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外用药的合理应用
常见皮肤病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
常见皮肤病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皮肤病是指人体皮肤上出现的各种异常状态和变化。
对于皮肤病患者来说,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是关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皮肤病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一、外用药物1. 激素类药膏激素类药膏是治疗各类皮肤炎症的常用药物,如湿疹、银屑病等。
使用方法是将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激素类药膏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引起萎缩性皮炎、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2. 抗生素药膏抗生素药膏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如疖、脓疱疮等。
使用时先清洁患处,然后取适量药膏涂抹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使其充分吸收。
然而,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药膏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
3.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NSAIDs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
通常以凝胶或乳霜的形式涂抹在患处,按摩至吸收为止。
使用时要避免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以免出现刺激性反应。
二、口服药物1.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缓解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症状。
服用方法是根据医生建议,按照剂量和频次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抗组胺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
2. 抗生素在一些感染性皮肤病,如疖、疥疮等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抗生素。
一般情况下,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频次服用,症状会逐渐改善。
然而,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药物耐药性等问题。
3. 免疫调节药物在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等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免疫调节药物。
这类药物一般需要经医生详细诊断后使用,按照医嘱服用。
总结:在使用常见皮肤病药物时,首先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对于外用药物,要正确使用药膏、药霜等,按摩至完全吸收。
而口服药物需要按照医嘱剂量和频次进行服用。
避免滥用药物,并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细菌耐药性、口干等。
若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停止使用。
正确的使用常见皮肤病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皮肤的康复。
六种皮肤外用药教你正确使用
六种皮肤外用药教你正确使用1. 消炎药膏消炎药膏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外用药,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炎症引起的红肿、瘙痒等症状。
常见的消炎药膏有氢化可的松膏、红霉素软膏等。
使用时,首先要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然后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3次,疗程根据症状决定。
2. 抗菌药膏抗菌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引起的红肿、脓包等症状。
常见的抗菌药膏有炉甘石洗剂、新霉素软膏等。
使用时,同样要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3次,疗程一般为1周左右。
3. 舒缓药膏舒缓药膏主要用于减轻皮肤瘙痒、刺激等不适症状,常见的舒缓药膏有氢化可的松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
使用时,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次,疗程根据症状决定。
4. 抗真菌药膏抗真菌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脱皮等症状。
常见的抗真菌药膏有克霉唑软膏、酮康唑软膏等。
使用时,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次,疗程根据症状决定。
5. 退烧药膏退烧药膏主要用于降低局部皮肤温度,减轻皮肤发红、疼痛等症状。
常见的退烧药膏有伸平膏、冰精灵膏等。
使用时,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3次,疗程根据症状决定。
6. 晕车药膏晕车药膏主要用于缓解晕车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常见的晕车药膏有复方丁胺卡巴胶囊、樟脑丸等。
使用时,要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一般在出行前30分钟使用。
使用药膏时要注意不要涂抹在开放性伤口、破损的皮肤上,以免引起不适。
总结:在使用皮肤外用药时,需要先清洗患处并保持干燥,然后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
对于不同类型的皮肤问题,选择相应的药膏进行使用,并根据症状和医生建议确定使用的疗程和频率。
同时要注意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皮肤科常用药及使用方法
皮肤科常用药及使用方法
炉甘石洗剂
常用于过敏性皮肤瘙痒,如荨麻疹、痱子、湿疹、虫咬性皮炎等
使用前摇匀,涂抹在无伤口破溃的皮肤上
维A酸乳膏
常用于松解角质,如寻常型痤疮、鸡皮肤、角质层增厚等,也可用于淡化色素沉着,一般晚上使用、使用前先测皮肤耐受性,孕妇和敏感肌肤不要用
氧化锌软膏
常用于皮肤屏障受损、皮肤溃疡,如湿疹、慢性皮炎以及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等一日2次的外敷,需避开眼睛,涂搽患处,皮肤特别干燥时不适宜用
尿素维E乳膏
常用于保湿滋润皮肤,如手足皲裂、湿疹、脚气、鱼鳞病等需要保湿的皮肤病都适宜使用,一日使用2-3次,涂抹患处后揉搓促吸收,若涂抹可传染的皮损区事后要及时清洗手部。
