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艺术鉴赏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艺术鉴赏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df8e1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8.png)
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艺术鉴赏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艺术鉴赏技巧音乐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本文将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有效地传授艺术鉴赏技巧。
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音乐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2.音乐风格与流派:古典、民间、现代流行等。
3.音乐体裁:交响乐、室内乐、独唱、合唱等。
4.音乐历史与地理: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世界各地音乐特点等。
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音乐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表演,提高实践能力。
3.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音乐作品,分析艺术特点和价值。
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音乐之美。
2.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学生沉浸在艺术氛围中。
3.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跨学科教学:结合文学、美术、历史等学科,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实践与案例实践一:欣赏与分析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梁祝》,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元素,探讨其艺术特色。
实践二:创作与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如编排一首简单的合唱曲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创作的过程,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实践三:调研与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音乐流派或音乐家,进行调研并制作PPT报告,分享其特点和成就,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与反馈评价方式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作品鉴赏能力:通过作业、报告等评价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6f7c8d7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d.png)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初中音乐欣赏课作为一门与学生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如何让学生们在听音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音乐文化素养,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布置好课前准备首先,老师应该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所需要的教学资料、选好适合的曲目、熟悉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等。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的放矢、适度难度,让学生在听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感悟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老师应该挑选一个安静、舒适、宁静、干净的教室来上课。
同时,在课前,老师可以适当装饰一下教室,比如张贴音乐类海报、展示一些乐器等,让学生们对音乐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课中。
三、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施教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学生们的音乐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适度调整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难度、节奏和教学方法。
对于那些音乐方面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进行辅导,加深他们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对于那些音乐方面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让他们产生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四、乐曲讲解与演奏在教学中,老师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对所选的音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老师要分析乐曲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乐器的表现力和音乐表达方式,讲述歌曲的表达情感。
同时,要适当配合乐曲现场演奏或演唱,让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这样能够让学生们对音乐的认知更加细致和清晰,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感悟、理解、欣赏能力。
五、多角度的引导与启迪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老师不仅可以讲解和分析音乐,还应该从其他方面来进行引导和启迪,比如引导学生们从音乐中汲取力量,培养乐观心态;引导学生们从音乐中感受到心灵的抚慰和情感的宣泄;启迪学生们通过音乐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从中汲取文化营养。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9d34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9.png)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初中音乐课程已经逐渐从简单的歌唱、节奏训练过渡到更加高级的音乐欣赏课程。
音乐欣赏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浅谈初中音乐课堂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以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具有不同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性理解。
通过听、唱、演奏、舞蹈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其音乐素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播放音乐或现场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
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音乐素养和个人感受,自由流露自己的感受,其中喜欢的可以深入探究,不喜欢的可以以较为宽松的方式学习和欣赏,不强求其喜欢每一种音乐作品。
二、创造性教学法创造性教学法是以发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技能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技能和创造力,这些技能和创造力是在实践中通过学习和探究得到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授古典音乐时,让学生尝试编创新的曲子,或者在学习流行音乐时,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成长。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性,与学生进行密切互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状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和思想,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个人之间互帮互助,相互激励,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小组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互动方式。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5篇)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399eb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4.png)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5篇)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篇一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自豪和赞美。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在学习〈在灿烂的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感知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2、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
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看图片。
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2、听音乐〈红旗颂〉情感感受一下二、欣赏体验1、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祖国的日趋富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印青作曲的歌曲。
2、出示课题:音乐欣赏〈在灿烂的阳光下〉,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1)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三、演唱感受1、再次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3、教师范唱,学生随哼唱主旋律。
4、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
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
B段的节拍变为4|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
