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贵的课堂——《丑小鸭》一课有效课堂的求索路--玫瑰小语——窦桂梅的个人博客
以名师为榜样,在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提高完善自己 ——窦桂梅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以名师为榜样,在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提高完善自己——窦桂梅先进事迹学习材料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
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窦桂梅所倡导的教育教学主张有: 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有自我专业追求。
但仅有追求是不够的,还要体现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的精神。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
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到专业提高要靠不断的反思。
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
一、启程----自发追求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我以为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
只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
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
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
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
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跋涉----自觉尝试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
作为语文教师,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
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奠基,是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一)超越教材。
窦桂梅在上述这篇文章中否认语文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且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课堂资源的神话。
她认为教师应该认真的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做到准确地加工教材。
在此基础上,她还进一步说明超越教材不仅仅是量的积累,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真正领悟教材的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
窦桂梅介绍
由这三个层面,衍生出主体教学要 建立三对关系。
• • • 整合——建立第一对关系:人和自然、社会 积累——建立第二对关系:人和母语文化 自省——建立第三对关系:自我的确立
二、窦桂梅的教育主题
(一)“三个超越”
1、学好教材,超越教材
2、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3、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1、学好教材,超越教材
• 首先,扩大篇章的阅读量。
• 其次,超越教材,不但应在量上扩展延伸, 还应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 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 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源自三、窦桂梅对语文老师的建议
• 对教师职业的强烈愿望
• 公开课是快速提高教学能力的好方法 • 随笔和记录课堂,进行反思
• 文学经典的阅读
2、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在课堂上要好好学语文,但绝对不是只 靠课堂就能学好语文,生活也是语文学习 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 活的成长中。
3、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 首先,让学生超越教师,就是让每个学生 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 其次,要学生超越教师,就是把思考、发 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
窦桂梅
• □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 有人说,就是她那个样子。 • □ 优雅的气质、极具感染力的表达、恰当的体态 语言……她让人体验到母语的内在之美,感受到 语文的趣味和魅力,也让自己成为讲台上一道无 法复制的风景。 • □ 一个从山村长大的孩子,一支绽放在小学语文 界的“玫瑰”,阅读,将两者神奇地合而二为一。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语文窦桂梅课堂教学启示录.docx
最新整理五年级语文教案窦桂梅课堂教学启示录启示之一:重返朴素课堂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当我们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创造力发出赞叹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点: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
业余时间,我走进名师的“家常课”,从“学好教材”的原点开始,审视窦桂梅的教改主张。
《黄河象》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
文章介绍了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化石的情况,对化石的形成缘起进行了推想,并交待了发现化石的经过。
很明显,这不是一篇“文学味”很浓的课文,但窦老师把它处理得很“语文”。
她抓住课文中“假想”和“推想”两个关键词,采用角色转换的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这一设计出人意料地朴素。
她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展开,没有补充其他资料,只借助一台幻灯机打出几个问题、一幅静止的图片,照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不能不令人佩服。
首先研究“推想”。
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窦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我们这些小科学家,一会儿要进行想象和推想,你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往日调皮的孩子在窦老师的课堂上都变得特别懂事:“要特别认真”,“我会做到细心”,“仔细观察”,“还要有坚强的毅力,遇到难题决不退缩”。
