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稀释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溶解的过程一
物质是由哪些基本粒子构
的物质构成的奥秘网
对“元素观、微粒观、
成的?哪一种粒子是构成
络图,完善所学知识,
物质分类观”等化学基 本观念的形成。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的谜语,从溶液的分 类、性质、组成、结构 等方面,初步认识溶 液,明确研究和学习一 种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创设 情境
激趣
启思
重点 难点
重点:溶解的微观实质,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难点:溶解的微观实质;从微观上认识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 定性的原因;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建立。
评 价 设 计
1.通过课堂提问、跟踪练习和达标检测等方式,考查学生自 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果及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考查学生能否 运用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一“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 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
后每个蔗糖分子要跟一定
体的描述。
对蔗糖和食盐溶解的
数目的水分子结合在一起,
过程有了进一步更具
作为一个整体不断运动,这
体的认识。
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水合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探究
释疑
合作
交流
【引导思考】: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能从微 观的角度综合描述物质溶 解的微观过程吗?
【点拨归纳】:
【自我评价】:
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 迁移,思考跟踪练习 题,进行解答。
【问题启思】: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 问题。
在此初步提到“扩散” 和“水合”两个过程, 为后面学习“物质溶解 时能量的变化”做好铺 垫。
运用“对比”的科学方 法进行观察,便于学生 获得全面准确的科学 结论。进一步从微观的 视角加深对“溶解过 程”的理解。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设计思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溶液定量分析的基础,本课开篇以定量分析经常要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入手引出课题。
再从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出发,确立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两个实验中的关键物理量,然后借由课本内容注解让学生知道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是一个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实验,确立实验要求:精确,并进一步引出“容量瓶”这一能准确控制溶液最终体积的仪器。
带领学生认识了解容量瓶后,激发学生动手做一做的兴趣,但本实验操作步骤较多,实验要求高,学生动手之前,教师给予一定指导,主要在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环节,以及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
而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称量、溶解以及定容时平视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这些操作先被淡化,接下来学生练习时针对个别学生在溶解和定容时的错误进行现场拍摄,现场播放,现场纠错。
特别要说明的是使用托盘天平代替练习称量操作,初中时学生已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故本课省略称量环节,直接从溶解开始。
学生练习结束后,针对实验要求精确进行误差分析,让学生思考讨论:自己体验的各实验环节都为“精确”做了什么,然后从称量准确、转移完全、体积精确三个角度总结。
误差分析后借助课堂思考引出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进一步完善溶液配制的过程。
进行课堂小结,询问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再转入开篇定量分析的话题,让学生完成课本例题,完成前后衔接呼应。
最后从科研实际出发,提出疑问:NaOH溶液为何标定后才能做标准溶液用于定量分析,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查阅资料,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了解定量实验的精确性要求;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仪器选择、条件控制、现象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学会完成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遵守实验安全守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溶液稀释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验证
三、实验仪器、药品:细管、滴管、量筒、 烧杯、酒精、水、天平
实验一: 结论: 结论: 实验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论: 结论
实验探究验证
三、实验仪器、药品:细管、滴管、量 筒、烧杯、酒精、水、天平
实验一:用量筒各取50毫升水和酒精,将酒 实验一 精和水混合到一个量筒,读出混合后的总体 积,比较混合后体积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结论: 结论:发现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 的体积之和
实验探究验证
实验二: 实验二: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用量筒各取50毫升水和酒精,倒入 到烧杯中,称出质量M2; (3)混合液体的质量即为M2—M1; (4)计算出酒精和水混合前的质量,与 混合后的质量比较是否有变化。
结论:酒精和水混合后质量等于混合 结论 酒精和水混合后质量等于混合 前质量之和
(12%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10克/厘米3 ,40% 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43克/厘米3)
溶液稀释
杭州市风帆中学 张淑滢
配制10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 (1)需要市售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2) 需要加水多少毫升? 盐酸的 C% 密度 (克/毫 升) 10% 1.07 20% 1.14 98% 1.84
加水
浓
稀
m浓溶液中溶质 稀溶液中溶质 浓溶液中溶质=m稀溶液中溶质 浓溶液中溶质 m浓溶液 加水 稀溶液 浓溶液+m加水 浓溶液 加水=m稀溶液
计算注意点
解题关键点: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计算注意点 1、已知体积,先换算到质量 2、求体积,先求质量 3、体积不能相加减(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
叶脉书签既别致又实用,颇受同学们的喜爱。 小强想配制200毫升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为同 学们制作一些叶脉书签。他用40%的氢氧化 钠溶液、蒸馏水配制,请大家帮这位同学算 一下,需要4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 需要蒸馏水多少毫升?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9.3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溶液的稀释与综合计算)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内容:讲解溶液的稀释概念,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溶液稀释的过程,理解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3.讲解与练习:讲解溶液稀释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进行课堂练习。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9.3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溶液的稀释与综合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溶液的稀释概念,理解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原理。
2.学会使用浓度计算公式进行溶液的稀释计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溶液浓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了解溶液稀释的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对化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溶液浓度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5.准备一个小型实验报告,设计一个简单的溶液稀释实验,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结论。
-在完成作业时,务必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步骤的清晰性,这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实验报告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真实性,体现出实验的探究过程。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溶液浓度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溶液的配置教学设计
9.3 溶液的浓度教学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4.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投影]将1 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 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10 mL水,搅拌。
(水的密度1 g·cm-3)[提问]1.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
[回答]1.稀释前溶质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9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20 g,溶质质量分数是5%。
2.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
