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脚墙安全技术交底 - 二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安全、技术二级交底

施工单位:编号:监理单位:

一、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K3+080-116、K3+200-220护脚墙施工。

二、施工工序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测量放量—基坑开挖—挂线—支模—浇筑—拆模—养护

2、施工要点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标注的挡墙中心线、平面位置及相关部位尺寸,现场测量订出挡墙开挖线,为了便于施工,如墙趾部位有排水沟、盲沟等结构时其开挖线可考虑一并测定出来。精确测定出护脚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护脚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测量成果自检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签认,方可作为施工依据。

2、基坑开挖

采用明挖施工。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视地质情况适当放坡。挖机开挖至设计基底高程以上10cm时改为人工挖基并清理完基坑杂物。基坑开挖不能间断,达到设计高程后及时夯实验基,基坑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封闭施工,具体措施是采用C20混凝土对基底进行浇筑,浇筑厚度不得小于10cm。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开挖边坡的坡度或支挡措施;若基坑边坡有地下水时,应采取引流措施,将地下水引出基坑范围;若基坑周围为软基地质时,应上报监理、业主和设计单位,采用经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后开挖基坑;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基坑地质情况等与设计情况有出入,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进行调整。

3、基础施工

本工程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不小于150KPa,当地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轻型触探法检测,检测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护脚墙基础片石混凝土的施工或者基坑混凝土封闭施工。

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由砼罐车运送到现场,如直接进行基坑基础施工时,砼中片石的掺量控制在30%范围以内,摆放片石前应均匀的铺筑一层厚度不低于20cm厚的素混凝土,然后用人工摆放片石,均匀布置。

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砼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提。无

漏振,无蜂窝麻面等。基础施工完成后应留有接茬石。

砼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防止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砼收缩开裂。

4、墙身模板安装:

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支架结构的立面或平面均应安装牢固,并能抵抗振动或偶然撞击作用。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对支架的立柱加以固定。

5、浇筑砼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浇筑一段墙身混凝土填筑一段路基,每次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才能进行路基填筑。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墙身混凝土浇筑的同时抛扔片石,片石与片石之间必须有混凝土包裹,抛扔片石时严禁片石与模板直接接触,片石的掺量控制规范范围内。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监控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混凝土倾落高度不超过2m,超过2m时用滑槽浇筑。

6、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振捣过程中不得漏振和拖动欠振。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应避免撞击模板。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工序的质量保证。

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一般情况下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层。片石采用人工摆放方式进行,注意片石不能碰伤模板。

7、施工接缝处理:

在每道施工连接缝处,均匀埋设石笋接茬,以增加混凝土在施工接缝处的粘结能力。施工接缝光面处,进行人工凿毛,凿毛面积大于总面积的80%。

8、片石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模板后。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否则必须采取保温措施。

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9、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