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测量 机械运动学案 - 副本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设计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设计一、引言二、温故互查1.估计你的身高___,课桌高度_____,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___。
三、新课导入:同学们一定参加过或看过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在田赛中如跳远以距离的长短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如100米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那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要用那些工具呢?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板书课题。
四、学习探究:(20分钟)设问导读:问题1长度单位:阅读课本P10—1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
常用单位是_______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km=______m=____dm=____cm=____mm=___μm=____nm2.5km=____m=_____nm 6x105nm=____m=____cm3. 通常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______________设计理由:让学生体验人的直觉不可靠,引出问题:要想知道准确长度,就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通过对帽子AB和CD的长进行测量,引入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关于长度的单位换算学生有一定基础,阅读即可完成。
使用说明:学生测量帽子AB和CD的长明确直觉不可靠,明确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人小组互查。
问题2长度测量:(1)观察课本P11页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回答以下问题:观察手中刻度尺,它的零刻度线在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是否磨损_____,量程是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
(2)实验活动(小组合作)(1)阅读课本P12页图1.1-3和图1.1-4,完成以下填空。
▲放对:刻度尺要 ;有刻度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不能倾斜。
▲看对: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就“会读”给学生做出示范,并完成填空。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甲乙【提出问题】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分别为 cm就分度值而言,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加油站】实验室机械停表J1202的外形如上图所示.【使用方法】第一次按下B时表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下B时表针停止转动,读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目标定向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二、学生先学回答问题1.图甲中两根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自学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练习一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2.完成单位换算: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μm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nm三、合作探究看图分析:在测量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问题:1.要测量以上长度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刻尺?2.怎样放置刻度尺?3.读数时要注意什么?4.记录数据时要注意什么?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分别为1.3cm还是1.30cm练习二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四、点拨拓展1.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2. 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你能想办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练习三如图所示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回答问题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3.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练习四有五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187.6㎜;②187.5㎜;③187.8㎜;④187.65㎜;⑤187.7㎜.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0㎜B.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7㎜C.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③次D.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⑤次反馈达标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2.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2) 物理课本的宽为1.85;(3)人眨一次眼经历的时间大约是0.43.完成单位换算:(1)一张纸的厚度是:70 um=______nm =________m(2) 1.5h = ______ min=______s4.图甲、乙所示,木块的长度分别为cm、cm;图丙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_图甲图乙图丙5.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8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
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4.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长度的测量阅读课本第10、11、12、13页,认识长度的单位和单位换算及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完成下列问题: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使用测量工具.2.长度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常用测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测时间的工具有停表.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符号是s.4.1km=1000m 1m=10dm 1dm=10cm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测量长度选择适当的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平行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探究一①如何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和使用其他测量工具一样,首先认清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如果零刻度磨损了怎么办?)②请各小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交流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长(cm)宽(cm)厚(cm)探究二如何较准确的测出一元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1.测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一贴二平三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零刻度磨损的刻度尺,可任选一整数刻度线为“测量零点”.3.长度测量结果要估读一位且只能估读一位,若被测长度的终端恰好对准某一刻度线,应估读“0”.1.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金属丝直径是.2.一X写字台的高度大约是(A)时间的测量误差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min和 h.2.1min=60s 1h= 60 min=3600s3.为了较方便的测量时间间隔,我们经常用停表测量时间.阅读课本第13、14、15页,完成下面的操作和问题:1.练习如何使用停表?2.古代人和现代人如何测时间?你还有其他粗略测时间的方法吗?3.在测量中,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如何减小测量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不同人读数、测量工具、测量方法.(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清除,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1.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1.