常用于皮肤感染性疾病,如脓疱疮、疖肿、毛囊炎等
皮肤有明显破溃时不宜直接用,孕妇慎用,如果使用一段时间未得到改善需要及时就医。
二硫化硒洗剂
常用于头皮部位,帮助缓解如头皮屑多、头油、脂溢性皮炎、花斑癣等
一般一周使用2-3次,清洗时要用在头皮上,轻柔按摩3-5分钟帮助发挥作用
阿昔洛韦乳膏
常用于抗病毒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等
仅用于皮肤黏膜,不能用于眼部,需要多次使用,孕妇慎用
盐酸金霉素眼膏
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眼部疾病,如角膜炎、眼睑炎,其它较小的皮肤发炎如口角炎也能用使用前要清洁双手,使用过程中管口不宜接触到手和眼睛。
抗皮肤病药膏的正确使用指南
抗皮肤病药膏的正确使用指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皮肤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抗皮肤病药膏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皮肤病的治疗中。
然而,很多人在使用药膏时存在一些误区,甚至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副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抗皮肤病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帮助皮肤病患者更好地进行治疗。
一、选择合适的药膏1. 根据症状选择:不同的皮肤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药膏,所以在使用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患皮肤病的类型。
可以通过就诊皮肤科医生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建议。
2. 注意活性成分:药膏中的活性成分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
针对不同类型的皮肤病,药膏中的成分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在选择药膏时,可根据医生推荐的活性成分来进行选择。
二、正确使用药膏1. 清洁皮肤:使用药膏前,应先用温水和温和洗面奶清洁患处,确保皮肤表面干净。
同时,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面奶,以免对皮肤产生更多刺激。
2. 适量使用:使用药膏时,应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适量涂抹在患处。
可以根据药膏的使用说明来确定具体的用量,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
3. 均匀涂抹:用手指或医生指导的方法将药膏均匀涂抹在患处,并轻轻按摩,促进药膏的吸收。
避免在患处摩擦过度,以免加重皮肤刺激。
4. 遵守用药时间:根据药膏的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遵守规定的用药时间和使用频率。
过度使用药膏可能会造成皮肤负担过重,出现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和副作用1. 避免接触眼睛:在使用药膏时,要避免将药膏涂抹到眼睛周围。
如果不慎接触到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2. 不与其他药物混用:抗皮肤病药膏在使用时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发生药物反应或减弱药效。
3. 注意存储条件:将药膏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使用过期的药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之前请检查有效期。
四、治疗效果观察和就医1. 观察症状变化:正确使用药膏后,要定期观察患处的症状变化。
皮肤科外用药使用原则
定期复诊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01
定期复诊有助于了解药物疗效,调整用药剂量
03
定期复诊有助于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02
定期复诊有助于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04
谢谢
皮肤科外用药使用原则
演讲人
目录
01
皮肤科外用药分类
02
皮肤科外用药使Biblioteka 原则03皮肤科外用药使用注意事项
1
皮肤科外用药分类
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
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具有抗过敏、止痒作用
抗白三烯药: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用于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性疾病
02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
抗真菌药
01
抗真菌药是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03
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如脚气、体癣等
02
常见的抗真菌药有: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
04
使用抗真菌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药物
2
皮肤科外用药使用原则
正确选择药物
01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03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02
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04
避免使用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药物
合理使用剂量
遵循医嘱,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
定期评估药物疗效,调整剂量以保持疗效
02
皮肤外用药的合理使用与皮肤的保养-SiJin
碘酊
5.油剂(oil) 油剂( ) 油剂 - 植物油调入药物而成 - 有清洁、保护、减轻炎症作用 有清洁、保护、 - 适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的治疗 - 常用 %氧化锌油 常用40% 注意: 注意:不适用于毛发部位
氧化锌油
6.糊剂(paste) 糊剂( 糊剂 ) - 软膏中含有 软膏中含有25%~50%粉末成分 粉末成分 - 有保护、吸水和收敛作用 有保护、 - 适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 - 常用氧化锌糊 注意: 注意:不宜用于毛发部位
一、病因不同,选择药物不同 病因不同,
