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昆明

合集下载

昆明的介绍

昆明的介绍

历史沿革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渊源流长:25 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昆明地区活动。公元1275年, 元朝设云南中书省,设中庆路,昆明县为中庆路首 府,将云南的统治中 心由大理迁至昆明。从公元13 世纪起,昆明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明时期,昆明成为桂王永历 政权的“滇都”。从 此成为云南政治文化中心。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 昆明是我国内地连接东南亚“古南方丝绸之路”以 及四川-云南-越南的枢纽和通道。昆明是伟大航海 家郑和、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悠久的历史,多 元的文化,形成了当今昆明“历史悠久、古迹多, 风景秀丽、名胜多,人文荟萃、名流多,开发较早、 交往多”的鲜明特色。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民 国初至抗战前期,进行了教育、社会风尚、金融 、 财政等一系列改革和城市建设,促进了昆明城市近 代化发展。1950年3月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 。

苗族服饰
昆明的民风民俗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 滇剧、花灯戏、民歌小 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 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 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 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 群众喜闻乐见。
滇剧剧照
昆明的民风民俗

特色小吃 过桥米线 、小锅米线, 大 昆明特产 救驾 、烧饵块、 气锅鸡、 报春花,茶花,玉兰花, 老奶洋芋 、米凉虾、 宣威 傣家竹编,傣锦,杜鹃 火腿 、豆焖饭、 洋芋焖饭 、 花,建水紫陶,剑川木 抓抓粉 、春卷、 紫米八宝 雕,昆明牙雕,蜡染, 饭 、宜良烤鸭 、开远小卷 路南挑花,木雕工艺品, 粉 、香竹烤饭、 香茅草烤 鱼 、白族三道茶、 烧豆腐 、 云南斑铜,云子(围 豌豆粉 、喜洲粑粑 、洋芋 棋),扎染…… 粑粑 、路南乳饼 、大理乳 扇 、鸡枞菌、 干巴菌 牛肝 菌 、竹荪、 松茸 、虎掌菌、 黑木耳 青头菌 耙肉饵丝。

昆明

昆明

昆明一、概况昆明,云南省省会,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第四大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之一。

昆明是国家一级口岸城市,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

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极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市虽位于北纬亚热带,但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以"春城"之称而享誉中外。

其特点一是春季温暖,干燥少雨,日温变化大。

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二是夏无酷暑,雨量集中,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以上,平均气温22℃。

三是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四是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睛少雨。

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日4天左右,全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3--5%。

昆明市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二、人口、面积全市人口726万3100人;常住人口648.64万,市区常住人口358万3429人,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6%,为428万人,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男女比例为105.76:100。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三、交通昆明市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家一级口岸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

昆明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文化多维度、社会集聚度“五度”加权高,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覆盖全省,经济发展触角延伸全省,资源运作半径辐射全省。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计划3800万人次远期达到8000万人次,已于2012年6月28号通航,是全国第四大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昆明市内现有沪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丽铁路、昆玉铁路、昆河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

历史文化名城 文旅融合 昆明 案例

历史文化名城 文旅融合 昆明 案例

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融合昆明案例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融合——昆明案例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昆明通过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昆明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1. 昆明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来了解一下昆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昆明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滇池之滨,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

昆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拥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明曾是滇池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

这些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昆明独特的魅力和底蕴。

2. 文旅融合的意义和作用文旅融合是指将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通过旅游活动传播文化,同时通过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来丰富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互促共赢。

文旅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也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城市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3. 昆明的文旅融合实践在昆明,文旅融合的实践非常成功且具有代表性。

昆明充分挖掘和利用了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了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如大观楼、滇池景区等。

昆明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昆明春城文化旅游节、玉龙雪山文化旅游节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昆明还大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云南大学等高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专业,培养了大批文旅人才,为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根据我对昆明文旅融合的了解,我认为文旅融合不仅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旅融合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有助于激发城市的新活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昆明的文旅融合实践也给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云南昆明景色介绍