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D)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2.“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小球到固定点距离l(摆长)/米小球质量/克摆动幅度/米小球往返摆动20次的时间/秒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时间/秒1 202 203 304 305 20 0.05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停表、刻度尺;(2)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T,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3)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小球到固定点距离决定;(4空气阻力;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短 (填“长”或“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学案设计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长度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3.单位换算:1km=103 m,1m=106 um=109 nm①进率:km 103m 103 mm 103 um 103 nmm 10 dm 10 cm 10 mm即②数不变、记进率、化单位a.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b.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c.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d.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例如:25km=nm 25um=m由km→nm ,下了四级台阶,进率为1012所以25km = 25×1012 nm =2.5×1013 nm由um→m ,上了两级台阶,进率为10-6所以25um =25×10-6 m =2.5×10-5 m二、长度测量1. 基本工具:刻度尺2.常用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看分度值。
②使用时→三会:会放: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累积法(以多测少):多用于测量细微物体的直径或厚度。
公式为NL L 总 (N 为数量) 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或细金属丝的直径等。
②化曲为直法:用于测量曲线的长度。
用无弹性棉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即可。
例如:测蚊香的长度,树干的周长。
③滚轮法: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圆在待测曲线上滚动,记下圈数,用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多用于测较长曲线的长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的基本单位和常用长度单位;2.掌握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长度的方法;3.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和常用时间单位;4.学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二、教学重点1.长度的基本单位和常用长度单位;2.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四、教学准备1.白板、黑板、彩色粉笔;2.尺子、卷尺;3.秒表。
五、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长度和时间有关的问题,如跑步的速度有什么方法可以进行测量?手机上的秒表是如何工作的?将学生引导至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概念解释(10分钟)1.教师介绍长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长度的作用和意义,并向学生解释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2.使用一米长的细线把教室分成一米一米的小格,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说出教室的长度,并理解一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
3.教师介绍常用长度单位,如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要求学生用最小单位表示每个长度单位。
第三步:实际测量(1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尺子、卷尺等工具,并讲解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实验,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长度测量,并记录结果。
3.学生就自己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并归纳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10分钟)1.教师以练习题的形式向学生提问,以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掌握。
2.学生在纸上回答练习题,教师批改答案并做相关解释。
第五步:概念解释(10分钟)1.教师介绍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作用和意义,并向学生解释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2.教师介绍常用的时间单位,如分钟(min)、小时(h)、天(d)等,要求学生用最小单位表示每个时间单位。
第六步:实际测量(1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秒表,并讲解使用秒表测量时间的方法。
1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重点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教学过程教科书P10上面有两幅图,判断一下帽檐与帽子高哪个长?两个中心圆哪个大?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用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等,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仪器、工具和标准,帮助我们准确的进行测量,例如:刻度尺,钟表,温度计等。
一、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km,1km=1000m=103m米:m分米:dm,1dm=0.1m=10-1m厘米:cm,1cm=0.01m=10-2m毫米:mm,1mm=0.001m=10-3m微米:μm,1μm=0.000001m=10-6m纳米:nm,1nm=0.000000001m=10-9m进率为1000的单位为:km、m、mm、μm、nm进率为10的单位为:m、dm、cm、mm3、长度单位换算步骤:数值不变,乘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例如:二、长度的测量1、常见的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
(若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则需要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认:①零刻度线:确认零刻度线在哪,是否有磨损。
(若零刻度线磨损,则可选任一整刻度线为起点。
)②量程:测量范围是多少。
《机械运动》物理教案优秀4篇
《机械运动》物理教案优秀4篇《机械运动》物理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二、【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运动的快慢【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自学互动,适时点拨(一)自学互动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
知识回顾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nm= m,1微米=米;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 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选:观察刻度尺的和,根据测量的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 ____决定的。
(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 _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4)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 ___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 ;(2) .6、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叫做速度;(2)计算公式:速度=,用符号表示;(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物理意义是。
1km/h= m/s.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与___ __的比值。
二。
