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思想内容

合集下载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翻译原文
•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 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 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 所。
• 亲近贤良的忠臣,远离奸佞的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 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 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 一次不叹息并且感觉到痛心和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 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Fra bibliotek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 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先帝:指汉昭烈帝刘备。 业:统一天下的大业。
•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 性行淑均:性情善良品德端正。 试用:任用。
•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禁卫军统帅)。 营:军营、军队。
• 行(háng)阵:指部队。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 小人:晚辈,下人,这里指宦官。 倾颓:倾覆衰败。
• 痛恨:痛惜,遗憾。 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
•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 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 得所。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 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 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基础必学知识点

出师表基础必学知识点

出师表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出师表是东汉末年刘备致曹操的一封表状,表达了刘备志愿为国家
除奸,报效国家的决心和诚意。

2. 出师表分为六个部分:表章、初章、中章、末章、座右铭和签名。

3. 出师表的题目“表”指的是表状,表示向上级报告事务的文书形式;“出师”指的是出兵作战。

4. 出师表主要内容包括刘备表达将军、修德、恢复政权三个愿望,自
述对国家的忠诚与报效,要求出兵抵御外敌,重建汉室的决心和理由。

5. 出师表采用辞章体的文体,以叙述和说明为主,使用了大量的修辞
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6. 出师表中展示了刘备对时局的清醒分析和正确判断,表达了他为民
请命的决心和勇气,以及对汉朝兴衰的关切和忧虑。

7. 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杰出的奏表文学作品,具有重要
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并被列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出师表》带详细翻译

《出师表》带详细翻译

后代子孙
《出师表》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和家国情怀,一直深深地影响 着后代子孙,它被后代子孙视 为试金石,考验着一个人的忠 心耿耿和爱国情怀。
当代文艺青年
现代文艺青年喜欢寻找心灵上 的寄托,喜欢获得人生的感悟 和启示,在他们心中,《出师 表》所表达的政治、道德、文 化价值观颇受追捧。
《出师表》的内容
1 序言
《出师表》的重要性与影响
1
历史意义
《出师表》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军事等种种因素,以及在这些因素的背景 下爆发的战争与冲突,因此这篇文献对三国史研究的意义重大。
2
文学意义
《出师表》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与价值,并影响了整个文学史。其用辞准确地表 达思想,其结构与修辞都在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3
思想意义
《出师表》以其浓烈的爱国主义、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出师表》带详细翻译
欢迎学习《出师表》,这是一份详细的研究,将会让你全方位认识这篇经典 著作。
人物介绍
诸葛亮
三国时期巨擘,刘备谋士,被尊为"卧龙先生 "。
曹操
三国时期嬴政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魏国开 国皇帝,历史上被评价为奸雄。
刘备
张飞和关羽的主公,蜀汉开国皇帝,创立了 蜀汉王朝。
孔明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孔明正是主持这 般大业的,千古奇才也。
介绍背景和发表缘由。
2 致曹操书
建议曹操放弃发动战争的想法,避免争权 夺利的斗争,代表刘备请求做弃却战争, 满足大家对和平的期待。
3 致孙权书
4 结语
安排孙权和刘备共同合作,建立同盟,共 同对抗曹操。
简要总结篇章的要点,强调和平与团结的 价值。

出师表课文赏析

出师表课文赏析

出师表课文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出师表第一部分:从当前形式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三条建议。

段意:自述本志及感念先帝的三顾茅庐之恩。

第二部分追述经历,表达对刘氏父子的忠诚和北伐的决心。

第三部分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一.中心思想: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所提出的建议,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旺的历史经验,表示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他心系国事,鞠躬尽瘁的忠诚。

二.课后作业四:衷心表现在为感激先帝“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的恩德,下决心一定要完成“北定中原”的大业。

三.本文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有:忠心、诚信。

、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四.联系实际诸葛亮的精神对我们的启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作为晚辈就应该履行孝敬赡养的义务,像孔明感恩于刘备那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尽职尽责。

五.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陆游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补充:一。

本文的成语及意思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过分地看轻自己。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

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不知所云: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

