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丧失全国政治中心地位的原因新探(修改版)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一代传奇古都西安为何会逐渐失去首都地位?

历史趣谈一代传奇古都西安为何会逐渐失去首都地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一代传奇古都西安为何会逐渐失去首都地位?
导语:在我国,曾经有过有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和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
在我国,曾经有过有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和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的说法。

不难看出,在这些说法里面,都有着西安的存在,由此可见,其重要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西安会失去了都城的地位呢?这其中的变化到底是代表着什么呢?
周、秦、汉、隋、唐都是定都在西安或是洛阳的大一统王朝,有的朝代甚至还有两个都城,即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

然而到了隋朝的时候,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了。

中国近4000年气候的变化体现了一个由中原期向近海期变化的过程,而南宋是这个变化的节点。

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中国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干燥,特别是东南季风由于受距离递减规律的影响,在西北影响越来越小,西北地区气候大陆性增强,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呈现出一种不可逆转性和不可回归性。

在西汉和唐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好,长安成为这些朝代的政治中心首先就是由这个大的自然环境背景决定的。

隋、唐两代都是长期定都在长安,但是由于当时的西北气候已经是越来越干旱,关中地区的粮食生产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所以隋朝便建设了大运河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从河南、湖北进入陕西,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地势,是要逆流而上的。

船只只要遇见砥柱,那就是说翻就翻的,一船粮食就废了。


生活常识分享。

西安行政中心外迁思考

西安行政中心外迁思考

西安行政中心外迁思考刘国胜【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年(卷),期】2005()6【摘要】五十年前,为了保存北京古都风貌建议行政中心西移的“梁陈方案”被否定。

五十年后,出于保护老城、经营城市或是改善政府的工作环境等原因,厦门、青岛、深圳、大连等城市的行政中心都进行了迁移。

为了保护老城传统历史文化遗存与风貌,西安提出行政中心外迁的设想,并将此写入《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最新制定的《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也规定:要逐步使党政机关从城墙圈内向外迁出。

在2005年9月25日召开的“200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西安市规划局首次向社会揭开了新行政中心的“神秘面纱”,选址确定在距旧城10公里的北郊张家堡广场北侧,通过外迁的手法能否最终达到根治西安城内交通、风貌、建设等问题的目的?能否一定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时机是否成熟?又是否是适合于每座城市?有人表示认可,有人则深表担忧。

本刊特选了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作者分别从历史的、经济的、亲民的、保护的等多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以期引起讨论。

【总页数】3页(P113-115)【关键词】行政中心;西安;中华民族;世界;古城墙;历史;承载;原始【作者】刘国胜【作者单位】西安市规划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3;G12【相关文献】1.北京行政中心该不该外迁 [J], 李京文;黄鸿翔;周一星;杨东平;段成荣;赵燕菁;陈刚;谈绪祥2.三峡外迁移民危旧住房改造工作的思考——基于江苏省三峡外迁移民安置点的调研 [J], 马德峰3.行政中心迁移影响研究——以西安市行政中心为例 [J], 杨晓冬4.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r——以北京为例 [J], 石林;孙久文5.西安城市行政中心迁移的理性思考与现实分析 [J], 张沛;王丹;张俊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安事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的影响

西安事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的影响

西安事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的影响西安事变是中国20世纪一段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在1936年12月,是一次以违反宪法、挟制蒋介石、改变国策为主要内容的政变。

这场政变直接导致了国共两党政治形势的激变,也对当时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1. 国际声誉受损西安事变后,国共双方对峙,国家政治风波不断,丧失了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基础,外国媒体报道和各国政府对此表示关切,甚至有所谓中国破碎之虞等言论。

这些言论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使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度大幅度下降。

2. 被视为东方政治不稳定的代表西安事变为外国人形成了一种印象,这种印象就是“中国是一个难以统治的野蛮国度,是一个极端乱国”。

这种印象进一步导致美英等国家的对华政策的明显倾向于孤立或限制中国在国际上的行动能力。

3. 外交上经济上的损失西安事变对中国的经济和对外交往造成的影响不亚于对国际地位的影响。

在事变发生和结束的一段时间里,外国资本的大量撤离和大量停止了对华贸易和投资,这些举动导致中国经济停滞,国际地位也进一步下降。

二、对中国形象的影响1. 中国民族主义的疲软西安事变是中国队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造成的伤害之一。

这场事变直接打击了中国队国家统一和民族主义的信仰,使得人们开始怀疑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前景,这不仅是对中国的损失,对当时的世界也是一种挑战。

2. 在西方民众中的形象受损西安事变后,瑞士诗人卡明斯基发出了许多抨击中国和中国政府的诗歌,他的显赫地位和影响力,使得中国在西方民众中的形象受损,而西方的媒体进一步对中国产生了负面的印象。

3. 西方世界对中国促近的愿望减弱西安事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华共和国的态度从欣喜的“望子成龙”变为冷漠和严峻,中国在外交上的希望渐渐萎缩,这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

