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之 应对挫折、完善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
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自我认知、调节能力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育影响等因素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独特个性的过程。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良好适应能力。
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人格发展不良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而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在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可能遇到以下问题:1、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价值感降低,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等。
2、焦虑症:表现为过度担心和恐惧,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等。
3、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为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困扰。
4、自我认知偏差: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不正确评价,过于自卑或自负。
5、压力应对不当:面对压力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容易陷入情绪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通过以下教学环节进行探讨:四、教学设计1、课程组织:将课程分为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多个环节。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
3、评估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个体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估。
五、实施效果评估1、通过课程结束后的人格问卷和心理健康量表,评估学生在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
2、邀请学生参与座谈会,了解他们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案。
3、结合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结论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大学生将深入了解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将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健康的人格,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五篇)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东九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____第一学期)一、引言为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依据我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二、指导思想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
国家教育委员会新修订的中小学德育大纲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学期我校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以帮助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完善人格,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目标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理论和方法,开展多样化活动,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 着眼于教育,注重指导,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和理解学生。
3. 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挖掘潜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4. 对存在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四、具体实施措施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我校拥有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教师和一名经过教育局培训的国家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因此,我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教师为辅助,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保障。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定期开展心理课辅导。
本学期,心理健康教师将不定期为各年级学生提供团体辅导。
(2)设立心理咨询室。
开设“知心小屋”,为学生个体或小组提供咨询服务,由专任教师负责,设定固定开放时间和场所。
(3)设立“知心信箱”,方便学生通过写信方式与心理教师沟通、预约咨询。
(4)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手抄报比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2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和认知,包括对 自己的身体、情感、思想、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的理解
在大学阶段,学生开始更加深入地探索自我, 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这对于他们的学习、
社交和职业选择都有重要影响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们开始独立处理生活 和学习上的问题,这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 的重要机会。他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学会接受自己并积极面对挑战
学生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积 极面对挑战。他们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 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有 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获得支持和帮 助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他 们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 的运动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通过以上措施,大学生可以更 好地维护和促进自己的心理健 康,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
坚实的基础
THANKS !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影响
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助 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压 力和困难,有助于提 高自尊和自信。同时 ,也能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他人,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
3
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社 会生活中塑造和发展的
独特个性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人 格发展尤为关键,因为 这是他们形成稳定价值 观和生活态度的时期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 压力和困难。他们应该学会乐观地看待 问题,并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寻求帮助和支持
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应该学会 寻求帮助和支持。这可以包括与家人、 朋友、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2《积极面对失败》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2《积极面对失败》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失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失败的态度,学会从失败中寻找经验和教训。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应对失败的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讨论、分享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失败的意义和价值。
2. 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失败的能力。
3. 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失败中恢复和重建自信。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失败是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心态,勇于尝试和探索。
3.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
二、教学内容1. 失败的意义- 讨论失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
- 分享一些名人的失败经历和成功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2. 积极面对失败- 讨论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寻找经验和教训。
- 分享一些应对失败的方法和技巧,如调整目标、寻求帮助、保持乐观等。
3. 失败的价值- 分析失败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价值,如培养坚韧性、自信心等。
- 讨论如何从失败中恢复和重建自信,如总结经验、制定新的计划等。
4. 实践与应用- 进行一些实践和体验活动,如模拟失败情境、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失败。
-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应对失败的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一些失败案例的分享,引发学生对失败的思考和讨论。
- 引导学生认识到失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
2. 主体教学-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失败的意义和价值。