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

感激涕零:形容极为感激。

现在多用于讽刺。

计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希望对你有用.二.通假字“阙”通“缺”,缺点“有”通“又”,又“简”通“检”,挑选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卑微,渺小今:无耻2、由是感激感激古:感发、激动今: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痛恨,遗憾今:怨恨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推广今:开业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时今:秋天一词多义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出师表》思想内涵解析

《出师表》思想内涵解析

《出师表》思想内涵解析作者:申菲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5期摘要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可以看出,《出师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诸葛亮表达衷心的陈情书,事实上它是诸葛亮为保证北伐胜利而采取的安定后方的重要措施。

这里我们将从这一新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出师表》的真实旨趣。

关键词诸葛亮出师表良苦用心鞠躬尽瘁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从古至今的评论家每每评论《出师表》,无不盛赞诸葛亮忠贞报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更是将此文的位置推向巅峰。

诸如此类,多与上述说法大同小异。

对历史的评价,只有寻觅历史,探讨《出师表》深邃的思想内涵,才有可能得出较佳的答案。

1寻觅历史,托孤用心良苦寻觅历史,我们看到《出师表》深邃的思想:公元223年,刘备兵败于犹亭,几乎全军覆没。

弥留之际,便召集诸葛亮等。

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刘备以全权相授诸葛亮,以杜绝刘禅的“亲政”欲望,必可保其平安。

公元223年,诸葛亮“开府治事。

”诸葛亮“顷之,又领益州牧”。

诸葛亮最终身兼二任,以免机构重叠,政令周转,降低行政效率。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诸葛亮已经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而刘禅只是蜀汉政权的象征。

透过这些历史背景的分析,我们才能在读《出师表》的时候,不被文字骗过,读出弦外之音。

2鞠躬尽瘁,布设政治格局诸葛亮掌握实权以后,首先修好东吴,接着率兵南征,评定少数民族的叛乱。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诸葛亮为北伐全力进行准备。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他亲自率领军队进驻汉中,在即将北伐之际,向刘禅上疏,后世称为《出师表》。

为了建立一个稳固的大后方,诸葛亮临行前在《出师表》中对朝廷安排如下:“琬与张裔统留府事”,协助主管丞相府事务。

诸葛亮每次北伐,“琬常足兵足食以相供给。

《出师表》中心思想

《出师表》中心思想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出师表》中心思想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君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质。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这首词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情真意切、清丽自然的名篇佳作,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作者是号称“花间鼻祖”的唐朝诗人温庭筠,他的词多写闺情,主要风格浓艳、精巧,但这首却显得清新、明快,很有特色。

虽为唐朝诗人,但我们仍可以从这首词中感受到作者良好的写作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他是词中“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首不足30字的小令着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那种孤独、思念、愁断肠的情感,让读者对词中的思妇而产生怜悯,一同为她思人,可谓“欲语泪先流”、“忧愁而断肠”,真是一首断肠恋曲。

 一、《望江南》是一首时间跨度大的恋曲
 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虽然字少,但我们可从中感受到是从清晨到黄昏的,甚至是难以说清的一天又一天。

开头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这个女子清晨早早起来梳洗完毕,独自在楼上倚栏眺望,盼望自己的心爱人归来的心情上多幺急切。

“女为阅己者容”,她早早起来梳洗打扮,是坚信心爱人今天一定会回来,怎能以一副倦容去面对盼望已久的心爱人呢?在这里,我们也感到她先天晚上的辗转,独自一人又怎能入眠呢?为他憔悴呀!好一张。

赏读诸葛亮《出师表》一文小结

赏读诸葛亮《出师表》一文小结

赏读诸葛亮《出师表》一文小结
诸葛亮的《出师表》一直被认为是古代文学的经典杰作。

它不仅被视为政治家、军事家在事业上所应遵循的准则,也被认为是哲学家用来表达宇宙观的最高原则。

《出师表》深刻反映了诸葛亮的哲学思想,以他的礼仪观为基础,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既重视权力,也重视自由。

它提出了以道法自然的政治策略,主张用自然秩序来治理国家,以期达到和谐。

《出师表》写得很繁复,但总体来说它提倡的是温和友好的政策。

“臣弘毅,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智为智,以百姓之怨为怨,以百姓之乐为乐”,这句话反映出其政治实践的宗旨,即要将百姓的利
益作为政治实践的根本准则。

