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Ⅲ染色液-C液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章末检测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章末检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共占人体化学成分的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本质是不同的C.生物界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和非生物从本质上看是相同的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差异性【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人体中占73%,在岩石圈中不到1%,说明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元素的含量不同,即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具有差异性。

2.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链,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A.有39个肽键B.可能无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3.甘蔗吃起来特别甜,甘蔗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水B.脂质 C.蔗糖D.麦芽糖【解析】选A。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甘蔗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也是水。

4.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时间(ms)0 30 60 90 120 150 180钙含量(mol/mL)0 7。

8 2。

2 0。

5 0 0 0肌肉收缩力量(N)0 2。

0 5 3.5 2.1 0.5 0表中数据可以说明()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强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可提供能量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解析】选D。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细胞内钙浓度最高时,肌肉力量不是最大,A错误;由表格中信息可知,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肌肉细胞收缩力量先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然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B错误;该表格信息不能显示钙离子进入肌肉细胞的方式,C错误;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肌肉细胞力量在60秒时最大,此时钙离子浓度由7.8下降至2。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生物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共40分)1.合理施肥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吸收氮主要用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B.肥料中的元素大多以离子形式被根细胞吸收C.农作物吸收磷参与构成ATP、核糖、磷脂等D.农作物主要从有机肥料中获得能量以满足生长需求【答案】B【解析】【分析】氮肥、磷肥和钾肥中的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后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进而被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有的离子被用于合成有机物,如N被用于合成含氮有机物蛋白质、磷脂、核酸等。

【详解】A、氮元素主要在蛋白质的-CO-NH-中,A错误;B、肥料中的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农作物的根细胞吸收,B正确;C、核糖的元素组成为C、H、O,不含有P,C错误;D、农作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获得能量,不能从有机肥中获得能量,D错误。

故选B。

2.生物学实验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五颜六色”的实验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花生组织细胞经苏丹Ⅲ染色呈橙红色B.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颜色逐渐变浅C.在鸡蛋清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加热后产生蓝色反应D.在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溶液可能会变成灰绿色【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花生组织细胞含有脂肪,经苏丹Ⅲ染色呈橘黄色,A错误;B、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外表皮细胞失水,液泡颜色逐渐变深,B错误;C、鸡蛋清稀释液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时不需要加热,C错误;D、若酵母菌在培养液中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在其培养液滤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正确。

第四次实验 脂类化学—苏丹III染色法

第四次实验 脂类化学—苏丹III染色法
但从图中也可看出,脂肪细胞多层叠在一起,且染色并不充分,细胞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桔红色,而是一种呈一种偏淡黄的颜色。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为:铺片时,没有将肠系膜铺的足够充分,导致脂肪细胞重叠,影响观察,进而影响了染色,因为细胞层数多,染液很难进入到细胞中,30min后,细胞依然没有呈现出桔红色。
在铺片时应掌握好力度,若用力过大,则肠系膜容易被撕破,铺片不成功;若用力过小,则细胞不能被铺呈单层,影响染色及观察。
【实验步骤】
1、断头法处死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腔,用镊子提起小肠,将盖玻片紧贴于肠系膜,用剪刀连同盖玻片和其上粘附的肠系膜剪下,反扣与载玻片上,由盖玻片一边滴入甲醛,使其渗入盖玻片与载玻片间的空隙里,固定20min。
2、吸蒸馏水滴入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冲洗,用滴管不断吸去液体,以除去固定液。
3、用70%乙醇溶液代替蒸馏水重复步骤2的操作,再进行一次冲洗。
苏丹染料是偶氮染料,它对脂类的显示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变化。
苏丹染料是一种脂溶性染料,易溶于乙醇但更易溶于脂肪,所以当含有脂肪的标本与苏丹染料接触时,苏丹染料即脱离乙醇而溶于该含脂肪结构中而使其显色。
脂肪染料一般选用有机溶剂做溶剂,丙酮和乙醇对染料和脂肪都是很好的溶剂,这样可以染色大的脂肪积累块,但是小的脂肪滴会溶解。60%异丙醇当溶剂,可以减轻脂类的溶解。丙二醇或磷酸三乙酯不会溶解脂类物质,但是能溶解染料,是比较理想的溶剂。用这些溶剂配的染料溶液要过滤以去掉沉淀,防止蒸发,因蒸发会引起染料在材料中积累。常用相同溶剂洗掉多余的染料,然后再用水洗,可以防止多余的染料在材料中沉淀。
㈡实验中注意事项有:
1.在抓握小鼠时,应迅速掐住其两耳之间的皮肤,使其头部不可扭动,并用同一只手掐住其背部至尾巴的皮肤,使小鼠整个腹部皮肤紧绷,不能反击。

