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影像诊断–影像PPT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癌CT诊断》课件

肝癌CT诊断案例分享
病例1:肝硬化合并肝癌
该患者的CT扫描图像显示了肝脏的广泛结缔组织增 生,以及切面上可见的肝癌肿块。
病例2:细胞学诊断为肝细胞癌
该患者的CT扫描图像显示了具有典型强化效应的肝 癌病灶,进一步发现肝内病灶多,并合并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肝癌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肝癌CT影像的解读
病灶范围
肝癌的病灶区域出现局部密度增高的表现。
造影剂的应用
注射造影剂可以使病变的形态更加鲜明,有助于医 生快速准确地诊断肝癌。
肝癌CT诊断标准
1 病灶大小
肝癌病灶的大小通常定义为直径大于1cm。
2 病变程度
肝癌的分类和分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3 影像特征
根据影像学检查所显示的特征, 进而得出与诊断关键特征相关的概率。
危险因素评估
通过CT扫描检查肝脏的大小和形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肝脏疾病。
治疗和监测
在治疗肝癌过程中,CT扫描可在治疗期间进行监测,以确定肿瘤缩小的效果。
CT扫描的优点和局限性
1
优点:高清晰度
CT扫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展示了内部器官的细节和形态。
2
局限性:较高的辐射
进行CT扫描会暴露人体于较多的辐射,尤其对心脏和儿童更有影响。
肝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
吸烟是导致肝癌等多种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大量饮酒
长期饮酒是导致肝癌的另一个危险因素,但是沉重 的酗酒会增加肝癌的风险。
乙型肝炎病毒
患有乙肝病毒的人群比其他群体更容易患肝癌。
肝癌的分类
1
早期肝癌
即初级肝癌,由肝脏细胞癌症组成。
肝癌ct课件ppt课件

CT在肝癌诊断中的局限性
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对于某 些人群济条件 有限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负担。
CT成像过程中需要注射造影剂,部分 患者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或肾功能损伤 等风险。
03 肝癌的CT表现
肝癌的早期CT表现
01
02
03
04
肝脓肿
肝脓肿早期表现为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增强后病灶可 强化,但与肝癌的CT表现有明显区别。
与其他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
胰腺癌
结肠癌肝转移
胰腺癌表现为胰腺形态改变,可侵犯肝脏 ,与肝癌的鉴别需结合病史和其他影像学 检查。
结肠癌肝转移表现为肝脏内多发低密度病 灶,增强后无强化,与肝癌的CT表现不同 。
肝脏超声 通过超声波检查肝脏形态和血流 情况,发现早期肝癌和小肝癌。
CT检查 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肝脏扫描, 可以发现较小的肝癌病灶,同时 了解肝脏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 犯范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控制肝炎病毒感染
预防乙肝和丙肝等肝炎病毒感染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接种乙肝疫苗
、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02 03
避免长期接触致癌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胺等,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 险。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同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 免吸入有害气体。
体征
肝癌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黄疸、腹水、肝肿大等症状,部分患者可 能出现转移性肿瘤的体征。
02 CT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CT成像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X线束环绕人体某一部位进行一 定厚度的层面扫描,并利用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 再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肝癌影像诊断ppt课件

