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
中医内科学中的脏腑学说有哪些核心概念
中医内科学中的脏腑学说有哪些核心概念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脏腑学说则是中医内科学的核心理论基础之一。
脏腑学说通过对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内科学中脏腑学说的核心概念。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中医将脏腑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此外,还有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被称为“君主之官”。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
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如果心气不足,就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
主神志是指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心的气血充盈,人的神志就清晰,思维敏捷;反之,如果心血不足,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神志方面的问题。
肝被称为“将军之官”,具有疏泄和藏血的功能。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包括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节情志、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等。
如果肝气郁结,就会出现胸胁胀痛、食欲不振、情绪抑郁等症状。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部分血液就会贮藏于肝;而在活动时,肝脏又会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脾被称为“后天之本”,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
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脾能够将食物消化吸收,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状。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够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
肺被称为“相傅之官”,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运动,吸入清气,排出浊气;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五脏与六腑的关系1、具有主津作用的脏腑是A、大肠B、胃C、小肠D、三焦E、脾2、六腑中具有“太仓”之称的是A、小肠B、三焦C、脾D、大肠E、胃3、关于胆的叙述错误的是A、贮藏胆汁B、生成胆汁C、排泄胆汁D、主决断E、胆者,中正之官4、与肺相表里的是A、胆B、胃C、大肠D、三焦E、膀胱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大肠主津,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津液,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
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津液,由脾气转输全身,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由于大肠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暂存于其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胆汁来源于肝,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细目一六腑——六腑的生理机能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脏器的总称。
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后世医家将此概括为“六腑以通为用”。
1. 胆的生理机能胆位于右胁腹腔内,与肝紧密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
胆为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
《灵枢·本俞》称胆为“中精之腑”。
亦有医家将其称为“中清之腑”。
胆为中空器官而类腑。
其内盛的胆汁应适时排泄,具有“泻而不藏”的特性,故胆为六腑之一;又因其内盛精汁,与六腑传化水谷,排泄糟粕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
胆的生理机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
胆汁生成后由胆腑浓缩并贮藏,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
(2)主决断指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39/55
(三)肺与体窍志液关系
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详见《形体和官窍 · 皮》
2.肺开窍鼻:详见:《形体和官窍 · 鼻》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概述
一、脏腑分类、生理功效及特征
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贮藏精气:藏
脏 腑
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传化水
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形态似腑-中空有腔 功效似脏-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2/55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26/55
(三)脾与体窍志液关系
1.脾主四肢 脾升清散精 气血充盛 肌肉、四肢得养 四肢有力。
2.脾主肌肉:详见《形体官窍 · 肉》 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详见《形体官窍 · 口齿舌》
4.脾在志为思: 脾气健、营血盛--善思 脾气虚、营血亏--思索欠周密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崩漏等(称“脾不统血”)。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24/55
4.脾气血阴阳含义和作用
(1)脾气、脾血-脾生理功效物质基础
脾运得健 脾气血旺盛 升清有力
统血正常
病理:
运化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脾气血亏虚 升清无力-头晕目眩、内脏下垂
统血渎职-慢性出血症
因为脾功效主要表达在气推进、上升、固摄等作用, 故普通强调脾气作用,而较少论及脾血作用。
先天之精是后天之精基础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脏腑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人的各项生理活动均是脏腑功能协调的结果,而各种病理变化则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所以,疾病的发生、发展,多数是脏腑功能发生异常所导致的。