• 对脓疱疮,毛囊炎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应先用抗 对脓疱疮,毛囊炎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菌药物; 菌药物; • 对于手足癣,花斑癣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应用抗 对于手足癣,花斑癣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真菌药物; 真菌药物; • 对于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的皮肤病则应选用抗病毒 药物; 药物; • 对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肤病,可适当 对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肤病, 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 治疗水痘若滥用去炎松或肤轻松软膏,可能发生出 治疗水痘若滥用去炎松或肤轻松软膏, 血性水痘或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血性水痘或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 癣病若用激素类药膏则会加重病情。 癣病若用激素类药膏则会加重病情。
皮肤外用药的合理使用 及皮肤的保养
金 肆 Si Jin, MD. PhD.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 Dept. of Pharmacology, TJMC, HUST
皮肤病的治疗
外用药物疗法 内用药物疗法 物理治疗 皮肤外科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大多数皮肤病需要外用药物治疗。 大多数皮肤病需要外用药物治疗。 局部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局部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药物涂于体表,经释放、吸附、渗透、代谢、 药物涂于体表,经释放、吸附、渗透、代谢、全身 性吸收后发挥药理作用; 性吸收后发挥药理作用; 血液; 角质层→颗粒层和棘层→ 真皮乳头→ 血液; 吸收较快,以角质层为主; 吸收较快,以角质层为主; (毛囊、皮脂腺、汗腺吸收为另一通路) 毛囊、皮脂腺、汗腺吸收为另一通路) 目的:加速皮疹痊愈,尽快消除自觉症状。 目的:加速皮疹痊愈,尽快消除自觉症状。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外用药物在治疗皮肤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
如应用恰当,可获得明显疗效,同样如使用不当或错误,可造成病情加重或导致药源4性疾病的发生。
首先,应在正确诊断及了解自然病程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药物的性能,剂型,浓度及目前治疗进展状况。
掌握患者个体差异,患病部位等,同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正确选择剂型常用的剂型有散剂,溶液,洗剂,酊剂、油济、硬膏剂、气雾剂等。
这些剂型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要根据皮肤不同病期(进展期、稳定期、慢退期)及不同性质(急性、亚急性、慢性)选用不同剂型。
依占皮肤病很大部分的湿疹皮炎类疾病为例,对剂型选用加论述:1急性期在红斑、丘疹、小水疱、无渗液阶段,可选用散剂、洗剂、乳剂;在水疱、糜烂、有渗出阶段,为使渗液停止,肿胀消退,应选用具有收敛、消炎、止痒药物的溶液进行湿敷或罨包;2 亚急性期在丘疹、水疱、点状糜烂、痂皮、色暗红时可用糊剂、乳剂;3慢性期皮肤损害以皮肤肥厚、苔藓化为主,局部耐受性强,选择范围广泛,则可选用糊剂、软膏、乳膏、酊剂、搽剂、涂膜剂、气雾剂等。
掌握了湿疹皮炎类疾病三个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可举一反三,其它皮肤病的治疗照此原则即可。
二,正确选用药物及浓度外用药物根据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分为清洁剂、抗真菌剂、收敛剂、角质剥脱剂、角质促成剂、腐蚀剂、抗过敏剂等多种。
临床上应根据病因进行选择。
如真菌病用抗真菌药物,若误用激素类药就会使病情加重。
另外应注意药物浓度例如水杨酸1%~2%有角质促成作用,5%有角质溶解作用,20%以上有角质剥脱腐蚀作用。
三,患者个体的差异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并区别对待之。
如颜面部、颈部、生殖器、皮肤粘膜对药物较敏感,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婴幼儿皮肤细嫩,用药浓度宜低;孕妇药物吸收会影响胎儿发育,应禁用对胎儿有毒害作用的药物;有的患者对某些药物有过敏现象,如对氢醌、汞制剂等。
四,药物的使用方法选择适当的药物及剂型后,使用方法亦决定治疗效果。
皮肤科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皮肤科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1)急性期皮损不能用刺激性药物,涂药时避免用力摩擦,以减少刺激。
(2)肿胀明显或有渗液的皮损可采用湿敷的方法,使之收敛,减少渗出。
湿敷间歇期用糊膏,不用油膏或洗剂。
1 次湿敷面积不得超过体表总面积的1/3,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单纯红肿、无渗液的皮损不能用油膏,可用洗剂、粉剂或糊剂。
(4)亚急性皮损可选用霜剂、油剂、洗剂或粉剂,不宜用软膏。
(5)慢性皮损皮肤浸润肥厚、苔藓化、角化或皲裂,适宜使用油膏或加用角质剥脱剂。
(6)皮损并发感染时,应先治疗炎症,待感染控制后再治疗皮肤病。
炎症期不能使用刺激性的外用药。
(7)选择外用药宜从低浓度开始,并在小面积使用。
表皮剥脱或有溃破的皮损,药物容易被吸收,因此,用药后要注意局部及全身反应,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要慎用。
(8)用药前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致敏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
(9)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用药也有所不同。
婴幼儿、女性面部皮肤娇嫩,用药后容易被吸收,也容易受到刺激,应选用浓度低、
刺激性小的药物。
面部及暴露部位不使用引起色素沉着的药物,以免影响美观。
皮肤科外用药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PPT课件
7 正确使用外用药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 患者局部用药前必须要清洁皮肤,且切忌用热水进行清洁以及用肥皂 处理等,避免患者用药处的皮肤再次受到刺激损伤,通常情况下糊剂 需要用油类清擦,温水清洗混悬剂。
3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用药范围综合考虑外 用药
• 不同年龄程度的皮肤使用药物具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 妇女与儿童由于皮肤相对比较嫩滑,对外抵抗力也相对比较弱,在药
物的使用中就应该格外注意,尤其是关注药物的使用浓度,不宜过高, 否则损伤皮肤。 •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水分的不断流失导致皮肤出现明显的萎 缩状况,在使用外用药物的选择上就应该选择浓度低于成年人的使用 浓度。 • 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不但需要考虑到大人外用药物使用皮肤的吸 收力,还要考虑到胎儿对外用药物的不适应性以及作用影响性。 • 进行大面积湿敷且开放性的使用药物,此时就要注意会出现吸收中毒 的现象,需要缩小使用范围且药物使用量也必须严格把握住剂量。