C-
动脉期
门脉期
腺瘤
年轻女性,与口服避孕药有关 右叶,单发,边界清,无肝硬化 中心出血常见 增强早期明显强化,中晚期呈等信号或略低
信号 有包膜,出现率95%以上,CT的显示率较MR
低
腺瘤
大腺瘤与HCC鉴别:前者除出血外,强化均 匀
结节型:最常见,多伴肝硬化,常为多个结节,
巨弥块漫型型::大例多成少小波为,见不及单较,一全个少为,肝癌肝广分。结硬泛布节化分广或,布泛多切的,个除小有癌机结半结会节数节多癌以融。灶上合,病而肉眼
下难与结节性肝硬化区分。
1.块状型:
块状型
2.结节型:
结节型
3.弥漫型:
弥漫型
三、肝癌的分型及分期
气液平
炎性假瘤
少见,无症状,AFP阴性 平扫:低密度,形态不规则 动脉期:无强化 门脉期:轻到中度强化,为环形和偏心结节
样强化,纤维间隔形成。病灶边缘的纤维组 织有强化成等信号而有病灶缩小的感觉
转移瘤
原发肿瘤史,CEA升高,AFP正常,无肝硬 化
多发小病灶为主 靠近大血管、胆管或包膜下 检查目的:发现病灶,判定性质,确定肝段
胰腺癌肝转移
胃癌肝转移 (环形强化)
少血供 MHC
淋巴瘤
继发多见,多数为NHL 结节型:单发或多发的结节影,无包膜。边缘较
清,密度较均。轻度强化。 弥漫型:肝体积大。整个肝脏信号不均,T1WI呈
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边界模糊 需结合其它征象,如脾大,腹腔及后腹腔淋巴结
多房脓肿:分隔强化,呈蜂窝状
周围实质因充血呈高灌注异常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114
肝脏常见恶性肿瘤—转移瘤
CT增强扫描 取决于肿瘤的血供,归纳以下几点: (1)病灶边缘强化:强化程度不一。 (2) 整个病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3) 动态扫描早期(动脉期),少数血供丰富的肿瘤强
CT表现(平扫)
形态及边缘 (1)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2)边缘清晰—有假包膜(晕圈征-Halo sign) 纤维组织增生 病灶周围肝组织受压 (3)边缘模糊—肿瘤浸润性生长
83
84
常见恶性肿瘤-肝癌
CT表现(平扫)
密度 1)低密度: 2)等或高密度:(少见) 3)混杂密度:囊变、陈旧出血、坏死、 钙化、脂肪变性
44
门脉期
45
平衡期
46
延迟期 6min
47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实质期
延迟期
48
49
50
51
CT平扫
CT强化 延迟扫描 52
常见良性肿瘤-肝血管瘤
MRI表现: 1.形态及边缘-类圆形、边缘清晰 2.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信号强度随TE时间延长(≤120ms)而增 高,称为灯泡征,一般瘤灶信号均匀,大的 病灶因血栓或纤维瘢痕而信号不均 3.增强扫描 周边结节样或棉絮样强化,逐渐向中心 扩展,延迟为高信号或等信号充填
53
54
55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 概述: 肝细胞腺瘤与口服避孕药及合成激素有密 切关系。
➢ 主要见于年轻妇女,偶见男性。 ➢ 多无症状,偶有腹痛。
56
常见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 病理: 肿瘤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有的带蒂。 镜下:肿瘤由分化较好、形似正常肝细胞的组 织构成,但无胆管结构。
肝癌CT、MR诊断PPT课件

冠状位T2WI
轴位FS T2WI
轴位DWI
轴位lava
50
51
病例三
A.动脉期显示肝右叶类圆形肿块周边呈环状强化(箭), 中心呈片状强化;B.门静脉期显示肿瘤中心呈高密度 强化
52
病例四
图1 CT增强显示左肝外叶肿块,边缘明显增强。 图2 肝左叶外侧殷肿块延迟增强,其远侧胆管扩张。
53
鉴别诊断
54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中年较多发 肝炎病史,肝硬化基础
老年多见 胆道结石、炎症、寄生虫病史
大体病理:质软,出血、坏死、囊 质硬,出血、坏死少见,囊变罕见(
变多见; 病灶坏死更彻底(密度更 凝固坏死+粘液,密度偏高),可见
低)
钙化
AFP+
CA199+
增强:“快进快出”,多血供
"慢进慢出", 少血供
罕见胆管扩张
39
AFP 癌胚抗原
51ng/ml↑ 11.39ng/ml↑
<10ng/ml <5.00ng/ml
40
平扫
41
动脉期
42
门静脉期
43
• 延迟9min
44
• 平扫 • 动脉期 • 门脉期 • 延迟9min
45
46
李朋远,男,60岁
病例二
47
48
动 脉 期 门 脉 期
延 迟 脉 期
49
12
如何理解肝癌的“快进”?
1、何谓“快进”? 比相对正常的肝脏强化早、幅度大
2、哪些疾病有“快进”特点? 肝细胞癌、血管瘤、FNH、腺瘤
13例一14Fra bibliotek 例一15
例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讲座)ppt模板

