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用于生态护岸工程

合集下载

河道底泥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分析

河道底泥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分析

河道底泥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分析摘要:自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以来,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纳管截污、河道清淤、补水调水、生态修复、水体自净”等治理措施进行了水环境整治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文章分析制约水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水体、底泥的整体监测和研判,确定河道底泥污染是影响水环境的主要原因,本着“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的治理原则,针对河道底泥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河道底泥;污染治理措施;资源化利用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行业的发展决定了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制造业发展所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加上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河道污染问题严重,甚至严重威胁到了周边自然、生态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对河道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速推进水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首要解决的难题。

因此,深入分析当下河道整治中水污染治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探索应对和解决的方法是十分必要、迫切和有意义的,更是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1河道底泥整治内容和必要性河道底泥整治是环保事业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涉及范围广、项目内容多、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是依据现代环保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对河流生态环境以及周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整理,从而逐步缓解、改变直至重塑健康、平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河流生态环境。

一般来说,河道整治包括环境监测、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多项内容,而水污染治理在整个河道整治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其治理成效将直接关系到河道底泥整治工作的质量。

另外,环境监测、生态保护以及后期的生态修复也都与水污染治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强化水污染治理、提高其工作成效是当下河流整治工作的关键,也是完成国家生态环保目标的重要手段。

事实证明,只有全力推进河道整治以及水污染治理工作,才能实现对水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保障人们生活的健康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2)

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2)

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是一种在河道、湖泊、海滩等水体中进行沉积物清除和生态修复的施工方法。

该工法通过清除水体底泥、建设驳岸来改善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二、工法特点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的特点如下:1. 环境友好:底泥清除和驳岸建设过程中,不会对水体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或破坏。

2. 节约成本:与传统的底泥清除和驳岸建设方法相比,该工法具有更低的成本,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提高水质:清除底泥可以有效去除富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提高水质。

4. 生态修复:驳岸的建设可以增加水体边界和生物种类,提供生境,促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

5. 治理效果长期稳定: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适当的建设方式,可以确保驳岸的稳定性和长期效果。

三、适应范围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水体环境,包括河道、湖泊、海滩等。

无论是城市内的河流和湖泊,还是乡村山区的水系,都可以采用该工法进行底泥清除和生态修复,从而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四、工艺原理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底泥清除和驳岸建设来实现水体环境的治理和修复。

底泥清除时,可以采用机械挖掘、水力冲击和吹扫等方法,在不破坏当前水体环境的情况下将底泥清除。

驳岸建设时,可以利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填筑,结合岸坡的设计和植被的种植,形成稳定的驳岸。

五、施工工艺底泥疏浚原位生态驳岸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对施工区域的水质、底泥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施工方案和时间安排。

同时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2. 底泥清除:根据实际底泥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清除,确保彻底清除污染物和富营养物质。

3. 驳岸建设: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填筑,结合岸坡的设计和植被的种植,形成稳定的驳岸。

4. 监测和调整:施工完成后对驳岸的稳定性和水质进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及时解决问题。

土壤固化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土壤固化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第20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20 No.5 2020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20收稿日期:2020-03-17作者简介:张 敬,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土壤固化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张 敬,唐继韵,朱宇虹(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233)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土壤固化剂的分类及固化性能,总结土壤固化技术在河道底泥固化、生态护岸(护坡)建设等河道治理中的工程实践和研究结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土壤固化技术在河道治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壤固化;底泥固化;生态护岸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5-0150-03引言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通过用土、水泥进行混合试验,试图找到以当地土料为主要原料的廉价筑路材料[1],当时被命名为“水泥土”。

随着后续对水泥土配比、工程性质、微观结构等方面研究的日趋深入,陆续有研究提出掺入其它添加剂以弥补水泥土的不足,形成了“土壤固化剂”的概念[2]。

土壤固化剂可在常温下直接胶结土壤颗粒表面或与黏土矿物反应生成胶凝物质,从而改善和提高土壤的工程技术性能,其本质是与固化剂与土壤颗粒之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改善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以强化土壤颗粒间的连结结构[3]。

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固化剂的配比研究、改变土壤性质原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研究,固化剂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水土保持、水利工程、以及农业工程等领域[2,4-7]。

一、固化剂的分类土壤固化剂在外观形态上,主要有粉体和液体两种,按照主要化学成分则分为四种:无机类固化剂、有机类固化剂、有机无机复合类固化剂和生物酶类固化剂[3]。

(1)无机类固化剂:以无机材料为主剂(主要有水泥、石灰、粉煤灰、各类矿渣等),有些添加少量激发剂[8]。

这类固化剂主要是通过自身水解、水化及其水化产物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物增加土壤强度[9]。

