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受精作用的动画课件
合集下载
受精作用-课件(33张)
通过受精技术改良动物品种,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 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人类生殖健康
通过受精技术解决不孕不育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殖健康水平,促进 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生物医学研究
受精作用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研究受精过程可以深入了解 生命的起源和发育机制,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卵子的发生
在胎儿期,卵原细胞通过有丝 分裂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并进
入第一次减数分裂。
02
次级成第一 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
。
卵子的成熟
01
排卵
成熟的卵子从卵泡中释放进入输卵管的过程。
02
透明带反应
次级卵母细胞在受精过程中,透明带会变硬,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02
精子的发生与成熟
精子的发生
发生过程
精子的发生始于睾丸的曲细精管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分裂和 分化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
细胞类型
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曲细精管内的 精原细胞经过初级精母细胞、次级 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阶段,最终形 成精子。
影响因素
精子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激素、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等。
受精作用-课件
目录
• 受精作用概述 • 精子的发生与成熟 • 卵子的发生与成熟 • 受精作用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 受精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01
受精作用概述
受精作用的定义
01
受精作用
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 卵的过程,是生物繁殖的重要
环节。
02
受精过程
精子通过宫颈、宫腔和输卵管 到达卵子所在部位,与卵子结 合形成受精卵,并返回子宫腔
精子与卵子的相互作用
01
人类生殖健康
通过受精技术解决不孕不育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殖健康水平,促进 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生物医学研究
受精作用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研究受精过程可以深入了解 生命的起源和发育机制,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卵子的发生
在胎儿期,卵原细胞通过有丝 分裂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并进
入第一次减数分裂。
02
次级成第一 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
。
卵子的成熟
01
排卵
成熟的卵子从卵泡中释放进入输卵管的过程。
02
透明带反应
次级卵母细胞在受精过程中,透明带会变硬,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02
精子的发生与成熟
精子的发生
发生过程
精子的发生始于睾丸的曲细精管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分裂和 分化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
细胞类型
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曲细精管内的 精原细胞经过初级精母细胞、次级 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阶段,最终形 成精子。
影响因素
精子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激素、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等。
受精作用-课件
目录
• 受精作用概述 • 精子的发生与成熟 • 卵子的发生与成熟 • 受精作用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 受精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01
受精作用概述
受精作用的定义
01
受精作用
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 卵的过程,是生物繁殖的重要
环节。
02
受精过程
精子通过宫颈、宫腔和输卵管 到达卵子所在部位,与卵子结 合形成受精卵,并返回子宫腔
精子与卵子的相互作用
01
《受精作用》课件3(27张PPT)(中图版必修2)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卵细胞膜外形成隔离层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
↓
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精子与卵细胞的核核融合
2、实质:核核融合→染色体会合 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3、意义:恢复染色体数目→遗传变异
课型及操作流程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情和学法、教法 教学程序设计 预期效果
1、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教材分析 学情和学法、教法 教学程序设计 预期效果
重点:1、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2、理解受精作用中染色体的来源和数目 的变化,以及配子的随机结合对于生 物多样性形成的意义。
难点:模拟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染色体行为、 数目的变化及配子间的随机结合。
在教材中的地位 教材整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理念
归纳生物后代遗传 多样性的原因
认识比较肤浅
课型及操作流程
巩固练习,夯实基础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情和学法、教法 教学程序设计 预期效果
高等 ♀
动物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减
有丝
播放录像,理解受精作 减 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
数
分裂
数
分 裂
一母受精生卵 九子,
分 裂
循序渐进,进行探究
九子各不同?
归纳生物后代遗传
如果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那又会有多少种类型呢? ↓
人的性原细胞的细胞核内有46条染色体, 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又有多少呢?
↓ 你能想办法模拟一下受精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吗?
↓ 如果前后两个小组合作,将一个组产生的作为雌 配子、另一个小组产生的作为雄配子的话,你们
还能够共同找出什么原因吗?
新人教版必修2受精作用课件(50张)
课前 ·新知导学
课堂 ·素养初培
课堂 ·延伸提分
小练 ·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知识导图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课前 ·新知导学
课堂 ·素养初培
课堂 ·延伸提分
小练 ·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课前· 新知导学
课前 ·新知导学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课标要点
学法指导
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 生物体,其遗传信息 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1.科学探究、科学思维:通过建构模型,理解配子中
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生命观念: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及意义 3.科学思维:提高抽象概括能力,掌握染色体、 DNA的数目-时间坐标曲线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双胞胎一般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类。同卵双胞胎指两 个胎儿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异卵双胞胎是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 的。其中性格和容貌相似性较小,也可能是不同性别的是哪一种双胞胎? 为什么?
