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和制定方法
劳动定额管理办法
劳动定额管理办法
劳动定额管理办法
一、概述
劳动定额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工作量所需的时间和耗费的资源。
劳动定额的制定和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劳动定额管理的相关内容。
二、劳动定额的制定
1. 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工作内容和要求
工作方法和技术
工作环境和条件
工种和人员素质
2. 制定劳动定额的步骤:
调研分析工作流程
测定工作量和时间
核算资源消耗
制定定额标准
定期评估与修订
三、劳动定额的管理
1. 劳动定额的执行:
确定工作任务和要求
分配工作人员
监督和检查工作进度
汇总和分析工作数据
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流程
2. 劳动定额的评估:
定期评估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和优化方案
调整定额标准和管理方法四、劳动定额管理的意义
1.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 优化资源配置:
劳动定额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人力、物力
和财力,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
3. 规范管理流程:
劳动定额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
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风险。
五、总结
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劳动
定额制定和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管理流程,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档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
解劳动定额管理的相关内容。
以上内容为劳动定额管理办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
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一、什么是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生产一定量的合格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时间定额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工时;产量定额就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成反比例。
除以上两种形式外,劳动定额还可以采用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的形式。
看管定额就是一个或一个组织同时应看管的机器设备的数量。
服务定额是按一定质量要求,对服务人员在制度时间内提供某种服务所规定的限额。
依据劳动定额来配备人员数量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顶重要的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制定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某种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工艺、工序等进行确定。
在确定整个生产流程的基础上,采取工时测定法对整个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运用观察、记录、测时等方法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
记录的项目是全面的。
举例如下: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
1、某一产品,从开始到成品完成需要多个工序,可假设有六个工序:工序一、工序二、工序三--------工序六。
2、每个相同工序,可安排一人对其进行在规定工作时间内(8时-17时)进行全天候的跟踪观察。
通过该岗位操作人员的在规定工作时间的全面记录,其中包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喝水时间、上卫生间时间、与其它人员进行的工作沟通等。
记录要详细、准确、不能缺时。
3、然后对每个工序的全部记录时间进行整理、分类、归类、统计,确定基本的有效的工作时间,再除以当天工作任务的完成数量,得出当天每小时完成的工作数量。
计算公式:每个工序小时工作完成量=当天实际完成工作量/有效工作小时4、以此类推,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都照此进行,近而计算出整个过程的每道工序的小时工作量。
计算公式:5、计算平均数:将每个工序的小时工作量加起来,除以工序数,得出整个工序的小时工作量即平均小时工作标准。
(工序1+工序2+工序3+工序4+工序5+工序6)小时完成工作量和/6=平均小时工作量(平均数)6、计算平均先进数:以平均数为标准,去除将平均数以下的数据,将平均数以上的数据再进行平均计算,计算出先进小时工作量。
制定劳动定额的常用方法
制定劳动定额的常用方法
一、实物法
实物法是指按工作实际完成的情况来制定劳动定额。
它依据客观规律,根据工作单位所发生的实际情况,量化为劳动定额,不受个人意见的影响,是制订劳动定额的主要方法。
根据实物计算出的劳动定额,既包括机器的效率,又考虑到了操作者的工作量,计算结果比较准确,便于监督检查,是制定定额的最理想方法,也是最常用的计算定额的方法。
二、公式法
公式法是按照劳动单位的有关公式,依据工作的难易程度,采用一定的系数缩减标准定额,得出劳动定额的方法。
根据不同工种的作业,可以采用相应的公式,以满足不同的计算要求,结果比较理想。
三、平均法
平均法要求以某些有代表性的作业标准为基础,从一系列的标准中取出有代表性的平均标准,作为制定定额的依据,称为平均法。
此法具有综合性高,把握性强的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技能和熟练度的要求,但由于其难以量化,易于出现波动,容易使定额变得不客观和不准确,使用范围也受到一定限制。
四、折衷法
折衷法是把前三种方法分别应用在同一工种,即同时考虑实物法、公式法和平均法,分别确定某一项工作的各项指标,然后得到一个综合的标准定额,再根据实际条件适当缩减,从而确定一个劳动定额,
称为折衷法。
五、时间定额法
时间定额法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要求,来确定劳动定额的方法。
根据经验可以推算出某一项任务,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量。
时间定额法受到操作者的熟练度的影响,不容易制定出准确的定额,出现误差较大,但是可以反映出技术技能的要求,是制定劳动定额的主要方法之一。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一、定义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在工业制造过程中,根据机械工程生产技术要求,为确保生产经济性和技术数据精确性,根据一定配置折算成一定时间完成指定工作的单位成果,即为劳动定额。
