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艺连铸工艺中电磁技术的应用
电磁制动技术在板坯连铸过程中的应用

电磁制动技术在板坯连铸过程中的应用
1 板坯连铸技术
连铸技术是炼钢过程中采用的高效率节能技本,其主要功能在于
将冶炼过程中获得的钢水连续性过滤、凝晶洗精、充电和熔化。
在板
坯连铸技术中,电磁制动技术可以帮助控制和调节液体钢水的流动,
从而控制连铸机的一系列参数和规格,使得板坯具备更好的力学性能。
2 电磁制动技术的原理
电磁制动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控制来改变钢水的密度,调节钢
水的流速。
在连铸机中,当狭窄的容器芯中的磁体(通常是铁磁铁)通
过电流改变其磁场方向时,该磁体会具有一定推力,从而改变流体的
流动阻力。
当容器芯中的电磁势向该流体施加时,它就可以改变流体
的流向和流速,从而实现控制机的一系列参数和规格。
3 电磁制动技术在板坯连铸机中的应用
电磁制动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板坯连铸机中的多种运动变量,从
而获得高质量板坯。
利用电磁制动技术,可以在板坯连铸机能够实现
控制连铸机的芯体参量和钢水温度,提供所需的熔炼温度,改善板材
的平坦度及降低不良率等。
从物理性能角度来看,电磁制动技术可以
有效提高板坯的抗压强度、塑性、焊接性等性能,从而保证板坯质量
及机器的稳定性。
4 结论
电磁制动技术在板坯连铸机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钢板制造的质量水平,可以更好的调节连铸机的温度,实现对钢板的物理性能的有效控制,减少了不良率,提高了效率。
同时,它还能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发展。
连铸电磁搅拌

连铸电磁搅拌1.引言连铸技术是金属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高温熔融的金属连续不断地浇注成所需形状的固体金属件。
在连铸过程中,为了提高铸坯的质量和产量,人们引入了多种冶金技术和工艺,其中连铸电磁搅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技术。
2.电磁搅拌技术原理电磁搅拌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力对金属熔体进行非接触式、低能耗的强化搅拌技术。
在连铸过程中,通过在钢水注入结晶器的过程中施加一个适当的磁场,使钢水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旋转或流动,从而实现钢水的均匀混合和传热。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减少铸坯的缺陷和裂纹,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和力学性能。
3.连铸电磁搅拌的应用连铸电磁搅拌技术在多种金属材料的连铸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钢铁、铜、铝等。
在钢铁行业,连铸电磁搅拌技术主要用于提高方坯、板坯和圆坯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对方坯进行电磁搅拌,可以显著减少中心疏松和偏析,提高其力学性能;对板坯进行电磁搅拌,可以提高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对圆坯进行电磁搅拌,可以提高其内部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铜、铝行业,连铸电磁搅拌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对铜合金进行电磁搅拌可以显著提高其成分均匀性和力学性能;对铝合金进行电磁搅拌可以改善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从而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通过提高铸坯的质量和产量,可以减少产品的废品率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水平和社会形象。
此外,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5.结论连铸电磁搅拌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冶金技术,其在提高铸坯质量和产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将不断扩大和提高。
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分析

邱 刚 QI U Ga n g
f 中冶 东 方工 程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青岛 2 6 6 5 5 5 )
( B E R I S E n g i n e e i r n g a n d R e s e a r c h C o r p o r a t i o n , Q i n g d a o 2 6 6 5 5 5 , C h i n a )
Va l ue En n e e r i n g
・4 3・ 连铸 电磁来自拌 技术 的应 用分 析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S t i r r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关键词 : 电磁 搅拌 技术; 冶金 行业; 钢铁; 质量 ; 电磁 力
Ke y wo r d s :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s t i r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y; g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 s t e e l ; q u li a  ̄;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f o r c e
摘要 : 连铸 电磁搅拌技 术在 冶金行 业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 推动 了冶金行业的发展 。笔者详 细分析 了五种 不同类型 的电磁搅 拌技 术 阐述 当前 学界在连铸 电磁搅拌技术上取 得的成果, 并 简要 阐述冶金行 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Ab s t r a c t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s t i r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s b e e n wi d e l y u s e d i n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wh i c h p r o mo t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i n d u s t y .T r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d iv f e d i f e en r t t y p e s o f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s t i r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y .F g u r t h e r mo r e ,t h e p a p e r a l s o e x p l a i n e d t h e c u r r e n t a c a d e mi c a c h i e v e me n t s o n mi x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c o n t i n u o u s c a s t i n g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 a n d b ie r l f y e x p o u n d s t h e f u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i n d u s t y. r
连铸电磁搅拌

1.什么叫电磁搅拌(简称EMS)?大家知道,一个载流的导体处于磁场中,就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
同样。
载流钢水处于磁场中就会产生一个电磁力推动钢水运动,这就是电磁搅拌的原理。
电磁搅拌是改善金属凝固组织,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
应用于连续铸钢,已显示改善铸坯质量的良好效果。
早在1922年就提出了电磁搅拌的专利。
论述了流动对金属结构、致密性、偏析和夹杂物等方面的影响。
1952年开始在钢厂连铸机二次冷却区装置电磁搅拌的试验。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为改善连铸坯质量,人们对电磁搅拌结构、类型、搅拌方式和冶金效果进行广泛深入研究,使电磁搅拌技术日益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电磁搅拌器有哪几种类型?电磁搅拌器型式和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铸机类型、铸坯断面和搅拌器安装位置的不同,目前处于实用阶段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使用电源来分,有直流传导式和交流感应式。
(2)按激发的磁场形态来分,有:恒定磁场型,即磁场在空间恒定,不随时间变化;旋转磁场型,即磁场在空间绕轴以一定速度作旋转运动;行波磁场型,即磁场在空间以一定速度向一个方向作直线运动;螺旋磁场型,即磁场在空间以一定速度绕轴作螺旋运动。
目前,正在开发多功能组合式电磁搅拌器.即一台搅拌器具有旋转、行波或螺旋磁场等多种功能。
(3)按使用电源相数来分,有两相电磁搅拌器,三相电磁搅拌器。
(4)按搅拌器在连铸机安装位置来分,有结晶器电磁搅拌器、二次冷却区电磁搅拌器、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
3.电磁搅拌技术有何特点?与其他搅拌钢水方法(如振动、吹气)相比,电磁搅拌技术有以下特点:(1)通过电磁感应实现能量无接触转换,不和钢水接触就可将电磁能转换成钢水的动能。
也有部分转变为热能。
(2)电磁搅拌器的磁场可以人为控制,因而电磁力也可人为控制,也就是钢水流动方向和形态也可以控制。
钢水可以是旋转运动、直线运动或螺旋运动。
可根据连铸钢钢种质量的要求,调节参数获得不同的搅拌效果。
(3)电磁搅拌是改善连铸坯质量、扩大连铸品种的一种有效手段。
电磁搅拌技术在合金钢连铸机中的研究与应用