总之,西安事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使得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的竞争力大幅度降低,在国际民族形象上也受到较大的削弱。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含答案)【精选】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含答案)【精选】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一填充题(30分)1,我国正史中第一部有地理志的是(《汉书·地理志》)第一部有河渠志的是(史记)2,(唐)李吉甫所撰( 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是我国古代两部地理名著3,东晋时都城( 建康),即今南京市,南宋时都城(临安),即今(杭州)4,隋炀帝开大运河中,沟通黄河淮河的名(通济渠),贯穿河北平原的称(永济渠)5,今西藏地区唐时称(吐蕃),元时属中央(宣政院)管辖1.《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朝的(郦道元)2.《华阳国志》的作者是(东晋)朝的(常璩)3.齐召南是(清)朝人,他的地理学的代表作是(水道提纲)4.唐朝的东京指今(洛阳),西京指今(长安)宋朝的东京指今(开封府),西京指今(河南府)5.明代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迄(山海)关6.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为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7.北魏是( 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8.中国历史时期筑城思想在《周礼~考工记》有充分的体现9..根据《周礼》中国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分为三重,皇城、宫城、京城二.填空题⒈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灵渠(兴安运河)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⒋夏王朝所统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国都为中心的的直接统治区和以方国为主干的地方政区单元。

⒌东晋时期普遍实行的两种地方政区制度是侨州郡和实州郡⒎耧车最早出现于西汉朝。

⒏水排是东汉时期的杜诗发明的,它是当时冶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⒐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卫温和诸葛直到夷洲(即今台湾)。

⒑“松郡棉布,衣被天下”指的是元代松江府的纺织业。

⒒明代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苏州和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⒓市舶司最早是在唐代设置的。

⒕汉书是我国正史地理志中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名著,它的作者是班固。

⒖华阳国志是东晋时常璩的所撰写的一部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

西安市政府北迁带动了城市重心北移

西安市政府北迁带动了城市重心北移

西安市政府北迁带动了城市重心北移区域经济的提速助北郊快速“上位”从经济发展领域来讲,首先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北郊的建立对北郊人的思想起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北郊人已经意识到知识也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创造财富。

而北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南郊相比,有着鲜明的区位优势:南临北二环,又是规划中的312国道的必经之地,西铜一级公路从其东部由南至北经过。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又从其北部通过,有数据表明,开发区距西安客货两运站各5公里,距市中心5.5公里,距西安航空港30公里,条条干道都显示着新北郊的特色和优势。

尽管南郊的高新高新新房技术产业开发区有着飞速的发展,但它只是为北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一项技术产业的补充,北郊侧重的制造业的对外开发,对外出口,使得西安的优势能发挥,而陕西就能借助于西安的优势走向西部甚至全国前列。

目前,北郊经济开发区共有企业2300余家,先后有美国可口可乐、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日立、挪威海德鲁、英国BP、美国康明斯、中钢西重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在2006年北郊共引进项目100个,总投资139亿元,而中央企业成功重组陕西地方企业第一例的中钢西重工业园项目落户北郊经济开发区,总投资达24.8亿元,也成为陕西装备制造业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为北郊的经济腾飞做好了“助推器”。

市政府搬迁催热新城周边随着城市中心北移,西安市政府新行政中心在北郊的启用,无疑会给北郊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动力,对于北郊的再一次腾飞,意味着一次发展机会,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机遇。

此前,在西安形成“南强北弱”的局面也将成为历史。

眼下北郊无论是基础设施、文化医疗,还是卫生教育、生活配套、人居环境等城市综合元素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北郊城市的日益变迁变迁也让人眼花缭乱,具有现代化气质的高楼大厦、城市广场,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居住小区,滩清水碧,绿林成野的自然风光让北郊的市民对北城的发展更具信心。

为什么唐朝以后,西安成为废都

为什么唐朝以后,西安成为废都

为什么唐朝以后,西安成为废都?秦为胜西安与北京,开封、洛阳、南京、杭州并称为中国六大古都。

长期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建都历史最长城市,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

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古代历史地位中的写照。

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度、包容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 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

古代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古代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渭河与关中平原为西安成为历朝古都的提供充沛的水源和物质基础。

西安三面环山,地势险要,东有函谷关与潼关之险北有萧关与金锁关,阻挡少数民族铁骑,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锁控南北交通的咽喉重地;易守难攻,以使其不易为外力摧毁,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自秦朝开始,长安作为都城存在。

而自北宋之后,都城由洛阳迁到开封,再向北迁移到北京,10世纪初,西安丧失了全国政治中心地位,开始沦为一个地区性的城市,并且在后来的历史中这一地位再也没能得以重建。

西安的这种历史性的衰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安逐步退出中国政治中心地位?一、关中平原历经战争破坏、经济地位下降,经济中心向东、向南转移历经周、秦、汉、唐,特别是经过唐末的历史大动乱,西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宜再做统一王朝的都城。

这是西安丧失全国政治中心的内在原因。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其《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中提到,中国古都都经历过其“形成、发展、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过程,并且强调“都城在演变过程中是有一定规律的”。

建国后西安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

建国后西安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

建国后西安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一、建国初期西安城市的地域结构1950年至1977年)对西安城市规模发展影响最大的是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以后,西安的城市建设由于工业化和各种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盛唐以后一千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变化。

这一时期城市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⑴城区扩展阶段。

为恢复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恢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西安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些建设极大地恢复并发展了西安的经济、文教、卫生事业,也迅速地扩展了城市空间。

解放后的西安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于1954年得到国家正式批准,总体规划确定距旧城区东、西各四公里的地区为工业区。