云南昆明景色介绍

云南昆明景色介绍
昆明,别称春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偏东,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西南地区最大的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已建成国际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

昆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昆明市辖4个区(市)县,代管
3个县级市(五华区、盘龙区),总面积15400平方公里。

昆明
四季如春,是中国三大避暑胜地之一。

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为16℃-18℃。

年均日照数为2564小时-2653小时,
年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

昆明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高原山地
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

由于地势高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天气温和宜人。

—— 1 —1 —。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昆明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昆明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昆明,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充满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将为您介绍昆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亮点。

第一部分:历史渊源昆明这座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昆明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昆明是滇池流域的原始居民文化中心,曾是古滇王国的首府。

随着历史的发展,昆明作为一个交通枢纽,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出口港口,还是东南亚与中国内地的重要商贸城市。

第二部分:古迹名胜昆明以其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风景而闻名。

滇池、西山、世博园等自然景观成为了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

此外,昆明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值得一提。

1. 大观楼:位于滇池北岸,是昆明古城的象征之一。

该楼建于明朝,是古代昆明城墙的一部分,如今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2. 金马碑:位于昆明市中心的金马坊街。

这座古碑建于唐代,刻有唐玄宗年间的文字,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3. 东川红土地:东川区的红土地被誉为中国的“浪漫土地”。

这里的红土地是由地质活动形成的,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成为了摄影和旅游爱好者的天堂。

第三部分:人文风情昆明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人文风情。

昆明是滇池流域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1. 彝族文化:彝族是昆明市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有着独特的服饰、舞蹈和音乐,其中著名的彝族火把节以盛大的烟火表演而闻名。

2. 文学艺术:昆明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许多著名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的故乡。

这里的文化氛围深厚,艺术品和文学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第四部分:当代昆明昆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代仍然绽放光彩,展现出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1. 经济发展:昆明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以来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昆明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的重要支柱。

穿越昆明城的前世今生(一)2024

穿越昆明城的前世今生(一)2024

穿越昆明城的前世今生(一)引言概述:昆明,位于中国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

本文将带您穿越昆明城的前世今生,深入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自然风光、美食特色以及现代发展。

一、历史沿革1. 昆明在古代的命名及由来2. 昆明的古代史与建城发展3. 昆明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4. 昆明的历史名人和历史遗迹5. 昆明的历史变迁对城市发展影响二、文化传承1. 昆明的多元民族文化2. 昆明的传统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3. 昆明的宗教信仰与庙宇建筑4. 昆明的节庆活动及传统习俗5. 昆明的民俗民风与传统民居三、自然风光1. 昆明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2. 昆明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及保护措施3. 昆明的湖泊和水系资源4. 昆明的植物和动物资源5. 昆明的自然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四、美食特色1. 昆明的饮食文化和特色菜系2. 昆明的传统食材与烹饪技法3. 昆明的地方特色小吃和餐饮街区4. 昆明的名菜与传统饮食习惯5. 昆明的美食节和食品文化活动五、现代发展1. 昆明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商业中心2. 昆明的科技创新与高新产业园区3. 昆明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4. 昆明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国际交流合作5. 昆明的教育医疗资源与社会福利建设总结:通过对昆明城的前世今生的探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自然风光、美食特色以及现代发展。

昆明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同时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未来,昆明将继续追求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平衡,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与体验。

城市地理-昆明

城市地理-昆明

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 距市中心约6km。始建于康 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 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 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 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 楼台亭榭。园中最具观赏价 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 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 多。由清代名士孙髯翁所作 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 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 称“古今第一长联”。
地理环境
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中部,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滇池平 原。昆明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 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 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地貌
昆明市中心海拔约1891m。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 点,海拔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 低点,海拔746m。市域地处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 ,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 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 次之。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m之间。
九乡溶洞
九乡溶洞是国家级风 景区,地点位于昆明 市宜良县,景区距离 宜良有40多公里的路 程。据说九乡何以得 名,人言人殊。九乡 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是云南省新兴的 以溶洞景观为主、溶 洞外自然风光、人文 景观、民族风情为一 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 区。
世博园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是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 览会会址,园区整体依 山就势、错落有致,气 势恢弘,集全国各省、 区、市地方特色和95个 国家风格迥异的园林园 艺精品,庭院建筑和科 技成就于一园,体现了“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时代主题,是一个具有“ 云南特色、中国气派、 世界一流”的园林园艺精 品大观园。
昆明的民风民俗

