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分型及表现
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指南
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指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疾病,容易被家长们忽视。
本篇文章旨在为家长们提供关于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的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过敏性紫癜的定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内脏出现点状出血性紫癜,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儿童是易患过敏性紫癜的人群之一,多数在感染后发病。
二、过敏性紫癜的病因1. 免疫性因素: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有时病毒感染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异常,导致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引发过敏性紫癜。
2. 感染:细菌、病毒感染往往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的诱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
3. 药物过敏: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会引起机体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紫癜的发生。
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1. 皮肤瘀点:过敏性紫癜患儿皮肤或黏膜出现不规则瘀点、瘀斑,一般排列成片,不易消退。
2. 发热或全身不适: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3. 出血倾向:严重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
四、过敏性紫癜的预防与治疗1.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
3. 发病后的处理:发病后要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受凉。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家长们对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希望家长们能够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感谢阅读!。
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分型
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分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和结节性紫癜。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可以将过敏性紫癜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性过敏性紫癜、免疫复合物性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凝集性过敏性紫癜等。
本文将主要介绍这三种类型的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分型。
嗜酸性粒细胞性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的过敏性紫癜。
病理上,可以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在组织切片中,可以见到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包括血管壁的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此外,还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表现为嗜酸性细胞的聚集和破坏性变化。
这种类型的过敏性紫癜通常需要通过活检才能确定诊断。
免疫复合物性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过敏性紫癜。
在病理上,可以观察到免疫复合物在皮肤和其他组织中的沉积。
这些免疫复合物会刺激炎症反应,引发血管壁的变性和坏死。
在组织切片中,可以见到血管周围的炎症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同时也可以观察到血管壁的损伤和出血。
此外,还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到免疫复合物的存在,进一步证实免疫复合物性过敏性紫癜的诊断。
血小板凝集性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血小板凝集引起的过敏性紫癜。
病理上,可以观察到血小板在皮肤和其他组织中的聚集。
在组织切片中,可以见到血小板聚集的区域,形成斑点状的血小板栓塞。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血管壁的破坏和出血。
这种类型的过敏性紫癜主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测血小板的聚集状态来确定诊断。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根据其病理特点进行分类。
嗜酸性粒细胞性过敏性紫癜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过敏性紫癜主要由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引起,血小板凝集性过敏性紫癜主要由血小板凝集引起。
对于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紫癜,其病理特点也略有不同。
通过病理分型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紫癜,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提到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过敏性紫癜、免疫复合物性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凝集性过敏性紫癜,还有一些其他的过敏性紫癜类型也值得关注。
小儿过敏性紫癜课件
05
并发症与预后
常见并发症
消化系统并发症
如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等,可能与肠道 炎症和肠道微血管损伤有关。
关节并发症
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通常累 及膝关节、踝关节等下肢大关节。
