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2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学生能从学习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上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二年级的乘、除法计算中,都是先出现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场景,提出数学问题。
接着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组织相互间的交流发祥总结算法,然后出现类似的数学问题或通过情境变式,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谈出自己的观点后,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教师再进行点拨。
这样,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种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活动探索。
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认为从五个方面入手,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多做;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敢问多问,有了问题的自由,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多学,儿童的空间,得到解放,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有空暇时间消化知识,增长知识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新一轮课程要求学习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
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个人承担的角色随时改变,这样,每人都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
新课改中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改中的实践与探索[摘要]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
从把新课标落到实处,不偏执,不虚浮;让学生说起来;挖掘“活”因素,培养思维、情感,进行知识积累三个方面,进行新课改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新课改课堂教学“活”笔者在2002年参与到新课改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无时不在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新课改的探索,实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一、把新课标落到实处,不偏执,不虚浮我们首先要明白,新课改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课标的确立,在教育理念上体现了“大众主义”教育,即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从语文学科而言,更具人文性,更能体现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在早几年甚至现在,还有些教者在大谈“要素质,丢质量”,这种思想源于对新课程缺乏认真的学习与认识。
试想,学生素质都提高了,质量为何会下降呢?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素质具化为某一点“看得见的”,对被教育者来说,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能弯腰拾起垃圾袋的同学会破坏卫生吗?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不懂得刻苦勤奋吗?因此,我们要扭转以前片面的、不当的认识,把新课标学到心里,落到实处,不能偏执。
我们只有实实在在去做了,才能明白、转变。
不妨你先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做做,就会体会到新课程的乐趣了,你也将会同学生一起进步。
二、让学生说起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读写,听说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特别是“说”,学生几乎没有这种权利。
“双新”背景下学校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双新”背景下学校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4年以来,我校摸索总结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六步教学法”。
这一课堂模式旨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时间、空间和话语权交还给学生,使每名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所收获。
然而,随着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双新”(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推进,我们发现原有的“六步教学法”已经不太适合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
在经历了探索、论证后,学校以“六步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进程中,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制度,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分散回岗实践、课堂观摩研讨、总结改进完善”的形式,构建“双核三维五思”高效课堂教学体系,提出了“一模多法”的发展理念,形成了“课改大舞台,人人展风采”的创先争优景象。
改革“六步教学法”的背景所谓“六步”是指情境引入、目标揭示、自学交流、展示评价、总结归纳、训练反馈六个步骤。
改革之初,我们首先收集了各年级备课组在使用“六步教学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汇总。
步骤烦琐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为了完成“六步”往往是蜻蜓点水,从而影响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例如,“自学交流”环节本是“展示评价”的基础,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六步”而草草地进行“自学交流”。
没有扎实的“自学交流”就不可能实现精彩的“展示评价”。
于是,当“展示评价”陷入尴尬的“冷场”后,教师不得已登场,于是课堂又成了老师的“一言堂”,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僵化执行容易造成“前松后紧”。
“六步教学法”的改革目标之一是让教师有法可循,提高课堂效率。
然而,有些教师循规蹈矩僵化地执行“六步”,常常造成课堂“前松后紧”,甚至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
“六步教学法”容易造成教师思维惰性。
不容否认,“六步教学法”在推行之初,的确对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探索
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探索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三新背景下,包括新技术、新教材和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应当跟进,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以下是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探索的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的转变在三新背景下,教育目标的转变是必须的。
传统教育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但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教育目标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需要学校调整教育目标,从传授知识到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知识,强调能力培养和自主学习。
二、教学策略的创新教学策略的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探究性教学、个性化教学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等效果。
三、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重视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得到足够的重视。
学校应当提供持续性的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创新,并肯定教师的成就和贡献。
四、家校合作的实践探索在三新背景下,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都很重要。
因此,家校合作的实践探索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探究学生成长的最佳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加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助力教育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的烙 饼方案 , 并 鼓励 大家 对 不 同方案 进 行 质 疑 和评 比, 最 终共 同找 出烙 三 张 饼 的 最佳 方 案 。通 过 操 作 学 具模 拟烙 饼 过程 , 给学 生提 供大 胆猜想 、 动 手实践 和 自主探 索 的时 间和空 间 , 再 配 以小组 合作 、 交流 看
2 0 1 3年第 3月 第 2 9卷 1 期
.