浅谈湖泊疏浚底泥干化及利用

浅谈湖泊疏浚底泥干化及利用

浅谈湖泊疏浚底泥干化及利用摘要:环保疏浚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污染底泥产生,如果按照传统的底泥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就必须寻找大量的土地来进行堆置,然后再利用自然干化的方法进行固结利用,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势必会成为影响环保疏浚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增加了工程投资,所以如何能使疏浚底泥快速干化,并且资源化利用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污染底泥疏浚干化资源化1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湖泊、河流等水体,导致我国许多湖泊、河流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大量积聚在湖泊底泥中,对水体而言,底泥成为了入湖物质如有机物、污染物、营养盐等的蓄积库,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湖泊底泥中的营养盐、重金属、有毒化合物等通常是上覆水体的数倍,且污染程度仍有继续加剧的趋势[1]。

根据近期国家环保总局发表的环境公报,目前我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湖泊污染底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构成了威胁。

2 疏浚底泥的脱水处理2.1自然干化脱水通常在疏浚底泥堆场内堆存实现,底泥干化过程中,底泥一般简单地放置在一片较为开阔的地方,在干化的第一天,底泥中的水分大部分得到分离,浮泥下的水层通过渗流排入砂层,底泥依靠蒸发继续进行干化,直至其含水率达到处理要求。

为防止散发臭气,孳生蚊蝇,底泥在干化前需进行稳定化处理,自然干化脱水是最简单但是耗时长,需要大量土地的一种底泥处理方法。

2.2机械脱水借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机械脱水技术,目前已有部分实例应用于疏浚底泥的工程实践中。

在借鉴污水厂污泥脱水技术应用于疏浚底泥脱水时,应考虑疏浚底泥和污水厂污泥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其中:①疏浚底泥相对于污水厂污泥,其可压缩性、比阻和有机质含量都很低,因此比污水厂污泥易于脱水;②污水厂污泥脱水前含固率一般为3%~6%,而疏浚底泥含固率一般为5%~10%;③疏浚底泥中含有石块、渔网等大件垃圾,必须在脱水前进行筛选予以去除,否则妨碍和破坏脱水机械的正常运转;④污水厂污泥的产生相对是连续的、均匀的和长期的,而疏浚底泥的产生一般是间歇的、不均匀的和短期的;⑤污水厂污泥的排放尾水可以较为方便的回流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而疏浚底泥脱水尾水一般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而必须进行单独处理,达标后可回注水体。

河道底泥轻质建材化利用和效用分析

河道底泥轻质建材化利用和效用分析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4期河道底泥轻质建材化利用和效用分析蔡 壮(北京市密云区潮白河道管理所,北京市 101500)摘要:河道底泥每年产生量巨大,大量底泥堆置不仅影响了河道的畅通,而且底泥中含有重金属也会造成水质污染。

如何对河道底泥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从低成本、高效率、大批量消纳疏浚底泥出发,结合河道底泥的理化性质,在总结传统底泥处置和利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其转化为轻质建材的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的重金属固化效应。

关键词:河道;底泥;轻质建材;效用0 引言河道底泥是水体中的泥沙、矿物和有机质经过一系列反应而形成的。

在工业污染加剧的背景下,工农业污染物流入河内最终沉积到底泥中,导致重金属污染严重,进而影响地下水、森林和土壤等生态系统,如来自采矿业的Sb、As、Mn、Pb以及来自农业生产的Co、Zn、Cd和Cu。

同时也危害河道中的生物,进入到食物链系统中。

传统就地堆置或填埋会导致重金属继续沉淀,还会以硫化物等形式进入到环境中,继续造成污染。

因此,河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如结合粉煤灰使用碳酸钙技术制作覆盖材料。

但是传统底泥利用方法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且不能保证有效防止污染,探索一种无污染的高效利用方法成为必然选择。

1 河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概述1.1 河道底泥的常见处置方法1.1.1 上覆水曝气技术。

通过充氧,改善水质,对氧化硫化物的去除率高达90%,也有一定的吸附态氨氮功能。

1.1.2 覆盖技术。

在底泥上覆盖隔绝材料,吸附重金属,如使用天然富含钙的黏土矿物、生物炭、脱碱赤泥、粉煤灰等。

1.1.3 电动力学技术。

通过直流电场驱动阴阳离子向阴极和阳极迁移,主要用于去除重金属。

1.1.4 生物修复技术。

培植水生植物,实现除臭和去除重金属,如荷花、睡莲等。

驯化土著微生物,如使用沸石去除氨氮磷等有机质。

1.1.5 异位修复技术,进行疏浚脱水,将底泥从河道中清出。

1.2 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技术1.2.1 农林利用。

浅析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用于生态护岸工程

浅析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用于生态护岸工程

浅析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用于生态护岸工程发表时间:2018-03-14T14:16:44.8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作者:董家晏1 李峰2 李阳3 陆剑飞4 田旭1 [导读] 为了维持河道正常的泄洪和畅通以及改善水质等问题,我国每年都会开展大规模的河道疏浚清淤,由此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

