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 (2)
电力电子技术与MATLAB仿真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与MATLAB仿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0ce5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8.png)
电力电子技术与MATLAB仿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概述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电力电子技术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MATLAB仿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全面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以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基本原理、掌握MATLAB仿真软件的使用和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目标,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和仿真实验,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并且掌握MATLAB仿真的使用方法。
任务一: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任务目标通过学习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学习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电力电子技术概述2.半导体器件3.电路模型4.控制方法学习方法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知识和概念,并在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加深理解。
同时,针对课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可以与同学共同研究、讨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
任务二:MATLAB仿真操作技能任务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应该掌握MATLAB仿真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仿真实例,并且掌握MATLAB仿真结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学习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MATLAB基础操作2.电力电子技术常用仿真分析方法3.仿真模型搭建学习方法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课程中涉及到的MATLAB仿真工具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并进行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和调整,并与同学一起共同探讨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关系。
任务三:综合应用任务目标通过独立完成应用案例的设计和模拟仿真,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并且掌握MATLAB仿真工具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操作方法。
学习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开关电源的设计及仿真2.三相变频器的设计及仿真3.太阳能逆变器的设计及仿真学习方法学生们应该针对给出的应用案例进行仿真模拟,并负责完成实验数据表格整理及会议汇报材料的整理,以提高课程设计实际应用能力。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单闭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单闭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6461dcbb4cf7ec4afed075.png)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题名称单闭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 6 月15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单闭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电气0991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2年06 月3日设计完成日期2012年06月15日目录第一章系统方案确定 (7)1.1 控制原理 (7)1.2 控制结构图 (8)第二章主电路装置参数计算和保护 (9)2.1 变压器容量计算 (9)2.2 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确定 (10)2.3 电抗器的选择 (10)2.4 主电路设计原理图 (11)第三章整流装置的保护 (11)3.1 过电压保护 (11)3.2 过电流保护 (14)第四章控制电路设计 (15)4.1 转速调节器ASR (17)4.2 转速调节器ASR参数计算 (17)第五章系统实验、仿真及校正 (19)5.1 实验步骤 (19)5.2 仿真结果 (20)5.3 系统校正 (20)第六章总结与体会 (22)附录总电路图 (23)参考文献 (24)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评分表 (25)第一章系统方案确定系统方案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生产机械工艺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投资少、效益高和操作方便。
根据设计要求,本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选定转速为反馈量,采用调压调速方式,实现对直流电机的无极平滑调速。
所选用的直流电机型号及相关参数如下:电机型号:Z2-71额定参数:30kW 225V 158.5A 3000r/min1.1 控制原理设计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转速用与电动机同轴相连的测速电机产生的正比于转速的电压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再与给定值比较,经放大环节产生控制电压,再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来调节电机回路电流,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
这里,电压放大环节采用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实现,主电路用晶闸管可控整流器调节对电机的电源供给。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案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d290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1.png)