脏的含义:又称藏,藏于内的意思,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属于阴、属于里。
人体有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其总体功能特点是“藏而不泻”。
腑的含义:又称府,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属于阳,属于表。
人体有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其总体功能特点是“泻而不藏”。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肝为里,胆为表),脾与胃相表里(脾为里,胃为表),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为里,小肠为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里,大肠为表),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里,膀胱为表)。
奇恒之腑:即异于正常之腑,故名。
奇恒之腑有五,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根据脏腑功能发生变化时的症状表现,进行归纳、分析,从而确定病位、了解病性、寻求病因、推究病机及正邪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
它在众多的辨证方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唐容川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王清任说:“著书不明脏腑,无异于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脏腑辨证,首先要明确脏腑的生理功能,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的变化,为辨证提供依据。
第一节心与小肠的辨证1.心脏的解剖位置:心居于胸中,两肺之间,心的经脉起于心,下络小肠,出腋下,循臂内,入手掌。
2.心脏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
心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如果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可发生血脉运行迟滞等病变,如胸痛、手臂酸痛等。
(2)心藏神。
心主宰人体一切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所谓主宰生理活动,是说全身各种功能活动,如肺之呼吸,肾之气化,脾之运化等,无一不是在心脏功能的主持下而完成的,所以《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如果心的功能失调,则五脏六腑的病变随之出现。
所谓心主心理活动,是指心脏有主宰人体神志活动的作用。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1、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循环和神志活动。
2、肝:肝主疏泄,与情绪、消化等功能有关。
3、脾: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
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4、肺:肺主气,主管呼吸和氧气的交换。
5、肾:肾主藏精,与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密切相关。
6、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容纳和初步
消化食物。
7、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排泄糟粕。
8、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负责进一步消化
食物并吸收营养。
9、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统称,它没有具体的
解剖位置,但与人体的气机运行和水液代谢有关。
10、膀胱:膀胱主要的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11、胆:胆与消化功能有关,参与胆汁的贮存和排泄。
五脏六腑的概念强调了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
中医脏腑辨证 2
大肠湿热
病机分析:
大肠湿热 饮食不节,不洁,大肠传导失职——泄泻 秽浊,腹痛,里急后重 湿热伤肠道——肛门灼热,下痢脓血 湿热内蕴——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
10.大肠液亏
概念:阴液亏虚大肠失去濡润而致大便秘 结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素体阴亏或热病耗津、或年老阴血 亏虚等 证候: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常数日 一行,或伴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涩 治疗:滋阴增液 方药:增液汤等
7.小肠实热
概念:是指心火下移,致小肠里热炽盛的证候。 病因: 小肠里热炽盛 心火炽盛下移小肠 证候:心中烦热,口渴喜凉饮,口舌生疮,小便 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小肠实热
病机分析:
心热心火炽 盛下移小肠
小便赤涩,尿道灼痛 热盛灼伤血络——尿血 心火上炎——心烦口渴,口舌生疮
生地 木通 竹叶 甘草稍
证候: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 崩漏等,伴有食少便溏,神疲,少气懒言,面白 无华, 舌淡,脉细弱。 (要点:气虚证+出血)
脾不统血
病机分析:
统摄无权 脾气虚 不能摄血 冲任不固——月经过多,崩漏 脾不统血 血溢脉外——便血,尿血,肌衄, 鼻衄,齿衄 运化失常——食少纳呆,便溏,面白无华, 脉细弱
3.心火亢盛
概念: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出来的实热证候。 病因:
七情郁久化火 六淫内郁化火 证候: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 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 糜烂疼痛,或吐血,衄血,甚或狂躁, 谵语。
心火亢盛
病机分析:
内扰心神,轻者——心胸烦热,失眠 重者——狂躁,谵语 灼伤津液——口渴,尿黄,便秘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舌尖红赤, 甚者舌体糜烂 灼伤络脉,迫血妄行——吐血,衄血 大黄 黄连 黄芩
中医学基础—脏腑关系
(二)肺与大肠
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的相互为用。 生理上相互为用。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 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大肠传导正 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 下行,津不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 若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 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
3.君相安位:君火相火,各安其位。