听听,五年级的孩子说得多好啊!本该教师强调的学习态度变成了“小科学家”们的“自律”。
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角色转换把课文的内容变成了学生的推想,孩子们真正在课文中走了一趟。
接下去,窦老师领着孩子们进行“假想”:“现在你不是科学家了,而是个小作家。
听了科学家的推理假想之后,要是让你写的话,你会怎样写?你非得停留在课文作者的那种写法上吗?”学生兴奋地跃跃欲试,提出了几种调整文章结构的方案。
教师没有提什么顺叙、倒叙、插叙,没有提什么续写、扩写、改写,但是,学生却自然而然地运用了这些方法,因为“作家”的角色让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创作”之中。
走向高贵的课堂——听窦桂梅老师《丑小鸭》有感
走向高贵的课堂——听窦桂梅老师《丑小鸭》有感今天,怀着一颗敬仰之心,我观看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丑小鸭》课堂实录,听后感受颇深,现从以下几点谈起:一、窦老师的语言说到语言,也许每一个听过她课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她的话语如莲花绚烂,如诗歌优美,如小河般清灵透亮。
幽默与妙语同步,笑声与课堂相随。
先不消说所受的教益,单就坐在旁边静听,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也许有人说,她太煽情,以前的自己似乎也有这样的想法,但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才发觉,煽情也好,忽悠也罢,很多时候,更是一种手段,一种技巧,一条通往目标的捷径!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唤醒,唤醒那沉睡的心灵。
那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只严肃地说教,孩子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的!所以,这未必不是一种激情,毕竟有激情才会拥有热情,毕竟情绪能感染。
热情有了,孩子们高涨的学习兴趣还会远吗?再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这也需要工夫,需要智慧,更需要高深的素养!二、深刻地解读,匠心独运的设计在窦老师的课堂上,有太多的惊叹与想不到。
没有想到窦老师会结合译文对照教学;没有想到她捕捉到一个词语叫“高贵”,从而把主题定位为“高贵的心”,没有一定的境界,没有一定的品味与深度是无论如何也提炼不出来的。
没有想到,她在这个主题下,把丑小鸭的经历分成了四个阶段:出生—童年—成长—飞翔,使整节课有了清晰的思路,也有了立体的感觉;更没有想到,她把安徒生从他的自传,然后到他的整个人生安排在课堂上,让人明了要想读懂安徒生童话,必须要了解安徒生的人生,因为一定程度上,他的童话有他的人生,他的人生里有他的童话——童话即人生。
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引向了课外,引向了广泛地阅读。
所有的这些,就构成了窦老师基本的课堂流程,也就是这样的独特构思,让我叹为观止!想像不出,在设计这堂课时,窦老师付出了多少,先不消说,她对文本深入细致地解读,单就她对文字的赏析,就足以看出她付出了多少心血。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语言的特色:诗意、丰富、幽默、含蓄。
学习窦桂梅心得(样例5)
学习窦桂梅心得(样例5)第一篇:学习窦桂梅心得学习窦桂梅心得几经周折,窦桂梅的梦想实现了。
走在校园的林阴道上,看着那么多孩子欢呼雀跃,叽叽喳喳,窦桂梅想:从跨进小学起,这群孩子就把大半个童年交给了老师、交给了学校。
童年是每个人生命的早晨,一个小学教师将以什么去呵护孩子的这一段生命旅程?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窦老师总结出了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樊篱的语文教学。
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是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共同承担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下面就从窦桂梅讲《丑小鸭》这一具体课堂来说说我的心得。
首先,进入她的课堂,不能忽视的是课堂气氛。
窦老师非常注意自己的课堂气氛,通过各种渠道来活跃课堂。
具体方法是:(1)鼓励性的语言和充满感情的讲读,如“我充分肯定同学们的想象和联想力”“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大胆的想象”“让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通过这些极具亲和力的话语加之她抑扬顿挫的讲读,全班都进入一种平等,轻松,愉悦的状态;(2)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超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她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自己自问自答,而是自问同学们答,尊重每一位同学的思想,这不仅激发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同学们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3)借助多媒体资源。
在讲到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激动的内心时,她先是让同学们读,然后让同学们在一个柔和又动人心弦的音乐中读,我看到全班同学在那一刹那,都进入一种陶醉的状态,讲丑小鸭的心情不需要太多的文字,换一种方式,同学们便能心领神悟。
其次,窦老师的课堂是一堂肯定,引导和启发的课堂。
我观察到,同学们回答问题时,窦老师几乎是给予肯定,有些同学回答得很模糊,片面,她便一步一步加以引发,让同学们说出来后,自己再加以简洁凝练的总结,可以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窦桂梅《丑小鸭》课堂教学分析
窦桂梅《丑小鸭》课堂教学分析登峰学校张键一、课例背景授课教师:窦桂梅授课年级:五年级教学模式:导读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视频、配乐等二、分析1.教学理念基于童话这一文学作品,体会语言的工具性及品味儿童文学教学中的文学味道。
教学中突出基础性、全面性及全体性,注重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主体结合得恰到好处。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统一,又有所偏重,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三维教学目标的比重,本课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处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及价值观升华的层层递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多种方式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背景环境。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突出,即放在注意挖掘童话语言的味道方面,以及由语言而表现出的情感方面。