焦 作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V0 1 . 2 9 . NO . 1
Ma r . 2 01 3
J OURNAL OF J I AOZ UO TE AC HERS COL L EGE
小 学 数 学 课 堂教 学 改革 的探 索 与 实践 木
关键词 : 新课 改 ; 小 学数 学 ; 教 学 实践 ; 评 价
中图分类号 : G 6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3 4 6 5 ( 2 0 1 2 ) 0 4— 0 0 8 7— 0 2
小 学数学课 堂教学 如何体 现 “ 问题 、 探索 、 创 新” 和“ 数学 教学 是数 学知 识 再 发现 再 创造 的教 学 ” 的基 本 理念 , 强调 “ 以人 为 本 , 突 出学生 的 自主 性 和 实践 能 力 , 提 倡合 作交 流 的课 堂气 氛 , 重 视 培养学 生 的创 新 意 识 , 重视 课堂教学评价等 ” 。笔 者 从 教 学 实践 的角 度 , 结 合具 体 实例 , 谈 谈 在小 学数 学课 堂 教学 改革 方 面 的一些体 会 和思 考 。
的 回答 , 教 师暂 时不作 任 何表 态 , 引导学 生 通过 动手
实 践 去验证 自己 的猜 想 , 即动 手 做 三个 标上 记 号 的
实践对课堂教学的启示(3篇)
第1篇一、引言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实践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实践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二、实践对课堂教学的启示1. 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而实践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3. 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表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完成解题任务。
5. 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在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相继闪亮登场,层出不穷。
使本来冷冷清清的语文课堂变得热热闹闹。
如果我们能够领会新课改的意图,将其精髓贯彻到教学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必将收获语文教育的灿烂的春花,累累的果实。
可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并没有认真地去学习研究课改的精神,断章取义,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追求气氛的热烈而忽视了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使语文课堂存在许多误区。
首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过程。
因此,没有人再“满堂灌”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满堂问”。
整个课堂充满了问答,教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的答。
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很多问题缺少启发性,难以引导学生深层的思考,更谈不上创造性的思维和情感体验。
其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流于形式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些教师把它当作法宝,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结束后,开始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学生代表总结发言。
表面上讨论的很激烈,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只是流于形式。
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这种盲目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实际上是曲解了新课标,只能将学生推到放任自流的境地。
再次,多媒体运用泛滥、低效新课标提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生机和活力,它丰富了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但是不能把它当作神丹妙药,滥用多媒体。
例如一些优美生动的散文,只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才能发挥想象,体会美景。
如果借用多媒体,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反而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其实,掀起课程改革的盖头来,我们发现传统语文教学和新课程标准并不冲突,只要细细品味就会知道他们有很多共同点。
《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教改教研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是信息时代到来的产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应用好这样的课堂教学辅助性工具,完善化学课堂中的教学形式,以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化学课堂中的参与。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转变了以往教学形式的呆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也会实现主动学习的效果。
同时丰富了化学课堂教学教学的“色彩”更会学生主动的学习化学课堂中的内容、完成化学课堂中的探究,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3]。
例如:在教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课堂中,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并不是十分的丰富。
当教师教学到这样的内容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金属物品并不是十分的熟悉,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金属物品。
并留下相应的问题“根据多媒体中的展示,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金属物品”应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探索和在生活中的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的应用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和探索能力。
(三)以团队合作,提升探究效率合作学习的形式是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的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同时会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意识。
积极地在化学课堂的学习中应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会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构建平台。
在集体的智慧中,探究式的学习成果会更加的强大,学生也会认识到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这样教学形式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的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化学的探究学习。
现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再为学习小组布置相应的探究学习任务,具体的小组成员之间的任务由小组讨论决定,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在集体的化学学习中,学生会实现积极的参与。
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地提升化学学习的能力,并在实践中验证化学学习的理论,加深化学学习的印象,从而提高化学成绩。
三、结语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形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会有效地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提升化学学习的乐趣,学生会在教学课堂中感受到一定的学习快乐,有效地缓解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和学习压力,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加的主动。