《出师表》还提出了许多军事上的建议。

它强调军事的重要性,主张合理配置人才,立正心态,建立真正的服从纪律,严格训练士兵,以确保整个军队的强大力量。

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以其出色的战略和谋略率引领东吴军队取得了众多的胜利,他的成功不仅受到同时代人的赞誉,而且至今仍被广泛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出师表》是诸葛亮最重
要的战略著作,深受中国历史文化界的崇敬。

总而言之,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一篇深刻而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它反映了当时诸葛亮形成的思想观念:政治上重视政策“以道法自然”,军事上提倡军队力量的强大,统一的纪律,立正心态等。

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也影响了世界的发展。

《出师表》的精髓深深
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文化、政治和军事,值得每一个人去深入赏读。

《出师表》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出师表》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出师表》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出师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文章采用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历来被认为是“表”中的名篇,应注意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出师表》的思想内容。

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

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

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

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

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

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二、《出师表》的写作特点。

1、由主而次,肌理缜密以情动人,更要以理服人。

说理主次分明,先后有序。

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因而首揭“开张圣听”,以打开进言之路。

在打通了忠谏之路的前提下,再言执法公平、亲贤远佞两项。

谈执法公平,又先总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继而就宫中、府中两方面分述之。

分述时,又紧扣“开张圣听”的精神,要后主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而且要“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最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问题。

三项建议,既可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

广开言路,是开的忠谏之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

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纳郭攸之、向宠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明之理”,不让奸邪得势,造成内外异法,赏罚不明。

君主昏庸,主要就在蔽于视听,昧于事理,因而忠奸不分,贤愚不辨,是非不清,赏罚不当。

《出师表》优秀PPT课件

《出师表》优秀PPT课件
在出征之前,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出师表》,表达他对国家忠诚和北伐中原 的决心,同时也劝勉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以兴复汉室为 己任。
02
课文解析
Chapter《出师表》的文本Fra bibliotek构文本结构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总结了蜀汉的形 势和诸葛亮所肩负的使命,再分述诸葛亮提出的建 议,最后总结全文,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主的期望和 忠心。
05
课程总结
Chapter
《出师表》的学习重点总结
01
理解《出师表》的 创作背景和历史意 义
02
掌握《出师表》中 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03
理解《出师表》中 的思想情感和主题
04
了解《出师表》在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出师表》的学习方法总结
01
注重朗读和背诵,培养 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02
结合注释和译文,深入 理解文章含义
03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 忆
04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将《出师表》与其他相 关文献进行比较
《出师表》的课后作业布置
01
02
03
04
完成《出师表》的背诵和默写
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 《出师表》的读后感
搜集和整理《出师表》的相关 资料,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制作一份关于《出师表》的知 识点梳理PPT
《出师表》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文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主的期望和忠心,强调了君臣之间的 信任和忠诚,以及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和信念 。
思想意义
文章的思想意义在于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如忠诚 、信义、责任等,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于个人和社会都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章也展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位政治家 和文学家的卓越才华和人格魅力。

出师表给我们的启示

出师表给我们的启示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一篇奏章。

文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出师表》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真诚沟通:诸葛亮在奏章中表现出对后主的诚恳劝勉,他以自己深厚的感情和坚定的忠诚感染着读者。

这告诉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要真诚、有感情,这样才能打动人心。

知恩图报:诸葛亮对后主的知遇之恩深表感激,并表示愿意以死报答。

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尽职尽责:诸葛亮在奏章中强调自己身为臣子的职责,对国家、对君王忠诚不二。

这启示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做好工作。

忍辱负重:诸葛亮在面对北伐的困难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定信念,忍辱负重,勇往直前。

重视人才:诸葛亮在奏章中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并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任用贤能。

这启示我们,在团队中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优秀的人才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

忠诚执着:诸葛亮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精神,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为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奋斗终身。

敬畏规则:诸葛亮在奏章中强调了君臣之间的规则和礼仪,表达了对规则的敬畏之心。

这启示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遵守规则和礼仪,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正。

感恩他人:诸葛亮对后主的知遇之恩深表感激,并表示愿意以死报答。

这启示我们,要感恩身边的人,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心存感激。

勇于担当:诸葛亮在奏章中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北伐的重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奋斗终身。

