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戏精”的多角度分析

合集下载

网络流行语“XX本X”的认知解读

网络流行语“XX本X”的认知解读

网络流行语“XX本X”的认知解读齐奇(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流行语“戏精本精”意为某人就是戏精,该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既体现了构式的形成机制又体现了认知 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其背后蕴藏着典型的认知体系。

在原型范畴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基础之上,笔者分 析了“戏精本精”的语义特点及其结构,并发现它的原型构式是“X X本X”构式。

研究发现,该构式可用来形容一 个人或事物的典型性,在语义上体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典型代表,是具有最大家族相似性的成员,在结构上则体 现了形式与意义的相互制约。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理解“X X本X”构式不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还有利于对网 络语言的认知理据及其构式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认知;网络流行语;原型范畴理论;构式“戏精本精”是由网络上流行的“X X本X”体发展 衍生出来的新生网络语,该构式最早出现的时间大致 为2016年7月,最早的出处是在粉丝群体中。

“戏精 本精”褒贬不一,褒义就是单纯的赞美,很有戏剧张力 的意思,贬义就是爱作秀(百度百科)。

那么,为什么会 出现“戏精本精”?为什么能用其来形容演技到位或很 会作秀?怎样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先 前已有学者对“被XX”、“舌尖上的X”等流行语的构式 化、构式形成机制,构式演变及语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很少有研究将原型范畴理论与构式理论结合起 来对流行语进行分析。

基于先前研究的不足,本文针 对以上问题,以原型范畴理论和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以网络流行语“X X本X”为研究对象,对“戏精本精”等 进行实例解读,以期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网络流行 语“X X本X”的意义建构进行尝试性分析。

1理论基础1.1原型范畴理论作为古典哲学或客观主义哲学的对立面,体验哲 学为原型范畴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

在原型范畴理论 下:范畴的划分并非独立于建构者本身,而是依赖于人 类自身经验;范畴成员的边界界限不分明,而是模糊不 清的;范畴的本质不能脱离概念和推理,而是要充分考 虑隐喻、转喻等想象机制。

“戏精”与“杠精”的诞生背后的社会心理思考

“戏精”与“杠精”的诞生背后的社会心理思考

210李明书:“戏精”与“杠精”的诞生背后的社会心理思考“戏精”与“杠精”的诞生背后的社会心理思考李明书(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 要】以“戏精”“杠精”为例,现代流行的网络热词常常都呈现出一种戏谑、夸张的表达形式,人们在使用这些词汇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表达着一些特殊的社会心理状态。

当今这个时代是一个互联网基本普及的时代,是一个各方面都发展迅速无人敢掉队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新变化,也有多面的心理影响。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了解社会心理学专业知识、分析具体社会现象以及将其他心理学研究转换角度探究的方式,具体分析总结了这种社会现象背后的三个心理原因。

在最后结论处,提出了人们应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态度,希望网络成为人们自由且健康的表达场所。

【关键词】网络热词;心理压力;群众化负影响;存在感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210-02最近,网络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词汇,其中就有“戏精”和“杠精”这两个通用度相当高的词汇。

“戏精”通俗来讲就是指那些将日常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作为自己理想化表演的素材,并在网络上有活跃表现的人;“杠精”则是指那些喜欢与人抬杠,故意发表容易惹人生气言论的人。

这两个词都具有很强的讽刺意思,尤其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这两种现象都出现了空前活跃的趋势,那么,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心理背景因素呢?人们的表达为什么逐渐趋于单一化和偏激化呢?为此,本文将尝试着从社会、群体性以及社会个人的自我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社会心理压力下情感表达的克制和变形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的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1]。

人是社会中产生的个体,其言行举止都是从社会中学习获得的,当代人“戏精”“杠精”这种流行的表达方式也必定是受到特殊的社会背景的影响。

对戏精的评价议论文

对戏精的评价议论文

对戏精的评价议论文加戏需要适度生命是一汪清泉,适当地产生波澜涟漪,泉水才能有流动,更有活力;一直死寂缺乏流动,泉水则会成为发臭的死水;动静太大,引得水花四溅,泉水容易流失。

做一个“戏精”,也是如此。

生活太乏味,做个戏精给自己加点戏,无可厚非。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规律性的,学生按照固定的时间规划学习休息,上班族定时工作,老年人则淡淡然地准备安度晚年。

一天天的都没什么变动,长年累月都这样生活,难免有些乏味。

这时,自己给自己加点戏,生活才会更有趣。

乐趣毕竟是要自己找的,无聊时自己找欢乐,才不会那么容易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厌倦。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做个戏精给自己带来欢乐,可适当缓解压力。

笑一笑,十年少,戏精活跃了氛围,不仅自己感到快乐,也能使他人进入快乐的状态,在特殊的背景下还可以打破尴尬,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戏精虽在加戏,但不可加太多,戏精做得再“精也还是“戏”,戏终究还是表演出来的一面具外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有许多活跃在网络平台上的人,他们善于博人眼球,吸引关注,很多时候他们成功了。

但戏精过头,露出破绽,极易被人发现而受人批判。

另外,做一个“成精”了的戏精,自己未必就会真正获得欢乐。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十分幽默风趣,即使做一一个戏精,那也是符合自我的戏精;相反,如果一一个人本来就比较内敛沉闷,不善表达,做一个戏精,其实是对自己的伤害,这种伤害更多的是在心里。

做一个戏精,要因时因情况来加戏。

钱钟书与杨绛两个人都是十分幽默风趣的人,杨绛在丈夫逝世后,仍能保持那份幽默,不让自己的生活被悲伤沉郁笼罩。

生活如戏,每个人都是演绎缤纷岁月的“戏精”,为时惨淡的剧情加点戏,来一个华丽的展演,杨绛女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去做的呢?我们正处在高攻坚期,偶尔加戏给生活增点料,未尝不可;被竞争和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们,偶尔做做戏精,也是对自己的安慰。