4 根据皮肤的状态及用药的部位选择外用药
• 丧失了保护作用的角质层破损的皮肤,药物的吸收能力以及吸收程度 增加。
• 已经破损的溃疡皮肤或者是已经不能进行透皮吸收的皮肤,通过正确 使用外用药物可以增加皮肤的渗透性,大大提高皮肤透皮吸收速度以 及吸收程度,但同时也会导致皮肤损伤部位有疼痛感、过敏以及中毒 等一些副作用的出现。
• 对于那些药敏性较强,比如脸部、颈部、阴部以及臂屈侧皮肤等部位, 不适合用一些较刺激性的药物。
• 角质层或者透明层比较厚的部位,比如人的掌部,再加上毛孔、皮脂 腺结构相对缺乏,导致皮肤的透析性比较差,更难吸收与药物渗透的 指(趾)甲部位,应用拔甲或用小锉刀锉甲板,方可起作用。
常见的外用药物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常见的外用药物及正确的使用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外用药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疾病和创伤的治疗中。
然而,由于药物的种类繁多,正确使用外用药物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用药物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感染性皮肤疾病的常见药物。
常见的抗菌药物包括外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首先要清洁患处,并且保持手部清洁。
然后,将适量的药膏涂抹在患处,并轻轻按摩,使药物均匀分布。
使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不同患处使用不同的药物,避免交叉感染。
二、消炎药物消炎药物是用于治疗炎症和红肿的药物。
常见的消炎药物包括外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
在使用消炎药物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
通常情况下,外用激素药物应遵循“少量、短期、局部、渐减”的原则,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使用,但不宜过量使用。
三、止痒药物止痒药物是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的药物。
常见的止痒药物包括外用抗组胺药和外用激素药物。
在使用止痒药物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
外用抗组胺药通常适用于轻度瘙痒,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使用。
外用激素药物应遵循“少量、短期、局部、渐减”的原则,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四、修复药物修复药物是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修复损伤皮肤的药物。
常见的修复药物包括外用维生素药物和外用修复药物。
在使用修复药物时,要保持伤口清洁,并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
外用维生素药物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使用,但不宜过量使用。
外用修复药物通常适用于创伤后的修复期,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五、防晒药物防晒药物是用于预防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的药物。
常见的防晒药物包括外用防晒霜和外用防晒喷雾。
在使用防晒药物时,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和需要的产品,并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通常情况下,防晒药物需要在阳光照射前15-30分钟涂抹在皮肤上,并且每2-3小时重新涂抹一次。
简述皮肤疾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简述皮肤疾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外用药物是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使用外用药物时需要遵循一些使用原则:
1. 选择适合病情的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如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炎症等。
2. 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使用频率。
3. 清洁皮肤:在使用外用药物前,应清洁患处皮肤,并保持干燥。
可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轻轻洗涤患处,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拍干。
4. 准确使用药物:将适量的药物挤出,均匀涂抹在患处皮肤上,轻轻按摩以促进吸收。
避免直接接触药物的开口处,以免引起污染。
5. 避免刺激性物质:使用外用药物时,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物质的清洁剂、化妆品等,以免加重皮肤症状。
6. 注意合理搭配其他治疗措施:外用药物一般与其他治疗措施相结合使用,如内服药物、物理疗法等。
按照医生的指导同时使用其他治疗措施,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7. 按规定完成用药周期: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用药周期,不可自行停药或过量使用。
8. 注意药物的保存:将外用药物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使用过期的药物或改变药物外观的药品要及时丢弃。
总之,使用外用药物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注意患处皮肤的清洁和护理,同时遵循用药周期。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1中医学 皮肤病概论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外治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多在皮肤或黏膜,采用各 种外治法可以减轻患者的自觉症状,并使皮损迅 速消退;有些皮肤病单用外治即可达到治疗 则