这启示我们,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敢于承担责任和挑战。

追求公正:诸葛亮在奏章中强调了公正的重要性,表达了自己对公正的追求和执着。

这启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追求公正和公平,维护社会的正义和秩序。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一、文学常识1. 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早年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后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

2. 出处二、字词积累1. 重点字词- 崩殂(cú):死亡。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 疲弊:人力疲劳,物力缺乏。

-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 殊遇:特殊的待遇。

-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 光:发扬光大。

- 恢弘:发扬扩大。

恢,广大。

弘,大。

-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 陟(zhì)罚臧否(pǐ):奖惩功过、好坏。

陟,提升。

罚,惩罚。

臧,善。

否,恶。

-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 付有司论其刑赏:交给主管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 昭:彰显,显扬。

-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 志虑忠纯: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 简拔:选拔。

简,挑选。

- 遗(wèi)陛下:给予陛下。

- 咨:询问。

- 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弥补。

阙,通“缺”,缺点。

-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 晓畅:精通。

- 试用:任用。

-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 营中之事:军营里的事情。

- 行(háng)阵:指部队。

-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 倾颓:倾覆衰败。

- 痛恨:痛心遗憾。

- 桓(huán)、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

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

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出师表大概意思

出师表大概意思

出师表大概意思《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篇章节,由东汉末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封表文。

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己才能和成就的谦虚态度。

《出师表》以朴实、直接、真诚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声,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出师表》的大致意思是诸葛亮向刘备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出征北方,为国家建功立业。

文章以“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开头,通过回忆刘备和刘备的前任吴国太傅周瑜的事迹,诸葛亮感慨万分,表达了对逝去的主君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他详细叙述了自己从刘备刚开始建立蜀国时就辅佐刘备的过程,以及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的坚持和努力。

他还提到自己曾借助北方的战争形势来劝说刘备出征,但由于当时的战略考虑,刘备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随后,诸葛亮以一种谦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进行了客观评价。

他承认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只能算得上是“微末”,并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努力。

在《出师表》的结尾,诸葛亮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出征北方,为国家建功立业。

他认为北方的战事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如果蜀国不尽早出兵,必将失去战机。

他对刘备说:“今若遣臣等北征,破蜀克敌,此臣之慕义也。

”他希望刘备能够批准他的请求,让自己去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篇文章以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为主线,表达了他为国家、为刘备付出一切的决心和坚定信念。

文章以直接、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作者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同时也道出了他对国家、对主君的忠诚与担忧。

在这里,我尽量以人类视角进行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诸葛亮的坚定信念和忠诚之情。

同时,我也注意到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流畅的句式,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整个描述过程中,我力求准确无误,严肃认真,避免歧义或误导的信息。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在《出师表》中展现出的忠诚和才华令人钦佩。

试析《出师表》的思想内涵

试析《出师表》的思想内涵

政” 望 , 可保其平安 。 欲 必 公 元 2 3年 , 葛亮 “ 府 治 事 。诸 葛亮 “ 之 , 2 诸 开 ” 顷 又领 益
州牧” 。诸 葛亮最终 身兼 二任 , 以免机构重叠 , 政令周转 , 降
低 行 政 效 率 。“ 事 无 巨 细 , 决 于 亮 ” 事 无 巨 细 , 皆 政 咸 。“ 亮
《 出师 表 》 评 价 观 点 基 本 一 致 。明 末 清 初 的 王 夫 之 说 :诸 的 “ 葛公出师北伐 , 上 后 主, 亲贤 远佞 为戒 , 篇 之 中, 表 以 一 三 致 意 焉 !清 人 吴 楚 材 、 调 侯 的《 文 观 止 》 ” 吴 古 中说 :大 意 是 “ 亲 贤 远 佞 , 贤 尤 为远 伎 之本 。故 始 以 ‘ 张圣 听 ’ , 以 亲 开 起 末 ‘ 诹 ’ ‘ 纳 ’ , 中 十 三 引 ‘ 帝 ’勤 勤 恳 恳 , 谘 、察 收 篇 先 , 皆根 极 至
照 , 准北伐计划” 批 之说 。 30 如 此 类 , 与上 述 说 法 大 同 [1 诸 27 多
小异 。
对 历 史 的 评 价 , 有 寻 觅 历 史 , 讨 《 师 表 》 邃 的 只 探 出 深 思 想 内涵 , 有 可能 得 出较 佳 的答 案 。 才