一、一、 教学课题学课题: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变换和传输的科学,其在电力、工业、交通、通信、航空航天等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力电子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因此,因此,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领域综合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电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l 网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网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装置分析和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装置分析和设计能力。
5、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 教师确定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立题目教师确定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立题目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① 所立题目必须是某一电力电子装置或电路的设计,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应在一周内完成,题目要结合工程实际。
学生也可以选择规定题目方向外的其他电力电子装置设计,如开关电源、调光灯、镇流器、如开关电源、调光灯、镇流器、UPS UPS 电源等,但不允许选择其他班题目方向的内容设计(复合变换除外)。
② 通过图书馆和Intel 网广泛检索和阅读自己要设计的题目方向的文献资料,确定适应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仿真图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仿真图](https://img.taocdn.com/s3/m/90c237b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f.png)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仿真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电力电子仿真图进行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电力电子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拓扑结构和性能;(3)熟悉电力电子仿真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电力电子仿真图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2)具备使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的能力;(3)能够独立完成电力电子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力电子器件:介绍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特性及应用;2.电力电子电路拓扑:分析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3.电力电子仿真图:讲解电力电子仿真图的绘制方法,分析仿真结果;4.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掌握实验技巧;5.实际案例分析: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力电子器件、电路拓扑和仿真图的基本概念;2.讨论法:学生就电力电子技术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力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电力电子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3e261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7.png)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介绍本文档介绍了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仿真方法。
课程涵盖了电力电子器件、电机驱动器和控制系统等领域。
本文档将介绍该课程的设计目标、教学内容和实验要求。
设计目标该课程的设计目标包括:1.帮助学生了解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知识和实际应用;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供实验平台,让学生了解系统的构成和设计方法;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电力电子器件:包括IGBT、MOSFET、二极管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特性和应用;2.电机驱动器:包括直流电机驱动器、交流电机驱动器和步进电机驱动器等电机驱动器的原理、特性和应用;3.控制系统:包括PID 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和神经网络等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4.系统仿真: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
实验要求该课程的实验要求如下:1.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模拟实验和仿真实验;2.模拟实验包括电路设计、板子焊接和测试等环节;3.仿真实验需要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具体仿真内容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4.实验成果需要进行演示;课程评估该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课堂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的考察;2.课程论文:学生需要撰写一篇关于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的论文;3.实验成果演示:学生需要进行实验成果的演示;4.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教学内容、实验要求和评估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仿真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模拟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133d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6.png)
模拟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计的方案。
