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合作文化的现状与建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合作文化的现状与建构策略

摘要:教师合作文化是一种理想的教师文化。建构小学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提高教育水平,实现专业发展,适应教育对象变化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小学教师合作文化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构小学教师合作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师合作文化必要性现状对策

引言

学校文化是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教师文化作了阐释。他指出教师文化的内容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师团体内,或者更加广泛的教师社区之间,各成员共享的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观点和处事方式;教师文化的形式是指在该文化范畴内的成员之间具有典型意义的相互关系的类型和特定的联系方式。(任伟伟,2011)现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师都意识到了教师文化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文化发展方向的教师合作文化也备受关注。

1.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

教师合作文化,是指教师团队联合计划,其成员之间相互讨教、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体现团队精神的文化(宋声鹏. 2005)哈格里斯夫把教师合作文化分为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人为合作文化是指通过一系列正规的特定的官方程序来制订教师合作计划、增加教师间相互讨教的机会,然而教师工作的情景决定了我们无法用标准化的方式来推行机械的合作,人为合作文化没有尊重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享有的自主判断和自我抉择的权利,因此他认为自然合作文化才是最理想的合作文化,即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这种合作文化具有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导向性、穿越时空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自然合作文化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互助,促进教师的共同进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小学教师亦是如此。

2.建构小学教师合作文化的必要性

2.1 建构小学教师合作文化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需要

党中央提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就需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就要求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整个人生的教育阶段发挥着奠基石的作用,而工作在第一线的小学教师们承担着提高教育水平,为祖国培养实现民族复兴人才的重任。然而,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建构小学教师合作文化,使教师们通过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2.2构建小学教师合作文化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以适应课改的需要。然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教师个人知识的有限性使教师了解到其他教师的帮助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利伯曼指出,合作教师文化有许多优点,最大的优点在于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超越,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实现专业成长。可见,构建小学教师合作文化,能促进跨学科、跨年级甚至跨学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达成课程改革的目标。

2.3 构建小学教师合作文化是适应教育对象变化的需要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的快捷,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越,在信息时代环境中成长,视野开阔,

接受新事物快,课堂上所学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信息,也需要具备应对和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 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 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 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因此,建构小学教师合作文化, 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集中每位教师的优点,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合力,才能适应教育对象变化的需要。

3.小学教师合作文化的现状

3.1 小学教师个人主义盛行,排斥合作

哈格里夫斯认为个人主义文化是教师拥有强烈的独立成功观,很少干涉其他教师,他们不喜欢变革,也不愿与同事合作,避免与他人讨论变革。(任伟伟,2011)它是“教师之间疏于合作、羞于评定、信奉独立、相互隔离的特定联接方式和习惯表征。它建立在个体文化取向基础之上,是一种最普遍的教师文化。”(吴中平,2006)很多小学教师喜欢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干预别人的工作,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干预,排斥合作,各自为政。这种教师个人主义文化虽然有利于教师保护教学隐私和回避外界对教学工作的干扰,但也切断了教师从外界获得各种支持和评价的通道,不利于其自身的专业发展。(邓涛,鲍传友,2005)3.2小学教师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但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

大部分小学教师都能认识到合作在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深蒂固的孤立教学文化使教师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工作生活模式,他们不愿改变现状,不愿与其他人合作交流,缺乏合作的内驱力。即使去听课评课也只是做表面功夫,很少对别人的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也不愿别人介入自己的课堂,害怕暴露自身的缺点。于是,在意识到合作重要性的情况下,教师们不愿意践行合作,依然自我封闭,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也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自身专业发展。

3.3小学教师之间竞争胜过合作

在现今的学校管理制度下,学校整体呈现的是“分数与名次”的竞争,各科之间,各班之间进行排名,学生成绩与教师的名誉报酬等挂钩,有的学校甚至会把排名较后的班级及教师名字公之于众。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们不得不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他们不愿意与其他老师交流与合作,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成果,即使需要跟他人合作,也只是进行表面合作,敷衍了事,而且暗地里依然存在相互竞争,竞争胜过合作,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合作,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3.4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主要体现为是人为合作

人为合作是指教师因受到行政控制,进行非本人意愿的合作。尽管人为合作能给教师合作提供一定的合作机会,促进教师合作文化朝着自发自愿的自然合作文化过渡,但是也可能让合作走向形式主义,现今的小学中,许多教师的合作都不是出于自愿的。如学校要求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很多教师在其合作过程中只是流于形式,缺乏主动合作的意识,这样的合作无法让教师在合作中获取益处,无法提高教学水平。

4.建构教师合作文化的策略

自然的教师合作文化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而小学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缓慢。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构建教师合作文化。

4.1 形成小学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特定组织永远为之奋斗并希望达到的理想图景,作为组织文化意义上的概念,它包括了特定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未来目标、使命感及核心价值观。”(柳恩铭2007)沃伦·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