生活居住区主要分布于旧城外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工业区于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林带。

陇海铁路以北作为仓库区和铁路职工住宅区:考虑到汉长安城和大明宫遗址的保护,陇海铁路穿越城市等因素,铁路北不作大的扩建。

南郊为文教区,以旧城为中心,从三个方向向外发展。

建国以来,西安市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城市建设的。

现在的城市格局:东郊为纺织、印染联合企业组成的“纺织城”;西郊为以生产输变电设备的“电工城”;南郊为以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为主的“文教城”;北郊为仓库区和铁路职工住宅区;旧城区为省市领导机关所在的“行政中心城”和商业区;周围为服务于城市的郊县。

西安市建城区的外部轮廓约成“T"形。

城市总平面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唐长安城的棋盘方格式特点。

这样,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西安建城区面积扩大,城市外缘迅速蔓延。

在对旧城区(即明代老城)采取“充分利用,基本不改建”的原则下,新建区以老城为依托,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如西郊几条主要道路(阿房路、劳动路、未央东路、未央西路)的开通,东郊工业区和南郊文化区规模的扩大,城市建成区范围由建国时的13.2平方公里扩展到1972年的131平方公里。

市内由东五路、西五路、长乐路、莲湖路、大庆路等相互联组而成、长达18公里的东西向主干道,这条主干道向东通临渔风景区,西达三桥镇和咸阳秦都区,是西安市区最重要的主干道路。

[西安为什么是13朝古都]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为什么最终没有成为首都-

[西安为什么是13朝古都]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为什么最终没有成为首都-

[西安为什么是13朝古都]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为什么最终没
有成为首都?
西安作为古代建都最多的城市,曾经有十三个王朝选择在此建都,比如曾经辉煌世界的唐朝以及汉代,都将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不过随着朝代的发展,到了明清之时,已经将都城选择建在北京,直到现在,北京依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那么,明清两代为什么没有遵循汉唐两代,抛却了十三朝古都西安,而选择了新的都城北京呢?
网络配图
其实真实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首先是人口和经济因素,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西安的经济和人口已经远远落后其他几个大都城,比如洛阳、南京和北京等大城市,而都城的选址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人口和经济问题,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才能优先作为都城的第一选择。

另外一种说法是出于迷信说法,认为西安作为历朝历代的故都几千年,至明朝已经失去了庇护,已经没了帝王之气,因此放弃了建都西安的想法。

网络配图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朱元璋晚年曾考虑过将都城迁往西安,于是他派自己的太子前去西安考察,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位太子朱标在考察途中因病而死,朱元璋觉得西安是块不吉之地,因此放弃了迁都西安的想法。

如果没有朱标的意外死亡,或许朱元璋迁都西安的想法就会落成,那么历史或许是另外一番样子。

不过我们说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只有以
史为鉴,才能更好地发展。

西安衰败的根源与解决方案

西安衰败的根源与解决方案

西安衰败的根源与解决方案原创。

徐朝宪西安;作为周、秦、西汉、隋、唐五个统一王朝的龙兴之地和都城所在地,西安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沐尽荣耀。

这份荣耀在唐朝时达到了极致。

据钱德勒和福克斯考证,世界上第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是唐朝时期的长安。

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如今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

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

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

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

唐长安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然而月圆则亏、日中则昃。

长安在唐朝达到它的发展巅峰后,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五代以来,关中地区不可遏制地陷入长期衰落中。

10世纪初,长安丧失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开始沦为一个地区性的城市,关于关中地区和长安的政治地位突然跌落并从此一蹶不振的原因,一千多年来众说纷坛,其中有两条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那就是在开发中不断破坏,在战乱中不断衰落。

一是过度开发。

都城是人类积极改造自然的产物。

一个地区长期建都必将导致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经济基础的削弱。

当这种破坏和削弱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城就因失去其依托而渐渐衰落甚至消失。

关中地区开发较早,周、秦属于开发的早期,西汉时达到较高的开发程度,隋、唐两代300余年,关中地区的人口激增,对其开发也随之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长期大规模的开发不仅使关中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天然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而且使得长安在中唐以后“气候振动较大”,“地震活动频繁”,“水旱灾害不断”。

打开《西安市志》,像“关中饥馑”,“关中旱涝相继”,“蝗灾,飞天蔽日”,“饥荒严重,陆游饿殍,人相食”等等这样的记载不绝于目,令人触目惊心,很难相信这些是在堂堂一国之都附近发生的事情,而且这样的记载在唐代中后期更多。

六大古都变迁的基本规律

六大古都变迁的基本规律

六大古都变迁的基本规律一、政治中心转移政治中心转移是古都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朝代的更迭和政治势力的消长,政治中心往往会随之迁移。

例如,中国的六大古都中,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都曾是重要的政治中心。

政治中心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改造,从而影响城市的变迁。

二、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发展是影响古都变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结构也发生改变。

例如,开封在北宋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规模上,还表现在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

三、战争与和平的影响战争与和平也是影响古都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争往往会造成城市的破坏和人口流失,而和平时期则有利于城市的恢复和发展。

例如,南京在太平天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曾遭受严重破坏,城市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反,北京在和平时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也相对稳定。

四、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也是影响古都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常常会破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造成城市结构的改变。