1.根据病情阶段用药: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若仅有红斑、丘疹、 水疱而无渗液,宜用洗剂、粉剂、乳剂;若有大量渗液或明显红 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与糜烂很 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皮肤炎症在慢性 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 2.注意控制感染:有感染时先用清热解毒中药或抗感染制剂控制 感染,然后再针对原来皮损选用药物。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先用性质比较温和的药物,尤其是儿童 或女性患者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阴部皮肤 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先用低浓度制剂,根 据病情需要再提高浓度。一般急性皮肤病用药 宜温和安抚,顽固性慢性皮损可用刺激性较强 和浓度较高的药物。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 立即停用,并给予及时处理。 6.外用软膏时需注意:外涂软膏在第2次涂药时, 需用棉花蘸上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上 一次所涂的药膏,然后再涂药膏,切不可用汽 油或肥皂、热水擦洗。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外用”药膏?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外用”药膏?外用药膏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形式,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缓解。
科学合理地选择外用药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疗效,加速病情康复。
下面将就几种常见情况下应该使用外用药膏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外用药膏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皮肤炎症和痒症当遭遇皮肤炎症和痒症时,外用药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
外用药膏能迅速缓解皮肤炎症引起的不适和瘙痒感,减轻患者痛苦。
抗生素药膏常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如红肿、脓疱等。
而激素药膏则能缓解瘙痒、炎症等不适症状。
当然,在使用外用药膏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过度使用。
二、创伤和烧伤外用药膏在创伤和烧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烧烫伤后,人们常会选择使用烧伤药膏或烧伤止痛药膏。
这些药膏能够快速舒缓烧伤部位的疼痛感,减少创面感染的风险。
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外用药膏还能促进皮肤再生,减少疤痕形成,加速伤口愈合,恢复皮肤功能。
三、关节疼痛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数由于关节退行性变引起。
外用药膏中的消炎药和镇痛药成分能够迅速渗透皮肤,深入关节,缓解关节疼痛。
同时,药膏本身还具有保湿作用,能够改善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然而,关节疼痛应该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其他治疗方法,例如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四、皮肤过敏和湿疹当皮肤发生过敏反应或湿疹时,外用药膏的应用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
一些药膏含有抗过敏成分,能够快速减轻过敏引起的瘙痒感和红肿等症状。
另外,也有一些特殊的外用药膏,如舒筋活血药膏,能够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总之,在适用的情况下,外用药膏是一种方便易用且疗效显著的药物形式。
然而,我们在使用外用药膏时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膏,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
其次,外用药膏一般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的疾病症状,对于严重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如果使用药膏后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有不适反应,应该及时向医生咨询并停止使用。
如何正确使用皮肤病的外用药物
如何正确使用皮肤病的外用药物一般来说,常用的皮肤病外用药有以下几种:溶液常用的溶液有3%硼酸溶液、0.1%利凡诺尔溶液等。
正确的湿敷方法是:使用比创面略大的消毒纱布6~8层(普通消毒口罩也可代用),浸透溶液,略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放在创面上,根据创面渗液情况,平均每隔15~30分钟更换纱布一次,要保持纱布清洁和潮湿,湿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纱布的虹吸作用,使创面上的渗液全部被纱布吸收,再加上不断冷敷,使皮下扩张的毛细管收缩,新的渗液减少,达到创面清洁的目的。
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急性湿疹、皮炎、二度烫伤后疱溃破的渗液面,但大面积湿敷要考虑到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慎防感冒。
洗剂所谓洗剂就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剂,平时水在上层,粉剂沉淀在瓶底。
皮肤科常用的洗剂是炉甘石洗剂、硫磺洗剂等。
使用时必须注意先摇均匀,后用毛笔或棉签涂用,它的药理作用,除了洗剂中所加的消炎、杀菌、止痒药作用外,主要是通过洗剂外用,蒸发水分,降低皮肤温度,以达到治疗作用。
所以每天必须涂用10次以上,这样才能使局部温度不断降低。
由于可能和毛发粘在一起,所以不宜应用在毛发部位。
酊剂是一种药物溶解于酒精中的制剂,常用的有止痒酊剂、癣药水等。
这类药物涂用后由于酒精蒸发较快,加上酒精制剂中含有止痒、脱皮的药物,便可达到治疗作用。
由于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黏膜部位及婴幼儿不宜应用,特别是癣药水,由于有强烈的刺激、脱皮作用,所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冷霜制剂是皮肤科最常用的一种制剂,由于它外观细腻、洁白,像化妆品,所以很受患者欢迎。
常用的冷霜制剂,除了加有止痒药物的止痒霜剂(如必舒膏)、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尿素霜(治裂膏)外,最常见的就是各类皮质类固醇类激素霜剂(如肤轻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肤乐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激素冷霜制剂的广泛应用,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如过度使用激素外用制剂,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肤萎缩、多毛、毛细管扩张,以及色素沉着,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如何正确使用药膏治疗皮肤炎症
如何正确使用药膏治疗皮肤炎症药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形式,常被用于治疗皮肤炎症。