历史文化名城——昆明

历史文化名城——昆明

【火把节】彝、白、纳西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来源于古时 祈年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会期3天。昆明地区最 具代表性的为“路南火把节”。是时,彝族群众齐集石林,举 行摔跤、斗牛比赛,晚间举行篝火晚会,唱歌跳舞,欢歌达旦。 近年,火把节已发展成由政府组织的、有传统娱乐节目又有经 济交流内容的大型文化商贸活动。
金殿位于昆明城东8公里鸣凤山密林中,因用黄铜铸成,在阳光照 耀下,光芒四射,映金殿照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故名金殿。这座 名声显赫的金殿属于太和宫的一部分,总重量达250吨,为重檐飞 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金殿初建于明 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天柱峰的 太和宫及金殿样式建造,供奉北极真武大帝,周围建砖墙保护,有 城楼、宫门等建筑,称太和宫。现存金殿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 西王吴三桂重建。金殿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已存斑驳古朴之 态,但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也比武当山金殿规模 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纯铜铸殿。
饮食文化
【云南白药】著名中成药。由云南江川县民间医生曲焕章于 1914年研制成功,1916年正式挂牌开业,已有80多年历史。 1956年由国家正式安排昆明市联合制药厂投入生产,定名为"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而云南特产的"参 三七"又是当中的主要成分。其成药为白色粉末,故名"白药"。 它除有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排脓解毒等特殊的功效外,对胃 癌、乳癌、子宫癌等恶症也有较好疗效。
昆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以其悠丽癿历史光荣癿革命传统和丰富癿文物古迹赢得这一殊荣癿同时由亍昆明是我国古代西南边陲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多民族边疆省份癿省会城市因此昆明癿历史文化特征具有中原文化不边疆区域文化汉文化不少数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癿个性

昆明文化介绍

昆明文化介绍

昆明文化介绍昆明,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省的省会。

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昆明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昆明的文化特色。

一、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昆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9年,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文明中心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昆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

昆明古城遗址、滇池石刻、西山石窟等历史遗迹见证了昆明丰富的历史文化。

二、多元的民族文化昆明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25个少数民族,如彝族、白族、哈尼族等。

这些民族各自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丰富了昆明的多元文化氛围。

三、美食文化昆明是云南省的美食之都,拥有丰富的特色菜肴。

过桥米线、鸡豆花、砂锅鱼等是昆明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和美食爱好者。

四、花卉文化昆明被誉为“春城”,因为全年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昆明的花卉文化非常繁荣,每年举办的昆明花卉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此外,昆明还有许多花卉市场和花卉园,供人们欣赏和购买各种花卉。

五、文艺表演昆明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文艺表演活动层出不穷。

昆明剧场、昆明大剧院等文艺场所定期举办各类演出,包括戏剧、音乐会、舞蹈表演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

六、昆明石林昆明石林位于昆明市郊,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区之一。

石林以其奇特的石柱景观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被誉为“石之林,林之石”。

石林也是云南省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七、昆明滇池昆明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被誉为“滇池明珠”。

滇池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湖中的西山、龙门、洞庭岛等景点都非常有名。

滇池还是昆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们可以在湖边散步、划船、钓鱼等。

综上所述,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昆明的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元,美食文化丰富,花卉文化繁荣,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石林和滇池等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昆明人文历史景点

昆明人文历史景点

昆明人文历史景点
昆明人文历史景点如下:
昆明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景点。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滇池:昆明市区的西南部,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金殿:位于滇池中的龙门岛上,是明朝时期建造的一座宫殿式建筑,现在是云南省博物馆的分馆之一。