1.堡森(上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大丰市沿海水利工程有限公司3.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4.上海市崇明区农村水利管理所摘要:本文介绍了河道底泥处理的现状及由此产生的问题,结合底泥原位固化技术在上海崇明横沙岛惠丰村河道治理中的工程实践和技术研究,提出了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应用于生态护坡护岸的新型技术理念,对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底原位固化资源化生态护岸河道生态化治理1.概述为了维持河道正常的泄洪和畅通以及改善水质等问题,我国每年都会开展大规模的河道疏浚清淤,由此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

由于底淤泥其天然含水量高、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具有触变性和流态性,造成其运输困难、填埋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工程性质差,不能直接为工程所应用[3]。

因此,河道底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应用等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国家为此也耗费巨资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处理。

通过技术处理将废弃的底泥转化为能利用的再生土资源成为当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主流方向。

2.河道底泥处理现状浅析目前,传统河道疏浚底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抛泥处理、吹填造地、物理脱水、焚烧等,这些传统的处置方法存在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运输费用巨大,处理成本高,处理周期长,淤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化学固化法虽然可以通过控制固化剂的配方及掺量以满足各种工程的需要,但需要周转处理,运输成本较高。

3.原位固化生态护岸技术概述原位底泥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简称ISER生态护岸,是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中小型河道普遍存在的底泥资源化利用困难、处理成本高、岸坡坍塌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底泥重金属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经过反复研究探索和实践论证的一项生态、安全、实用、无二次污染且综合成本低的生态护岸工程技术。

河道底泥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探讨

河道底泥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探讨

河道底泥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探讨摘要:河道底泥是环保治理的问题之一,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可以将河道底泥转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以下就是本文对河道底泥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内容的研究,希望可以促使河道底泥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以此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落实。

关键词:河道底泥;底泥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体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底泥是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河道底泥含有的污染物较多,这些污染物会进入水体污染地下水。

此外,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分解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得水体呈现出厌氧状态,厌氧微生物作用于有机污染物可以继续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加重水体的污染程度。

因此科学合理处置河道底泥,将其转变为可利用的资源是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值得研究的内容。

1河道底泥类型1.1有机污染物河道底泥中含有的有机污染较多,有机污染物释放能力和迁移能力较大,可以长期残留在底泥里,并释放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产生严重的毒害。

一些有机污染物的矿化需要诸多的氧气,期间释放出来的甲烷、硫化氢等物质会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1.2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河道底泥污染物质之一,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尽管可以被水生动植物吸收一部分,但是没有吸收的部分会沉入底泥中,以内源污染的形式向水体中释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此时为藻类植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容易引发水华事件[1-2]。

1.3重金属河道底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

在水环境参数和底栖生物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会释放出来,导致水体严重污染。

重金属在某些水体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高毒性的金属化合物,并在食物链的作用下产生毒性放大作用。

2河道底泥处理技术2.1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河道底泥处理技术之一。

所谓化学修复技术需要向河道底泥中加入化学试剂,加入的化学试剂与底泥中污染物会发生化学反应,由此降低河道污染物的毒性。

现阶段河道底泥治理中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别是电修复、玻璃化、臭氧氧化、洗脱等。

淤泥固化及资源化技术在东引运河内源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淤泥固化及资源化技术在东引运河内源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淤泥固化及资源化技术在东引运河内源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孙先锋(大连理工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85)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黑臭水体治理要求的提高,清淤量逐年上升,河道淤泥处置已成为推进水生态建设的关键。

以广东省东莞市东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内源治理工程为基础,介绍了一套完整的河道淤泥处置技术,运用机械脱水工艺可将含水率95%的淤泥脱水至含水率40%,实现了污染淤泥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标,较好地解决了淤泥二次污染和消纳场地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机械脱水;资源化利用引言2019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2019年东莞市樟村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方案》,明确指出“重点整治城镇河涌,坚决攻坚,促进2019年国考樟村断面水质全部达标(V类)”。

东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花园新村红川路桥,控制流域面积为843 km2,包括了东引运河至寒溪河流域的东城街道、松山湖高新区(生态园),以及桥头、企石等13个镇街。

松山湖(生态园)内源治理工程是东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主要内容是河道清淤、淤泥固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治理范围包括干支流河涌(排渠)20条,河涌整治长度29.8km,采用异位处理工艺,清淤总量67万m3,日高峰清淤量为3800 m³/d(水下方),采用机械脱水处理工艺,设置淤泥固化场、泥饼消纳场各1座。