正确使用药膏可以帮助缓解炎症症状,加速皮肤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药膏治疗皮肤炎症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步:选择适合的药膏不同类型的皮肤炎症需要不同种类的药膏来治疗。
在选择药膏之前,应尽量确定皮肤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皮肤炎症类型包括湿疹、荨麻疹和皮炎等。
有些药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皮肤炎症,而有些药膏则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炎症。
如果不确定应该选择哪种药膏,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第二步:准备工作在使用药膏之前,必须确保皮肤清洁干燥。
首先,用温水和无香味的肥皂轻轻清洁患处。
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避免擦伤或摩擦患处。
第三步:涂抹药膏在涂抹药膏之前,首先确保双手清洁。
然后,从被炎症覆盖的皮肤区域挤出适量药膏。
药膏的用量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药物更好地吸收。
避免用指甲或其他尖锐物品刮擦患处,以免引起感染或损伤皮肤。
第四步:注意事项使用药膏治疗皮肤炎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守医嘱: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药膏,不得随意更改使用剂量或频率。
2. 避免过量使用:过量使用药膏可能导致副作用或药物滥用。
按照建议的用量使用药膏,坚持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
3. 避免双重涂抹:在用一种药膏治疗时,不宜同时使用其他类型的外用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4. 注意个人卫生:在使用药膏前后,必须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双手的清洁。
避免用脏手直接接触药膏或患处,以免引起感染或交叉感染。
5. 观察副作用:在使用药膏治疗期间,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刺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药膏,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结:正确使用药膏治疗皮肤炎症是缓解炎症症状、促进皮肤康复的关键。
在使用药膏之前,应选择适合的药膏,并确保皮肤清洁干燥。
涂抹药膏时,要注意用量和频率,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此外,个人卫生和观察副作用也是使用药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中医外科皮肤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中医外科皮肤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中医外科皮肤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皮肤病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皮肤病的病理机制和病情表现,辨证施行中
药外用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中药制剂和外用方法。
2. 显效靠内用:中医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强调内外兼治。
尽管通过外用可以直接作用在皮肤表面,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内用中药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
抗力。
内用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程来确定。
3. 外用灵活多样:中医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强调外用方法的灵活多样。
除了常见的药膏、洗剂、湿敷等外用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针灸、艾灸、拔罐等物理疗法进行外治。
根据皮肤病的具体情
况和病情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外用方法进行治疗。
4. 个体化治疗:中医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强调个体化治疗。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各不相同,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程来确定。
同时要注意观察病情的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防止副作用:中医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强调防止副作用。
外用药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
量使用、长期使用以及皮肤过敏等问题。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外用药物的使用频率和
疗程,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总之,中医外科皮肤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辨证施治,显效靠内用,外用灵活多样,个体化
治疗和防止副作用。
通过合理的应用外用药物,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病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的
目的。
皮肤外用药品正确使用敷贴与药膏
皮肤外用药品正确使用敷贴与药膏皮肤外用药是指涂抹、敷贴或者喷洒在皮肤表面的药品,包括药膏、创可贴等。
正确使用皮肤外用药品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或减低疗效。
本文将就皮肤外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药膏是一种软膏状的外用药品,应用于皮肤表面可以发挥治疗作用。
以下是使用药膏时需要注意的几点:1. 清洁皮肤:在使用药膏前,应先清洁皮肤。
可以使用温水和无香料的洗手液清洗患处,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拭干燥。
2. 适量用药:用手指取适量药膏,轻轻涂抹在患处,并用手指轻轻按摩使药膏均匀分布。
3. 避免用力过度:使用药膏时,不应过度用力。
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药膏在皮肤上紧贴,不容易吸收或造成皮肤损伤。
4. 按照医嘱使用:药膏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应遵循医生的医嘱。