本文教学重点也即教学难点,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阐释,力求使学生理解童话语言的味道。
教学重、难点被分化到各环节教学之中,降低了学生的理解接受难度。
4.教学方法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课文的分析中,让学生反复对文中部分内容进行朗读,灵活运用讲授、角色体验、启发、对比阅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法,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本课教学效果良好,以教学内容及目标为依据,教师教学风格鲜明,体现了教师独具魅力的教学特色,真正体现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师生的良好契合。
学习方式方面,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凸显,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力,提高学习热情。
教师的监控策略与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相得益彰,教师的提问涵盖广又面向全体,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环境。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字的发音、笔顺等。
5.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手段与内容、学生、教师的适切性,同时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益的。
在本届教学中,传统板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如多媒体课件、视频、配乐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各种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又有侧重,以板书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幻灯片辅助,穿插教学视频及朗读的背景乐,手段多样而不花哨杂乱。
语文教师听窦桂梅报告有感心得感悟
语文教师听窦桂梅报告有感心得感悟假如说《曼谷的小象》是一幅清爽纯朴的儿童画,《秋天的怀念》是一轴精雕细刻的工笔画,而《丑小鸭》却是信手拈来,游仞有余,大手笔大写意的泼墨长卷。
一点不露雕啄的痕迹,丝毫没有粉饰的色调,伸展流畅,恢弘大气,和谐唯美。
导读《丑小鸭》,窦老师不仅是引领同学走近名著,习得阅读名著的方法,积淀文学的底蕴,提升文化的素养,也是引导同学在童话世界里经受人生的蜕变;更是引领学校语文老师在攀登教改的阶梯,澄清了小语老师心头不知如何教语文的'点点阴影,溶化了专家与一线老师楚汉分明的界限。
可视但有高度,可学但有距离。
这正是一线专家窦桂梅所独有的。
不空洞,不脱离实际,不遥不可及。
学不全,但有方向可寻,做不来,但从中能受到启迪,做不到极至,但可学点点滴滴。
我想与会人员,从不的视角,不同的起点,都会有收获,有裨益。
报告《亲近母语,做有根的中国人》,从理念上也是一种质的飞跃。
假如说“尊敬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敬老师,超越老师”是窦桂梅语文教学改革立足语文学科的一种胜利的探究与追求;那么《亲近母语,做有根的中国人》那么是立足于人成长的一种宽阔视野的大胆制造,更是对进展祖国语言,根系民族振兴的一种导向。
正如她所言“母语是人成长的精神河床”,她承受着传承文明,丰厚心灵,开启视野的更多任务。
人成长过程所需的更多的精神营养都是通过母语这个渠道输入的,这就是语文的“母性”特点,也决断了语文教学的非常性。
原以为语文丰富的内涵和魂系民族根的“母性”特点,注就了语文教学博大浩如烟海而摸不着边际。
当听了窦桂梅定义的语文学习质量目标,一下子澄明透彻起来,“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如此的简洁,如此的明白。
但静下心来细细的渐渐的品尝,实施起来,又是那么的极不简约。
好在窦桂梅也给了实施途径和方式的建议,“吟诵,对天赋之门的叩启;写字,对心性习惯的培育;阅读,播下一颗颗精神的种子;写作,儿童心灵成长的记录”。
窦桂梅主题教学思想的教育意蕴——以《丑小鸭》一课为例
窦桂梅主题教学思想的教育意蕴——以《丑小鸭》一课为例作者:江丽敏,肖菊梅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20年第5期江丽敏肖菊梅主题教学是指从文化的层面整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它立足于“语文立人”教育价值的高度,致力于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着眼于师生的发展与成长,体现个性的生命价值。
[1]主题教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建构人文主题,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它注重师生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共同发展与成长,而非以功利性目标为导向;最后,它是以生命维度为切入点,并以个体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强调了主题教学的核心是实现个性的生命价值。
在《丑小鸭》一课中,窦桂梅老师便炉火纯青地运用了主题教学的思想,在师生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建构了“苦难中追逐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的人文主题。
笔者认为,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思想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感性理解与理性意义相结合(一)感性理解之生成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反馈、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师生动态的生成过程中达到感性理解之生成,教师也俯下身子与学生共情。
窦桂梅老师在《丑小鸭》一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协作者作用,将课堂还原给学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热情,呈现了一堂活泼又富有深度的公开课。
那么,窦桂梅老师是怎样促进师生动态生成过程的展开,从而达到意义理解的呢?窦桂梅老师将丑小鸭的生命力历程归纳为四个环节,分别是:出生、童年、成长、飞翔。
而每个生命环节都以一定的问题进行衔接,从而富有条理地展现文章逻辑。
譬如,在出生与童年环节,窦桂梅老师以“它又大又丑,怎样度过童年”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童年与成长环节,窦桂梅老师以“面对苦难,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问题,启发学生飞过篱笆,走向成长;在成长与飞翔环节,窦桂梅老师以“第二年春天,它如何选择”为问题,启发学生白天鹅的高贵不在外表,而是高贵的内心。
[窦桂梅-《丑小鸭》名著导读课设计] 窦桂梅丑小鸭教学设计
[窦桂梅:《丑小鸭》名著导读课设计] 窦桂梅丑小鸭教学设计教学主题:高贵。