本项目的目标是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通过清淤及淤泥处置实现城镇内河涌消除黑臭,对樟村断面达到地表Ⅴ类水质形成有力保障。

1污染现状由于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导致东引运河流域河道淤积严重,景观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根据监测点位所在河段2019年1~6月平均水质数据显示,除南畲塱排渠和埔心排渠在个别月份达到V类水标准外,其余河涌均为劣V类,氨氮为该片区主要特征污染物,其次为TP和COD。

淤泥中重金属铬(Cr)含量指标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筛选值,水体与淤泥污染严重,河涌水体黑臭。

浅谈淤泥固化在河道清淤中的应用

浅谈淤泥固化在河道清淤中的应用

浅谈淤泥固化在河道清淤中的应用摘要:河道清淤工作是河道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本文将围绕淤泥固化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淤泥固化;特点;方法;应用1 前言城市河道清淤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同时应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实施策略。

2 河道清淤概述目前河道清淤已经从过去的仅以提高河道防洪、排涝和灌溉能力的传统水利工程目标向生态水利目标拓展,也就是说在很多河道清淤工程的目标中都含有减少河道内源污染,为河道水质改善提供保障的工程目的。

历史上,农村河道的清淤工程多是基于人工体力劳作的方式来完成,而大型清淤装备、清淤船只也基本上是为了港口、航道或大江大河的大规模疏浚工程而建造,无法进入中小河道进行施工,因此中小河流清淤工程一般没有非常合适的清淤装备进行施工。

与农村河道清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淤泥的处理问题。

过去农村河道广泛存在“挖河泥”的冬季作业,并有将挖出来的河泥进行沤肥后作为肥料使用的习惯,这种习惯很自然地解决了淤泥的去向问题。

而现在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导致了一些农村河道遭受了工业污水排放的污染,而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使得一些小型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被弃置于河道之中。

由于这些原因,一些河泥成为“污泥”,其性质不再适宜直接还田或经过沤肥后作为肥料使用。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也使得原先用河泥沤制的肥料逐渐丧失了需求。

过去我国在航道、港口和大规模的内河疏浚工程较多,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机械设备。

“十五”期间,围绕河湖治理时底泥中污染物的去除问题开展了较多的“环保清淤”工程,即,指将河湖底泥中聚集的污染物通过清淤方式移出湖泊、河流的工程。

环保清淤与工程清淤的差异在于清淤的底泥厚度很薄,比如太湖环保清淤工程其底泥为20~40cm的居多,因此,对清淤设备本身的定位、操作系统的精度要求很高。

太湖、滇池等富营养化湖泊都开展了围绕去除底泥中富含的氮、磷营养而实施大规模的环保清淤工程。

河湖淤泥固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河湖淤泥固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河湖淤泥固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说起河湖的淤泥,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臭气熏天、黑乎乎的一堆废物。

这些看似令人头疼的淤泥,恰恰隐藏着一片宝藏。

你想啊,河流、湖泊的淤泥,平时往那里一堆,常常让人觉得眼前一片灰蒙蒙,心里不禁嘀咕:这东西该怎么办呢?如果不管它,慢慢的,河水不再流畅,湖面不再清澈,生活质量那是大打折扣的。

但如果我们能聪明点,做点儿文章,这些“废物”其实能变成很有用的资源呢。

咱先聊聊这玩意儿的形成。

淤泥就是河湖水中携带的各种泥沙和有机物积聚在一起的产物。

你看,这不就是我们眼里看到的“脏东西”吗?但你别小看这些淤泥,表面上看它就是一堆烂泥巴,但里头藏着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像是有机物、矿物质,这些一旦经过处理,不但能变得无害,还能派上大用场。

嘿,想想看,咱们平时打扫卫生,弄掉的垃圾不也是有分类、有价值的吗?同样的道理。

只是淤泥处理起来比扫个地要复杂些,但这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已经能把这些“垃圾”变得“有用”了。

那怎么把这些淤泥变废为宝呢?你瞧,现在有一种技术叫“固化技术”。

这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就是把淤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材料固化起来,变得更加稳定,减少它的流动性。

就像是把一堆流沙捏成一个实心的球,不容易散开了,稳定了。

这样一来,淤泥里那些可能有害的物质也不容易溢出来,污染环境的风险就降到最低了。

这么做了之后,淤泥的体积也能减小,运输、处理都方便多了。

至于资源化利用呢,这一块儿的潜力就更大了。

想象一下,这些被固化过的淤泥,通过一些化学或者生物的方法,能够提取出其中有用的元素和物质。

比如其中的有机成分可以用来做肥料,富含矿物质的部分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或者填充土,甚至连水泥、砖块都能做出来。