二、劳动定额的制定原则1.锁定劳动定额的原则是以实际工作条件及有关数据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或者空穴说实话。
2.规范劳动定额的原则是按照规定的工时,尽可能的保证生产的经济性和效率。
3.统一劳动定额的原则是在某项工作范围内,要相互满足协调,同一类型的劳动定额,应当采用统一的计算方法。
三、劳动定额的制定步骤1.确定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是基于批量生产,完成一定工作小时数,即为标准时间。
一般确定有关时间,可采用物料供应链、机器设备调整、小型工序等方法。
2.确定计件额。
计件额是计算配置的费用金额,根据费用及财务方面的文件,及有关的定价规则及经济性,由企业自行确定,以满足任务完成的要求。
3.确定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根据标准时间和计件额,例如:10每小时的定额,即按1小时的标准时间,完成10计件的工作,这就是劳动定额。
四、劳动定额的优缺点1.优点:一方面,劳动定额可以使生产活动更加有节奏、有序;另一方面,它也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客观反映了生产工作过程中的不同程度的费用,这便于企业对工资的结算工作。
2.缺点:由于劳动定额的强制性比较大,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为了达到计件额,操作工可能不重视做工质量,而且如果设定的劳动定额过大,工人会受不了,最终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劳动定额的注意事项1.劳动定额的管理应清晰确定工序与调整工作流程,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有利于优化生产效率,减少工作时间。
2.在实行劳动定额之前,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及技能,体依据因素因人而异的原则,明确真实的工作费用,而且,定额应是可实现的,可行的价格,必须遵守健全的价格监督机制,以保证定额支付的真实性。
3.为了科学地开展劳动定额,还需要不断的标准化,将每一项工作的定额规定下来,以达到费用的可控性。
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
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劳动定额是指根据某一确定的标准,将某项劳动任务规定在一定时间和质量要求内完成所需的劳动量。
编制劳动定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规范劳动过程,实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时间研究法时间研究法是编制劳动定额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对工人完成某项劳动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来确定劳动定额。
时间研究法主要包括直接时间研究和间接时间研究两种方法。
直接时间研究是指观察工人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间接时间研究是指通过对劳动活动中各个要素的研究,来计算出完成某项劳动任务所需的时间。
二、标准工时法标准工时法是根据标准工时和工人的生产水平来编制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项标准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它是根据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人的能力水平等因素确定的。
标准工时法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工时,然后通过工人的绩效评估来确定最终的劳动定额。
三、样板法样板法是通过寻找劳动过程中的最佳实践,然后以此为样板来编制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
样板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劳动定额定为劳动过程中效率最高的工人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通过对工人的观察和分析,找出最佳的劳动方法和工作条件,然后以此为样板来编制劳动定额。
四、评估法评估法是一种通过专家评估和判断的方法来编制劳动定额的方法。
评估法通过专家对工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判断,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劳动定额。
评估法主要适用于新的劳动任务和无法直接观察和记录的劳动过程。
五、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劳动样本进行观察和统计,来确定劳动定额的方法。
统计法根据大量的劳动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找出劳动任务中的共性和规律,然后以此为基础来编制劳动定额。
统计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差异对劳动定额的影响,提高定额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有时间研究法、标准工时法、样板法、评估法和统计法等多种方法。
简述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
简述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任务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以下是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1.生产设备与工艺要求生产设备与工艺要求是制定劳动定额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制定劳动定额时,需要考虑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例如,对于需要大量手工操作的行业,如服装、玩具等制造业,劳动定额的制定需要依据生产设备的性能特点、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2.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是制定劳动定额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制定劳动定额时,需要考虑企业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例如,对于制造业企业,需要根据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来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