- 分享一些名人的失败经历和成功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 讨论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寻找经验和教训。
- 分享一些应对失败的方法和技巧,如调整目标、寻求帮助、保持乐观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三、常见心理压力 的应对
典型的压力管理技巧:
了解压力信息 评估 时间安排 放松训练 认知重组 问题解决 营养和锻炼。
三、常见心理压力的应对
压力:应对能力、资源、需求不能满足需 求时表现出的一种有害的身心反应
来自身体、心理、行为的信号: 1、肩背酸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肠胃不适; 2、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精力不集中; 3、易激惹、发脾气、疲乏无力。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塞万提斯说:“嫉妒者总是用望远镜 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 矮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
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 发迹,却绝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 升”。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 人格缺陷
从心理学角度讲,个体要达到和谐首先是 心态的平和,心态不能平和时,一个人是很难 达到和谐的。如果个性存在缺陷,比如说自私、 依赖性强、报复心强等等,很多人就会害怕、 也不愿意与其交流互动,他们也不能与别人达 到一种和谐。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6) 不安全感
安全的需要在童年沒有得到满足,会给一个 人深深埋下不安全感
是一种痛苦体验,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犹 豫不决、谨慎、过分重视细节和行为趋于重 复等
错误和失败可以使不安全感的人更加极端地 追求安全、牺牲效率
安全和效率是一对矛盾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6) 不安全感
研究和实践表明:
体力活动累、工作累、不容易累垮一个人;
但情绪不好,精神不振,可以搞垮一个人。因为这 时人的免疫力降低了。无依无靠或过于失望的心理 状态,会降低一个人的免疫力,使人易于生病,甚 至引起突然死亡。
社会生活的节奏越快,生活中的矛盾越多,人们 的心理就容易不平衡,造成心理冲突与心理矛盾, 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小问题自己调节 或请教心理医生,大问题则可能发展成为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是两个紧密相连且至关重要的方面。
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以及行为模式。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它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能够良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保持积极的情绪,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够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格,则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独特模式。
它包括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价值观、信念、态度等多个方面。
人格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逐渐稳定和发展。
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人格特质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例如,乐观、开朗、坚韧、自信等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一个乐观的人往往更容易看到事情的积极面,从而在面对挫折时能够更快地恢复信心,调整心态;而一个坚韧的人则能够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不轻易被打倒。
相反,消极的人格特质,如焦虑、抑郁、敏感、孤僻等,可能增加心理问题出现的风险。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长期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可能会使人变得消极、自卑、孤僻,进而影响其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例如,一个在童年时期经历过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可能会形成内向、敏感、缺乏安全感的人格特质。
而通过心理治疗和自我调整,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助于个体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人格。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孩子的人格和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心理方面的演讲稿(精选5篇)
关于心理方面的演讲稿(精选5篇)关于心理方面的演讲稿(精选5篇)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
在当下社会,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演讲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方面的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xxx,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让花开的更灿烂。
告别了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
面对崭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但是我们在现实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以下是我所总结的几个方面:一、生活适应问题这一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表现最为突出。
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往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相差很大。
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
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有的思家、恋旧,常常偷偷以泪洗面;有的厌学、仿徨、沉溺于无所事事;有的失眠、抑郁、在焦灼中挨度日子;更有的则想休学、退学。
二、学习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但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学生存在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
三、人际关系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
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为更好地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深化素质教育实践,依据____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校特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强化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维度。
鉴于国家教委新修订的中小学德育大纲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我校将通过多元化途径,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旨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人格结构,并提升其面对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策划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优异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强化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细致做好个案辅导与登记工作。
2. 高度重视心理咨询室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持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传、动员、普及与教育工作。
3. 聚焦学生心理团体辅导,针对存在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少数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助力其迅速摆脱困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并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4. 不断丰富与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5. 充分利用班队会等平台,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队会),旨在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挖掘其潜力,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推动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具体实施方案1.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虽然学校有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但此项工作并非心理健康教师一己之力所能承担,而是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
因此,我校将建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教师为辅助,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1)心理课程与辅导:本学期,心理健康教师将不定期为各年级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服务。
同时,各班级也将围绕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班队会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与良好的集体行为模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向上精神。
第三讲_ 挫折心理与健康
(2)目标距离,目标距离越近,则对挫折的承受力越
大,即当个体几乎达到目标时经历失败会不甘心而继续 努力尝试,如果一开始就失败,会早早放弃,心理承受
力反而小。
4、社会因素
(1)生活阅历。 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人 们逐渐在挫折中成长,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了, 经受生活; (2)社会支持。 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越
1.个体生理因素:身材.面貌及某些生理缺陷所带 来的限制,不能从事某种工作或使工作遭到失败. 如 耳聋不能学音乐. 2.个体心理因素:以满足需要为例.2个或2个以 上的需要,无法同时获得(对立或排斥)---强迫性的取 舍,也属于挫折情境状态.