所谓高贵不是天赋的智愚贵*,而是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
教学理念:教材的二次开发。
三年级的教材变成高年级的课程资源。
基于童话这一文学作品,需要不仅体会语言的工具性,还要品味儿童文学教学中的文学味道,从而认识到这的确是个好故事。
教学基调:源于安徒生童话的基调。
所有的扩展与语言基本来自安徒生的文字。
教学步骤:第一步: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
教材与原译文对照,发现语言本身的密码,导读《丑小鸭》原译文。
根据孩子的特点,抓住童话语言的画面、知觉、声音、形象等特点,体会安徒生诗意语言的幽默、丰富和含蓄等。
童话即人生。
第二步: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
《丑小鸭》部分语言与《我生命的童话故事》部分语言对照,发现语言背后的密码,导读《我生命的童话故事》及其他。
(此部分略讲)教学年龄:五年级学生。
教学流程:第一步: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走近《丑小鸭》1.导语:有位作家说,生活就是童话(板书童话)。
他写美人鱼、写枞树、写天鹅,写红鞋子他让我们走进了童话里,他让整个世界都有了童话。
这个人就是安徒生(板书,让学生说出)。
2.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这篇拟人体童话《丑小鸭》(板书,课件)。
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其中《丑小鸭》的译文有六千多字(课件),你知道吗,被压缩成不到500字了。
(让学生回顾课文,得出以下认识:虽然短了,但还是按照丑小鸭出生,童年,成长,以及最后成为飞翔的天鹅的顺序来概括的。
)3.请同学们尽情发挥想象,说说文中可能缩写,或删掉了哪些内容?(学生漫谈,教师适当梳理:我们发现,缩写的,或者删掉的,无外乎两种语言,一种是叙述语言,一种是人物语言,这也是童话叙述的重要方式。
你想啊,加上你们说的那些,才符合童话的趣味。
不然,就像课文一样,成了故事梗概了。
)走进《丑小鸭》1.回到原来的译文中,读这个故事,一起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
你怎么理解味道?2.交待:一堂课,我们不可能把那六千多字的译文拿来,逐字逐句地品读,下面我们就走进《丑小鸭》,选取译文中的几个镜头,品尝它的味道。
窦桂梅教师《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有感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有感《玫瑰与教育》一书是由窦桂梅老师所写,窦老师是清华大学隶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典范教师,曾获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这是窦老师平常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漫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相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有感。
读完这本书,好象更认识她了,书中对我最有利的莫过于她相关教课的感觉,她的一些思想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本书是窦老师的文章的合集,从文章的性质下手分红了四个部分,即第一部分平淡与忧患,此中写了作者的教课反省。
第二部分在听闻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课的所做、所想。
第三部分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观光的所见、所感。
第四部分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好多读后有感。
这四个部分分别从不一样的角度下手,又各有各特色,经过对这四个部分的认真阅读,我们理解了窦老师的教育理念,也理解了现今世学生的学习应当注意什么,老师应当要点抓什么。
一、提高老师的专业修养作为一名老师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提高专业尊严,我们与与那些名师的差异,是少了一份对自己专业的自信,少了独立的思想和专业的尊严。
而拥有高明专业修养的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讲堂作出理智的判断与决断。
反观一下自己,我们能否被评职称、写论文所管制;能否着重扎根实践,专注念书;能否用自己的脑筋思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否有了对于教科书之外的看法;能否走出文本与威望的围墙,敢于在“不测”中倾听学生思想拔节的声音。
在大张旗鼓的课改大潮中,我们鼓舞教师不单要拥有打破樊篱的勇气,更要有专业的底气。
底气从哪里来?惟有提高自己,真实掌握教育教课的要义;与书本为伴,获取宽泛的人文视线;在实践反省中积淀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坚韧不拔。
只有这样,方能在教育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尊严。
二、讲堂要有激情魅力我感觉作为一名老师上课应当富裕激情,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网络上听窦老师的课就是富裕激情。
窦桂梅老师的“玫瑰课堂”——一位数学教师眼中的《牛郎织女》
窦桂梅老师的“玫瑰课堂”——一位数学教师眼中的《牛郎
织女》
宋泳柯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2(000)10X
【摘要】<正>今天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语文课,才发现她的课堂魅力四射。
当进入她的课堂,那种融入血液的激动才真是一种享受。
她的出口成章的口才与幽默奔放的性格,这些都基于她的博学精神。
她潇洒自如的课堂教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到的。
那天,她选择了一篇《牛郎织女》的课文,并用它当药引,只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梁山伯与祝音台》、《孟姜女》展示了个淋漓尽致。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宋泳柯
【作者单位】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窦桂梅老师的“玫瑰课堂”——一位数学教师眼中的《牛郎织女》 [J], 宋泳柯
2.一位数学教师眼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学习 [J], 夏航
3.让课堂成为生命拔节的珍贵时空——窦桂梅《牛郎织女》教学片断赏析与感悟
[J], 王粉林;
4.激情四溢的课流淌语文的美——赏析窦桂梅老师执教《牛郎织女》的教学片断[J], 王婷婷
5.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有感 [J], 李秀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来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专著
近来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专著——《玫瑰与教育》。
