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时间和位移
第六讲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初高中衔接】2021年新高一物理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

第六讲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点一、位移时间公式[提出问题]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虽然速度时刻变化,但只要时间足够小,速度的变化就非常小,如果把每一小段△t 内的运动看做匀速运动,则矩形面积之和等于各段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如果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得非常非常细,当△t→0时,各矩形面积之和趋近于v-t 图线下面的面积,如图所示。
设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试通过V-t 图像推导其位移公式。
答案:方法一:用图形推导由前面的讨论可知,当时间间隔分割得足够小时,折线趋近于直线AP ,由此可以求出匀变速运动在时间t 内的位移,它在数值上等于直线AP 下方的梯形OAPQ 的面积(如图丙).这个面积等于21201122S S S OA OQ AR RP v t at =+=⨯+⨯=+,即位移2012x v t at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方法二:用公式推导由于位移x vt =,而02t v v v +=,又0t v v at =+,故002v v at x t ++=⨯,即2012x v t at =+.[要点提炼]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v0t+12at22.当v0=0时,x=12at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当a=0时,x=v0t(匀速直线运动)4.公式中x、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若选v0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加速,a取正值;物体减速,a取负值.若位移为正值,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若位移为负值,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5.公式x=v0t+12at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经典例题]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是0.50m/s,加速度是20.10m/s,那么第4s末的瞬时速度4v=____,头4秒内的平均速度4v=____,4秒内通过的位移4s=___,第4秒内通过的位移IVs=____。
【答案】0.90m/s0.70m/s 2. 80 m0.85m【详解】[1]第4s末的瞬时速度为4040.90m/sv v at =+=[3][2]头4s 内的位移为240441 2.80m 2s v t at =+=则头4s 内的平均速度为4440.70m /s s v t ==[4]头3s 内的位移为230331 1.95m 2s v t at =+=则第4s 内通过的位移为2.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2m/s 2,求:(1)第5s 末物体的速度多大?(2)前4s 的位移多大?(3)第4s 内的位移多大?解析(1)第5s 末物体的速度由v t =v 0+at 1得v 1=0+2×5m/s =10m/s(2)前4s 的位移由x 1=v 0t +12at 2得x 1=0+12×2×42m =16m (3)物体第3s 末的速度v 2=v 0+at 2=0+2×3m/s =6m/s则第4s 内的位移x 2=v 2t 3+12at 23=6×1m +12×2×12m =7m 答案(1)10m/s (2)16m (3)7m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_____的瞬时速度,还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适用于学生自学、家长指导、知识点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vt,其中v为恒定速度,t为运动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v0t+(1/2)at2,其中v0为初速度,t为运动时间,a为加速度。
图像表示位移:纵轴为位移,横轴为时间,位移-时间图像。
[知识点分析]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计算相对简单,但理解如何获得计算公式,理解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线段和横纵坐标围成的面积为位移。
举例:汽车以恒定速度7.3m/s直线行驶在公路,请问行驶20秒后汽车的位移是多少?思路:分析是何种运动在运用该运动的相关公式。
分析过程:汽车速度恒定且直线运动,则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vt,则7.3m/s*20s=146m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一样,在图形方面都是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线段和横纵坐标围成的面积,匀变速直线运动围成的图形是梯形,在理解梯形面积为位移时,运用将梯形分割成很多小梯形,然后每个小梯形用很接近小梯形的长方形近似代替,则可以理解梯形面积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一般懂得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计算相关物理量。
举例:汽车从静止状态直线以6.4m/s加速5s后,稳定行驶,请问汽车从静止到稳定行驶前的位移是多少?思路:先分析物体是何种运动以及已知物理量,再考虑用相关公式计算问题。
分析过程:汽车从静止直线恒定数值加速,即可知物体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理量有:初速度0m/s,运动时间5s,加速度6.4m/s2,需要计算的是位移,相关公式可想到x=v0t+(1/2)at2,计算位移为:0m/s * 5s + (1/2)* 6.4m/s2* 5s * 5s = 80m三、图像表示位移速度-时间图像展现速度和时间信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斜率为速度;同样展现位移和时间的信息,可以建立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位移的坐标轴。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 时间与位移课件

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若A、B两点的位置坐 标分别为xA和xB,则物体的位移为Δx=xB-xA.
Δx的数值表示位移大小,Δ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
同,Δx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思考判断 (1)位置坐标就是位移.(×)
(2)初末两位置坐标为正时,位移一定是正.(×)
(3)初末两位置坐标为负时,位移可能为正.(√)
运动的描述
2
时间和位移
一、时间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
(2)时间间隔表示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
是秒,它的符号是s.
思考判断
(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 (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 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 (3)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 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25日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
(3)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国际单位
为米(m).