重点讨论: 挫折产生的个人因素
(一)个体生理因素 (二)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三)自我认知偏差 (四)人际交往不适 (五)动机冲突 (六)性与恋爱问题
(二)挫折承受力的多种影响因素
1、身体和人格因素
(1)身体因素, 身体健康的人比体弱多病的人 更容易承受挫折; (2)人格因素,性格开朗、个性完善、意志坚 强的人比消沉抑郁、内向的人更能应对挫折;
2、认知和心理预期因素
(1)自我认知,凡是积极的自我认知的人,面临挫折
时容易客观地看待挫折、化解挫折并将挫折转化为动力;
而认知不足的人遭遇挫折时容易走极端。 (3)心理预期,个体对自我的心理预期越高,遭受挫 折的心理承受力越弱;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很难接受自己 平凡的现实而感受挫;反之,一个没有更高预期的学生 面临挫折是心理相容性会高一些。
3、个体目标追求因素
(1)个人目标理解。行为所指向的目标对个体越重要, 受到挫折后的反映越强烈,一个渴望出国深造的学生拒 签后的心理承受力会更低;
• 当人遇到多种目标,存在2种选择,但多个目标互有长 短,使抉择者左顾右盼,难以作出选择所产生的冲突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应对挫折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应对挫折教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挫折并不总是负面的。
它可以成为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催化剂。
因此,教案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挫折的双重性质。
通过讨论历史人物和当代榜样的经历,我们引导学生看到这些人物是如何将挫折转化为动力,从而实现个人突破的。
接下来,教案会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反应模式,如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反应,并学会识别自己可能的情绪反应。
此外,我们将教授一些基本的应对策略,如情绪调节技巧、问题解决技能和寻求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练习,学生将有机会实践这些技能,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它们。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案还包括了一系列的情境模拟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面临假设性的挫折情境,并被鼓励使用他们学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这种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减少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的恐慌感。
最后,教案强调了反思和自我评估的重要性。
学生将被鼓励记录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和应对方式,以便他们能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改进的领域。
通过持续的自我反思,学生可以更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应对技能。
总结来说,这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本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的应对挫折的工具箱。
通过理解挫折的本质、学习应对策略、参与情境模拟和进行自我反思,学生将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这一教案时,教师应当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同时,学校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心理咨询服务,以确保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大一心理健康自我成长报告(通用5篇)
大一心理健康自我成长报告大一心理健康自我成长报告(通用5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一心理健康自我成长报告(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一心理健康自我成长报告篇1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看待爱情、亲情、友情,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
因此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了分析。
一、我的成长经历和影响(一)简单的自我介绍我,1999年12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一个农民家庭,这是一个五口之家,加上我的到来,组成了贫穷但很温馨的六口之家庭。
在温馨家庭中长大的我,勇于承担责任,勤劳刻苦,但同时也养成了内向偏外的性格。
现在的我就读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再过两年的我即将面临毕业。
(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5岁以前的我,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记事是从6岁开始。
不过经常听妈妈讲过。
我是一个幸运儿,在计划生育中幸存下来。
不过,尽管如此,在我家里父母对我要求很是严格。
6岁的我,被父母送到了学校,爱听话的我深受老师的喜爱,经常得大红花。
(三)小学阶段成绩一向比较优异的我,一直担任我们班的纪律委员,从未间断。
为了让我得到更好地教育,我转学了。
在这里,每天和姐姐一块儿上学、回家。
在这个阶段,我挨了人生两次打,一次是老师,一次是母亲。
两次打,至今仍深深印在脑中。
第一次,因为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100字作文,我挨了100板子,从此我把学习放在了第一位。
第二次,偷别人家的烟吃,母亲第一次打我,那次母亲哭了,哭的很伤心。
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我以较好的成绩顺利考上初中。
(四)初中阶段很听话,很爱学习的我,很受老师的喜欢。
初二的时候,我恋爱了。
我也不知道那算不算恋爱,但我知道从那时起,我不怎么爱学习了,有时还逃课。
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二、理智性反应
1、坚持目标,逆境奋起,矢志不渝 2、调整目标,循序渐进,不断努力
三、个性的变化
在人们连续经历挫折,或者遭受特别重大挫折的 情况下产生 导致挫折的情景和条件相对稳定并长期持续,由 此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就会反复出现,久 而久之这些反应方式就会逐渐固定下来,使受挫 者形成了习惯和突出的个性特点 对挫折的消极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并在心 理和行为上固定下来,就会形成对挫折的适应不 良,对受挫者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就会带来不利影 响