本书主要记载了窦桂梅老师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及为人处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国外教育(日本)现状的透析,还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见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对窦桂梅老师肃然起敬,倒不是因为她如此年轻就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还担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而是通过《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通过窦桂梅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了名师光环背后执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触动最大的是以下两点:一、广泛读书,积淀学养。
小时侯的窦桂梅老师没有读过多少书。
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她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
《玫瑰与教育》第一辑《清谈与忧患》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中,我们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个读者到作者的经历,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代名师的经历。
“现在,读书成了我的习惯。
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
”(窦桂梅语)读书已经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了。
当然,读书也给她的教学,给她的不断成长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
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
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
《为生命奠基》、《教育的对话》、《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窦桂梅语)读完名师之作,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离窦桂梅老师有多远?我们离理想中名师有多远?名师之名在于学识胆略,在于砺志勤恳,在于审视笃行。
他们都有一种忘我的独立、奉献之精神!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实践,努力的去奋斗,去获得一种稳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于精神世界的距离和实践的勇气、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会有行动,有了行动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窦桂梅老师课评
熔铸在儿童心中的审美——窦桂梅“名家名篇”教学评析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陈琳内容摘要:本文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经典课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名家名篇‚文本特点‛‚教学内容‛‚课程价值‛的探索与追求分析,指出‚名家名篇‛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功能定位。
从而引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文本教学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窦桂梅文学课审美追求特级教师窦桂梅近年来执教过名著(名篇)导读课,如《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她在进行这类经典文学作品选文教学时,始终把“文学教育”、“文学审美”作为明确的教学目的。
她不是在教课文,而是将审美思想投入其中,引导学生品味文学性文本语言、意象、意境之美,力求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
下面就以窦桂梅老师《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堂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她的名家名篇教学在“文本特点”“教学内容”“课程价值”等方面所作的探索与追求。
一进行名家名篇教学,首先要明确名家名篇文本的特点。
目前,小学语文课本至少有超过三分之一(有的小学语文教材版本有一半甚至更多)的选文是“名家名篇”。
所谓名家名篇,指的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底蕴、富有丰厚审美价值的文学性文本。
对这一类文本价值功能的认识和把握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关键。
小学阶段的教材选文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章文本,又称实用文。
还有一类是文学文本。
对文章类文本,我们不需要过于咬文嚼字,深挖细琢。
因为这一类文本,主要的作用是传递“信息”。
教授传递信息的方法,只要通过对文章写作形式(特点)的把握,了解文本传达的信息内容,就可以说掌握了文本的教育价值。
小学语文课本中一些记叙类、说明类文本就属于文章类文本。
在教授这一类文本时,主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一定阅读方法提炼文本信息的能力,尤其培养捕捉信息、推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但文学文本却体现出较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文学作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和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体系,情感的抒发表现得较为独特。
观摩窦桂梅老师《丑小鸭》课堂教学录像有感
《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安徒生同名作品改写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课文内容浅显,故事性强,窦老师对课文进行了深入钻研,巧妙设计,为我们展示了非常精彩的课。
窦老师的课亮点多多,让我印象深刻是:
一是教学设计巧妙,脉络清晰。
在学习3—6自然段时,窦老师以“这是一只()的鸭子?”这一问题引领展开,又提出“哪些句子表现了它的可怜?丑小鸭是怎样活下来的?它有美好愿望吗?实现美好愿望时它的心情怎样?”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悟,让学生了解了丑小鸭的经历,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丑小鸭的心情,感受了丑小鸭的坚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适时地引导拓展想象,把学习交给了学生。
最后又以“这是一只()的鸭子”这一问题收束小结,与开头遥相呼应,此时,学生对丑小鸭形象的认识更为丰富、深刻。
二是对故事内容及主题的挖掘很深。