病理:称为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阴虚火 旺、阳虚水泛、精亏神逸。
第七页,共30页。
心肾相交示意图
水火既济
神精互用
心
肾
君相安位
第八页,共30页。
(五)肺与脾
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肺主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主化 生水谷之精气,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 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决定一身 之气的盛衰。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之说。
病理上常见肺脾两虚。
2.水液代谢:肺脾两脏协调配合是保证津液 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因素。
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第九页,共30页。
肺脾关系示意图
水液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肺司宣肃,输布水液。
脾
肺
宗气生成:脾化水谷之精,上输
于肺,与吸入清气相合而成。
第十页,共30页。
(六)肺与肝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主要体现在气血之间互相依存、相互为用上。 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有协调促进关系。心主一身之血, 肺主一身之气,两者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血液的运行,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
助,“肺朝百脉”。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肺的主气司呼 吸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
一、脏腑(脏象)学说脏腑学说是研究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前人称脏腑为“脏象”。
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同时包括起物质基础气、血、精、津液等。
五脏:心、肝、脾、肺、肾;“藏精气”。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传化物质”。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胞宫、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二、脏腑功能及关系心与小肠:(实证用药:清瘟败毒散、整肠安;虚证用药:倍利乐、脾胃健)心,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小肠,受盛,化物,分别清浊。
两者的关系:通过经脉联系构成的表里关系。
例:心火亢盛,机体不但有心病,还有小肠病变,这是心移热于小肠的缘故,可以用诺达清瘟败毒散加整肠安,清热泻火,调理肠道湿热病。
肺与大肠:(实证用药:感克康、整肠安;虚证用药:心肺健、脾胃健)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主皮毛,开窍与鼻;与大肠相表里,传送糟粕,排泄粪便。
两者的关系:通过经脉联系构成的表里关系。
脾与胃:(实证用药:毒特威、整肠安;虚证用药:脾胃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统摄血液、主肌肉、四肢、开窍与口,外应于唇;胃,受纳和腐熟水谷;胃气“异常”,食欲减退,肚腹胀满、呕吐。
两者的关系:脾气主升、喜燥恶湿,胃气主降,喜润恶燥。
两者相反相成,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营养和输布津液的全部过程。
肝与胆:(实证用药:木梳清、整肠安;虚证用药:肝肾健、脾胃健)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其精华在爪、开窍于目;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消化食物。
两者的关系:通过经脉构成表里关系。
胆属表,肝属于里,内藏精汁来源于肝,只有肝疏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胆汁的化生及排泄畅通。
肾与膀胱:(实证用药:肾畅通;虚证用药:肝肾健)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骨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膀胱,贮留和排泄尿液。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ppt)
突然出现冷汗淋漓,四肢 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 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 或昏迷。舌质淡紫青滑, 脉微细欲绝
病例分析
男,68岁,干部。
阵发心悸、气短年余,加重1周。1年前因 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感体力不如以前, 逢劳作后出现短阵心悸、气短、汗出、乏力, 休息后可缓解。近1周因搬家劳累,上述诸证加 重,自感倦怠,精神疲惫,懒言,语声低微, 食少,查:面白、舌淡、脉缓无力。试用脏腑 辨证分析之。
实火-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溲赤, 苔黄,脉数,迫血妄行、吐血
心-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口 舌生疮,或舌尖红赤生芒剌
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灼、痛
[辨证要点] 心烦、口舌生疮、尿赤+实热证
病例分析
王某,女,51岁,干部。反复发作性舌疮 伴心烦、便秘10余年,加重1周。近10年来, 每逢工作紧张、或加班睡眠不足时,即发舌疮, 少时1~2个,多则5~6处,疮面可达1cm2大小, 舌红,舌疼,影响吃饭和说话,伴心烦,手足 心热,便秘,尿赤,喜冷饮。查:舌尖红,舌 尖、舌边有3处烂疮面,苔薄微黄,脉数稍弦。 试述: 心的生理、病理
1 主血脉 2 主神明 3 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4 小肠主受盛、化物和分清泌浊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病特征性表现(定位):
心居胸中---胸闷、胸痛 手少阴心经循上臂内侧---痛引肩臂内侧 心主血脉---心悸、怔仲、心痛 心主神志---失眠、多梦、健忘、神昏
谵语、神乱(癫、狂、痫)
(二)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
七福饮
1、心血虚 概念:是心血不足,心失濡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耗伤阴血
劳神过度,心血暗耗
临床表现:血虚证 + 心失濡养
【推荐】奇恒之府——心
【推荐】奇恒之府——心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
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
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
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
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
心主神志。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