6、轻生 受挫者反复受挫,周围缺少帮助,又找不 到摆脱挫折的方法和途径,受挫后愤怒的 情绪使之失去理智,而以自杀形式消除内 在紧张心理
一、情绪性反应 7、反向 把自己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不被允许的 愿望和行为,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 为表现出来,以掩盖自己的本意,避免或 减轻心理的压力的行为反应。 自大掩盖自卑
使用过多会降低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37一情绪性反应10投射受挫者把自己内心的不允许的愿望冲动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转嫁于他人或其他事物上以摆脱自己内心的紧张心理从而保护自己并为自己的行为辩护38二理智性反应人们在遭受挫折后都会表现出紧张状态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作出某种情绪性反应其中有些人始终被情绪所控制不能摆脱而有些人则能够及时调整保持冷静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挫折39二理智性反应1坚持目标逆境奋起矢志不渝2调整目标循序渐进不断努力40三个性的变化在人们连续经历挫折或者遭受特别重大挫折的情况下产生导致挫折的情景和条件相对稳定并长期持续由此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就会反复出现久而久之这些反应方式就会逐渐固定下来使受挫者形成了习惯和突出的个性特点对挫折的消极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并在心理和行为上固定下来就会形成对挫折的适应不良对受挫者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就会带来不利影41大学生挫折的心理调适一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而使自己避免心理和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的大小反应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42二大学生挫折的心理调适1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挫折发生后人在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有意或无意地摆脱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减少精神痛苦维护正常情绪平衡心理的种种自我保护方式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43二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三大类1积极心理防御升华2消极心理防御3中性心理防御44案例分析考试刚刚结束我的心情很沉重很难过不知为什么很想哭似乎觉得一切都和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我甚至都不知找什么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生活、学习、就业的压力,现实地摆在每个大学生的面前。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当今大学校园里,独生子女较为集中,由于物质生活的优裕,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呵护,使得这些青年人的抗挫折能力、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较低,与外界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差,当外部压力、环境改变时,表现为手足无措,心理压力既不能很好化解,也不会与师友倾诉、沟通和寻求帮助,致使心理压力不断积累,心理疾患形成也就成为必然了。
这既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也给大学校园的和谐气氛带来了负面影响,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质量。
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高等院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仅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措施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普遍性。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有47%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10%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
而在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违法事件的报道频频亮相各种媒体。
从2002年北京一名大学生用硫酸伤黑熊,到2004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四名同寝室学生以及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学生刺杀教授案,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导致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究竟何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最近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
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
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是两个紧密相连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我们的个性、行为和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衡、稳定和积极的状态。
这包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保持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健康的关系。
当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大、社交障碍等症状。
人格发展,则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它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影响、教育经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会决定他在面对各种情境时的反应方式和行为选择。
