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
第一篇: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
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
近段时间读了《给教师的20把钥匙》,感触颇深.本书给教师的20把钥匙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增强研究能力的钥匙、发展教师专业的钥匙、提升教学水平的钥匙、改善学习方法的钥匙。

现在谈谈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比较喜欢的语句或者一些感想。

1.教师经常总结自己的经验,经常吸取他人的经验,才有利于增强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经常回答一些总结性的或者让自己反思的问题,如:你在备课方面有什么经验?你在上课方面有什么经验?你在考试方面有什么经验?你在提问方面有什么经验?等等,促使自己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以后好继续发扬,总结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以后注意扬长避短。

2.要千方百计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地、主动地、体验地、合作地进行学习。

这有一定的难度,让成绩差的学生都考出好成绩,肯定要多好很多时间,如果少数还好,但如果这样的学生太多,难度就大了。

3.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

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有效地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很好的方法,以后一定注意做到。

4.没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5.建构模式、超越模式: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极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

这对研究教育教学、运用教育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6.研究会使我们知道所教学科的美,知道所教学科之美便能促进师生们
去创造。

这必然从整体上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是啊,多做研究,多去发现,让我们知道地理的美,让学生喜欢地理的美7.正是因为“用心”,我才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正是因为“用心”,我才在工作中充满激情,正是因为“用心”,我才非常尊重自己的同事;正是因为“用心”,我才总是培养孩子们积极地生存心境、积极地人生态度——“用心”去善待生活,“用心”
第二篇:开启心灵的钥匙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开启心灵的钥匙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身都与好书相伴吧!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提到了学会赞美,赏识。

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习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铁棒与锁的对话
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开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开了。

铁棒问:“钥匙,这是为什么呢?”
钥匙回答说:“很简单,因为我懂(*'▽'*)♪锁的心。


教育也一样,我们要懂学生的心,才谈得上教育。

医生治病救人讲究“对症下药”,教师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对症下药,如果像铁棒一样蛮干,只能将事情弄糟。

有位哲人说: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

教师只有拿到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那把“钥匙”,让孩子能信任你,把你当成朋友,向你倾诉,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解决思想的问题。

怎样才
能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乐于交流,接受教师的教导,才能有利于教师及时捕获学生的心里变化,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四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第一把:童心。

众所周知,当一个人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时,就会敞开胸怀,畅所欲言了,这一点在学生往往表现得更加突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除了应具备朋友间的真诚、亲密、关心等特点之外,关键是要保持童心,这是消除师生之间心里隔阂的重要手段。

那么怎样付之于实际呢?举例来说,教室可以关注并参与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做一个游戏,等等。

当教师同学生自然的打成一片时,就会有共同的需要,双方的交流就会不知不觉地水到渠成。

第二把:爱心♡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

第三把:赞美。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

其实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别人的欣赏,而学生尤其需要。

真诚的赞美可以拉进心灵,吸引着孩子向你真心靠拢,倾听你的教诲,还将每时每刻从积极乐观的一面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与成长。

第四把: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教师的童心、爱心和赞美只有长期坚持,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才能深入学生心里世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扣开,可是一旦扣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找到那把开启学生的心灵钥匙。

第三篇:开启家教智慧的钥匙
开启家教智慧的钥匙
——《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简介
孙云晓的新著《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6月版),给人全新的认识。

孙云晓认为:建立在尊重、信赖和合作基础上的家庭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它使家庭关系稳定和谐,使两代人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他鼓励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独立选择,以充分展现孩子的个性;他嘱咐家长多陪孩子玩一玩,和子女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他建议家长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认为这比什么样的说教作用都大;他要求家长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缺点,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不去责怪孩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云晓对教育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教育观点,这些观点是实用而又超前的,如:“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等等,现在,他又以专著的方式向人们阐述了“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的观点,对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以全新而又全面的诠释,更是给人以新的启示。

