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明文化史观

合集下载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对几种新史观的认识

对几种新史观的认识

对几种新史观的认识1.现代化史观2.全球史观(或者整体史观)3.文明史史观4.社会史观5.生态史观1.现代化史观★主要观点(1)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

(2)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

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3)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

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

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文明史观名词解释

文明史观名词解释

文明史观名词解释文明史观是一种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观点或理论。

它涉及到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科技、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力图解释和理解文明的起源、演变、传播和衰落。

以下是对文明史观中一些重要概念的解释。

1. 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阶段,包括社会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科学技术、经济体系等一系列因素。

文明通常以城市为中心,并包含复杂的社会分工和组织。

2. 文化:文化是一种共同的、共享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行为规范、习俗、艺术、语言、知识等的综合体。

文化是社会共同创造的,通过教育、传承和交流而获得。

3. 史观:史观是对历史的看法或理论,用于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

不同的史观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解释框架,例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进化史观等。

文明史观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和演变的看法或理论。

4. 起源:起源是指文明的起初阶段,即文明的源头或起源地点。

根据不同的文明史观,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原始社会、农业革命时期、城市文明的形成时期等。

5. 演变:演变是指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和发展。

文明的演变通常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如制度演变、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

6. 传播:传播是指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和传递。

文明的传播可以通过贸易、征服、移民、传教等方式进行,重要的传播机制包括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殖民地扩张等。

7. 衰落:衰落是文明逐渐走向衰败和灭亡的过程。

文明的衰落通常与一系列因素相关,如内部矛盾、外部侵略、环境问题、文化变迁等。

8. 思想进步:思想进步是指人类思想观念的发展和演进。

思想进步可以表现为对宗教观念、哲学思考、科学知识和道德价值观念的突破和提高。

9.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指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科技进步可以改变生产方式、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

10. 文明冲突:文明冲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的对立和碰撞。

文明冲突可能涉及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有时也可能导致战争和冲突。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是指对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看法、理解和解释方式。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中国文化史观:
1.持续性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和延续性,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它强调中国文化
在历史上的传统和根基,并强调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和中
国文化的独特性。

2.多元交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是多元的和交融的,
整合了多个不同的文化元素。

它强调中国文化的融合和整
合能力,以及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3.挑战与变革观点:这种观点关注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挑战
和创新。

它强调中国文化的适应性和变迁性,认为中国文
化在历史上不断地应对和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化。

4.历史命运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受到历史命运的影
响和塑造。

它强调中国文化与国家、社会和政治的紧密联
系,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

5.精神传承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和价值
观的传承。

它关注中国文化的精神传统,如仁爱、亲情、
孝道、社会责任等,认为这些传统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中起
到重要作用。

以上观点并非完整的列表,不同的学者和研究者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时,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在理解中国文化历史时,
综合多种视角和观点,可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六大史观

六大史观
现代文明的发展的基本线索:在1500年前,世界传统的四大文明以及介乎其间、散布于亚、非、美等大洲的一些边缘文明,基本上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状态,而且呈现着某种平等对峙的格局,然而从积极奉行重商主义的欧洲发现了美洲并打通了全世界的商道之后,这一平等格局就开始突破,欧洲文明逐渐获得压倒其它诸文明的优势。
欧洲文明在成功地吸收了它种文明的诸般优秀成果集中了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种种努力,初步创立了以科学化、工业化、民主化为基本原则的现代文明,并以此为准绳重组建立了西方社会,然后借助于由这种合理化变革创造的极大的政治经济优势,最终完成了“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进程。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
平等的态度:即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要进行平等和耐心的对话,承认和维护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在弘扬本国本民族文明优秀传统的同时,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

一、現代史觀“現代化史觀”就是運用“現代化”的觀點來看待中外歷史,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歷史以及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歷史。

歷史學家羅榮渠在《現代化新論》中說:“廣義的現代化主要是指自工業革命以來現代生產力導致社會生產方式的大變革,引起世界經濟加速發展和社會適應性變化的大趨勢;具體地說,這是以現代工業、科學和技術革命為推動力,實現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大轉變,是世界歷史的必然進程。