然而,一直戴着面具做戏精则会慢慢磨灭了自己。

有的人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在网上博关注、作秀,甚至与现实世界脱轨,但那并不是做真实的自己。

“精”类词缀化探究

“精”类词缀化探究

“精”类词缀化探究作者:丁晓菲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7期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深入千家万户,多数网民之间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称作网络流行语。

迄今,网络流行语发展的态势只增不减,并且已经突破了仅限于网络的适用范围,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些网络流行语中,有一大批可以表示人群的类词缀出现了,例如“X控”,“X客”,“X族”等,这些新兴的类词缀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而新兴的“精”也有从语素向类词缀演变的倾向。

本文从“X精”这类词的色彩义发展入手,浅析其语义内涵,分析其演变过程,考察造成“X精”类词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X精类词缀现代汉语词汇语用一.引言最近,一种带有类词缀倾向的结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X精”,由此结构产生了不少新造词汇,例如“猪精”、“戏精”、“杠精”、“柠檬精”,其能产性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

同时,2017年《人民日报》举办的评选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活动中,“戏精”一词包含在内;而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8年十大流行语中,“杠精”一词也位列其中。

“X精”使用的广泛性也验证了这类词语存在的合理性。

“X精”结构虽已不是初次出现,例如古代小说中早已出现“狐狸精”,“白骨精”等明显具有负面义的词语。

但是显然,现在的“X精”用法和之前已有差别,“猪精”,“戏精”,“柠檬精”等词语不再是单纯的负面义,“精”向着类词缀演变的倾向值得我们思考。

二.“X精”的色彩义演变过程《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精”字的义项有13个,其中“精怪,妖怪”这一义项与指人相关联,例如“狐狸精”;而“完美的”和“聪明的”义项有形容人的作用,例如“精英”,“精明”。

1.负面义的产生:晋代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有关于狗精、狐精等妖怪的记载,其中一个故事记载,有一妙龄女子被一只白色巨犬驼至大山里潜居,后来这一女子与此白犬生下一个男孩,男孩长大以后样子像人,但是周身长满了白色的毛,并且长相丑陋无比,性格暴虐狂躁,常常偷鸡摸狗,不做正事。

网络流行语语义分析与文化研究

网络流行语语义分析与文化研究

网络流行语语义分析与文化研究网络流行语是近年来网络文化的一大特色。

从最初的“见光死”、“神回复”等词汇演化到现在的“996”、“蓝瘦香菇”等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人们用来交流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一个流行语的兴起过程却不是简单的搞笑、卖萌或者反讽,它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也决定了这些网络语言的命运。

因此,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语义分析和文化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首先,从语义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一般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词汇组成的单独的片段。

这些单独的片段常常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组合方式,使得它们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形态。

例如,“666”这个网络流行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语法上,它是由三个相同的数字构成的,没有任何语法连接词或符号来联系它们。

而在词汇上,它的意思指的是表示赞叹和认可的词语,这种意思和传统汉语的语法特点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理解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意义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从文化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的兴起和发展也和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的网络社区、平台以及在线游戏,都会促进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

而其中很多网络语言的来源和内涵都具有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例如,“蓝瘦香菇”这个流行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浙江的一位中年汉子,他在拍视频时不慎被石板砸中。

这个短视频出现后,很快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并以很快地速度形成了“蓝瘦香菇”的语言形式。

这个流行语的传播,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喜欢“恶搞”的文化情节,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中年男性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受到关注这一社会心理现象。

再次,要理解好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就必须关注它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

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在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人们对于时间、空间、物品、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而网络流行语的兴起和传播则是这一时代变革的一个缩影。

它们的形象既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和虚拟空间的不断交织和边界模糊,又展现了人们对于多元文化和个性化表达的渴望,更呈现出一种富有人性、亲切、幽默、反常的叙事姿态,构成了网民对于网络世界的独特表达方式。

网络流行语“戏精”的多角度分析

网络流行语“戏精”的多角度分析

网络流行语“戏精”的多角度分析王海林天津师范大学摘要:本文从2017年最新的网络流行语“戏精”以及其衍生出的“XX本X”、“杠精”等词语出发,探讨这些词语在词义、句法功能、语用等上的发展演变,从而揭示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心理以及文化心理,并对这些新词新语的发展前景作出大胆预测。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戏精;杠精;词义的演变一、来源近年来一些由网络中衍生出流行语层出不穷,有的是新兴产生的词语,有的是旧的形式赋予新的意义,有的是新产生的结构,但大都具有时尚、新颖、表现力强等特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又出现许多这样的词汇,比如“戏精”,例如:(1)作势:“戏精”与好演员之间差了什么?(新浪时尚 2017-11-14)(2)长城评论:贪官“戏精附体”,我们差他们一声“影帝”(凤凰新闻2018-5-27)在这些新闻标题里,随处可见“戏精”这个词,说明其已经具有了固定的意义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在语言中独立运用了。

在百度百科中已经给“戏精”作了如下的定义:“戏精,网络流行语,最早是比喻表演、演戏很厉害的人。

生活中的戏精是指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通过表演或模仿行为,令人感觉像剧中演员一样,产生错觉。

”本文试图从词的构造、句法功能以及词义的演变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戏精”这个词。

二、词的构造以及句法功能先来分析“戏精”这个词的构造。

可以看出“戏精”很明显是一个双音节合成词,是由“戏”和“精”这两个语素构成的。

作为一个名词,它可以既作主语也可以作谓语,例如:(1)作势:“戏精”与好演员之间差了什么?(新浪时尚 2017-11-14)(4)把文物珍品搬上舞台变成“戏精”(四川在线2018-5-24)例(1)中的“戏精”放在了句首动词的前面做了整个句子的主语;例(4)中的“戏精”放在动词“变成”之后做了谓语动词的宾语。