那么,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一个人成长的早期阶段,如果能够拥有稳定、安全和充满爱的环境,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个体勇敢地去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的能力,形成自信、乐观、坚韧等良好的人格特质。
相反,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过多的创伤、忽视或虐待,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如自卑、恐惧、不信任他人等,进而阻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其次,人格特质也会影响心理健康。
比如,一个性格过于内向、敏感的人,可能在面对社交压力时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而一个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可能会因为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过高标准而产生抑郁情绪。
同样,积极的人格特质,如乐观、豁达、宽容等,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保持心理健康。
再者,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变化,这些都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产生影响。
例如,在青春期,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变化,以及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挑战,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自我认同的困惑。
这个时期的经历和应对方式,会进一步影响人格的发展。
而当我们步入成年后,工作压力、家庭责任等新的因素又会对心理健康和人格产生新的考验。
中学生心理健康(mht)计分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mht)计分标准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心理健康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mht)计分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二、定义中学生心理健康(mht)是指中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达到一种相对完善与较为稳定的状态,使之在心理上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业和生活的要求,表现出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计分标准1.情感稳定性(100分)情感稳定性是指中学生情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评价指标包括是否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对待挫折是否能够坦然面对等。
评分标准:情感稳定性得分范围0-100分,表现良好者得80-100分,表现一般者得50-79分,表现较差者得0-49分。
2.自我认知与控制(100分)自我认知与控制是指中学生对自身认识和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
评价指标包括自我意识、自信心等。
评分标准:自我认知与控制得分范围0-100分,表现良好者得80-100分,表现一般者得50-79分,表现较差者得0-49分。
3.学习动力和积极性(100分)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是指中学生学习中的动力和积极性。
评价指标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
评分标准: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得分范围0-100分,表现良好者得80-100分,表现一般者得50-79分,表现较差者得0-49分。
4.人际关系(100分)人际关系是指中学生与家庭、同学、老师、朋友等的交往。
评价指标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等。
评分标准:人际关系得分范围0-100分,表现良好者得80-100分,表现一般者得50-79分,表现较差者得0-49分。
5.应对挫折能力(100分)应对挫折能力是指中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评价指标包括情绪调节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评分标准:应对挫折能力得分范围0-100分,表现良好者得80-100分,表现一般者得50-79分,表现较差者得0-49分。
培育健康心理, 塑造健全人格
依赖型人格也主要是由家庭教育造成的。 由于父母对子女过分支配、庇护、照 料和溺爱,使得孩子的自主性得不到 发展,使孩子形成习惯他人安排、由 他人陪伴照料的依赖型人格。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小事着 手自己独立完成。重建自信——积极 暗示法,克服对自主能力的怀疑心理。
4、消极型人格: 缺乏热情和朝气,不求上进,生活没 有目标,回避竞争,遇到失败就一蹶 不振„„ 导致消极型人格的原因有多种。有的 是因为遭受挫折打挤,或是因为生活 过于安逸,或惧怕竞争压力等等。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优良性格的标志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问题. 2、恋爱与性心理健康问题。 3、学习问题 4、自我认知问题。 5、大学生定位问题。 6、网络成瘾倾向 7、诚信危机问题。 8、亲情问题。 9、求职择业问题。 10、特殊群体问题。
案例分析: 小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人长得漂亮, 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能歌善舞,才艺发 展比较全面,在大学是个受欢迎的学生。回 到家里,爸爸妈妈又把她捧为掌上明珠。对 她宠爱有加。有这样能干的学生,班主任老 师更是将她视为不可多得的骨干成员,一直 都很中用她,凡事都让她管理,可是渐渐地 小红越来越自命不凡,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也 越来越大了。本学期初,她所在的班级重新 成立班委会,班主任征求她的意见,她说这 个“太笨”,那个“不会说话”,不是摇头 就是撇嘴,意思十分
三、 塑造健康人格途径
1、保持开朗的心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 极、健康的情绪状态。 2、加强意志磨练,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经受 挫折的耐受力,不盲目冲动,不消极低沉,始终保持乐观的 生活态度。 3、注意性格完善,自觉检查修正自己的性格特点,培养健 康的性格模式。 4、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5、培养良好的情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注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积极参加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公益性活动。
