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黄亚钧-参考答案-第11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复习思考题
1.概念解释: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衍生产品VaR方法利率敏感性缺口有效持续期
答:略。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微观要求,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宏观要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得当,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个别银行经营管理不善甚至倒闭会波及其他银行,会影响社会公众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严重的还会酿成金融风波。
正因为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监管,商业银行自身也大都积极地实行风险管理,采取稳健经营、“安全第一”的经营方针。
商业银行在增强了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体系安全性的提高,避免商业银行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银行竞争优势包括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其中管理优势非常重要。
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银行风险管理通过回避、分散、转移、控制风险,能将风险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增加银行的盈利,从而提高银行的信誉和安全性,促进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
《巴塞尔协议》要求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率不低于4%。
《巴塞尔协议》这一国际性文件已被国际银行界普遍接受,资本充足率这一综合性指标已成为任何一家银行进行国际化经营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
在资本充足率中,风险资产总额处于分母位置,通过减少分母来实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被称为“分母决策”,而要实施“分母决策”,就必须加强银行资产的风险管理,通过对资产风险的识别、估价、控制和处置,降低资产风险,从而降低风险资产总额,达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的,最终将促进银行的国际化经营。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银行的风险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是企业风险转嫁的结果。
企业之所以能将风险转嫁给银行,虽然存在体制上的原因,但也说明银行本身也存在问题,说明银行对企业风险转嫁防范不力。
银行通过加强对其面临风险的分析与管理,能够较成功地阻止企业风险转嫁,既保护了银行自身的利益,也能促使企业加强自我约束,特别是加强对其面临风险的管理。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有哪些?
答:风险管理技术也就是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可分为控制型技术(Control Method)和财务型技术(Financing Method)两大类。
前者是以避免、消除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限制已发生损失继续扩大的一切措施,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是在实施控制型技术后,对无法控制的风险所作的财务安排。
具体来说,风险管理技术主要有风险抑制、风险转嫁、风险组合、风险自留和保险等。
通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达到控制和处理风险的目的。
4.什么是VaR方法?它是如何度量市场风险的?
答:VaR(Value-at-Risk)是一种利用统计技术来度量有价证券金融风险的技术方法。
VaR的产生实际上可以追溯到鲍谟(1963)的工作,当时实际上是处于对均值方差组合选择方法的一种改进,引入了“均值——下置信度”的组合选择标准,此后该方法开始用于风险的度量,但并不普及,直到20世纪80年以后,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1993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用VaR方法计算市场风险的一种高度结构化和标准化的“标准模型”(the Standard Model),用于计算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
VaR最大优点就是以一个简单的数字表明了一个机构在市场上所面临的风险。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VaR很快成为金融业总裁、高级主管及股东用来讨论风险的主要工具。
VaR比较权威的定义可以见乔里恩于1997年出版的第一本关于VaR的著作,他给出VaR明确的统计定义,即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在一定的持有期内,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这可具体表示为:
P(P
∆≥VaR)= 1-c
其中,P
∆为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持有期内的损失,c为置信水平。
在VaR定义中,有两个重要参数:持有期和置信水平。
选择持有期时,往往需要考虑四种因素:流动性、正态性、头寸调整、数据约束。
置信水平的选择依赖于对VaR验证的需要、内部风险资本需求、监管要求以及在不同机构之间进行比较的需要。
VaR的关键是利用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价值的历史波动信息来推断未来情形,只不过对未来价值波动的推断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概率分布。
VaR本质上是对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价值波动的统计测量,其核心在于构造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价值变化的概率分布。
目前,VaR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如历史模拟法、分析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法。
5.利率敏感性缺口的管理策略有哪些?