歌中充满了为祖国的自豪和赞美。
A1部分重复A部,激情的把音乐推向高潮。
五、复听乐曲的A部分,请学生跟着唱主题,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d9179a3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c.png)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音乐的相关知识,例如音乐语言、节奏等、并且让学生在熟悉音乐作品的同时产生联想和想象.提高自身的感受和素养.提高自己欣赏音乐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
艺术教学活动往往会触动到学生的兴奋点.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得欢呼雀跃.形于色小学生由于年龄喜与认知特点,们非常喜欢充满神奇、有挑战性他具^的活动。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果一切从学生上-如-广借助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一一的兴趣出发,那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喜欢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就开始了这样的尝试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图画的兴趣浓于疋文字,当地结合图画识字认词.能有效地提高恰就学习效率。
因此,就选择了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我日活动,比如,我让学生在每一课后面自己画一个“星卡”摘,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一些好的词语摘下来。
再如,完《露珠的梦》后,关注到课学小以我后题是要求学生想象小露珠来到大海以后看到了—些什么?我便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画下小露珠看河到的场景,且可以用好词、并好句来装饰场景,学北生兴趣盎然……其实他们的画、写过程就是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
如此坚持.上完一节课.生每学保们都会有一些新的词语、子或读写经验等等“句入定账”我还在晨读时间开设“息交流窗口”导学信引生交流.流让学生上台来讲话。
流信息.轮交内容心理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就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渎也热情。
这项活动为班级营造了“读书、爱多读书、好书”氛读的围,励学生爱读多读。
书籍走得更近.成良好的读书风激与养气.而达到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从随着学生积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积累的能力愈提高.我在平时每周的作业中又加了一项作业评比这项作业是一项独特的作业,给它取名为《我自编书》这项作业是以书的形式呈现的.面的主题和取材范围不限.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来里可设计开始时,我会给予学生一些指导:时用你善于发现的眼平睛去收集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材料.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整有理,它编写成册。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3篇】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3fb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1.png)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3篇】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情感,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歌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多元化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演唱歌曲,体会不同作品之间体现的不同音乐要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舒展优美的特点。
【难点】用正确的发音技巧唱好变化音。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学生自由跟唱。
提出问题:曲作者是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青春舞曲》是王洛宾的作品,那么他还写过那些作品?学生再次发言,教师总结:王洛宾,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
王洛宾自1937年就开始搜集、整理、编写、出版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
1938年他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优美动听、流传极广的民歌。
引出这节课主题《在那遥远的地方》。
(二)新课教学1.欣赏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出青年对姑娘真挚的爱情。
(2)再次欣赏老师设置问题:边听边思考歌曲的速度、节拍是如何表现的?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优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节奏、高亢自由的音调、缓慢的速度。
2.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所抒发的情感。
3.学唱歌曲(1)进行发声训练,以气带声,以声传情。
(2)老师跟着钢琴范唱歌曲。
(3)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准。
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看歌谱,曲调中出现了一个变音记号,大家知道这个变音记号的名称和意义吗?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个变音记号叫“升记号”,所标示的音符将升高半音演唱。
(4)跟琴学唱旋律,识读乐谱。
用模仿的方法唱好变化音。
老师用两种方式演唱,第一种是短促的嗓音,第二种是圆润的嗓音。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a7c8fe63b84ae45c3b358cee.png)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
在音乐欣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初中音乐音乐欣赏多媒体技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
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的熏陶,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
在音乐欣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音乐教育是学生美育中的重要的部分,在有限的课时里要掌握大量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音乐。
同时,对美感的诱发,音乐的鉴赏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欣赏课自然成为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欣赏在音乐课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那如何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呢?一、重视情感体验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
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
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
初中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
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
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2657a511a8114431b90dd863.png)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能力,是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因此,音乐欣赏在初中音乐课中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吸收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并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这是值得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去探寻的。
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对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建立适合的音乐欣赏模式,使学生真正的懂得欣赏,提高审美力以往的音乐欣赏课,一般的程序都是:导入—介绍作品—初步整体欣赏—分析结构—分段欣赏—进一步讲解作品内涵—深入性完整欣赏。
这样的音乐欣赏模式,有时很难让学生们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
在一次《百鸟朝凤》的欣赏课中,学生们刚听到这首乐曲开头就窃窃私语了,说太吵了,不好听。
我立刻关掉音响,改变惯用的教学模式,由我先讲述这首乐曲的创作手法和它独特的韵味。
当我讲到唢呐运用它高超的演技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多种鸟鸣后,学生们立刻回应要好好的听完。
从这首曲子,学生体会到了民族乐器——唢呐独特的魅力,也感受到乐曲表现出的百鸟争鸣,一派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
明显地显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音乐欣赏模式,使学生们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来。
二、设问答疑,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对陌生音乐的聆听发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想象,才能使学生对音乐听之有情、思之有趣。
因此,在欣赏时,可以通过启发、诱导、提问的方法来进行。
如:在欣赏《春天来了》时,我就采取欣赏前的提问方式,共三个问题:1.要求听出演奏的乐器。
2.要求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3.要求听出音乐的旋律和特点。
在讨论时,学生们情绪热烈、踊跃发言。
有的说乐曲欢快喜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给人以清新向上的感觉;有的说乐曲是由高胡、古筝、扬琴演奏的,欢快活泼,描写了大地山川春意盎然的景色。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8091ff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1.png)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初中音乐欣赏课是中学生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有机会深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不同风格和流派以及不同文化地区的音乐习俗习惯。
