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名词解释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74423e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0.png)
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是研究在演化动力的影响下,等位基因的分布和改变。
演化动力包括自然选择、性选择、遗传漂变、突变以及基因流动五种。
通俗而言,群体遗传学则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研究的遗传学分支。
它也研究遗传重组,种群的分类,以及种群的空间结构。
同样地,群体遗传学试图解释诸如适应和物种形成现象的理论。
群体遗传学是现代进化综论出现的一个重要成分。
该学科的主要创始人是休厄尔·赖特、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和罗纳德·费雪,他们还曾经为定量遗传学的相关理论建立基础。
传统上是高度数学化的学科,现代的群体遗传学包括理论的,实验室的和实地的工作。
计算方法常使用溯祖理论,自1980年代发挥了核心作用。
理论:1、分子钟:分子水平的恒速变异,或分子进化速率在不同种系中恒定。
2、中性理论:进化过程中的核苷酸置换绝大部分是中性或者接近中性的突变随机固定的结果,而不是正向达尔文选择的结果。
许多蛋白质多态性必须在选择上为中性或者接近中性,并在群体中由突变维持平衡。
3、同源性状:两个物种中有两个性状(状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它们与这些物种的及先类群中所发现的某个性状相同;它们是具有祖先—后裔关系的不同性状。
直系同源的序列因物种形成而被区分开:若一个基因原先存在于某个物种,而该物种分化为了两个物种,那么新物种中的基因是直系同源的。
旁系同源的序列因基因复制而被区分开:若生物体中的某个基因被复制了,那么两个副本序列就是旁系同源的。
直系同源的一对序列称为直系同源体,旁系同源的一对序列称为旁系同源体。
4、祖先类群:如果一个类群(物种)至少有一个子裔类群,这个原始的类群就称为祖先类群。
5、单系类群:包含一个祖先类群所有子裔的群组称为单系类群,其成员间存在共同祖先关系。
6、并系类群和复系类群:不满足单系类群要求,各成员间又具有共同祖先特征的群组称为并系类群;各成员既不具有共同衍生特征也不具有共同祖先特征,只具有同型特征的分类群组称为复系类群。
动物遗传学-第十章 群体遗传学基础
![动物遗传学-第十章 群体遗传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6b52dc527d3240c8547ef64.png)
三、群体遗传结构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间的关系(以一对等位基因为例)
因为牛角遗传中,无角P对有角p是显性,PP和Pp个体表型 都是无角,所以: q 0.98 0.9899
D+H=0.02,R=0.98, p 1 R 1 0.9899 0.0101
例二:一对等位基因呈共显性时 D=p2
通过 H=2pq 直接计算群体的基因频率 R=q2
如,安达鲁西鸡有三种毛色:黑色、蓝色和白花。 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 表 型: 黑色 蓝色 白花 基因型: BB Bb bb 调查结果: 49% 42% 9% 基因型频率:0.49 0.42 0.09 B基因频率:p=0.49+(1/2)×0.42=0.70
无穷世代
伴性基因频率在雌雄群体中变化的特点:
✓ 雄性群体中,基因频率等于基因型频率;雄性群体当代基因 频率等于上一代雌性群体的基因频率。
✓ 后代中雌性群体的基因频率等于亲代雌雄群体基因频率的平 均数。
✓ 雌、雄群体中的基因频率不相等,其差异每通过一代随机交 配减少一半,且符号相反 。
四、 遗传平衡定律
设喜马拉雅兔在群体中占的比率为H,白化兔的比率为A
则: A=r2 r A
H q2 2qr
H A q r2 1 p2
p 1 H A
所以: q 1 p r
例四:伴性基因频率的计算
对伴性基因而言,可分成雌、雄两个群体来考查。 对雄异型生物来说,雌性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 型频率的关系与常染色体上基因一样;雄性群体中, 基因频率就等于基因型频率。 雌异型生物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医学遗传学8章群体
![医学遗传学8章群体](https://img.taocdn.com/s3/m/e49ebc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6.png)
依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换算出基因频率:
LM频率=0.355+1/2×0.480=0.595 LN频率=0.165+1/2×0.480=0.405
亲代:AA:Aa:aa=60:20:20 男 A a 女 0.7 0.3 A 0.7 AA 0.49 Aa 0.21 a 0.3 Aa 0.21 aa 0.09
按Hard-Weinbeng原则,随机婚配时,子代A和a 基因频率应保持不变,仍是 A=0.7;a=0.3 。
在遗传平衡的基础上,可推出以下结论: ①罕见的AR病:q值很小,p=1-q≈1;2pq≈2q 即杂合子(Aa)频率约是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 ②常见的AR病:q很小,P≈1,故携带者(Aa)与患者 的比例为2pq/q2,致病基因(q)的频率越低,该比值 越大,致病基因(a)几乎都在携带者(Aa)中。 如;尿黑酸尿症群体发病率(aa)q2=0.000001; q=0.001;携带者(Aa)与患者(aa)之比是2:0.001。 故携带者检出,对预防AR患儿出生有重要意义。
第八章 群体遗传学
学习要求 掌握:群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遗传平衡、基因库、选择系数 遗传漂变、适合度、遗传负荷、 熟悉:近婚系数的计算方法。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转换。 了解: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各种因素。
精子
卵子
求;亲代100人A、a的基因频率? A=60×2+20=140; a=20×2+20=60 A=140/200=0.7; a=60/200=0.3