3.劳动者身体状况与技术水平劳动者身体状况与技术水平也是制定劳动定额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制定劳动定额时,需要考虑劳动者的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等因素,以确保劳动定额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例如,对于需要高强度体力的行业,如建筑业和制造业等,需要考虑劳动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
4.工作环境与条件工作环境与条件也是制定劳动定额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制定劳动定额时,需要考虑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以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例如,对于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制造业企业,需要考虑高温对劳动者的影响来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
5.企业管理与激励机制企业管理与激励机制也是制定劳动定额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制定劳动定额时,需要考虑企业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等因素,以确保劳动定额的实施效果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对于采用计件工资制的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计件单价和劳动定额标准,以激励劳动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等管理制度,以确保劳动定额的实施效果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总之,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生产设备与工艺要求、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者身体状况与技术水平、工作环境与条件以及企业管理与激励机制等因素。
劳动定额制定方法
劳动定额知识讲座劳动定额制定的方法二00三年四月劳动定额制定的方法第一章、劳动定额的制定劳动定额的制定,是劳动定额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
没有劳动定额的制定,就没有劳动定额的贯彻与执行,也就没有劳动定额作用的发挥。
第一节、制定劳动定额的原则制定劳动定额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劳动定额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科学性和群众性。
因此,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必须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正确处理企业、车间和员工三者利益的关系。
即要维护企业的利益,也要保证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坚决克服那种把劳动定额只当作是控制员工的工具,单纯靠行政命令的做法。
二、坚持先进合理的原则定额编制的质量如何,主要标志在于定额水平的高低。
它关系到定额是否适用,能否对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前面已经说过:劳动定额是组织生产的手段;编制生产、劳动计划的依据;实行经济核算的基础;推行质量、成本责任制,贯彻按效益进行分配的条件等等。
要使劳动定额的这些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关键在于定额水平必须先进合理。
这是劳动定额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在制定定额时尤其要这样。
三、一定要有科学依据劳动定额的可行性是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基础之上的。
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定额即制定不好,也执行不通。
对缺乏依据的定额无法进行科学论证,就难以判明其是否适用。
(一)、制定劳动定额的技术依据劳动定额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技术工艺管理规程、工艺卡片和工艺分工。
它是企业生产活动必须遵守的基本法规,也是劳动定额工作的这样依据。
另外,制定定额还必须符合产品设计文件。
对所选用的先进工艺,所使用的机具设备、工装夹具和有关参数,以及合理的劳动组织等均应加以明确。
(二)、制定劳动定额的法律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国家政策、法令的保护,但是,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也必须自觉地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
劳动定额 管理制度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一、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劳动定额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概念:标准工时和标准人工。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的理想工时,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工艺要求确定的标准。
标准人工是指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的标准工人数量,也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工艺要求确定的标准。
劳动定额是根据科学实验和实践经验确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依据,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评估劳动生产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劳动定额的编制步骤1.确定劳动定额的依据劳动定额的编制需要有明确的依据,通常包括工作任务的性质、要求和工作量,以及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等。
这些信息都是劳动定额的基础,必须全面而准确地收集和分析。
2.实地调研和测算劳动定额的编制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算,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这包括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分解,对工人操作过程的观察和测算,对工艺要求和生产条件的调查和检验等。
只有通过充分的调研和测算,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