“戏精”在下面的例子中也可以被“很”等程度副词修饰,例如:(5)刚看到一个薛之谦料,可以说这很戏精了。

(豆瓣 2017-09-18)这个现象与“很+名词”这种现象有关。

网络“戏谑化”表达现象浅议

网络“戏谑化”表达现象浅议

网络“戏谑化”表达现象浅议作者:谭科宏来源:《采写编》2016年第06期内容提要:近年来,网络“戏谑化”表达在网民群体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集体狂欢”,产生了一定的舆论影响。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这类话语的起因和功能,探讨其可能的潜在危机,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引导措施。

关键词:戏谑化表达;文化消费;社会安全阀;娱乐至死作者简介:谭科宏,嘉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

语言是人类使用的一个表征系统,人们用语言传递观念和情感,这使它成为表情达意、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各种禁忌与限制,人们很难在公共领域就公共议题畅所欲言,较少有机会参与到舆论的建构中。

信息时代,互联网为公众的自由表达提供了便捷的平台,由此也呈现出公众话语表达的新景观。

在低门槛、无中心的虚拟世界,网民获得了强大的话语生产能力,一旦发生热点事件,他们会进行各种形式的解读,以此折射来自底层的社会情绪与现实关切。

这些话语表达通常以“不言明”的方式植入编码者的智慧,具有诙谐幽默、不拘一格和犀利辛辣的风格,显示出强烈的“戏谑化”的特征,即所谓的网络“戏谑化”表达。

网络“戏谑化”表达主要采用“调侃”,“搞笑”、“揶揄”等形式,颠覆了文本原有的“能指”与“所指”,在“解构”的基础上兼具“建构”的成分,并以“狂欢”和“批判”的精神面貌体现出对某一事件的强烈情绪[1]。

本文旨在研究网络“戏谑化”表达的起因与功能,探索其可能的归宿,为理性应对该现象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后现代草根文化消费:网络“戏谑化”表达的起因我国学者郑满宁认为,最早的网络“戏谑化”表达,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的恶搞视频[2]。

当时,猫少爷的《中国队勇夺世界杯》、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恶搞视频掀起了网民“嬉笑怒骂”狂欢行为的序幕,底层民众开始通过话语戏谑行为来执行手中的批判权,讽刺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无奈。

随后几年,“囧”、“屌丝”、“坑爹”等网络流行词陆续出现,成为网民描述现实生活的关键词。

社交媒体的“戏精”现象探析

社交媒体的“戏精”现象探析

新媒体NEWS RESEARCH社交媒体的“戏精”现象探析□瞿旭晟李鸣【摘要】微博、微信等高度聚合的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意味着娱乐方式的增加、交流方式的丰富和表现方式的变化。

本文借助于戈夫曼的理论,针对当下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沟通交流的新现象,探讨社交网络发展中出现的新群体----"戏精"的成因,本研究主要从入局心理、虚拟与现实、自我呈现、网络狂欢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戏精文化”;“戏剧理论”;社交媒体;“前台后台”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

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

①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网民的增多、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沉浸于网络世界里,在现实中沉默,在虚拟中表达,指尖键盘给了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

与此同时,不真实就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现实与虚拟人格的不对称,直击当今受众的内心世界,甚至在新闻传播领域引发所谓“后真实”(post-truth)的广泛讨论。

就本研究关注的主题来看,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善于表现、给自己加戏的人,这些人发表一些内容,使用较为夸张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喜爱,尽可能拉近自己与偶像的距离,也努力想让周围的人按照自己表现出来的样子来看待自己,这些人就被表述为“戏精”,“戏精文化”也由此而来。

“戏精”这一词汇由来已久,最早用来形容演员的演技很好,直到2017年有了新的网络释义,出现于粉丝圈掐架。

从“智障本障”“可爱本爱”的“XX本X”梗衍生的“戏精本精”,形容的就是戏精本人,在吐槽时常用“你是不是中央戏精学院毕业的”【作者简介】瞿旭晟,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人设戏精”网络亚文化的自我呈现、社会表征及其反思

“人设戏精”网络亚文化的自我呈现、社会表征及其反思

"人设戏精”网络亚文化的自我呈现、社会表征及其反思许高勇王蕾婷内容提要:!人设戏精"是当下热词,其本质是虚拟自我的人格和行为表现。

文章通过对网络世界中虚拟自我与真我的研究发现,虚拟环境中的人设和戏精行为都是一种表演,人们在真我与虚拟自我中不断切换以适应不同环境。

网络虚拟世界中多样复杂的人设给自我带来了对自我同一性的怀疑以及逃避现实等问题,当人们分不清现实环境、用虚拟自我处理现实环境时,有可能产生人设崩塌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人设戏精行为自我呈现亚文化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20)01-0118-08作者简介:许高勇,新闻学博士,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在站博士后;王蕾婷,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湖南湘潭411105)网络化生存使个人生活更为便捷,网络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对其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虚拟空间及网民虚拟即是重要表现。

2017年网络新词——“人设”“戏精”反映的虚拟自我,不仅出现在社交软件中,并开始以“行为演绎”的表现方式延伸到现实社会、活跃在日常交往中。

本文对“人设”“戏精”在网络世界中虚拟自我与真我的探讨、对人在不同场中以不同“人设”的“戏精”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关注自我认知、意识行为和社会认同等诸多方面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以期深入探讨“人设戏精”网络亚文化现象。

一、“人设戏精”亚文化的兴起与风格呈现赫伯迪格认为要深入研究亚文化必须“透过风格的表面去挖掘它的潜在意义”①。

“人设戏精”亚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青年一代在网络时代面临的迷茫与困惑,是一种流行的网络亚文化现象。

“亚文化主要是指通过风格化的另类符号对强势文化或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具有抵抗性、风格化、边缘性等特点。