3.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南120公里处,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被誉为“天下奇观”。

4.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中心,是明代建造的一座高塔,是昆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5.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西南部,是一个展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主题公园。

6. 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市西南部,是一座山岳型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闻名。

7. 东川红河谷:位于昆明市东南部,是一个集红河谷风光、民族文化、人文历史等多种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8. 昆明动物园:位于昆明市西南部,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动物园之一,拥有众多珍稀的野生动物。

9. 圆通寺:位于昆明市中心,是云南省佛教界著名的寺庙之一,建于唐代,有着千年历史。

10. 滇池西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滇池西岸,是中国首个以地质遗迹为主题的国家地质公园。

昆明简介

昆明简介

昆明介绍
简介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1]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相连,西南与玉溪市、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东与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

昆明市为山原地貌。

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

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

昆明市是灵秀而迷人的,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昆明市开放而时尚,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从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到开放的昆明一直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及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

“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2016年6月14日,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昆明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城市中位居第二。

云南昆明简介

云南昆明简介

昆明西山,古称碧鸡山.为碧蛲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的总称. 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 相对。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 2 511米。山峦起伏,彤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隔水相望宛如—丰盈 的女子躺卧滇池岸边,有“睡美人”山之美称.三清阁上凿有龙门石 窟.为昆明地区第一胜景.西山之名最早见与明天顺六年(1462年), 敕赐华庭山,大园觉禅寺圣旨碑“云南府昆明县海西山”.嘻嘻*-*, 我虽然是重庆人,但曾经在五华区呆了5年,所以有幸去过西山哦。。。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 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乾隆年间,孙髯翁 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 名楼。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 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楼毁于兵燹。 同治五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再修。光绪十 四年(1888)赵藩重以楷书刊刻长联。一九八三年大观楼公布为云 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K'unMing Ch'ih, 亦作Kunming Chi)。 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 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 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 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 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金沙 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So beautiful!
在昆明动物园 可以看到很多 可爱、漂亮、 珍贵的野生动 物哦。。。
这么美的地方当然要有非同寻常的荣誉,才 配得上她咯,下面,就介绍一下,昆明市 成立以来所获得的一些殊荣吧。
中国省会(含直辖市)十大活力城市
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

昆明历史沿革【完整版】

昆明历史沿革【完整版】

引言概述:昆明历史沿革是指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以引言概述为开端,通过五个大点来阐述昆明历史的主要事件和重要发展阶段,每个大点将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小点,以详细展示昆明历史的丰富内涵。

正文内容:一、古代昆明历史1.昆明原始人类活动的考古证据2.昆明在古代的名称和地理环境3.昆明在古代的政治和经济地位4.昆明在古代的文化和艺术发展5.昆明在古代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二、昆明的重要历史事件1.西南联大的建立和昆明作为战时首都的地位2.新中国成立后昆明的重要发展和成就3.改革开放以来的昆明经济飞速发展4.昆明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节点5.昆明作为中缅边境地区重要的商贸枢纽的地位和起伏三、昆明的文化遗产1.昆明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2.昆明的民俗和民间文化3.昆明的宗教和信仰4.昆明的文化名人和艺术家5.昆明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四、昆明的建筑和城市规划1.昆明的古代建筑和遗址2.昆明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3.昆明的公共建筑和城市景观4.昆明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5.昆明的现代化建设和城市更新五、昆明的自然环境和资源1.昆明的地理和气候特点2.昆明的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3.昆明的农业和资源开发4.昆明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5.昆明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总结:昆明历史沿革的完整版呈现了昆明在古代和现代的发展轨迹,展示了昆明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城市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对昆明历史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昆明的独特之处,以及昆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同时,我们也应当关注昆明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昆明的未来发展做好规划和准备。

昆明历史沿革的完整版将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增加对昆明的了解和认识。

昆明

昆明

位置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m。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滇池平原。