3.编制劳动定额和进行审查在获得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编制劳动定额,并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审查。
内部审查主要是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劳动定额的编制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外部审查主要是由相关机构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定额的适用性和公正性进行评价,切实保障工人的权益和利益。
4.定期检查和修订劳动定额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制度,需要定期检查和修订。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劳动定额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
只有保持劳动定额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效益的提高。
三、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领导责任制度、管理流程和操作规程等。
领导责任制度是指企业领导对劳动定额的编制和执行负有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必须严格把关和督促执行;管理流程是指劳动定额的编制和审查须符合相关程序和标准,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操作规程是指工人必须按照劳动定额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计划生产和满足质量要求。
劳动定额的制定
劳动定额的制定一、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制定劳动定额,要求做到“全、快、准”。
“全”,指工作范围,凡是需要和可能制定定额的工作都必须有定额。
“快”,是时间要求,方法要简便,能迅速制定,及时满足生产需要。
“准”,指数量上准确先进合理。
制定劳动定额需考虑的因素有:1、熟练程度、工龄、性别、身体素质、政治思想状况和生理心理状况等;2、机器设备、生产装置和工、模和夹具状况等;3、原料、燃料、协作件的质量及供应情况;4、劳动强度大小及劳动环境的好坏;5、工艺规程完备的程度、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是否合理。
二、确定劳动定额合理水平织梦内容管理系统要做好劳动定额工作,关键在于正确地确定定额水平。
定额水平如果是落后的,员工不费力气就可以达到,就起不到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相反,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把定额水平定得过高,员工虽经努力,但仍然不能实现,这样就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因此,定额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质上都是围绕定额水平这个中心开展活动的。
定额水平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员工觉悟水平的综合反映。
坚持定额先进,就是要在确定定额水平时反映新的生产技术条件,考虑到改进设备、改造操作方法、推广先进经验等因素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能性,考虑到人们在劳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任何先进合理的定额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并且要依靠劳动者来贯彻执行。
因而先进合理的定额水平,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和超过,少数员工可以接近的水平。
这种水平的劳动定额,才能对广大员工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
三、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大致有六种,即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比较类推法;现场观测法;模特排时法。
下面介绍前三种方法。
1、经验估工法经验估工法是由制定者依据产品设计图纸的工艺要求,再考虑到现场应用的设备工装、原材料及其他生产条件,结合实际经验来制定。
此法简便易行,工作量小,能满足制定定额工作的快和全的要求。
公司劳动定额制定方案
公司劳动定额制定方案1. 引言劳动定额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指标,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绩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公司劳动定额制定方案,以确保员工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合理衡量,并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定额制定原则为确保劳动定额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公司劳动定额制定方案遵循以下原则:2.1 客观性原则劳动定额的制定要客观公正,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制定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个人偏见和任意性。
2.2 综合性原则制定劳动定额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工具等,以确保定额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3 可操作性原则劳动定额应具备实施可行性,员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根据定额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2.4 动态性原则劳动定额应与时俱进,随着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3. 劳动定额制定流程为确保劳动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公司将采取以下流程进行劳动定额的制定:3.1 数据收集收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数据,包括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成本等,确保数据来源可靠。
3.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关联性,为后续定额制定提供依据。
3.3 编制初步定额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制初步的劳动定额。