由感受丑小鸭经历的磨难,到体会丑小鸭的坚强与勇敢,又延伸到“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层层深入,期间又以“丑小鸭的话”的形式,穿插了“不能随意离家出走”这一思想教育,拓宽了文本的内涵,深化了对主题的把握,突破了教学难点。
丑小鸭的经历是安徒生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写照,他就是由一只经历许多磨难的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我想如果在出示了作者简介时点点安徒生的经历,这会对学生有更大的触动,对主题的挖掘也会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窦桂梅《丑小鸭》教学实录
窦桂梅《丑小鸭》教学实录(2013-08-03 21:47:29)转载▼分类:名校名家标签:教育教学课堂实录教学主题:高贵。
(注:该语词出自改编本及原译文中)所谓高贵不是天赋的智愚贵贱.而是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
教学理念: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把三年级教材《丑小鸭》变成高年级的课程资源。
基于童话这一体裁,不仅引领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还要品味童话中的文学味道。
教学步骤:走进《丑小鸭》师:有位作家说,生活就是童话。
这位作家写《枞树》《红鞋子》《丑小鸭》(板书)……他爱好旅游,到过很多国家.对中国一直很向往。
他曾幻想能从花园挖个隧道。
通到地球另一端的中国。
可惜他生前没能造访中国,成为一大憾事。
他在1843年写的童话《夜莺》就是发生在中国。
你们一定知道他是谁——生:他是安徒生。
(师板书)师:对。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这篇童话《丑小鸭》。
《丑小鸭》原译文有近七千字,但是在课本里被压缩成不到500字了。
(学生打开课文,发出了“嘘”的惊奇声。
)与译文比,课文就像一个故事梗概。
既然像个故事梗概。
那么请同学们尽情发挥想象,说说文中可能缩写或删掉了哪些内容。
生:我认为会删掉一些环境描写。
生:可能会删掉一些故事情节……生:再有,丑小鸭遭受的欺负,课文没有具体写,只是一句话。
我想,具体的情节很多。
师:同学们多会推想啊。
既然如此,你们说这节课。
我们是只学课文还是回到原译文中读这个故事呢?(学生齐答要学原译文)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译文,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生:我认为“味道”也就是理解语言的不同滋味。
(哪些不同滋味?老师紧跟追问)好比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是说童话语言表达的意思啦,感情啦,等等。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语言的味道嘛。
一节课.我们不可能把那六千多字的译文逐字逐句地品读。
下面我们就选取几个镜头,品读语言的味道吧。
一、出生师:我们先来一起走进丑小鸭的“出生”(老师先出示教材中的课文,学生读——) “太阳暖烘烘的。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及点评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及点评幸福的天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及点评执教: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点评: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李怀源第一课时引出“不幸”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生:(接读)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女孩(板书:女孩。
学生读一读)。
加上“小”字再读,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个头矮小。
师:那么卖火柴的(板书:小。
至此补充完整课题)小女孩,给你怎样的印象呢,打开书浏览全文,谈一谈。
(学生静场,进行整体阅读,之后汇报。
) 生: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非常可怜的小女孩。
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
1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穷苦的小女孩。
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缺少疼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的,而且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师:真好~同学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会发现从文章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就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咱们就带着你们自己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中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刚才你们的这些感受的。
【点评:导入部分,窦老师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配乐读诗、浏览全文,奠定了整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带学生进入了诗意的童话世界。
又通过“女孩“、“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小女孩的形象。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获得感受,通过交流,把读到的小女孩的形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能够用课文中的语句说明自己的感受。
2023年《丑小鸭》语文教学反思
2023年《丑小鸭》语文教学反思2023年《丑小鸭》语文教学反思篇1“千课万人”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亲眼目睹小学语文界贾志敏、于永正、支玉恒、窦桂梅、武凤霞、虞大明等外地名师的课堂教学。
感谢汉阳区教育局、汉阳区教科中心、汉阳区西大街小学,为我们提供了走近名师的机会。
两天半的观摩,我们收获颇多,感触也不少。
很多老师还纷纷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感想。
特别是窦桂梅老师的《丑小鸭》,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学生该读什么样的《丑小鸭》?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读《丑小鸭》?……1、学生该读什么样的《丑小鸭》?三年级有篇课文叫《丑小鸭》,课文是根据叶君健的译文改编而成的。
短短的几百个字,就让三年级的学生认识了“丑小鸭”,了解了丑小鸭历经磨难,最后终于变成白天鹅的坎坷历程。