一般情况下,每天使用2-3次,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二、敷贴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敷贴药物是一种将药物贴贴附在皮肤表面的外用药品,常见的有创可贴。
正确使用敷贴药物可以提高药物吸收,以下是使用敷贴药物时需要注意的几点:1. 清洁患处:使用敷贴药物前,应先清洁患处,并确保患处干燥。
使用温水和无香料的洗手液清洗患处,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拭干燥。
2. 剪裁合适大小:选取敷贴药物时,应根据患处的大小剪裁合适的尺寸。
敷贴药物应覆盖患处,并留出适当的边缘,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3. 轻轻贴敷:将敷贴药物贴于患处,轻轻按压使其与皮肤紧贴。
避免用力过度,避免造成局部损伤或皮肤过敏。
4. 更换及时:敷贴药物一般应每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如果敷贴药物变脏或脱落,应及时更换,避免感染的产生。
三、皮肤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除了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皮肤外用药品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过量使用:使用皮肤外用药品时应注意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刺激或药物吸收过量,产生不良反应。
2. 避免交叉感染:使用皮肤外用药品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病外用药的合理应用1皮肤病的常见症状1.1他觉症状是指用肉眼看得到或用手能感觉到的发生于皮肤和黏膜上的各种病变,即皮肤损害或皮疹,简称为皮损。
通常有斑疹(红斑、紫癜、发绀、黑斑、白斑、黄斑、蓝斑)、毛细血管扩张、风团、丘疹、结节、囊肿、肿物、皮肤肥厚、皮肤过剩、皮肤松弛、皮肤弹性过度、硬化、水肿、水疱、脓疱、脓肿、溃疡、瘘管、窦道、坏死、糜烂、浸渍、皲裂、凹沟、凹坑、瘢痕、萎缩、痂、鳞屑、表皮剥脱、苔藓样变、角化过度、少毛、多毛、白毛、异形毛、多油、少油、多汗、少汗、异常汗等。
1.2自觉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觉到的症状。
自觉症状因疾病的种类和轻重、因个人感受性的不同而有许多变化和很大的差别。
通常有瘙痒、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
此外患者还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头晕、乏力、畏食、肌肉疼痛、关节痛、妄想等全身症状。
2皮肤病外用药种类及其应用2.1清洁剂主要用于清洁皮肤上的渗出物、鳞屑、结痂以及残留的药物。
常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5000~1:8000);还有植物油、液体石蜡、硅油等。
2.2保护剂这类药物无刺激性,性质温和,具有保护皮肤,减少摩擦,防止外来刺激,并有吸收、干燥、收敛作用。
常用有氧化锌、滑石粉、炉甘石、植物油等,可单独使用,亦可配为复方粉剂、洗剂、软膏等。
2.3止痒剂这类药物主要是对感觉神经末梢起麻醉作用,如1%苯酚(石炭酸)、0.5%~1%麝香草酚、2%~5%利多卡因、O.25%~2%达克罗宁、5%~10%苯佐卡因。
有的是对皮肤表面起清凉作用,或刺激皮肤使血管扩张、散热、止痒,如0.5%~l%的薄荷脑、1%~2%冰片、1%~3%樟脑等。
抗组胺药物如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盐酸苯海拉明也可止痒。
各种焦油类制剂如:煤焦油、糠馏油、黑豆馏油等虽然是角质促成剂,但也有止痒作用,可配成醑剂、油膏等使用,也可加入洗剂中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低浓度(0.5%~2%)的酚具有局部麻醉的作用,有止痒效果。
较高浓度的酚可用作腐蚀剂。
但是酚极易为皮肤所吸收,不可外用于孕妇和6月龄以下的婴儿。
2.4抗菌剂此类药物包括消毒防腐剂、抗菌药物等,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生长繁殖的作用。
皮肤科常用的抗菌剂有: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1:2000新洁尔灭溶液、0.1%利凡诺溶液(依沙吖啶)或0.5%利凡诺软膏、0.5%~l%新霉素、2.5%~10%氯化氨基汞(白降汞)、0.5%杆菌肽、O.3%环丙沙星、2%莫匹罗星等软膏或乳剂等。
2.5抗真菌剂系指能杀灭或抑制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常用有3%~10%水杨酸、6%~12%苯甲酸、2.5%~5%碘酊、十一烯酸或十一烯酸锌、1%~3%克霉唑或1%联苯苄唑、l%特比萘芬、10%~30%冰醋酸、0.5%~3%酮康唑等,可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配为醑剂、软膏或霜剂使用。
中药20%土槿皮、竹醋液也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可浸泡使用或配成醑剂、软膏。
2.6抗病毒剂有抑制或终止病毒复制的作用,常用0.5%~1%碘苷、0.1%~3%酞丁安、l%~2%阿昔洛韦、2%~10%利巴韦林等。
可制成溶液或软膏等剂型使用。
2.7角质促成剂此类药物适当浓度可促使真皮血管收缩、减轻炎症渗出和浸润,使表皮水肿减轻,减缓角朊细胞增殖和生长周期,促进表皮正常角化,从而使表皮角质层恢复正常。
但如使用不当、浓度过大,可引起刺激,加重炎症反应。
作用较强的角质促成剂有5%~20%的各种焦油制剂如煤焦油、松馏油、糠馏油、黑豆馏油等,还有0.25%~3%地蒽酚(蒽林)、1:8000~1:20000芥子气等,作用较弱的有l%~5%鱼石脂、10%硫磺、5%雷琐辛、5%~10%白降汞等。
角质促成剂一般配为软膏或醑剂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作用较强的角质促成剂若浓度掌握不当或擦药过频,可引起刺激性皮炎。
2.8角质松解剂可软化角质,促进角化过度的皮肤角质层细胞松解、脱落。
常用有5%水杨酸、10%雷琐辛、5%~10%乳酸、0.025%~O.1%维A酸、20%~40%尿素、5%尿囊素等,可配为软膏、霜剂或酊剂等。
2.9收敛剂具有凝固和沉淀蛋白质,使水肿消退、渗液减少、炎性反应消退等作用。
常用有0.1%~0.5%醋酸铅、l%~8%明矾、0.1%~O.5%硫酸锌、1%~5%硝酸银等。
2.10腐蚀剂有腐蚀作用,多属强酸强碱类,可用于除去肉芽组织及赘生物,如30%~50%三氯醋酸、纯石炭酸、10%以上的硝酸银、5%~20%乳酸等。
2.11脱色剂可使皮肤色素减退或消失,其作用可以是抑制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漂白,或加速表皮更新从而使色素脱失。
常用有2%~5%氢醌、20%壬二酸、30%雷琐辛等。
2.12遮光剂有遮蔽、吸收和反射光线的作用,减少日光特别是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常用有5%~10%对氨基苯甲酸丙二醇溶液或酒精溶液、5%二氧化钛软膏、10%氧化锌软膏、3%~5%奎宁软膏等。
2.13细胞毒类药物能抑制细胞分裂和抑制DNA合成。
常用有5%5-氟尿嘧啶、0.01%~0.02%盐酸氮芥、0.1%~1%甲氨蝶呤、10%~20%足叶草酯、0.5%足叶草毒素等。
2.14杀虫剂可杀灭多种寄生虫,如蚧螨、虱子、蠕形螨等。
常用有5%~10%硫磺、25%苯甲酸苄酯、10%克罗米通、25%~50%百部等。
2.15皮肤渗透促进剂有使药物容易透过皮肤屏障的作用,提高药物在皮肤中的浓度而提高疗效。
常用的有二甲基亚砜(DMSO)及月桂氮卓酮。