基因型 频率 AA 60 0.6 p2
aa 20 0.2 q2 合计 100 1.0 遗传平衡群体?
《医学遗传学》第七章 群体遗传
![《医学遗传学》第七章 群体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234440375a8102d276a22f23.png)
(2)预期理论值(C):各基因型频率分别与调查总人数相乘即得出各基因型的理论值。 ①基因频率的计算:
②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根据 Hardy-Weinberg 定律,达遗传平衡时,应有 p2+2pq+q2=1
在具体的群体中,各基因型的理论人数为各基因型频率与总人数(n)的乘积。即 MM=np2= 1788×(0.4628)2=382.96
[0.107 即纯合子频率;(1-0.107)是显性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频率。]
3.计算χ2 值 =
=4.57 自由度(ν)=(4-1)(3-1)=6 查χ2 界值表得:在ν=6 时,χ20.75=3.45;χ20.5=5.35 3.45<χ2<5.35,∴0.5>P>0.75, 接受检验假设。 (四)检验苯硫脲尝味能力为二双等位基因的遗传假设 不讲。 第三节 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一):突变和选择 自然界中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群体,只能有近似理想条件的群体。我们可以从理想群 体出发,将适用条件逐个取消,使理论分析逐渐接近于客观的真实群体的情况,最终获得真 实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 一、突变对遗传平衡的影响 对一个给定的群体,导致群体遗传组成发生变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基因突变
3.确定 P 值和作出推断结论
P 值是指由检验假设所规定的群体中作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α值的 概率。根据 P 值确定拒绝或接受假设。
接受:当 p 值>α时,接受假设。即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可能性>0.05, 不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只好接受它。
拒绝:当 p 值≤α时,拒绝假设。即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可能性<0.05, 是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不能接受它。
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2d0ee536aaea998fcc220ee3.png)
在自然界或栽培条件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群体 遗传平衡,如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等, 这些因素都是促进生物进化的原因。 其中突变和选择是主要的。 一个物种,即是一个平衡的孟德尔群体。但是生 物的繁 衍不可能没有“干扰”,因此, 平衡: 相对的、物种保持种性的基础。 不平衡:绝对的、物种进化。 平衡 不平衡 新的平衡
二倍体生物各基因型由两个等位基因组成������ 如A1A1、 A1A2 、A2A2 其中:A1基因有 2N11+N12, A2基因有 N12+2N22。 ∴ 3种基因型的频率见下表:
∵
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 群
基因型 A1A1 A1A2 A2A2 合计
计数 N11 N12 N22 N
体 基因型频率 D=N11 / N H=N12 / N R=N22 / N 1
群体遗传学导论
讲授:张蜀宁
一、群体的遗传结构
群体(population)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个体 (person)所组成的集团。 广义上讲的生物群体可能包含所有生物个体, 如动、植、微生物等的种群。 孟德尔群体(Mendelian population)群体 即遗传学所定义的群体,是指个体间可以相互 交配并能繁殖后代的一个自然群体。在这个群体 中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以各种方式从一代传递到下 一代。 它可以是一个种。一个包含变异的品种(或 品系)甚至某个个体间杂交后的特定世代。
(二)Hardy-Weinberg 定律
只有在等位基因分离正常、亲本育性相同,配子受
精能力相同,雌雄基因频率相同、生活力相同、没 有选择、随机交配的大群体等条件满足情况下,才 应用该定律。 这些条件只是针对所研究性状有关的基因型而言的, 如随机交配、选择等因素,对非研究性状基因型的进 行选择或非随机交配,不会影响到研究该性状的研究 结果。 随机交配(random mating)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 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的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的 个体具有同等机会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 随机交配不是自由交配。
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457cabdace2f0066f5332285.png)
1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研究目标:探索群体的遗传组成以及引起群体遗传组成发生变化的动力。
研究范畴:所有决定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性问题。