肾脏并发症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不 全等肾脏损害症状。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头痛、呕吐、惊厥等,可能与颅内出血和 脑水肿有关。
多发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 的异常激活,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 血管壁上,引发炎症反应。
病因
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感染、过敏、 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感染是 最常见的诱因。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和蛋白尿等。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受累器官的不同,可分为单纯型、关症状
腹痛、呕吐、血便等, 严重时可出现肠套叠、
肠穿孔。
关节症状
关节肿胀、疼痛,多累 及膝、踝等大关节。
其他症状
头痛、发热、乏力等。
鉴别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外科急腹症
皮疹多分布于四肢,呈针尖样出血点 ,无消化道和关节症状。
腹痛剧烈,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 无皮疹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肿胀、疼痛,多累及膝、踝等大 关节,无紫癜表现。
03
02
治疗时机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 后。
反复发作
反复发作的患儿,病情可能加重, 影响预后。
04
THANKS
感谢观看
饮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
过敏性紫癜
• 光镜下改变分为六级
Ⅴ级:病变同Ⅲ,75%以上肾小球伴 上述病变 上述Ⅱ、Ⅲ、Ⅳ、Ⅴ级又视系膜病 变分布各又分为a(局灶/节段)b(弥漫病 变) Ⅵ级:膜增生性肾炎改变
46
免疫病理分型
根据肾小球内沉积免疫复合物不同分为四型 单纯IgA沉积型 IgA+IgG沉积型 IgA+IgM沉积型 IgA+IgG+IgM沉积型 免疫病理类型与病理分级之间有一定联系,尤 其IgA+IgG+IgM型Ⅳ-Ⅵ发生率较高也是影响预后 的原因之一。
39
易侵及肾脏的情况
(1)、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者 (2)、消化道症状明显者 (3)、反复发作者 (4)、单纯肾损害者
40
肾脏受累的表现特点
(1)、临床轻重不一 (2)、病理改变多样化 (3)、临床与病理不完全一致
41
临床分型
• 轻型: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 <2.0g/24h通常无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无明 显肾小管间质损伤。
53
中型
急性期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 0.5mg/(kg.d), 服用4周后逐渐减量,每2周隔日减5mg,逐渐减量 至隔日顿服,维持量为隔日10mg。 雷公藤多甙 1mg(kg.d) 新肾炎胶囊(含大黄素)100mg,2次/d
54
中型
急性期治疗 维持期治疗:经上述治疗至尿蛋白转阴者,可 停用激素,继续用雷公藤多甙和新肾炎胶囊继续 维持,总疗程不得短于二年。维持期应注重控制 慢性纤维化病变的发展。 雷公藤多甙 1mg(kg.d)
21
6、其他:
• 偶可发生颅内出血,导致惊厥、瘫痪、 昏迷、失语 • 还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睾 丸出血等
过敏性紫癜表现及治疗方法
过敏性紫癜表现及治疗方法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病变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癜、出血点和淤斑,并伴有关节疼痛、胃肠道症状等。
本文将介绍过敏性紫癜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出血点和淤斑。
紫癜是指由脏血液逸出血管引起的皮肤病变,其表现为皮肤呈现出紫红色的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出血。
出血点是小于4mm的点状出血,常见于四肢的屈侧部位,如踝关节、肘关节,也可见于面部、颈部。
淤斑是指大于4mm的弥漫性出血,也可呈现为广泛的表浅性出血,常见于肢体的屈侧部位。
过敏性紫癜的皮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灼热感等不适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肿痛、腹痛、腹泻、呕吐、头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症状缓解治疗和并发症治疗。
首先要明确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查明过敏原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激发和加重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
其次,应做好症状缓解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抗过敏类药物、消炎类药物、抗菌药物和止痛药物等。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葡萄糖皮质激素和抗IgE药物等,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红斑和其他过敏反应。
消炎类药物如NSAIDs可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抗生素可防止和治疗继发感染。
此外,有时候可能需要补充胆碱酯酶抑制剂如丙氧氯铵等,以减轻局部过敏反应。
对于严重病例,尤其是伴有机体全身症状如呼吸道反应、心血管系统损害等,会给予静脉输液、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紧急救治措施。
并发症治疗也是过敏性紫癜治疗的重要环节。
如患者出现关节肿痛和活动受限,可进行关节抽穿和液体引流;如患者出现溃疡、继发感染等局部并发症,需进行伤口清创处理,并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若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需给予抗酸药、胃粘膜保护药物等治疗。
对于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等,还需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也多样化。
过敏性紫癜的分型
过敏性紫癜的分型*导读:……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养生疾病库就为大家介绍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型,帮助大家了解这种疾病。
一、紫癜型:最常见,以真皮层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无菌性炎症为特征,血管壁可有灶性坏死及血小板血栓形成。