考点点击考点1:时间和长度的估计与单位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⑷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0.015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复习课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阶段复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a)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a)3.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b)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b)学习重点: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习过程:一.章节知识梳理:(见资料)二.合作学习:1.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
则:(1)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为参照物(2)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为参照物(3)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而造成的,这说明。
2.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地球距离月球3×108m,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上匀速直线行走,且每隔5s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
某时刻,探测器发出信号时,前方相距32m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s,探测器再次发出信号时距离障碍物22m;再经过5s,探测器发出自动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c. 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a.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b.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b.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意识和安全意识。
5. 总结与拓展: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提问学生如何提高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准确性,并分享网络资源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平台,上传预习PPT和视频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强调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概念。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长度和时间测量”课题,设计问题,如“长度和时间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方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实际案例:鼓励学生参与实际案例的测量活动,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2. 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学会分析误差原因,掌握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验证,锻炼科学思维。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分组实验中相互协作,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长度和时间测量知识。
- 通过拓展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与长度和时间测量相关的科普书籍:《物理量的测量》、《长度、时间和质量计量》等,这些书籍详细介绍了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历史、原理和应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知道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之一,认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3.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估测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4.知道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并会运用.5.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6.知道时间的测量工具,能正确测量时间.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知道一些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熟悉停表(秒表)、石英钟等时间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3.利用比较法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思考和科学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2.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3.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4.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刻度尺(量程0~20cm,分度值1mm)、三角尺一副、停表、电子表、纸条、细线、圆柱体、硬币等.教学难点1.刻度尺的估读.2.停表的使用和读数.3.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4.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为便于国际间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比它大的单位有千米,换算关系:1m= 10-3 km=103 mm.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为刻度尺.测量时,尺要紧靠待测物体.测时间的工具有钟、表.常用时间的单位有小时、分钟、秒.其中1h=60 min= 3600 s.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在于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而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目测自己课桌的长、宽、高,并比较它们的长短.学生大胆估测,并积极发言.(教师提醒学生要给估测结果注明单位)师: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判断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生:用刻度尺、卷尺等.师: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你们知道体育老师是用什么来给大家记时吗?生:用秒表.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由此可见,不同的物理量有不同的测量工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进行新课长度的单位1.靠感觉来判断不准教师出示图片(将教材P10图放大后复制到一张硬纸上),引导学生观察是AB长还是CD长,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学生思考并回答(说法不一).师:请大家实际测量一下,看估测是否准确.学生动手测量,然后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指出靠感觉来判断不准确.师: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做一个实验,一位同学看着手表计时,另一位同学闭上自己的眼睛,估计闭眼1min后睁开.然后二人交换操作,看看谁对1min的时间的感觉准确.学生发表看法:靠感觉来判断是不可靠的.教师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明白了,单靠感觉来判断是不准确的,必须进行测量.实际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我们的感觉不一定可靠,为此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进行测量.板书:靠感觉来判断不准确,为了定量描述,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必须用仪器进行测量.2.常用的测量工具师:请大家回忆日常生活中碰到了哪些测量工具,分别测量什么物理量.生:测量长度的有直尺、三角尺、卷尺;测量温度的有温度计;测量时间的有钟、表;测量质量的有天平、杆秤等.师:同学们回答正确,很棒!板书:常用的测量工具:尺、天平、钟、表、温度计等.3.单位师:你能用桶量一量我们学校花坛水池中有多少桶水吗?生(抢着回答):那要看桶的大小呢!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为什么呢?生:如果桶的容积小,则量的桶数多;如果桶与水池的容积一样大,则量的只有一桶水;如果桶的容积比水池的容积大,那还不足一桶水.师:出现这些答案的原因是什么?生:桶的容积不同.师:桶的容积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同,那要怎样才能统一测量的结果呢?进行新课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工具师: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生:直尺、三角尺.师:其实生活中除了直尺、三角尺外,我们还看到装修、建筑工人用到卷尺和皮尺.工厂的工人在加工零件时为了更精确,用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同时展示给学生看)板书:1.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刻度尺;2.更精确地测量用到的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师: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好,下面请大家做个实验: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长、宽.