Hale Waihona Puke 、寻 觅历 史 。 孤 用 心 良 苦 托
第1 O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O月
淮 北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HUAI EIP B ROF S ONAL AND CHNI ES I TE CAL C OLL EGE
Vo . 0 No 5 11 .
0 c . 011 t2
修 政 治 , 用 甲兵 … … 通 篇 围 绕 ‘ 子 ’ ‘ 人 ’ 来 , 字 外 君 、小 写 一

出师表课堂笔记

出师表课堂笔记

出师表课堂笔记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出师表》课堂笔记。

1. 文章概述:《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这篇文章主要是劝勉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2. 文章结构:开篇:诸葛亮先对后主进行了一番赞扬,然后提出了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的建议。

主体:诸葛亮回顾了先帝创业的艰难,并表示自己将竭尽全力完成先帝的遗愿。

结尾:诸葛亮表示自己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并表达了自己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3. 重点句子解析:“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妄自菲薄,说话不恰当,从而阻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诸葛亮希望后主广开言路,接受臣子的建议和批评。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得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诸葛亮希望后主亲贤远佞,以保持国家的兴盛。

4. 主题思想:《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责任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通过这篇文章,诸葛亮不仅对后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还表达了自己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和信心。

5. 语言特点:《出师表》的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

诸葛亮的措辞直率而诚恳,表达了他对蜀汉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意识。

6. 文化背景:《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政治文献中的重要篇章,其背景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和巩固。

这篇文章反映了诸葛亮对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的深刻思考和努力。

《出师表》(通用12篇)

《出师表》(通用12篇)

《出师表》(通用12篇)《出师表》篇1教学建议一、主旨概述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预备征伐曹魏。

因后主刘禅昏弱,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深怀内顾之忧,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盼望后主熟悉到必需亲贤远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同时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对后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决心。

二、结构内容本文分三部分,全都着眼于“出师”二字。

第一部分谈治国的大计,是为了消退出师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才20岁,又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假如受坏人蛊惑,必将导致国内政局不稳,对前方产生重大影响。

正由于如此,诸葛亮在这个部分里不仅向刘禅反复阐明开张圣听、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道理,而且荐举人才来管理“宫中之事”和“营中之事”。

消退了这个后顾之忧,诸葛亮才能专力伐魏。

其次部分是关于出师这一决策的说明。

这种说明不同于奏议,不是反复陈说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陈情式的,就是陈述的心愿。

为此,诸葛亮历叙身世,从“躬耕”说到“遂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临崩寄大事说到自己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感谢”和“忧叹”的心情;最终集中到一点,将出师伐魏视为“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这样来说明出师的决策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第三部分归结全篇主旨。

由此可见,本文结构具有重点突出、规律严密的特点。

三、谈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由于本文是秦章,是出师前向后主刘禅一地的恩主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双室的主见,因此,全文以谈论为主,在谈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值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

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

所叙之事,如推举贤才,讲身世,谈经受,都是为谈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出师表》全文及分析

《出师表》全文及分析

《出师表》全文及分析《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操之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这篇表文情真意切,言辞恳切,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优秀PPT课件

《出师表》优秀PPT课件
智慧与谋略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对于现代人在生活 和工作中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是现代人 应当追求的品质和境界。
05
《出师表》的实践应用
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历史背景介绍
通过课件展示《出师表》的历史 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三国时期蜀 汉的政治、军事状况,以及诸葛
历代评价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 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苏轼
“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 昼不可攻,夜不可袭。”
辛弃疾
“千载谁堪伯仲间。”
对现代的启示
忠诚与担当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对蜀汉的忠诚和担当精神,这种精神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劝勉刘禅, 表达自己的一片忠心和北伐的决心而 写的一篇奏章。
作者诸葛亮简介
01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 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 家。
02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 智者的代表人物。
《出师表》的创作背景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率军 北驻汉中,准备征讨曹魏。因后主刘 禅昏弱,诸葛亮深感内忧外患,为了 实现统一大业,他决定亲率大军北征 ,以图改变蜀汉的处境。在出征前, 他写下了这篇《出师表》,表达了自 己对国家忠诚和北伐必胜的决心。
重要语句解析
总结词
重要语句富含深意,意义深远
详细描述
例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在危难之际接受重任,表现了他 的忠诚和担当精神;“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 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后主的忠诚和支持。