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
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窍。
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
而味觉的功能正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
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ppt课件
ppt精选版
23
ppt精选版
24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30
(四)大肠: 形成粪便,传化糟粕。与胃、肺、肾
有关。 (五)膀胱:
贮尿和排尿。与肾的蒸腾气化相关。 (六)三焦:
主持诸气,通行水道。
ppt精选版
31
ppt精选版
32
ppt精选版
33
ppt精选版
34
ppt精选版
35
ppt精选版
36
ppt精选版
37
脏腑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3、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溢出脉外。
4、脾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思:过度思虑,气滞气结,脾气不行。
(2)在液为涎: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肌肉的丰满健壮和四肢的正常活 动与脾的运化密切相关。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口味食欲的正常与否。
ppt精选版
15
ppt精选版
16
(四)肝脏
ppt精选版
9
1、肺主气,司呼吸:
一身之气
先天精气(肾) 水谷精气(脾)
自然清气(肺) 2、主宣发和肃降:
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深 入是气生成和气机条畅 的根本条件
宣发:宣发和布散。肺气向上向外的功能趋势。 有助于营养的布散。(浊气、皮毛、汗出)
肃降:清肃、洁净、下降。肺气向下的通降,有 助于呼吸道的通常和洁净。(清气、清气精微下送、 肃清呼吸道)
中医诊断 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目的要求 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2、掌握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 分析、辨证要点以及鉴别诊断。 3、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分析典型病例的 方法。
概 念
运用脏腑学说理论,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 进行辨别、分析,从而确定疾病所在脏腑,病因、 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的一种辨证方法。
辨证要点 治疗
内脏下垂 + 脾气虚见症
健脾益气升提—补中益气汤+枳实、枳壳
四、脾不统血证(气不摄血证)
概念 机制
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脾气不足,血失统摄,致各种慢性出血之证。
详见“脾气虚证”
表现·分析
出血症: 便血、尿血,衄血,
崩漏,或月经量多
——脾虚血失统摄
脾气虚证:症、舌 脉象:脉细无力
辨证要点 治疗
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要点 治疗
胃脘灼痛拒按、口臭 + 实热见症
口、鼻、唇、咽、皮肤干燥(肺窍失于滋润) 尿少,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津。 或微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脉浮数或浮紧。
辨证要点 干咳或痰少而粘、口鼻咽干 + 表证见症 治疗
有表证,伤津不重者—润燥宣肺止咳 —桑杏汤(温燥)、杏苏散(凉燥) 燥邪伤津较重者—清燥润肺—清燥救肺汤
※六、肺热炽盛证(肺热证、肺火证)
出血症 + 脾气虚见症
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黄土汤(便血)
五、胃阴虚证
概念 机制
温病后期 情志化火 剧烈吐泻 嗜食辛辣
胃阴不足,虚热内扰之证。
(中:胃脘痛;西:慢性胃炎)
表现·分析
胃脘隐隐灼痛 — 虚火灼伤胃络
饥不欲食,或嘈杂 — 胃失濡养
中兽医学脏腑篇专家讲座
脾失健运
气血生化无源→神疲乏力、消瘦
脾运化功效正常水,饮称运为化失“司脾→气痰健饮运、”水肿。、病积理水情、况泄下 称为脾失健运。泻、肢体困重
脾运化水谷,以满足畜体营养需要和气血化生,所以称 “脾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功效,主 要依赖脾气作用,其功效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 主升”;如脾气不升,甚至反作,称为“脾气下陷”或 “中气下陷”,则引发久泄、脱肛或内脏垂脱诸证。
汗为津液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组成部分,血为心 所主,血汗同源,故称心主汗,“汗为心之液”。
–心阳不足,则腠里不固而自汗;心阴不足则阴虚盗汗; 反之,出汗过多可损及心血及心气,引发精神或脉色异 常。
4.心开窍于舌
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心气血上通于舌,故有“舌 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说法
–临床上心生理功效、病理改变最易从舌上反应出来。心 血充分,舌运动自如,舌色红润;心血郁阻,则舌色青 紫,心经有热,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中兽医学脏腑篇专家讲座
10
第10页
(二)大肠
生理功效是传送糟泊,燥化和排泄粪便。 有病则引发燥化和传导失常。燥化不及,
出现腹泻,燥化太过,引发便秘。
中兽医学脏腑篇专家讲座
11
第11页
(三) 肺合大肠
1.经脉络属 :组前成肢阴太阳阴、肺表经里关系。
肺
大肠
2. 生理联络 前肢阳明大肠经
肺主宣降利于腑气下行和大肠传导 肺
大肠传导通畅促肺气和利
大肠
中兽医学脏腑篇专家讲座
12
第12页
肺通调水道
肺
大肠
大肠主燥化
肺呼出浊气
肺
大肠
大肠排出浊气(矢气)
3.病理影响
中医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
中医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中医学中,五脏六腑是对人体内脏器官的分类和组织方式,其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膀胱、大肠、三焦。
这些脏腑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组织功能和调节作用,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心脏心脏是中医学中的至高无上之官,被视为人体的君主。
心的主要功能是主持血液循环,保障全身器官和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供给。
此外,心还与情绪、思维、记忆等精神活动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保持心的健康需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劳累。
二、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储存血液、调节血液量和清除有毒物质的功能。
肝的主要功能是调畅情绪,保持血液的顺畅循环。
中医认为,肝的健康与情绪的稳定息息相关,过度愤怒、焦虑等情绪会影响肝的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保持肝的健康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脾脏脾脏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同时参与免疫调节。