浅谈物流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物流专业课堂教学改革针对职中物流专业课教学情况,分析阐述物流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围绕一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深入观察教学开展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并对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
标签:职中物流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一个重要载体。
传统课堂教学虽然经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照本宣科、创新匮乏、枯燥乏味等弊端,如何突破课堂教学瓶颈,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我一直探索解决的问题。
一、物流转移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今年我从事《物流员》课程教学,这门课程综合了众多专业知识,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是学生参加物流员职业资格鉴定的基础。
因为需要带领学生准备物流员考试,每天我都要做大量准备,查阅资料、总结知识、印制了不少习题。
来到课堂上,没有想到学生并不买账,他们好像并没有理解到我的苦心,不是无精打采的划重点,就是不情不愿的做题。
因为学生普遍不喜欢记忆知识点,复习效果很不理想。
通过和学生座谈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学生方面就入学动机而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只是盲目的“凑凑热闹”,家长只是把学校作为管理子女的“大幼儿园”,让学校再“关”几年;从学习积极性来看,由于在初中学习不理想,职中学生普遍感到自卑,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入学以后缺乏自觉进取精神;从学习能力来说,他们大多基础知识不牢,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较低下。
因此,对于班里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好专业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教师方面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其结果达不到原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发展,不但使学生知识层面得不到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充分的开发。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敢于 、 主动 和善 于生疑 ; 一方 面, 师 另 教
应充分利用好 学生 的疑 问 , 针对 性地 有
设 置不同层次 的疑 点 , 导学 生根 据 自 引
灵活运用 , 比如 : 计课 堂教 学时 , 设 首先 由老师结合 教学 内容 拟定讨 论 问题 , 并 提供相关素材 , 进行 趣味导入 ; 然后 学生
个小 小 的 调研 , 果 发 现 , 传 统 的 教 结 在
学模 式 下 , 多 学 生 上 课 心 不 在 焉 , 率 许 效 极 低 。有 时 为 了 向老 师 交 差 , 求 甚 解 , 不 抄 袭别 人 作 业 … … 这 种 现 象 比 比 皆是 。
两部分 : 一是 加工精 度 较高 与加 工质量
学 现 状 不 太 乐 观 。 虽 然 现 在 大 部 分 的学 在 老 师 的巧 妙 引 导 下 , 生 完 全 可 以 自 学 学 。在 实 际课 堂 教 学 活 动 中 , 们 要 积 我 学 生 在 实 践 中 得 到 锻 炼 和 提 高 。 一 方 面 , 师 要 积 极 引 导 学 生 生 疑 ; 励 学 生 教 鼓
更 有意志薄弱者 , 放弃学习 , 一天和 尚 做
撞一天钟 , 过且过 , 得 消极 厌 学 。 所 以 课 堂 教学 的改 革 迫 在 眉 睫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严重制约着学生 创新 精神 的发 展 , 为 提 高学 生 的 主体 性 , 养 其 创 新 精 神 , 培 在 教 学 中 我 进 行 了 一 些 大 胆 的 尝 试 与 探 索。
生上 讲 台讲 课 , 导 学 生 形 成 “自主 、 作 、 究 式 ” 学 习方 式 。充 分 地 体 现 了教 学 活 动 中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以真 正 地 实现 课 堂 引 合 探 的 可 教 学 的改 革 。
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引言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范围内,越来越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因此,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 那么,具体的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授课的过程当中,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加适合现在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在多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发扬信息化教学的优点,克服了其存在的不足,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我们知道,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要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特点,必须有适合于高职高专教育方向的优质的视频共享课程,必须有完善的网络平台供学生使用,方便与老师和学生Z 间的互动.第一、教育无界的思索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是偏向于职业化的发展方向,那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如何才能享受到与其他院校的学生一样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专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能够在网上、手机上、平板电脑上学习,随时随地查阅学习资料,使它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优质学习资源、让所有学习者能够共享.第二、信息化教学模式走入课堂的思索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在现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在办公、管理等领域都在应用信息化技术•但是,信息化技术还没有完全走入课堂,近几年,课堂教学也仅仅是由一支粉笔进步为粉笔外加多媒体的教学•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技术必然会走进课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为学生能够更加生动、更加有效的学习提供服务,提供平台•我们学院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已然走在了前而,从2013年开始,我院的领导就开始为信息化教学打卜•基础,号召学院老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改革,老师们也对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第三、信息化教学模式走入课堂的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针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中,两个问题是我们教师一直思索的,一是课堂为谁而设立?二是学生在上课之前是否要做必要的准备?显然,一方面课堂是为学生而设立的,老师传授知识,努力的进行讲解,而学生接受多少知识不知道,通过作业也只能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不到课堂上课的学生就更加听不到老师的讲解.以前,我们会运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补课,大多数时候却是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补课了,学生就少上了一节课,有些课程就会慢慢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在此种情况下,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节约了时间,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更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另一方而,信息化教学更加强调课堂前的准备,做了充分准备的学生更加能掌握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和潜力的挖掘•预习是学生锻炼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最好途径,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就是从预习中充分体现的,指导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必要环节之一.