提示:异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来自两个不同的受精卵,故具有不 同的遗传特性。
课前 ·新知导学
课堂 ·延伸提分
小练 ·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知识归纳]
1.减数分裂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方式及种类 (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 等位基因的对数。 (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种)卵细胞,而 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精细胞(如图所示)。
一节:2、受精作用PPT课件
8
受精作用
2n
减数分裂
精子
n
受精
发育
作用 受精卵
2n
减数分裂
卵细胞
2n
2n
n
.
9
受精作用
人的精子和卵细. 胞结合
10
想一想
2)若100个卵原细胞和25个精原细胞全部发
育成熟,并正常受精,在理论上应能产生的
合子数最多是
(C)
A、25
B、50
C、100
D、400
.
11
思考与讨论
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面,简要说 明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和意义。
★ 稳定性的意义:
性状是由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
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 稳定。
13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
1
二 受精作用
.
2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问?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
1)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子的形成过程
.
4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问?
12
图中哪些同源染色体要分离?
1和2、3和4要分离。
34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可能的组合有几种? 实际的组合有几种?
★ 多样性的原因: 1)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部分遗传物质 2)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3)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 多样性的意义:
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 性生殖的优越性。
.
12
思考与讨论
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面,简要说 明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和意义。
受精作用_PPT课件
受精作用
1.什么是受精作用
睾丸
精子
受精
受
卵巢
卵细胞
在输卵管
精 卵
2.受精的场所: 输卵管里
成熟的卵子在输卵管内移动, 它周围的营养细胞像一串串美 丽的光环围绕着它。
大约有3亿精子可能会进 入母体。努力游向它们的 终点——输卵管中的卵子。
大量精子 向输卵管 中的卵子 游去,只 有少数能 达到终点。
A.卵巢
B.子宫
C. 输卵管 D.阴道
4.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 ( A )
A.成熟的卵细胞 B.精子细胞
C.神经细胞
D.白细胞
一个精子将头部 插入卵子,只有 一个精子的细胞 核可以进入卵子 的细胞质中。
3.胚胎的形成
受
精
卵
分
裂
的
1、精子细胞核和卵子细 胞核开始互相融合
2、受精卵分裂 成两个细胞
一 组
显
微
照
片
3、受精卵分裂 成四个细胞
4、受精卵分裂成十六个 细胞 ,逐步形成胚胎。
受精卵
输卵管
子
卵巢
宫
看一看:
受精以及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移动到子宫内壁的过程。
胚胎的发育
睾丸
精子
受精
受 分裂 胚
卵巢
卵细胞
在输卵管 精 卵
胎
养料来自于卵子
1.人体受精卵开始分裂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
所分别是 ( C )
A.子宫和子宫
B.子宫和阴道
C.输卵管和子宫 D.卵巢和子宫
2.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 A )
A.睾丸
B.附睾
C.输精管
D.精囊腺
3. 人体内孕育新生命的场所是( B )。
1.什么是受精作用
睾丸
精子
受精
受
卵巢
卵细胞
在输卵管
精 卵
2.受精的场所: 输卵管里
成熟的卵子在输卵管内移动, 它周围的营养细胞像一串串美 丽的光环围绕着它。
大约有3亿精子可能会进 入母体。努力游向它们的 终点——输卵管中的卵子。
大量精子 向输卵管 中的卵子 游去,只 有少数能 达到终点。
A.卵巢
B.子宫
C. 输卵管 D.阴道
4.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 ( A )
A.成熟的卵细胞 B.精子细胞
C.神经细胞
D.白细胞
一个精子将头部 插入卵子,只有 一个精子的细胞 核可以进入卵子 的细胞质中。
3.胚胎的形成
受
精
卵
分
裂
的
1、精子细胞核和卵子细 胞核开始互相融合
2、受精卵分裂 成两个细胞
一 组
显
微
照
片
3、受精卵分裂 成四个细胞
4、受精卵分裂成十六个 细胞 ,逐步形成胚胎。
受精卵
输卵管
子
卵巢
宫
看一看:
受精以及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移动到子宫内壁的过程。
胚胎的发育
睾丸
精子
受精
受 分裂 胚
卵巢
卵细胞
在输卵管 精 卵
胎
养料来自于卵子
1.人体受精卵开始分裂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
所分别是 ( C )
A.子宫和子宫
B.子宫和阴道
C.输卵管和子宫 D.卵巢和子宫
2.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 A )
A.睾丸
B.附睾
C.输精管
D.精囊腺
3. 人体内孕育新生命的场所是( B )。
受精作用 公开课(课堂PPT)
25
★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
问题1: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能出现多少种 含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讨论:
(1)若对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只能经历一次减数分裂, 产生四个精子两种类型。
(2)若对于生物个体而言,由于精巢中含有许多初级精母细
胞,不同的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发生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 因此,个体所产生的含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精子将有多种可能。
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2n 种。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41
一双亲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原因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 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 叉互换