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报告(优秀4篇)
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报告(优秀4篇)心理健康自我分析报告篇一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阳缺——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不守在父母身边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父母亲情的重要,也形成了我独立、倔强、敏感、不服输的性格。
初中时候的失败和挫折中接踵而至的打击,造成了我心里潜在的自卑情结和人格的显现。
而高中时候的拼搏和努力,造就了我热情、感性、坚强的个性。
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青春时光使我感受快乐、走向自信。
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还是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
与心理学的近距离接触源于在高中学校读书的时候。
十八岁,忽然觉得有无数的烦恼。
面对高考学习的压力和枯燥,来自家庭和自己的压力,让我心烦气躁了很久。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心理咨询有了近距离的接触,那时的我就对这门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学科充满了好奇。
知道了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报考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心理咨询专业。
通过三年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变得成熟了,生活中的烦恼减少了,身体也好多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走过的路,有的是对了,有的是错了,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判断,我还不成熟,我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
于是,我在慢慢的成长,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二十多岁,是人生辉煌的开始。
自我成长分析11月,我降临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那时候父母工作都很忙,又正值祖父母退休在家,所以,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将我送到了祖父母家抚养,每个周六日都过来看我,接我回自己家。
虽然祖父母生活上照顾的我无微不至,但是他们代替不了父母在我心中的感觉,那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当他们知道我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时候,都会问我,是不是父母离婚不要我了,才把我放在爷爷奶奶那里。
也许是儿时远离父母的生活,使我的内心世界变得没有安全感,性格上敏感谨小慎微。
202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例(六篇)
202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例一、工作目标1. 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挖掘并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理品质,以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2. 具体而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强化自我调控、挫折承受及环境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针对存在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少数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助力其迅速摆脱困境,实现自我调适,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并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 积极推进心理咨询室建设,力求将其打造成为符合标准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内容与途径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目前,我校已配备____名心理咨询员,其中____名正接受专业培训。
还有____位教师持有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另有____位教师正在参加相关培训。
本学年,我校将进一步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通过沙龙、个案讨论、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持续培训。
心理教育吴扬将专注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担全校各年级学生的心理讲座;而王天文则负责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面向全校各年级家长和教师开设心理讲座。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1)开设高一心理课程、各年级活动课或专题讲座,以及在高二、高三年级引入校本课程。
同时,全校范围内将举办心理知识讲座,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提供个别咨询与辅导服务。
心理咨询室将继续对外开放,为师生提供一对一的沟通平台,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解决心理困扰。
同时,对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与矫治。
对于情况严重的学生,将及时转介至上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门。
(3)在班级中设立心理班委,作为学校心理咨询室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4)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心理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之应对挫折、完善人格摘要:“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挫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磨练的过程;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挑战自我,在现在是尤为重要的。