例如,洛阳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水灾的破坏,城市的结构和布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往往是突然的、不可预测的,但它们对城市变迁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五、交通与地理位置交通与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古都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通便利的城市往往更容易吸引人口和资源,从而得到更快的发展。

同时,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

例如,开封地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因此在历史上曾成为多个朝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而北京则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中国的首都。

总之,六大古都的变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中心转移、经济发展影响、战争与和平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交通与地理位置等都是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通过对这些基本规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上的城市发展过程,并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含答案)1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含答案)1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一填充题(30分)1,我国正史中第一部有地理志的是(《汉书·地理志》)第一部有河渠志的是(史记)2,(唐)李吉甫所撰( 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乐史所撰( 太平寰宇记),是我国古代两部地理名著3,东晋时都城( 建康),即今南京市,南宋时都城(临安),即今(杭州)4,隋炀帝开大运河中,沟通黄河淮河的名(通济渠),贯穿河北平原的称(永济渠)5,今西藏地区唐时称(吐蕃),元时属中央(宣政院)管辖1.《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朝的(郦道元)2.《华阳国志》的作者是(东晋)朝的(常璩)3.齐召南是(清)朝人,他的地理学的代表作是(水道提纲)4.唐朝的东京指今(洛阳),西京指今(长安)宋朝的东京指今(开封府),西京指今(河南府)5.明代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迄(山海)关6.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为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7.北魏是( 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8. 中国历史时期筑城思想在《周礼~考工记》有充分的体现9..根据《周礼》中国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分为三重,皇城、宫城、京城二.填空题⒈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灵渠(兴安运河)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⒋夏王朝所统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国都为中心的的直接统治区和以方国为主干的地方政区单元。

⒌东晋时期普遍实行的两种地方政区制度是侨州郡和实州郡⒎耧车最早出现于西汉朝。

⒏水排是东汉时期的杜诗发明的,它是当时冶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⒐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卫温和诸葛直到夷洲(即今台湾)。

⒑“松郡棉布,衣被天下”指的是元代松江府的纺织业。

⒒明代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苏州和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⒓市舶司最早是在唐代设置的。

⒕汉书是我国正史地理志中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名著,它的作者是班固。

⒖华阳国志是东晋时常璩的所撰写的一部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

历史趣谈十三朝帝王之都的西安为什么没有成为首都

历史趣谈十三朝帝王之都的西安为什么没有成为首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十三朝帝王之都的西安为什么没有成为首都导语:西安是中国大都市中很古老的城市之一,十三朝的帝王都建都于此,历史上最强疆域最宽广的西汉、唐朝也都在此扎根,那为什么西安没有成为中国...西安是中国大都市中很古老的城市之一,十三朝的帝王都建都于此,历史上最强疆域最宽广的西汉、唐朝也都在此扎根,那为什么西安没有成为中国最终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呢?其背后的真正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在翻看了大量的资料后,其多数人认为至明朝包括明朝以后都城定到北京,而没有定西安的大体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清末开放口岸后,大多是沿海沿江一带,在洋人的带动下,沿海一带经济发展好,而西安地处关中平原,虽然农业发达,但在铁路的发展进步后,自然经济的西北一带,已经不是那么的得要了;二是人口因素,统治就是统治的人口,西安对于当时的人口分布处于边缘,而又背靠大西北,人口稀少不如洛阳、南京、北京;三是一些迷信说法,说到西安至明朝之始已无王气,说是明朝修建的西安钟鼓楼把王气挡住了。

这些没有错,但也都是后人分析得出来的结论。

而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明朝太子朱标之死,西安便错过了成为帝王之都的机会。

如今的首都北京,是自明朝开始,就一直作为中国的首都延续至今。

如果不是因为皇太子朱标之死,中国的首都就是西安了。

这点还要从西安有名的钟鼓楼说起。

西安的钟鼓楼修建于公元1380年,朱元璋下令修建的。

钟楼的屋顶是重檐攅尖式建筑结构,这种结构属于古代最高的建筑等级,也就是说只有皇家才可以此结构修建建筑。

钟楼高34米,比天安门城楼还要高出一米,而且采取的是皇家彩绘风格,形制之高,依然超过了当时的明朝道都南京的钟鼓楼。

那么在等级制度森生活常识分享。

西安:十三朝古都没落的水资源因素

西安:十三朝古都没落的水资源因素

西安:十三朝古都没落的水资源因素西安是东亚帝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为那里是首座被称为“京”的都城,并先后成为周制与秦制两大统治模式的中心起始点。

以城市为核心的关中地区,更是被誉为建立王朝的龙兴之地。

因此,关于西安在唐朝结束后的没落与衰退,也成为很多人研究探讨的内容。

通常来说,总结出来的主要原因包括频繁战乱城造成的破坏,以及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后所造成的空穴效应。

当然,其中也包含帝国都城也势必出现的过度扩张效应。

西安的河道与古城墙风貌但最为直接的因素却鲜有人注意。

那就是直接造成了西安及周边地区衰落的水污染因素。

因为相比产业调整、战争创伤等问题来说,水污染是非常致命而很难迅速解决的顽疾。

由于古代先民为取水方便,所以往往会选择依水而居。

设计师与规划者们选址建城位置时,也都会把水源作为必要的考虑条件。

通常会把普通城市建在河道一侧,而巨型城市则往往横跨河流两岸。

西安附近自古就有8条主要河流古代的西安四周就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等8条河流,以至于素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