答:我们用图12-2说明在不同的利率周期的阶段中,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缺口管理策略。
从图12-2可以看出,当利率水平很低时,即在利率周期中表现为低谷阶段时,商业银行应当保有正的利率缺口,即应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少利率敏感性负债。
因此此时未来利率的上升概率很大,而利率一旦上升,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便能提高。
而且,在利率水平逐渐上升时,商业银行都应当保有正的利率缺口。
图12-2 利率周期中的缺口策略图
利率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后,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如果预计到市场利率将要下降时,就应削减利率的正缺口。
这时,商业银行可以保持零缺口,或者保有很小的正缺口或负缺口,直到确定利率下降阶段已经来到时,再扩大利率的负缺口。
保有负缺口一段时间后,如果利率水平已经很低,市场资金需求旺盛、而资金供给则相对不足,通货膨胀有所抬头,利率升高的概率很大时,则应减少利率的负缺口,向零缺口与正缺口过渡。
这样,通过对利率周期变动的把握适当地调整利率缺口,就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利润,提高盈利率。
实际上,上面的分析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在实践中,虽然利率波动从长期看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但中、短期利率的变动则不容易确定,利率波动幅度、时期等很难把握。
因此,利率缺口管理应当建立在对利率水平的彻底分析、严格论证、科学预测的基础之上,否则会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由于负债往往是由储户的存款行为决定的,并且还受到金融业内竞争的影响,商业银行实际上不可能把握负债的敏感性程度,而常常仅能通过改变敏感性资产的金额来改变本行的利率缺口状况,因此往往难以完全、自由地控制本行的利率缺口。
同时,改变本行利率缺口还要承担交易成本和其他成本,有可能会造成利率缺口管理的收益无法抵偿变动缺口的成本的局面。
因此,进行利率缺口管理还要求银行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并且要求利率缺口变动的成本与预期利率变动所带来的收益相比较小,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成功的利率缺口管理。
6.有效持续期缺口的计算方法和管理策略是什么? 答:有效持续期缺口=资产平均有效持续期-负债平均有效持续期)总资产
总负债( 即: DGAP =DA -βDL
式中:β为负债资产系数,由于负债不能大于资产,β<1。
当有效持续期缺口为正值时,资产的平均有效持续期大于负债的平均有效持续期与负债资产系数之积。
如果利率下降,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都会增加,但资产价值增加的幅度比负债大,银行的市场价值将增加。
如果利率上升,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都将减少,而由于资产价值减少的幅度比负债大,银行的市场价值将下跌。
表12-1总结了有效持续期缺口和利率变动对银行价值的影响。
银行有效持续期缺口管理的目标是股权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对缺口值的调整来增加和稳定银行市场价值。
如果是为了增加银行价值,则在利率上升时对缩小缺口值,在利率下降时扩大缺口值;如果是为了保持银行市场价值的稳定,则采取零缺口或微缺口的方式避免利率风险。
银行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有效持续期,使得总资产的平均有效持续期等同于总负债的平均有效持续期乘以负债资产系数,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维持有效持续期缺口为零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可以做到,其操作成本也往往很高。
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发达国家逐渐放松金融管制,市场利率出现频繁的大幅度波动,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一些新的减少或消除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Hedging )工具应运而生,如利率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
7.谈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过程。
答:操作风险的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量化、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风险监控及风险报告。
1、风险识别
操作风险识别过程以当前和未来潜在的操作风险为重点,主要考虑银行潜在操作风险的整体情况,银行运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银行的战略目标,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银行的独特环境因素,银行内外部的变化和变化的速度等六个方面。
它包括风险所有潜在的原因,如交易过程、销售活动、管理过程、人力资源、卖方、技术、外部环境、灾害、越权及非法行为等等。
2、操作风险评估和量化
操作风险被识别出来后,要加以评估和量化,包括对发生特定操作风险的可能性及操作风险可能给业务目标带来的影响进行量化考察。
银行在具体进行操作风险的评估和量化考察时,主要从操作错失可能性以及错失发生时的财务损失额等方面来测度。
一般的步骤是先收集评估风险所需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内部各部门提交的报告,如审计报告,监管报告,管理报告,专家意见,业务计划,预算计划、操作计划等;然后根据风险评估框架,利用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关键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损失后果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选取适当的模型来测度净操作风险。
3、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
银行在对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和测度后,对于不能承受的操作风险必须设计具有成本效益的风险缓释工具(如购买保险或外包转移),并对其他的风险采取明确有力的措施进行管理,使操作风险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在风险管理和缓释的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在风险职能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将实施措施的责任明确地分配下去,确保责任人有实施措施的动力,并在采取缓释措施时充分考虑诸如外部责任(例如外部监管、法律或其他要求)、变革管理、新的交易对手和客户、内部控制、责任的界定、协调、信息系统管理、对附属或参股的第三方提供服务、专业人员和人力资源、业务连续性规划、内部审计等领域。
4、风险监控
在对操作风险识别、测量及进行管理和缓释后,内部审计部门或其他有资格的部门还应该对这些活动进行监控,实施定期的检查,分析控制环境,检测已实施的控制效果,从而确保业务运作在有效的风险控制下展开。
这些监控活动包括对银行面临的所有类型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评估缓释活动是否有效、适当,可识别的风险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转移至银行外部,风险控制和管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重大风险事件的相关信息是否被传递到适当的管理层级等。
5、风险报告
操作风险的最终评估将提交业务管理层、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管理部门以及银行内部的相关部门(如内部审计部门),以给风险管理层提供更好的操作风险信息,
使之能改善风险管理决策,并改善经济资本的分配使之能更好地反映业务部门承担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的评估报告一般应涵盖银行的关键操作风险或潜在操作风险、风险事件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已实施措施的有效性、管理风险暴露的详细计划、操作风险即将明确发生的压力领域、为管理操作风险而采取的步骤以及外部市场的信息等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