[3]海拔市中心海拔约1891m。

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

[3]经纬昆明位于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

气候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

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1.2℃,最低-7.8℃。

海鸥群飞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冬季日温差可达12~20℃,夏季日温差为可达4~10℃。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

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5.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昆明城的故事万强麟介绍

昆明城的故事万强麟介绍

昆明城的故事万强麟介绍
摘要:
一、昆明城的简介
二、昆明城的历史渊源
三、昆明城的特色文化
四、昆明城的旅游资源
五、昆明城的发展前景
正文:
昆明,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昆明素有“春城”之美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感受其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文化。

昆明城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公元前278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在这片土地上,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如郑和、聂耳等。

同时,昆明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其中包括滇剧、花灯、民歌等,这些传统文化在昆明城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此外,昆明城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既有中国传统建筑,又有西式建筑,相互融合,展现出昆明独特的文化底蕴。

昆明城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石林、滇池、西山、世博园等著名景点。

游客可以观赏到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碧波荡漾的湖泊、雄伟的山川以及绿树成荫的世博园。

此外,昆明城周边还有大理、丽江等旅游胜地,为游客提供
了丰富的旅游选择。

在昆明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近年来,昆明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使得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同时,昆明还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总之,昆明城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民族风情和优越自然资源的城市。

昆明的特色

昆明的特色

昆明的特色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下是对其特色的具体介绍:
1.自然环境: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有“春城”之称,因为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昆明的著名景点有石林、滇池、西山、阳宗海、安宁温泉、九乡溶洞等。

2.历史文化:昆明历史悠久,早在2200多年前,楚国大将庄蹻就在这里建立了“滇国”,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抗战时期,昆明是文化界的重要避难所,著名的西南联大就设在这里。

3.特产:昆明的特产丰富多样,如普洱茶、糯米茶化石、雪花银等。

普洱茶是云南的特产,而糯米茶化石和雪花银则是昆明特有的产品。

此外,昆明的特色美食如辣子鸡等也值得一试。

综上所述,昆明的特色包括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特产美食。

昆明的历史古迹和典故

昆明的历史古迹和典故

昆明的历史古迹和典故昆明,这座被誉为“春城”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处处都可以看到历史留下的足迹和典故。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昆明的历史古迹和典故。

昆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曾是滇池文化的发源地。

而今天,昆明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它的历史和文化。

位于昆明市中心的滇池,是昆明的标志性古迹之一。

滇池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它的美丽景色和悠久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

据史书记载,滇池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西南明珠”。

在滇池畔,人们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滇池,昆明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古迹。

比如,位于昆明市中心的昆明城,是明代杨廷和所建,是滇池流域最早的都城,也是滇池文化的象征。

昆明城的城墙由巨石垒砌而成,高墙厚防,曾经是昆明重要的军事要塞。

如今,昆明城已成为了一个热闹的商业中心,但仍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让人们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除了滇池和昆明城,昆明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古迹值得一提。

比如,位于昆明市西南的西山,是昆明的地标之一。

西山是昆明的名胜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西山的南麓,有一个古老的寺庙——龙门寺。

龙门寺建于唐代,是昆明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

寺庙内的佛像、壁画和古建筑都展示了昆明的佛教文化和建筑风格。

除了历史古迹,昆明还有许多充满典故的地方。

比如,位于昆明市中心的翠湖公园,是昆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翠湖公园是昆明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昆明的文化名片。

公园内有着许多传统的建筑和园林,如云岗书院、梅花园等。

在这些地方,人们可以感受到昆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在昆明的大街小巷,还有许多充满典故的地名。

比如,位于昆明市中心的金马碑,是昆明的地标之一。

金马碑是明代的一块巨石,上面刻有马踏飞燕图案,象征着昆明的繁荣和发展。

这个地名也成为了昆明的代名词,形容昆明的繁华景象。

昆明故城简介

昆明故城简介

昆明故城简介
昆明故城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旧称,位于昆明市西南10
公里,呈贡南部。