”②“人设”与“戏精”是两个关联度颇高的流行语,在许多情况下,两者同时出现,表现了亚文化“虚拟性、短暂性、碎片化、异质和个人主义等近乎后现代的特征”③。

网络热词“戏精”解析

网络热词“戏精”解析

王聪(1993—),女,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语言学。

网络热词“戏精”解析王聪(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摘要:“戏精”一词最近在各大新闻网站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从而不断被广大网友应用在语言的交际中。

本文尝试从三个理论角度出发,对网络热词“戏精”进行解析。

关键词:“戏精”;名词;贬义;语境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71(2019)05-0079-05国际DOI 编码:10.3969/j.issn.2095-3771.2019.05.017集宁师范学院学报/May.2019/No.3由人民日报发起的投票,“戏精”一词被评为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

“戏精”一词主要用于网络上粉丝圈内互相掐架。

随后,通过网友的衍化,该词用来指生活中一言不合就给自己加戏,演技浮夸,通过过度表现自己而赢得关注的人。

如今,“戏精上身”“戏精附体”“戏精上线”“你真是个戏精”等句子在年轻人的日常交流中使用的频率逐渐提高,各大新闻网站也开始使用“戏精”作为新闻标题来吸引观众,其网络释义更受到大家的欢迎。

一、“戏精”的句法分析本文以搜狐网、凤凰网和新浪网等各大网站为语料库,对“戏精”出现的所有例句进行考察、整理、分析和总结,发现“戏精”在句子中主要作主语和宾语,有时可以作定语,还可以受程度副词“很”和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因此将“戏精”归属于特殊的名词。

(一)“戏精”可作主、宾语(1)狗狗做错事后的表情,各个都是戏精,哈士奇:我是狗斯卡影帝!(快资讯,2018年2月3日)(2)戏精上线!这个假将军被捕时还在演戏,场面一度尴尬。

(南方都市报,2018年2月8日)通过对例句分析,(1)中的“戏精”在句中作宾语,指的是做错事的狗为了躲避主人的鞭打而表现出的无辜表情;(2)中的“戏精”在句中作主语,指的是演戏的“假将军”。

“戏精”作主、宾语时主要受性质形容词和区别词的修饰,性质形容词主要是“老”和“小”,区别词则是表示性别的“男”和“女”。

网络流行语“X精”语义及语用分析

网络流行语“X精”语义及语用分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1年2月20日Feb.20 2021第41卷 第2期Vo1.41 No.2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2.023网络流行语“X精”语义及语用分析赵一锦 李国宏 于 雯(西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摘 要:近年来,网民们频繁使用“柠檬精”“杠精”“猪精”等“X精”词汇,使其成为网络流行词汇。

分析“X精”语义及语用情况能进一步探究网民情感与网络流行语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X精”形式满足语言中的经济原则,其使用更能隐晦表达网民感情。

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近年来网民情感变化趋势,从而反映出语言和变化中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热词;“X精”;语义分析;语用分析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2-0051-04多元的文化交融造就了多样化的语言,丰富了网民的情感,并最终使出现的网络用语迅速走红,因此,本文试从社会环境着手分析网络流行语风靡背后人们的心理动机。

反过来,对网络流行语的语用进行研究也能够顺势探索出中国网民所关注的焦点,从而总结这些焦点反映的网民感情偏好和发展情况。

一、“X精”的语义结构根据阿黛尔·葛德伯格(Adele E. Goldberg)所说,当语言表达形成构式时,一般表明这种语言表达能够在形式和意义上配对,同时其意义超越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组合[1]。

例如,“戏精”一词是“X 精”最早流行起来的样式,却不是最早出现的样式,早在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便有“白骨精”“蜘蛛精”等“X精”的出现[2],但语素意义却与本文中讨论的“X精”大相径庭。

《西游记》中的“X精”就是各类妖精的一个称呼,而现在流行的“X精”并不是指某种妖精,而是对具有X特性的一类人的称呼,更加具有语用价值。

探析网络舆论中的“戏精文化”

探析网络舆论中的“戏精文化”

探析网络舆论中的“戏精文化”作者:高慧倩石悦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11期摘要:“戏精”从字面上理解是指精于表演的人,人们对其不停地增加意义使其变成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某个事件时所表现出夸张的语言、神态、动作、情绪等。

“戏精”被网友们“玩坏”了,有人自称是“戏精头子”,有人调侃他人是“戏精”,尤其是在网络舆论中,网友擅长利用夸张的词汇、图片等来形容自己所持的观点。

本文中主要针对表情包作为“戏精文化”的具体体现之一,“戏精文化”形成的原因、特点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戏精文化;网络舆论;表情包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8) 11-00-01一、引言伴随着《延禧攻略》的开播,尔晴这一角色遭到众多网友抨击,很多网友用“让尔晴做你女朋友”作为“威胁”对方的条件,8月12日某一萌宠大V博主发出一条微博,评论中有网友说:“你竟然想凶我们的墨爷,让尔晴嫁给你”,博主回复道:“可以说十分恶毒了,怕了怕了”。

网友们很乐于把虚拟的形象嫁接到现实生活中作为调侃,不只是好玩,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的不满情绪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戏精文化”的具体体现——表情包能体现“戏精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表情包是容纳性最强的一种,它可以涵盖语言文字、表情、图片等。

当聊天结束时不少人会因为到底应该以怎样的话结束而尴尬,此时表情包是最好的选择。

每一张表情包的发送都是自己内心想法夸张的展现,类似“要抱抱” “举高高” “拿小拳拳捶你胸口”,内心的“小公举”被激活,这样甜腻的表情包不仅在成熟女性之间活跃,男性也会存留。

表情包当中很多动作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或是不便表现出来的,如:“尔康式咆哮”我们在现实交流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用这样的表情包是为了表达自己此时的愤怒、激动、抓狂等情绪,接下来很有可能被对方调侃为“戏精”。