所以,不仅此地事宜筑城,还能配套建设许多大城市所必须的周边设施。

例如供养众多人口的农业,就以靠近城市本身最为合适。

既可以方便索取而省下运输成本,也能让城市驻军对农田本身进行保护。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西安的最终没落,也是因为水系过于发达,并影响到城市本身的地下水质量。

早在北朝末年,篡位成功的杨坚就发现,旧的长安城附近环境相当糟糕。

自秦汉以来的数次大规模扩张,让不同时代的生活垃圾产生堆积效应。

这个情况在汉朝时就已浮现,只是因为东汉将都城搬往洛阳而遭人忽略。

西安自古以来就不应该是缺水的地方经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等到杨家准备重塑伟大帝国,才发现这个情况有多么可怕。

城市居民依靠打井取得的地下水,已经因大量污染而变质,根本不能为人所饮用。

这才迫使隋文帝决定在旧城东南龙的首原,建立一座新城。

稍后取名大兴的中古西安,就成为了关中辉煌历史的最后见证。

【免费阅读】西安事变的原因

【免费阅读】西安事变的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系别xxxx班级xxx姓名xx学号xxxx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摘要: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学者意见歧异,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要科学地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必须按照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合力作用的原理,对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索.一张、杨二将军在和平解决事变中的主体作用张、杨二将军发动事变的初衷,是从民族利益出发,要求蒋介石结束内战,领导全民抗日.他们实行兵谏,是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逼使蒋介石接受建议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和平解决蒋介石张学良西安事变一、西安事变经过当时在西北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有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率领的第十七路军,这两支军队均非蒋介石嫡系,屡受排挤,对此,他们极为不满,尤其是东北军,过去盲目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弃守东北,遭到国人唾弃,后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损失,全军上下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收复东北国土。

在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种种渠道,大力开展对这两支军队的工作,坚定了张、杨联共抗日的决心,从而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首先在西北地区取得胜利。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

又称双十二事变。

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果断实行兵谏,软禁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了以“停止一切内战”为中心的八项主张。

张、杨表示:“我们持有公理,决不后悔。

我们惟一的希望,只是求这些政策的实现和对国家有所贡献。

让全国的同胞来裁判我们的功罪!”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不久“一二·九”运动爆发,全国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

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唐朝之后,西安为什么很难再成为首都?其中有个致命原因

唐朝之后,西安为什么很难再成为首都?其中有个致命原因

唐朝之后,西安为什么很难再成为⾸都?其中有个致命原因中国古都的数⽬众说纷纭,有五个、六个、七个都有⾃⼰的版本。

但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和北京是不可否认的古都。

他们的地位在其他城市⽆可匹敌。

据中国历史记载,秦、汉、隋、唐四朝除洛阳外,都以西安为国都。

所以当时就有“东都洛阳,西都西安”的说法。

因为西安在唐朝之前就已经是都城了。

那么,为什么唐朝之后西安很难成为都城呢?接下来,我将和⼤家⼀起探索西安背后的秘密。

⼏千年来,中国的⽓候⼀直在变化,就像今天的社会从整体上造成了全球变暖⼀样。

在古代,我不知道为什么。

⾃宋代以来,受季风⽓流等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壤⽓候越来越⼲燥,⽔资源逐渐匮乏。

特别是西安地处⾼纬度的末端,所以这⾥的⽣活环境不如以前那么好了。

恶劣天⽓的影响并没有缓解该地区的缺⽔状况,我们都知道对的时间和对的地⽅是最好的时间,那么哪个皇帝会选择错误的地⽅呢?西安市的这⼀情况在唐朝时得到了缓解,所以长安仍被选为唐朝的都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候对长安的主要⽣活资源产⽣了很⼤的影响。

即使⼟地没有⾜够的营养和作物不发达。

因此,⼈们不得不从国外进⼝⾷品,这是⾮常⿇烦的。

由于当时物资资源不那么雄厚,在粮⾷运输过程中,洛阳⼀直被介绍。

为了更好地⽣存,都城迁都洛阳。

麦⼦怎么收不进来呢?这是西安难以成为⾸都的第⼆个原因,那就是地理位置。

从湖北到西安。

如果你从⽔路往下看,西安是在⽔⾯的上游,⽽船在不断的⼒的作⽤下,不是从低到⾼。

如果要强⾏操作,不仅需要耗费⼤量的精⼒,⽽且⼗分危险。

更不⽤说⾷物不能进来,甚⾄船夫可能会被杀死。

当然,没有⼈尝试这样做。

陆路呢?在古代,所有的劳动⼒都是由马车运送到⼯作地点,这样的距离,在路上会消耗⼤量的⼈⼒资源。

此外,万⼀遇到拦路强盗,也不会有好结果。

因此,如果不得不⾛陆路,那就得花⼀⼤笔钱,财政部也就不会这么浪费了。

哪个皇帝会选⼀个坏地⽅呢?然后所有其他国家开始向东⽅发展。

因此开封为⾸都。

政治角度分析制约西安因素

政治角度分析制约西安因素

政治角度分析制约西安因素1、从要素角度看,“贷款难”和“土地严”成为焦点由于信贷和土地被视为此次宏观调控需要控制的两大“闸门”,今年以来,中央银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特别是从4月下旬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制度,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