”二、文明史觀“文明史觀”就是以“文明”為單位來看待整個人類歷史,通過不同文明類型的演進過程探討人類社會的進步。

文明史觀在當今的史學研究中呈現出五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從現實人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去追溯歷史,說明現代文明是如何傳承演變而來的,把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在一起,省略那些與現代文明關係不太密切的歷史事物;二是從長時段考察歷史,重點考察那些歷史當中比較穩定、長期發揮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經濟制度、民族文化、社會心理等等,這其中也包括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三是以生產力作為劃分文明史發展階段的標準,把人類文明的歷程劃分為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兩個階段,而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現代化;四是把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觀察,勾勒出人類文明總體演進的脈絡,總結人類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類社會取得的進步的同時,揭示存在的問題;五是以文明類型作為基本研究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承認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統一,既看到人類社會發展有共同的規律和趨勢,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獨特的具體發展道路。

三、全球史觀“全球史觀”就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二戰後,人們開始認識到維護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穩定的重要性,由此誕生了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一系列國際組織,整體世界開始制度化。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的相互聯繫和依賴日益緊密。

進入80年代以後,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整體世界的發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五种新史学范式(史观)

五种新史学范式(史观)
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
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
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 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 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2.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唯物史观以
社会形态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 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 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中的时间可知“保守主义的政治”的建立是通过光荣革命;“特征”应结 合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第(3)问从“产业革命”“1830年”等信 息分析可知“一次新的斗争”是指议会改革运动;原因可从“仍然留在贵族 手中……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中分析归纳。第(4)问 首先要理解现代化的各要素,然后结合材料中涉及的要素分析即可。 [答案] (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 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 的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 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 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新文明文化史观

新文明文化史观

新文明文化史观互动百科词条“新文明文化史观”是对近代以来“西方中心论”主导下的文明文化史观进行反思、结合中华并人类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再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中华文明上万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引领人类上万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中华文明突显人类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美好和谐的圭臬”等重大新史观的概括。

这一史观和理论的横空出世,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文化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对近代以来由“西方中心论”主导下形成的中外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文明文化历史观的彻底拨乱反正,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来陷入内忧外患困境、民族意识步入“崇洋媚外”、“弱智糊涂”窘境重新走向文化复兴的标志,是人类重新走向天下大同、走向和谐文明、重建中华大九洲康庄大道的隆隆礼炮……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这一史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已故)、李约琴(英国,已故)、李学勤、罗伯特·坦普尔(英国)、宫玉海、林河(已故)、王大友、董立章(已故)、史式、流波等,其中中青年学者流波(刘博)是这一观点、理论的集成创建者和最给力者。

《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一书是这一史观和理论的最强奠基作。

二十世纪初,爱国学者梁启超已经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应有地位被严重“矮化”,开始为中华文明鸣不平,但当时应者寥寥。

英国人李约琴博士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用详细材料论证人类近代以前的四千年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直遥遥领先,近代西方文明的突飞猛进正是在中国古代文明基础上的飞跃。

随着中国远古遗址的不断发现,中国极少数真知灼见者开始对“西方中心论”下的人类文明文化史观进行反思。

经过几十年反复的结合考古的综合研究、考证发现,原来中华文明并不是传统史学观认为的五千年而是上万年,全世界上中古史具有共同的特点和共同的来源,这个源头不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或古埃及文明或古西亚文明等,而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才是人类文明的不二源头。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

一、现代史观“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二、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文明史观在当今的史学研究中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二是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三是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四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五是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

三、全球史观“全球史观”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代六种主要新史观与历史评价

当代六种主要新史观与历史评价

当代六种主要新史观与历史评价当代史学在史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包括:1.文明史观;2.现代化史观;3.全球史观;4.整体史观;5、生态史观;6、科学发展观,这些新史观极大拓展了研究视野,逐步改变了以往流行的机械唯物史观[“阶级斗争革命史观”]的单一范式,为重新审视评价历史、为历史教学与历史命题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2004年以来使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四个版本,即“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岳麓版”,这些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就集中体现了史学发展的新成就,令人耳目一新。

因此,诸如传承、交流、融合、转型等文明史观概念,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等现代化史观概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思想多样化等全球史观概念,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社会变迁、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等整体史观概念,环境恶化与治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生态史观概念,大国和谐发展、和平崛起等科学发展观概念,正日益在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命题中大面积体现。