表情包的使用可以说是“戏精们”情绪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更多“戏精”的形成。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戏精――不要刻意博眼球、求关注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戏精――不要刻意博眼球、求关注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戏精――不要刻意博眼球、求关注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戏精――不要刻意博眼球、求关注戏精,网络流行语,最早用来赞美很会表演的人。

现在多指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通过追逐热点、模仿他人或用夸张的表情、动作等表演,来活跃周围气氛或者吸引他人眼球、获得更多关注的人。

对于戏精的看法,有褒有贬:有人认为,生活太乏味,自己给自己加点戏,快乐又有趣;也有人认为,带着面具通过浮夸的表演获得存在感很难获得真正的愉悦和认同。

1.材料内容具有限制性,限制的地方在于考生应紧扣“对于戏精的看法”的表述,作出自己的角度选择。

此作文为特定话题任务作文,要明确表明态度,有的考生剑走偏锋,从“热爱生活”等角度立意,导致过度解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把任务驱动型作文当成一般性材料作文来写,提出观点后就另起炉灶或偷换概念、扣材料不严密的,不符合作文要求。

2,此,作文材料以网络热词为切入点,于褒贬中探究生活的本质,让学生阐述对问题的看法,对材料的认知,对现实的判断。

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

材料的任务是对于戏精的不同看法。

3.可从认同的角度立意,分析适度的夸张和表演可以使生活更丰富更精彩的道理,现代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灵魂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慰藉的地方,这种表演能给人以安慰放松;可从反对的角度立意,强调做真实的自己,生活不需要面具;可从挖掘生活本质的深层立意,开展辩证分析,强调实力,拒绝作秀,如果人人作秀,人人带着面具出场,那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真实的。

角度一:适度的夸张和表演可以使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戏精往往表演欲强,他们反应快,表情丰富,语言动作幽默诙谐,只要不过度,也能给生活带来乐趣。

角度二:不做戏精,做真实的自己。

抛弃浮夸的表演,踏踏实实做本真的自己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与快乐。

角度三:不要刻意博眼球、求关注。

与其靠作秀获得存在感,不如靠才华、靠实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0年高考作文专题。

网络热词“X精”的来源、语义及其派生规律

网络热词“X精”的来源、语义及其派生规律

网络热词“X精”的来源、语义及其派生规律
刘殊墨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
【年(卷),期】2024()3
【摘要】近些年来,接连上榜年度“十大流行语”的“戏精”“杠精”“柠檬精”,都属于“X精”族群成员,它们均由负载与事者某类特征信息的“X”和表某一类人(具有某一特征)的“精”加合构成。

流行于网络平台的“X精”并不是近年才新造的,它是通过继承既有词语的结构特点,再通过复制与类推派生而来的。

由于“X精”中的“精”之语义偏离与泛化,使得能够进入“X”的内容逐渐扩展,随机、偶发的
临时性造词不断涌现。

在语法方面,“X精”也拓展出一些谓词性的用法。

这些新
造词和零星的新现象能否被大众广泛接受,成为“沉淀”的语言,仍有待于实践与时
间的双重检验。

【总页数】5页(P71-75)
【作者】刘殊墨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从网络新义词看语义发展的规律
2.近年来网络热词的来源研究——以2012—2018年“十大网络用语”为例
3.网络热词"硬核"的语义分析——兼论网络新词语
义产生的理据4.“X精”类网络流行词的派生机制与语义特点5.“怼”的来源、语义及方言词语网络流变规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说“戏精”

再说“戏精”

龙源期刊网 再说“戏精”作者:田经香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戏精”一词在网络上大火。

语义上,褒义词戏精所出现的语境被赋予了较强的主观性,高频用于否定语境中,增加了贬义色彩。

语法上,名词戏精发生非范畴化,增加了形容词的用法,形成“××很戏精”的句式和“戏精××”的构式。

究其流行的原因,是语言内部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戏精语义演变非范畴化近年来,一个网络新词突然“横空出世”,并被人们广泛使用——戏精。

例如:(1)戏精教授配神药,买药赠送治疗仪还能办北京医保?(2018年7月17日央视网)(2)即使不是天生戏精,也要不断给自己加戏,以求活在粉丝们的首页。

(2019年5月22日中青在线)例(1)中,“戏精教授”指利用各种骗术诱骗消费者的人。

例(2)中,“戏精”指演戏精湛的人。

单纯从词的性质来看,“戏精”是由“戏”和“精”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戏”在《现代汉语》(第七版)中,有四个义项。

其中第三个义项:“戏剧也指杂技,京戏”。

“精”在《现代汉语》(第七版)中,有十个义项,其中第六个义项:精通,如博而不精。

显然,“戏精”指“精通演戏的人”。

这与语境(2)相符。

但与语境(1)并无关联,本文试图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进行系统地阐述。

语义方面,通过搜索语料发现,“戏精”可能最早出现在粉丝圈,用于粉丝间的互相调侃,并衍生了“戏精本戏”的各种幽默用法,由于这种幽默调侃方式的流行,该词被反复、高频使用。

“一个用法格式越是高频使用,越是可能扩展到新的语境”(Heine&Kuteva 2005:50)“戏精”也是如此,随着时髦度和新颖度的增加,“戏精”不再限于粉丝圈,扩展到新的语境中,并通过“戏精××”的构式和“××很戏精”的句式逐渐流行起来。

“戏精”指“精通演戏的人”。

是“戏”和“精”两个语素义的直接叠加。

浅论近年网络流行语“精分”