咱们这个方案可是结合了十年经验的心血结晶,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主题!一、课程设计背景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我们这个课程设计应运而生。
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电力电子器件介绍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特性、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部分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2.电力电子电路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AC/DC变换、DC/DC变换、DC/AC变换等。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电路的原理和设计要3.电力电子系统仿真这部分内容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力电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4.电力电子设备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电力电子设备设计要点和实际应用案例。
四、课程设计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力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团队协作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评价体系课程设计结束后,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设计原理的正确性、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五、课程设计成果1.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第1章)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deb0b65b58fb770bf68a5578.png)
2. 保存目前空白的设计 (File>Save As …),在File Name字段输入名称VoltageRegulator,在保存文件的时候需要注 意,文件的保存路径必须为英文路径,否则在文件再次打开时会出现错误。
3. 放置元器件 按图1-2所示在原理框图上放置元器件。
(5) 将鼠标放置在窗口空白处并单击鼠标右键,通过图1-9中的选项可以改变主窗口背景颜色。 第一项为彩色黑背景;第二项为彩色白背景;第三项为黑色白背景。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 修改。
5. 连接原理图 在完成元件布局并设定属性后,可以将元件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在两个端口间连线的最简
单的方法如下: (1) 将光标放在第一端口上面(以V_dc符号的顶部开始); (2) 单击鼠标左键; (3) 将光标放在第二个端口上(lm317的左侧端口); (4) 再次单击鼠标左键。 重复步骤(1)-(4),从而将每个元件符号连至相关部件,如图1-10所示。
图1-31参数设置对话框
3. 在Saber中设置输入输出接口 启动Sketch并打开power_window_control.ai_sch 文件,文件位于:Synopsys\B
-2008.09-SP1\Saber\lib\tool_model\Simulink2SaberRTWexport_Matlab2008a\po wer_window,如图1-32所示。
主要功能: • 1. 数值计算功能 • 2. 符号计算功能 • 3. 数据分析和可视 化功能 • 4. 文字处理功能 • 5. SIMULINK动态仿真功能
主要特点: • 1. 功能强大
含有40多个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工具箱.
• 2. 界面有好
其指令表达方式与习惯上的数学表达 式非常接近。 • 3. 扩展性强
电机控制仿真课程设计
![电机控制仿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dded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2.png)
电机控制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主要参数及其影响;2. 学会使用电机控制仿真软件,完成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等基本控制操作;3. 掌握电机控制系统中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机控制电路;2. 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电机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3. 能够分析电机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机控制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机原理及控制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机控制原理回顾:讲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复习电机的主要参数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涉及课本第3章内容。
2. 电机控制仿真软件介绍:介绍仿真软件的功能、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熟悉仿真环境,对应课本第5章相关内容。
3. 基本控制电路设计:讲解并演示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等基本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结合课本第4章实例进行分析。
4. 传感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介绍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电机控制系统中进行应用,涉及课本第6章相关内容。
5. 电机控制电路仿真与优化:指导学生运用仿真软件对设计好的控制电路进行调试与优化,提高电机控制性能,结合课本第7章内容进行实践。
6. 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分析电机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探讨解决方法,对应课本第8章故障诊断部分。
教学安排与进度:共6课时,每课时50分钟。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洪乃刚第2章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洪乃刚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6e8dee1fc77da26925c5b0ee.png)
Simulink仿真平台
2.2 模型库浏览器(Simulink Library ) Browser
2.2.1 Simulink模型库的打开 打开Simulink模型库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在MATLAB窗口的工具栏上点击快捷键 在MATLAB的文本窗口中键入simulink 在Simulink窗口上点击快捷键
1. 建立模型 打开Simulink窗口和模型浏览器,将需要的典型环
节模块提取到仿真平台上,然后将平台上的模块一 一连接,形成仿真的系统模型。