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

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

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简介粪便检查是医学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染色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

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是其中的一种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常用于检测肠道感染和炎症等疾病。

检查原理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是通过特殊染色方法将粪便样本中的脂质类物质染色,进而观察细胞结构和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

苏丹Ⅲ染色是一种脂类颗粒染色方法,能够使细胞内的脂质颗粒呈现红色或橙色,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细胞内脂质含量的丰富程度。

检查步骤1.采集粪便样本:在患者排便后,用无菌容器收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2.制备涂片:取少量粪便样本涂布在载玻片上,待干燥后固定。

3.苏丹Ⅲ染色:将固定的载玻片依次浸入苏丹Ⅲ染色溶液中,定时染色。

4.脱色:将染色后的载玻片在适当的脱色液中脱色。

5.干燥:在通风干燥处晾干载玻片。

6.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观察粪便细胞的染色情况及脂质颗粒的分布。

检查结果分析1.正常情况下,粪便细胞内脂质颗粒很少,呈现淡红色或橙色。

2.异常情况下,粪便中脂质颗粒增多,呈现较深的红色或橙色。

这可能是由于肠道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细胞内脂质变化。

应用领域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检测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

•评估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判断肠道吸收功能,如脂肪吸收障碍等。

注意事项1.采集样本应避免杂质和尿液等其他物质的污染。

2.染色操作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染色不均匀或过度染色。

3.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单凭染色结果做出诊断。

结语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肠道检查方法,对于一些肠道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在使用该检查方法时应掌握操作技巧,准确解读检查结果,从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1 实验与探究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1 实验与探究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 实验与探究一、单项选择题1. (2022·南京三模)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时,将果汁装入发酵瓶中,要留有约1/3的空间B.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去除溶液中的O2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在计数室,盖上盖玻片D. 探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可设置新鲜的酵母菌液和FeCl3溶液做对比2. (2022·南京三模)下列关于生物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 1941年,鲁宾和卡门利用荧光标记法证实了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 1958年,斯图尔德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成植株,证明了植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 1880年,达尔文父子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 1951年,张明觉和奥斯汀发现精子获能现象,为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奠定了理论基础3. (2022·南京三模)下表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做实验时所列举的部分实验试剂、药品以及观察内容。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组使用50%酒精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液进入细胞B. 乙组的实验材料不能选用黑藻叶片,因为黑藻叶片细胞的液泡没有颜色C. 丙组将提取物溶解在2 mol·L-1 NaCl溶液中,滴入二苯胺即可见溶液变蓝色D. 丁组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4. (2022·连云港三模)某兴趣小组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需排除未消耗完的葡萄糖对无氧呼吸产物酒精鉴定的影响(已知酒精的沸点为78℃)。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葡萄糖、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都能发生颜色反应,因两者都具氧化性B. 可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90℃水浴,收集挥发气体冷凝处理后进行鉴定C. 可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再进行鉴定D. 可用斐林试剂对酵母菌培养液进行鉴定,判断葡萄糖是否消耗完5. (2022·扬州中学月考)研究发现秸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分子与细胞)-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含解析-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分子与细胞)-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含解析-

2023届二轮备考-2020-2022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分子与细胞)-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