A
B (1)路程与运动方向无关。在同一条运动轨迹上,从A 运动到B 和从B运动到A路程相同。
(2)位移只跟初末位置有关,与实际的运动轨迹无关。
(3)路程相等时位移不一定相同,位移相同时路程不 一定相等。
针对训练1.一操场跑道全长400 m,如图所示,其中CD和 FA为100 m长的直道,弯道ABC和DEF均为半圆形,长度各为 100 m.一运动员从A点开始起跑,沿弯道ABC,直道CD和弯 道DEF到F点,求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
进一步强调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②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③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学科。
高中物理课程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对学生们的复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其中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运动的图像、图表表示方法等。
常见的运动学公式有:v = s/t(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a = (v2-v1)/t(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s = vt+1/2at2(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等。
2.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力学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而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力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牛顿三定律、受力分析、质点运动规律、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牛顿三定律: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原来的状态,即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②物体所受的作用力等于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反作用力,且两力之间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③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外力,方向与该外力的方向相同,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3. 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对于受到多个力作用的物体,需要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的方向。
4. 力的合成和分解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可以把它们分解成任意两个方向上的力,也可以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合成为一个力。
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5. 质量、重力和重力加速度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量。
质量单位为千克。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单位为牛顿。
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为9.8 m/s2。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是如此基础和普遍,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然而,在物理学的微观世界中,时间和位移变得极其重要,它们是构建宇宙模型的基本元素。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中的时间和位移概念。
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时间。
在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测量事件顺序或持续时间的量。
它是绝对的,意味着无论在何处,时间的流逝都是一致的。
例如,不论在地球还是火星上,一秒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时间单位可以是秒、分钟、小时、天等,它们根据特定的需求和场合被使用。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位移。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直线距离。
它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位移是一个矢量,因为它包含方向和大小两个要素。
例如,如果你从家里的位置走到公园,位移就是从家到公园的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改变了行走的方向,那么你的位移也会相应地改变。
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需要了解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这些都是时间和位移的函数。
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量。
通过使用这些概念,我们可以理解并预测物体的运动行为。
时间和位移的概念也与能量和动量等物理量密切相关。
例如,动能和势能是描述物体由于运动或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形式。
同样地,动量和冲量也是描述物体运动和力作用的物理量。
这些概念都与时间和位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时间和位移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能量转换以及许多其他物理现象都至关重要。
通过在高中阶段学习和掌握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时间长度。
具有瞬时性和不可逆性。
时间瞬时即逝,无法被人们控制和改变。
在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位移、速度等物理量密切相关。
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变化,通常用矢量表示。
高中物理必修一:2.时间和位移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方向
位移
需考虑方向
路程
不需考虑方向
大小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路程;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 算术加法
说明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求矢量,则
必须说明其大小和方向。
3.矢量和标量
(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质量、长度、时间、路程、温度、距离等.
结论: a.矢量相加(求合矢量)遵守的定则不同于标量相
加的法则,三个位移矢量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关系.
b.合位移可以大于、小于、等于分位移.
c.矢量前面的“+”“-”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 小.
(1)位置: 状态量,与物体的某一状态相对应,与 时刻相对应.
(2)位移: 过程量,与物体的某一过程相对应,与
2.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
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在荧光屏上观察到
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
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A的C是(
)
A.小分队行军的路程甲大于乙
B.小分队行军的位移甲大于乙
C.小分队的行军时间相等
D.小分队甲的行军时间较长
(2)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速度、位移等.
(3)运算法则:标量遵循的是代数运算法则,而矢 量遵循的运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①一维矢量:我们可以规定一个正方向, 凡是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的矢量都用 “+”号来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的用“-”号来表示.把矢量运算转化 为代数运算.