脾的健康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中医强调“饮食为养生之本”。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保持脾的健康,避免脾虚引发的脾胃不和等问题。
四、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呼吸和气血的代谢。
中医强调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密切,保持肺的健康需要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此外,中医还强调运动,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肺的功能和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五、肾脏肾脏是中医五脏之一,被视为人体的先天之本。
肾的功能主要包括调节水液代谢、排除代谢废物、控制生殖功能等。
中医认为,肾主管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以及激素分泌,保持肾的健康需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六腑调理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通过调整脏腑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脏腑调理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等。
中医强调一切从阴阳调理出发,通过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来实现调理目的。
例如,如果肾气虚导致腰痛、夜尿频多等症状,中医会通过调整肾脏的功能来改善病情,常用的方法包括食疗、按摩、艾灸等。
脏腑功能及相互关系课件(共16张PPT)《中兽医基础》(高教版)
脏腑
脏腑功能——肝和胆
肝的功能 (1)肝藏血:贮藏血液及调节血流量。 • “动则血运于诸经,静则血归于肝” • 肝血充足,则耐疲劳。 (2)肝主疏泄:主管全身气机疏畅、条达。
疏泄 胆汁 不疏则黄疸
疏泄 脾胃
助脾运化
疏泄 太过则伤肝 情志 不及则沉郁
气机舒畅 神清气爽
疏 泄 太 过
脏腑
脏腑功能——肝和胆
膀胱的功能 贮存和排泄尿液。
肾 主水
肾和膀胱的关系——肾和膀胱相表里
后肢少阴肾经,属于肾,络于膀胱; 后肢太阳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 膀胱
贮尿排尿
膀胱开 合失常
多尿 尿失禁
任务3 脏腑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说出脏腑的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用脏腑功能的基本理论 分析动物疾病。 3.素质目标: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祖国医 学
脏腑
五脏 六腑
肝、心、脾、肺、肾 共同功能: 藏精气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和三焦 共同功能: 传化浊物
奇恒之腑
Content Title
(4)肾主命门火: 维持正常体温
命门火衰 四肢冰凉
脏腑
软肾
骨经
脏腑功能——肾和膀胱
脆不 、足
瘫、
(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痪骨
肾精生髓,髓能养骨,促
进骨骼发育。“脑为髓之
海”
(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
牙
主管听觉、排尿、排粪和
齿
生殖。
磨
灭
不
齐
肾精不固
二便失禁
脏腑
脏腑功能——肾和膀胱
少阴气逆
风厥 (发热汗出 烦闷不除)
胆、脑、髓、脉、胞宫 形态似腑,功能像脏
心与小肠关系与辩证
心与小肠关系与辩证张延丞 151037K 中医基础理论 1班【摘要】心居胸中,心包络护卫于外,为心主之宫城。
手少阴心经循臂内侧后缘,下络小肠,与小肠互为表里,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其主要功能为受盛化物。
分清秘浊,主液。
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的作用;另则是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心神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异常。
所以,临床以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代或促等为心病的常见症。
此外,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症,亦常归属于心。
心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
虚证多由思虑劳神太过,或先天不足,脏气虚弱,久病伤心,导致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阳暴脱;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郁、瘀血等原因,导致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迷心窍及痰火扰神证。
此外,由于脑为神明之府,且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将瘀阻脑络证、小肠实热证也一并归于心病证候中讨论。
【关键词】心小肠表里辩证表里者,内外也。
表里者,内外也。
中医讲脏在内,腑在外,相表里即此意。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居人体的上部,在五行中属火,心阳的温煦作用,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使水谷精微转化成气血输布全身,将重浊之糟粕"水液下输大肠和膀胱,维持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正常。
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其中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
所以心与小肠在生理上是有联系的。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
《灵枢·经脉》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隔,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灵枢·经脉》说:“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踩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蠕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脚,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37
37/42
大肠生理功效
1.主传化糟粕 大肠接收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食物残渣,
再吸收其中多出水液,形成粪便,传送至大 肠末端,经肛门而排出体外。“传导之官”。 大肠传导糟粕功效失常:大便秘结或泄泻。 湿热蕴结大肠: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3)心主血脉生理表现:
A 面色红润光泽 B 舌质淡红而滋润光泽, C 脉象和缓有力 D 胸部舒畅。