你看,这可不就是将“废物”当成了“财富”吗?这种利用方式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了垃圾填埋场的负担,甚至还避免了大量的污染物进入环境。

听起来,真是相当给力对吧?固化与资源化的结合,简直是天作之合!想想那些地方,河道被淤泥堵塞,湖泊干涸,水质变差,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河湖淤泥原位固化技术在生态护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河湖淤泥原位固化技术在生态护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河湖淤泥原位固化技术在生态护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科学的河道生态系统可以使物质以适当的形式和速度通过界面区,有利于保持陆地的水土。

而河岸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需加大对河道生态护坡关键技术的分析和研究,使其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加固河岸,增强河岸的结构稳定性,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最终实现其保持河岸的生态稳定性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清淤;淤泥固化;河道护坡;技术河岸作为水陆交错地带在防洪抗灾、水土保持以及调节气候方面都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河道生态系统可以使物质以适当的形式和速度通过界面区,有利于保持陆地的水土,同时,可有效避免河水“富营养化”问题的出现。

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态护坡的方式对受损的河岸生态系统进行重建,恢复其应有的生态功能。

1 河湖生态清淤与淤泥固化的作用生态清淤旨在为改善河湖的生态环境,利用生态清淤机械设备清除河湖水体中含有污染物的底泥,通过阻断污染源以减少水体的污染而采取的人为措施。

生态清淤相对传统清淤有更高的要求,即:需尽量避免搅动污染底泥和造成细分子颗粒物质的扩散。

由于河湖生态疏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底泥,而对污染底泥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寻找大面积的连片土地修建排泥堆场,采用简单堆放、自然干化的原始方法固结后再利用。

但是,一般污染底泥属高有机质、高含水量的粉质粘土,单靠自然干化固结需要长达5~1O年时间,甚至更长,势必造成对土地资源的长时间占用,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及时开发利用及其景观修复。

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同时,由于河湖疏浚底泥是一种高含水量的工程垃圾,其颗粒细小,有机质含量高,处于流动状态,几乎没有强度,不能直接为工程所用。

故淤泥固化技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污染土的处理和处置,面对河湖生态疏浚工程产生的大量底泥,通过固化处理后有效转化为工程性质良好的工程用土,致使其淤泥向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发展。

河湖淤泥原位固化技术在生态护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河湖淤泥原位固化技术在生态护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第 1期 DOI:10.3969/j.issn.1008—1305.2018.01.036
水 利技术监督
理 论 研 究
河 湖 淤 泥 原 位 固化 技 术 在 生 态 护坡 工 程 中 的应 用 研 究
田 旭 ,密 志超 ,陆 剑 飞
(1.堡 森 (上 海 )环 境 工 程 有 限公 司 ,上海 200000;2.崇 明 区 水 务 建 设 工 程 安 全 质 量 监 督 站 ,上海 200000; 3.上 海 市 崇 明 区 农 村 水 利 管 理 所 ,上 海 200000)
中 图分 类 号 :TV8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8—1305(2018)Ol—O116—03
1 概 况
为保持 湖 泊 、河流 的蓄 水 能力 及改 善 水 质 ,政 府 每 年都要 花 费大 量 的人力 、物 力 、财 力 进行 疏 浚 工 作 ,由此 产 生 巨量 的疏浚 淤 泥 。 目前 在 我 国 ,对 于疏 浚淤 泥 常用 的处理 方法 是 物理 压 滤脱 水 ,然 后 集 中运输 到堆 场放 置 。这种 方 法不 仅 占用 大 量土 地 资源 ,而 且运 输处 理 成本 高 ,并且 淤 泥 中 的重金 属 离子 、恶臭气 味等 对 周 围的土 壤 、空气 环 境 造 成严 重 的二 次污 染 ,难于 大规 模推 广应 用 。
疏浚 淤 泥 资 源 化 利 用 问题 ,对 淤 泥 原 位 固化 生 态 护 坡 的 新 型 技 术 在 生 态 河道 治 理 中 的 广 泛 应 用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
关 键 词 :淤 泥 原 位 固化 技 术 ;生 态护 坡 ;淤 泥 资 源 化 利 用 ;河 道 生 态化 治 理

科技成果——河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及资源化建设生态护岸成套技术

科技成果——河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及资源化建设生态护岸成套技术

科技成果——河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及资源化
建设生态护岸成套技术
对应需求底泥无害化处理技术
成果简介
该成果基于固化稳定化技术,利用外加剂稳定底泥中污染物,将河道底泥吸入搅拌机并添加淤泥调理修复材料,形成具有流动性的淤泥浆液,通过泵送浇筑入模成型或者应用水下不分散处理剂直接水下浇筑施工,形成河道生态护岸结构体。