群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A/(A+a),显性的通常用p表示p= A / (A+a)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a/(A+a),隐性的通常用q表示q= a / (A+a)p + q= (A+a) / (A+a)= 16例:一对等位基因A和a群体中存在的基因型有3种AA, Aa, aaAA的频率:AA /(AA+Aa+aa),用D(dominance)表示Aa的频率:Aa/(AA+Aa+aa),用H(heterozygote)表示aa的频率:aa/(AA+Aa+aa),用R(recessive)表示D + H + R = 18如何获取某个群体某个感兴趣基因其分布的信息呢?9如果我们可以得到某个基因座所存在的每种基因型的频率,就可以得到每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比如当某一性状是共显性或不完全显性性状时,群体中每一表型的频率就是对应的基因型频率,进而可以得到基因频率。
1011对MN血型有人在一个地区调查747人M 血型基因型为MM 占31.2% D N 血型基因型为NN 占17.3% R MN血型基因型为MN 占51.5% H例:p = D + H/2q = R + H/2设M的基因频率为p,N的基因频率为q,p+q = 1p=(747×31.2%×2+747×51.5%)/747×2=0.312+0.515/2=0.57q=(747×17.3%×2+747×51.5%)/747×2=0.173+0.515/2=0.4312例:CCR5基因,编码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可作为HIV病毒进入细胞的受体。
ΔCCR5基因,32bp的缺失突变,可引起编码蛋白的移码,从而使HIV病毒失去受体。
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a168e35d49649b6649d7477f.png)
2.2 Hardy-Weinberg定律的数学证明
举例:随机交配大群体常染色体等位基因A、a,
这是一个不平衡群体。三种基因型频率(原代):
AA
D0 0.18
Aa
H0 0.04
aa
R0 0.78
则基因频率:p0= D0+(1/2)H0=0.18+0.02=0.20
q0= R0+(1/2)H0=0.02+0.78=0.80
群体遗传学基础
1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2 遗传平衡定律 3 影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因素 4 遗传多样性 5 分子进化
1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群体(population)
从遗传学意义上讲即孟德尔群体,指一群可以相 互交配而能够产生健全正常后代的个体,即一个 物种、一个亚种、一个品种或一个变种所有成员 的总和。
设“八黑”兔的比率为H,白化兔的比率为A由 此可见: H=q2+2qr ,A=r2 H+A= q2+2qr+r2=(q+r)2=(1-p)2
∴ 1-p=(H+A)1/2 p=1-(H+A)1/2 而A=r2 r=A1/2 q=1-p-r= (H+A)1/2 -A1/2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名词解释大全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名词解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e603967a6c30c2259019ee1.png)
第一章绪论1.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①.DNA合成前期(G1期);②.DNA 合成期(S期);③. DNA合成后期(G2期);④.有丝分裂期(M期)。
2. 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约为1~10mm。
细胞壁是由蛋白聚糖(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物质)构成,起保护作用。
细胞壁内为细胞膜。
内为DNA、RNA、蛋白质及其它小分子物质构成的细胞质。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且没有分隔,是个有机体的整体;也没有任何内部支持结构,主要靠其坚韧的外壁,来维持其形状。
其DNA存在的区域称拟核,但其外面并无外膜包裹。
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3.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4. 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染色体:是指染色质丝通过多级螺旋化后卷缩而成的一定形态结构。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群体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8e5a8c3f3169a4517723a31f.png)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群体遗传学)1、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亲缘系数指两个人从共同祖先获得某基因座的同一等位基因的概率。
2、近婚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近婚系数指近亲婚配使子女中得到这样一对相同基因的概率。
3、适合度(fitness)适合度为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同一环境条件卜生存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的能力,其大小用相对生育率来衡量。
4、选择系数(selection coefficient)指在选择作用下适合度降低的程度。
5、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群体中的有害基因或致死基因的存在使群体的适合度降低的现象,一般以平均旬个人携带有害基因的数量来表示。
6、突变负荷(mutation load)突变负荷就是由于基因的有害或致死突变而降低了适合度,给群体带来的负荷。
7、分离负荷(segregation load)分离负荷是适合度较高杂合子由于基因分离而产生适合度低的隐性纯合子,而降低群体适合度的现象。