然后请大家观察自己所用的刻度尺,并完成下面的思考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你所使用的刻度尺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2)它的分度值(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大?(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4)如何放置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长度的数值?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实验.实验结束后,请几位学生回答,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板书: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一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的位置;二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且要紧贴被测物体;三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与尺面刻度垂直,且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例2】(多媒体展示)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解析: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为0.1cm=1mm,且起始端不是在“0”刻度线处,而是从刻度尺的5.50cm开始,再观察金属片的右端在刻度尺8.30cm 处,所以金属片的长度为2.80cm,综合各选项可知D正确.答案:D进行新课教师总结:为了使测量值尽量接近真实值,实际中往往要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一般测量3~4次).板书:自然界中不同物体的尺度不同,有的很大,用光年来表示;有的很小,小到肉眼无法辨认,只能用纳米表示.好,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P13“小资料——一些长度和距离”,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宏观物体和微观物体的尺度.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长度和距离.长度的特殊测量1.累积法测量教师提问(并展示器材):如果我们测量的物体很小或很薄、很细,如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漆包线的直径,而测量的工具也只有刻度尺,那么又如何测出它们的厚度和直径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手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多大,并与一张纸对比,然后提问: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一张纸的厚度太薄,远远不到1mm.师:一张纸太薄,那50张、100张纸叠在一起厚度够吗?生(积极回答):可以测量了.测出50张、100张纸叠在一起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张数,即可得出一张纸的厚度.师:很好,这种测量称累积法测量.好,下面请大家测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在累积法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可适当引导)①与课本内的纸厚度不一样的不能测进去.(如课本的封皮、彩图纸).②张数最好凑成容易计算的数量.③每页都要压紧.学生实际测量,教师巡视,指出测量中的错误.(如看刻度时视线与刻度尺要垂直;刻度尺要贴紧被测物体;刻度尺不能斜放等)板书:微小物体的测量——累积法:长度l=L/n(L表示n个相同微小物体的总长度;l 表示一个微小物体的长度)2.三角尺直尺配合法测量师:像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又如何测量呢?(展示硬币、圆柱体、圆锥体)请大家动手操作测量.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在直尺上很难对齐,难以读数.师:能方便测量吗?生:不能.师:为什么?难在哪里?生:很难与直尺上的两端刻度线对齐,视线难以把握读数.师:用三角尺夹紧被测的硬币(如图甲)并与直尺垂直对齐(教师演示操作要领,并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呈现).进行新课师:好,下面请大家测量硬币的直径(如图甲)和圆锥体的高度(如图乙).测量中要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要点:夹紧、对齐(一端与直尺上有刻度线的位置对齐)、垂直(垂直于直尺).板书:圆柱体直径、圆锥体高的测量——三角尺直尺配合法,要点:夹紧、对齐和垂直.3.化曲为直法测量教师拿出一张中国交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弯曲的铁路线.师:我们看到地图上标示的公路、铁路线是弯弯曲曲的,谁能想个办法测出北京至广州两地间的铁路线的长度?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师:可以设法把弯曲的铁路线转换为直线进行测量.生:可以让一条伸缩性不大的棉线与铁路线重合,在棉线上标出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直尺量出它的长度,就是这条铁路线的长度.(学生往往忘掉在棉线上标出起点和终点.)师:请某个学生演示给大家看.大家注意观察,并分析这位同学操作的科学性.板书:曲线长度的测量——化曲为直法.要点:要注意起点、终点,拉直时不能用力拉伸.师:最后,请大家再思考,根据这个地图,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全长能求出吗?学生思考、讨论.生:可以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时间的测量师:请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说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有哪些.生:时间的单位有小时、分和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有手表、钟、秒表等.师:回答正确.那谁能说出时间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呢?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小时,有的说是秒,还有的说是分.教师引导,最后指出,国际计量组织规定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板书:1.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s.2.时间的其他单位:年(y)、月、日(d)、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3.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教师可以就1s时间的规定结合教材P13“小资料”作简单的介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这些方面的资料,从而拓宽视野,调动学习兴趣.师:测量时间的常见工具有钟、表,在体育比赛过程中看到裁判员使用高级计时器——停表、多功能电子表等,它们的计量结果更精确.教师演示停表的操作(如启动和停止),介绍如何读数.教师分发停表、多功能电子表,让学生分组操作练习(可以选取教师连续击掌10次的时间,让学生同时测量等方案),要求学生用停表和多功能电子表同时计时测量,便于比较.教师就学生操作、读数进行指导.进行新课板书:1.时间的常用测量工具:钟、表.2.专业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多功能电子表.师:我们现在测量时间的工具相当先进,你们知道古代人如何测量时间的吗?请大家阅读教材P14第一、二自然段,并结合平时的了解进行思考,看谁知道的多.教师播放视频(如日出日落、季节更替、日晷、沙漏、单摆等),并向学生讲解.【例3】如下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物体的长度为cm.解析:停表分针指在5与6之间,且超过中线,长针读数应为37s,如果分针未超过5与6之间的中线,长针读数应为7s.长度精确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337 2.50误差1.误差的概念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师:在前面的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测量的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差别.在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在刚才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测量的结果也不同,你们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生1:不同的人操作仪器的反应快慢不同;生2:仪器本身不同;生3:不同仪器的精确程度不同.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2.引起误差的原因:(1)可能是测量者引起的;(2)可能是测量仪器本身引起的;(3)可能是测量方法、测量原理引起的;(4)可能是环境的温度、湿度引起的.2.如何减小误差教师接着提问:那怎样才能使测量的误差尽量小些呢?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使用精确的仪器测量,测量时正确规范地进行操作,完善测量方法、原理.教师归纳,强调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一般选取3~4次测量,然后求其平均值.板书: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师:下面请大家再次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教科书的长、宽.看谁的测量更精确.