同时,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但是,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呢?以下是我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浅谈。
一、提高自身音乐素养要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首先需要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指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音乐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以及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如调式、节拍、节拍型等。
2.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3.音乐表演技能:包括唱歌、演奏乐器等技能。
因此,作为初中音乐课老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从而更好地教授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创作。
二、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合适的音乐作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该选择容易理解的音乐作品。
2.代表性强:选择代表性强的音乐作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和文化背景。
3.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欣赏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4.符合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
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建议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喜好,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结合这些因素进行选择,确保选出的音乐作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教学需要。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单一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因此,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手段。
1.演唱和演奏:通过教授学生唱歌或演奏乐器,让他们深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初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范文初中音乐怎样上好欣赏课
![初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范文初中音乐怎样上好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9c46bb0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6.png)
初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范文初中音乐怎样上好欣赏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欣赏我国传统音乐作品,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欣赏外国经典音乐作品,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
3.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节奏、旋律等要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过程。
2. 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视听体验。
3. 结合音乐史知识,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欣赏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聆听: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感受音乐的美。
3. 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结构等要素,进行简单分析。
4. 讨论: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总结:对音乐作品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其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合作程度等。
2.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通过课堂问答、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审美情趣:关注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情感反应,评价其审美水平。
六、教学拓展1. 结合本节课的音乐作品,介绍相关的音乐家及其成就。
2.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在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3. 推荐学生课后欣赏的其他音乐作品,拓展其音乐视野。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合奏等。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
3. 举办音乐欣赏晚会,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音乐素养。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建议。
2. 分析课堂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关注学生在课后的音乐欣赏表现,评估教学成果。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b4da8a56be23482fb4da4c0b.png)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学生的欢迎。
审视以往传统的欣赏教学,其最大的问题是轻视学生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以教师的讲解剥夺了学生亲身感受与体验的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讲解过多,以讲代替学生的欣赏。
使得学生很少有音乐欣赏并获得艺术审美体验的机会。
(2)以放任自流的“听”代替了音乐欣赏活动的全部。
整堂课一味地让学生自己静静地听音乐,而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
使欣赏往往容易仅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层地感受与鉴赏。
因此,作为培养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音乐欣赏教学,其改革势在必行。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一、营造课堂氛围,放飞音乐想象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
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我们要鼓励学生对音乐多联想和想象。
在课堂中试着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听音乐、感受音乐。
只有当课堂充满想象、开始有了生动活泼的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
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听过一首音乐作品后所感受的音乐形象都是不尽相同的。
在他们聆听音乐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分析作品,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高机会。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教师要视讲台为舞台,激情施教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激情,会不会创设教学情境,能不能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描绘的境界,是能不能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0c7501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9.png)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质。
因此,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明确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质。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力和鉴赏能力。
3. 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 多种音乐欣赏方式的结合。
可以采用听觉、视觉等多种欣赏方式的结合,让学生全面地感受音乐作品。
2.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音乐欣赏课应该营造出松弛、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安心地沉浸在音乐中。
3.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欣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避免过于复杂或晦涩的作品,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欣赏。
4.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积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鼓励学生的创造和表达。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或者用文字、绘画等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合理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了能够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
1. 学习笔记和听音乐作品的记录。