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样本①②③④⑤⑥吸光值0.6160.6060.5950.5830.5710.564葡萄糖含量(mg/mL)00.10.20.30.40.5A.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B.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mg/mL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物质的鉴定实验中所用试剂与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B.DNA-台盼蓝染液-蓝色C.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D.淀粉-碘液-蓝色3.(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描述合理的是()A.将一定量胡萝卜切碎,加适量水、石英砂,充分研磨,过滤,获取胡萝卜素提取液B.适当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新鲜黑藻叶装片,可先后观察到细胞质流动与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时,须加热使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发酵液中酒精含量的多少,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4.(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存在错误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鼠妇的种群数量B.利用醋酸洋红对蝗虫精巢染色,观察减数分裂特征C.利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雪梨榨汁中的还原糖D.利用健那绿染色观察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5.(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脂类染色

脂类染色

脂类染色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

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正常成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中。

在化学组成上,脂类属于脂肪酸的酯或与这些酯有关的物质。

脂类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

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浆内。

在病理检验中,脂类染色法最常用以证明脂肪变性,脂肪栓子以及肿瘤的鉴别。

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及油红O等。

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

经研究认为组织中脂质在液态或半液态时,对苏丹染料着色效果最好。

根据这一原理,适当提高温度(37℃-60℃)对组织切片染色效果是有好处的。

脂类染色,用冰冻或石蜡切片,以水溶性封固剂封固,如甘油明胶和阿拉伯糖胶等。

一、苏丹Ⅲ(Sudan Ⅲ)染色法:操作方法:(1)固定于10%甲醛的组织。

(2)水洗后采用冰冻或石蜡切片。

(3)经蒸馏水后,浸染于Harris苏木素或明矾苏木素中淡染1-2分钟。

(4)自来水冲洗。

(5)水洗后,移入70%酒精5秒钟。

(6)投入苏丹Ⅲ染液中约30分钟或更长时间,置于56℃温箱中。

(7)在70%酒精中洗涤5-10秒钟。

(8)洗于蒸馏水中,然后将切片移于载玻片上。

(9)切片移于玻片上,将切片周围的水分小心擦掉。

(10)甘油明胶封固。

结果:脂肪呈橙红色或鲜红色或黑色,胆脂素呈淡红色,脂肪酸不着色,细胞核呈蓝色。

试剂配制:1. 苏丹Ⅲ染液配法:将0.15克苏丹Ⅲ溶解于100ml70%酒精或纯丙酮和70%酒精混合液中(各50ml),临用时过滤,所得滤液即为饱和浓度。

注:浸染时,容器必须盖好,否则酒精或丙酮挥发,染料沉淀。

2.甘油明胶配制:明胶 40g蒸馏水 210ml甘油 250ml石碳酸结晶 5ml先将明胶浸入蒸馏水中2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加甘油和石碳酸,加热15分钟,摇搅直至混合液均匀为止。