A,平扫右肝下叶边 缘5cm圆形外生性肿 块,不均匀低密度 B,动脉期肿瘤不均 匀强化
A
B
C,切除标本显示:
1,广泛出血(空箭),
2,胞浆内含大量脂肪的细胞
聚集区(直箭)
C
肝腺瘤--鉴别诊断
肝腺瘤:钙化和 血管期显著强化
A
A,CT平扫;B,
B
CT门脉期;C,
MR动脉期
C
肝腺瘤--鉴别诊断
肝腺瘤:包膜 T2
fatty liver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hypoattenuating hemangioma from hypo-dense to isodense. 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41 seconds later. D, 3 minutes 39 seconds later . E, 6 minutes 55 seconds
3,腺瘤:T1多为高信号,T2亦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 强表现与FNH类似,但可见包膜。
鉴别诊断
4,转移瘤:注意,T2像可见肿瘤中央坏死-高信号“靶征”和肿瘤周围水肿—高信号 “环征”,与低信号肝癌假包膜不同。 5,肝内胆管细胞癌:见讲义。 6,肝肉瘤:见讲义。 7,肝淋巴瘤:见讲义。
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血管期
延迟期
FNH--鉴别诊断
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原则
1,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可有更低信号 瘢痕区; 2,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痕更高信号;3, 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高—等信 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4,部分病例没有中央瘢痕,仅见线样分隔。
肝腺瘤--鉴别诊断
临床上好发育龄女性,与口服避孕 药有关;肿瘤细胞胞浆内含大量脂 质和糖原;CT和MR表现与FNH极为相 似,但易发生出血,没有中央瘢痕 和包膜。如果没有包膜,则与没有 中央瘢痕的FNH鉴别困难。
肝癌CT增强影像PPT课件

02
肝癌CT增强影像的解读
肝癌CT增强的影像表现
肝实质强化
肝癌病灶在CT增强扫描中通常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而正常肝实质在增强扫描中表现为高密度。
肿瘤血管强化
肝癌病灶内的肿瘤血管在增强扫描中通常表现为增 粗、扭曲或紊乱,这些特征有助于鉴别肝癌与其他 肝脏病变。
肝癌CT增强影像与其他影像技术的结合
01
肝癌CT增强影像将与其他影像技 术如MRI、超声等结合使用,形 成多模态影像诊断方法,提高诊 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02
通过多模态影像技术的结合,可 以更好地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和分子机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 更准确的指导。
肝癌CT增强影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造影剂在血管内流动时,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对造影剂的通透性不 同,导致造影剂在肝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内的分布和流动速度存在 差异,形成了肝癌CT增强的基础。
肝癌CT增强的临床意义
肝癌CT增强可以显著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尤其对于 小肝癌和早期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肝癌CT增强的影像特征,可以判断肝癌的恶性 程度、转移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误诊肝癌CT增强影像案例
案例一
患者男性,55岁,CT平扫显示肝脏右叶有一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密度均匀 ,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不明显,误诊为肝血管瘤。
案例二
患者女性,48岁,CT平扫显示肝脏左叶有一低密度肿块,边界较清,密度不均 匀,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升高不明显,误诊为肝脓 肿。
肝癌CT增强影像PPT课件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课件”