大多数皮肤瘀点,瘀斑反复出现为主要表现,最常见于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作物,瘀点大小,紫红色,可融合成片或略高于皮肤表面的。
出血性丘疹或小的像麻疹,伴随着轻微的瘙痒。
严重者可合并成一个大水泡,中心呈出血性坏死。
瘀点,瘀斑可在几天后消失,也可出现反复,几例眼脸,嘴唇,手,脚和其他局限性血管性水肿。
皮肤紫癜呈对称分布,批量,在四肢和臀部反复发作,尤其是下肢伸侧是很少的,包括面部和躯干。
皮肤瘙痒发生前下肢紫癜,其次是小型荨麻疹或红色圆形丘疹,高出皮面,颜色逐渐加深,紫红色,压之不退色。
严重的水泡,溃疡和坏死。
个别情况下可以用荨麻、血管神经性水肿,头面发生。
二、腹型(Henoeh紫癜):主要表现为腹痛,位于肚脐或下腹部,常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血。
浆液性分泌物进入肠壁,引起粘膜水肿,出血,肠蠕动引起的不规则的肠套叠。
症状发生在皮肤紫癜误诊为急腹症之前。
三、关节型(Schonlein紫癜):过敏性紫癜有几种类型?除皮肤紫癜,关节肿胀和疼痛,有时局部压痛。
在膝关节多见,踝关节腔积液,可以,但不化脓。
反复发作的痛苦,一个流浪的,红,肿,运动障碍,一般在几个月内消失,积液吸收无畸形。
在例紫癜前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四、肾型:又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青年中更常见,除皮肤紫癜,也有蛋白尿,血尿的功能,甚至尿尿管。
少数病例少尿,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尿管,经常在紫癜出现后的1个星期,我已经延长至7~8周。
有时伴有肿胀,在几周内恢复,也有反复发作,持续数月的。
甚至一些病变累及整个肾脏和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发展,个体发生尿毒症。
儿科学过敏性紫癜PPT课件全文完整版
目录
• 过敏性紫癜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儿心理支持与家庭护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过敏性紫癜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是一 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 性血管炎。
皮肤紫癜与过敏性紫癜相似,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伴有鼻出血 、牙龈出血等黏膜出血表现,且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
腹型过敏性紫癜
消化道症状与过敏性紫癜相似, 但腹型过敏性紫癜多伴有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且腹部体征相对较轻。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尿常规检查可见血 尿、蛋白尿等肾脏受累表现;便常规检查可见潜血阳性等消 化道受累表现。
01
02
03
04
关节症状
关节痛、关节炎等。
消化道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
肾脏损害
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
其他并发症
颅内出血、心肌炎等。
预防措施建议
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 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化
学物质等。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 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3
心理干预和患者教育
过敏性紫癜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需进行心理干预和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
随着对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未来可能会研发出更加高效、安全的新型治疗药 物。
过敏性紫癜
并发症
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并发症, 约有20%~60%的患者在起病的1~8周内发生紫癜性肾 炎。 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高血压及水肿, 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紫癜性肾炎多数预后良好, 但起病时表现为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 的患者,约5%~20%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 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应当禁食,大便隐血阳
性而腹痛并不严重者,可采用流食; 若有感染,应予以抗生素治疗。
一般治疗
避免过敏原:积极寻找致病因素,避免过敏原 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休息:发病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过早或过多的 行走性活动。
按照病变部位,分为: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腹型过敏性紫癜 关节型过敏性紫癜 肾型过敏性紫癜 混合型过敏性紫癜 其他过敏性紫癜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临床最多见,病变侵犯真皮层毛细血管和小 动脉,导致血管壁血管坏死,血小板血栓形 成。主要表现为皮肤 紫癜,部分患者可伴 有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腹型过敏性紫癜
病变侵犯消化道黏膜及腹膜脏器的毛细血 管,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消化道的症状和体 征。多和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偶尔可发生 在之前。
饮食:禁止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轻度腹 痛的患者可以进食少量易消化的食物,严重腹 痛者应暂时禁食并给予 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紫癜肾炎的患者给予低盐饮食。
体位和皮肤护理:抬高紫癜和水肿部位。保持 皮肤清洁,避免摩擦、碰伤、抓伤;如有溃破 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
过敏性紫癜治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治疗指南过敏性紫癜治疗指南:[概述]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诊断要点】(一)诊断依据:①典型皮疹为棕红色斑丘疹,突出于皮表,压之不退色,单独或互相融合,对称性分布,以四肢伸侧及臀部多见,很少侵犯躯干,可伴有痒感或疼痛,成批出现,消退后可遗有色素沉着。
除紫癜外,还可并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或溃疡坏死等。