通过对已有工作任务的观察和测算,确定工作量和时间的关系,制定初始定额。
3.4 实地验证将初步定额应用于实际工作任务中,观察和测算员工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和工作量,并与初步定额进行比对。
3.5 修订定额根据实地验证的结果,对初步定额进行修订,使其更贴近实际工作情况,确保员工平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的合理性。
3.6 定额审定将最终修订的定额提交给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或专家组进行审定,确保定额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 参与定额制定的人员和责任制定公司劳动定额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岗位的人员共同参与和承担责任。
4.1 生产部门- 提供工作任务的相关数据; - 参与数据收集和分析; - 参与实地验证和修订定额; - 审定最终定额。
简述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制定劳动定额总的要求是做到全、快、准。
“全”是指凡是可能的工作都应该有劳动定额;“快”是指使用方法尽可能简便,迅速制定,在时间上能保证生产需要;“准”是指制定的定额先进合理。
1、经验估工法
它是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人担任定额员,依照工作图纸和加工工艺要求,参考使用的加工设备的性能、原材料特性等生产条件,凭借经验确定定额数值。
经验估工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工作量很小,能满足“快”的要求,。
但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它的准确性较差。
2、比较类推法
此法以现有的劳动定额为基础,根据相似性原理推算出其他相似工作的定额。
这个方法也比较简单,但缺点是制定一套典型零件的定额标准资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还需要经常地补充修正。
3、统计分析法
它是根据过去同类产品(或零件、工作)的实际工时消耗的统计资料,结合当前生产技术与组织的变化情况来制定定额的一种方法。
4、工程技术计算法
现代化生产越来越依赖机器设备,加工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设备性能和加工量。
选定了设备基本上确定了加工速度,选定了材料基本上确定了加工量,加工时间就很容易用如下公式算得:
加工时间=加工量/加工速度。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 建筑工程 pdf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pdf建筑工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定额是确定完成某项工程所需时间、劳动力数量和人工成本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建设工程劳动定额的相关概念、制定方法和应用范围。
一、劳动定额的概念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某项任务或生产某种产品所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
在建筑工程领域,劳动定额通常以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为基础进行计算。
二、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1. 经验估算法: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实践,估计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度不高,容易受到人员技能、工作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2. 技术测定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测量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需要专业的测量设备和人员,成本较高。
3. 比较类推法:通过比较类似工程或产品的劳动定额,推算出新工程的劳动定额。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度不高,容易受到工程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三、劳动定额的应用范围1. 人工成本预测:通过劳动定额,可以预测完成某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成本,为企业制定经营计划和预算提供依据。
2. 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劳动定额,可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劳动定额,可以确定工程的概预算和结算价格,为甲乙双方协商合同价格提供依据。
4. 劳动力市场分析:通过劳动定额,可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人工成本水平,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提供依据。
四、结论建设工程劳动定额是确定完成某项工程所需时间、劳动力数量和人工成本的重要依据。
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同时,应加强劳动定额的宣传和应用,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劳动定额制定的方法
劳动定额制定的方法
劳动定额制定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标准定额法: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对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测定,确定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作内容规范、工作规程明确的工作。
2. 经验定额法:根据以往完成类似工作的经验和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对劳动定额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作难以测定、工作流程复杂或工作时间间断的情况。
3. 标准样本法: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工件代表性地测定其完成时间和劳动强度,再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确定工作的劳动定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类工作中存在多种变量的情况。
4. 模拟法:通过对工作过程进行实际模拟,记录和观察工人的工作动作和效率,根据观察结果确定工作的劳动定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作过程复杂、难以直接测定的情况。