势在必行 , 它是提高连铸坯质量的重要保证手段。 电磁搅拌技术是改善金属凝固组织 , 提高产品
质 量 的有 效 手段 。 自 2 0世 纪 6 0年代 以来 , 电磁 搅 拌 ( MS 作 为 一 项 新 技 术 在 世 界 主 要 发 达 国家 开 E ) 始应 用 于连 铸 生产 中 , 国 自 2 纪 7 我 0世 0年 代初 开 始 研究此 项技 术 , 今 已取 得 较 大 突破 。因 此合 理 至
械设计 与制造专业。现为特殊钢厂 炼钢检修车 间机械工程 师 , 主要 从事设备技术管理工作。
E S 技术。而且大量资料调查 , M) 普遍认为轴承钢采 用 M+ — M 组合式 电磁搅拌最合适。同时根据 F ES 2合金钢连铸机工艺特点 、 生产现状及质量要求 , 采
5 5
张秀 荣 : 电磁搅拌 技术在 合金 钢连铸 机 中的研究 与应用
关键词: 合金钢连铸 电磁搅拌装置 组织 质量 0 前言
特殊钢厂第二连铸车间是 20 年建成投产的合 02 金钢连铸车间, 主要生产优质结构钢、 合金结构钢、 齿 轮钢、 轴承钢、 锚链用钢等特殊钢种 , 年生产能力为 4 J D 万t 。随着连铸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 对铸坯质量 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合金钢市场竞争力, 尤其是轴 承钢、 齿轮钢、4 R 级海洋系泊链钢等特殊钢中的市场 占 有份额和知名度 , 已经成为合金钢连铸生产过程 中
一 l
一 匹 鱼匿 t 圃
安装凝 固末端 电磁搅拌 l
,
区浓 度 过冷增 加 。
电磁搅 拌 的形 式有 多 种 , 以单 独搅 拌 也 可 以 可
墨 H 堕 型 一 堑 — 三 l 一 量 l 丝 一l 曼 —
’
日本连铸工艺中电磁力应用技术现状

近来 ,随着 自消弧型电力用 品体管的大容量化 而采用的变换器方式 ,可提高电源应答性并变得更 紧凑 ;日 开发 了高应答大容量绝缘栅双极 品体管 周
(G T) 使电源实现 了高频 高应答化 。 IB , 这些都为实 21提高生产率和竞 争力的需要 . 近 3 年来 ,对钢铁产业质量 、成本 、环保 、节 现抑制结晶器液面波动等多种技术 的实用化创造 了 O 能等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确立的高纯净钢和无缺陷 条件。 铸坯 、异钢种多炉连浇等技 术 ( 特别是 以汽车板为 3 连铸过程使用的电磁力技术 首的高质量薄板生产技术 ) 都需要用电磁力控制浇 ,
图 1 板坯 结晶器 内电磁搅 拌装 置外观
差 。根据直流磁场和流动而产生的感应 电流通路分 布须有控 制效率和稳定性的要求 ,开发了如图 4所
拟) , 法 为了记述 自由表面而使用了 M C m r rn A ( a e ad k cl即标记与单元 ) e l 法, 进行 了流动 自由表面形状的
高精度动态模拟。 2 . 4线罔及功率电子技术 的进步 浇铸钢液温度一般达 l0  ̄ 以上,产生作用于 50C
制铸坯 中心偏析 、疏松方面发挥大的作用 ,故促进 了连铸 比的大幅度提 高。然后又相继开发了电磁制 动和电磁铸造技术 ( M , 已正式和试验 眭使用 E C) 并
铸 中的钢液流动。
31结 品器内电磁搅拌技术 . 如图 1 所示 :在板坯结晶器内电磁搅拌装置上
2 . 固基础和连铸工艺冶金学知识 的积累 2凝 作为连铸工艺 的基础研究 ,在铸坯表面振痕的
采用 了缵陛电感线圈 ( 也称线性马达 ) 罔经绝缘 。线
处理而可浸渍于冷却水 中,故能外加大电流对结品 . 根据结晶器用冷却厚铜板 生成机 理、结晶器保护渣 的流入机理、铸坯纵裂的 器 内钢液进行强搅拌 ;日 Oz 产生机 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钢液凝 固中 的结构特点 ,可将搅拌频率数设定在 lH 以下。
电磁场在金属铸造中的应用