关键词:应对挫折、挑战、完善自我正文:挫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失败、失利。
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失利、挫败。
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二是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三是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
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人们对挫折的承受力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挫折情境的挫折承受力也不同。
对同一种挫折情境,有的人受挫折的消极影响较小,他们往往表现勇往直前,越来越坚强、成熟;有的人受挫折的不良影响较大,甚至会因挫折而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挫折是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情境时,经受的打击和压力,摆脱和排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
挫折承受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人们的行为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满怀必胜信心的人,去做一件关系到以后发展的重要事情,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这件事情没有做成。
这种打击,使其精神长时间振作不起来,甚至达到崩溃的边缘。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动机受挫,也叫做心理挫折或欲求不满。
动机受挫是某种动机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欲求障碍或者欲求阻止。
造成心理挫折的原因可以来自客观原因,如组织管理不善、人际关系不协调、天灾等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障碍,欲求得不到满足。
也可以来自主观原因,如能力不足、知识欠缺、沟通不良、决策失误等。
还可以来自心理障碍,把在事实上不具备的欲求目标当作自己眼前应该有的东西加以追求。
心理挫折对个体影响一般有两个方面:第一、心理受挫的大小与个体的动机密切相关。
当重要的动机受挫时,感受到的挫折就较大,对个体的打击也较大。
第二、由于心理发展层次不同,认识方法的差异,抱负水准的高低等原因,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重要动机,因而,挫折的感受应人而异。
如两个人同时被小偷偷了钱包,一个人可能就受不了这种打击,好像天塌下来了,感到非常痛苦。
另一个人却不以为然,破财免灾嘛。
面临同样的考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由此可见,心理挫折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理反应。
人们几乎不可能完全避免动机受挫,上述种种表现是在动机受挫的状态下采取一定的形式表达动机受挫状态。
为消除或减轻行为受挫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首先,要及时了解、排除、防止形成挫折源。
其次,提高对动机挫折的忍受力。
人们对挫折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能处之泰然,继续前进;有的人则一蹶不振,精神崩溃。
这种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即遇到挫折时勇于接受挑战,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称之为动机受挫忍受力(也称作受挫耐性)。
一个人动机受挫承受力与以下条件有关:(一)与个人的生理条件有关。
如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如何,有无生理缺陷(二)与个性、以往的经历有关。
如性格与修养怎么样,受挫的经验和教训如何?这些都对动机受挫承受力影响较大。
(三)与对挫折的知觉判断有关。
如有的人对挫折的反应就比较敏感,有的人反应则比较迟钝。
人们在生活与工作过程中,漫长的人生之路,无论你怎样设计、安排,失败与挫折总是伴随着你的左右。
这是作为“人”,这个特殊的社会存在,以及由他自身和他所处的各种不同的大小环境所决定的。
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哪一个人不是经历了风风雨雨,从失败到成功,直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实践证明,每一个人都是失败与成功的聚合体。
拿破仑说过:“伟人的一生势必不幸”。
人们在完成自己的目标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使需要不能满足的各种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也就是挫折产生的原因,即挫折情境。
任何人遭受任何挫折都与当时的情境有关,构成情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人生发展中的挫折都是由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其中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挫折的主要根源。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题的基本看法。
人为什么要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人为什么要有理想?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人生道路为什么会有逆境、困难、痛苦、烦恼、生死离别、错误、失败、悲剧?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们?人怎样才能获得潇洒而满意?人生的价值是金钱和地位?还是为他人做出奉献……对于许多的人生问题有的人领悟了它的真谛,取得了成功。
有的人一生困惑和迷茫,不能领悟人生的精神,而虚度年华。
有些挫折是受个体能力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能力有高有低。
例如,有的人记忆力很强,可以达到过目不忘,有的人则丢三拉四,记忆力很差;有的人能统率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在一个人的能力结构中,有的人擅长理论思维,却拙于观察实验;有的人书本学习能力强,但做事笨手笨脚;有的人书本学习能力太差,而动手能力却很强: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写作能力较差。
有的人善于科学研究,而有的人却善于人际关系。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有长有短,这是客观规律。
但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能力和劣势能力,扬长避短。
正确的思维方式是符合客观规律和思维规律的认识方式,错误的思维方式是与客观规律和思维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方式。
表现为错误的思维方式。