8、群体(population)群体即在一定空间内,可以相互交配,井随着世代进行基因交换的许多同种个体的集群。
9、基因库(gene pool)基因库指一个群体中所含的所有基因数。
10、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基因频率就是在一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中的一种基因,在该基因位点上可能有的基因数与总基因数的比率。
11、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基因型频率就是某一种基因型个体数在总群体中所占的比率称基因型频率。
12、遗传多态现象(genetic polymorphism)遗传多态现象是指同一群体中共同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遗传类型的个体的现象。
13、Hardy-Weinberg平衡律(law of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Hardy-Weinberg平衡律即在一个大群体中,如果是随机婚配,没有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大规模迁移所致的基因流,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一代代保持不变。
群体遗传学名词解释
![群体遗传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0cbac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5.png)
群体遗传学名词解释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群体内基因频率和遗传变异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群体遗传学的相关术语解释:
1. 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个基因的频率指的是这个基因在所有基因中出现的比例。
基因频率可以通过每个基因型的频率计算得出。
2. 等位基因:指同一个基因位点上具有不同的基因序列,可以影响相同的表型性状。
例如,人类ABO血型系统的A、B、O三种血型就是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所控制。
3. 迁移:迁移指的是群体间或地理位置间的基因交流。
迁移可以改变不同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差异,并且增加了种群间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4. 瓶颈效应:瓶颈效应指的是种群大小突然减小,导致基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
瓶颈效应可导致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失。
5.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适应性高的基因将有更高的机会在种群中传递,并且可能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成为主要的基因。
6.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指的是在小型种群中,随机因素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遗传漂变可能会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7. 突变:突变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不可预测的变化。
突变可以导致新的等位基因的出现,从而增加群体中基因的多样性。
这些术语是群体遗传学中最常见的,它们对于理解和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和遗传变异的过程非常重要。
群体遗传学名词解释
![群体遗传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84914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7.png)
群体遗传学名词解释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群体内物种遗传变异和演化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流动、遗传漂变、自然选择以及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
基因流动是指群体中基因传递的过程。
当个体之间发生繁殖时,他们的基因会通过基因交流而在群体内流动,这个过程被称为基因流动。
基因流动能够通过重新组合和突变来创造新的基因组组合,增加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群体内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动。
遗传漂变可能导致某些基因变得较为罕见或消失,以及群体内基因频率分布的偏离。
遗传漂变可以在较小的群体中更为显著,因为随机事件对较小群体的影响更大。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具有不同适应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群体中的个体差异。
环境中的选择压力可以促使某些个体具备更高的生存能力和繁殖成功率,从而使其在群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自然选择通过促进有利基因的积累和增强来推动群体的适应性进化。
种群分化是指不同种群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当不同的种群在地理上或隔离机制下分离时,它们的基因组会分别受到不同的选择压力和漂变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同的选择压力和漂变过程将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差异扩大,从而产生种群分化。