②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位于脐部或下腹部周围,可伴有呕吐和血便。
③ 大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单个或多个。
④病程中(多数在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可伴有高血压和水肿,诊断为紫癜性肾炎。
⑤ 大约一半的患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小板计数正常,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和血栓消退时间正常,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同时具体第①、⑤项可确诊此病。
(二)临床分型诊断:① 皮肤类型(单纯):仅上述诊断依据项目①. ② 腹型:有两种类型① 和② 根据上述诊断依据。
③ 关节类型:有一些项目① 和③ 根据上述诊断依据。
④ 肾型:有两种类型① 和④ 根据上述诊断依据。
⑤混合型:有上述诊断依据第①项,伴有第②、④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
(三)肾型临床分型诊断:① 孤立性血尿:离心尿红细胞>5/高倍视野(儿童医院离心尿红细胞>10/高倍视野)。
②孤立性蛋白尿:为24h尿蛋白定量>0.15g,或每小时>4mg/kg。
③ 血尿和蛋白尿:上述血尿和蛋白尿同时存在,无其他异常。
④急性肾炎型:有血尿和蛋白尿,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
⑤ 肾病综合征类型: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⑥急进性肾炎型:起病急,有急性肾炎型表现,并有持续性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7)慢性肾炎:起病缓慢,持续性血尿和蛋白尿。
过敏性紫癜
概述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 性疾病。 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 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 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四季均 可发病,但春秋季发病居多,病程有时迁延反复, 但预后多良好。
临床表现及分型
1.单纯皮肤型 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最为多见。 皮肤紫癜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反复发作于四肢及臀 部,尤以双下肢伸侧为甚,少数累及面及躯干部。紫 癜出现前可有皮肤瘙痒,随后出现小型荨麻疹或红色 圆型丘疹,高出皮面,颜色逐渐增深,呈紫红色,压 之不退色。重者可发生水疱、溃疡及局部坏死。个别 病例可伴有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后者多发生于 头面部。
4.肾型 除皮肤紫癜外,还兼有蛋白尿、血尿、甚 至出现管型尿。少数病例尚有少尿、浮肿及高血压。 可见于病程的任何时期,多见于紫癜后2-4周出现。 5.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是本病潜在威胁之一。偶可发 生颅内出血,导致失语、瘫痪、昏迷、惊厥,肢体麻 痹。 6.混合型 以上分型中除单纯皮肤型外有2种以上 合并存在时,称为混合型。
2.关节型 除皮肤紫癜外,尚有关节肿痛,有时局 部有压痛。多发生在膝、踝和腕关节等处,疼痛可呈 游走性。关节腔可有渗液,但不留后遗症。 3.腹型 除皮肤紫癜外,还伴有腹痛、腹泻,甚 至呕血、便血等胃肠道症状。腹痛常位于脐周、下腹 部及全腹部,以突然发作的绞痛为特点,有时甚为剧 烈。偶尔发生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也有误诊阑尾 炎手术中才发现的。
现代医学病理
发病机制为变态反应,可有两类情况: ①速发型变态反应:由致敏原与体内蛋白质合,形成 抗原。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上,释放出组 胺及慢反应物质(SRS-A)。这类物质引起小动脉及毛 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免疫反应:是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所致。 这类可溶性、小分子的复合物可刺激嗜碱粒细胞释放 组胺及5-羟色胺,也可沉着于血管壁及肾小球的基底 膜上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选择
部位: 部位:
胃、小肠和结肠均可受累, 以十二指肠降段、球部、回肠末段、回盲部和升结肠黏膜改变最严重 十二指肠降段不规则的溃疡及血肿样隆起是AP的胃肠道特征性表现 食管黏膜很少受累
组织病理学检查
胃肠型AP处理 胃肠型 处理
单纯型AP处理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控制不佳时加用) 腹痛处理
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 加用解痉剂,如654-2等 0.1%肾上腺素0.3-0.5ml皮下注射
+
胃肠型AP处理 胃肠型 处理
消化道大量出血
紧急处理:禁饮食+PPI+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生长抑素?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监测血常规、肝功 降压、控制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血浆置换
抗凝治疗时机选择
抗凝治疗及溶纤维治疗可保护HSPN病人免于血栓形成及高 凝状态,因而近来颇受重视 高凝状态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有学者提出:血浆白蛋白< 20g/ L,血浆纤维蛋白原> 6g/ L,抗凝血 酶原< 70 %或(和)D - 二聚体浓度> 1mg/ L 可作为高凝状态的诊断标 准
皮肤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胃肠道
毛细血管炎症性改变,小血管壁纤维素性坏死、灶性可见灶性坏死, 重者为坏死性小动脉炎,黏膜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 性细胞浸润,并可见溃疡形成
过敏性紫癜的病情评估—儿童HSP病理分型
肾脏国际儿童肾脏病组织的组织学分型,将紫癜肾分为6 型
Ⅰ型,基本上没有过敏性紫癜改变,或仅有轻度的显微镜下血尿,组 织学改变很轻,光镜下基本没有异常 Ⅱ型,临床上可表现镜下血尿或者血尿较轻,病理表现为局灶或者弥 漫性的单纯系膜增生。a.局灶P节段;b.弥漫性 a.局灶P节段;b.弥漫性 局灶 ;b. Ⅲ型,除了局灶弥漫性系膜增生以外,可以伴有一些新月体的形成, 但新月体的形成少于50% 。a.局灶P节段;b.弥漫性 a.局灶P节段;b.弥漫性 局灶 ;b. Ⅳ型,除系膜增生之外,新月体形成达50%~75% ;系膜毛细血管性 肾炎。a.局灶P节段;b.弥漫性 a.局灶P节段;b.弥漫性 局灶 ;b. Ⅴ型,有系膜增生并且伴有较多的新月体形成,新月体形成超过75%, 临床上诊断为新月体肾炎。a.局灶P节段;b.弥漫性 a.局灶P节段;b.弥漫性 局灶 ;b. Ⅵ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指南