浅论近年网络流行语“精分”
44
扎着起床。 ②身体在电脑桌前伏案工作,灵魂
在火锅店里大饱口福,我精分的生活不 44
需要解释。 4、所思所想与所做不一样 这一点指实际操作受各种限制
而 与 自 己 所 想 象 的 所 计 划 的 有 差 别; 也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自己不想做 的事。
例句:①每天晚上都想着要早点休 息但又玩手机到零点,我就是精分者本
(下转 73 页)
67
《长江丛刊》2019.04
目标语国家中词汇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的问题,要考虑到词的隐含义。
2、句法对等 毋庸置疑,句法对等比词汇对等更 加复杂。由于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历史、 文化以及政治环境,这就造成了不同的 思 维 方 式 以 及 不 同 的 语 言 文 化。 英 语 注重语言的结构方式,句子成分讲究排 列 顺 序,很 少 省 略 句 子 成 分,句 子 与 句 子 之 间 用 连 接 词 连 接。 而 汉 语 注 重 表 意,不 过 分 在 意 句 子 的 语 法 结 构,常 有 省略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关联词。因此 在译者要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结 构方式,在翻译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3、语义对等 语义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更 确切的说是言语的意义,因为语言只有 在人运用其进行交流的时候才具有意 义 可 言。 语 义 翻 译 考 虑 的 是 如 何 最 大
②精分这些产品可以让人更好地 44
了 解 其 不 同 方 面 的 具 体 性 能。(用 作 动词)
③他的精分三连拍实在是太搞笑 44
了。(用作形容词) (二)语义分析
“精分”一词的概念意义在上面本 义和发展义已经有具体的论述,这里主 要阐述一下它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及其发展变化。
1、感情色彩 从 其 本 义 来 说,它 的 感 情 色 彩 主 要是中性,描述的是客观疾病和客观行 为,但 由 于“精 神 分 裂 症 ”这 一 疾 病 的 特殊性,在具体的情境下甚至带有贬义 的色彩。从其发展义来看,其描述的对 象可以有性格外向开朗,富有幽默感等 带 有 积 极 因 素 的 特 点,这 就 转 变 为 了 褒义。 2、语体色彩 从其两个本义来说,它都是属于书 面语体,一般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而 从 其 发 展 义 来 说,“精 分 ”一 词 就 有 明 显的口语色彩,通常在一些随意的私人 性 的 交 际 场 合 中 使 用,是 一 个 网 络 用 语,调侃意味明显。 (三)语用分析 在 对“精 分 ”一 词 的 概 念 意 义、感 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等有了具体了解 后,我们对其适用的语境也随之有了更 深的的了解。 1、形容的对象 可 以 用“精 分 ”来 形 容 的 对 象 有 很多,只要是符合“精分”的特征都可, 并且由于“精分”的主要发展平台是网 络,网 络 的 发 展 瞬 息 万 变,可 以 用“精 分”来形容的对象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而

小沈阳搞笑台词流行的传播学分析

小沈阳搞笑台词流行的传播学分析

小沈阳搞笑台词流行的传播学分析2009春晚之后,小沈阳迅速蹿红,他的搞笑台词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诸如“这是为什么呢?哎,老妹儿你说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等。

而且,不同系列的山寨版搞笑台词也不断衍生出来,诸如,“上班这一天其实可短暂了,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嚎?电脑再一开一关,又一天过去了,嚎?”等。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小沈阳搞笑台词的流行,可以把小沈阳搞笑台词的流行看成一个成功的信息传播过程,在这其中,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受众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以小品《不差钱》中的小沈阳搞笑台词为例,具体分析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对其流行所起的重要作用。

传播者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是影响整个传播活动的第一因素。

在小沈阳搞笑台词的传播过程中,很显然,传播者是小沈阳本人。

而且,也正是由于小沈阳担任了传播者,搞笑台词的传播才会如此成功。

撇开传播中的其他因素不论,传播者本身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在信息传播中取得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呢?根据邵培仁教授的见解,传播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熟知性和悦目性等特质因素。

小沈阳本人确实具备了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某些特质因素,使他的搞笑台词传播得如此成功。

第一,可信性。

在当代社会,可信性既是指受众对传播者相信和信任的感觉和态度,也是指受众对传播者认可和承认的倾向态度。

小沈阳的表演风格和标志性扮相,确实为许多受众所接受、认可并喜爱,使他本人的可信性增强,从而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第二,熟知性。

在传播活动中,只要传播者多露面,增加与受众接触的次数和信息互动的频率,就会使受众产生“熟人”印象,形成亲近的倾向。

春晚前,小沈阳就是“刘老根大舞台”的主要演员,在东北已经小有名气。

而且,2008年以前网络上就开始有了许多小沈阳的视频,民间也有了很多模仿小沈阳的人。

因此,小沈阳在春晚之前已经被许多受众所熟知,形成了亲近的倾向,从而促进了其信息的有效传播。

浅析新词“戏精”

浅析新词“戏精”

文化长廊浅析新词“戏精”陈玲 河南师范大学摘 要:语言能够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

因为各种电视综艺节目、诸多新兴媒体的兴起,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新式词语,比如“戏精”。

本文将简要探析新词“戏精”的含义和由来,以及其迅速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戏精;含义由来;流行原因作者简介:陈玲(1996.6-),女,汉,河南省信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187-01《第一财经周刊》曾在 2017 年8月1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戏精们,开始你们的表演》的文章,其中概括了大胃戏精、朋友圈戏精、美食戏精等社会现象。

此外还有类似《演员的诞生》等综艺节目的出现,都让“戏精”这一网络词快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概括性。

由于“戏精”一词是2017年度新词,学者对其关注较少,相关的资料也比较少。

笔者通过搜集几本权威工具书以及网络中出现的有关“戏精”的语料,对此词的内含及来源、流行原因两方面进行探究。

一、含义及由来1.何谓“戏”“戏”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戏,三军之偏也。

”形声,从戈,虚(xī)声。

其本义为一种兵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总结出“戏”有4个义项:1.玩耍;游戏:儿戏、嬉戏。