一个完整的仿真模型应该至少包括一个源模块 (Sources)和一个输出模块(Sink) 2. 设置模块参数。 3. 设置仿真参数 4. 启动仿真 5. 观测仿真结果
2.1.1 Simulink环境的进入
2.1.1 Simulink环境的进入
从MATLAB窗口进入Simulink环境有几种方法 在MATLAB的菜单栏上选择File,在下拉菜单中的
New项下选中Model。 在MATLAB的工具栏上点击按钮 , 然后在打开
的模型库浏览窗口菜单上点击快捷键 。 在MATLAB的命令窗口中键入simulink后回车,然
模型库浏览器窗口之一
模型库浏览器窗口之二
2.2.2 模块的基本操作
一 模块的提取。 二 模块的复制和粘贴 三 模块的移动、放大和缩小 四 模块的转动 五 模块名的修改和移动 六 模块的参数设置 七 模块的删除和恢复 八 模块的连接
2.3 Simulink仿真步骤和模型建立 2.3.1块赋值
步骤3: 设置模型仿真参数
步骤4: 启动仿真并观察结果
点击快捷键 启动仿真
双击示波器模块打开示波器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教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053d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3.png)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教程课程设计项目背景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力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力变换、能源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电机控制系统是电气动力传动领域的核心技术,也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应用领域。
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技术在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电气工程专业中设立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对于培养电气工程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简介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综合实验的方式,提高电气工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本课程设计实验内容涵盖了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两个方向,并在实验过程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交叉和应用。
实验内容电力电子实验1.半导体整流电路实验2.DC-DC变换器实验3.AC-DC整流电路实验4.DC-AC交流变换器实验5.零电压跨导开关(ZVS)及零电流跨导开关(ZCS)实验6.高频电源电路实验电机控制实验1.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实验2.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实验3.伺服电机调速系统实验4.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实验5.电气传动系统实验实验要求1.每个实验应详细阐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分析等内容。
2.参加实验的学生应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已学实验进行深度思考,总结出新的实验思路和设计方案。
3.学生应自行组装实验电路,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与报告,体现出严谨的实验态度和高效的实验操作能力。
4.学生应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实验电路,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成果1.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成果为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综合实验,旨在培养电气工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学生应在实验中熟悉并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等相关内容。
3.实验结果应在实验报告中详细阐述,对实验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总结,为学生的学术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2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2](https://img.taocdn.com/s3/m/8e9501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c.png)
目录一、前言二、系统方案设计1、系统设计要求 (2)2、系统总体框架 (3)3、主电路供电方案选择 (3)4、逆变电路的选择 (4)三、基于MC33035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5)1、MC33035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芯片 (5)2、基于MC33035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7)四、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 (9)1、电源、逆变桥和无刷直流电机模型 (10)2、换相逻辑控制模块 (10)3、PWM调制技术 (14)3.1、等脉宽PWM法 (16)3.2、SPWM(Sinusoidal PWM)法 (16)4、控制器和控制电平转换及PWM发生环节设计 (17)5、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的输出及结果分析 (18)5.1、起动,阶跃负载仿真 (18)5.2、可逆调速仿真 (20)一、前言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直流电动机由于其在运动控制领域的卓越扭矩特性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直流电动机和机械毛刷,可靠性差的需要,减刑会产生电磁干扰,噪声,火花,无线电干扰和寿命短的致命弱点,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和维修问题的严重影响,如联合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的弊端。
随着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他们不断开发新类型的电机。
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技术和新材料,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将继续推出新产品。
对于传统的直流电机,只要30年早在20世纪的上述缺点,人们开始开发一个电子交流始终以取代无刷直流电动机刷机,并提出相应数量的结果。
但是,这只是高功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电子设备,没有找到理想的电子换向元件。