电磁场在金属铸造中的应用随着近年来工业技术的发展电磁场在金属铸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磁铸造技术因具有高密性、可控性、响应性、清洁性及能量利用率高等特点使得它在金属铸造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本文主要对电磁场在金属铸造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从而促使进一步发挥它在金属铸造业的的作用,最终达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
标签:电磁场;电磁搅拌技术;金属铸造电磁场在金属铸造的得到应用的主要原因是金属是电的良好导体并且它能在金属在磁场和电流的综合作用下金属内部产生了电磁力。
在产生电磁力的情况下进行人为干预,利用电磁力对融化金属进行传输和非接触下搅拌及形状控制从而达到金属铸造的预期效果。
电磁技术在金属铸造中的应用将会对金属铸造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1 电磁搅拌技术及其应用(1)电磁场的攪拌技术。
电磁搅拌技术的原理是:当金属在熔化炉中呈液体状态时,液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人们利用不同形式的磁场发生装置通过对电流和磁场的作用产生的电磁力进行控制。
通过电磁力对连铸过程中的钢水的流动性、传热和凝固过程的控制,使钢水的流动性、传热和凝固过程按照人们预想的状态进行,从而使钢的清洁度得到提高,铸造毛坯的等轴晶区偏析得到降低,中心疏松的症状得到较少,以及在铸造过程中容易造成的缺陷均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实现了铸造出的毛坯达到了优质、高等级的目地。
(2)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及使用现况。
人们通过电磁对液态金属的水平、竖直向上、竖直向下的不同方向进行搅拌,对不同的电磁搅拌下的铸造毛坯的清洁程度检测试验。
试验通过三维有限元磁流体数值模拟对不同方向电磁搅拌后的铸造毛坯进行检测的方法,发现竖直向上的电磁搅拌方式可以减少钢液的深度有利于钢液中杂物的上浮,改善了铸造毛坯的质量。
通过试验发现,电磁搅拌对减少等轴晶区偏析,去除有害杂质,净化钢水等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优点。
但如果电磁搅拌器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导致搅拌强度过大时就会时这些优点大打折扣。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论证,弯月面波动是连铸毛坯缺陷的主要因素,而电磁搅拌器的安装位置不正确是造成弯月面的主要原因。
电磁搅拌技术在连铸中的应用

电磁搅拌技术在连铸中的应用近年来,连铸坯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围绕提高连铸坯质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电磁搅拌技术是电磁流体力学在钢铁工业中最成功的应用之一。
通过定量认识电磁场在多层介质中的传递,控制连铸过程中钢水的流动、传热和凝固,进而降低钢水的过热度、去除夹杂从而扩大等轴晶区,减少成分偏析,减轻中心疏松和中心缩孔。
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电磁搅拌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并应用于工业生产。
电磁搅拌技术已经成为连铸过程中改善铸坯质量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国内外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概况磁流体力学是电磁学,流体力学以及热力学相互交叉的学科,简称MHD(magnetohydrodynamics),主要研究电磁场作用下,导电金属流体的运动规律。
在磁场里,导体的运动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导体本身也产生磁场。
液态金属作为载流导体,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了电磁力,这种电磁力的作用促使载流液体流动,同时伴随着三种基本的物理现象——电磁热,电磁搅拌,电磁压力。
这三种现象在材料的冶炼、成形、凝固等工艺中已广泛应用。
连铸钢液电磁搅拌技术已经历几十年的试验研究和发展的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由在德国Schorndorf和Huckingen半工业连铸机上。
进行了首例连续铸钢电磁搅拌的试验。
60年代,在奥地利Kapfenberg厂的Boehler连铸机上用于浇铸合金钢。
60年代末一些工作者还进行了结晶器电磁搅拌和二冷区电磁搅拌的实验。
1973年法国的一家工厂率先在其连铸机上安装了电磁搅拌器并投入工业应用,从而奠定了连铸电磁搅拌技术工业应用的基础。
1977年,法国的Rotelec公司开发了小方坯和大方坯结晶器电磁搅拌器并以Magnetogyr-Process 注册商标,将其商品化。
1979年,法国钢研院又在德国Dunkirk厂板坯连铸机上采用了线性搅拌技术,取得良好效果。
进入80年代后,电磁搅拌技术发展更快,特别是日本,发展更为迅速。
金属冶炼中的电磁搅拌技术及其应用

VS
研究方向包括研究不同技术之间的相 互作用机制、优化工艺参数、提高金 属回收率等。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 可以进一步拓展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 范围,推动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环保与节能减排的研究方向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环保与节能减排问题越来越受到关 注。未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实现金属冶炼的可持续发展。
。
降低能耗
由于熔炼时间的缩短和 效率的提高,电磁搅拌 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熔炼
过程的能耗。
在连铸过程中的应用
铸坯质量提升
通过在连铸过程中使用电磁搅拌,可 以改善铸坯的结构,提高其质量。
减少裂纹和缺陷
电磁搅拌有助于消除连铸过程中的应 力集中,减少铸坯裂纹和内部缺陷。
提高铸坯的冷却速度
通过增强金属液的流动,电磁搅拌可 以加快铸坯的冷却速度,缩短生产周 期。
污染。
03
金属冶炼中电磁搅拌技术 的应用
在熔炼过程中的应用
熔炼速度提升
通过电磁搅拌,可以加 速金属的熔化过程,缩 短熔炼时间,提高生产
效率。
成分均匀性增强
在熔炼过程中,电磁搅 拌有助于使金属成分更 加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
减少杂质与气体
通过搅拌作用,有助于 去除金属中的气体和杂 质,减少孔洞和夹杂物
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提高力学性能
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均匀性可以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如强度、韧性等。
改善耐腐蚀性能
通过减少偏析和改善组织均匀性,可以提高金属的耐 腐蚀性能。
提高加工性能
改善金属组织的均匀性和细化晶粒可以提高金属的加 工性能,如切削加工性能。
对金属冶炼效率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熔炼速度
电磁搅拌技术在连铸生产中的应用