故城城址由一系列土丘堆积而成,平面呈正方形,南北长约4000米,东西宽约3000米,总面积约420万平方米。

故城建于汉魏时期。

当时称为“昆阳”、“昆夷”或“昆池”,是古代滇国的都城。

随着历史的变迁,昆明故城已经废弃。

今在
昆明城内西北隅尚有一小土丘,高约4米,南临昆水河,为古代
昆明城的南界。

昆明故城为中国西南地区古代都城遗址。

由于地处高原山地
的环境特征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城的选址十分重要。

它西临滇池,北依滇池山麓缓坡地带;南依高峻山岗;东与滇池接触;城
址内地势平缓、开阔。

故其城址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南、北、西三面环山,东面开阔平坦。

城内西北隅有一小土丘与之相望。

在故城遗址上建有昆明古城和南屏旧馆两个大型宫殿建筑遗址。

故城的南屏旧馆和昆明古城两处建筑遗址都有其独特之处:
南屏旧馆建在土丘上,平面呈长方形,南临滇池山麓缓坡地带;
昆明古城的建筑遗址在一片平地上。

—— 1 —1 —。

昆明历史文化景点

昆明历史文化景点

昆明历史文化景点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的滇池之滨,是一座
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昆明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
古滇文化、滇池风光、南强街等。

现就主要介绍一下昆明历史文
化景点。

一、古滇国遗址
古滇国位于昆明市西南30公里处,是滇池最早的古代居民
部落。

古滇国因在滇池之南而得名,据文献记载,古滇国是公元
前200多年建立的。

公元前5世纪时,滇王无余被楚国所杀,其
后代以国为姓,逐渐形成了以滇为名的民族。

昆明古称“昆明”,其名称也是因古滇国而来。

二、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隅,是昆明市区内最大的公园。


园内有五个岛和许多湖泊组成,湖中有许多小岛和半岛,湖面狭
长形,故称“翠湖”。

翠湖因湖面狭长形如翠鸟之头而得名。


畔林木葱郁、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湖水清澈、碧波荡漾。

湖水
自西北向东南缓缓流过,形似玉带,故称“玉带河”。

三、圆通山
— 1 —
圆通山位于昆明市中心西南8公里处的滇池南岸,是昆明城中一座独立的山。

— 2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

引言概述:昆明是中国云南省的省会,也是云南省最大的城市。

昆明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本文将从文化底蕴、历史名胜、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美食文化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昆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魅力。

正文内容:一、文化底蕴1.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云南就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之间的交通要道,因此各种文化在昆明会汇聚并形成独特的文化风貌。

2. 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昆明就是滇池周边一片繁华地区。

在历史的长河中,昆明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文化交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二、历史名胜1. 昆明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滇池。

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自古以来被称为“昆明之海”。

它既是昆明的自然名胜,也是一片历史的见证。

游览滇池,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和悠久历史的结合。

2. 昆明还有许多古镇和古建筑,如大观楼、翠湖、西山石林等。

这些历史名胜无一不展现着昆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三、民族文化1. 昆明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城市,汇集了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

彝族、白族、哈尼族等各种民族文化在昆明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2. 在昆明,游客可以参观民族村落,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

比如,石林地区聚居着彝族人,游客可以在那里欣赏到彝族的传统歌舞和手工艺品。

四、传统文化1. 昆明的传统文化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从历史上来看,昆明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节点之一。

而至今,昆明的佛教文化仍然繁盛,许多佛教寺庙和文化遗址成为旅游景点。

2. 昆明还有着独特的民间艺术,如十年一次的“石屏拜佛”活动。

这是一种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宗教庙会,是昆明人民对佛教的虔诚表达。

五、美食文化1. 昆明是中国著名的美食之都,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从昆明的小吃到正餐,都有着独特的特色。