5. 专家评估法:依靠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工作进行评估和判断,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工作的劳动定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新型、独特或创新性的工作。
以上是劳动定额制定的一些常用方法,具体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和决定。
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及步骤
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及步骤一、时间研究法时间研究法制定定额,就是定额人员根据现场作业测定的时间消耗及操作员工的操作熟练程度、努力程度及作业速度的记录,对操作员工作业时间进行评定后,确定出员工正常作业时间,给一定的宽放后,制定出定额时间。
劳动定额制定的条件就是现场的作业条件,所以可以不再进行非标准调节。
此法优点:定额制定准确性高、科学性强缺点:定额人员制定劳动定额的工作量大、制定工作的成本大,且生产的重复效率较高。
一般是适应于大批大量生产。
二、类推比较估算法类推比较估算法是凭鉴定额员的经验呢,按以前时间研究得到的标准定额时间或已有相似的定额时间,仔细分析现生产作业条件与标准定额条件的差别,确定出非标准调整系数偶,计算定个时间的一种定额制定方法。
有两种常用方法:1、分析估工法2、比较估工法。
1.分析估工法此法亦称经验估工法。
是定额员“一方面根据知识和有关作业实践经验,一方面根据综合数据来估算一定定额水平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在利用分析估工法制定定额时,定额员需要把每项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工作要素,尽量利用现有的定额数据,确定作业要素的基本定额时间。
对没有数据的作业要素则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出时间,给予一定的宽放系数。
应用该法的前提条件:1)、企业已有操作时间经验丰富的劳动定额人员;2)、生产重复率低,无标准,对劳动定额标准要求不高;分析估工法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步骤:1)、确定完成该项目的工作方法2)、收集影响因素3)、分解工作任务4)、进行作业测定,获得时间数据5)没有数据的进行估工6)对综合时间进行宽放,制定出共组的时间定额。
2.比较估工法比较估工法事用已经测定好,并拍成序列的类似工作进行比较,估算一项工作的时间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中的基础数据可以是标准定额时间,也可以是相似工作的定额时间不足:企业必须具有大量的标准数据或历史定额时间数据或实耗工时统计资料。
制定定额的基本步骤:1)、确定作业内容2)、收集作业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标准定额时间数据或劳动定个时间数据3)搜集作业条件4)、分析条件的差异,确定调整系数5)根据基本事件和系数计算作业定额时间三、综合数据计算法此法是将作业任务划分为若干有序的动作模块,按每一个动作模块的特性逐个分析,列出每一模块与实践关系数学模型或是标准时间,然后在查表或计算,预定各作业模块的时间值,最后累加就成该项作业任务的定额时间此法优点:劳动定额准确性高、科学性强、水平平衡、有利于劳动定额工作的信息化缺点:定额人员的要求较高,制定定额的基本步骤:1)、确定工作作业流程2)、分解工作为作业模块3)分析作业模块4)、查找每一模块的事件模型或标准,并计算出单个模型的时间定额5)、将时间累加,得到该工作作业的定额时间。
劳动定额和考核标准
劳动定额的制定和劳动定额的考核标准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考核标准则是指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的标准或尺度。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包括:
1.经验估工法:根据生产实践经验,通过事后统计或询问,用对比、类推或计算的方式,对产品零部件进行估工。
2.类推比较法:根据已有的类似产品的定额,经过对比分析后推算出新产品的定额。
3.统计分析法:根据以往生产该类产品的实际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后,结合产品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来制定定额。
4.技术测定法:通过分析计算、实地测定和统计分析等方式,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组织措施来制定定额。
劳动定额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
1.时间标准:如工时、工日等,用来衡量员工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
2.产量标准:如件数、重量等,用来衡量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3.质量标准:如合格率、不合格率等,用来衡量员工完成工作的质量。
4.成本标准:如成本、利润等,用来衡量员工完成工作的成本效益。
在制定劳动定额和考核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员工的劳动能力和素质水平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等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劳动定额和考核标准的制定也要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第2单元劳动定额制定的方法
1、劳动定额传统制定方法的种类
⑴经验估工法:凭劳动定额员的经验估计制定劳动定
额的方法。
优点:来得快,误差大小无关大局
缺点:准确性很难保证 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最古老的制定劳 动定额的方法
1、劳动定额传统制定方法的种类(续)
⑵统计分析法:根据过去生产相同产品实
际消耗时间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制定 劳动定额的方法。 优点:过去实耗时间的统计数作依据,操 作者易接受。 缺点:劳动定额容易受实耗时间消耗统计 资料质量的影响。 适用于:成批轮番生产。
•
一般而言,劳动定额是在生产或工作进行 之前制定的。
•
合格产品和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任务的消 耗量。是有效劳动。
定额的种类
• 服装厂劳动定额主要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 额两种,其中工时定额是最基本的形式, 产量定额是在工时定额的基础上计算出来 的。
•
工时定额是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 的工时数,用时间表示。
(一)与设备、工具有关的因素
• 1.数量 • 2.种类 • 3.使用情况
(二)与生产情况、生产过程有关 的因素
• 1.加工零件所用的材料种类、规格、性能、 数量等(例如手表需要表带、机芯等)
• 2.与零件本身的种类、数量、名称、规格等
• (如表带的类型是胶的、皮的?机芯是电 子的?还是机械?)