搅拌则引起保护渣卷入 , 而导 致铸坯 内部裂纹 从 指数增大 。因此 , 采用适 宜的搅拌 强度是保证高
栏 目编辑 : 陈振 华
l一
一
第 2 卷2 1 年第 4 总第 14 ) 9 0 1 期( 5期
质量 的重 要 指标 。 在 连 铸 中碳 钢及 高硅 钢 时采 用 适 当强 度 的结 晶器 电磁搅拌 , 以大幅度地去除皮下夹杂物及 可 减少铸坯表 面裂纹 。图2 表示了在高碳钢大方坯 连 铸 中采 用 结 晶器 的电磁 搅 拌 减少 铸 坯 裂纹 的效
() 2 由于采用 结 晶器 电磁搅拌可生成 良好 的 结 晶组 织 , 而 可 以适 当地 增 加 钢水 的过 热度 , 从 这 样可 以放宽浇铸操作条件并利于稳定浇注作业 。 () 3 由于铸坯 的初期凝 固在结 晶器 内进行 , 所 以采用结 晶器 内的电磁搅拌 , 可将被铸坯表面和 表层 下部 非金 属夹 杂物 和气 泡排 除 。 () 4 由于结 晶器内的钢水被搅拌 , 使与钢水相 接触 的连铸保 护渣经常更新 , 这样 可使上浮分离 的夹 杂 物很 容 易 被保 护 渣 吸 收 。 电磁 搅 拌 不仅 减 少 了铸坯表层 中的夹杂物数量 , 而且也减少 了铸 坯 断 面上 的夹 杂物 含量 。 ( ) 少 非 金 属 夹 杂 物 、 少 产 品表 面 裂 纹 。 5减 减 连铸生产低碳铝镇静钢时 , 由于钢水的氧含量高 , 从而 钢水 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也较高 , 在产品 最 终 进 行 冶 金 加 工 时 , 易 产 生 表 面 裂 纹 。在 低 容 碳 铝 镇 静 钢 连 铸 中采 用 结 晶器 电磁 搅 拌 , 够 显 能 著去 除非金属夹杂物 , 尤其是对去除铸坯表层 的 大 颗粒 夹 杂物 效 果特 别 显著 。图 1 M一 为 搅拌 对 裂 纹 的 影 响 曲线 , 图 l 从 中可 以看 出将 30 m× 0m 40 m连 铸坯 经 粗 轧成 为 15 0m mm方坯 时距方 坯 表 1 面不 同深度 的裂纹指数 , 可以看 出采用适 宜的搅 拌强度 , 可使裂纹指数稳定在低水平上 , 而过度的
连铸生产中的电磁搅拌技术

连铸生产中的电磁搅拌技术随着连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连铸坯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超纯净钢的开发和应用对铸坯的质量、凝固组织和成分均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磁搅拌技术对提高铸坯的等轴晶率、细化凝固组织、降低夹杂物含量并促进成分均匀化、改善铸坯内部、表面和次表面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电磁搅拌的工作原理电磁搅拌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如同由两相或三相电流驱动的、能产生交变磁场的线性感应马达。
电流发生相变时,磁场从一极到达另一极,并同时产生电磁推力,将液态钢水向磁场运动的方向推动。
这样,可以通过电流相位变化来选择方向,也可以通过电流密度和频率来调整推力大小。
2.电磁搅拌装置2.1电磁搅拌装置的分类电磁搅拌装置可分为水平旋转搅拌器和线性搅拌器两大类。
而线性搅拌器又可细分为垂直、水平线性搅拌器。
水平旋转搅拌器围绕铸流设置,其运转象一个异步旋转电机的定子,驱动钢液水平旋转,多用于园坯、方坯和小矩形坯。
垂直线性搅拌器靠近铸流侧,其运转象一个线性异步电机的定子,钢水沿垂直方向旋转运动,适合于大断面的矩形坯;水平线性搅拌器安装在铸坯侧,其运转象一个平直定子,在板坯内弧侧熔池内产生水平方向的磁场,推动钢水运动。
2.2电磁搅拌装置的布置电磁搅拌装置的布置位置有四种∶中间包加热用电磁搅拌(H—EMS)、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冷却段电磁搅拌(S—EMS)和凝固段电磁搅拌(F—EMS)。
?H—EMS∶使连铸过程中钢水的过热度保持在30~40摄氏度,其突出特点是利用非金属夹杂物与金属液之间导电性的差异,实现两者的分离。
1996年日本川崎制铁水岛厂在浇铸不锈钢时采用了此技术,生产的铸坯总氧含量低于0.001%,比采用传统中间包生产的铸坯减小2倍,夹杂物减少一半,不锈钢热轧和冷轧板卷缺陷减少了60%;?M--EMS∶一般安装在结晶器下部,用于减少表面缺陷、皮下夹杂物、针孔和气孔,改善凝固组织,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加热送率,扩大钢种。
连铸电磁搅拌

2.3 电磁搅拌器的结构及原理
2.3 电磁搅拌器的结构及原理
(2) 线性电磁搅拌器
原理: 线性搅拌器则相当于直线电动机,即定子铁芯上的绕组通交 流电,在磁极间激发行波磁场,行波磁场在铸坯钢液内产生感应电流, 从而在铸坯内产生电磁力矩,形成线性搅拌。一般地,线性电磁搅拌的 行波磁场方向平行于铸坯的宽面方向。
2.1 连铸过程电磁搅拌技术简介
在钢的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因其具有不接触钢液而 在钢液中产生搅拌作用的优点,成为继浸入式水口、保护 浇注等之后最重要发展的连铸技术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 和应用。
连铸电磁搅拌技术是指在连铸过程中,通过在连铸机的 不同位置处安装不同型式的电磁搅拌,利用所产生的电磁 力强化铸坯内钢液的流动,从而改善钢液凝固过程中的流 动、传热和传质条件,以改善连铸坯质量的电磁冶金技术。
辊式搅拌器外观
三环式
双蝶式
。
2.4 连铸过程电磁搅拌的冶金作用
连铸过程电磁搅拌对铸坯质量产生以下影响:
• 铸坯内部质量和均质性的改善; • 铸坯表面及皮下质量的改善; • 减轻中心偏析;如下图,有三种绕线方式,分别为迭绕式、凸极形 、套圈形。
迭绕式电磁搅拌器图
凸极形电磁搅拌器
套圈形电磁搅拌器
2.3 电磁搅拌器的结构及原理
(2) 线性电磁搅拌器
用于板坯连铸二冷搅拌的线性 搅拌器通常有辊内、辊后和辊间等 不同安装位置,如下图,辊式搅拌 器的外观如右图(上),搅拌形式有 三环式和双蝶式两种,如右图(下)。
M-EMS S-EMS F-EMS
组合搅拌
2.3 电磁搅拌器的结构及原理
(1) 旋转磁场式电磁搅拌器
原理: 旋转磁场式电磁搅拌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交流电动机。 通三相交流电(有时采用两相供电),在磁极间产生旋转磁场,旋 转磁场在铸坯钢液内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在钢液内产生旋转力矩, 使钢液产生旋转运动。
方圆坯特殊钢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应用