2.开玩笑;嘲弄:戏弄、戏言。

3.戏剧也指杂技:京戏。

4.姓。

综合工具书对于“戏”的解释,“戏”的本义为兵器,在使用过程中由本义引申出了许多引申义,而这些引申义的使用频率较高。

2.何谓“精”“精”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精,择也。

”形声,从米,青声。

其本义为: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总结出“精”有4个义项:1.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精盐、精米。

2.提炼出来的精华:酒精。

3.完美;最好:精彩。

4.细:精密、精巧。

5.机灵心细:精明。

6.精通:博而不精。

7.精神;精力:聚精会神。

8.精液;精子:受精。

戏精文化城市视域下当代青年短视频社交表达

戏精文化城市视域下当代青年短视频社交表达

作者简介:罗兰(1994—),女,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南京理工大学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成员。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资助项目(BRA2020279)。

戏精文化:城市视域下当代青年短视频社交表达摘要:当前互联网增速放缓,但短视频行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视觉化社交已然成为现在重要的社交方式之一。

戏精文化在城市中诞生、成长、发展,是这个时代的城市产物,也是青年们沟通表达的重要方式,镜像了他们真实的精神实貌和生存状态,是城市里一道独特别致的文化图景。

一方面它在当下视觉社交的版图中不断发展,成为全民的社交娱乐方式,另一方面它也诱发了许多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

为了戏精文化更好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应该通过科学技术、制度建设、话语秩序等城市之力解决问题,将其引入正途。

关键词:戏精文化;城市;当代青年;短视频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0)12-0162-07(1.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42.南京理工大学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4)罗兰1,2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戏精,原意指表演、演戏很厉害的人[1](p129)。

后来戏精成为网络流行语,在网络媒介和网络社区的发展下,被青年群体所惯用,并逐渐发展成为某一青年群体的泛称。

戏精文化则是以戏精青年群体短视频社交为核心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真实镜像了当代青年视觉化社交为主的生活图景,复刻了以当代都市青年为主的群体在城市的生活轨迹,全面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生活实貌、思考方式与精神诉求。

[2](p126)当前已经进入了视觉时代,“看”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新媒介的不断发展不仅坚定不移地改变着人的感知比率,且所改变的尺度、速度和模式等造就了个体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今天城市构成的关键因素早已变成了数字技术,并开始进入5G 视觉新基建时期,视觉时代已然到来,视觉社交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

名伶是什么意思

名伶是什么意思

名伶是什么意思名伶是什么意思?古时戏子行业也有“伶人”之称,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歌星。

一般的观众叫“戏迷”,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叫吗?因为戏曲给人感觉很像电视剧一样吸引人,每次听到好看的片段,都会不自主地发出赞叹声;而我们现代社会却不然,各种短视频、娱乐软件层出不穷,所以称戏子为“戏精”。

戏精真正意思其实是那些演员精湛的演技和高超的唱功,但由于某些原因被误解为贬义词。

比如:某个角色或者作品太过经典,导致观众对它产生了依赖性,只要一提起这部作品,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印象便是这位演员饰演的形象,久而久之,这位演员本身与该角色融合在一起,使得观众把这位演员当做角色本身,并且认定他就应该是这个角色,甚至还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这类情况下,这位演员往往被冠以“戏精”头衔。

名伶的含义在此就不多说了,相信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吧!今天小编想跟大家聊聊关于“戏精”的话题。

近日,网络流传着一张图片,图片内容显示:“某女团成员演唱《学猫叫》,遭粉丝举报,被官方封号处理……”。

事情曝光后,引起广泛热议,许多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态度——支持封号,毕竟这首歌确实没有版权,属侵权行为。

随即,该女团工作室回应称:将严肃整改,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戏曲艺术更是让世界瞩目。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了无数优秀的戏曲文化,它包括京剧、豫剧等,而最具特点的莫过于昆曲。

昆曲又分南北两派,北方昆曲讲究音韵,注重字正腔圆,而南方昆曲则注重舞蹈动作,追求轻盈飘逸。

虽然二者风格迥异,但同样受欢迎。

据悉,2018年春晚,著名青年男高音歌手魏松登台献唱《牡丹亭》选段,赢得满堂喝彩。

这场景似曾相识啊,记忆犹新呢!难怪网友调侃:“这才是真正的‘戏精’呀!”。

从以上可见,戏精一词早已脱离了原先的褒义范畴,反倒带有讽刺意味。

希望大家能够擦亮眼睛,别被舆论蒙蔽双眼,避免造谣传谣,否则终将害人害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流行语“戏精”的多角度分析
作者:王海林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3期
摘要:本文从2017年最新的网络流行语“戏精”以及其衍生出的“XX本X”、“杠精”等词语出发,探讨这些词语在词义、句法功能、语用等上的发展演变,从而揭示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心理以及文化心理,并对这些新词新语的发展前景作出大胆预测。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戏精;杠精;词义的演变
一、来源
近年来一些由网络中衍生出流行语层出不穷,有的是新兴产生的词语,有的是旧的形式赋予新的意义,有的是新产生的结构,但大都具有时尚、新颖、表现力强等特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又出现许多这样的词汇,比如“戏精”,例如:
(1)作势:“戏精”与好演员之间差了什么?(新浪时尚 2017-11-14)
(2)长城评论:贪官“戏精附体”,我们差他们一声“影帝”(凤凰新闻2018-5-27)
在这些新闻标题里,随处可见“戏精”这个词,说明其已经具有了固定的意义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在语言中独立运用了。

在百度百科中已经给“戏精”作了如下的定义:“戏精,网络流行语,最早是比喻表演、演戏很厉害的人。

生活中的戏精是指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通过表演或模仿行为,令人感觉像剧中演员一样,产生错觉。

”本文试图从词的构造、句法功能以及词义的演变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戏精”这个词。