[讨论]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小结板书]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投影]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
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设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学生讨论][提示]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
[学生活动]50g×98%=(50 g+x)×20%解析:(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上练习,教师强调做题格式)解法1: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50 g×98%=(50 g+x)×20%x=195 g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
[提示]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
初中化学稀释溶液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稀释溶液问题教案
主题:稀释溶液
教学目标:
1. 了解稀释溶液的概念及稀释的方法;
2. 掌握稀释溶液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稀释溶液的定义及稀释的原理;
2. 稀释溶液的计算方法;
3. 相关例题讲解及练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简单的实验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稀释溶液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讲解
1. 稀释溶液的定义及稀释的原理:将浓溶液用溶剂逐渐加入,使其浓度减小而成为稀释溶液。
2. 稀释溶液的计算方法:C1V1=C2V2,其中C1为初始溶液的浓度,V1为初始溶液的体积,C2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V2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三、练习
1. 讲解并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方法求解稀释溶液问题;
2. 给学生分发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讨论。
四、梳理
总结稀释溶液的知识点及计算方法,强调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五、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他相关问题,如溶液的配制、溶解度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稀释溶液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展开,通过简单的实验和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具准备:容量瓶、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药匙、投影仪、胆矾教学方法:设疑、启发、实验、讲解等。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
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例如:2NaOH~H2SO42mol∶1mol在化学反应的溶液中如何体现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讲述】初中时学习过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使用时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溶质如果是固体物质,还可以称量,如果是气体或液体,称量它的质量就很不方便。
至于溶液的质量就更不好称量,实验室常用量筒来量液体的体积。
【设问】能否用所量出的溶液的体积来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过渡】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运算起来很方便。
通常我们取溶液的体积为1L。
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就是使用溶液的体积,用升做单位。
【板书】【设问】溶质的量在溶液中用什么表示呢?【板书】一、物质的量浓度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讲述】(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2)溶质是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
溶液的稀释初中化学教案
溶液的稀释初中化学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溶液的稀释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验掌握稀释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引入本课的主题:溶液的稀释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掌握化学计算的方法。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溶液的稀释吗?如何计算溶液的稀释比例?
二、讲解
1. 溶液的稀释是指将浓度较高的溶液与适量的溶剂混合,使其变得稀薄。
2. 稀释计算的公式:C1V1 = C2V2,其中C1为初始溶液的浓度,V1为初始溶液的体积,C2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V2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3. 实验演示:老师用示范实验演示如何进行溶液的稀释操作,并计算最终的浓度。
三、实践
1. 分发实验步骤和材料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进行溶液的稀释实验。
2. 让学生根据所得数据计算溶液的浓度,并与老师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四、总结
1. 总结溶液的稀释计算方法:C1V1 = C2V2。
2. 强调实验中注意事项,如准确称量、混合均匀等。
五、作业
1. 完成书上相关练习题,巩固溶液稀释的计算方法。
2. 思考:为什么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会变低?给出你的理解。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溶液的稀释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验中独立进行溶液的稀释操作。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计算的能力。
【教学设计】溶液的配制_化学初中
《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溶液的配制”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做的基本实验之一。
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此实验用到的称量仪器是托盘天平和量筒,能否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对减少实验误差,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对之前所学过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学会将配置溶液的实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让化学知识为人类服务。
(2)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对溶质质量分数已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能够利用的是学生对配制溶液的实验方法仍然有强烈的兴趣。
调查表明,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憧憬,他们对化学仪器、药品、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充满了好奇。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主动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等技能。
另外,通过一系列定量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2、通过溶液配制的具体操作,达到熟练取用药品、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等仪器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3、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4、通过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医疗上的应用,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溶液的配制,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4)教学流程注:【学生课前活动】1、查阅资料,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复习托盘天平和量筒的正确操作。
初中化学稀释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稀释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稀释,掌握稀释的计算方法。
2. 掌握稀释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
1. 稀释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稀释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稀释计算中涉及到的测量单位和转换。
2. 稀释实验中稀释液的准备和加热。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稀释,引出稀释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稀释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重点讲解浓度的概念和单位。
3. 实验演示:老师进行稀释实验的演示,讲解注意事项和方法。
4. 操作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指导他们注意操作细节和操作顺序。
5. 讨论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比较。
6.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稀释计算练习。
7. 拓展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手段
1. 实验仪器和试剂:稀释液、试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
2. 图片、视频和PPT等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3. 实验练习册和练习题。
六、教学反馈
1. 在课后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练习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提升。