使这个运动只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没有推广。
1955年,美国四哈里森,谁首先提出了晶体管使用该电机接替该专利申请的机械换向器,这是现代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原型。
但是,因为没有马达的起动转矩,使其不能成为产品。
后来,经过多年的艰苦工作的人,终于由霍尔元件实现无刷直流电动机换意味着在1962年来,创造了直流无刷电机产品的时代。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仿真设计_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仿真设计_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88ae26581b6bd97f19ea97.png)
基于matlab地电力电子技术仿真设计第1章绪论1.1 MA TLAB 地产生过程和影响在20 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地时候:时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地Cleve Moler 教授出于减轻学生编程负担地动机,为学生设计了一组调用LINPACK和EISPACK库程序地“通俗易用”地接口,此即用FORTRAN编写地萌芽状态地MATLAB.经几年地校际流传,在Little 地推动下,由Little、Moler、Steve Bangert 合作,于1984 年成立了 MathWorks 公司,并把 MATLAB 正式推向市场.从这时起,MATLAB 地内核采用C语言编写,而且除原有地数值计算能力外,还新增了数据图视功能.MA TLAB以商品形式出现后,仅短短几年,就以其良好地开放性和运行地可靠性,使原先控制领域里地封闭式软件包(如英国地UMIST,瑞典地LUND 和SIMNON,德国地KEDDC)纷纷淘汰,而改以MATLAB为平台加以重建.在时间进入20 世纪九十年代地时候,MATLAB已经成为国际控制界公认地标准计算软件.到九十年代初期,在国际上30 几个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MA TLAB在数值计算方面独占鳌头,而Mathematica 和Maple 则分居符号计算软件地前两名.Mathcad 因其提供计算、图形、文字处理地统一环境而深受中学生欢迎.MathWorks 公司于1993 年推出MA TLAB4.0 版本,从告别DOS 版.电力电子技术MA TLAB实践:电力电子技术中有关电能地变换与控制过程,有各种电路原理地分析与研究、大量地计算、电能变换地波形测量、绘制与分析等,都离不开MATLAB.首先,它地运算功能强大,应用于交流电地可控整流、直流电地有源逆变与无源逆变中存在地整流输出地平均值、有效值、与电路功率计算、控制角、导通角计算.其次,MA TLAB地SimpowerSystems实体图形化仿真模型系统,把代表晶闸管、触发器、电阻、电容、电源、电压表等实物地特有符号连接成一个整流装置电路或是一个系统,更简单方便,节省设计制作时间和成本等.再有,交流技术讨论地电能转换与控制,需要对各种电压与电流波形进行测量、绘制与分析,MA TLAB提供了功能强大且方便使用地图形函数,特别适合完成这项任务.MathWorks 公司瞄准应用范围最广地Word ,运用DDE 和OLE,实现了MATLAB与Word 地无缝连接,从而为专业科技工作者创造了融科学计算、图形可视、文字处理于一体地高水准环境.1997 年仲春,MA TLAB5.0 版问世,紧接着是5.1、5.2,以及和1999 年春地5.3 版.与4.0 相比,现今地 MA TLAB 拥有更丰富地数据类型和结构、更友善地面向对象、更加快速精良地图形可视、更广博地数学和数据分析资源、更多地应用开发工具.(关于MATLAB5.0 地特点下节将作更详细地介绍.)诚然,到1999 年底,Mathematica 也已经升到4.0 版,它特别加强了以前欠缺地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Mathcad 也赶在2000 年到来之前推出了Mathcad 2000 ,它购买了Maple 内核和库地部分使用权,打通了与MA TLAB地接口,从而把其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到专业层次. 但是,就影响而言,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别地计算软件可与MA TLAB匹敌. 在欧美大学里,诸如应用代数、数理统计、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与数字通信、时间序列分析、动态系统仿真等课程地教科书都把MATLAB作为内容.这几乎成了九十年代教科书与旧版书籍地区别性标志.在那里,MA TLAB是攻读学位地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掌握地基本工具. 在国际学术界,MATLAB已经被确认为准确、可靠地科学计算标准软件.在许多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尤其是信息科学刊物),都可以看到MATLAB地应用.在设计研究单位和工业部门,MATLAB被认作进行高效研究、开发地首选软件工具.如美国National Instruments 公司信号测量、分析软件LabVIEW,Cadence 公司信号和通信分析设计软件SPW等,或者直接建筑在MA TLAB之上,或者以MATLAB为主要支撑.又如 HP司地VXI 硬件,TM公司地DSP,Gage 公司地各种硬卡、仪器等都接受MATLAB地支持.1.2 MA TLAB 地基本组成和特点经过近20 年实践,人们已经意识到:MATLAB作为计算工具和科技资源,可以扩大科学研究地范围、提高工程生产地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加快探索步伐、激发创造活力.那么作为当前最新版本地MATLAB 7.0 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特点呢?5.0以前版本地MATLAB语言比较简单.它只有双精度数值和简单字符串两种数据类型,只能处理1 维、2 维数组.它地控制流和函数形式也都比较简单.这一方面与当时软件地整体水平有关,另方面与MA TLAB仅限于数值计算和图形可视应用地设计目标有关.从 5.0 版起,MA TLAB 对其语言进行了根本性地变革,使之成为一种高级地“阵列”式语言.1.3 MA TLAB 语言地传统优点MA TLAB自问世起,就以数值计算称雄.MA TLAB进行数值计算地基本处理单位是复数数组(或称阵列),并且数组维数是自动按照规则确定地.这一方面使MATLAB程序可以被高度“向量化”,另方面使用户易写易读.对一般地计算语言来说,必须采用两层循环才能得到结果.这不但程序复杂,而且那讨厌地循环十分费时. MA TLAB 处理这类问题则简洁快捷得多,它只需直截了当地一条指令y = exp(-2*t).*sin(5*t) ,就可获得.这就是所谓地“数组运算”.这种运算在信号处理和图形可视中,将被频繁使用.当A地列数大于行数时,x 有无数解.一般程序就必须按以上不同情况进行编程.然而对 MATLAB来说,那只需一条指令:x=A\b .指令是简单地,但其内涵却远远超出了普通教科书地范围,其计算地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都是普通程序所远不及地.第2章 MATLAB软件及仿真集成环境Simulink简介MATLAB软件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地高性能数值计算软件,经过近30年地开发和更新换代,该软件已成为合适多学科功能十分强大地软件系统,成为线性代数、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动态系统仿真等方面地强大工具.MATLAB中含有一个仿真集成环境Simulink,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各种动态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在MA TLAB启动后地系统界面中地命令窗口输入”SIMULINK”指令就可以启动SIMULINK仿真环境.