二、苏丹Ⅳ(Sudan Ⅳ)染色法:苏丹Ⅳ又名猩红,是苏丹Ⅲ的衍生物,作为脂肪染剂,经各地实验证明,其结果优于苏丹Ⅲ。

苏丹Ⅲ染色液

苏丹Ⅲ染色液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苏丹Ⅲ染色液
简介: 中性脂肪染色经常采用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 B、油红 O 法等。苏丹染料
脂质染色的机理一般认 为纯属物理学的脂 溶作用和吸附作 用。苏丹类染料 由于在脂质中的 溶解度大于在有机溶剂 的溶解度,所以染 色时染料便从染 液中转移到被染 的脂质中去,使 脂质呈现出染液的颜色 。苏丹Ⅲ染色液主 要用于显示组织 器官的脂肪变性 和类脂质的异常 沉着,常发生于肝、肾 、心等实质脏器的 脂肪变性,细胞 内出现多数中性 脂肪滴;鉴别和 诊断脂肪组织中所发生的肿瘤及其性质。
组成:
名称
编号 DL0005 Storage
3×50ml
试剂(A): Mayer 苏木素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试剂(B): 苏丹Ⅲ分化液
50ml RT
试剂(C): 苏丹Ⅲ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新鲜组织低温切片,一般-20℃~-25℃。如样本为脂肪瘤,应调节至-30℃。 2、 冰冻切片 6~15μm(6~8μm 为佳),贴于载玻片上。 3、 蒸馏水稍洗。 4、 入 Mayer 苏木素染色液复染核。 5、 自来水洗后,苏丹Ⅲ分化液分化数秒,流水洗至核为蓝色。 6、 蒸馏水冲洗后,入 70%乙醇稍微浸洗一下。 7、 入苏丹Ⅲ染色液浸染。 8、 70%乙醇分化数秒,自来水洗。 9、 用滤纸将切片及周围的水分吸去,让其稍微干燥。 10、 甘油明胶封固。
染色结果:
中性脂肪 细胞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橘红色 淡蓝色
注意事项: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标本丌宜采用含有乙醇的固定液、也丌宜用石蜡切片,需用冰冻切片。如需固定应采用 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或 10%甲醛-钙液。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

姓名菜星星班级生命基地班学号 201000140@@@ 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组别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2.学习化学融合和电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3.观察动物细胞融和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实验原理】A.细胞融合的方法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和电激诱导融合。

1.病毒诱导融合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合。

这类病毒的被膜中有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同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

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但该法由于病毒的灭活较为复杂,故实验室多不采用此法用于细胞的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

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

PEG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激诱导融合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

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

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B.PEG诱导细胞融合聚乙二醇(PEG)结构为:HOH2C(CH20CH2)nCH2OH,为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量的多聚体。

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1年4月13日姓名张行润系年级2009级生科4班学号200900140177 同组者张少华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仪器编号105 一、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苏丹Ⅲ染色的原理及步骤二、实验原理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

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中的物质脂肪细胞体积大,一般核扁,在边缘,细胞呈空泡状。

脂肪细胞常见的有两类:单泡脂肪细胞〔左〕和多泡脂肪细胞〔右〕图1:两类脂肪细胞结构示意图单泡脂肪细胞,细胞中央有一大脂滴,胞质呈薄层,位于细胞周缘,包绕脂滴。

多泡脂肪细胞内散在许多小脂滴,线粒体大而丰富,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及油红O 等。

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

苏丹Ⅲ(Sudan Ⅲ) 能使木栓化,角质化的细胞壁及脂肪、挥发油、树脂等染成橙黄色。

组织中脂质在液态或半液态时,对苏丹染料着色效果最好。

根据这一原理,适当提高温度(37℃-60℃)对组织切片染色效果是有好处的。

三、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剪、镊子、盖玻片、载玻片、光学显微镜等四、实验材料甲醛钙溶液、70%乙醇溶液、蒸馏水、苏丹三染液、小鼠一只等五、实验操作1.断头法处死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腔,用镊子提起小肠将盖玻片紧贴于肠系膜,用解剖剪连同盖玻片和其上黏着的肠系膜一同取下,反扣于已滴加甲醛钙的载玻片上,固定20min;吸蒸馏水滴入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冲洗,用滴管不断吸去液体以除去固定液; 3.用70%乙醇溶液代替蒸馏水重复步骤2的操作,再进行一次冲洗; 4.用苏丹三染色30min ; 5. 吸去溢出染液,擦净盖玻片表面及周边,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六、 注意事项1. 肠系膜的选取:最好选带有血管的且周围脂肪组织不要太厚太多的肠系膜,因为血管周围会有脂肪组织给予保护,易于观察;而太多的脂肪组织致使显微镜下脂肪细胞叠加,给观察带来困难;2. 肠系膜比较薄因而比较容易破碎,在用镊子选取的过程中要小心,以免将肠系膜扯破,制片时应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将肠系膜完全撑开,便于染色等操作和观察;3. 染色时间不宜太短,因为时间太短导致染色不明显七、 实验结果(一) 实验结果脂肪细胞呈圆球形,内充满橘红色脂类物质,细胞外也有散在的橘红色圆脂肪滴,脂肪细胞中的脂质和脂肪滴中的脂质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有一定结构,比较规则;后者没有规则的结构,显得比较明亮,形状一般为圆球形,比较集中。