要求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针对音乐特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做好记录,以便教师进行评价。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7dce6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3.png)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音乐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下面,本人将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全面思考,系统规划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需要全面思考,系统规划。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考虑从哪些方面入手,选取哪些风格的音乐,如何安排教学进度,如何使用教具和素材等等。
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音乐氛围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打造一个真实、生动、丰富的音乐氛围。
在开展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播放音乐视频,通过整合视觉、听觉、语言等多种感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
三、有选择地引导,鼓励思考在讲解和解读音乐名曲时,教师可以选择挖掘其中的某个方面,比如曲式、旋律、和声、节奏等等。
然后,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问:“这首曲子里,哪些部分最让你感到有趣?为什么?”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音乐欣赏的效果。
四、引导体验,实现情感共鸣音乐欣赏课堂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音乐艺术的享受和体验。
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去实现情感共鸣。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闭双目,感受音乐的包围和渗透;可以要求学生模仿演奏者的动作,感受曲子的音乐情感。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作为初中音乐课堂重要的教学内容,要通过全面的规划、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有选择的引导和情感共鸣等一系列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多去感受音乐,当我们最终收获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时,才是真正的成功。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f2a43e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8.png)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初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因此,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首先,在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而且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两个方面:知识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
知识性目标是指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这其中包括音乐历史、音乐理论、音乐风格、名曲名家等内容。
能力性目标则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这其中包括音乐欣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等。
只有在良好的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二、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老师需要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故事、唱歌、比赛等,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结合教学内容,细心针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老师还要灵活运用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例如,在播放音乐时,老师可以附上歌词,让学生跟着唱,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能力是盲指人欣赏音乐的主观因素,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气质、情感和情绪等方面来提升。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例如,在听完一首音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首音乐展现了哪些情感和情绪,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音乐的含义。
此外,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欣赏音乐,同时让学生意识到音乐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四、巩固和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最后,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方面,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组织学生课后听音乐会、参加音乐比赛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怎样上好欣赏课
![初中音乐怎样上好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539a74d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2.png)
初中音乐怎样上好欣赏课初中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上好欣赏课呢?本文将从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方式、学生积极参与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教师的教学准备1. 精选曲目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在海量的音乐曲目中精选适合学生的曲目,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等因素。
曲目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音乐体验。
2. 教材准备在上好欣赏课之前,教师需要准备教材,包括教材课件、讲义、视频等资料,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欣赏内容。
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资源以及对其的解读,让学生更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
3. 授课形式准备欣赏课的授课形式应该非常灵活,可以采用课件、录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内外学习资源。
同时,可以引入交互式教学,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二、教学方式1.创建音乐环境在进入欣赏课之前,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播放背景音乐、投影屏幕、展示音乐家的照片等,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产生一种浓郁的音乐氛围。
2.积极的引导在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音乐材料和音乐知识,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同时要注意从学生自身出发,关注和参与他们的音乐思考、个人感受和音乐表现,尽量避免单向教学方式,多从学生角度出发。
3.多方位的讲述欣赏课的教学也不应只注重音乐本身,还要讲述音乐背景、音乐文化、音乐史以及音乐家的人生等方面,从多个角度展现音乐的魅力,让学生从多方位体验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三、学生积极参与1.提问与回答在欣赏课中,提问与回答是非常重要的互动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从而分析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入了解音乐。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和表演,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寻找并积累自己的音乐经验。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大家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7553b9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b.png)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摘要】初中音乐欣赏课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认知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在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在于积极参与、认真聆听音乐作品、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欣赏不同风格音乐的方法。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建议学生可以通过多听音乐作品、参加音乐欣赏活动、多了解音乐背景知识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
通过上好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音乐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学习初中音乐欣赏课,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重要性、意义、积极参与、聆听、分析、理解、情感表达、不同风格音乐、关键、影响、建议、学生、上好、方法、技巧、学习。
1. 引言1.1 初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初中音乐欣赏课作为中学生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初中音乐欣赏课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审美视野,培养音乐品味。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初中音乐欣赏课还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初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 学习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意义学习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情趣,丰富音乐知识,发展音乐智力,提升综合文化素质。
