正确答案: B12.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A.对B.错正确答案: A13.根据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可以分为机械辩证主义和形而上学()。
A.对B.错正确答案: B14.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外国美术史填空题

外国美术史填空题中外美术史1、19世纪英国画家以比较抽象的手法表现风景,用梦幻般的团块色彩营造光线气氛。
(透纳)2、20世纪初在欧洲掀起了“”,继而引发在工业设计史中占主要地位的德国工业联盟的创立和包豪斯的诞生。
(新艺术运动)3、《椅中圣母》描绘的是宗教故事中的和。
(圣母、圣婴)4、在罗丹的学生中,的作品充满激情和力量,擅长以丰满的女人体作为媒介表现不同的艺术境界。
(布德尔、马约尔)5、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他精于以冷静清晰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古典细想的美。
(安格尔)6、善于运用光线和华丽色彩的画家是。
(布歇)7、欧洲中石器岩画以西班牙的岩画最为突出。
(拉文特)8、埃及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雕刻杰作是《》和《》(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9、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其典型形式是式。
(围柱)10、特指欧洲中世纪绘制于板上的基督教神明和圣徒的画像。
(圣像画)11、以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魅力的是产生于希腊化时期的雕刻《》(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12、梵·高《星月夜》属于主义艺术风格的作品。
(后印象)13、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画和画。
(壁画和镶嵌画)14、《音乐课》是19世纪英国画家的作品。
(洛德·莱顿)15、哥特式教堂的突出标志是。
(玻璃窗画)16、17世纪荷兰绘画中,著名的肖像画家有,风俗画家有,风景画家有,静物画家有。
(哈尔斯、维米尔、霍贝玛、卡尔夫)17、的艺术家主张以大自然作为材料,代表人物是史密斯·克里托克。
(大地艺术)18、被称为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19、将深刻的精神内容与完整的人体塑造溶于一体,是雕塑艺术的特征。
(罗丹)20、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三位代表画家是、、。
(亨特、米莱斯、罗塞蒂)21、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到,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填空)

1.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期。
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2.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 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3.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
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了《抒情歌谣集》,这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而华兹华斯为其所写的序言也被看做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1843年,华兹华斯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
《丁登寺赋》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杰作。
4.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西风颂》是其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名句“ 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称赞他为“天才的预言家”,他的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5.拜伦《东方叙事诗》是以东方为题材的传奇诗,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流浪者、流浪汉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长篇叙事诗《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
6.雨果是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作品《<克伦威尔>序言》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提岀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
《巴黎圣母院》是一曲反封建悲歌,这部小说是浪漫派文学的典范作品之一。
1830年《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了古典主义。
雨果的创作以《九三年》煞尾。
7.大仲马是法国浪漫派的骁将,也是世界通俗小说的典范作家。
《亨利三世及其宫廷》是第一部浪漫派的剧作,预示了浪漫派日后的胜利。
他最岀名的代表作是小说《基督山伯爵》。
8.凡尔纳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乘气球漫游》是第一篇科幻小说,此外还有《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作品。
9.惠特曼是美国的民族诗人,诗集《草叶集》唱岀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新声,成为美国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
10.麦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其代表作《白鲸》,被公认为是时代的镜子,是“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
11 .司各特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对欧洲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