专题01 有机物的鉴定-2021年高考生物必考实验专题突破(解析版)

专题01 有机物的鉴定-2021年高考生物必考实验专题突破(解析版)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鉴定:1、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观察现象明显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3、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单、二除蔗)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4、颜色变化:浅蓝色Cu(OH)2棕色砖红色沉淀Cu2O(2)脂肪的鉴定:1、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2、试剂: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3、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且均匀,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染色时间不易过长,体积分数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是否使用显微镜,要看实验材料,如将材料制成匀浆则不用)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4、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3)蛋白质的鉴定:1、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2、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0.01g/ml的CuSO4 )3、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3-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③用蛋清时一定要稀释,若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会黏在试管内壁,使得反应不够彻底,且试管不易清洗;④加入双缩脲试剂的顺序不能颠倒,先用A液造成碱性环境后再加入B液。

4、颜色变化:紫色注意:双缩脲试剂只是检验物质中是否存在肽键,存在肽键的不一定是蛋白质。

例1.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淀粉的鉴定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碘液B.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D.可用西红柿榨汁作为检测还原糖的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原理: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实验三 苏丹

实验三 苏丹

实验三苏丹Ⅲ染色法染小鼠肠系膜脂肪细胞【实验目的】1、熟悉脂肪显示技术,了解脂肪在脂肪细胞中的分布2、用苏丹Ⅲ染液对小鼠的肠系膜细胞染色,观察细胞颜色,掌握苏丹Ⅲ染液的染色方法。

【实验原理】脂类包括的范围很广,有单纯脂、复合脂、衍生脂等,脂肪依其性质可分中性脂肪、脂肪酸、胆固醇、髓磷脂以及其他类脂质。

通常,各种脂与类脂质在体内不是单独存在,是以某种程度混合存在。

脂肪于类脂质和蛋白质结合时,往往不易显出,但用重铬酸钾、升汞、硝酸钴或硝酸铀氧化组织块或切片,可以显现出脂肪及类脂类。

脂肪是体内储存能量和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中性脂肪、脂肪酸、胆固醇、鞘磷脂等。

很多细胞都含有脂肪,游离状态的脂肪呈小滴状悬浮于细胞质内,比较显著的如肝细胞。

脂肪小滴可以集合,将细胞质及细胞核挤到一旁,如脂肪细胞。

脂类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苯、乙醚、氯仿。

因此脂肪标本的制作,需要不含酒精或不能溶脂的液体固定。

一般常用甲醛类固定剂。

其染色方法有脂溶性染料显示法、化学显示法和特异染色法等。

脂溶性染料显示法即采用苏丹染料中的苏丹Ⅲ、苏丹Ⅳ或苏丹黑等溶于脂类使脂类显色的原理显示脂类,使用时,注意选择溶剂,要求既要溶解苏丹染料,又不溶掉脂肪。

其染色方法有脂溶性染料显示法、化学显示法和特异染色法等。

脂溶性染料显示法即采用苏丹染料中的苏丹Ⅲ、苏丹Ⅳ或苏丹黑等溶于脂类使脂类显色的原理显示脂类,使用时,注意选择溶剂,要求既要溶解苏丹染料,又不溶掉脂肪。

苏丹Ⅲ的70%酒精饱和液或丙酮和70%酒精等量饱和液,可将脂肪染为橙红色。

用锇酸固定的脂肪不溶于无水乙醇、二甲苯等类似的液体,可用于石蜡切片。

脂肪标本一般不用石蜡切片或火胶棉包埋,而用如下方法。

冰冻切片,明胶包埋冰冻切片,铺片法。

脂肪细胞主要是贮存脂肪,而脂肪组织主要是由脂肪细胞组成,从而贮存能量。

主要由两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它们是由两种不同的脂肪细胞组成,在小鼠的肠系膜中主要是WAT。