3. 通过小测验和实验操作的情况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主题三 学生实验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与方法;2. 掌握托盘天平、容量瓶的应用方法;3. 能够独立完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2. 教学难点:容量瓶的正确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托盘天平、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2. 实验试剂:一定量的溶质;3. 课件、实验表格等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1)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配制溶液的资料,增加对配制溶液的了解。
2. 教室导入(1)通过实验展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教师介绍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理论教学(1)讲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计算、稀释等。
(2)通过PPT展示配制过程中所需仪器和试剂,并介绍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强调实验安全和环保认识,介绍实验操作规范和标准。
4. 实验教学(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应用天平、容量瓶、烧杯、玻璃棒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实验安全和成功。
(3)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整理实验器械,清洗并归位。
5. 总结评判(1)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实验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收获,教师给予评判和反馈。
(3)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教室内容,稳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配制溶液的准确性和效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更多有关配制溶液的最新钻研效果和应用领域。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
初中化学_溶液配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溶液配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九年级第三单元溶液第二节第二课时溶液的配制学习目标】(1)学会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稳固药品的取用,量筒及托盘天平的使用,并会分析错误操作对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影响。
(3) 学会与伙伴沟通合作,反思商量,养成良好的科学严谨的试验看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溶液配制的步骤及留意事项;难点:配制溶液的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在很多状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肯定的溶液。
例如,医疗用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假如太稀就起不到向体内补充盐分的作用,太浓则会带来生命危险。
如何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引导阅读】P67“活动天地〞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㈠溶质是固体1、欲配制50g质量分数是16%的NCl溶液,请你将操作步骤整理完好。
⑴计算:计算所需的溶质的质量是______,需水_________mL 〔水的密度当成1g/mL〕;⑵称量和量取:称量所需的溶质,量取溶剂水,需要的仪器;⑶溶解:将所称的NCl放在_________里,加入所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
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装瓶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商量】在上述两例配制溶液中,如下的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有何影响?1、称量氯化钠时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2、将所称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3、用潮湿的烧杯来溶解氯化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4、将所量取的水注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5、量取所需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6、量取所需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7、将所配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当堂达标】1、现欲配制肯定质量分数的N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2、某医院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2000g,需将g医用氯化钠溶解在mL的蒸馏水中?〔蒸馏水的密度为1g/mL〕简述配制步骤。
《主题三学生实验二溶液的稀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通用类
《溶液的稀释》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稀释的概念,掌握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如何正确地测量溶液的浓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溶液稀释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溶质的质量不变原理。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的误差控制和数据分析,以及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试剂瓶等。
2. 准备实验试剂:已知浓度的溶液、水、待测浓度的试剂。
3. 准备教案、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4. 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
5. 确定实验环境,确保实验室安全、卫生、舒适。
6. 通知学生实验时间和地点,确保所有学生按时到达实验室。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已知浓度的溶液倒入实验容器中,加入适量待测浓度的试剂,确保充分混合。
2. 使用特定的测量工具或试剂,测定混合后的溶液浓度。
3. 记录实验数据在表格中,包括试剂体积、溶液体积、混合后溶液体积等。
4.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我们将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结果,向学生解释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同时,也会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控制变量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流程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取得满意的实验结果。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实验室工作人员咨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溶液稀释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稀释的目的和方法。
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如:溶液稀释时浓度如何变化?稀释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溶液稀释的过程,了解稀释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液稀释的原理和方法。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进行溶液的稀释?在稀释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溶液的配置及分析教学设计
第2单元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
3.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4.能进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三、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从复习学生刚学过的“物质的量”知识引入,让学生了解定量分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类比,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在讨论中完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引入] 展示两瓶浓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
两瓶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不相同?因为浓度不同。
展示不同商品的标签,如牛奶、矿泉水、啤酒、化验单等,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浓度的表示方法。
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过渡]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使0.1mol硫酸铜完全沉淀,需要多少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体现了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的什么量之比?物质的量。
对溶液而言,是称其质量方便,还是量其体积方便?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通过溶液体积直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单位:mol·L-1表达式:c B=n B/V[练习]1.2molNaOH配成2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
2.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
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溶液的稀释》课件(配教学设计)
×100% =20%
答:、、、、
练习:
现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 氯化钾溶液,要使其溶质的 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 方法有哪些?