第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施1.寻找和筛选优质视频共享课程,可以使用录屏软件进行捕捉有关的课程片段,结合老师们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设置.2•把课堂教学的视频共享课程、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堂讨论的题目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帮助缺课或没跟上的学生补回本节课.3.课堂上面对面的师生交流,转变成网络上的点对点即时交流,是信息化教学的网络学习平台的特点,它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下进行,在家里,在图书馆,等等.4.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基础,提前学习、巩固学习和复习性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有方向、有目的、有指导的进行学习,不至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找不到方向.第五、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探索学生利用教学视频,根据自身情况來安排学习时间,控制学习进度,在课内和在校外都能看老师的教学视频讲解,还可以在轻松的环境屮进行,给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来不了学校或者课堂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快进或慢放或停顿,进行思考和记录笔记,可以在平台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环境宽泛了,老师们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网上进行答疑和交流,学生也可以在网上进行相互讨论,组成学习小组,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的学习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也会得到时间上的保障,它能记下学生什么时间学习了,学习多长时间,作业交没交等等,家长也能在网上看到学生的学习现状,能更加放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管理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生涯进行规划,通过学习平台的记录,能够整理出自己已经学习了的知识,还有哪些没有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整体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三、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成果第一、提升了老师自身的知识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使老师不仅拥有原来的知识,而且锻炼了课内外的指导能力,进行信息化教学,先要做好计划,再进行安排,选择优质视频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实现信息化教学,老师们就要充分把握好各种共享学习资源,形成一个知识资源库,课内外老师都要进行关注,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延伸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过程,对老师来说,本身就是学习.第二、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因为学生要完成一节课的知识点学习,必须要有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由被传授知识过渡到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老师们的指导和培养. 通过信息化教学,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独立处理问题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方法和渠道.第三、奠定了学院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是学院发展的基础,也为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新的途径•从简单的多媒体和粉笔的教学模式到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个大的飞跃,为高职高专院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得现代化信息的运用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视野更加广阔.四、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不足在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上,现在也是在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供大家参考,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还有许多不足: 学生知识系统参差不齐,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提高,老师们的控制力度不够,老师们在整理知识能力方面有待提高,目前仅仅是一部分班级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平台正在建设当中.五、对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改进思路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模板,对老师们进行培训,使得老师们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上课时有一个参考,再根据自己班专业的特点进行改进.其次,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Z前,在班级向学生介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是有要求的.最后,要求学院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多提供一些教学资源共享网站,多开通一些优质的论文网,让老师们提升运用知识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有更多的图书供老师们参考,给老师们配备优质的电脑和教学用具.结束语:我们在实践中知道,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在信息化的时代,只有不断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贴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要不定期的进行培训,提供培训平台•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一成不变,要有更高的培养目标.。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主要研究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对于理解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一、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目前,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内容重而理论分析重的教学方式,以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主要思想基础,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总体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但该方式存在着以下问题。
1、知识点杂乱、学习难度高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育体系由于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在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济现象进行联系,同时,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需要先掌握一定数量的数学、统计等知识点,对广大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高。
2、缺乏实践经验与案例分析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缺乏与实际情形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在宏观经济运行机理的学习上,往往停留在对经典理论的呈现上,但与实际情形相比较,仅具有有限的参考价值,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3、理论知识割裂现实生活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往往割裂现实生活,并不能很好地与现代社会经济现象相融合。