新课标高考生物实验技能一、细胞内有机物的鉴定方法汇总

新课标高考生物实验技能一、细胞内有机物的鉴定方法汇总

一、细胞内有机物的鉴定1.通过颜色反应对化学物质或结构进行检测2.(1)还原糖的检测选材→制备组织样液→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检测选材→制片→加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漂洗→镜检呈橘黄色(或红色)。

(3)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制备样液(豆浆或蛋清稀释液)→鉴定样液(样液加A液1~2 mL振荡摇匀,再加B液3~4滴,摇匀)→呈紫色。

(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制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水解5 min→用蒸馏水缓慢冲洗掉盐酸→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5 min→观察→结果细胞核被染成了绿色,细胞质被染成了红色→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物质鉴定类试题的3个易错点一是不清楚实验试剂的作用对象,如将甲基绿与吡罗红的作用混淆等。

二是不清楚鉴定试剂的使用方法,如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需要水浴加热,但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碘液的使用条件则为常温。

三是不清楚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相关使用方法,前者是将甲液、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使用时需水浴加热,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A液,形成碱性环境后再滴加B液,使用时无需加热。

1.(2018·青海西宁模拟)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 g/mL 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解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番茄的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切片时,被破坏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出少量脂肪,细胞间会出现橘黄色小颗粒,B错误;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中和铜离子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 g/mL 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D正确。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含答案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含答案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含答案第2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标要求 1.说出细胞主要由C 、H 、O 、N 、P 、S 等元素构成。

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考情分析 1.组成细胞的元素2021·天津·T4 2.水 2022·湖北·T1 2021·全国乙·T3 2021·河北·T19 3.无机盐 2022·全国甲·T1 2019·全国Ⅲ·T29考点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和含量上的关系(2)种类:常见的有20多种⎩⎪⎨⎪⎧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等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 等 (3)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分类(2)正确区分鲜重、干重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以人体细胞为例)判断正误(1)生物体内含量很少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提示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又不可缺少的元素。

生物体内还有一些元素(如Pb)含量少,但不是生物体必需的,这些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

(2)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都是C、H、O、N,在玉米细胞中的含量大小关系为O>C>H>N,而在人体细胞中的含量大小关系为C>O>N>H,这是因为玉米细胞中含糖较多,人体细胞中含蛋白质较多(√)(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具有统一性,因此地壳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提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但有些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在生物体内找不到。

高一生物实验与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实验与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实验与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健康人尿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质,若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

除了肾脏病会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

临床上常用双缩脲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蛋白质。

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对比验证你在某次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蛋白质。

实验原理: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而产生紫色反应,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氨基酸成分无关。

实验材料: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等。

实验步骤:(注意:请写清楚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实验步骤:(1)取两支试管并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然后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自己在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各2ml(2)先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并摇匀,再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并摇匀。

(3)对比观察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预测:1号试管中的溶液为浅蓝色或稍带淡紫色,2号试管中的溶液为更深的紫色。

【解析】依据实验设计原则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尿液的来源:一份取自自身运动前,一份取自自身运动后。

依据蛋白质鉴定的实验原理和步骤设计如下:(1)取两支试管并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然后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自己在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各2mL(2)先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并摇匀;再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并摇匀(3)对比观察两试剂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所以其实验结果的预测为:1号试管中的溶液为浅蓝色或稍带淡紫色,2号试管中的溶液为更深的紫色【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高考生物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

高考生物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

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全国·高考真题)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

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故选C。

2.(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选项科学史实验结论A 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B 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C 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A B.B C.C D.D【答案】D【分析】1、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伞型的假根上,长出伞型的伞帽,伞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型伞藻的细胞核移到去掉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应该会长出菊花形帽。