音乐是一种艺术语言,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还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学习音乐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6315b2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d.png)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各种音乐形式和风格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和评估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一、准备工作1.选取优质资源。
教师应仔细筛选和挑选音乐作品,确保其音乐质量和审美价值。
可以利用音乐网站、音乐软件和电子教材等多媒体资源来寻找适合的音乐欣赏素材。
2.了解学生背景。
在教学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知识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3.设置教学目标。
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例如,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对于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等。
4.提前预习。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师应提前预习音乐作品,熟悉其特点和背景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
二、课堂教学1.创设良好的氛围。
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积极、放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音乐会录像和分享自己的音乐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课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听歌曲、观看音乐会录像、阅读音乐评论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学生参与互动。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演示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提供适当的导引。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导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形象、旋律轮廓、节奏特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三、评估和反馈1.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音乐欣赏课的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记录和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在音乐欣赏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计划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170a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e.png)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 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2. 探究不同音乐风格和类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3. 学习听音方法和技巧,培养鉴赏力;4. 欣赏音乐作品,分析其创作背景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 引入在教学开始时,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作品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和热爱。
2. 学习基本元素首先,通过展示和解释音乐的基本元素,让学生了解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对音乐作品的影响。
可以示范性地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探究音乐风格和类型通过学习不同音乐风格和类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教师可以示范性地演奏或播放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评论,了解不同风格下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 学习听音方法和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听音的方法和技巧,如提前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注意乐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培养对音乐情感的敏感等。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听音训练,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更好地感受其中的美妙。
5. 欣赏音乐作品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背景,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如巴赫的《小步舞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并以故事或画面的形式介绍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体验音乐的美妙。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测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听音辨曲、分析乐句、判断乐曲风格等形式,考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主动发言、互相分享音乐欣赏体验等。
3. 老师可以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学生的听音心得和感受,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给予表扬和改进意见。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03b61a4e680203d8cf2f241d.png)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音乐欣赏课摘要如何通过各种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方法,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于一个年轻的音乐教师更应多措并举,按照新课标要求,加大新课改力度,大胆创新,努力实践,争取上好每一节音乐欣赏课。
在此,就自己的体会谈以下几点:关键词初中音乐效率一、重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农村学生的知识来源及学习条件有限,要将新的精神和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就要不断地更新课堂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启用情感教学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些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情感人,这对初中学生来说较为恰当。
如在上七年级下册的《百鸟朝凤》一课时,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联系自己的生活,对百鸟朝凤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各小组同学都积极发言,说出鸟的叫声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作点评。
接着我将《百鸟朝凰》这首曲子中抽出部分乐句,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听这首曲子,听后许多学生都积极发言,把缺空的鸟类叫声填补出来,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就自然地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具体化、多元化。
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时开始完整欣赏,大家听的特别认真。
整个过程中,教师穿插一些提问,如《百鸟朝凤》这首曲子中多次出现了什么节奏?这种节奏给乐曲带来了怎样的效果?学生回答:多次出现了切分节奏,这种节奏使歌曲产生了欢快、跳跃、喜悦、幸福的情感。
这样同学们不但欣赏了乐曲,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乐理知识,而且体会到自己是世界上自然之美。
充分反映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把同学们的作品一一展示在大屏幕上,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当学生自己模仿鸟的叫声时,别提那股高兴劲了,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动口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节奏训练这样运用多种形势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c7c6acdbda38376baf1faebb.png)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沐浴改革的春潮,合着时代的节拍,我们是课改的"弄潮儿"。
面对音乐教学的改革,我们有着太多的困惑和疑虑。
如何上好音乐课,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个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究竟怎样的一堂音乐欣赏课才算成功的呢?下面我就如何上好初中的音乐欣赏课,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看法,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一、音乐欣赏课上,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随着课改的深入,过去的那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
试想:我们上音乐欣赏课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果音乐教师不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音乐课抱着对付的态度,敷衍了事,又怎么能上好课呢?又怎样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音乐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认真的去备课,创设情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以热情感染学生。
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欣赏教学中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课标》指出,"综合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趋势。