例3 :将30克60%的
硝酸钾溶液与70克 20%的硝酸钾溶液混 合, 求混合后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100%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的稀释
前情: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 量与溶液 质量之比
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溶质的质量
溶液质量
m溶质 m m 溶质+ 溶剂
100% 100%
例1: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
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是 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 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 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30g×60%+70g×20% 30g+70g
=32%
(溶液1的质量×溶液1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2的质量×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1的质量+溶液2的质量)×100%
C%= m液1×C1%+m液2×C2%×100%
m液1+ m液2
讨论: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
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增加,有几种方法?
练习 某工厂化验室配5kg20%
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多少g? 水多少 g? 解:设需38%盐酸质量为X
X× 38%﹦5000g ×20%
X﹦2631.58g
需水质量5000g-631.58=2368.4g
答:………………
强化:向200克30%的
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多少 克水, 能使所得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
《主题三 学生实验二 溶液的稀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021通用
《溶液的稀释》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稀释的原理,掌握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能够进行简单的溶液稀释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溶液稀释过程中的变化,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稀释的原理,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2. 教学难点:简单的溶液稀释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电子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试剂瓶等;2. 准备实验试剂:一定浓度的溶液、蒸馏水;3. 准备教材和PPT课件;4.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溶液稀释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溶液稀释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稀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通过一些生活常识,如稀释消毒液、稀释农药等,让学生了解溶液稀释的重要性。
2. 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掌握溶液稀释的方法、理解溶液浓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稀释方法。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溶液的稀释过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包括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溶液浓度的影响因素,如溶质的质量、溶剂的体积等。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实验演示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溶液的稀释实践操作。
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学生要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以便后续分析和讨论。
5. 讨论与总结在实践操作结束后,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以及溶液浓度的影响因素。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最后,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强调溶液稀释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6.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一些与溶液稀释相关的作业,如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稀释比例、分析不同因素对溶液浓度的影响等。
溶液的稀释教学设计(整理).doc
课题溶液的稀释授课人杨万岳学校古城初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溶液稀释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溶液稀释计算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从消毒液的使用推导出溶液稀释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
通过对溶液标签的解读,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溶液稀释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溶液稀释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学有所用。
重点溶液稀释公式的运用难点溶液稀释公式的导出,使学生真正理解稀释过程中的不变量与变量。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练结合的方法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出课题[请你先说]请大家先说一下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实物展示]n瓶酒精浓溶液,如何使它成为我们需要的消毒酒精?[引出课题]溶液的稀释--相对较浓的溶液变成相对较稀的溶液[例题一]一瓶酒精浓溶液(阅读标签,选择相关信息)95% Z, (繇%::的•二二二盘;龈漓四肝f .卓藏阡1通•迪S 密『Ag H《我J_ : 了WBWWUU叫q戒1)可以配制成多少克75%的消毒酒精?2)需要加水多少克?[分析讨论]在稀释的过程中,溶液中的各个量的变化情况?稀释前后m浓溶液中溶质=m稀溶液中溶质m浓溶液中水+m加水=m稀溶液中水m浓溶液+m加水=111稀溶液[师生共同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1计算;2称量或量取;3溶解;4装瓶,贴签。
学生介绍所知道的消毒液思考溶液稀释的常用方法学生通过读标签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溶液稀释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利用稀释前后各个量的关系式求出答案学生复习配制溶液的方法归纳得出公式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消毒液的知识入手,使学生对今天学习的主题增加了亲切感。
并且很容易得出溶液稀释的常用方法是加水。
通过对溶液标签的解读,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解答、归纳,得出溶液稀释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溶液稀释的了解。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得出稀释的公式,使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消除对溶液计算的惧怕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稀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溶液稀释的一般方法;
2)初步掌握溶液稀释计算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从消毒液的使用推导出溶液稀释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
2)通过对溶液标签的解读,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溶液稀释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溶液稀释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学有所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溶液稀释公式的运用
难点:溶液稀释公式的导出,使学生真正理解稀释过程中的不变量与变量。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讲练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对学生练习所需的时间把握不准,所以准备了拓展题目。
2、课件制作PPT.
3、消毒酒精、84消毒液等展示用品
教学过程:
)可以配制成多少克75%的消毒酒精?
)需要加水多少克?
分析讨论]在稀释的过程中,溶液中的各个量的变化情况?
稀释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