与去年同期相比,西安市今年1―9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9.1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增幅下降9.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幅下降7.9个百分点。

从贷款绝对量看,1―9月份金融机构同比少贷119.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少贷70.11亿元,造成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部分企业无法正常开工,中长期贷款少贷14.31亿元,对市政建设及部分重点建设项目正常运行带来很大困难,西安贷款难成为各业对宏观调控的第一感受。

与此同时,土地审批严也成为各行业对宏观调控又一深刻感受和此轮宏观调控不同于前两轮的一个焦点问题。

在金融工具一时难以奏效,主要行业投资高涨难以遏制,结合全国粮食安全形势,国家采取了改革开发以来最为严厉的土地政策,组织清理违规在建项目,清查违法占用耕地,严查“铁本”等重大违法案件,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

我市不存在违规在建项目,但有46个园区被撤消,县域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许多年初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及两个西安开发区新近招商引资项目处于“无地”状态,开发区“二次创业”计划实施受到一定影响。

2、从生产角度看,有喜有忧,主要表现出“两增两降”一是粮食增产。

在整个宏观调控过程中,国家将粮食安全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与调控政策相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措施。

今年我市夏粮丰收,总产达97.7万吨;秋粮也获得了好的收成,总产达99.8万吨,与去年相比增产21.6万吨,增长27.7%,其中,增长中的9.1%来源于播种面积较去年增加因素的拉动影响。

隋唐之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原因有哪些?

隋唐之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原因有哪些?

隋唐之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原因有哪些?隋唐以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原因分析秦汉以来,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一直是在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隋唐以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逐步东移,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人口增长过快,关中资源无法满足人口需求。

国都肯定是大都市,大都市必然是人口大城。

查阅有关资料,以长安为例,公元前100年,西汉天汉元年,长安城里人口大约25万。

到了公元613年,隋大业9年,长安城内人口大约49万。

到了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长安城内人口达94万,接近100万。

与天汉元年相比,增加了三倍。

国都人口增加了3倍,国都周围地区的人口应该同比例增加。

人口成倍成倍地增加,但关中地区的土地没有成倍增加,粮食产量没有成倍增加,其它的消费资源也没有成倍增加,资源供应不足必然带来国都外迁。

宋朝定都开封,元明清定都北京,而不是定都长安,很明显东部更有利于获取资源。

特别是京杭大运河凿通,江南的米粮通过运河很容易运到开封和洛阳。

但是运到长安,需要经过落差较大的晋陕峡谷,难度太大。

所以隋唐都积极营建东都洛阳,当长安粮食不够吃时,就到洛阳去吃。

武则天直接把武周的首都定在洛阳,容易获取资源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2、黄河中上游过度开发,后劲不足。

自西周兴起到隋唐,黄河中上游孕育了灿烂文明。

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也集中在黄河中上游,经过长期开发,特别因为战乱导致的重复开发,至隋唐时,黄河中上流的资源已经透支严重。

因为人口增多,黄河中上游的森林资源、植被资源开发严重,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冲积淤积,又给下游带来灾难。

因为过度开发,中上流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客观上也导致政治经济中心东迁。

3、战乱频仍,人口东迁带来经济中心东迁,反过来促进政治中心东迁。

从汉末黄巾起义开始,北方进入长期的战争动乱期。

先是三国,后来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再后来是五胡乱华南北朝。

由于长安、洛阳是国都,战争不管从哪里发起,最后都会烧向关中。

唐以后关中失去全国政治中心原因再探讨

唐以后关中失去全国政治中心原因再探讨

A Re-Discussion about Why Guanzhong Region Lost Its National Political Center Position after the Tang
Dynasty
作者: 徐卫民[1]
作者机构: [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075
出版物刊名: 中原文化研究
页码: 88-9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唐代;政治中心;探讨
摘要:关中地区是十三朝古都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影响最大的
地区。

然而唐代以后其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且从此一蹶不振,中国的政治中心向东向南发展,再没有回到关中地区。

从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发现其衰落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朝代更迭的频繁、经济中心的南移及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等多方面原因综合
造成的。

唐代长安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

唐代长安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

唐代长安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
熊普军;张现国
【期刊名称】《消费导刊》
【年(卷),期】2007(000)014
【摘要】唐都长安在唐朝前期不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也是世界大都市,但从安史之乱后,其地位逐渐衰落了,长安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本文探讨了长安在唐朝一系列的事件中衰落的全过程。

【总页数】1页(P233-233)
【作者】熊普军;张现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2
【相关文献】
1.从州邸到进奏院:唐代长安城政治格局的变化 [J], 李永
2.唐代长安政治权力中枢位置的变迁与"三大内"机能的嬗变 [J], 陈扬
3.关中丧失政治中心地位原因之我见--从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势力对比等方面探讨[J], 潘明娟
4.从长安到西安:唐代之后长安城垣格局的变迁 [J], 王瑞坤
5.从长安到西安:唐代之后长安城垣格局的变迁 [J], 王瑞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丧失全国政治中心地位的原因新探内容摘要:10世纪初,西安丧失了全国政治中心地位,开始沦为一个地区性的城市,并且在后来的历史中这一地位再也没能得以重建。