教过这篇课文的老师们普遍反映:《丑小鸭》这篇课文不好教!当然,这种不好教的原因很多:因为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浅不好把握;因为……不管怎么说,在三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读几百字的《丑小鸭》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总不能因为叶君健先生的译文怎么怎么好,就让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读译文吧?但是,我们从来都希望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上学期十一月份的骨干培训活动中,育才小学的胡亚玲老师执教了《青铜葵花》读书会,就是引导六年级的学生读曹文轩这部著作。
“千课万人”活动中,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丑小鸭》,也是引导六年级的学生读安徒生的这部著作。
六年级的学生当然可以直接读译文!但是,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丑小鸭》,已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教学,而像是语文活动课。
2、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读《丑小鸭》?《丑小鸭》是一篇美丽的童话。
这篇童话,小学生该怎样读呢?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童话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学段都有具体的目标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高贵的课堂——《丑小鸭》一课有效课堂的求索路--玫瑰小语——窦桂梅的个人博客走向高贵的课堂——《丑小鸭》一课有效课堂的求索路《丑小鸭》是我校07-08学年,语文“共读、共教、共写”的校本教研课例。
在这个课例中,我和我的老师们一起度过了艰难而又美好的时光,其中混杂着智慧、激情、思索、冲动、探寻、矛盾、取舍和试误。
假如说“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是此课达成的境界。
那么,追本溯源,这个达成的境界,是基于这堂课备课历程中的几个诉求。
苦难中追求梦想一、专题阅读1、专题阅读,教师何为?05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学校倡导全体语文教师通读《安徒生童话全集》。
07-08学年度,学校语文校本教研的年度研究专题是“童话”。
安徒生童话,自然是绕不过去的经典。
于是,08年寒假,我们要求教师精读安徒生童话,做好读书笔记;同时,泛读《即兴诗人》、《安徒生自传》,以及相关的评论文章或书籍,开拓安徒生作品研究的学术视野;最后,自选《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让教师备课,写出教案。
开学后,老师们上交的教学设计精彩纷呈。
我们设计的阅读思考题,通过对“基本知识”、“文学作品解读”、“理论与实践”三部分内容考察,也初步掌握了教师们的阅读状况。
在前期阅读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又自读了《儿童文学教程》、《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童话史》、《儿童文学五人谈》等相关书籍。
帮助老师们提炼和提升童话,同时,还提供平台,开展“青年教师”讲座活动,几位青年教师分别从“童话的悲剧美”、“童话中的爱情”、“安徒生评传”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
这既是汇报,也是分享。
至此,关于《丑小鸭》,我们的教学成了一段轻松与快乐的旅程。
在重读安徒生童话的热潮中,我们不但要求教师专题阅读,聚焦阅读,还将安徒生童话作为考察学生阅读水平的内容。
根据儿童的年段特点,给不同年段的学生上阅读指导课,并在期末考试中有所体现,以保障孩子的阅读不是泛泛而过,而能够真正地深入心灵。
由此,师生所收获的就决不仅仅是一两节成功的好课,而是借安徒生童话这张藏宝图寻到的一个巨大的宝藏。
2、专题阅读,学生何为?我们一直开展“同一本书”活动,让师生同读一本书,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这样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有同样的语言密码,这就把阅读有效地转化成一种生活。
让学生自主聘请一个老师担任自己的安徒生阅读导师,师生常常切磋,对教师而言,这是一种鞭策,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督促。
提倡兴趣阅读,开展“讲安徒生故事比赛,我眼中的……(安徒生笔下的人物)”作文比赛等。
同时,还开展安徒生人物漫画大展等。
争取让阅读快乐化和轻松化。
所有这些铺垫,只是给孩子洒下安徒生的一些种子,然后,等待着集体的唤醒和春风。
对于教师而言,在汗牛充栋的书海当中,进行这样的草根教学研究,既提升了个人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参与了学校的“校本教研”,一举而两得。
对于学生而言,成人世界的升学与就业压力过早地背负于他们身上,于是,那本该阅读《皇帝的新装》、《坚定的锡兵》……的时间,不得不被挤占出来去应付归纳中心、段式剖析——因为考这个。
为了不让儿童那来自生命深处的阅读热情,消亡在考试的喧嚣中,我们也必须依着这样的共读、共教,启发学生回归经典的兴趣,指导学生得法课内,并将这法不仅应用于课外阅读,更应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回归童话、回归安徒生,就是帮助教师和儿童一道找回失落的纯真。
安徒生说,我所有的童话都是我的人生。
那么,引导学生经历安徒生波澜壮阔的人生,倾听安徒生童话的感受,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很大。
于是上过《丑小鸭》这课、读过安徒生童话集的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童年的最后时光,再次捧起这个美好的故事,细细品读其中语言的韵味。
却蓦然发现,其中每一个字都蕴含了我们想象不到的蕴意。
童话像我们丰富的童年,虽不像心中所期盼的完美无缺,但仍保持着它鲜活的本色。
“童话是人生白纸上的第一滴墨水,滴上去就渲染开了,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我们计划让所有清华附小的老师与学生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借助这样课内外结合的共读、共教,将四大名著和儿童文学经典研究一番,为师生镀上一层经典文学修养的底色。
有理由相信,一次次精彩的课堂相遇,一本本好书的不断积累,给我们的学生留下了一段段向往阅读的记忆,种下了一颗颗阅读名家名作的种子,我们的学生就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下成长,怎能不对阅读产生内心的向往和期盼?二、研读文本《丑小鸭》整个备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波三折的研究历程。
在最初的深读《丑小鸭》的原译文,并发现其与三年级课文的巨大差异之后,想到很多学生,甚至一些老师就把这个压缩文当作了真正的经典,以此来认识安徒生,用这种方式来学习经典,不仅是对安徒生的亵渎,也是对经典作品的消解。
于是,我们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压缩文,导入到原文的阅读中,并做比较和鉴赏;在读过安徒生自传之后,我们根据创作心理的研究方法,揭示丑小鸭与安徒生本人成长经历之间的暗喻关系。
于是,通过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发现、感悟、反思,发现《丑小鸭》中的语言密码、安徒生的心灵密码,进而吸引学生走进安徒生、走进童话,成为这一课基本课堂定位。