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体现,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法亦不例外,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考察社会保障法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帮助我们拨开笼罩在社会保障法上的迷雾,澄清它的本质。
(一)原始社会保障:制度生成推定早期人类生产力低下,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面对食物匮乏引起的生存压力和周围自然界时时侵害生命的风险,部分人结为组织,就是氏族社会或部落社会,并在组织内采用对劳动产品平均分配的规则,二者的有机结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保障。
正如卢梭所说:人类曾达到过这样一种境地,当时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
于是,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并且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消灭。
然而,人类既然不能产生新的力量,就只能是结合并运用已有力量,所以人类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克服这种阻力,由一个唯一的动力把它们发动起来,并使它们共同协作”1所以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这一客观条件下,由人类的集体行动形成的氏族制度,在当时是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利已的,同时也是利他的,并且只有利他,才能利已,这种意识信念在氏族团体成员达成共识之后,又逐渐传递给后代,演变为人类早期的文化价值和最初的道德准则。
并在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成为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主流思想基础之一。
当时,同一部落里的人们共同生产劳动,共同分配生活资料,不能劳动或者只能从事较少劳动的老弱病残也能分得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因此人们将原始社会称为“原始共产主义”。
从这种意义上说原始社会的分配制度蕴含着社会保障的精神,有着完美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专制社会的社会保障:非制度性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单位,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融为一体,家庭成员共同生产劳动,共同分配。
原始社会的生产、分配、提供生活保障的单位——部落被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家庭、家族所代替。
19世纪末20世纪初~21世纪初的大事年表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
周恩来主持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
邓小平主持工作,纠“左”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改革开放(1978~ )
高考制度恢复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16字法制建设方针,开始拨乱反正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三大改造完成
中共八大召开,制定正确路线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双百”方针提出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9月秋收起义
10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1月,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
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0月,红军长征(1934~1936)
1月,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左倾错误
10月吴起镇会师
《渔光曲》在国际上获奖
10月,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2日溥仪退位,清朝覆灭
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开始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
首条航线开通(北京-天津)
7月23日中共一大(中共诞生)
2024年新世纪版第四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36

2024年新世纪版第四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3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16世纪上半叶法国处于法兰西斯一世统治之下。
当时法国的国家政治体制为A. 封建等级制B. 等级君主制C. 君主专制D. 君主立宪制2、历史人物的言行深刻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A. 林肯: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B. 俾斯麦:当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靠辩论和投票,而是要靠铁和血C. 亚历山大二世: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D. 明治天皇: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3、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
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
这反映了当时荷兰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4、荷兰直到19世纪晚期才参与工业化。
到1870年时,荷兰工业部门致力于食品加工,尤其是是用加勒比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的蔗糖、荷兰农民生产出来的甜菜来制造糖果。
据此可知,荷兰参加工业化较晚的原因是A. 荷兰海外贸易发达B. 荷兰农业反哺工业C. 食品加工业欠发达D. 三次英荷战争失败5、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兰;英国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教皇分割殖民地范围。
③东罗马帝国的灭亡④加强海外的殖民掠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西班牙王室曾与麦哲伦签订协议强调你们从事上述的探险,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联的最亲密的从父和友邦君主)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
西方经济史复习资料

一、解释下列名词“古典革命”: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在英、法等国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重商主义的社会经济思潮,强调从生产领域来研究财富增长,主张自由放任,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这次变革,西方人把它称为“古典革命”。
通过这场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即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其中包括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建立者魁奈等人。
这些古典经济学家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研究,论证了价值论的基础,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利率革命”:16不仅在于利率的降低,古罗马法:罗马法的历史开始于东罗马帝国时期,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切的联系。
在适用普通法系统的国家和地区,罗马法的影响比较小。
罗马法的起源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
在此之后,罗马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几个世纪,其形成了今天许多国家的法律的基石。
西欧封建庄园: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
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
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
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
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
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
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
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凯恩斯革命:l929—1933革命”:宏观经济学。
影响。
商业革命:命性变化—商业扩张、始形成,原始积累的过程,",以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命名。
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 就这样,狂热过后,法国人终于懂得了
拉瓦锡的价值——在他死后不到两年,巴黎
就竖起了他的半身塑像。
二、拉瓦锡之死⑤
• 拉瓦锡之死的直接原因是当过征税官,成为“革命”的对 象——试想,假如当初不放弃富有的律师职业,何来如此杀 身之祸?但是,如果不是那个果断的放弃,何有化学史上 的拉瓦锡与其“一死惊天下”?!
化学革命:拉瓦锡、哈伯、特罗斯特
化学史上的几次革命①
一般认为,近代化学时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突破,使
得化学大厦牢固地确立起来。
第一次重大突破是17世纪中期,波义耳提出了科学的
元素概念,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第二次是18世纪下半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
建立了科学的化学燃烧理论,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
在《化学纲要》中,拉瓦锡有意识地把质量不变的规律作 为他思维推理的前提,对质量守恒思想作了清楚的阐述,这是 他对近代化学发展的又一突出的贡献。
也就在《化学纲要》这部名著中,拉瓦锡总结了他化学研 究的实践经验,发展了波义耳提出的元素概念,提出元素是化 学分析到达的终点,即在当时用任何化学手段都不能分解的物 质可称为元素。
• 他请求缓刑几日,将正在进行的“汗”分泌研究完成——“… 我只请求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遭拒 绝
• 他主持的法国科学院和他创建的实验研究中心被封闭——抗 议——以“对抗新政府”而被罪加一等
二、拉瓦锡之死②
• 行刑前,律师又一次提醒法官顾惜拉瓦锡的发明创造以与正 在建立起来的新科学,顽固而冷酷的法官粗鲁地回应:“共和 国不需要科学,只需要正义”。
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艰难,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
了大部分童年。
❖ 1739年,母亲去世后又被送到姑母家里居住。
西方音乐史的年份表