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熟悉了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知识,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熟悉了刻度尺、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还知道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这对我们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实践.此外,请大家课后查阅有关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的资料,了解影响单摆摆动周期的相关因素.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谢谢!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测量,学生对刻度尺和钟表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准确、科学地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停表的使用方法不是很清楚,因此,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停表的读数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学生一起实验,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感受科学地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最后,教师归纳要点,便于学生注意和记忆.2.本节课还介绍了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就是把一些难以直接测量的长度或距离转化为易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感受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此外,本课还讲授了误差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平时测量的过程中都会存在误差,且明白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提醒学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多从身边的事例着手,让学生展开思考、讨论,并进行比赛.如在教学长度的测量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m的长度,估测教室的高度;在教学时间的测量时,采取让学生动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学习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学习难点1、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观察课件出示一些图片,思考回答:紫色的线弯了吗?橙色的线哪段长?两条红竖线长度相等吗?二、明确学习目标三、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阅读课文第10页倒数第一自然段,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2)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km=1000m= m; 1dm=0.1m= m; 1cm=0.01m= m;1mm=0.001m= m 1μm=0.000001m= m; 1nm=0.000000001m= m。
(3)针对训练a.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小敏的身高是1.67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一支2B铅笔的长度是18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
b.单位换算:5.4Km= m= nm2.4nm = mm= km2、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工具是。
(2)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一个手指的宽度约为。
(3)阅读课文第13页了解一些长度和距离。
3、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先观察、、。
(2)使用时:刻度尺要,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数;记录数据包括和;要取平均值。
(3)[练一练]读出物体的长度。
A.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B.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4)使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第1 节长度和时间的丈量学习目标2.学会采用适合的工具丈量长度和时间 .3.知道丈量有偏差及减小偏差的方法 .自主研究一、长度丈量( 一) 长度单位阅读课本 P15 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 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 回答以下问题 .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如何的 ?( 二) 长度的丈量1.长度的丈量工具是如下图刻度尺的量程是 , 分度值是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归纳 , 即“选、放、读、记”.(1)选:(2)放:(3)读:(4)记:.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以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 ,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二、时间丈量( 一) 时间单位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如何的 ?2.丈量时间的工拥有哪些( 二) 用停表丈量时间1.使用停表先认清和 , 读数时 , 要分别读出和 , 并将它们 .2.实验室机械停表的外形如下图 ,A 为按钮 ,B 为按钮 . 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 , 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 , 这时开始 , 最后按下A时表针弹回 . 简称 : 一按启动 ; 二按停 ; 三读数 ; 四归零 .三、偏差1.为何丈量值与真切值之间总会有差异 ?2.减小偏差有哪些方法 ?3.错误与偏差有什么不一样 ?讲堂检测1.以下数据 , 最靠近一间一般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2.以下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靠近 1s 的是 ()A. 人眼睛快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个呵欠3.一个皮尺 , 使劲拉伸后去丈量课桌的长度 , 则丈量的结果比真切值()A. 偏大B. 偏小C.相等D.没法判断4.以下相关偏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多次丈量取均匀值能够减小偏差B.偏差就是丈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需仔细丈量 , 就能够防止偏差D.采用精细的丈量仪器能够除去偏差5.用刻度尺丈量一物体的长度 , 如下图正确的选项是 ()6.如下图 , 晓军丈量的 A、B、C三个木块的长度分别为、 cm、cm.参照答案一、长度丈量( 一) 长度单位1.长度的单位有米 (m)、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mm).换算关系 :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2.微米 ( μm)、纳米 (nm). 换算关系 :1 μm=10-6m;1nm=10-9m. ( 二) 长度的丈量1. 刻度尺2.(1) 确立需要达到的精准程度, 再选择知足丈量要求的刻度尺(2)刻度尺零刻度线瞄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 有刻度线的一边重要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 不可以倾斜(3)视野要正对刻度线 ; 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4)记录丈量结果应包含数字和单位(5)。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1µm= nm 1m= nm 1cm= m 1n m= m560mm= m 165cm= m 1250km= m3、长度的测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线;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 手指甲的宽约 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长、宽二、集思广益○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 ○4 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物理八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人教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能按照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利用刻度尺测长度。
能按照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利用秒表、腕表测量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
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转变的进程。
进程与方式: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利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育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按照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教学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3 专家建议时间、长度是咱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咱们常常和他们打交道,所以在学习的进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的情况去理解、感悟时间和长度这两个物理量。