总结来说,群体遗传学主要研究群体内个体间基因流动、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和种群分化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演化的影响。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理解种群的遗传结构、演化过程和物种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遗传学-第六章-群体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第六章-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ca6443097cd184254b35357f.png)
群体遗传学
Population Genetics
群体:指同一物种生活在某一地区并能 够相互交配的一群个体。
基因变异是人类进化的基础,构成了群 体中的个体多样性。
2
3
本章重点
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计算
2.遗传平衡定律 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 突变、选择、迁移、隔离、 随机遗传漂变、近亲婚配等。
u = Sq2
33
例:在苯丙酮尿症在我国人群的发病率为1 /16500,本病的适合度为0.30,求苯丙酮尿症致 病基因的突变率? 隐性基因型频率(R)=q2=发病率 =1/16500=0.00006 S=1-f=1-0.3=0.7
u = Sq2 =0.70 ×0.00006 =42×10--6/代
4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genetics)是研究基因 突变、选择、迁移和基因频率变动的影响下,群 体遗传结构的变动规律的科学。
遗传流行病学(genetic epidemiology)或临床 群体遗传学则探讨群体中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传递方式、基因频率、突变率、遗传异质性以及 群体遗传负荷等。 人类的进化过程实质上是群体中基因频率的 演变过程,所以群体遗传学也是进化论的理论基 础。
29
1.选择对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的作用
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一种罕见的有害显 性基因的频率为 p ,其选择系数为S。
p = D+1/2H
每一代中因选择被淘汰的基因
Sp= S(D+1/2H ) = Sp = 1/2SH
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被选择淘汰的部 分将由突变率 v 来补偿, 即 v = Sp = 1/2SH
p+q=1 D+H+R=1 p = D + 1/2H q = R + 1/2H
遗传学第八章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第八章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e30e27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f.png)
这提示人群中有 2% 为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对于遗传咨询很重要。
01
02
03
04
05
06
群体的平衡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因为维持群体平衡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群体的遗传平衡就要被打破,群体的遗传组成就会发生改变。
设在某二倍体生物由N个个体构成的群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 其可能的基因型为AA、Aa和aa共3种,个体数分别为ND、NH和NR,三者之和ND+NH+NR=N,则3种基因型的频率为: AA: Aa: aa:
显然D+H+R=1。由于每个个体含有一对等位基因,群体的总基因数为2N。根据基因频率的定义可知, A的频率为:
有可能把同一基因传给他们的子女,子女得
4
到这样一对来源相同且纯合的概率为近婚系数。
5
一、近婚(交)系数
8.4 近亲婚配
A1A1 A2A2 A3A3 A4A4
P 1 2
B 1 2
A1A2 A3A4
S
同胞兄妹
A1 A1 A1从P1B1 S (1/2)2 A1从P1 B2 S (1/2)2
判断一个群体是否为平衡群体
一个群体 100人,AA 60人,Aa 20人,aa 20人。这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吗? 假定A→P, a→q, p+q=l (p+q)2=1
二项式展开, P2+2pq+q2=l. P2→AA ,q2→aa ,2pq→Aa
基 因 型 数 量 频 率
基因库(gene pool)
01
基因库是指群体所包含的能够交换和重组的全部基因。在实践上,通常是指某个物种供育种使用的全部材料。
群体遗传-名词解释
![群体遗传-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5b49d96312b3169a551a429.png)
例子:人类的ABO血型。说明平衡群体中3个复等位基因IA IB i 基因频率的计算和平衡的检验。 设复等位基因IA IB i 的频率分别为p、q、r 。平衡群体 中其表现型、基因型及其频率有:
基因频率:i r= √O IB q=1-(p+r) =1-√(p2+2pr+r2)=1-√A+O IA p=1-(q+r) =1-√(q2+2qr+r2)=1-√B+Oxx - qx= -(q`xx -q`x)/2= -d`/2 2. 所以px与pxx间的差异越大,实现平衡的时间就越 长;反之则短。 3. 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雌雄两性群体中的基因频 率随着随机交配世代的增加而交互递减。
3)经过随机交配群体达到平衡以后,基因的频率 分别为:
第十章 群体遗传
学习要点: 1. 名词概念:
孟德尔群体、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漂 变*、多态性、杂合度、物种.