目前,全球化趋势和新技术的发展对宏观经济学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创新教育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二、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针对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建立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针对传统宏观经济学教育体系的知识枯燥和学习难度大等问题,可以加入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并建立学生对实际情形的敏感度,以真实案例为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浅谈教育创新新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教育创新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创新的新实践探索,分析当前教育创新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教育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关乎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及教育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教育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创新的新实践探索进行探讨。
二、教育创新新实践探索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育创新实践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一大亮点。
(1)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线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些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地分配。
(2)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
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等新型教育设施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3)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通过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等,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我国,项目式学习已在部分高校和中小学得到推广。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和答疑,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
(1)多元化评价。
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传统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从属地位,然而近些年各类职业院校都在尝试改变这种模式,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
本论文希望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实践在新冠疫情常态下,金融危机也在全球范围蔓延,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已就业和再深造的学生看,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占有较大的优势。
目前传统的讲授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话语权在老师身上,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这已不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其重要性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
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技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对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国内外现状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学改革不断得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理论也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1国内文献综述目前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研究已经有一些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艺术通识类在线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吕文静[1]认为:在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课程的基础上,要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学习者的需求与感受体现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要素中。
李立娟[2]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融合教学探究》中探索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计专业岗课证结合教学改革,提出“立足学生职业发展、课证深度结合、助力学生能力提升、服务特区经济建设”的会计专业“岗-课-证”教改模式。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在高职教育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工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数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有初步了解和掌握,能够进行相关性的计算。
数学的学习是为其他专业知识的应用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让学生兼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计算与应用能力。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引言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将就业作为目标导向,为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推动力,从而培养具有职业素养以及扎实专业能力的人才。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模块,也应该作为高职院校实施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价值,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径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
一、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必要性分析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其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而且数学课程学习可以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合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
面对高职生起点低、差异大、教学学时紧的客观现象,想要达到高职数学教学任务和目标,需要教师正视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二、高职数学教学现状(一)教学理念落后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一言堂”教学占据了数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思维能力、应用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例如,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会根据教学课件讲解数学知识,为学生分析概念定义、运用方法,然后利用例题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的权 利 真 正交给 学 生 , 正 让学 生在 课 堂这 块 生命 的 真 舞 台上 自主地去 探讨 知 识 , 发现 问题 , 出疑 问 , 得 提 获
( ) 真 二 尚
中 心 工作 , 调 “ 体 参 与 ” 构 建 “ 强 主 。 允能 、 真 、 动 、 尚 互 高效 ” 的课 堂 . 为培 养学 生 自主 参 与学 习 的能 力 创 造