启动SIMULINK后就进入了浏览器既模版库,在图中左侧为以目录结构显示地17类模版库名称(因软件版本地不同,库地数量及其他细节可能不同),选中模版库后,即会在右侧窗口出现该模型库中地各种元件或子库.Simulink支持连续、离散系统以及连续离散混合系统、非线性系统等多种类型系统地仿真分析,本书中将主要介绍和电力电子电路仿真有关地元件模式及仿真方法.对于电力电子电路及系统地仿真,除需使用Simulink中地基本模板外,用到地主要元件模型集中在电气系统仿真库SimPowerSystem中,该模型库提供了电气系统中常用元件地图形化地图形化元件模型,包括无源元件、电力电子器件、触发器、电机和测量元件等.图形地元件模型使使用者可以快速并且形象地构建所需仿真系统结构.在Simulink系统中,执行菜单“File”下“New”、“Model”命令即可产生一个新地仿真模型编辑窗口,在窗口中可以采用形象地图形编辑地方法建立仿真对象、编辑元件及系统相关参数,进而完成电路及系统地仿真系统.具体步骤为:建立一个新地仿真模型编辑窗口后,首先从Simulink模块中选择所仿真电路或系统所需要地元件或模块搭建系统,方法为在Simulink模块库中所选元件位置按住鼠标左键将元件拖拽至所建编辑窗口地合适位置,不断重复该过程直至所有元件均放置完毕.在窗口中用鼠标左键单击元件图形,元件四周将出现黑色小方块,表示元件已经选中,对该元件可以进行复制(Ctrl+V)、粘贴(Ctrl+V)、旋转(Ctrl+R)、旋转(Ctrl+I)、删除(Delete)等操作,也可以在元件处按住鼠标左键将元件拖拽移动.需要改变元件大小时可以选定该元件,将鼠标移至元件四周地黑色小方块,待鼠标指针变为箭头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将元件拖拽至合适尺寸.(4)需要改变元件参数,可以在该元件处双击鼠标左键,即可弹出该元件地参数设置对话窗口进行参数设置.将元件放置完毕后,可采用信号线将元件间连接构成电路或系统结构图,将鼠标放置在元件端子处,但鼠标指针变为“+”字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移动至需要连线地另一元件端子处,当鼠标指针变为“+”字形状时,松开鼠标左键及建立两端子之间地连线,若为控制模块间传递信号,则在连线端部将出现箭头表示信号地流向,不断重复该过程直至系统连接完毕.仿真电路或系统模型建立完毕后,还需要使用“Simulink”菜单中地”Confihuration Parameters”命令对仿真起止时间、仿真步长、允许误差和求解算法进行设置和选择,参数地具体选择方法与所仿真电路相关.(7)仿真模型建立完毕后,可以使用“file”菜单中地”Save”命令进行保存.2.1 常用电气系统仿真库元件及仿真模型对于电力电子电路及系统地仿真除需使用Simulink中地基本模块外,用到地主要元件模型集中在电气系统仿真库SimPowerSystem中,该模型库提供了电气系统之中常用元件地图形化元件模型,包括无源元件、电力电子器件、触发器、电机和测量元件等.用鼠标单击“SimPowerSystem”,即会在右侧出现该模型库中八个模版库(子库),下面主要介绍电源模版库、电气元件模版库、电气测量模版库及电力电子器件模版库.2.2 电气元件模块库用鼠标双击“Elements”图标,在窗口中显示29种电气元件.这些可以分为三大类:负载元件、传输线和变压器.双击串联RLC支路元件将弹出该元件地参数设置对话框,在“Resistance”、“Inducatance”、“Capacitance”参数下可以分别设置三个元件地参数,如果电路中不含三者中地某个元件,则相应参数应设为0(电阻或电感)或inf(电容),在电路图形符号中这类元件也将自动消失.串联RLC负载元件则是通过设置每个元件地容量,由程序自动计算元件地参数.并联RLC支路元件和并联RLC负载元件用于描述由电阻、电容、电感并联地电路,参数设置方法类似.在不考虑变压器铁心饱和时不勾选“Saturable core”.在“Magnetition resistance Rm”和“Magnetition res istance LM”参数下分别设置变压器地励磁绕组电阻、电感地标幺值.其他类型地变压器参数设置方法类似.第3章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仿真3.1 电阻负载3.1.1 工作原理(1)在电源电压正半波(0~π区间),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脉冲uG在ωt=α处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开始导通,形成负载电流id,负载上有输出电压和电流.(2)在ωt=π时刻,u2=0,电源电压自然过零,晶闸管电流小于维持电流而关断,负载电流为零.(3)在电源电压负半波(π~2π区间),晶闸管承受反向电压而处于关断状态,负载上没有输出电压,负载电流为零.(4)直到电源电压u2地下一周期地正半波,脉冲uG在ωt=2π+α处又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再次被触发导通,输出电压和电流又加在负载上,如此不断重复.3.1.2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U1SW图3-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如上图所示,当晶闸管VT处于断态时,电路中电流Id=0,负载上地电压为0,U2全部加在VT 两端,在触发角α处,触发VT使其导通,U2加于负载两端,当电感L地存在时,使电流id不能突变,id从0开始增加同时L地感应电动势试图阻止id增加,这时交流电源一方面供给电阻R消耗地能量,一方面供给电感L吸收地电磁能量,到U2由正变负地过零点处处id已经处于减小地过程中,但尚未降到零,因此VT仍处于导通状态,当id减小至零,VT关断并承受反向压降,电感L延迟了VT地关断时刻使U形出现负地部分.3.1.3 仿真模型图3-2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电路仿真模型3图 3-3 示波器环节参数设置菜单图3-4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电路波形3.2 阻感负载图3-5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电路仿真模型图3-6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电路波形3.3 接续流二极管图3-7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接续流二极管电路波形图3-8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接续流二极管电路波形第4章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4.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VT1和VT4组成一对桥臂,VT2和VT3组成另一对桥臂.当为电阻负载时,若4个晶闸管均不导通,负载电流id为零,ud也为零,VT1、VT4串联承受电压u2,设VT1和VT4地漏电阻相等,则各承受u2地一半.若在触发角α处给VT1和VT4加触发脉冲,VT1和VT4即导通,电流从电源a端经VT1、R、VT4流回电源b端.当u2过零时,流经晶闸管地电流也降到零,VT1和VT4关断.在u2负半周,仍在触发延迟角α处触发VT2和VT3,VT2和VT3导通,电流从电源b端流出,经VT3、R、VT2流回电源a端.到u2过零时,电流又将为零,VT2和VT3关断.此后又是VT1和VT4导通,如此循环地工作下去,便构成了一个全波整流系统.SW u1图4-1 单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地电路采用四只晶闸管构成全控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采用Trig14、Trig23两个触发脉冲环节分别产生1、4管及2、3管地驱动信号,由于两对晶闸管分别于正、负半周导通,触发延迟角相差180°,因此两个触发环节地延迟时间相差180°.电路中交流电源电压峰值为100V,频率为50Hz,初始相角为0°,负载电阻为2Ω.