• 3.生产情况(每月、每季度不同生产期,有 时生产任务紧迫,有时生产任务宽松)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的条
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
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劳 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劳动定额要点:
•
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的,不能 脱离具体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
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
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劳动定额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劳动制度和有关技术文件及资料制定的。
制定分动走额,常用的方法有四种: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类维法、经验估计法,如图2—7所示。
(1)技术测定法技术测定法是根据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条件、村施工过程个行工序,采用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和简易测定法,测出各工序的工别消耗等资料,再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出劳动定额的力亿。
①测时法主要适用于测定那些定时重复的惦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确度比较高的一种计、gf观察法。
有选样法和接续法两种。
②写实记录法是—种研究各种件质的丁作时间消耗的方法。
斯麦迪电子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分析工作时间消耗的全部资料。
写实记录法的观察对象,R1以是一个工人,也可以是一个工人小组。
写实记录法按记录州刮的方法不问,分为数示法、图不法和双合法二种。
A.数示法写实记录,是二种写实记录法中精确度较高的一种,可以同时对两个工人进行观察,观察的工时消耗记录在专门的数示法写实记录表中。
数小法用来对逐个工作班或半个工作班进行长时间观察、因此能反映工人或机器工作日的全部情况。
G.图示法写实记录,可向叫对三个以内的工人进行观察。
观察资料记录在专门的图不法写实记录表中。
G混合法写实记录,可以同时对三个以上工人进行观察,记录观察资料的表格仍采用图示法写实记水表:填勺表格时,各组成部分延续时间用图小法填勺;完成每一组成部分的工人人数,则用数字填写企该组成部分时间线段的上面。
③工作口写实法是研究整个工作班内的各种工时消耗,包括基本上作时间、准备勺结束工作时间、小可避免的小断时间以及损失时间等的一种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既可以用来观察、分析定额时间的合理利用情况,又心以研究、分析上时损失的原因。
它与测列法、堵文记录法比较.具有技术简便、费力不多、应用团广和资料全面的优点,杆找同足—种采州较厂“的编制定额的方法。
丁作口写文法,利用巧实记录表记录观察资料,记录方法包同图示法或混合法。
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企业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必须使定额具有科学的依据,即要全面地综合考虑对定额水平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企业制定劳动定额的主要依据有:
一、技术依据。
第一,生产条件。
如设备和工具的技术性能、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工艺加工的特点等。
第二,对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和组织的状况。
第三,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经验和技术等。
充分把生产的技术潜力、工艺潜力和组织潜力估计在内的劳动定额,才是有技术依据的定额。
二、经济依据。
第一,劳动者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工作负荷程度。
如工作范围和职务范围是扩大厂还是减少了、是否兼职兼岗作业、是否实现多机台看管。
第二,整个生产周期和产品总劳动量—、如是否缩短了工期、总产品中包含的活劳动量是否节约了等等。
尽可能地把提高劳动经济效益考虑在内的劳动定额,才是有经济根据的劳动定额。
三、心理、生理依据。
第一,劳动环境和生产环境条件对操作者的影响。
如劳动者的负重、体态、神经紧张程度、工作地照明度、操作速度,温度、湿度、热辐射、噪声、振动等。
第二,工作时间的长度和休息时间的比重。
第三,劳动分工和协作的状况。
如工作单调性会引起劳动生产率下降。
只有采用有效的措施,减少上述不利的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建立必要的劳动休息制度,保护劳动者心理、生理健康,提高工作兴趣,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劳动定额,才是有心理、生理科学依据的劳动定额。
企业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必须从上述三点科学依据出发,才能保证劳动定额的先进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和制定方法
劳动定额是根据特定工作任务的劳动量、生产技术要求、劳动分工和劳动者的能力水平等因素来制定的。
劳动定额的制定依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任务的要求:劳动定额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质量等要求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决定了劳动定额的合理水平。
2. 生产技术要求:劳动定额的制定需要考虑生产技术的要求,包括工艺流程、工作方法、操作规范等。
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劳动定额的制定。
3. 劳动分工和劳动者能力:劳动定额的制定还涉及到劳动分工和劳动者的能力水平。
不同岗位和职责的劳动者所承担的工作和职责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劳动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劳动定额。
同时,还需要考虑劳动者的实际能力水平,确保劳动定额的制定在劳动者的实际劳动能力范围内可行。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统计法:通过对大量的劳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确定工作任务的平均劳动量,从而制定劳动定额。
2. 规范法:根据相关的劳动安全和生产规范,确定工作任务所
需的标准劳动量,从而制定劳动定额。
3. 工程计算法:根据基本的工程原理和公式,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进行计算和推导,确定劳动定额。
4. 劳动者参与法:通过劳动者的参与和实际操作,结合实际工作任务要求,根据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确定劳动定额。
5. 综合法:综合运用多种制定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和实际工作任务要求,制定劳动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