西安的这种历史性的衰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归纳为:一、历经周、秦、汉、唐,特别是经过唐末的历史大动乱,西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宜再做统一王朝的都城;二、从南北差异和对峙的意义上来看,西安的地理劣势在唐以后暴露得愈来愈明显,不宜作为后来王朝的都城(与其它城市相比);三、中国古代的建都传统和乡土观念不利于西安政治中心地位在唐末以后的重建。

关键词:西安;全国政治中心;重建;乡土观念作为周、秦、汉、唐等一个个统一大帝国的都城,西安在中国历史上沐尽荣耀,出尽风头。

然而,唐末以后,西安开始让位于洛阳、开封、南京和北京等城市,丧失了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显赫地位,并且一去不复返,不能不令人忆昔伤怀,扼腕叹息。

对西安“失宠”的原因,学界多有评议,然而偏颇和不足之处也不少,如许多论著都侧重于从西安在唐末的破毁中找原因,要么就用“经济重心南移”来搪塞之,而对一些历史深层的以及宏观形势变化上的因素鲜有提及。

本文旧题重弹,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能有所精进和发挥;题目中着一“新”字,意在敦促自己独立思考,不甘雷同。

然才学所限,难能勉强,唯求竭思尽力而已,恳请师长多多批评指正一历经周、秦、汉、唐,特别是经过唐末的历史大动乱,西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宜再做统一王朝的都城。

这是西安丧失全国政治中心的内在原因。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其《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中提到,中国古都都经历过其“形成、发展、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过程,并且强调“都城在演变过程中是有一定规律的”①。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西安丧失全国政治中心地位这一历史现象纳入西安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加以把握,从而认为西安经过周、秦的形成,汉、唐的发展,到唐末丧失全国政治中心地位走向历史性衰落,是西安城内在的发展规律使然,具有必然性。

以这种态度来探讨西安衰落的原因,有利于保持历史的公正与客观,从而避免因主观感情或视野狭窄而造成不应有的疏误。

同众多历史城市的形成一样,都城在一地的建立和维持是以该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的。

关中平原南依秦岭,北临渭水,被山带河,金城千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而且,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有“天府之国”的盛誉。

正是因为关中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方面的优越性,位于这一地区的西安才有可能成为历代王朝的都城,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是,反过来说,都城是人类积极改造自然的产物,一地区的长期建都必将导致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经济基础的削弱,而当这种破坏和削弱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城就因失去其依托而渐渐衰落甚至消失。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城市历史中屡见不鲜,如楼兰古国和统万城等。

据统计,“历史时期先后有十一个王朝、三位流亡皇帝和四位农民起义领袖在关中建都”,它们是“西周、秦、西汉、新、绿林、赤眉、东汉献帝、西晋惠帝和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①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自序》,中华书局1998年。

隋、唐、黄巢的大齐和李自成的大顺”,“总计历时1077年”①。

如此多的朝代在西安建都,这不仅给西安这座古都带来了历史和文化上的无限荣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给西安带来了环境和经济上的重负。

回顾西安漫长的建都史,我们从字里行间随处可以感受到西安为其荣耀而付出的沉重代价,而且隐约可以听见西安在艰难承载起一个个巨型帝国时,在其重压底下所发出的阵阵呻吟和啜泣。

西周是第一个在关中建都的统一王朝,后历经秦、汉而迄于隋、唐。

在从西周到唐末的漫长历史中,西安的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在开发中不断破坏,在战乱中不断衰落。

关中地区开发较早,周、秦属于开发的早期,西汉时达到较高的开发程度,隋、唐两代300余年,关中地区的人口激增,对其开发也随之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长期大规模的开发不仅使关中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天然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而且使得西安在中唐以后“气候振动较大”,“地震活动频繁”,“水旱灾害不断”②。

打开《西安市志》,像“关中饥馑”,“关中旱涝相继”,“蝗灾,飞天蔽日”,“饥荒严重,陆游饿殍,人相食”③等等这样的记载不绝于目,令人触目惊心,很难相信这些是在堂堂一国之都附近发生的事情,而且这样的记载在唐代中后期更多。

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关中地区粮食产量的剧减,,严重影响到西安作为一国之都的经济基础。

尽管关中平原以土地肥美,物产丰殷著称,关中粮食不足的问题却是古而有之,从秦开始历朝历代都要通过漕运从关东运粮以解关中缺粮之急。

这种情况发展到唐代变得更为严重,甚至酿成震动京师的粮食危机。

据史书记载,唐中后期许多皇帝因为京城缺粮而率文武百官去洛阳“就食”,成为“逐粮天子”④,甚至高宗皇帝因此死在洛阳,不能终老故都,含恨而终。

可见,关中地区的经济基础在唐中后期已显现出明显的颓势,且政治中心亦随之向关东倾斜。

战乱对长安城的破坏也是极其惊人的。

从西周末年的犬戎灭镐,到秦末项羽火烧咸阳,再到西汉末年的新莽之乱和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西安不断地遭到战乱的洗劫,对西安的人为破坏可谓陈陈相因,变本加厉。

唐末的历史大动乱更是对西安致命性的破坏。

据史书记载,长安城及其郊区在僖宗和昭宗时曾四次陷于战火之中。

883年,黄巢在长安与官军激战空前惨烈,四月离开长安时,下令焚宫闱、省寺、居第殆尽,官军进城更是暴掠与贼无异,长安室屋及民居所存无几;885年,王重荣、李克用与田令孜大战于沙苑,田令孜败归后,令焚坊市及宫城,长安城唯昭阳、蓬莱等三宫仅存;896年李茂贞自岐攻入长安放火,使长安城宫室建筑统统化为灰烬。