JC 巴赫(1735--1782) (伦敦巴赫)
德 国:贝多芬(1770--1827)
曼海姆乐派:斯塔米兹(1754--1809)
浪漫主义时期:1790—1910 年 分初期、中期、中后期、晚期
初期:19 世纪 10—20 年代
中后期:19 世纪 40—80 年代
贝多芬晚期
李斯特(1811--1886)
福列(1845--1924)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
德彪西(1862--1918)
意大利:马斯卡尼(1863--1945)
拉威尔(1875--1937)
列昂卡瓦洛(1857--1919)
表现主义:奥地利
普契尼(1858--1924) 20 世纪音乐
20 世纪民族主义:
勋伯格(1874-1951)
韦 伯(1786--1826)
瓦格纳(1813--1883)
舒伯特(1797--1828)
威尔第(1813--1901)
勃拉姆斯(1833--1897)
比 才(1838--1875)
中期:19 世纪 30--40 年代 门德尔松(1809-1847)
柴可夫斯基(1840--1893) 晚期:19 世纪 90 年代—20 世纪初 布鲁克纳(1824--1896)
舒 曼(1810--1856)
普契尼(1858--1924)
肖 邦(1810--1849)
马 勒(1860--1911)
柏辽兹(1803--1869) 法国歌剧在 19 世纪上叶的发展 格雷特里(1741--1813)《狮心王理查》
理查施特劳斯(1864--1949) 意大利歌剧 19 世纪上半叶的发展 罗西尼(1792--1868)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的资料,仅供参考。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欧人的一支——凯尔特人(罗马人称其为高卢人)西进.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凯尔特人继续西进到了不列颠岛.在他们之前在岛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宫,被苏格兰人称作历史中心,该宫殿以“斯康石”闻名苏格兰,史称“定命石”,因为继承苏格兰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贵族都要到这里来举行加冕仪式.直至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决定把这种仪式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举行.直到诺曼征服后,苏格兰仍有皮克特王国.史前英国(凯尔特英国,史前—43年)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公元前55年与54年:朱利叶斯·凯撒首次率军入侵不列颠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厄斯率军征服不列颠【罗马人在不列颠岛设置了行省,不列颠岛被分为军事区(西北部山区)与行政区(东南部平原区)两部分.罗马人实际上只控制了行政区,北部的苏格兰与西部的威尔士仍在凯尔特人的手中,罗马人为了防备他们的反抗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长城”】中古时期英国盎格鲁-萨克逊英国与七国时代(约440年—850年)与丹麦律法施行区时期(850年—1066年)4~5世纪,罗马帝国日渐衰落,逐渐放弃对不列颠的控制,罗马人从407年开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结束对不列颠400年的统治.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昄依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32~860年: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诺曼底王朝:1066~1154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1086年:发布《末日审判书》金雀花王朝:1154~1399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由封建贵族提出的《大宪章》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387~1394:乔叟写作《坎特伯累故事集》【公元13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兰卡斯特王朝:1399~1461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红白玫瑰战争"约克王朝:1461~1485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印刷第一本书【玫瑰战争时期(1399年—1485年)】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15世纪中叶,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都铎王朝正值资本主义在英国初升时期,产生了两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为子嗣和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庭宣布决裂,成立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被伊丽莎白指定为继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兰国王的宝座,成为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为100年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创立了条件.】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1628年,《权力请愿书》1628年,解散议会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1679年,人身保护法 ;托利党成立(1833年改称现名)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8~1689年: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儿)执政.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汉诺威王朝:1714~19171714年,王位传给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国的汉诺威王室.接着是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执政.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美国独立,英国击败拿破仑.1721~1742年:罗伯特·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1727年,牛顿去世1760~1830年:工业革命1763年,结束英法七年战争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900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成立(1906年,改工党)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1911年,议会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1919年,乔治五世将汉诺威王朝改为温莎王朝.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温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温莎王朝1917~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1921年:爱尔兰独立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1949年,议会法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1988年3月,自由民主党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15世纪中叶,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
自然辩证法总结