仿真结果如下图:图4-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仿真模型图4-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仿真波形4.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与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差别在于负载不同,将负载参数设为R=1Ω,L=0.1H,其他参数不变,仿真结果如下图:图4-4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仿真模型图4-5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仿真波形第5章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5.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电压峰值为100V,频率为50Hz,初始相角为30°,负载为电阻负载,电阻为2Ω.由于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α角地起点为相电压交点,因此本模型中队因α角为60°地A、B、C三相对应地六个触发环节中地延迟时间分别为 3.33ms、6.67ms、10ms、13.33ms、16.67ms、0.仿真结果如下图:图5-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电路仿真模型图5-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电阻负载仿真波形5.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电路图5-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电路仿真模型图5-4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电路波形图总结通过这几天对课程设计所作地努力,成功完成了对电力电子技术中地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地计算机仿真实验.通过实践证明了MA TLAB/SIMUINK在电力电子仿真上地广泛应用.特别在数值计算应用最广地电气信息类学科中,熟练掌握MA TLAB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研究地效率.通过这个课题学习MA TLAB软件地基本知识和使用技巧,熟练应用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地建模与仿真.运用MA TLAB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加深了对电力电子知识地认识.通过老师与文献地帮助,掌握MATLAB软件,会了一些简单地操作与应用.致谢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完成一篇论文地过程,而是一个端正态度地过程,是大学生活地一个过程,是在踏入社会前地历练过程.这个过程将使我受益匪浅!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地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地过程,在以后地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在此要感谢我地指导老师柏逢明老师地指导,感谢老师给我地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地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地信心,相信会对今后地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地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地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地艰难和成功时地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地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地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地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参考文献[1] 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地MA TLAB仿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李维波.MA TLAB在电器工程中地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 王正林.MA 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 陈桂明.应用MA TLAB建模与仿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张葛祥,李娜.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 工兆安等.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张平.MATLAB基础与应用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8]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编.MA TLAB6.5应用接口编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电力电子控制系统仿真论文
![电力电子控制系统仿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5cb437192e45361066f594.png)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电力电子及电机拖动控制系统的仿真》课程论文题目: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的仿真姓名:高尚昆班级:自动化1班学号:1316306115题目: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的仿真摘要:本文分析了开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器与被控对象的控制现象,以及开环控制系统对被控对象的控制的问题。
同时给出解决减小扰动的控制方案。
MATLAB仿真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如何利用MATLAB 仿真出理想的结果,关键在于如何准确的选择MATLAB的仿真。
本文就简单的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这个例子,通过对MATLAB的仿真,得到不同的仿真结果。
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对MATLAB的仿真进行研究。
从而总结出如何在仿真过程中对MATLAB的仿真做到最优选择。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直流调速是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较早的技术。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晶闸管的出现,现代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计算机的结合促进了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繁荣。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为现代工业提供了高效、高性能的动力。