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指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其特征为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或瘀斑,并伴有皮肤瘙痒、关节疼痛、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本指南旨在为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
以下将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因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研究表明,遗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有些孩子可能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进而引发过敏性紫癜。
此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也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有关。
二、症状1. 皮肤瘀点或瘀斑:过敏性紫癜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或瘀斑,大小不一。
这些瘀点或瘀斑可出现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多见于下肢、臀部、腰背部等处。
2. 皮肤瘙痒:瘀点或瘀斑出现时,常伴随皮肤瘙痒感,有时还会出现疼痛或刺痛的感觉。
3. 关节疼痛:部分患儿在皮肤瘀点或瘀斑出现的同时,会出现关节疼痛或关节肿胀的症状。
4. 肾功能异常:少数患儿在过敏性紫癜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
三、诊断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基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但有时医生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四、治疗1. 休息和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患有过敏性紫癜的儿童来说,休息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家长应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避免过度劳累。
2. 积极控制原发病:如果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某种食物或药物引发的,应积极控制原发病的发生。
在饮食方面,家长应避免给孩子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在用药方面,应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
3. 应用药物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儿,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等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皮肤瘙痒、瘀点或瘀斑的出现,缓解关节疼痛,防止肾功能异常的发生。
五、预防预防是控制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手段,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发生:1. 避免接触过敏原:孩子遇到过敏原后容易引发过敏性紫癜,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过敏性紫癜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疼痛;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见于儿童。
治疗包括尽力找出过敏原因并加以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其敏、扑尔敏等及糖皮质激素等。
该病患者常见皮肤出血点,故心理较紧张,应安慰病人,介绍康复病例,使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应注意生活调节,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少活动,因活动可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出血,缓解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应积极清除感染灶,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应避开一切过敏原,防治该病的诱发因素。
饮食调节也很重要。
过敏性紫癜又称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多发生于男性儿童,特点是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及关节症状。
临床表现1、症状及体征1)前驱期症状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上由于病变的部位不一而有不同的表现(1) 皮肤症状:以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反复发作于四肢臀部,少数累及面和躯干部皮损初起有皮肤瘙痒,出现小型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多形性红斑(2) 关节症状:可有单个或多发性游走性关节肿痛或关节炎,有时局部有压痛,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关节关节腔可有渗液,但不留后遗症。
临床称关节型(3) 消化道症状:约2/3患者可出现以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为主,同时可伴有呕吐、呕血或便血严重者为血水样大便。
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
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紫斑性疾病,通常由于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炎症而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要正确诊断过敏性紫癜,需要进行细致的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紫癜的疾病,建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特点过敏性紫癜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皮肤紫癜:常见的表现是紫癜斑或斑丘疹,呈对称性散在分布,在臀部、下肢等部位较为常见。
2.过敏性皮炎:紫癜伴有皮疹、瘙痒等过敏性皮炎表现,常见于首次发病或复发时。