方圆坯特殊钢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应用岳阳中科电气有限公司李爱武、蒋海波1、概述连铸电磁搅拌能有效地改善连铸坯内部的组织结构,减少中心偏析及中心缩孔,大大增加等轴晶率。
已成为连铸、特别是品种钢连铸必不可少的一种工艺手段。
连铸电磁搅拌的实质在于借助电磁力的作用来强化铸坯中末凝固钢液的运动,从而改变钢水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迁移过程,达到改善铸坯质量的目的。
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可以明显改善中碳钢、中低合金钢的内部及皮下质量,但对于高碳钢、高合金钢、不锈钢等特殊钢来说,仍存在中心偏析、中心缩孔、中心裂纹等问题,甚至在所谓的糊状区终点处形成“V”形槽即“V”形宏观偏析。
尤其对于象不锈钢这样的多合金高合金钢,由于枝晶发达中心裂纹及缩孔非常明显。
要解决这些问题,凝固末端电磁搅拌(FEMS)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2、凝固末端电磁搅拌(FEMS)的作用机理及条件2.1、高碳钢、高合金钢连铸的凝固特征及缺陷高含碳量、高合金含量有使凝固组织恶化的趋势。
高碳钢、高合金钢的液相与固相间温度区间较大,凝固间隙长度增加,粘稠区加宽。
因此容易形成中心偏析、中心裂纹和中心缩孔。
这些缺陷对产品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在不锈钢冷轧板中出现单相波纹。
宏观偏析是在凝固末端粘稠区内的溶质富集的钢液由于凝固收缩引起流动、沿粘稠区内枝晶间通道传输、聚集而成的。
显然它极大地受粘稠区内钢液流动和传质所控制,有时形成中心偏析,有时形成V形偏析。
中心偏析是由于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倾向于生成柱状晶,产生搭桥现象而产生的。
V形偏析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粘稠区内等轴晶凝固时产生的收缩力及对钢液的抽吸力和钢液沿树枝晶的渗透引起的,可以用著名的V形偏析凝固模型来解释。
偏析的严重程度与凝固时间有关,时间越长越严重。
由于高含碳量、高合金含量的钢凝固时间长,因此偏析也就更严重。
2.2、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冶金机理a)促进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化,产生宽而细的等轴晶区,使之能致密充满凝固末端;减少二次枝晶的臂间距,以控制粘稠区的渗透性。
电磁搅拌器在连铸上的优势与展望