可解决城乡中小型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困难、处理成本高、岸坡坍塌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底泥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适用于中小型河道生态修复及疏浚底泥原位资源化利用。

技术特点
该成果容重比种植土减少约10-20%,实际工程证明,能有效减轻驳岸的结构载荷;比表面积增大,适于植物的生长,氨氮去除效果提升,能有效减轻面源污染选用疏浚底泥,按不同的配比对其进行固化,保障河岸区域生态恢复。

1、原位疏浚底泥28天抗压强度根据护坡护岸结构体的结构稳定性、抗侵蚀性、植生性等设计性能要求,可满足0.5-3兆帕范围内的强度要求。

2、28天抗剪强度至少提升40%,具有抗侵蚀能力。

技术水平
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3项。

应用情况
该成果在上海市崇明区向化镇村级明沟生态修复工程应用。

该生态护岸长度约5千米,结构包括底部基础、生态隔梗、种植护坡区域,各个部分沿着河流到河岸的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成熟应用两年。

已在长三角多地完成疏浚底泥和渣土原位资源化应用,累计完成河道治理200多公里,对120多万立方淤泥和渣土实现资源化应用。

原位固化技术在河道底泥资源化建设生态护岸中的应用

原位固化技术在河道底泥资源化建设生态护岸中的应用

原位固化技术在河道底泥资源化建设生态护岸中的应用
孙即梁;田旭;董家晏;季福志;张芬;张鹏刚
【期刊名称】《净水技术》
【年(卷),期】2022(41)S01
【摘要】利用底泥原位生态修复(in-situ ecological remediation,ISER)固化技术对村镇级河道疏浚底泥进行原位固化制备固化海绵土生态护岸材料及性能试验探索,并在嘉定区水闸河、横港等镇级河道进行工程示范。

试验及工程跟踪监测表明:固化海绵土生态护岸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随固化剂掺量、龄期延长呈增长趋势;固化海绵土生态护岸材料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趋势大于后期,而抗剪强度增长率在固化剂掺量为15%时达到最大;当固化剂掺量为15%、发泡剂掺量为1%时,制备的固化海绵土生态护岸材料中毒性较强的重金属Cd、Pb、Cu在28 d浸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003、0.049、0.021 mg/L,浸出率分别为23.1%、8.7%、10.1%。

由此得出,ISER固化技术可以将疏浚底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应用于生态护岸建设,有效解决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疏浚底泥处置消纳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总页数】6页(P226-230)
【作者】孙即梁;田旭;董家晏;季福志;张芬;张鹏刚
【作者单位】堡森〈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61
【相关文献】
1.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底泥固化技术中试
2.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材料在河道原位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3.疏浚底泥生态护岸材料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4.河道砂性底泥疏浚、固化及资源化利用方案设计及工程应用
5.固化技术在农村河道生态护岸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生态清淤及快速固化处理一体化技术在城市河道清淤中的应用

浅谈生态清淤及快速固化处理一体化技术在城市河道清淤中的应用

浅谈生态清淤及快速固化处理一体化技术在城市河道清淤中的应用摘要:在城市水系中,城市河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城市对水环境要求愈来愈高。

河道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淤积的情况,对河道的行洪,河道水质、水环境造成影响。

城市河道3-5年需要进行河道清淤,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及河道水景观。

快速固化处理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对河道清淤工程带来方便,使河道清淤工程更加快速,施工期间对城市环境及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到最低。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清淤;快速固化处理;一体化技术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河道的清淤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城市河道两岸建筑密集,河道两岸绿地遍布,没有相应宽阔的场地及运输条件,给城市河道面轮浚带来制约。

因此小型化生态清淤设备技术的成熟对河道清淤工程带来了契机。

一、主要施工方法根据该工程底泥的特点和清淤工程量大小,在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扩大生产能力和效率,增加泥浆浓缩沉淀时间,使整个工艺具有针对性,同时提高脱水设备的效率。

主要工艺流程:设备调遣→管道铺设→生态清淤→砂泥分离→机械脱水→淤泥固化→尾水净化→达标排放,工艺流程图如下:工艺流程图1 设备调遣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可合理配备生态清淤船、接力泵船及排泥管线。

施工船舶调遣前,首先详细查勘线路,制定调遣计划及安全措施,并根据当地港监部门的有关规定提前提出申请,在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后,立即将具体的调遣线路、时间上报,组织设备的调遣。