3.关节症状: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关节症状,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患者。
4.全身不适:伴有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多见于急性发作期。
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1.化脓性疾病:如败血症、细菌感染等,紫癜常伴有局部感染表现,需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明确感染原因。
2.病毒感染:如病毒性出血热、登革热等,紫癜可与其他出血热症状相似,需要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LE患者可出现紫癜和多种皮肤损害,需要根据自身免疫学指标和病理学检查加以鉴别。
2.过敏性紫癜伴发的肾炎:部分患者可合并肾脏损害,需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和肾脏活检进行鉴别。
与药物性疾病的鉴别1.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类、阿司匹林等可引起皮肤紫癜,需根据用药史和过敏试验进行鉴别。
2.药物性紫癜: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紫癜,需根据药物史和皮肤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和病史: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观察皮肤表现和全身症状。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免疫学指标(IgE、C3、C4等)、特异性致敏原检测等。
3.皮肤病理学检查:可行皮肤活检或皮肤穿刺涂片检查,帮助明确病理类型和诊断。
4.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腹部B超等,对合并腹膜、肺部等实质器官损害进行评估。
过敏性紫癜--
护理 措施
腹痛的护理
患儿腹痛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守护在床边。 观察有无腹绞痛、呕吐、血便。
注意大便性状,有时外观正常但潜血阳性。 有血便者应详细记录大便次数及性状,留取 大便标本。腹痛者禁止腹部热敷以防肠出血。
腹型紫癜患儿应给予无动物蛋白、无渣的流 质,严重者禁食,经静脉供给营养,静脉滴 注皮质类固醇、输血等。
护理 措施
这些我们能吃吗?
护理 措施
饮食护理
避免过敏性食物的摄取, 发作期根据病情选择清淡、少刺激、易消化的普食、软食 或半流质饮食 有消化道出血时,应限制饮食、无渣饮食
勿食致敏性食物
鱼、虾、蟹、 蛋、牛奶等 植物性食物, 如蚕豆、菠 菜等
发病初期
以清淡易消 化食物为主, 如米汤、稀 饭、面条、 软米饭等
实验室 检查
PLT计数 巨核细胞 束臂试验 BT
CT
过敏性紫癜和ITP实验室检查
原理
过敏性紫癜
正常100-300×109/L
正常
形态和成熟度有助于判断 PLT减少的病因
毛细血管脆性实验
正常 阳性
检查皮肤血管止血功能(血 延长 管壁收缩和粘合,PLT黏附、 积聚和释放
反应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正常
ITP ↓ ↑ 多为未成 熟型 阴性 延长
朱伟伟
过敏性紫癜
内容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过敏性紫癜:
概述
定义:是一种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 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 是一种常 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
概述
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 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 等综合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过敏性紫癜分型及表现
*导读:除以上常见类型外,少数本病患者还可因病变累及眼部、脑及脑膜血管,而出现视神经萎缩、虹膜炎、视网膜出血及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体征。
……
多数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病前1-2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典型临床表现。
依其症状、体征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①单纯型:是最常见类型。
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
紫癜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形成瘀斑。
紫癜主要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躯干极少发生,可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经7-14日逐渐消退。
②腹型: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粘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约2/3患者发生),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粘液便、便血等。
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发作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而误诊为外科急腹症。
在幼儿可因肠壁水肿、蠕动增强等而致肠套叠。
腹部症状、体征多与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偶可发生于紫癜之前。
③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约1/2患者有关节症状),多发生于膝、踝、腕、肘等大关节,关节肿胀一般较轻,呈游走性,
反复发作,经数日而愈,不遗留关节畸形。
④肾型:病情最为严重,发生率高达患者12%-40%。
除皮肤紫癜外,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炎性反应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
肾脏症状可出现于疾病的任何时期,但以紫癜发生后一周多见。
一般认为尿变化出现愈早,肾炎的经过愈重,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尿蛋白3。
5g/d、低血浆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血脂升高),甚至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这些肾脏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⑤混合型:除皮肤紫癜外,其他三型中有两型或两型以上合并存在。
⑥其它:除以上常见类型外,少数本病患者还可因病变累及眼部、脑及脑膜血管,而出现视神经萎缩、虹膜炎、视网膜出血及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