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4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 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精子的_头_部_进入卵细胞,_尾_部_留在外面。 (2)卵细胞 细_胞_膜_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
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 细_胞_核_ 与卵细胞的 细_胞_核_ 相融合
15
3 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4 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
30
模型建构
3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1
1 2 1’ 2’
交叉 互 换
同源染色体联会
32
1 2 1’ 2’
交叉 互 换
染色单体断裂
33
1 2 1’ 2’
交叉 互 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互换并 引起交叉
★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
问题1: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能出现多少种 含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讨论:
(1)若对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只能经历一次减数分裂, 产生四个精子两种类型。
(2)若对于生物个体而言,由于精巢中含有许多初级精母细
胞,不同的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发生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 因此,个体所产生的含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精子将有多种可能。
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2n 种。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41
一双亲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原因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 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 叉互换
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4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 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精子的_头_部_进入卵细胞,_尾_部_留在外面。 (2)卵细胞 细_胞_膜_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
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 细_胞_核_ 与卵细胞的 细_胞_核_ 相融合
15
3 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4 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
30
模型建构
3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1
1 2 1’ 2’
交叉 互 换
同源染色体联会
32
1 2 1’ 2’
交叉 互 换
染色单体断裂
33
1 2 1’ 2’
交叉 互 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互换并 引起交叉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优秀ppt课件
注意:一个个体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2n种配子。
n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
注意:一个性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
4个精子,2种类型。 1个卵细胞,1种类型。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人教版必修修二二受受精精作作用用共共3优5张秀PpPpTt)课件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5、受精作用依赖的细胞学原理
▪ 细胞膜等的识别功能 ▪ 生物膜的流动性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有丝分裂 精
生
成体(2N)
(
物 体
卵
)
有丝分裂
原
有
细
减
性
受精卵(2N)
胞
数 分
生
受精作用
裂
殖
过 程
精子 (N) 卵细胞
(N)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二)
受精作用
1、受精定义
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 过程叫受精作用。
人教版必修修二二受受精精作作用用共共3优5张秀PpPpTt)课件
人教版必修修二二受受精精作作用用共共3优5张秀PpPpTt)课件 人教版必修修二二受受精精作作用用共共3优5张秀PpPpTt)课件
2、过程:
精子
卵细胞
卵细胞
受精卵
2 1´ 1 2´
4、结果:受精卵中的 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 体细胞的数目,其中 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 精子,另一半来之卵 细胞。
判断对错: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 方,一半来之母方。( )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n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
注意:一个性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
4个精子,2种类型。 1个卵细胞,1种类型。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人教版必修修二二受受精精作作用用共共3优5张秀PpPpTt)课件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5、受精作用依赖的细胞学原理
▪ 细胞膜等的识别功能 ▪ 生物膜的流动性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有丝分裂 精
生
成体(2N)
(
物 体
卵
)
有丝分裂
原
有
细
减
性
受精卵(2N)
胞
数 分
生
受精作用
裂
殖
过 程
精子 (N) 卵细胞
(N)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二)
受精作用
1、受精定义
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 过程叫受精作用。
人教版必修修二二受受精精作作用用共共3优5张秀PpPpTt)课件
人教版必修修二二受受精精作作用用共共3优5张秀PpPpTt)课件 人教版必修修二二受受精精作作用用共共3优5张秀PpPpTt)课件
2、过程:
精子
卵细胞
卵细胞
受精卵
2 1´ 1 2´