加速学习。
注意物理量的主单位,单位之间的换算。
另外在长度测量中,尤其要注意测量值的精度——估读一名。
若是用刻度尺读出读数为,那么是精准值,后面的0是估读位。
能够从现实生活动身,解决一些抽象的题目。
4 教学方式实验探讨——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小组讨论5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用直尺、计时器等6 教学进程引入新课【师】看下图,同窗们感觉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生】不一样大。
【师】凭感觉看,是不一样大,那么大家拿出手头的尺子或选择一根绳索作为参照物,来测量测量两个圆的大小。
【生】两个圆原来是一样大的。
新知介绍一、长度的单位【师】在之前的学习中,咱们学习了长度的单位——米,也学习了米的相关进率。
下面咱们来总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常利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长度测量 机械运动 学习目标
【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快慢
【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一.知识回顾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nm= m ,1微米= 米;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 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选:观察刻度尺的 和 ,根据测量的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 ____决定的。
(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 _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
(4)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 ,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 ___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 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 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 ;(2) .
6、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
在 叫做速度;(2)计算公式:速度= ,用符号表示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物理意义是 。
1km/h= m/s. 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与___ __的比值。
二.考点点击
考点1:时间和长度的估计与单位
1.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 的是( )
A 人眼睛迅速一眨
B 人心脏跳动一次
C 人正常呼吸一次
D 人打一个哈欠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 (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⑷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0.015_________。
3.某物体直径为125nm ,该物体可能是
A 一个篮球
B 一个乒乓球
C 一根头发
D 一种病毒 考点2:刻度尺的使用
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
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6.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你能读出测量值吗?
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
考点3:误差与减小误差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8.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43cm、5.45cm、5.46cm、5.44cm,则此物长应是()
A、5.44cm
B、5.45cm
C、5.46cm
D、5. 445cm
总结:
考点4:长度的特殊测量
9.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
硬币的厚度
10.如图2-2-3所示的方法常用于测量圆柱体直径,则图中圆柱体的直径应为 cm。
一根细铜丝如图缠绕
在铅笔上,该铜丝直径为 mm.
总结:
考点5:静止与运动的判断
11、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
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12.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的,长途汽车是_________的.
13.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行船时,乘船的人在船上刻下了剑落水时的位置;当船停靠到岸边后,在所刻记号下方的水中寻找剑,却找不到,这说明。
14、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七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翟志刚放开了手中的飞行手册。
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失重的太空中飘浮起来并悬停在空中。
这时的飞行手册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15.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总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然后看研究对象相对于是否有变化。
同一研究对象,由于选择的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6: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6.《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
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考点7:速度的计算
17.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____m/s.
图2
1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 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 。
则:( )
A .小张速度最大
B .小王速度最大
C .小李速度最大
D .三人速度一样大
1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 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
20.图2所示的是一辆桑塔纳小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 度为______km/h ,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 的路程需要______h .
21.观察如图3所示的出租车票,可知:乘车人在乘坐该车的时间内,该出租车
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车票中里程的单位是千米)。
22.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全程运行1288千米,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由表可知,K18次列车从哈尔滨东到北京需要多少小时?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考点8: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
23.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 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4.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4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5.运动会上,100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2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2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vt s ,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 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
A .v 甲 大于 v 乙
B .v 甲 小于v 乙
C .v 甲 等于 v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图4 图14
第29题
2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 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 .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29.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
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 运动,速度大小是 m/s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