二甲基亚砜还具有较强的溶解作用,能溶解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的药物。
2.16抗炎剂外用一般使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它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性炎症、抗表皮细胞增生、免疫抑制和局部血管收缩等作用。
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根据其收缩血管试验的强度,一般可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弱效,目前国内常见药物如下:常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分级药物常用浓度弱效醋酸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acetate)醋酸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 acetate)1%0.25%中效醋酸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acetate)醋酸氢化泼尼松(prednisone acetata)丁氯倍他松(clobetasone butyrate)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氟轻松(fluocinolone acetonide)醋酸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 acetate)去氯地塞米松(desoximethasone)曲安西龙(Triamcinolone)O.05%0.5%0.05%0.025%~0.1%0.01%0.25%0.05%O.025%~0.1%强效丁酸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17-butyrate)双丙酸倍氯美松(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双丙酸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双丙酸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ipropionate)戊酸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17-valerate)氟轻松(fluocinolone acetonide)氯氟舒松(halcinonide)莫米松(mometasone)0.1%O.025%0.05%0.1%0.05%O.025%0.1%0.1%超强效丙酸氯倍他索(clobetasol17-propionate)戊酸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17-valerate)卤米松(halometasone monohydrate)二氟拉松(diflorasone)O.02%~O.05%O.1%0.05%0.05%以上制剂的剂型大多为霜剂、乳膏或软膏,少数为溶液。
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的效能除了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及其使用浓度有关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使用软石蜡作为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的基质,其疗效可高于霜剂。
在基质中加入二甲基亚砜能增加穿透力,从而提高疗效。
②为增加皮质类固醇在皮损处保持较长时间,以增加疗效,可用一不能通透的塑料薄膜覆盖在皮损上面,并作包扎(封包),可使皮质类固醇醇制剂的浓度提高数倍至十倍。
可用于治疗一些顽固性或肥厚的皮肤病。
封包时间以8小时左右为宜。
③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中加入其他药物,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轻加入药物的副作用。
临床常用的有:①维A酸加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用以治疗银屑病,既可减少维A酸的刺激,又可增强疗效。
②尿素加皮质类固醇制剂,常用曲安奈德尿素霜,对各型干燥性湿疹及苔藓化湿疹效果良好。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加入尿素能使药物的皮肤穿透力增加约2倍。
③唑类药物加皮质类固醇制成复方制剂,能加速真菌感染性炎症的控制,收到较好疗效。
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的适应证较多,根据其疗效可以分类为:①疗效非常好,如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肛门瘙痒、湿疹、银屑病(特别是面部与生殖器);②疗效良好,如盘状红斑狼疮、银屑病手足掌皮损、结节病、线状苔藓、天疱疮、白癜风;③疗效一般,如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肥厚性扁平苔藓、斑秃、痤疮囊肿、结节性痒疹等。
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的副作用常见有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紫癜、星状假性瘢痕,也可能导致药理性皮肤病如类固醇性痤疮、类固醇性酒渣鼻、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口周皮炎、色素减退、多毛等。
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还应注意,对皮质类固醇激素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病毒感染、皮肤结核或感染性皮肤病(细菌、真菌),可能会使感染加重或延迟痊愈,应慎重。
2.17其他药剂①维A酸类:能影响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抑制皮脂的分泌,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可用于银屑病、痤疮、光老化、光化性角化病、扁平苔藓(口腔损害)、遗传性角化病、酒渣鼻、色素性皮肤病(单用或与氢醌及氢化可的松并用)。
常见的药物有:维A酸制剂:0.01%、0.025%、0.1%、0.4%(霜剂、凝胶)。
异维A酸制剂:0.05%凝胶。
阿达帕林(达芙文):0.1%凝胶。
他扎罗丁:0.05%、0.1%凝胶。
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有:皮肤刺激、干燥、脱屑、瘙痒,多发生于用药第1个月时,继续用药自动消失。
妊娠妇女忌外用维A酸制剂。
②他克莫司:属于免疫抑制剂,有免疫调节、抗炎作用。
可用于特应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斑秃等。
常用制剂有:0.03%、0.1%、O.3%他克莫司软膏。
③米诺地尔(敏乐定):原为抗高血压药,有扩张末梢血管、促进毛发生长作用。
适用于斑秃、男性型脱发。
制剂为5%溶液。
④己烯雌酚:属于雌激素。
可用于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更年期女阴瘙痒等。
制剂有0.25%~O.5%霜、软膏、酊剂。
⑤甲睾酮或丙酸睾酮:属于雄激素。
可用于老年性瘙痒、斑秃、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