例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如上海],我们就可以从多种史观出发多角度进行理解与评价:①从革命史观角度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②从现代化史观角度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③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从文明史史观角度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⑤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人类文明新形态 唯物史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 唯物史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唯物史观
人类文明正处于一种新的形态之中,这种形态被唯物史观所阐述。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变革驱动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剧,文明正在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新的形态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知识的积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

与此同时,全球化的推进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贸易、旅游和移民等活动使得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正在加速进行,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模样。

这种形式下,国家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人们的身份认同也更加多元化。

然而,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

信息的过载使得人们容易陷入焦虑和迷茫。

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许多伦理和道德上的困境,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的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问题。

全球化的加剧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于物质生产力的变革。

我们需要积极应对科技和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加强教育和科技发展,提高人们应对信息过载的能力,同时关注社会正义和区域平衡的问题。

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新
形态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只有不断地适应和迎接这些变化,我们才能够推动人类文明向更加进步和繁荣的方向发展。

论文:文明史观与高中新课程教学

论文:文明史观与高中新课程教学

文明史观贯穿高中历史教学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

高中历史新课标和各版本教科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史观,正确理解文明史观的内涵,认识文明史观在新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明”在中国古籍中早已有之,《周易》、《尚书》等典籍中已有“文明”一词,诸如有“天下文明”、“浚哲文明”等说法,其本义是指文才、光明或文德、文教,与现在的“文明”含义相差甚远。

当今所说的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明史也是世界史,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通常的世界史,它是以各种文明作为自己的研究单位并着力反映各种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迁和磨合的过程。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可以说,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习惯等多领域。

文明史观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来构建学科体系,对其把握应注意一下几点:首先,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段,工业文明的生产力主要是蒸汽机和电力,18世纪下半期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此前,还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酝酿阶段。

我们应以此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将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

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

八大史观简介

八大史观简介

八大史观简介一.近代史观(现代化史观)近代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1.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2.经济上的工业化;3.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论化;4.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与政治的民主化。

因为现代化史观具有全面性和根本性的特点,因此,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历史更为实事求是。

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它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并认为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三.文明史观从横向(空间角度)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时间角度)看,包括:渔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而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

四.社会史观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历史,其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五.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是通过不断的斗争来推动社会严谨的历史,即从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史观。

六.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该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七.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接触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

八.生态史观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角度分析问题。

研究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详析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详析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详析所谓“史观”,是指人们对于历史问题的总看法。

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

这五种史观的要义,可概述如下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纵向的历史进程和横向的国家民族关系,文化、经济、军事诸因素,环境和气候,等等,都互有影响。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

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奠定基础。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1、近(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

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经济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2、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

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

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

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史观,是近代中国的一种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研究的方法论,最先由毛泽东所提出的,他大胆地将中国近代历史看成是一部革命运动史,从而形成了一种革命史观,即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6、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近代化(现代化)史观”一、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新史观

新史观

传 政治: 统 人治、专制
农 经济: 业 农耕经济、自然经济


思文: 愚昧、宗教迷信
近 政治: 现 法制化、民主化

工 经济:

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
社 思文: 会 科学化、理性化、世俗化
在生产力发展推动下, 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腊
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
横向发展,联系观点。 全球史观
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依 据下表对四种史观的解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史观
解读
①革命史 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阶级)斗争推动社会 演进的历史。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 取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阶级的统治。
②文明史 观
人类文明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新石 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手工工 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 惯等)。 ③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演进历史 ④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 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⑤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 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从横向看: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
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
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
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
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

新文明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百年党史《决议》为中心

新文明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百年党史《决议》为中心

新文明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摘要]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历史的资政功能,为引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相继提出革命史观、“两大历史任务”说、“民族复兴”说。

百年党史《决议》基于这些已有的理解,建构起新的党史解释体系,这标志着新文明史观的基本形成。

新文明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程逐步加快,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开始显现之现实,立足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接连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阐发历史活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引领史学研究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关心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史观。

新文明史观分析单元的开放性、重视历史主体的自主性、勾连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贯通性、历史解释的包容性,展示了融汇革命史学、现代化史学和后现代史学之潜质与可能。