2、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

过一段时间后,他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说明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A正确;B、萨克斯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试验,遮光和不遮光的叶片形成对照试验,碘蒸气是要排除叶片中原来的淀粉的影响,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正确;C、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染料与细胞膜组成成分蛋白质结合,随着该组成成分的移动而移动,细胞膜上荧光物质的移动表明了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移动,可推知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C正确;D、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因本实验中小肠黏膜神经被彻底破坏,最终有胰液的分泌,故可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D错误。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_小鼠肠系膜脂肪细胞苏丹Ⅲ染色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_小鼠肠系膜脂肪细胞苏丹Ⅲ染色

图 2. 染料苏丹Ⅲ的分子结构式。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小鼠肠系膜脂肪细胞苏丹Ⅲ染色2012/10/16实验目的:取小鼠肠系膜用脂类染料苏丹Ⅲ染色,观察肠系膜血管周围脂肪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理解苏丹Ⅲ脂类染色的基本原理,熟悉脂类染色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脂类细胞化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细胞中脂类物质的成分变化以及分布。

在动物细胞中,脂肪是动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很多种细胞都含有脂肪。

通常,细胞中的脂肪和类脂体混合物以游离的液滴状态悬浮在细胞质中,比如肝细胞。

在脂肪含量很高的脂肪细胞中,游离的脂肪液滴可以聚集在一起,占据大部分细胞质空间,将细胞质、细胞核挤到细胞边缘(图1-B, 1-C, 1-D )。

图1. 小肠肠系膜脂肪细胞的分布及人体内常见脂肪细胞的切面形态。

A. 肠系膜上微血管与脂肪细胞的分布及营养物质流通方向示意图。

脂肪细胞均匀分布在微血管周围,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后进入小肠外围毛细血管,经肠系膜血管汇总进入肝脏,肠系膜毛细血管外围脂肪细胞与脂质的储存有关。

B 、C 、D. 三种脂肪细胞的透射电镜切片(人为染色)。

B 为典型的白色脂肪细胞(单房细胞),细胞质中只有一个脂肪滴,细胞核扁平,位于细胞边缘;D 为典型的棕色脂肪细胞(多房细胞),细胞质中分散有多个脂肪滴,含有大量线粒体(染作绿色);C 类细胞细胞质中脂肪滴未完全融合,介于B 与D 之间。

B 是肠系膜脂肪细胞的主要形态,偶尔也存在C 类脂肪细胞。

在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周围,常有单层白色脂肪细胞(对应棕色脂肪细胞)存在(图1-A )。

这些脂肪细胞的作用主要是以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酯的形式储存毛细血管从小肠中吸收的部分脂质,待机体需要时再将贮存的脂肪释放到血液中,在特定组织降解并氧化供能。

褐色脂肪细胞由于本身含有大量线粒体,可在脂肪细胞内氧化脂类供能。

细胞中的脂肪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因此,对脂肪细胞的固定、染色不能使用脂溶剂。

脂肪鉴定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 实验报告

脂肪鉴定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 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脂类细胞化学(苏丹Ⅲ染色法)1.实验目的:用苏丹Ⅲ染液对小鼠的肠系膜细胞染色,观察细胞颜色,掌握苏丹Ⅲ染液的染色方法。

2.实验用品:(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2)实验药品:蒸馏水、甲醛钙溶液、70%乙醇水溶液、苏丹Ⅲ染液(3)实验材料:小鼠3.实验原理:(1)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

脂类是机体内的一类有机大分子物质,它包括范围很广,大体上可以分为类脂和油脂两大类。

类脂包括磷脂(phospholipids),糖脂(glycolipid)和胆固醇及其酯(cholesterol and cholesterol ester)三类.而油脂可以分为常温下常温液态的油和常温下固态的脂肪两类.这几种脂类化学结构有很大差异,生理功能各不相同.其共同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可相互聚集形成内部疏水的聚集体。