当 教育科学 21 年第 1期 代 0教 学改 革的探 寒与 安战
● 王 贵 军 刘 淑 才 王 云
这 里 . 上 去 好像 是上 海 的黄 浦 江边 , 好像 是 解 、 看 又 感悟 、 疑等 进 行充 分 的交 流互 动 。进 , 为 了更 质 是 南京 的秦 淮河 畔 。可 是 , 里却 是 曾经 祖 祖 辈辈 贫 穷 好 的退 , 时地进 行 引 导点拨 , 这 适 归纳 总 结 , 是为 了将 学 落 后 的沂 蒙 老区临 沂 市 。如 今 的临 沂 , 改 革开 放 大 生 的 “ ” 在 能 的发展 , 向一 个 更高更 新 的层面 去 。 此 , 推 因 潮 的推 动 下 , 发 生 着翻 天 覆 地 的 变化 , 座 气 势 宏 该进 时 , 师要 勇敢 果断 , 退 时 , 正 这 老 该 老师 不过 多地 侵 占 学 生 探 究 、 动 、 流 的 时 间 , 剥 夺 学 生 自 己 去读 互 交 不 伟 的现 代 化新 城正 是改 革 开放 的 有力 见证 。就在 2 O 年前 还是 一 片荒野 的沂 水 河畔 , 在竟 成 了繁 华 的 市 书 、 究 、 得 体 验 的权 利 , 读 书 、 现 研 获 把 探讨 、 互动 、 流 交 区 。而坐 落 于北城 区 的北城 小 学 , 犹如 一 朵 生机 勃 勃 的奇 葩吸 引 了众 多教 育者 的 目光 。 北 城 小 学将 课 堂 教 学 改 革作 为 打 造 学 校 品牌 的 成 败得 失 的体验 。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张逢象来源:《成才之路》 2016年第15期张逢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中学,广东顺德528305))摘要:桂洲中学进行以“学案引领,自主探究,为教而学”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向问题导学转型,由教本走向学本,教师角色由“演员”走向“导演”,教学形式由舞台式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型,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稳步提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快乐,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智慧导学,从整体效果来看,新课改实现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关键词:新课改;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5-0094-02作者简介:张逢象(1978-),男,四川宜宾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对新课改的认识教师曾试着想用简洁又准确的几个字来概括本次课改的内涵,但思考许久也没能实现,只好暂时概括为“学案引领,自主探究,为教而学”。
同时,教师们通过参加新课改的各种培训,已经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课改的必要性和课改带来的成效。
从数据可以出,教师带的2012 届高三(1)班有7 位同学入校时超过容山中学的分数线,而2015 届(1)班只有4 位同学入校时超过容山中学的分数线,从一个侧面说明了2012 届(1)班的生源好于2015 届(1)班。
从表1 可以看出,采用传统教学的2012 届(1)班在“广州一模”“广州二模”时各科平均分几乎都低于区平均分,有些科目还低得比较多。
但从表3 可以看出,2015届(1)班课改后,所有科目都已超过或接近区平均分,物理、生物甚至超过区平均分十多分,可以看出课改的显著成绩。
从表3 可以看出2015 届(1)班在经过一学期课改后比课改前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田虎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年多来在教育学区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科入手,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系。
实践证明,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促进了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真分析学科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过去学科的教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其一,教师对各学科是在教学,但不够科学,方法陈旧.如识字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从音、形、意去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掌握生字。
其二,由于认为小学低年级的知识不教,到一定的时候他自己也会自然掌握和理解,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
在数学学科中,如:元、角、分;时、分、秒;年、月、日等内容.教师上课只是走过场,糊弄糊弄学生.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挑选出一批教学优秀、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年青教师担任低年级的教学。
回顾近几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新课程研究正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并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依据,在研究策略、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等方面的实践中研究和发展.二、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初期,我们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设计了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操作细则。
我们本着边实践边完善的原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改变过去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和技能死方法的教学模式,注重内容、方法、技能的全面培养。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改革课堂教学.2、课堂教学的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在尝试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却出现了一些担忧的问题。
为夸奖而夸奖、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此我们提出必须用理性对待实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1)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此向教师提出了课堂努力的三个阶段:A、课堂“活”起来阶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满足学生需要,实施“人文教育”,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B、“活而不乱”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学习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在课堂“活"起来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控。
C、有效教学阶段,要求教师在“热闹场面”中“冷静思考”,探究有效落实目标策略—-选择有效内容、确定有效形式、学生有效学习、老师有效参与,进行师生、生、生多元互动,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一般资源、创新资源、失误资源"并进行及时、针对、适度的指导.(2)确保“双基”底线,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困难的学生保底,达到基本要求,让好的学生更好,是新课程所期望的.但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发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依然不少。
为此,我们注意确保“双基"底线,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实践中做好以下几点:A、课后互检.每课时后,让学生对“双基”的掌握进行互检.如,认识生字,读通课文,计算,学完后由学习小组互相检查一下是否掌握,发现个别有缺漏,学习小组帮助辅导帮助。
特别困难学生教师给予适当辅导。
B、阶段过关。
比如,学完拼音,对学生进行认读过关,对所学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要求读正确.这是拼音的保底线,至于拼音音节不够熟练,可以在今后逐步加以训练。
3、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和运用,带来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三、全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够较好地实现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小结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