[关键词]百年党史《决议》;新文明史观;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0VSZ036)[作者简介]张福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2)04-0185-08张福运【近现代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激荡起伏,反映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突出表现为现代化史观的强势回归和后现代史学的兴起。

前者与革命史观经过激烈的交锋后形成并存相融之势,共同主导着21世纪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后者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范式危机”。

现代化史观的强势回归,建立在改革开放后革命史观的内在缺陷日渐突显的基础上:一是对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解释明显乏力;二是过于注重政治事件而对社会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关注的缺乏,表现出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趋势。

现代化史观弥补了革命史观的不足,填补了其留下的空间,并为我们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现代国家建设等重大议题打开了视野。

但它在解释历史时对西方理论、概念乃至分析框架、解释模式的过于倚重以及自身创新力的匮乏,决定其主导地位并不稳固。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原创版】目录1.中国文化史观的概念与意义2.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3.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4.中国文化史观的现实意义正文【中国文化史观的概念与意义】中国文化史观,是指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系统性观察和研究。

它涉及到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中国文化的演变轨迹、内在逻辑和基本特征。

研究中国文化史观,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1.古代:自先秦诸子百家开始,就有关于文化史的零星论述。

如孔子关注礼乐文化的传承,老子关注道家文化的发展等。

2.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学者开始运用西方史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史,如梁启超、章太炎等人。

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化史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学界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开始关注文化史的内在逻辑。

4.当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观研究更加注重学术创新和现实意义,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自远古时期至今,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2.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

4.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史观强调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中国文化史观的现实意义】研究中国文化史观,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意义之点析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意义之点析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意义之点析流波一、平地一声雷响——改写中华文明起源的史前最大城址发现?2013年1月上旬以来,中国的考古界仿佛平地一声雷响,各大文化媒体纷纷转载报道陕西神木发现我国史前最大城址的考古消息,评价说“史书中尚未找到针对性的文字记载”,“这座硕大无比的史前古城正在改写中国上古史及中华文明的起源”。

想要说的,一是中华文明上万年,中国史书的记载无论从时间之早之连续都是世界上无与伦比和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古苏美尔即两河流域或古埃及即尼罗河流域的文明都是在后来考古遗址基础上的推测;印度文明——如果没有中国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印度和其它文明一样基本是没有正式历史记录的区域——除了文明起源中华是例外;但即或如此,只要是距今近三千年以上的文明,中国史书也是不可能有一一对应入座的记录,虽然一些史书史料可以推朔到上万年的信史,如记录中华先祖开辟中华本土和全球的时间跨度近8000千年逐步成书的《山海经》,虽然零零星星记录了许多时代的祖先开拓史,但必须让慧眼的今天史学者结合今天和今后发现的考古才能找到其相对正确的相应判断。

其二,要说的是,我在《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一书(下面简称《源》)中对中华并人类的文明从时代上做过这样的史划分:“上古时期的50000~25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有巢氏、燧人氏、盘古氏,是中华巫糯文明发酵萌芽时期;25000~5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女娲、伏羲氏、神农、炎帝、黄帝时代,是伏羲神农全球大统大九洲巫傩文明从长江流域向全球传播扩散开拓时期;5000~3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少皞(帝挚)、颛顼(高阳氏)、帝喾、唐尧、虞舜、大禹、夏启、殷商、西周时期,是巫傩文明随着全球大统大九洲的分崩离析而分化组合变异时期。

”(摘自流波《源》导言)“中华文明史应该这样划分:夏商周三代至明清是为中华文明的近代史,五帝时代是为中华文明的中古史,“三皇”并以上时代是为中华文明的上古史。

”(摘自流波《源》第七章:长江文明VS黄河文明)所以,这座石头城遗址的发现,只能说充实了距今四千年左右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即尧、舜、禹、夏时期的内容,与中华文明起源、发祥上万年时间相去甚远,何来“改写中国上古史及中华文明的起源”?所以,今天中国的考古工作者还是历史文化学者,如果一直是这样的文明文化认识水准,其实就成为了“乱码”中华文明和贬损中华文明的实际操纵者,这也是本来没文化基础文化底蕴的西方能乱套中华文明、贬损中华文明的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明文化史观新文明文化史观2012-09-05互动百科词条“新文明文化史观”是对近代以来“西方中心论”主导下的文明文化史观进行反思、结合中华并人类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再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中华文明上万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引领人类上万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中华文明突显人类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美好和谐的圭臬”等重大新史观的概括。