然而,安徒生童话语言,又是一个宏大叙事,我们查阅了文学理论中关于语言美学的论著,发现从成人的角度解析语言的魅力,我们可以用上显象性、情绪投射、格调、节奏、文体流变等许许多多专业术语,但这些对小学生而言,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这就好比老师拿着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对着学生分析里面的微量元素,把维生素从A数到E,但是实际上学生关注的呢,也许只是这个苹果的味道如何。
我们试图将读到的这些高深的文学理论内容,化解为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感知的形式。
于是我们最初的设计,提取出原文语言的精彩片段,试图让学生们感受到安徒生的语言是看到画面的、听到声音的、能够触摸到的、可以呈现形象、表达心灵的。
这样的教学看起来,也算是让学生吃到苹果了,但当我们为此请教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时,他却一语中的地指出:尽管我们抓住了语言的特点,但是所谓的画面、声音、形象是任何一位优秀作家都应当具有的语言功力,这样的解读没有凸显出安徒生语言的独特魅力。
也就是说,尽管我们让学生吃上了苹果,但这枚苹果只是那棵苹果树上微不足道的一枚,而不是最大最好最红最甜的。
那么安徒生语言真正的魅力在哪里呢?我们再向安徒生作品的相关评论追问,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从众多的关于安徒生作品的评论中提取了诗意、幽默、丰富、含蓄等关键词。
可怎么让阅读到的这些语言味道,转化成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语言味道,让学生发现出来,这就要进行教学设计。
关于“诗意”,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将安徒生原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改写成诗的格式,突出安徒生语言特点,然后再回归安徒生原译文看似“平铺直叙”散文体样式,体会安徒生的诗意不是刻意雕琢,而是如呼吸一样自然的。
关于安徒生童话的“幽默”,一定要抓人物的语言,人物语言和对话恰恰构成了童话重要的叙述方式。
课文《丑小鸭》中,人物的语言俯拾皆是,细读文本之后,我们精选了丑小鸭成长过程中,与野鸭、大雁、公猫、母鸡的几段具有典型意义的对话。
“丰富”,抓丑小鸭童年时遭受的欺负,围绕一个反复出现的“啄”做文章,体会看似重复简单的用词后面安徒生语言张力的丰富性。
最后,再以丑小鸭获得幸福后简单的一句独白“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突出安徒生语言的含蓄。
在备课中我们认识到,必须强调以上几种语言特点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诗意中不乏幽默,“丰富”的内涵是“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体会这些语言味道的过程中,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朗读、阅读、口语交际,以及主题教学所特别强调的文章的主题,对“高贵”的解读与升华——统统被统整到安徒生语言这根长长的线索上。
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提出:汉语素养与汉语教学,文学素养和文学教学。
这两者不可偏废。
语文首先是文学的,而达成对文学味道的鉴赏和把握,则需要理性的解读和逻辑思考。
我曾在发言中,以及文章中,多次强调,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尺度,无外乎就是解读教材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师要有“心眼”和“慧根”。
文学是个艺术活儿,更多的是靠灵性,靠感觉。
能够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真正动人、具有感染力、值得让学生反复品味的地方,这慧眼体现在解读教材上,是运用文学理论指导教材解读与文学鉴赏。
体现在课堂教学实施上,则是用文学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学习语文。
“文学素养包含‘文学情趣’和‘文学感觉’。
”所谓的心眼就是对文学的感觉,所谓的慧根就是对文学情趣的把握。
其实,那些看似精彩的语文课背后,并没有什么高深玄妙,教师的慧眼也并不是什么天赋,需要感谢的是文本细读、原型批评、叙事学理论、文学史传统、创作心理分析、作者作品文本互证、文本结构和要素分析等多种文学鉴赏与批评的方法,所赋予我们的力量。
而这力量之源又在哪里呢?恐怕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补一补文学理论的课了。
尽管有人说“理论是灰色的”,也许给人的感觉枯燥乏味,但是,能将这样的理论充分的消化、吸收、利用,并有效移植到教学当中,那么它所带来的“生命的金色之树”,也许就会四季常青。
幸福中心怀谦卑有了上面的阅读与研究,接下来,就是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
将三年级的教材变成高年级的课程资源,又必须基于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独特性质,不仅体会蕴含其中的语言的工具性,还要品味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味道,值得反复研读与探讨。
一、预设教学对于《丑小鸭》这样一个文学经典的“定篇”,不仅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希望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文本细读,在传统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上,为本课加入文学的要素。
在教学实施上,为了将这充满文学味道的教学内容真正转化成教学生产力,我们还要能够为儿童文学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把脉,对教学内容的症结,下教学方法的药,用儿童文学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学习语文,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
但童话的味道又在哪里呢?阅读的大量相关资料怎么选用、“导读课”究竟以怎样的形式将学生导向原文……一个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首先做的是定位教学基调:源于安徒生童话。
我们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按照接受美学的理念,从原文、安徒生自传中节选经典的片段,于课堂上加以呈现。
这样做,可以留给学生一些未定点和空白图式,让学生通过课上的学习获得基本的鉴赏方法,然后,带入到阅读中去。
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是帮助他们寻求到一种感觉,而不是具体的方法。
前者是曼妙的、模糊的、开放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后者是固定的,程式化的,保守的。
但一旦学生把这种感觉延伸到课外,引发学生想通过自己的阅读去确定和填充的要求,将会形成作品对学生的初级召唤。
但这种呼唤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变成一种对经典的迷恋。
课堂设计都讲究,着眼点高,切入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