电磁搅拌器在连铸上的优势与展望目前,电磁技术在钢铁生产流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连续铸钢领域,突出表现为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新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
连铸领域的电磁技术主要有:电磁搅拌、电磁制动、电磁铸造与软接触等。
电磁搅拌技术1952年,首先在连铸机结晶器下方安装了试验性的电磁搅拌装置。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连铸技术的不断发展,连铸钢种的不断扩大,电磁搅拌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连铸过程采用电磁搅拌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连铸坯的质量,例如去除夹杂物、消除皮下气泡、减轻中心偏析、提高连铸坯的等轴晶率。
因此,在浇铸断面较大的铸坯如大方坯、大板坯以及浇铸质量要求较高或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钢种时,电磁搅拌技术便成为首选。
按照搅拌的位置不同,连铸电磁搅拌可分为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二冷区电磁搅拌(s-EMS)、凝固末端电磁搅拌(F—EMS)。
目前,方坯连铸应用较多的是结晶器电磁搅拌,有时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增加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即结晶器与凝固末端联合搅拌。
板坯连铸应用较多的是二冷区电磁搅拌。
近年来,板坯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逐渐为各国钢铁企业所重视,特别是日本在这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十分活跃。
我国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以自主开发为主。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引进特殊钢连铸机和板坯连铸机的同时,先后引进了不同位置和不同类型的电磁搅拌装置。
经过20多年的研究、开发与消化吸收,我国在电磁搅拌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完全能够承担搅拌器的设计、制造与工业应用,只是线圈导线外层缠绕的防水绝缘膜仍需从国外进口。
国内电磁搅拌器的生产厂家现在也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中,并与国外厂商争夺国内的搅拌器市场。
总体来说,电磁搅拌在电磁连铸技术领域中发展最为成熟,应用也最为广泛。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电磁搅拌器线圈的使用寿命。
搅拌器在运行时线圈发热,需要循环水来冷却,由于循环水长时间的浸泡与冲刷,线圈表面的防水膜与绝缘膜会逐渐老化而失效,造成线圈的绝缘性能下降而产生漏电。
高品质钢连铸水口抗结瘤电磁调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高品质钢连铸水口抗结瘤电磁调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高品质钢连铸水口抗结瘤电磁调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钢铁生产中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其中,连铸技术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在连铸过程中,水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
水口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钢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开发高品质钢连铸水口抗结瘤电磁调控关键技术,对于提高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高品质钢连铸水口的开发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结瘤。
结瘤是指在连铸过程中,由于水口内部的温度和流动状态不均匀,导致钢液在水口内部凝固形成的结瘤。
结瘤会影响到钢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抑制结瘤的发生。
电磁调控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抑制结瘤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电磁场的作用,对水口内部的流动状态进行调控,从而抑制结瘤的发生。
在电磁调控技术中,通过在水口周围布置电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对水口内部的流动状态进行调控。
通过调整电磁场的频率和强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结瘤的发生。
除了电磁调控技术外,还需要开发高品质的水口材料。
水口材料需要具有高温抗腐蚀、高强度、高耐磨等特性,以保证水口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同时,水口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流动状态的均匀性和流速的控制,以避免结瘤的发生。
在高品质钢连铸水口抗结瘤电磁调控关键技术的应用方面,可以通过对钢铁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实现对水口的实时调控。
通过对水口的实时调控,可以有效地抑制结瘤的发生,提高钢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之,高品质钢连铸水口抗结瘤电磁调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高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钢铁生产中,这一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电磁技术在铸造中的研究与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磁离心铸造 在电磁离心铸造过程中,液态金属在高速旋转的铸型带动下绕轴线运动,所受体积力
除重力外,还有电磁力。电磁力引起的受迫对流运动对液态金属产生电磁搅拌作用。因 此,电磁离心铸造既保留了普通离心铸造组织致密,缩松和气孔少等优点,又通过电磁 搅拌作用,克服普通离心铸造的缺点,使粗大的柱状晶组织转变为均匀的等轴晶组织, 并使第相的分布趋于均匀,成分偏析得到控制,由于成本原因该技术尚未进行大规模的 运用,多见于实验室之中。
电磁净化
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研究了在正交电磁场中液态金属除气的效果。经研究证明,在 这种情况下金属液除气效果好,试样宏观组织更致密,金属的力学性能提高了3000'35000 1996年日本川崎制钢的水岛厂在不锈钢连铸机上采用电磁离心去夹杂技术。日 本名古屋大学用高强磁场进行AI-Si-Mn Fe和Al-Si合金熔体的电磁除渣。近年来,山东 工业大学开展了电磁搅拌对铝钦硼合金净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搅拌能去除夹杂, 且交流磁场比直流磁场除渣效果好;铝钦硼合金在磁感应强度为0. 24 T的交流磁场下搅拌 3min,除渣效果最明显,除渣率达90%以上。他们认为电磁场不仅引起熔体的旋转,且 在熔体界面前约1 cm范围内还存在一个附加环流,附加环流的存在是电磁搅拌除渣的根 本原因。
电磁雾化 电磁雾化金属的原理见下图。由图可见从细小喷嘴射出的液态金属和喷嘴对面安装的
电极间存在电压。而另一方面,如果与从喷嘴一电极间的电流方向成正交的方向上加直 流磁场的话,在通电的同一时刻,则在喷嘴一电极间的液态金属内就要产生体积力,因 而使液态金属飞散雾化,然后电流被切断,但在后续流出的金属作用下,又重新通电, 并再次使金属飞散雾化。这样可使这一过程反复进行下去。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金 属的粒度及其分布。另外,伴随着磁束方向的变更,可以较容易地使金属的飞散方向发 生变化,这样就可以克服在利用气体和液体使金属细化的方法中,由于流体冲击产生的 偶发因素而使金属粒度不一及分布不均的缺陷。因此,该工艺常见应用于喷射铸造。
电磁连铸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河北 理工 大学学 报 ( 自然 科学 版 )
第3 3卷
前面三种电磁搅拌具有各 自的用途和特点 ,M技术即是综合运用以上三种技术或其 中的两种 , K 可在大
范围内获得微细等轴晶带的同时, 实现改善中心偏析的 目的。
() 5 跨结晶器电磁搅拌 跨结晶器电磁搅拌与普通电磁搅拌的安装位置有很大的区别 , 它安装在结晶器水套外边跨于结晶器与
( ) 固末端电磁搅拌( .M ) 3凝 FE S 般在浇注对碳偏析有严格要求的含碳高 的钢种时采用 , 为保证搅拌效果 , 其安装位置要靠近凝固末
一
端, 一般在液芯直径为 6 8m 0~ 0 m处为佳 , 并允许调节。 () 4 组合式 电磁搅拌( M技术) K
收稿 日期 :0 1 11 2 1- — 0 2
足辊之间。跨结晶器电磁搅拌是一种较少见的搅拌形式 , 国内只有少数钢厂从德国引进 , 其磁场分布、 磁感
应强度 、 电磁搅拌力、 钢液的旋转、 流动都与 M E S SE S —M 或 -M 不同。这种搅拌形式从布置上看 , 兼有 M—M ES 和S M - S的双重作用 , E 在包钢的实际生产中跨结 晶器 电磁搅拌对改善铸坯 中心疏松和 中心偏析, 作用非常
V 1 3 o4 o 3 N . . N v2 1 o.0 1
文章编 号 :6 4 2 2 2 1 )4 0 9 5 17 - 6 ( 0 1 0 - 3 - 0 0 0
连铸电磁搅拌的作用

连铸电磁搅拌是一种应用于连铸过程中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在铸模中加入电磁感应线圈,利用电磁场对流体金属进行搅拌和剪切,从而改善了铸坯的组织和性能。
连铸电磁搅拌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铸坯均匀性:在非均匀冷却和凝固条件下,熔体中的包含气泡、夹杂物和浮渣等杂质会聚集在坯内部的某些位置,导致铸坯不均匀。
电磁搅拌可以有效地打破熔体表面张力,促进熔体的混合和扩散,使得坯内的气泡、夹杂物和浮渣分布更均匀,从而改善铸坯的质量。
2. 促进晶粒细化:在铸造过程中,熔体的流动状态对晶粒的形成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电磁搅拌可以产生流体的强剪切力和涡流,使得熔体进行快速混合,从而促进晶粒的细化和均匀分布。
3. 改善铸坯中的偏析:熔体在凝固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组分偏离的现象,这导致铸坯中某些部位组成不均匀。
电磁搅拌可以加快熔体的混合速度,减少组分的偏析,改善铸坯的组织和均匀性。
4. 提高产品质量:连铸电磁搅拌技术可以改善铸坯的组织和性能,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同时,它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先进铸造技术。
电磁搅拌在钢水连铸中的应用