这一史观和理论的横空出世,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文化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对近代以来由“西方中心论”主导下形成的中外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文明文化历史观的彻底拨乱反正,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来陷入内忧外患困境、民族意识步入“崇洋媚外”、“弱智糊涂”窘境重新走向文化复兴的标志,是人类重新走向天下大同、走向和谐文明、重建中华大九洲康庄大道的隆隆礼炮……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这一史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已故)、李约琴(英国,已故)、李学勤、罗伯特·坦普尔(英国)、宫玉海、林河(已故)、王大友、董立章(已故)、史式、流波等,其中中青年学者流波(刘博)是这一观点、理论的集成创建者和最给力者。

《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一书是这一史观和理论的最强奠基作。

二十世纪初,爱国学者梁启超已经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应有地位被严重“矮化”,开始为中华文明鸣不平,但当时应者寥寥。

英国人李约琴博士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用详细材料论证人类近代以前的四千年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直遥遥领先,近代西方文明的突飞猛进正是在中国古代文明基础上的飞跃。

随着中国远古遗址的不断发现,中国极少数真知灼见者开始对“西方中心论”下的人类文明文化史观进行反思。

经过几十年反复的结合考古的综合研究、考证发现,原来中华文明并不是传统史学观认为的五千年而是上万年,全世界上中古史具有共同的特点和共同的来源,这个源头不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或古埃及文明或古西亚文明等,而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才是人类文明的不二源头。

其中李约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技史探索》是新文明文化史观的杰出代表作;罗伯特·坦普尔(RobertTemple)在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文明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古代一百条重要的发明,在1986年出版《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概述“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认为“现代世界以之为基础的发明和发现,可能多半来自中国”;鉴于疑古派对中华古史的否认,给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造成极端混乱,李学勤于1995年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和“重写中国学术史”的倡议,试图扭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疑古派所代表的中国古史研究中怀疑古文献真实性的大趋势,引起广泛反响。

宫玉海先生从破译《山海经》入手,阐述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一些本末关系和来龙去脉;林河先生从巫傩史、民族语言的角度阐述中华文明上万年,是源头;王大友先生从解析图腾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华先祖拓荒美洲的历史;董立章、史式等史学者也提出了中华文明一万年的观点等。

流波(刘博)从理论上系统地创建了完整的新文明文化史观。

流波对近代以来在“西方中心论”主导下的人类文明文化史观进行最彻底的质疑和颠覆,结合人类学、民族学、语言文字学、史学、社会学等等多学科和考古、神话、传说、宗教、民俗、天文、地理、历法、数理、气象、海洋等等诸领域从根本上、理论上全面系统地论证了“人类起源在中华”、“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华黄种是人类的祖种祖族”、“中华文明不是传统史观所说的五千年而是上万年”、“人类文明最早在长江流域发祥、发展并拓荒到全世界”、“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的上中古人类文明都为中华民族所创造”、“古汉语是人类早期共同语言--其母语就是长江流域最早水稻农(糯)耕民族--糯民的语言--糯语”等等一系列惊人的、合乎逻辑的历史真本观点,从而从根本上、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破除“西方中心论”、还原中华并人类历史本来面目的新文明文化史观,是二十一世纪来新文明文化史观的最主要创建者、集大成者和最给力者。

流波《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一书对传统的文明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等进行甄别、扬弃,全面、系统阐述了新文明文化史观;作品资料繁富、引征广博、视野开阔、论述全面、汪洋恣肆、浑成一体,堪称目前这一领域集大成之作。

此外,林河的《中国巫傩史》、宫玉海的《〈山海经〉与华夏文明》和《〈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王大友和宋宝忠的《中华先祖拓荒美洲》、董立章的《三皇五帝史断代》等等是为代表作。

新文明文化史观越来越为新的考古发现所印证、为真才实学的文明文化史学者所认知、千百万智慧正义学者会不断加入进来,新文明文化史观必将战胜“西方中心论”谬误下的传统史观,还中华并人类文明文化史真谛。