腹部超声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 应用
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非创伤性的检查方式,可以评估肝脏内部结构和 肿瘤性病变。它在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CT扫描能提供肝脏的精细解剖结构图像,并通过增强扫描可以更准确地检测 肝癌的位置、大小和血供情况。它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影像学检查所需要的准备工作
影像学检查通常需要患者禁食或饮食限制,并根据检查类型可能需要进一步 准备,如忌抽烟、停服某些药物等。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准备。
影像学检查所需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穿戴金属饰品和服装,持卡者需要 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和健康状况。遵循医生的指示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检查 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课件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本课件将重点介绍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应 用,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肝癌的概述
肝癌是肝脏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常见原因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等。肝癌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性
影像学诊断在肝癌早期发现、定性和定位中起着关键作用。采用不同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多角度的肿瘤信息, 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误判及解决方法
影像学检查结果中可能存在误判,如良性病变被误认为恶性病变。医生应该使用更具体的检查方法如病理学检 查和随访观察来确认和解决误判问题。
影像学诊断在肝癌治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
影像学诊断结果可以提供肿瘤的定量和定性参数,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手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 存率。
MRI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MRI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肝脏图像,对肿瘤的组织特征和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它对于诊断较小的肝癌病 灶和判断深浸生长的情况有独特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影像诊断–影像PPT
(一)肝癌的分期
T:原发性肿瘤,N:淋巴结,M:转移
T1:肝脏单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在2cm或以下,无血管受侵
T2:T1中3项条件之一不符合者
T3:T1中3项条件有2项不符合者
T2、T3二者中包括多发肿瘤但局限于一叶者
T4:多发肿瘤分布超过一叶或肿瘤累及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要分支
N:局部淋巴结;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局部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
(二)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选择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超声、CT、MRI、血管造影、核素扫描、PET等。
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检查方法。
其检查对人体无损伤,一般不需要用造影剂或做特殊的检查前准备,对鉴别囊实性病变及肝内、外病变的敏感性高。
超声检查可以作多方位、多层面的扫描,易于发现病变。
且可通过肝内血管、胆囊、韧带的部位而对病变的定位作出判断,部分肝癌的定性诊断也可通过肿瘤的回声特点而作出判断。
超声检查的最大局限性是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医生的技术及经验。
全身CT扫描应用于临床以来肝脏是最常用的检查器官之一。
随着检查仪器、造影剂的改进而不断完善,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
CT平扫可以显示密度较高的转移瘤,如类癌、肾癌、乳腺癌等的肝转移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增强扫描的目的主要是形成肝实质与病灶之间的密度差,以利诊断。
由于正常肝实质大部分由门静脉供血,肝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也就形成了密度差。
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可以了解肝脏肿瘤的位置,肿瘤的特点及对肝脏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MRI是继CT后影像诊断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MRI的特点是组
织对比分辨率高,能多方位成像,可通过其丰富的技术参数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非常准确和很有价值的影像资料。
增强扫描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多方位成像可对肝脏肿瘤的定位提供准确的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肝癌的影像表现
1.超声肝癌在超声检查时,多为低回声,且相对较均匀,约占80%;肿瘤周边可见低回声的晕环(50-70%),晕环的的厚度约为肿瘤的1/10,如果肿瘤内部有脂肪变性、肝窦扩张、出血、坏死、间质纤维变等,其内部回声可不均匀。
2.CT大部分肝癌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肿块或结节。
平扫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约12%的肝癌与正常肝实质的密度相等。
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瘤呈高密度,但由于其内的动、静脉分流,血流增速,高密度持续约20-30秒后很快即表现为密度不均,低于周围肝实质。
肿瘤的纤维包膜在早期呈低密度,但在15分钟以后可呈高密度。
表现为边缘不锐利但厚薄较均匀的细环影,这是包膜中纤维组织血供少,但细胞外间隙大,造影剂廓清较慢的缘故。
3.MRI肝癌的细胞学特征与其MR成像的表现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而言在T1WI由于瘤组织的T1弛豫时间较正常肝组织长,肝癌主要表现为低信号。
这对于巨块型和结节型肝癌MRI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而对于弥漫型肝癌由于肿瘤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MRI常不能显示出病变的范围。
杨教授特别指出,肺癌的早期症状另外有20.8%的病灶表现为与肝实质相同的中等信号,甚至是中高信号。
可能与肿瘤内铜含量较高及瘤内脂肪变性和出血变化有关。
早期肝癌在T1WI常可表现为中高信号强度,相反在T2WI则与肝脏信号相似,其原因可能是瘤内有脂肪或脂肪变性。
通过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的同相位(Inphase)和反相位(outphase)成像有助于鉴别。
在T2WI由于瘤组织的T2弛缘时间延长,呈长T2的表现。
93.7%的病灶表现为不均匀中高信号强度,当然,在有肝硬化背景的情况下,由不典型增生结节发展而来的早期或小肝癌,由于其瘤内含有铁质物质也可在T2WI上表现低信号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4.肿瘤包膜是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重要征象。
称为所谓的”环征”。
在T1W加权像表现为肿瘤周边环形低信号影,而在T2W加权像则表现为内层是低信号(纤维组织),外层为高信号强度(小血管和胆管结构)。
发现>3cm与<3cm的肝癌比较前者显示包膜明显少于后者。
增强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极为关键。
肝癌MR动态增强扫描上的典型表现与CT相似,呈”快进快出”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