二、词的构造以及句法功能
先来分析“戏精”这个词的构造。

可以看出“戏精”很明显是一个双音节合成词,是由“戏”和“精”这两个语素构成的。

作为一个名词,它可以既作主语也可以作谓语,例如:
(1)作势:“戏精”与好演员之间差了什么?(新浪时尚 2017-11-14)
(4)把文物珍品搬上舞台变成“戏精”(四川在线 2018-5-24)
例(1)中的“戏精”放在了句首动词的前面做了整个句子的主语;例(4)中的“戏精”放在动词“变成”之后做了谓语动词的宾语。

“戏精”在下面的例子中也可以被“很”等程度副词修饰,例如:
(5)刚看到一个薛之谦料,可以说这很戏精了。

(豆瓣 2017-09-18)
这个现象与“很+名詞”这种现象有关。

邢福义先生在《“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中说,这种现象是“词性裂变”造成的,“使一个形式在原来名词词性的基础上裂变出形容词”。

三、词义的演变
(一)“戏精”的概念义
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戏”,与“戏精”这个词相关的解释是“3、戏剧,也指杂技。

”在《说文解字》中“精”是指“择也,从米、青声,子盈且。

”就是说,“精”专指拣择米粒,后来引申出“精细”这个意义。

同样,《现代汉语词典》对“精”的解释也很详细,但与之相关的是“6、精通;9、妖精。

”注释6和注释9似乎与词义都有关系。

如果按照注释9去理解的话,那么“戏精”就属于妖精的一种,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志怪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妖精,比如《西游记》中的“白骨精”、“玉兔精”等。

虽然“妖精”到今天词义也发生了演变,但是放在这里去解释“戏精”还是不妥,例如:
(6)嘘,前方博物馆戏精出没!(新浪新闻 2018-05-19)
(7)播放量过亿,文物“戏精”让历史说话(西安网 2018-05-25)
(8)降雨+雷雨+大风!苍南天气戏精上身!新的一周全是雨!(浙江在线 2018-05-29)
在这里,虽然说文物和天气,本不是可以演戏的人,但是这里是用了拟人的修辞,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但如果单单理解成注释6“精通”,这是一个形容词,似乎也不太合适。

上文提到,“戏精”这个词原本指的是表演、演戏很厉害的人。

所以在这里,笔者还是比较赞同把“精”理解成“精通……的人”。

因此在这里,“戏精”就可以解释为“精通演戏的人”,例如:
(9)凭什么她才是中国第一戏精?(一条 2018-01-19)
这里用“戏精”是在夸赞中国演员章子怡的演技好,这就是“戏精”的概念意义。

(二)“戏精”的色彩义
一般网络语言的色彩义都是比较强的。

“戏精”这个词出现时间不算太晚,但是它起初使用的时候是用来形容一个演技非常好的人,是个褒义词,近义词是“戏骨”。

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的瞬息万变,这种色彩意义也发生了改变,例如:
(10)“戏精贪官”演过啥剧情?女官员披头散发学猫叫狗吠(网易新闻 2018-05-25)
(11)《演员的诞生》为何变成了“戏精的诞生”(比特网 2017-11-16)
例(10)里“戏精贪官”是指这个贪官为了逃脱法律制裁假扮疯子;例(11)中“戏精”成了与“演员”相对的词,这是因为2017年《演员的诞生》这档节目里的演员的演技让人们觉得他们在作秀,所以在这里“戏精”有了和“戏骨”完全相反的意思。

虽然“戏精”还是在形容一个人很会演戏,但这里带有一种贬义的色彩在里面:会给自己加戏,更喜欢博人眼球,爱作秀。

正是这种贬义色彩,使得“戏精”这个词的表达能力更强。

而这个词的色彩义发展到今天,逐渐变成了表达调侃的意义,例如:
(12)“文物戏精大会”火了,要看文物戏精,更要看文化正剧(光明网 2018-05-22)
上述例子,源于网络短视频软件“抖音”上的一个活动叫“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这个活动旨在利用现代的传媒手段,使博物馆中的文物动起来,让文物会“说话”,所以把这些文物也称作是“戏精”。

这种用法可以理解成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一种调侃的色彩,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四、“戏精”流行的原因
(一)语言内部因素
“戏精”这个词的从产生到其意义的演变再到被广泛的使用,一定是符合其语言内部规律的。

“戏精”一词通过隐喻这种方式,代表说话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评价,用“精”来表示一种程度,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隐喻连接了事物间的相似性,所以不仅演员可以被说为“戏精”,非演员甚至是非人的事物也可以被称作“戏精”。

而且这个词更加简洁,仅仅两个词可以表达很丰富的意思,而其生动形象的特点也满足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使用起来更加简便,用最简单的词来表达最丰富的意义,因此才会在网络中流行起来。

(二)社会因素
“戏精”的诞生也反映出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社会现象。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在网络交往中更加自由地表达看法。

网络流行语大都反映了人们的求异心理和从众心理,用“戏精”去表达一个“精于演戏的人”,甚至可以用来讽刺那些博取关注、哗众取宠的作秀之人,这样的用法很新奇,可以迎合人们求异的心理,希望可以用这个词来证明自己具有创新精神,走在时代的前沿。

五、结语
“戏精”这个词不仅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与此同时,以这个词为中心也衍生出了其他的词群。

例如“戏精本精”,这个的意思就是“戏精本人”。

由此衍生出一种拥有“XX本X”构式的“戏精体”等。

这些语言现象已经活跃在口语之中,它们都具有形象生动的表达特性。

但是网络流行语发展迅速,这些网络流行语今后的发展需要时间来证明。

参考文献:
[1]陈昌来,雍茜.基于网络语料库的“给力”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1,(03);82-88.
[2]何莎.流行语“给力”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1):93-194.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任雪菲,蔡贺.说功能论视角下简析网络环境中的“戏精”[J].社会纵横,2018(1):109-111.
[5]邢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语言研究,1997,(02):1-1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第6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