新文明文化史观人物介绍梁启超新文明文化史观代表人物。

梁启超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提出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并认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应排第一的观点。

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汉族,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929年1月19日病逝。

李约瑟李约琴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助手王铃博士、鲁桂珍博士、沈诗章的协助下,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在当时“西方中心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李约琴开始形成“一个宝贵的信念”——“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从此一生奉献给中国文明文化的研究,用详细的材料论证人类近代以前的四千年,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直远远领先,中华文明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体,近代西方文明的突飞猛进正是在中国古代文明基础上的飞跃。

因此,李约琴是当之无愧的新文明文化史观的杰出人物,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技史探索》是新文明文化史观的杰出代表作。

(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人,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罗伯特·坦普尔罗伯特·坦普尔(Robert Temple),科技史学者,在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文明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古代一百条重要的发明,在1986年出版《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总结了“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概述了中国人的发明和发现,说明了中国人是“现代世界”共同的技术创造者。

书的前言《西方欠中国的债》写道:“历史上一个不为人知的最大的秘密,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代世界,乃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结合的产物,现代世界以之为基础的发明和发现,可能多半来自中国。

但是这个事实却不为世人所知,对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同样地无知。

从十七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后,中国人被西方的技术所震惊,犯了对自己成就的健忘症。

”鉴于此,理所当然成为新文明文化史观的杰出人物。

代表作:《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陈养正等译,21世纪出版社,1995年第1版。

)、《神谕——东西方〈易〉卜术揭秘》,(徐俊培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英国人,被聃为美国肯塔基路易斯维尔大学人文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客座教授和我国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拥有梵语和东方学的学位。

李学勤新文明文化史观代表人物。

鉴于疑古派对中华古史的否认,给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造成极端混乱,1995年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和“重写中国学术史”的倡议,试图扭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疑古派所代表的中国古史研究中怀疑古文献真实性的大趋势,引起广泛反响。

《走出疑古时代》是其反击疑古派的代表作。

在当时和目前学术界要么唯西方马首是瞻要么对古史研究画地为牢的大环境下勇敢地反击疑古造成的学术停滞不前或甚至倒退的灾难,李学勤功不可没,极端难能可贵。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读书于清华大学哲学系。

青铜器专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古文字学和文献学。

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

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兼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

宫玉海新文明文化史观代表人物。

从1987年起研究《山海经》,引进比较语言学、语言民族学等新兴学科,运用综合比较多研究方法,取得重大突破,1995年1月出版《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吉林大学出版社),提出《山海经》不是神话书,而是一部信史,一部上古世界地理志和百科全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研究价值;现代人类源于中国,如印第安人是从中国大陆迁徙去的,中华文化乃世界文明的源头和中心,任何“多元论”都是不能成立的;“伊甸园”就在中国云南,距今万年前,先民们进入这里生活,并从这里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实乃万年历史,五千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等一系列新观点,向旧史学提出挑战,为改写世界史开辟前景。

1929年2月生,吉林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授。

1947年考入长白师范学院国文系,195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办公厅干事、秘书,二○一厂学习室副主任、教导主任,以及《长春》文学月刊社等新闻、广播、杂志编辑。

1979年起进入高校任教,在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中,对传统(诗)学特批判态度,并提出一系列新的评释。

1985年4月出版《诗经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获1987年度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先后被日本没古书院《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台北汉学研究中心《经学研究论著目录》全目录收入。

1991年主编《人事春秋》(吉林大学出版社)。

现任中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山海经学会筹备会会长等社团职务。

林河新文明文化史观的代表人物。

是“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源头”课题的最早探索者之一,从巫傩史的角度论证人类文明发端于中华,提出了长江流域的稻作“糯民”、“粳民”正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者的重要观点。

临终前还在构思《文明进化论》一书框架,想从进化论的角度阐述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成为遗愿。

林河,本名李鸣高,侗族,湖南通道人。

195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实践报》记者、《建设报》编辑部负责人、《群众报》文化组长、《湘江文学》月刊编辑、《楚风》民间文学社副主编、主编等;曾任湖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南省文联研究员,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吉林长春大学兼职教授、云南楚雄师院荣誉教授等,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