最典型的有狭隘经验型思维方式和教条型思维方式两种。
1、狭隘经验思维2、教条、刻板思维人生经历的影响:在人生发展活动中,一个人的经历对这个人对于挫折的认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历的事情多了,遇到的困难的机会也多,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体验,也就锤炼了自己的认识水平。
引起人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1).外在的客观原因,即自然的和社会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制约往往能给人带来不幸的结果.一些无从预料,不可抵挡的自然现象,诸如山洪爆发,火山地震,江河决堤,大旱大涝等.都会使人生的舞台滞留在不利的环境之中.而人们要在不利的环境中取得满意的结果就要付出更大的艰辛努力,即便如此其成功的概率也低于良好自然条件下的努力.与此同时,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也会给个人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人类历史特定的低潮与逆流时期,总是限制甚至毁灭人们的美好追求,使大多数人置身于挫折与不幸之中.例如“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民族的每个成员所带来的灾难。
(2).内在的主观原因,即个人自身条件与认识偏差对人生的限制与阻碍.自身条件限制使目标无法实现的境况是显而易见的,诸如个人的相貌,身体素质,经济状况,智能水平,心理素质等原因使个人的需要难以满足而形成挫折感.个人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理想失落的景象则往往是隐形的.个人对人生价值目标定位失当或追求的理想与奋斗途径方法相背离,都会使奋斗目标无法实现或达到的现实目标与心中企盼的理想目标产生距离,引起内心的失落与不平衡感.二.如何面对人生挫折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的活动与交互关系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
这一变化在激发人们多种多样的动机和目标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体人生挫折的概率。
对此我们不能消极地忍耐或回避,而应直面正视人生挫折,积极寻求克服和战胜挫折的有效途径,抚平伤痕,向人生的成功目标奋斗。
在这方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增强自信、蔑视挫折。
人生挫折的发生虽是客观的事实,但是在不同心态的人身上所反映出的心理体验却是情态各异的。
所以要战胜挫折,首先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自信心。
勇敢和自信是人生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是成功的心理基石。
有勇敢精神的人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但懦弱自卑、缺乏自信的人注定将一事无成。
对于勇敢自信的人来说,挫折和苦难更能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和豪情.愈挫愈勇。
而缺乏自信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对挫折就可能自甘沉沦,一厥不振。
“苦难是坚强者磨行意志的磨刀石,也是懦弱者自甘堕落的滑梯”。
高度的自信可以唤起战胜挫折的勇气,调动自身全部的能量与挫折搏斗。
在与挫折的较量中,自身变得强大,而挫折则相对地显得藐小。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样一个信念,“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倘不过的河,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和挫折”。
第二,升华目标,淡化挫折。
人生挫折是和人生的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多方面的,而且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在实现这些大大小小目标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人生挫折。
然而,决定人们对人生挫折心理体验强弱的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目标,即他对整个人生的根本的价值追求。
人生挫折心理体验的强弱是由他自己认识到挫折对自己根本价值追求的负面影响的大小决定的。
一个把个人功利作为人生追求目标的人,贫穷和官场失意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人生悲哀,而以国家民族兴盛为己任的人,则会把名利得失看得如过眼云烟。
对于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来说,失恋和家庭的离异便如同人生的毁灭,哀叹着“没有爱怎么活、没有爱多难过!”而一个视事业为生命的人,个人情感的失意便如同玫瑰刺扎了手,虽有一点点痛,但却了无大碍。
第三,发愤图强,战胜挫折。
面对人生挫折,人们无不希望变挫折为坦途、赢得人生辉煌,但要战胜挫折,关键在于自身的发愤图强,努力奋斗。
古谚曰:“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乃人生财富”其本意在于引导人们对挫折认真总结,吸取人生教训,科学地调整自己,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
这样,挫折就如同“人生的良师”,引发我们变坏事为好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如果在挫折面前消极忍耐,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那么,苦难永远是苦难,挫折始终是挫折,“失败”这个妈妈无论如何是生不出“成功”这个大胖小子的。
“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膜足,《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
在失败和不幸面前,他们无不是选择了发愤图强之路,一个个奋起我们当代大学生正当青春年华,虽说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但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今后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会遇到更大的挫折与不幸。
为此大家要立志发愤图强,学会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走向成功。
不在挫折中奋起,便会在挫折中灭亡。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但是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也无论你退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你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必须为之长期不懈地努力奋斗,这样人生的命运将会还报给你以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