"音乐欣赏与不同艺术学科的综合,源于艺术的本质。
"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
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
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
虽然艺术种类繁多,如音乐、电影、绘画、雕塑,每一门艺术既有自身特点,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欣赏音乐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语言,体验音乐情感而产生原联想和想象。
如欣赏《渔舟晚唱》学生可以在美妙的古筝声中想象:"渔舟竟归,由远而近,轻波四起,前浪后涌,渔歌四起,互相唱和"的意境。
欣赏偎德全《葫芦下的凤尾竹》,我们仿佛看到傣族姑娘翩翩起舞的身影。
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让艺术从心灵出发!这样你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春意融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李雷
摘要: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
使人们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提高情绪记忆力和乐曲欣赏能力。
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哼唱曲调,体会音乐形象,多学科融合,全面欣赏,理解,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欣赏;创新;兴趣;想象力;多元素融合
音乐欣赏,是人的听觉器官接触音乐作品的音响运动形式而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音乐形象去体验和认识社会生活的积极的思维活动。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接触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从而开阔音乐视野,也能从中学得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高尚的音乐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更好地上好音乐欣赏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吸收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并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是我们音乐老师一直很关注的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欣赏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去探寻的。
根据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和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浅谈以下几点:
一、建立适合的音乐欣赏模式,使学生真正的懂得欣赏,提高审美力
纵观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无非就以下几个程序:组织教学〈导入〉——介绍作品(引入新课内容)——初步整体欣赏〈简听〉——分析结构〈以学生为主,教师补充〉——分段欣赏——进一步讲解作品内涵——深入性完整欣赏等。
这样的音乐欣赏模式,是否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呢?比如,一次学生们欣赏《百鸟朝凤》这首乐曲学生初听开头就
窃窃私语了,都说太吵了,不好听。
我立刻关掉音响,改变惯用的教学模式,由我先讲述这首乐曲的创作手法和它独特的韵味。
当我讲到唢呐运用它高超的演技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多种鸟鸣后,学生们立刻回应要好好的听完。
从这首曲子,学生体会到了民族乐器——唢呐独特的魅力,也感受到乐曲表现出的百鸟争鸣,一派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
明显地显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音乐欣赏模式,使学生们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来。
二、设问答疑,调动积极性
让学生对陌生音乐的聆听发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想象,展开联想,才能使学生对音乐听之有情、思之有趣。
因此,在欣赏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诱导、提问的方法来进行。
比如:在欣赏前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演奏这段音乐的主要乐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欢快的还是舒展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你能根据节奏特点和速度的变化描绘作品的内容吗?能不能给这段音乐命个标题等。
带着问题听音乐,学生们都是聚精会神的。
在欣赏《春天来了》时,我就采取欣赏前的提问方式,共三个问题,1.要求听出演奏的乐器;2.要求学生谈听后的感受3.要求听出音乐的旋律和特点。
在欣赏后是我讨论时间,情绪热烈、踊跃发言。
有的说:乐曲欢快喜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给人以清新向上的感觉。
有的说:乐曲是由高胡、古筝、扬琴演奏的,欢快活泼,描写了大地山川春意盎然的景色。
由于音乐有不确定性,同一作品在聆听的过程中,每个人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就不同。
采用这种设问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自主性,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感受了音乐,捕捉到了音乐形象。
三、注重兴趣引导,深化体验
兴趣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抽象化引导学生兴趣
中学生不仅对直观的视觉形象接受能力较强,对抽象的声音形象也有一定感受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来激发他们对所欣赏音乐的兴趣。
例如采用的讲述法,讲述时要注意把握讲解的时间和内容,不要用大篇幅的时间去讲解乐曲的背景、时间、作者等主要还是要讲经典的内容。
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我只简单用课件展示作者的生平和乐曲创作的背景,然后在课件上用醒目的大字打了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话“这样的音乐只能跪着听”,启发学生什么样的音乐只有跪着去听呢?为什么?学生自然就认真地去欣赏音乐了。
2.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兴趣
发挥他们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实践,引导他们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欣赏中,可以采用唱(奏)和表演的形式,以此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通感作用。
如让学生唱或奏乐曲的主题和片断,就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有利于把握音乐形象,使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即结合音乐作品的特点进行律动和表演(击拍、抓手、舞蹈动作等),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加深体验作品的内涵,更好地展开联想与想象。
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是这样做的,聆听音乐之后,让部分学生用竖笛和打击乐器演奏音乐主题,让部分同学随着音乐的速度,情绪和节奏特点即兴舞蹈,大家情绪高涨,教室一片欢腾,个个面带笑容,吹打的同学在演奏第二主题时也都律动起来,他们尽情尽兴的表演,如同演绎了一场瑶族的节日盛会,课堂变成了学生欢乐的海洋。
在谈感受时,把他们感受理解,捕捉到的音乐形象全讲了出来。
有的说:“第一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让人听后心情悠闲、舒畅,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情境非常美。
有人说:第二主题速度加快、热情豪放,好像聚在一起的人们共同跳了起来,让人听后快乐,兴奋的忘记了烦恼。
也有人还增添了很多的个性化见解,可谓学生对作品理解的形象,具体而深刻。
四、融合其它学科,多元素渗入
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也是音乐教学的资源,如文学、美术、历史等。
在教学中有机地将这些以外的知识渗入其中,有助于学生正确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1.音乐与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音乐数不胜数。
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却能使作品中所蕴合的情感与精神得到升华。
学者赵鑫珊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旋律化、和声化和节奏化了的唐诗。
”他认为:莫扎特的慢板乐章是他音乐的精华和灵魂,他那幽深的意境同唐诗的钟声是如此的相似,如张悦的《山夜闻钟》中的“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或是“相思晚望山林寺,惟有钟声出白云”。
2.音乐与绘画是姐妹艺术。
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从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
所以有专家指出:“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
”音乐与美术的意境竟是那样的相近!
3.音乐与历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音乐的声音。
《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虽是两首不同的琵琶曲,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我国古代的楚汉战争;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和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歌颂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通过欣赏学习,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音乐这门艺术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它学科密切相联的,如同红花与绿叶,相互依存,相互映照,才显其美。
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科的整合,把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合理地渗入其中,使得课堂生动有趣,师生互动交融的氛围更加浓郁了,不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智慧,而且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也不感到枯燥无味了。
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欣赏能力,提高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