4、结果:受精卵中的 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 体细胞的数目,其中 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 精子,另一半来之卵 细胞。
判断对错: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 方,一半来之母方。( )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共35张PPT)
生物:212受精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减
丝
数
分
分
裂
裂
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能配 对的两条染色体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
染色单体
(3)中期: 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
有
减
丝
数
分
分
裂
裂
(4)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有
减
丝
数
分
分
裂
裂
(5)末期: 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两个次级精 母细胞
(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是( 24 ),染色单 体数是( 48 ),后期的着丝点数是( 48 )。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数是( 染色24单体数是( ) 48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 减数24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是( )
12
), ),
拓展练习
一、填充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 分裂___2 ___次,而染色体复制 ___1___次。生_殖__细__胞_的形成都要经过 减数分裂。 2.__精_子___和_卵_细__胞__结合成为受精 卵的过程,叫做__受_精___。受精卵中 的染色体数目等于_精__子___和_卵_细__胞__ 中染色体数目的总和。
间期
减 数 分 裂
分裂期
染色体 DNA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2N
2N
2N 4N
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前期 I 2N 4N 中期 I 2N 4N 后期 I 2N 4N
末期 I 前期II
N
2N
第二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中期II N
人教版新教材 受精作用 PPT优质课件(27张)
人教版新教材 受精作用 PPT优质课件(27张) 人教版新教材 受精作用 PPT优质课件(27张)
1.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 仅由“白 话”替代 了“文 言”,在 “文字 媒体”的 使用上 完成了 一次全 新的转 换;而 且,由“ 代圣贤 立言” 变为“表 现自己” ,从内 容记写 上实现 了和世 界文学 的同步 对接; 同时, “文章” 上升为 “文学” ,则又 极大地 提升了 散文的“ 审美品 位”。 2.“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 作家的 每一篇 散文里 所表现 的个性 ,比从 前的任 何散文 都来得 强”。他 这里所 说的“ 个性”, 还有林 语堂此 前所说 的“性 灵”,指 的也都 是这种“ 自我” 。 3.调查人群中,九成以上的学生为自 己是一 名中国 人而自 豪,九 成以上 的学生 对国家 的未来 充满信 心,这 表明学 生普遍 具有积 极的人 生观。 4.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没有真 正意义 上与孩 子沟通 ;义务 教育阶 段的教 育质量 仍需要 进一步 提高; 增强学 生体质 是一件 长期需 要落实 的事情 ;
BD
人教版新教材 受精作用 PPT优质课件(27张)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P25)
体细胞所含 精子的类型 同源染色体对数
1对
2
2对
4
3对
8
n对
2n
人教版新教材 受精作用 PPT优质课件(27张)
人教版新教材 受精作用 PPT优质课件(27张)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P25)
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思考:1个卵原细胞形成几种卵细胞?
1个生物体形成几种卵细胞?
人教版新教材 受精作用 PPT优质课件(27张)
人教版新教材 受精作用 PPT优质课件(27张)
4-受精作用的动画课件(共30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zuòyòng)意 义
1、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
的优越性;
2、有利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意 义。
第21页,共30页。
习题
1、 100个卵原细胞与100个精原细
胞形成(xíngchéng)的生殖细胞受精,能形 成 受精卵( )个: (xíngchéng)
A. 100个 C. 300个
B. 200个 D.400个
第22页,共30页。
习题
2、一种动物(dòngwù)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 期有32条染色体,它的体细胞、精原细 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 子 及 受 精 卵 中 DNA 数 为 ( )
A. 32,32,64,32,16, 32 B. 16,16,32,16,8, 16 C. 32,32,32,16,8, 32 D. 16,16,16,16,16, 16
着丝点分裂
第18页,共30页。
配子之间的结合(jiéhé)是随机的——受精过程
第19页,共30页。
一双亲后代必然呈现(chéngxiàn)多样性原因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卵期
C
有丝前期
第28页,共30页。
D
有丝末期(mòqī)
E
减Ⅱ中期
F
减Ⅱ末期
第29页,共30页。
G
减Ⅱ前期
H
减Ⅰ后期(hòuqī)
第30页,共30页。
I
减Ⅱ后期
第23页,共30页。
习题
3、人的卵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一 个初级卵母细胞(xìbāo)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期生成的四分体及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细胞(xìbāo)内的染色体数、染 色单体数依次是( ) A. 46,46,23 B.23,46,0 B.46,46,23 D.23,46,92
【公开课课件】必修二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
父本减数分裂 精子
2N
N
母本减数分裂 卵细胞
2N
N
受精作用受精卵 有丝分裂 个体 2N 细胞分化 2N
分析与讨论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 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
小结:你从今天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
1、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
二、受精作用
n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数为 4n 个?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子数为1个,
n个卵原细胞产生卵子数为 n 个?