电磁技术在连铸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电磁技术的产生及发展,以及电磁技术在连铸过程中的应用,包括电磁搅拌、电磁制动、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分析了电磁连铸的优点与不足,以便连铸工作者们参考。
关键词:电磁搅拌连铸1 前言19世纪以来,钢铁工业出现了最重要的三大技术,连续铸钢就是其一。
连续铸钢工艺的出现带来了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负荷,提高金属收得率,实现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工艺,还能净化钢液、改善铸坯的组织、细化晶粒、提高钢材成品的质量[1-2]。
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的钢铁连铸比几乎达到的100%,我国的钢铁企业总体连铸比也达到了95%以上[3]。
刚成形的连铸坯要喷水冷却,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很长的液相穴凝固过程,受钢水运动和传热两个基本物理现象所控制。
液相穴钢水对流运动对减轻成分偏析、改善凝固组织和消除过热度有重大影响[4]。
对钢材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炼钢技术也日益提高,作为提高钢材生产率的辅助手段,可以控制钢液流动状态的电磁力在冶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5]。
电磁流体力学(MHD)是电磁冶金理论的基础,它的发展,带动了电磁连铸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电磁搅拌最早应用于钢铁的连铸工艺中[6],主要是由于熔融金属是电的良导体,在磁场和电流作用下,金属熔体产生电磁力,利用电磁力就可以对熔融金属进行非接触性搅拌、传输和形状控制。
电磁冶金技术具有能量的高密度性和清洁性、优越的响应性和可控性、易于自动化以及能量利用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冶炼、精炼、铸造、连铸、钢水的检测等领域,并已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7]。
在冶金中应用电磁场力,一是应用电磁感应热,如熔炼金属;二是应用其搅拌力以改善材料的性能[8-9]。
2 电磁搅拌2.1 电磁搅拌简介电作用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推动钢水运动,从而控制铸坯的凝固过程,达到增大等磁搅拌的实质是借助借助在铸坯液相穴中感生的电磁力,强化钢水的运动[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工艺】连铸工艺中电磁技术的应用近年来,电磁制动与电磁搅拌技术在我国钢铁行业应用广泛,是连铸工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解决结晶器内钢水过热、铸坯等轴晶率不足、结晶器液面不稳、铸坯夹杂物含量高等工艺难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
基于此,为切实满足日益提高的连铸工艺要求与生产需求。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连铸工艺体系中电磁制动、电磁搅拌两项技术的发展历程、作用原理与注意事项,并探讨技术应用措施。
电磁制动技术一发展历程电磁制动技术理念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便被日本川崎公司与瑞典ABB公司提出,水岛钢厂等项目中得到应用实施,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但第一代电磁制动技术却存在着电磁极间距不易控制的缺陷不足,实际制动效果并不理想。
对于第一代电磁制动设备而言,设备空间极为狭小,这就对设备中的各类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设备内部元件体积过大时,将会使各元件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此外,还会使铸坯厚度大大增加。
针对此类问题,两家公司陆续推出单条型电磁制动、双条型电磁制动、全幅两段与三段电磁制动等全新技术。
例如,双条形电磁制动技术应用期间会生成两个位置不同的磁场,各磁场能够相互制约、促进,且方向相反,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这使得制动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电磁制动技术逐渐具备了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技术条件,得到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广泛应用。
虽然我国该领域研究发展起步晚,但相关技术人员正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该领域整体发展水平。
电磁制动技术一作用原理在连铸工艺体系中,电磁制动是一项装置通电条件下通过形成静态磁场来引导结晶器内钢水沿特定方向流动、控制钢水流速和抑制涡流的技术手段,起到稳定结晶器液面、提高弯月面温度、降低钢水夹杂物含量等多重作用,具体如下:其一,稳定结晶器液面。
在磁场制动力作用下来维持液面状态,避免因液面波动幅度过大出现拉漏、重熔、坯壳残留过量保护残渣的问题,或是因液面波动量不足而影响到保护渣融化、润滑效果。
其二,提高弯月面温度。
在制动力作用下,保持结晶器内钢液的上下分开内流动状态,起到控制流体传热速率、避免下部钢水冷却对上部流体造成过度影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电磁制动来保持下部循环流回路的最佳尺寸。
在电磁制动技术应用前后,弯月面部位温度平均提升5-10C。
其三,降低钢水夹杂物含量。
在钢液靠近磁场时形成感应电流,在电流、磁场共同作用下形成制动力,通过分配钢水主流股的方式来缩短夹杂物运动路径、实现夹杂物上浮分离目标。
电磁制动技术一技术应用注意事项首先,在装置选型设计环节,钢厂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来明确技术应用目标,围绕目标来设定电磁制动装置的性能指标要求。
例如,我国鞍钢股份稣鱼圈钢铁分公司以改善钢液流动状态为技术目的,在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内配置2对制动装置,该装置采取全幅二段电磁制动技术,装置由4个线圈、铁芯与磁极等部分组成,铸坯断面尺寸为(170-230)X(750-1450),在结晶器两侧宽面分别布置2个线圈,对上下端线圈采取电流独立控制方式,从而在水口下方与弯月面部位形成下段、上段磁场,下段磁场负责控制水口处向外吐出的钢水流速,上段磁场负责控制弯月面波动。
其次,明确电磁制动对液面波动、火焰状态、钢液温度分布、铸坯质量四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
例如,在液面波动影响评估方面,开展液面波动试验,综合分析铸坯宽度与水口深度等因素来设定电流值,观察不同电流值时的液面波动幅度,根据试验结果来选择最佳的电磁制动装置电流值,避免因液面波动幅度过大、过小而出现漏钢、保护渣未完全熔化等问题。
而在钢液温度分布影响评估方面,开展专项性能试验,保持钢种、断面尺寸、拉速、铸机型号等工艺参数不变,选取两组样品进行试验,分别关闭与开启电磁制动装置,持续监测结晶器热电偶温度与分布状况。
根据试验结果发现,在电磁制动装置关闭时,结晶器热电偶温度曲线呈现杂乱无序现象,表明结晶器宽面温度分布不均。