⑤而到八年后的904年,朱温胁迫昭宗迁都洛阳,行前不仅“强令京师民按户籍迁居洛阳”,而且下令“拆毁长安宫室、百司公廨、民间房屋,将所得木料由渭水漂流而下运往洛阳”⑥,这使长安城遭受了致命的一击。

此后京城成为废墟。

严酷的战火摧毁了长安城,也摧毁了长安郊区,使长安不能作为都城继续沿用下去。

二从南北差异和对峙的意义上来看,西安的地理劣势在唐以后暴露得愈来愈明显,不宜作为后来王朝的都城。

这是西安丧失全国政治中心地位的外在因素。

辩证地讲,任何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都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暴露出其相对劣势,即所谓的地理优势不是绝对的和永恒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时代性。

位于关中地区的西安也是如此。

人们习惯于这样来描述关中的地理优势,说西安“南依秦岭,北临渭水,被山带河,①史念海、萧正洪、王双怀:《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6页。

②同上,第240页。

③《西安市志》第一卷,西安出版社1996年,第51—56页。

④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第443页。

⑤以上据史念海、萧正洪、王双怀:《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1页。

⑥《西安市志》第一卷,西安出版社1996年,第57页。

金城千里”①,或者说关中“居于四塞之内”②,“有高屋建瓴之势”③,“近可攻退可守”④。

这是不错的,但却主要是从军事战略意义上来说的。

那么在沟通东西南北的意义上来讲又如何呢?作为一个统一帝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恐怕沟通的便利比军事的易于据守更为重要吧。

从关中地区自身的地理特点来看,关中地区显得太过封闭。

正如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关中地区在军事战略意义上的优势刚好是其在沟通不同地域方面的劣势。

作为一个统一大帝国的都城,其军事战略上的意义应比一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要淡化得多。

虽然都城在军事战略上的优势对于一国在立国之初政权的巩固意义非凡,但随着帝国的繁荣和强大,这种军事战略上的全副装备则会转变为沉重的包袱,制约着都城在对全国进行有效管理和统一调度全国人力物力方面职能的发挥。

像秦、汉、隋、唐这样的大帝国,无疑需要一个足够开放的大都市与之匹配,而西安在这点上显然并不称职。

西安深居内陆,“居于四塞之内”,“周围有崇山峻岭环绕”⑤,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秦岭将西安与南方阻隔,这是西安要沟通南方所无法逾越的障碍。

水运方面,西安虽然河流不少,有“八水绕长安”之说,但河流的规模太小;而黄河又有三门峡之险,严重影响到黄河沟通东西功能的发挥,这成为历朝历代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此,西安在唐代虽称国际性大都市,但交通却多由陆路,无法在水路交通方面施展身手,这与英国之伦敦、法国之巴黎及日本之东京形成鲜明对比。

而唐之后取代西安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洛阳、开封、南京和北京则无不是水陆交通的枢纽,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可见,唐以后的帝国统治者们在择都问题上表现出走出封闭,兼顾水陆交通的择都取向。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西安的地理位置太过偏西。

周隆兴于西岐,数迁而至于丰镐;秦国被关东六国讥笑为“西戎”,孔子周游列国而不入秦;西安在历史上也多次被称为“西都”。

可见西安之“西”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地理位置偏西之弊有很多。

首先,都城地理位置偏西使国家对广大的关东之地的管理尤为不便,甚至酿出许多祸端。

如西周为了解决对关东管理不便的难题,于是大封诸侯,最后导致诸侯坐大,周室衰微;秦吸取周之教训,罢分封,置郡县,结果过犹不及,短命而亡;西汉初立,再行分封,又导致了“七国之乱”;隋炀帝为了加强与关东的联系而开运河、营建东都,却劳民伤财,激起民怨,使隋王朝顷刻土崩瓦解。

唯唐朝坐享隋炀帝之功,后来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国势所生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向心力才勉强维持了较长时间稳定和统一的局面。

其次,西安地理位置的偏西与中国当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大势相背离。

历史发展在地理位置上的趋向是由开发较早的文明中心向四周扩散。

隋、唐之世,中原地区经过数千年的开发已经走向衰落,而南方作为一个新兴地区,其经济地位开始不断攀升,这就使得作为都城的长安对南方越来越倚重,而两者地理上的阻隔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唐以后的统治者倾向于将都城建于西安之东之南,以适应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大势。

如“东汉时期,以及后来的北宋初年,也曾有人设想定都长安,只是考虑到粮食问题不好解决,方才作罢”⑥。

此外,从中原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形势来看,西安易于遭到游牧民族的侵袭,其位置极为不利。

西安的地理位置偏于西北,而这一地区正是历史上游牧民族活动最为频繁和激烈的地区。

当北方某一游牧民族兴起的时候,他们就会从西北向中原地区侵袭和骚扰,而关中地区南有秦岭阻挡,东又有黄河和函谷关相阻,往往形成自缚之困局,极不利于战略迂回和在纵深上的展开。

而开封、南京和北京等城市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借助河海进退自如,从而保护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