2. Hardy-Weinberg定律及其应用。 3. 影响Hardy-Weinberg定律的因素及机理。 4. 遗传多态性。 5. 物种的形成及其遗传学基础。 6. 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piAi)2= ∑ik=p1i2AiAi+2 ∑pipjAiAj (0<i,jk, 其中i<j) 其中种A。iAi 表示纯合体,共有k种;AiAj 为杂合子,有 k(k-1)/2
♂ ♀
p1 (A1) p2 (A2) p3 (A3) p4 (A4)
p1 (A1)
p1 2 (A1A1) p1p2 (A1A2) p1 p3(A1A3) p1p4 (A1A4)
2. 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群 体中特定类型的基因型个体的数目,占个体 总数目的比率。
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83377a31b765ce05081493.png)
例题:某一1000人群中MN血型的分布是 M MN N 250 500 250 M的频率:(250X2+500)/1000x2=0.5 N的频率:(250X2+500)/1000x2=0.5
● Hardy-Weinberg定律与群体遗传结构
◆ 计算群体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
◆ 检验群体中决定某性状的基因及基因型频 率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
群体遗传学
Hardy-Weinberg定律
改变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
Hardy-Weinberg定律
● 基本概念
● Hardy-Weinberg定律与群体遗传结构
● 基本概念
◆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研究 群体中的基因组组成以及世代间基因组变化的学科。 ◆ 群体(population):指孟德尔群体,即在 特定地区内一群能相互交配并繁育后代的个体。一个 最大的孟德尔群体就是一个物种。 ◆ 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群体中所有个 体的等位基因的总和。 ◆ 等位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y):一个 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基因座上可能出现的等位基 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任一基因座的全部等位基因频 率之和等于1。
◆ 抗性的生物学代价(biological costs)
◇ RR基因型的增加,DDT不能再控制蚊虫; 停止喷洒DDT,R等位基因频率迅速减少,1969年, RR基因型几乎消失,可见RR基因型的适合度低于SS 基因型,即纯合抗性基因型对个体付出了适合度代价 (fitness costs) ◇ 大鼠群体在施用Warfarin时,三种基因型的 相对频率为:0.37(SS),1.0(SR),0.68(RR); 没有施用Warfarin时,RR的适合度低于SS。 ◇ 适合度代价是未用杀虫剂前抗性等位基因出 现的频率很低,甚至不能检测到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名词解释遗传学
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基因传递和遗传变异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基因组水平到个体和群体水平的遗传现象的研究。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基因在传代中的遗传原则、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的变异和进化、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群体遗传学中,研究的焦点是一群个体的遗传组成以及这些基因在整个群体中的传递和分布。
群体遗传学关注的是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群体适应性和进化的影响。
群体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如自然灾害、人类干预等)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遗传漂变是一个随机过程,其影响程度取决于群体的大小。
较小的群体更容易受到遗传漂变的影响,因为随机事件对其基因频率的影响更大。
遗传漂变可以导致基因的增加或减少,进而改变群体的遗传结构。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基因流。
基因流是指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
基因流可以通过迁移、交配等方式发生。
基因流可以改变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增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然而,过高的基因流也可能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减少,从而抑制进化过程。
群体遗传学还研究了自然选择对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影响。
自然选择是
指环境中某些特质的选择性增强或减弱。
通过自然选择,特定的基因型可能在群体中的频率逐渐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群体的适应性和进化。
总之,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中基因的分布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群体适应性和进化的影响。
通过理解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进化和遗传疾病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