8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8/42
2.心主神志(又称 心藏神或心主神明)
(1)神含义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表现。 普通称之 为广义神。即 “形征”,包含面色表情,目光眼
神,言语应答,意识思维,肢体活动等。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11
11/42
肺
解剖形态: 肺位于 胸腔,居横膈之上, 上连气道,与喉相通。 肺在五脏六腑中居位 最高,覆盖于心,故
称“华盖”。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12
12/42
肺生理功效
1.肺主气 (1)肺主呼吸之气
含义:又称肺“司呼吸” 是指肺经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清气,
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功效。 (2)肺主一身之气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概述
脏象, 古作“藏象”
藏——指隐藏于人体内脏腑器官,内脏。 脏腑器官形态结构, 如“心象尖圆,形
如莲花”
象 脏腑生理功效活动和病理改变
表现于外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生理功效活动和病理改变反应 于外征象
2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2/42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 织器官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 及其相互关系学说。
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六腑解释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人体内的各种器官。
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
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
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
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目前,我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脏与脏的关系,和脏与腑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中医学认为“心”是脏腑中重要的器官,主宰各脏腑进行着协调的活动。
故《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说,各脏腑在心的领导下互相联系,分工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心的生理病理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等。
现将其主要生理病理简述如下:(一)心主血脉《内经》说,“心主血脉”,“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
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故《内经》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
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
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等。
(二)心主神志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说法。
《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任,就是担任,接受的意思,指出了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
心的功能正常时,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
若心的功能异常时,常可出现心神改变,如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和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
(三)心主汗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心生血,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
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说法。
当心阳虚脱时,汗液随心阳而脱,故大汗淋漓;心气虚时,表卫不固,自汗出;心阴虚时,阳无所附,心液失其敛藏而发盗汗。
(四)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开窍于舌与“舌乃心之苗”的意思相同。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所以心的气血强与否,往往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例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焱时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时则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
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舌强语謇等。
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
(五)心与小肠的关系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心脉属心,下络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络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
二者经脉相联,故气血相通。
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协调,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亦通于心。
在病理情况下则相互影响,如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和证候,叫做“心移热于小肠”。
若小肠实热,亦可顺经上于心,则可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症状,治疗上即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相互兼顾,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六)心与其他脏的关系1.心与脾的关系:“心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心主之血自能充盈,运行全身以营养各脏腑器官。
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固然赖于心气之推动,然亦必需有脾之统摄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行。
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这两个方面。
病理情况下,心脾两脏亦常互相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血的来源不足,致心血亏虚。