2.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第一章时间和位移导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课前预习1.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时刻与物体的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2.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到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3.矢量和标量:既有又有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
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守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
4.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如图1—2—6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 =___________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维坐标系,用________表示位置,用位置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位移.课堂合作知识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2.如图为时间轴,请你标出第3s、前3s、第3s初、第3 s末、第n s,并说明它们表示时间间隔还是时刻,如果表示时间间隔,则表示多长时间?知识点二:路程和位移3、观察教材图1.2—2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4、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 出发,向北走了40 m ,到达C 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 ,到达B 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这位同学由A 到B 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比较出算术相加与矢量相加的法则吗?知识点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5、如图计算物体由A 到B 坐标变化量Δx= 那么物体由B 到A 坐标变化量Δx= 问: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典题探究】例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 .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 B .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C .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D .一节课45 min例2.从高为5 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 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为3 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B .小球的位移为7 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C .小球的位移为3 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D .小球的位移为7 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例3.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 ,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 B .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 甲=3 m ,X 乙=-5 m ,则X 甲>X 乙 C .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 .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巩固练习】1.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学习、生活等的时间;X/m.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1min等于60s,所以1min可分成60个时刻;D.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秒、分、时。
原创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人教版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vt。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其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t图线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的矩形的面积。
如图所示。
1.当“面积”在t轴上方时,位移取正值,这表示物体的位移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2.当“面积”在t轴下方时,位移取负值,这表示物体的位移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微分与极限思想的应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由加速度的定义易得速度的变化量Δv=a·Δt,只要时间足够短,速度的变化量就非常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可以用熟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近似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如图所示,甲图中与Δt对应的每个小矩形的面积就可以看做Δt时间内的位移。
如果把每一小段Δt内的运动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各段Δt 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之和。
时间Δt 越短,速度变化量Δv 就越小,我们这样计算的误差也就越小。
当Δt →0时,各矩形面积之和趋近于v 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
由梯形面积公式得x =v0+v ·t 2在任何运动中都有x =v ·t因此v =v0+v 2(适用匀变速直线运动) 把v =v0+at 代入x =v0+v ·t 2得x =v0t +12at2 2.公式的矢量性公式中x 、v0、a 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v0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0同向,a 取正值。
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0反向,a 取负值,若位移的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若位移的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3.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4.公式的特殊形式(1)当a =0时,x =v0t(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共33张PPT)

答案:390 m
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如果只有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能否用位移公 式解决?
能,但不简便
位移公式: 速度公式:
联立求解,消去时间t
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公式:
速度公式:
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缺“t”公式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如果在所研究 的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利用这个公式求解,往 往会更简便。
A.
B.
C.
D.
当堂训练
3.(多选)一辆小汽车在水平地面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 运动,某时刻该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则( ) A.2s末小汽车的速度为10m/s B.6s内小汽车的位移为30m C.4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D.第3s内小汽车的位移是7.5m
4.在某次一级方程式赛车会上,某车手驾车沿直线赛道匀加速依次通过A、B、C 三点,已知由A到B,由B到C的时间分别为t1=2s,t2=3s,AB的距离x1= 20m,BC距离x2=60m,赛车在此赛道的最大速度为Vm=38m/s,求: (1)赛车匀加速的加速度以及通过A点时的速度; (2)赛车通过C点后还能加速的距离。
衍生: 求位移:
求加速度:
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例3.动车铁轨旁两相邻里程碑之间的距离是1km。某同学乘坐动车时, 通过观察里程碑和车厢内电子屏上显示的动车速度来估算动车减速进 站时的加速度大小。当他身边的窗户经过某一里程碑时,屏幕显示的 动车速度是126 km/h。动车又前进了3个里程碑时,速度变为54 km/h。 把动车进站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动车进站的加速度是多少? 它还要行驶多远才能停下来?
次飞机着舰时的速度为80m/s,飞机钩住阻拦索后经过2.5s停下来。
高中物理位移公式大全总结及例题

高中物理位移公式大全总结及例题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主要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公式。
1.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o s = vto其中:▪s:位移(m)▪v:速度(m/s)▪t:时间(s)这个公式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即速度)乘以运动时间,就等于物体的位移。
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o s = v₀t + 1/2at²o其中:▪s:位移(m)▪v₀:初速度(m/s)▪t:时间(s)▪a:加速度(m/s²)这个公式表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1/2乘以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其他常用公式:o末速度公式:v = v₀ + ato平均速度公式:v̄= (v₀ + v) / 2o中间时刻速度公式:vₘ = v₀ + 1/2at3.公式的应用这些公式在解决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中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公式,结合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时间、加速度等。
4.注意:•在使用这些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一般采用国际单位制。
•对于不同的运动情况,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题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
5.例题一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s,求物体的位移。
解:•已知:v = 2m/s,t = 5s•求:s•根据公式s = vt,代入数据得:s = 2m/s × 5s = 10m•答:物体的位移为10m。
6.总结位移公式是高中物理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公式。
掌握这些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对于解决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7.温馨提示:•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画示意图:在解题过程中,画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找出解题思路。
2020年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衔接点02时间、位移和路程(含解析)

16.一位同学从 A 地出发,向东走了 400m 到达 B 地,又向西走了 700m 到达 C 地,再向南
走 400m 到达 D 地。试求:
(1)该同学走了多少路程?
(2)该同学到 D 地时离出发点 A 地的位移?
【答案】(1)1500m(2)500m,方向由 A 指向 D
【解析】该同学走过的路程:400+700+400=1500m;
瞬时
表示某一 过程
联系 两个时刻的 间隔 即为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3.位移、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定义
区别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它是质点 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
位移
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置指向末位置
路程 路程是质运动轨迹长度
【答案】C
【解析】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
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运动的轨迹不一样,则路程不同.但是位置的变化相同,即位移
是相同的.故①④正确.