(一)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
主动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问题。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状态不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如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比较牢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反之,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在学习上完全依赖教师,课堂教学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课堂教学真正落实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有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中,我们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方式教学,提出了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改革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发现学习这一方式,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不一定是机械的学习.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来源和学习过程的性质,把学习划分为“接受—-发现”和“机械—-有意义"两种维度,应该说它们之间是互不依存,相互独立的,与往不同的观点是发现学习既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同样,接受学习也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
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对学习活动进行划分的两种维度.几种类型学习的组合可以产生几种类型。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机械的发现学习.学生学习的基本类型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机械的或被动的学习方式。
相信学生获得的大量学科知识主要是来自于通过设计的有意义的讲授教学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因为,只要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能够与学生学习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一种实质性和非任意性的联系,而不是形式的和人为的联系,并且学生具有内部学习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的接受学习完全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新知识与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建立一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
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有意义学习还是机械学习的标准.如果重返接受学习符合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和基本要求,不仅不是机械的和被动的,它同样可以是一种主动的和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这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学习不能满足的意义学习的条件,它将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从学习的过程来看,主要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状态,也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四种基本类型:主动参与的接受学习,主动参与的发现学习,被动参与的接受学习和被动参与的发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判断学生学习方式好坏和优劣的标准并不在于是进行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而是在于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否在积极独立地进行思考,是否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如果学生没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是在消极被动地进行发现和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不可能有较大的收效。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就是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
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1、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提出学习内容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想学会什么?”“我应该学会什么?”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助于学生把课堂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2、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分析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个学生.3、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说,倡导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下一个热点,原因有:一是想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显然比接受式学习更为合适.但这并意味着接受式学习就不重要了,相反,对于小学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掌握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离开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基之厦。
进一步说,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这次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
是因为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一个人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当学生之间处于不同的关系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1、小组合作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了广泛的尝试,尽可能的把小组合作原理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三种状态:一是相互对抗方式;二是相互独立方式;三是相互促进方式,这些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相互对抗方式学习中,个体的目标与同伴的目标之间具有对抗性和排斥性一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别人的成功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可以说,这种竞争关系是“利己损人”的学习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对抗的,消极的,每个个体只会按照一种对自己有益的方式活动,但对于同伴来说则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在相互独立方式学习中,个体目标与团体目标以及其他同伴的目标是分离的,个体是否达到目标与其他同伴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这种相互独立方式是一种“利己不利人、也不损人”的学习情境,个体寻求的是一种对自我有益的结果,并不在意其他同学是否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个体之间实际处于一种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状态.在相互促进方式学习中,小组成绩有着共同的目标,个人目标,小组目标和其他同伴之间的目标是相互依赖的,只有所有成员达到了目标,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如有下一个人达不到目标,他人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