只有创新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孙云晓的作品摈弃了一些家教作品空洞说教的缺陷,他匠心独运,多以叙述、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为主。

全书充满了教育哲学中的真知灼见,那种理智的、深刻的爱,的确是孩子们成长的催化剂。

例如《我是怎样解放孩子的》一文,便记叙了作者支持女儿报考月坛中学这所非重点中学,使她轻松地迈入了中学门槛,还发挥了她的日语特长的事情。

这样的内容,让读者有一种亲切感,让他们把自己的思维同文章中的叙说融为一体,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想到自己或身边也曾遇到过的类似事情,从而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平实简朴的语言风格是该书的一个特点。

在他的这部力作中,我们丝毫看不到一点晦涩的语言,他敞开心扉,把读者看成自己的朋友,他分门别类,娓娓道来,平白如话地叙述着,整部作品简约、清新,给人以听轻音乐般的感受。

孙云晓曾经说过:“我是老师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学生。

”我们不妨说,孙云晓是当之无愧的家长的老师,因为他为家长提供了一把开启家庭教育智慧的钥匙。

杨鸣(云南日报)
第四篇: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第五届健康杯征文
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曹会玲
石家庄市阳光小学联系电话:***
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内容提要: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

我平时教学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赏识教育的:
一、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总之,我们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以闪光点来激励孩子,让孩子找回自信,获得成功。

关键词:赏识教育
激励
自信
闪光点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

“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
乐、家长和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据研究,当一个孩子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

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教导完全正确,但如果仅仅只看到他们的缺点,那是不全面的。

一个学生考了95分,美国父母和教师会说“Verygood!”,中国父母和教师会说“为什么差5分?”。

其实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

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只有一个:“不!”
那么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呢?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由为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

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

例如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你能说他不成功吗?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

给每个孩子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成绩由60分提高到65分再提高到70分,应该给予表扬。

如果我们每次以100分来衡量,并对他们说出一些有伤自尊的话,如“真蠢”、“真没用”、“笨死了”等,那他经历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如果动态地观察他却是在进步、在前进。

就拿以前我班上的一个男孩子来说吧,我刚接手教他的时候,他性格有些孤僻,长着一张快嘴,常因为其他同学的一点小毛病就叽里呱啦的指责个不停,读书时常因为拖音难听弄得同学们都嘲笑他,不喜欢他。

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她能积极的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写的作文篇幅较长,我在课堂上都给予了肯定,并在课后给他
指出了不足,慢慢的,他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不再怕失败,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

刚开始,他由在班上积极参加各种朗读、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等,到参加学校大型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唱歌比赛,发展到参加区级的各种比赛,终于她获得了成功。

使他完全找会了自信,不在认为自己是差孩子,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上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1、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表演的舞台。

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害怕、或因懒惰、或因等待,或因从动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

因此,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老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

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2、每位教师学会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灿烂的微笑,
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

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

教师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观念: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教育中,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

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班主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心。

让学生增强热爱班集体的良好情感,或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活动中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加充满信心的迎接下一次挑战。

孩子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学校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

为了发现孩子的身上的闪光点,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并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赏识,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信任。

目前中国教育正处在改革的顶峰,让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相信“东边不亮,西边亮”,给每个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霖,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长成参天大树,朵朵芬芳的繁花吧!
第五篇:关爱成为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关爱成为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谭中玲
我喜欢孩子,喜欢每一个学生。

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身心
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在这方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首先要让“自信”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教育在于激励、唤醒,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期待,教育要将生活于其中的人带入精神充实的境界,心怀美好的理想,看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实现教育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的飞跃。

生命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惟有在学校、在学生期,才会这样烂漫、纷呈而无畏。

面对生命,特别是每天面对一个个充满朝气的、活生生的生命,那是对教师整个生命的激励。

一个学生在小学时代遇到一位能给他激励和憧憬的老师,那将是他一生的幸运。

即使是批评,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在真诚的批评中给学生一种爬起来的自信和勇气,要为了明天、为了成长与发展去批评。