7.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 x 甲=3m,x 乙= -5m,因为甲的位移为 正,乙的位移为负,所以 x 甲>x 乙 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 50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
该同学到 D 地时离出发点 A 地的位移: (700 ‒ 400)2 + 4002m = 500m,方向由 A 指向 D.
17.某十字路口的监控录像显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 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
的左侧 20m 处;过了 2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 3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基础梳理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中的面积。
2、公式:x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 t图像中与之间包围的梯形面积。
2、公式x=公式为矢量式,取为正方向,当物体做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做运动时,a取负值3、推论v2-v02 = 2 a s矢量式,使用先规定正方向,以便确定各量的正负4、平均速度公式v平=(v0+v)/2 x=vt二)要点突破1.应用微分与极限思想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课堂探究]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抛出,得到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3—6所示.试求出它在前2 s内的位移,后2 s内的位移,前4s内的位移.总结:总位移x=(课堂训练)一质点沿一直线运动,t=o时,位于坐标原点,图2—3—8为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由图可知:(1)该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x=.(2)在时刻t= s时,质点距坐标原点最远.(3)从t=0到t=20 s内质点的位移是;通过的路程是;2.公式的选择例1.一辆汽车以1 m/s2的加速度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巩固练习】(1)、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2)、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上一个斜坡,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少时间?(3)、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关闭油门后后做匀减速运动,经过6s停下来,求汽车刹车后的位移大小。
例2)一艘快艇以2 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6m/s.求这艘快艇在8s末的速度和8s内经过的位移【巩固练习】(1)、一辆载满乘客的客机由于某种原因紧急着陆,着陆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着陆前的速度为60m/s,问飞机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为多大?(2)、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经过路口时,其速度为36km/h,经过路口后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求:(1)加速3s 后的速度和距路口的位移(2)从开始加速到达该路所限制的最高时速72km/h 时,距路口的位移。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考点梳理:要点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________2.图象表示:在v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的大小.&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利用微分思想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_________直线,其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____________!说明:①公式中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 取正值;当物体做减运动时,a 取负值.②若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简化为x =____________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①平均速度的一般表达式:txv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_______(用o v , v 表示),也等于_________的速度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① 公式:S 2-S 1=S 3-S 2=S 4-S 3=…=S n -S n-1=△S=__________ ②推广:S m -S n =_______aT 2二、典例分析:题型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求位移例1.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抛出,得到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3—6所示.试求出它在前2 s内的位移,后2 s内的位移,前4s内的位移.变式练习:一质点从0时刻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1s时离原点最远=2s时离原点最远=3s时回到原点=4s时回到原点,路程为10m题型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例2.一架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60m/s,滑行20s停下,它滑行的距离是多少(试用多种方法解答)@题型3:典型易错题例3.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有障碍后就立即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的5 S的位移是多少(试用多种方法解答)·题型4:生活中的运动问题…例4.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h。
高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学问要点总结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其次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 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外形相对于所要争论的问题可以无视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 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 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一样。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 速度的测量v =∆x〔试验〕①原理:∆t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 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依据实际状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 4∽6V 低压沟通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220V 沟通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假设使用 50Hz 的沟通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 。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加速度4(1) 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a =∆v(2) 定义: ∆t,其方向与 Δv 的方向一样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一样。
(3) 当 a 与 v 0 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 a 与 v 0 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定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 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 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 a 恒定。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时间和位移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
下面是一篇关于时间和位移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
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位置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常见考点考法
这部分知识难度也不大,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出现,且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高考中单独出现的几率比较小。
常见误区提醒
时间与时刻:时间表示一个积累过程它是由无数个连续时刻即时间点累积的结果,包含了物体运动、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对应的是一个运动过程。
而时刻则表示某一个时间点没有延续更不能累积,是物体运动、发展过程中到达的某一个状态。
如果我们把时间当成一个录像过程,那么时刻就只能是一张照片.
位移与路程:路程是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在同学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然而为了物理的学习我们大家不得不去强迫自己接受位移这一概念。
路程很容易理解也就是我们所走过的路径的总长度,而位移则表示是物体始末位置的改变,表示为始末位置之间的线段长度。
在物理中路程需要考虑物体的具体运动过程,而位移则不需要考虑这些。
例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有5公里的路
程,我们就要具体考虑小明的运动路线,但要考虑小明的位移,我们只需要从小明的起始位置(家)到小明的末位置(学校)之间做一条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就表示位移的大小,
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而不必再考虑具体小明走的什么路线.
矢量与标量:由于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对与标量只需直接对其进行代数运算即可,而矢量由于存在方向性,因此对矢量进行运算时应当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