出师表主旨概括

出师表主旨概括

出师表主旨概括介绍出师表是一份历史上著名的表章,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写。

它是诸葛亮致曹丕的表章,表达了他请求离开丞相职位的决心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这篇文章将会详细探讨出师表的主旨,解释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价值观。

出师表的背景出师表是诸葛亮曾经任丞相期间写的一份表章,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自身使命的担忧。

在三国世界中,蜀汉正面临着强大的曹魏势力的压迫。

同时,蜀汉内部也存在着腐败和内乱的问题。

面对这一切,诸葛亮深感无力和困惑,决定写下出师表向曹魏皇帝表达自己的心声。

出师表的主旨探讨1. 国家大义出师表的主要主旨之一是对国家大义的追求和忠诚。

诸葛亮在表中多次强调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王朝守成的责任感。

他提到自己并非抱着壮志未酬的心情离开,而是出于对国家大义的考虑。

这表明诸葛亮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高尚情操。

2. 忠诚和劝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言辞恳切地劝谏曹魏皇帝,希望他能改变错误的政策和治理方式。

他提到了朝政腐败和内乱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通过这种劝谏,诸葛亮展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权力的克制,并试图为国家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

3. 谦逊和自省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多次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省之情。

他在表中多次提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对于国家所托的重任感到无力和内疚。

他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短处和错误,并表示希望能够得到曹魏皇帝的指教和改进。

这展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谦虚态度。

出师表的影响和价值出师表是一篇具有极高思想和文学价值的文献。

它不仅揭示了当时蜀汉政治和社会的面貌,也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和政权的忧虑和期望。

这篇表章被后世赞誉为国家兴亡关键时刻的杰作,也成为了后世的学习范本。

出师表凭借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秀的文学表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展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胆识、智慧和忠诚,激励了许多人追求忠诚和国家大义。

此外,它也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素材和隽永作品,被广泛传颂和赞美。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赏析《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出师表以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

始皇帝开创大一统天下的大业并没有半途而废,而是半途而废。

现在世界被分成三部分,蜀汉处境困难,这确实是一个形势危急、生死未卜的关键时期。

然而,禁卫大臣在宫中从不懈怠,忠诚而有野心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上战场。

这是记住先帝给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答陛下。

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人的听力,以发扬先帝留下的美德,激发有志之士的志向。

不可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得体,从而堵住了朝臣出谋划策的道路。

皇宫和丞相府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功过的赏罚,不应该因为是在宫里还是在衙门里而有所不同。

如有作恶多端、违法乱纪、一心行善的人,应交给主管官员评定奖惩,以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以偏概全、徇私枉法,使刑赏法在朝廷内外有别。

郭友志、费祎、侍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正直的人,志向和思想都是忠信的,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了陛下。

我想,朝廷里的任何事情,无论大小,都会和他们商量,然后执行,一定会弥补不足和疏漏,得到更多的结果。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端正,通晓军事,在从前试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所以大家商量推举他做中部督。

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是汉初得以兴盛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翻译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3.遂许先帝以驱驰。

【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


6.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应当奖励并率领全军,向北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那些奸邪的势力,兴复汉朝皇室,回到原来的都城。


7.诚宜开张声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德行,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精神,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来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细致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寄托给我】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诚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10.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如果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11.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1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相信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可以指日而待了。


1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先帝)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拿天下大事来询问我。


1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15.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他们)大都是追念先帝在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啊。

】16.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来拜访我)。


17.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一点也不懈怠。


1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19.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叹息、感到痛心和遗憾的。

】20.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后来遇到兵败,(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
2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使命不能完成。


22、每与臣论此事【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
2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三、思想内容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3.本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4.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5.“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

【①三顾茅庐。

②临危委重任。

③临崩寄大事。


6.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报先帝,忠陛下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7.本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三件往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临危受命】
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8.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9.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10.本课的成语,它们是妄自菲薄和作奸犯科。

三顾茅庐
11.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忠心耿耿,淡泊名利有谋略,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12..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火烧赤壁六出祁山。

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
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