(2)在固定细胞时,通常使用脂溶性固定液。

然而,鉴定的材料是脂肪时,脂溶性的固定液会溶解脂肪,致使把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时,观察不到被染色的脂肪,只能看到脂肪细胞中有很大的空洞。

最好的固定材料是甲醛类的固定液。

如医学上保存尸体采用的是福尔马林,即40%的甲醛水溶液,本次实验采用的则是甲醛钙溶液.(3)光学显微镜的切片多是石蜡切片.在熔接石蜡时,需要用到脂溶性溶剂,而脂溶性溶剂会溶解细胞中的脂肪,因此本次实验不可采用石蜡切片。

但是锇酸固定的脂肪不溶于无水乙醇、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可以采用石蜡切片.(4)制作切片有多种方法,如冰冻切片、明胶包埋冰冻切片、本次实验采用的是操作简单的铺片法。

(5)脂类染色的原理是,染料溶于脂类显色。

选择溶剂时应注意,溶剂必须既溶解的染料,又不溶解掉脂类。

4.实验步骤:(1)用断头法处死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腔,用镊子提起小肠,使盖玻片紧贴于肠系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丹Ⅲ染色液-C 液
简介:
脂质(Lipid)是中性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其共同的物理特性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

人体的脂肪主要有两种:1、储存脂肪,如中性脂肪,主要分布于皮下、肾、胰腺等部位。

2、结构脂肪,如类脂(磷脂、糖脂、胆固醇等),主要分布于细胞内。

中性脂肪(Neutral fat)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的脂类,呈中性。

中性脂肪是储存能量的方式之一,在氧化时释放出能量。

在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其他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几乎看不到脂滴,如果细胞质内出现大量脂滴即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曲管上皮细胞等。

中性脂肪染色经常采用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B、油红O 法等。

苏丹染料脂质染色的机理一般认为纯属物理学的脂溶作用和吸附作用。

苏丹类染料由于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有机溶剂的溶解度,所以染色时染料便从染液中转移到被染的脂质中去,使脂质呈现出染液的颜色。

Leagene 苏丹Ⅲ染色液-C 液是单独的苏丹染色液,主要用于显示组织器官的脂肪变性和类脂质的异常沉着,常发生于肝、肾、心等实质脏器的脂肪变性,细胞内出现多数中性脂肪滴;鉴别和诊断脂肪组织中所发生的肿瘤及其性质。

标本不采用含有乙醇的固定液(如需固定可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也不采用石蜡切片,需用冰冻切片或碳蜡切片。

组成:
自备材料:
1、70%乙醇
2、蒸馏水
3、苏木素染色液
4、甘油明胶封固液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新鲜组织低温切片。

如样本为脂肪瘤,应调节温度。

2、冰冻切片,贴于载玻片上。

3、蒸馏水稍洗。

4、入苏木素染色液,复染核。

5、自来水洗后,分化液分化数秒,流水洗至核为蓝色。

编号
名称DL0006
Storage 苏丹Ⅲ染色液-C 液1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染色结果:
中性脂肪橘红色
细胞核淡蓝色
注意事项:
1、标本不宜采用含有乙醇的固定液、也不宜用石蜡切片,需用冰冻切片。

如需固定应采用
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或10%甲醛-钙液。

2、在染色过程中必须防止染料发生沉淀。

故切片入染液时应密封,勿与流动空气相接触,
避免溶液挥发时发生沉淀。

3、冰冻切片较易着色,Mayer苏木素复染时应避免过染。

4、苏丹染料容易褪色,应密闭保存。

5、甘油明胶封固的样本,保存时间不长。

如需长期保存,可以在盖玻片与载玻片交界的边
缘用中性树胶封闭。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DC0032Masson三色染色液
DF0111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10%)
DF0135多聚甲醛溶液(4%PFA)
DJ0001普鲁士蓝染色液(核固红法)
DL0011改良油红O染色液
NR0003Lezol(总RNA提取试剂)
TC1213总胆固醇(TC)检测试剂盒(COD-PAP单试剂比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