总结规律: (2)种类
一个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 胞产生精子种类为 2 种
一个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产生
精子(卵细胞)种类为 4 种
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产生
精子(卵细胞)的种类为 2n 种
二、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那么,同样的精(卵)原细 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你能用手中的材料来模拟一 下形成的原因吗?
模型建构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1、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行为 变化 。(注:非同源染色体同色同侧)
完成课本P24的讨论1-4题
2、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注:非同源染色体同色异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 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交叉互换,这对生物的遗传有何重要意义?
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增加了生 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 原因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四某高等动物的卵原细胞内有 12对同源染色体,在不发生姐妹 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
减裂、受精作用PPT课件
睾丸
卵巢
不 同
分裂 方式
点 子细胞
个数
是否
变形
细胞质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 4个2种精子 有变形过程
.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1个卵原细胞→ 4个2种卵细胞+3个2种极体
无变形过程
22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
23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A A’ B B’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 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
5
交叉 互 换
同源染色体联会
返回.
6
交叉 互 换
染色单体断裂
返回.
7
交叉 互 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互换并
引起交叉
返回.
8
交叉 互 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互换并
引起交叉
返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减I前的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
n
体细胞 2n
精子
精子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17
3. 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受精作用精品课件PPT课件
A a Bb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两 两配对,称为同源染色体“联会”。
Aa Bb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其实都已经 复制过,共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称为“四分体”。
细胞分裂图形判定
A
有丝分裂前期
B
减Ⅰ前期
C
减Ⅱ前期
D
有丝分裂中期
E
减Ⅰ中期
F
减Ⅱ中期
G
有丝分裂后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A
父亲体内的 所有精 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 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 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 不同”,同样的精(卵) 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 子吗?
二、受精作用
卵细胞与精子相互 识别、融合形成受 精卵的过程,其实 质是精子的细胞核 与卵细胞的细胞核 相互融合的过程。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2 1´ 1 2´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 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 来自精子,另一半来之卵细胞。
思考
1、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染色体, 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一样的吗?
2、卵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质,细胞质 中什么结构含有DNA?它会影响生物的 遗传吗?
精(卵)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n对, 则能够形成的配子的种类为2n
间
减数
间 前 中后 末
思考题: 1.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D ) A、精子与卵细胞接触; B、卵细胞形成受精膜; C、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D、精核与卵细胞核的结合。
2.下列细胞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 C
)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体细胞
3.下列动物细胞A中B,染色体数目、种类和受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减Ⅰ中期
F
减Ⅱ中期
G
有丝分裂后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A
减Ⅱ前期
B
有丝中期
C
有丝前期
D
有丝末期
E
减Ⅱ中期
F
减Ⅱ末期
G
减Ⅱ前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受 精 作 用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受精作用? 2、受精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 回答问题
3、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4、受精过程使卵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受精卵的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受精作用过程 精子
卵细胞
卵细胞
卵细胞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
受精作用
父本
2N
2N
减数分裂
精子
N
受精作用
受精卵
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个体
2N
母本 减数分裂 卵细胞
N
(3)结果: 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
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受精作用
受精卵
细胞核:精子的核+卵细胞核 细胞质:几乎全由卵细胞提供
母方 > 父方 受精卵中遗传物质: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 不同?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受精卵中的遗传组成不同呢?
模型建构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精子4个,类型有2种;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1个,类型有1种;
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
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受精卵
2 1´
1 2´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 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 卵细胞。
受精作用
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 精子进入卵细胞(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
精核和卵核的融合(受精作用的实质) 受精卵染色体特点: 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 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之卵细胞。
习题
2、一种动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 有32条染色体,它的体细胞、精原细 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 子 及 受 精 卵 中 DNA 数 为 ( )
A. 32,32,64,32,16, 32 B. 16,16,32,16,8, 16 C. 32,32,32,16,8, 32 D. 16,16,16,16,16, 16
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
1、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 生殖的优越性; 2、有利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 要意义。
习题
1、 100个卵原细胞与100个精原 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受精,能形 成受精卵( )个: A. 100个 C. 300个 B. 200个 D.400个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受精卵
2 1´
1 2´
受精作用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 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模型建构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如果四分体时发生 交叉互换,一个精 原细胞产生4种类 型配子。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受精过程
一双亲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原因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习题
3、人的卵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一 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生成的四分体及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 体数依次是( ) A. 46,46,23 B.23,46,0 B.46,46,23 D.23,46,92
细胞分裂图形判定
A
有丝分裂前期
B
减Ⅰ前期
C
减Ⅱ前期
D
有丝分裂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