比如,过桥米线就是昆明的传统名吃,鲜香美味,让人回味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把节】彝、白、纳西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来源于古时 祈年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会期3天。昆明地区最 具代表性的为“路南火把节”。是时,彝族群众齐集石林,举 行摔跤、斗牛比赛,晚间举行篝火晚会,唱歌跳舞,欢歌达旦。 近年,火把节已发展成由政府组织的、有传统娱乐节目又有经 济交流内容的大型文化商贸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地区(今呈贡龙潭山一带)就 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 期),楚将庄开滇,在今晋宁一带筑城置都,建滇王国,延续 300年之久,昆明为较早的古都。公元前109年(西汉),汉武开 滇,拓疆至云南,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置益州郡,昆明为所辖 二十四县之谷昌县。 蜀汉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克益州郡并 更名建宁郡,至隋改为昆州。唐宋时期,“南诏国”、“大理 国”地方政权在此筑拓东城,设鄯阐府,并辟为“东京”、 “上都”(陪都),长达490年。公元1275年,元朝设云南中书 省,设中庆路,昆明县为中庆路首府,将云南的统治中 心由 大理迁至昆明,昆明由此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 朝改中庆路为云南府,沿至清末。明清时期,清兵入关攻占北 京,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余部退至昆明,推行一整套政 治、经济、文化制度,左右全国局势达12年。南明时期,昆明 成为桂王永历 政权的“滇都”。
传统文化
【大观楼长联】清乾隆年间孙髯作,现悬于大观公园内,长联书法系光绪 十四年(1888)云贵总督岑毓英请著名书法家赵藩题写,蓝底金字,刊刻精致, 书法遒劲。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 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 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该联上 联写景,下联咏史,寓意超拔,对仗工整,总字数180字。《滇南楹联丛钞》 称其为"大气磅礴,光耀宇宙,海内长联,应推第一"。郭沫若、陈毅等人60 年代游览昆明时,对长联赞叹不绝。毛泽东曾评价说:"从古未有,别创一格。 "
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
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也是一座有着3万多年人类生活史、 2400多年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 以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文物 古迹赢得这一殊荣的,同时由于昆明是我国古代 西南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多民族 边疆省份的省会城市,因此,昆明的历史文化特 征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区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 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个性。这种共性 特征和个性特征的结合,构成了昆明文史工作有 别于其他城市而独具特色的内涵。
【昆明花灯】地方戏曲。清乾隆中叶,由于昆明商业发达,外省会馆、 行业会馆纷纷建立,各地流行的戏曲声腔和戏班也随之而来。为适应 地方语言习俗,经历代艺术的加工改造,明清小曲与民歌小调逐步结 合,形成了昆明花灯。早期演出是与会火(社火)结合。会火由灯会 (灯班)组织举办,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期间活动,演出前要举行"迎 灯神"仪式,并由管事向各处投送灯帖。演出队伍由写有"太平花灯" 的大灯和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的各形彩灯领队,随后依 次是过山号和文武乐队、狮灯龙灯队、武术杂耍队、高跷、旱船、跑 驴、秧歌、秧老鼓、霸王鞭及彩装的剧中人物或"鹬蚌相争"、"大头 宝宝戏柳翠"等故事人物,沿途表演,向接了灯帖的人家祝贺。此种" 贺灯"边走边演,称之为"过街灯"。以后发展为在村镇街道广场演出, 被称为"簸箕灯"。节目有本地的花灯小戏《打枣竿》、《金纽丝》、 《倒扳桨》等,以及移植的明清小曲《城乡亲家》、《瞎子观灯》、 《打渔》、《朱买臣休妻》等剧目。经整理,已挖掘出传统曲调1200 多首,大体包括情节简单的舞蹈、歌剧、小故事剧三种形式。随着时 代的进步,剧目不断创新。在抗日战争时期组成农民救亡灯剧团,演 出《张小二从军》、《新四郎探母》等新题材剧目。如今,新剧目同 传统剧目穿插演出,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传统戏曲。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 华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戗角 木结构建筑。清康熙三十五 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 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 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 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 名楼。道光八年(1828)修葺 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 三年(1853)咸丰帝题“拔浪 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 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 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 光绪九年(1883)再修。光绪 十四年(1888)赵藩重以楷书 刊刻长联。