若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也可影响脾之健运。
以上两种情况最终均可导致心脾两虚之证候。
2.心与肾的关系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
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生理情况下,心阳须下降于肾,以资肾阳,共同温煦肾阴;肾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共同滋养心阳,阴阳互相制约,使心阳不亢,心与肾保持这种“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的关系。
如果这种正常关系受到破坏,就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心肾不交”的证候。
二、小肠的生理病理《内经》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由胃而来的水谷,而后主化物和分别清浊。
清者,指饮食中的精华部分;浊者,指饮食物中消化后的糟粕。
小肠接受由胃传来的食物,再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华,通过脾转输于肺而达到全身各部,以供给脏腑机能活动的需要。
同时将其糟粕中的水液渗入膀胱,由尿排出,渣滓部分下注大肠,成为粪便而排出体外。
所以小肠病时,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不良和大小便异常。
三、心病的辩证论治(一)心气虚主证: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代。
辩证;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脉细无力或结代,神疲体倦,心气不足,卫阳不固则自汗出。
心气不足,气血不得上荣,故面色淡白。
心气虚,中气不足,胸中气机不畅,故胸闷不适。
治法:补心气,安心神。
方药:养心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甘草等。
(二)心阳虚主证:除有心气虚的症状外,还出现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而胖嫩,脉弱。
或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为心阳虚脱的危候。
辩证:多见久病体弱,暴病伤阳耗气,年老脏气衰弱,禀赋不足等情况。
心阳虚,心阳不振,阳气不得外达,故畏寒肢冷,面色滞暗。
心阳不振,胸中阳气痹阻,故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口唇青紫。
若心阳暴脱,宗气大泄,则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息短气微,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脉微欲绝。
治法:温通心阳,回阳救逆。
方药:桂枝甘草汤加减或四逆汤加减。
附子、肉桂、干姜,五味子,桂枝等。
(三)心血虚主证: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心绪不宁,怔忡,面色淡白无华,指甲苍白,四肢无力,唇舌色淡,脉细无力等。
辩证:多见于久病体虚,脾运不健或亡血失血之人。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甚至怔忡。
正如失丹溪说:“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
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失眠多梦。
血虚不能上荣清窍,故头晕,健忘,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
血虚不能充实血脉,荣养四肢肌肉,故四肢无力,指甲苍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养心血,益气安神。
方药:四物汤加减当归、白芍、熟地、元肉、枣仁、五味子、百合、小麦、黄芪、党参、茯神、远志等。
(四)心阴虚,虚火上炎主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
或有两颊发红,心烦怔忡,头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症,辩证:多见平素肝肾不足,真阴亏耗,或热病后期阴伤未复者,阴血不足,血不能养心宁神则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阴虚内热则见盗汗,虚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
两颊发红、头晕目眩等为虚火上炎之症。
(五)心火上炎主证:烦热不安,夜寐不眠,口渴思饮,舌烂生疮,尿黄而少,小便刺痛,或面红目赤。
苔黄,脉数。
辩证:心火炽热,心神被扰,致烦热不安,夜寐不眠。
心火循经上炎则口渴思饮,舌烂生疮面红目赤,苔黄,脉数。
心移热于小肠则尿黄而少,小便灼热刺痛等。
治法:清热泻火方药:导赤散化裁生地、木通、黄伯、栀子、竹叶、生甘草梢等。
治法:滋补心阴,清心安神。
方药:补心丹化裁当归、阿胶、玉竹、元参、麦冬、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琥珀、珍珠母、石决明、黄连、竹叶、连翘、石莲子、灯芯草等。
(六)心血瘀阻主证;轻者仅觉心胸疼痛,憋闷或隐痛不适,痛区固定,时发时休。
剧者可突然发作,痛如刀割,悸惕不安,面色青白,唇暗肢冷,自汗,疼痛沿左上肢内侧后缘之手少阴经脉循行路线放散,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微欲绝,或细涩结代等。
辩证:本病多因素体气虚,复加劳倦忧思,致脏气失调,心气不充。
气血运行不畅,血滞成瘀,闭阻心脉而成。
或因素嗜膏梁厚味,好食肥甘,致痰湿内蕴,脉道受阻,血滞成瘀,或由寒邪人侵,气血凝滞等引起以上诸症。
治法:治标:活血通络,理气化瘀;治本:治标的基础上或兼益气,或化湿,或温阳。
方药:治标: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降香、枳壳、郁金、桂枝,薤白等。
治本:在治标药的基础上或加益气、化湿温阳之品。
(七)心脾两虚主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淡嫩,脉细无力。
辩证:多因思虑多度而致,心脾两脏病变是相互影响的。
因心而影响脾的,见症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等心经症状为主。
因脾而影响心的则以食少腹胀,便溏乏力等脾虚症状为主治法:补益心脾方药:归脾汤化裁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元肉,甘草等。
心病的辩证论治简表病名共有症状主要临床特点治则代表方剂心气虚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脉细或结代面色淡白,精神疲乏,自汗、舌质淡胖,苔白补心益气安神养心汤心阳虚除有心气虚的症状外,突出表现为面色灰滞,畏寒肢冷,舌质淡暗。
心胸憋闷或作痛。
温补心阳回阳救逆(心阳虚脱)桂枝甘草汤四逆汤心血虚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面色白无华,眩晕怔忡,唇舌色淡,脉细补心血安心神四物汤加味心阴虚心烦,虚热,盗汗,五心烦热,面色潮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滋补心阴清心安神补心丸心火上炎烦热,夜寐不眠,口渴思饮,舌烂生疮,尿黄而少,小便刺痛,有时面红目赤,苔黄,脉数。
清心热泻火利尿导赤散心血瘀阻心胸憋闷疼痛,痛处固定,心悸,重症者,面青唇暗,肢冷,冷汗,舌质紫暗,脉沉微欲绝。
通阳活络,活化血瘀血府逐瘀汤心脾两虚心悸征忡,失眠多梦,健忘,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淡嫩,脉细无力。
补益心脾归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