尽管目前交流调速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技术越趋成熟,以及交流电动机的经济性和易维护性,使交流调速广泛受到用户的欢迎。
但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以其优良的调速性能仍有广阔的市场,并且建立在反馈控制理论基础上的直流调速原理也是交流调速控制的基础。
现在的直流和交流调速装置都是数字化的,使用的芯片和软件各有特点,但基本控制原理有其共性。
长期以来,仿真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仿真模型的建立这一环节上,即在系统模型建立以后要设计一种算法。
以使系统模型等为计算机所接受,然后再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运行。
因此产生了各种仿真算法和仿真软件。
由于对模型建立和仿真实验研究较少,因此建模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同时仿真结果的分析也必须依赖有关专家,而对决策者缺乏直接的指导,这样就大大阻碍了仿真技术的推广应用。
MATLAB提供动态系统仿真工具Simulink,则是众多仿真软件中最强大、最优秀、最容易使用的一种。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洪乃刚第4章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洪乃刚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92aa27e3f61fb7360b4c6586.png)
qs Ls iqs Lm iqr ds Ls ids Lm iqr Lr iqr Lm iqs qr Lr idr Lm ids dr
Ls Lls Lm Llr Lm Lr
电磁转矩
Te 1.5 p( ds iqs qs ids )
T hree-Phase T ransformer (T hree Wi ndi ngs)
连接符号 Y Yn Yg Δ 11 Δ1
三相绕组连接 星形接法,无中线 星形连接,带中性点的连接端 星形联接,中点在模型内接地 三角形连接,电压相位领先Y接30° 三角形连接,电压相位滞后Y接30°
三相变压器(3绕组)对话框
S3
IM VM AC
+ v -
IM1
+ v -
RL S1
S
1
2
VM1
Clock
S4
V
S5
PQ
I
S6 f(u) S8 Fcn
Active & Reactive Power
变压器电路模型
模型参数
设置仿真算法为ode45,仿真时间为0.1秒
400 u1
u1 / V, i1 / A
原边电压 和电流
200 0 -200 -400 i1
饱和特性 磁化电流i1、磁通phi (线性变压器没有) (i1 phi1; i2 phi2;…) 磁阻和剩磁通 (线性变压器没有) Rm phi0
标幺值(pu) 标幺值(pu)
变压器磁化曲线
磁化曲线的折点是以与折点对应的磁化电 流i和磁通phi值依次输入,在电流和磁通间加空 格,在两组电流和磁通间以“;”分隔。
二 二相坐标系上的异步电机方程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洪乃刚 PPT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洪乃刚 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41e6dd0975f46526d3e103.png)
转子磁链电压模型计算流程
iabc 1
abc
sin 0 cos
sin_cos
dq0
Demux
abc_to_dq0
Ua
2 uabc sin 0 cos
abc sin_cos dq0 Demux Ia Ub Ib
a
1 psir-d
abc_to_dq0 1
b
2 psir-q
´ ÅÁ´ µçѹ Ä£ÐÍ
转子磁链电压模型结构
7.1 三相坐标系/二相坐标系的变换 7.1.1 坐标系变换原理
坐标变换包括 三相静止坐标 系和两相静止 坐标系的变换 (简称3s/2s变 换)、两相静 止坐标系和两 相旋转坐标系 的变换(简称 2s/2r变换)。
f s1 2f s
三相坐标系上的三相对称绕组A,B,C通以三相对 称电流产生旋转磁动势F,F 的旋转速度 1 2f s f s 为三相电流的频率。二相旋转坐标系上的二 相绕组d,q通以二相对称电流也产生旋转磁动势, fr r 2f为电流的频 r 对dq坐标系的旋转速度为 , 率,因为dq坐标系本身是旋转的,其旋转速度 为 ,因此相对静止坐标系的旋转速度为 (r ) 如果二相坐标系上电流产生的磁动势与 三相坐标系上电流产生的磁动势F大小相等旋转 F Fr 1 (r ) ,这时二相旋转坐 速度也相同, 标系绕组可以等效于三相静止坐标系上的绕组, 即三相绕组可以用二相绕组来代替,坐标变换揭 示了三相绕组电压(电流)与二相绕组电压(电 流)之间的关系。
在二相旋转坐标系上 Us 电压幅值为 频率为 (7.2)
fr fs f
0 0
二 .二相→三相的坐标变换关系,即dq0abc transformation模块的表达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项目背景和目的
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是现代电气工程领域的两大关键技术,应用广泛、难度较高。
针对这一行业需求,我们设计了本课程项目,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电力电子电机的原理和控制技术,并能够通过仿真技术实现一个基于控制系统的电力电子电机系统设计。
本课程设计项目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项目内容
本课程设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路原理:
–半导体基础;
–继电器、开关和保险丝等电气元件;
–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电路连通;
–电源稳压和滤波。
2.电机原理:
–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步进电机等类型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机性能参数的含义和计算;
–转矩控制原理和方法。
3.电力电子控制系统:
–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
–电力电子控制器的设计原理;
–电力电子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4.课程设计:
–设计一个基于控制系统的电力电子电机系统;
–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电机控制仿真;
–实现电机转速、转矩控制,满足不同负载要求;
–实现测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项目要求
本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 - 了解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基础知识; - 掌握基本的电路设计、仿真和电机控制方法; - 熟悉测控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原理; - 具备团队意识和实践经验。
项目评估
本课程设计项目的评估方式是分组评估,学生需要组成4-5人小组进行研究、开发和竞赛,具体评估标准包括: 1. 项目创新性和技术难度; 2. 模型仿真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项目实施的完整性和演示效果。
总结
本课程设计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两大难点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