2 管道铺设施工布设管道直径Φ300mm、Φ250mmPE管道,以水下潜管为主,配以水上浮管和岸管。

在排泥管线中途,根据实际输送能力串接接力泵船,接力泵船定位固定时在船体迎风浪面打设松木桩竹帘围栏,确保安全稳定。

陆上管道采用埋管和沉管方式,将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3 加压接力泵站布设按设计规定工程布设水上加压接力泵站即可,调配工程使用的接力泵站额定排距,能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底泥固化技术中试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底泥固化技术中试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底泥固化技术中试顾向阳;顾竹珺;李飞鹏;朱元中;陶红【期刊名称】《净水技术》【年(卷),期】2018(037)003【摘要】Nowadays,som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rivers in Chongming Island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s of riverbed sedimentation and black and malodorous river.A pilot scale test for the ecological revetment design of a 60-meter river in Gangyan Town,ChongmingDistrict,Shanghai,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ediment solidification and stabilization.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iverbank,solidified sediment and slope soil were taken as raw materials,and the construction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Code for Design of Levee Project (GB 50286-2013).Stones or building wastes were stacked and concreted on the riverbed to reinforce the foundation.Eco-bricks of building material type and light type were utilized to construct revetment Plants were cultivated on the slope after in-situ solidification of the slope soil layer.All these measures not only stabilized the slope soil,but also beautified the environment and restored the natural habitat along the river.The project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vetment structure was stable in 90 days and the leaching toxicity met the national standard.pH of the river water stayed at alkalescency level and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observed.Natural ecosystem around the riverbank has been recovered.%河床淤积和河道黑臭现象是当前崇明部分中小河道面临的主要问题.选择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60m独立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底泥固化/稳定化的技术理论,进行了崇明河道护岸生态中试工程.根据河岸现状,以固化后的河道底泥和边坡土壤为原料,以《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中的堤防工程标准进行砌筑,在近岸河床底部采用置石或建筑废料堆砌加固,护岸砌筑使用建材式生态砖和轻质生态砖,护坡土层原位固化后栽种植物,最终达到了稳定边坡土壤、美化河道环境和恢复河道生态的目标.工程分析表明,该中试工程的护岸在90d内结构稳定安全,浸出毒性符合国家标准.河道水pH值保持为弱碱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河岸周围自然生态逐步恢复.【总页数】6页(P107-112)【作者】顾向阳;顾竹珺;李飞鹏;朱元中;陶红【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区农村水利管理所,上海212150;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相关文献】1.河道生态护岸技术及设计 [J], 赵培键;马红春;邵辉2.复合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中的固化变形预报技术 [J], 唐占文;张博明3.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在机车零部件设计与铸造中的应用 [J], 史耀君;张晓东;缪锋;谭东;夏少华4.光固化成型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佘亚娟;郭奕文;吴巍;李鲁;张柏桥5.固化技术在农村河道生态护岸中的应用 [J], 付融冰;陈小华;罗启仕;章树久;李小平;耿春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清淤,淤泥固化技术在城区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清淤,淤泥固化技术在城区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清淤,淤泥固化技术在城区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06T06:51:40.05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9月18期作者:吴彬[导读] 本文针对河道淤泥出现的原因、做好河道清淤工作的意义、生态清淤技术和淤泥固化技术的概述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生态清淤技术和淤泥固化技术在城区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吴彬(江苏兴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河道整治是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河道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在河道整治工作的过程中,重点内容往往就是去除河道内现有的淤泥,而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就需要灵活地运用生态清淤技术和淤泥固化技术。

本文针对河道淤泥出现的原因、做好河道清淤工作的意义、生态清淤技术和淤泥固化技术的概述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生态清淤技术和淤泥固化技术在城区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态清淤?;淤泥固化技术;河道整治;引言: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当前时期我国许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

这就使得很多城市当中的河道内出现了大量的淤泥,这种河道中堆积大量淤泥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河道的美观,同时还对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所以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就应当利用好生态清淤技术和淤泥固化技术,将河道内现有的淤泥进行处理,从而构建起更加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

一、河道淤泥出现的原因河流是自然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河道都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不仅直接导致了河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同时还使得河道中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淤泥堆积问题。

导致河道出现淤泥堆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继续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道中,这些生活垃圾在流动的过程中很容易自然沉入河底,最终成为河道中的淤泥。

第二个方面就是许多地区由于存在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所以在雨水多发季节河道周边就会出现水土流失,各种砂石尘土随着雨水直接进入到河道中,从而导致河道淤泥堆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用于生态护岸工程
摘要:本文介绍了河道底泥处理的现状及由此产生的问题,结合底泥原位固化
技术在上海崇明横沙岛惠丰村河道治理中的工程实践和技术研究,提出了河道底
泥原位固化资源化应用于生态护坡护岸的新型技术理念,对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
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底原位固化资源化生态护岸河道生态化治理
1.概述
为了维持河道正常的泄洪和畅通以及改善水质等问题,我国每年都会开展大
规模的河道疏浚清淤,由此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