自然辩证法总结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答:《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
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答: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但是两者有着原则性的区别: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
门和().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圣西门、傅立叶。
1、罗伯特欧文:
罗伯特欧文接受了唯物主义启蒙学者的学说: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个方面的产物。
2、傅立叶
他把社会历史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蒙昧、宗法、野蛮、文明。
他反对这是关于人类无限完善能力的空谈,同样辩证地断言,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上升时期也有其下降期,他将这一看法运用于整个人类的未来,引入了人类将来归于灭亡的思想历史研究。
3、圣西门
圣西门]认识到法国革命是贵族、资产阶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这在1802年是极为天才的发现。
西具有天才的远大眼光,后来的社会主义者的几乎所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思想都受到了圣西门的影响。
19世纪空想主义主要特点:空想社会主义观点虽然被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吸收,提出了一些建设社会主义的天才构想,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对资本主义主观的无情批判
揭露和对社会主义的构想,而不是对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大歌剧的特点:
历史性的重型题材,长大的篇幅 (4幕或5幕)、庞大华丽的演出布景、 精致讲究的芭蕾舞和富于效果的管弦 乐,音乐贯穿不用对白,除宏伟的独 唱重唱外,合唱在歌剧中发挥重要作 用。由奥柏创作的五幕歌剧《波蒂契 哑女》(1828)被视为法国大歌剧的 开端。罗西尼的《威廉 · 退尔》(1829) 也属于法国大歌剧。
拯救歌剧
大革命时期,“拯救歌剧”应运而生, 它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和道德评判意 义,在音乐风格上体现了法国正歌剧 与喜歌剧两种歌剧形式的融合。革命 高潮一过,此类歌剧也就随之消亡。 贝多芬的《费德里奥》(1805年首 演),在题材的选择上就受到法国 “拯救歌剧”的影响,。
法国大歌剧
历史背景:自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代开 始,法国歌剧已经失去卢梭所提倡的简洁 和朴素,更加偏爱浮华矫饰的风格,由此 逐渐酝酿出了19世纪30——40年代盛行的法 国大歌剧,这种歌剧体现了19世纪上半叶法 国人的审美情趣。这是一种商业艺术形式, 迎合观众寻求刺激和娱乐的口味,艺术必 须服从金钱的利益。激烈的职业竞争使人 们失去了艺术理想。
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歌剧
19世当时的政治舞台,法国大革命(1789 年)、拿破仑称帝(1804年)、封建复辟 (1815年)、1848年革命,都在巴黎发生。 那里思想活跃,不同的政治、宗教、文化 思潮并存。巴黎这座城市在19世纪的几十年 时间里,发展成一个豪华奢侈社交频繁的 都市,剧院经理、游艺杂耍等娱乐场所的 老板商人们成为了新时代的主宰,企业化 运营方式迅速成熟。
梅耶贝尔(1791——1864)
德国人,法国大歌剧的代表作家。与 韦伯师出同门,都是沃格勒神父的学生。 著名作品:《胡格诺教徒》(又译《新教 徒》,1836)、《预言者》(1849年)等。声 名显赫,但也屡遭批评,有人认为他追求 表面的感官刺激、缺乏深沉的情感。但他 擅长组织大型戏剧场面,配器辉煌、旋律 华丽,这也是他的成功之处。这些都为瓦 格纳、威尔第等作曲家积累了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