在开启电磁制动装置时,电热偶温度曲线平稳,温度分布均匀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论证了电磁制动技术的实用价值,同时.,根据结晶器宽面平均温差变化情况与均匀程度来设定装置制动参数。
电磁搅拌技术一发展历程在连铸技术应用期间,依托电磁搅拌技术能够对铸坯质量加以提升。
电磁搅拌技术是瑞典ASEA公司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而推出的一项技术手段,在连铸工艺过程中,依托感应磁场来控制钢水进行强制搅拌,有助于改善钢坯的皮下与表面质量,是一项常见的连续铸钢技术,于1948年正式用于电弧炉炼钢工艺中,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应用到连铸机、感应熔炼炉等场景中。
同时,在上世纪70年代,电磁搅拌技术的研发方向发生改变,多家钢铁公司与研究机构将方坯结晶器内电磁搅拌、低频电磁场作为技术研发重点,并研制配套的线性搅拌器,搅拌效率、铸坯质量均得到明显提升。
尤其是对于日本等国家而言,在钢铁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上述技术的应用频率极高,并在多个环节中实现了一定的普及,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
电磁搅拌技术一作用原理在连铸工艺体系中,电磁搅拌技术原理为,预先在动态磁场中放置处于凝固状态的前沿液体,在磁场切割钢液速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形成感应电流与电磁力。
电磁搅拌技术的磁场能够在人工操作的影响下发生改变,电磁力同样如此。
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基于电磁作用强制性驱动钢液按特定方向进行运动,通过调节电磁搅拌器运行参数来控制钢液运动状态、流动方向及形态,操作人员可根据钢采生产质量要求对机器加以调整,使搅拌方式更加科学适宜,进而强化铸坯质量,丰富连铸形式,从而起到改善金属凝固组织、提升铸坯质量的作用。
2.3技术应用注意事项首先,做好电磁搅拌器选型工作,常见类型为HEMS中间包加热搅拌器、FEMS凝固末端搅拌器、MEMS结晶器搅拌器、SEMS二冷端搅拌器四类,不同类型搅拌器的适用范围、功能效用存在差异,根据连铸工艺改进目的与生产需求加以选择。
如配置HEMS装置起到改善中间包二次冶金效果、始终维持30C。
以上钢水液相线温度的作用。
配置FEMS装置起到满足碳偏析要求的作用,适用于生产加工高含碳钢种,优先布置在凝固末端部位。
配置MEMS装置起到提升铸坯表面质量、预防中心疏松与细化晶粒作用,优先布置在结晶器下方部位。
配置SEMS装置起到促进铸坯晶粒细化作用,功能效用与MEMS装置相似,但具有易于更换、运行成本低的优势。
其次,在电磁搅拌技术应用期间,存在卷入结晶器保护渣、中心碳偏析改善效果不佳的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对于卷入结晶器保护渣问题,适当下调搅拌线圈装置位置,避免因结晶器搅拌器的搅拌强度过大而卷入保护渣。
而对于中心碳偏析问题,钢厂在生产加工轴承钢、钢帘线钢等高偏析要求钢种时.,应选取全新的复合搅拌技术来取代原有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或是组合安装FEMS装置与MEMS装置。
电磁技术的应用措施一工艺改进传统连铸工艺存在应用局限性,难以满足钢厂生产需要,应推动电磁搅拌、电磁制动与连铸工艺的深度融合,改进工艺技术与生产模式。
如在钢水预加工环节,传统连铸工艺中普遍采取脱硫法,以此来提升钢液洁净度、强化钢材韧性等力学性能,常用预处理技术为脱硫法。
根据脱硫法应用情况来看,钢液脱硫效率有待提高,容易产生较大温降值,实际处理效果不理想。
因此,需在钢水预处理环节组合应用线性电磁搅拌技术与脱硫法,起到提高脱硫效率、控制脱硫过程温降、控制钢水中硫成分均匀分布、提供有利脱硫净化处理条件的作用。
同时,为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钢厂需要开展相关试验来掌握线性电磁搅拌对钢水脱硫处理效果造成的具体影响,准确计算最佳脱硫搅拌电流,获取电磁搅拌参数和临界界面钢水流速关系式,避免因电流过小而没有取得预期钢水预处理效果,或是因搅拌电流过大而造成钢水中的脱硫产物重新卷入到钢水当中。
同时,根据生产需求来选择恰当的搅拌方式,常见方式包括载气+电磁搅拌、线性电磁搅拌两种,并将线性电磁搅拌方式细分为单侧搅拌、对称搅拌、对向搅拌三类。
推动电磁技术的创新发展现阶段,电磁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技术层面上存在大量课题有待研究,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极大提升了连铸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因此,为树立市场核心竞争优势,钢厂需加大对电磁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引进全新技术手段。
以电磁搅拌技术为例,近年来推出方坯结晶器端部漏磁屏蔽技术与板坯结晶器周边漏磁屏蔽技术,有效解决了电磁搅拌器安装与弯月面矛盾、弯月面流速低下等技术难题。
其中,方坯结晶器端部漏磁屏蔽技术为,使用高导电率材质材料来制作屏蔽装置,将屏蔽装置在结晶器搅拌器的上端部位置固定安装屏蔽装置,从而起到降低搅拌器上端部磁感应强度、提升搅拌强度、选择最佳搅拌器安装位置来扩大轴晶区与快速消失钢水过热度、减小中心偏析量等多重作用,避免在搅拌器使用期间因端部漏磁场在反馈铁芯时产生边缘效应而造成弯月面扰动。
而板坯结晶器周边漏磁屏蔽技术为,考虑到部分型号板坯结晶器搅拌器在运行期间会同时在工作面与周边区域激发主磁场与漏磁场,从而造成强电磁敷设危害,需在装置工作面外侧设置凹形屏蔽罩,起到减少非工作面磁力线、提升工作面磁感应强度、加大工作面实际电磁推力的作用,有助于改善铸坯质量。
强化电磁技术的人才培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磁技术在连铸工艺中的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
为了充分发挥出电磁技术在连铸工艺中的重要作用及积极优势,相关企业应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首先,企业可积极引进外国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提高薪资待遇,以此招揽更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
此外,还应适当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及晋升空间,使各人才能够对企业具有归属感及认同感。
其次,各地高等院校可通过成立专业课程的方式,积极培育相关领域人才,并与企业签订人才供应合同,确保人才供应充分。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解决人才缺口引发的各项问题,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就业机会。
最后,还应做好企业内部现有人才的培养工作,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积极展开电磁技术学习工作,明确该项技术的应用要点及难点,通过奖惩制度及薪酬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技术人才加以考核,使其明确自身不足之处,确保该项技术能够与连铸工艺实现更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