由于底淤泥其天然含水量高、有
机质和重金属含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具有触变性和流态性,造成其运
输困难、填埋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工程性质差,不能
直接为工程所应用[3]。

因此,河道底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应用等问题成为世界
性的难题,很多国家为此也耗费巨资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处理。

通过技术处理将废
弃的底泥转化为能利用的再生土资源成为当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主流方向。

2.河道底泥处理现状浅析
目前,传统河道疏浚底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抛泥处理、吹填造地、物理脱水、焚烧等,这些传统的处置方法存在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运输费用巨大,处理成
本高,处理周期长,淤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化学固化法虽然可以通过控制固化剂的配方及掺量以满足各种工程的需要,但需
要周转处理,运输成本较高。

3.原位固化生态护岸技术概述
原位底泥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简称ISER生态护岸,是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中
小型河道普遍存在的底泥资源化利用困难、处理成本高、岸坡坍塌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底泥重金属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经过反复研究探索和实践论证的一
项生态、安全、实用、无二次污染且综合成本低的生态护岸工程技术。

将河道底
部需要疏浚的底泥吸入搅拌机并添加淤泥固化材料,搅拌调制成具有流动性的淤
泥固化浆液,通过泵送浇筑入模成型或者应用水下不分散固化剂直接水下浇筑施工,形成河道、胡泊的生态护岸结构体。

浇筑固化后的淤泥具有一定的强度、孔
隙率、水稳定性、重金属吸附性和抗流水冲刷性,使其满足护岸结构体的相关要求,同时多孔护坡兼具植生性,满足河道景观优化和生态环境恢复的功能。

实现
了疏浚泥原位资源化应用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新方案。

4.技术创新点
(1).在国内首创以河道疏浚泥为原材料,采用原位固化技术,研发以疏浚
泥固化体为结构形式的新型护岸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代替了传统的
水泥混凝土板桩、木桩等刚性硬质护岸,实现疏浚泥综合利用与河道环保治理的
结合。

(2).针对疏浚泥粘稠、搅拌不易均匀、成型困难且固化料成型结构体不密
实的技术难点,研发以流塑态疏浚泥固化料为技术特征的搅拌、浇筑成型的施工
技术体系,将施工效率提高100%。

(3). 为适应疏浚泥原位固化的环境和强度要求,研发水下不分散疏浚泥固
化剂,水下施工条件下疏浚泥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0.5MPa,满足护岸结
构体的强度要求,同时大幅降低疏浚泥重金属析出。

5.工程案例
工程河道位于上海崇明横沙岛惠丰村716~718号之间,总体呈南北走向直线
型河道,工程河段北起民惠路南侧河道,南至港镇路北侧,总长约218米,现状
河道北段160米两岸均为桔园,南段东岸为惠丰村716号民居,南段西岸为惠丰
村718号民居。

除718号民居段西岸建有20米长混凝土预制板护坡外,其余河
段均为自然土坡,未建护岸设施。

经初步测量,本工程河道现状河口宽度4~7m,河底高程1.5~1.8m,堤顶高程2.5~3.0m。

现场地质以砂性土为主,且坡面缺少植被,受长期引排水冲刷影响,土质边坡坍塌现象较普遍,现状边坡几乎呈直立状,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1]。

为改善水环境,达到水土保持要求,满足地区排涝灌溉要求,保护周边建筑及农业设施的安全,应对该河道进行治理。

此次工程对该河道
利用疏浚底泥原位固化技术作生态护坡护岸,作为横沙岛河道生态化改造示范工程,在河道生态护坡护岸型式选择中重视采用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护岸治理工程成果的生态性、先进性。

工程项目设计及施工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6.结语
将疏浚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应用于生态护岸工程建设,实现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有效
地解决了疏浚泥处理、运输、堆放产生的高额成本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水
泥混凝土板桩、木桩等刚性硬质护岸对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隔离而导致涵养水源、
净化水质等功能的缺失问题。

将河道疏浚泥化身护水使者,科学性地提出岸坡结构强度优化
策略和工程应用方案,使原位土壤、河道疏浚泥及其他固体原材料满足甚至更适合水利工程、环保工程和景观工程建设需求,提升河道护坡护岸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有效减
轻面源污染,极大保障河道水质和河岸区域的生态恢复效果。

本技术体系可操作性强,且材
料取之于河,用之于河,实现了固本清源和生态恢复的目标[2]。

为崇明岛的生态建设作出了
不可替代的贡献,贯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促进水利工程中人水和谐
理念与节能减排技术的融合,实现河流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的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惠丰村716-718河道设计说明【上海泾景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李飞鹏.上海理工大学河道底泥综合治理新闻稿
[3]季永兴,刘水芹,张勇.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J].水体保持研究,2001(4):25-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