对一时迷茫的学生,要以朋友式的点拨和提醒,帮助他们坚强地走出困境。

让他们认识到,有竞争就会有压力,人生活在现世中,要奋斗要拼搏,难免会有不顺心如意之处,应该面对它,但不要夸大这种感受,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与价值,对自我的发展充满期待与信心。

真正的教师应该具有这样的品格:与学生一起心怀美好的憧憬,品味成功的喜悦,体验生命的成长,和学生一起得到生命成长的一份满足和升华!
刘朝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孩子因为无人管束,在别的学校就是人见人恨的霸王,经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低年级同学,不接受教育,同老师严重对立。

在学生里称王称霸,甚至逼同学帮他写作业。

由于经常扰乱课堂纪律,各科教师都感到头痛。

中秋节学生上晚自习,适逢学校停电,教师引导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讲讲自己的父亲、母亲,并说一句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教师发现烛光中刘朝神态变化的细节,与平时极不驯服的神态判若两人。

于是鼓励他讲讲自己的父亲、母亲。

孩子开始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忍不住扑在老师的怀里,嚎淘大哭,倾诉了对母亲遗弃自己、父亲不关心自己的极度怨恨,常想用极端的表现来引起别人的重视。

孩子这时才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称的一面。

了解了这些,同学、老师都加
倍关心他,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其次要让“关爱”成为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与痛苦。

”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相对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真诚、和谐,教师所有的教育技巧都显得那么苍白和脆弱。

宽容和爱,才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爱的表达应该既是无微不至的、真诚的,又是不由自主的。

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需要倾注自己的情感与爱心时,把学生的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幸福时,那么我们便会把对学生的关怀当作自己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就会把每一颗心灵作为自己思考、研究、倾听和欣赏的对象,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学生需要在爱的沐浴中成长,在爱的体验中体会到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宽容、友善,得到激励与感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

细节成就成功的教育
刚开学的某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两个学生急匆匆跑来告诉我:马赫把力亮打哭了!我放下手中的笔,立刻来到教室,见力量趴在桌上哭泣,而马赫则若无其事地跟同学跳皮筋。

看到这种情况,我非常生气,立刻让马赫当着许多同学的面给力量道歉。

第二天,我在批改家庭作业时,发现马赫写的一篇日记,内容告诉我,昨天发生的事是因为力量想要拿他的一只鞋当足球踢,而他见力量长得又高又壮,没办法,只好先出手打了他,谁知老师在没有清楚的情况下,便让他向力量道歉,心里非常委屈。

我重新处理这件事。

将两个孩子叫在一起,问清事情的原委后,再作出恰当的解决,他俩心服口服地手拉手回到了教室。

第三要注意与其它老师、学生家长一起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爱的环境追求个体目标,不利于形成各方面协作,共同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心理疏导的任务,必须依靠课内外各种途径的紧密配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一致才能完成。

心理疏导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建立校
内校外结合的心理疏导网络,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渠道的配合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信息中的积极因素,抵制和克服其消极因素,形成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全局合力。

在学校内部,个人负责,对个人奖惩的做法,虽然可以强化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但却可能以牺牲合作和其他方面不关心心理疏导工作为代价。

如有的学校把心理疏导工作看成既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任课老师的职责,学生在课堂上不守纪律,任课教师推班主任管,似乎授课教师可以不管学生的思想,不负心理疏导工作之责,即只管教书,不管育人。

在社会上,人们认为“育人”是学校的事,这种认识不利于唤起全社会的教育意识,不利于“共同育人”观念的树立,会导致“5+2=0”现象的出现。

所以我认为班上所有老师要与家长一起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爱的环境,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沐浴着爱。

总之,“关爱学生”是我们老师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责任,也是我们老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一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