【过桥米线】味道鲜美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的制作和食用方法 较为独特:以鸡为原料,配以火煺、猪筒子骨等熬成汤,趁滚热盛 在大碗中,汤面上罩一层鸡油;吃时现放入鲜肉片、鸡丝、火腿片、 猪肝片、生鱼片、豆腐皮、豌豆尖等,均在汤中烫熟,然后将另一 碗中的米线在配制好的汤料中涮过食用。过桥米线的来历还有一个 优美的传说:清朝,滇南蒙自南湖中有一个小岛,秀才张生为赶考, 在岛上用功苦读,其妻每日过桥为夫送饭,因离家较远,饭送到时 已凉。后其妻采用土罐装汤,面上放一勺鸡油,使汤保温,现烫现 吃,果然鲜美无比。后来风行滇中一带,名曰"过桥米线"。
【茶花与诗词】山茶花品种繁多,云南就有70多个品 种。它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半阴弱光环境,在排水良 好的微酸性腐质红土中生存,昆明气候条件很适宜栽 培。早在唐代,昆明已有人把它作为珍贵花木栽培。 现在一些风景区和寺观内尚存一些古茶,如黑龙潭的 "早桃红",晋宁盘龙寺内的软枝"松子鳞",据考证后 者为1347年所植。徐霞客遍游滇省名胜,观赏了无数 珍贵茶花后说:"茶花有分心卷边、软枝者为第一。"
金殿位于昆明城东8公里鸣凤山密林中,因用黄铜铸成,在阳光照 耀下,光芒四射,映金殿照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故名金殿。这座 名声显赫的金殿属于太和宫的一部分,总重量达250吨,为重檐飞 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金殿初建于明 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天柱峰的 太和宫及金殿样式建造,供奉北极真武大帝,周围建砖墙保护,有 城楼、宫门等建筑,称太和宫。现存金殿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 西王吴三桂重建。金殿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已存斑驳古朴之 态,但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也比武当山金殿规模 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纯铜铸殿。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 开办于1909年(己酉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 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 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1907年,清朝云贵总督王文韶委托曾公派留学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胡景伊在云南陆军武备学 堂和云南陆军小学基础上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 选址为昆明翠湖承华圃,筹办期间云贵总督易 为李经羲,李改命与胡景伊同校毕业的韩建铎 与胡景伊,共同于1909年8月再办讲武堂,首任 总办由云南兵备处总办高尔登兼任,李根源任 校监,次年李接任总办。自1909年至1935年停 办共开班22期,每期一年半至两年,分步兵、 骑兵、炮兵、工兵四科,1919年,李根源还在 广东韶关开设过讲武堂分校,共办两期。1912 年改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35年后改名为 “中央陆军学校第五分校”,开办至1945年停 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为中国 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
饮食文化
【云南白药】著名中成药。由云南江川县民间医生曲焕章于 1914年研制成功,1916年正式挂牌开业,已有80多年历史。 1956年由国家正式安排昆明市联合制药厂投入生产,定名为"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而云南特产的"参 三七"又是当中的主要成分。其成药为白色粉末,故名"白药"。 它除有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排脓解毒等特殊的功效外,对胃 癌、乳癌、子宫癌等恶症也有较好疗效。
历史古迹介绍
金马碧鸡坊位于 昆明市中心三市 街与金碧路汇处, 高12米,宽18米, 雕梁画栋精美绝 伦,东坊临金马 山而名为金马坊, 西坊靠碧鸡山而 名为碧鸡坊,是 昆明的象征。金 马碧鸡坊始建于 明朝宣德年间, 据说每60年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太阳 至今已有近四百 将落未落,金色的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 年的历史。 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 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 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 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金碧交辉”
【昆明饵块】昆明人过春节都要购买"饵块"备食。用稻米经水 泡后蒸成熟饭,在石臼舂烂揉成块,即成饵块。清代有一首诗 描绘昆明人过春节情景:"门换新联户换米,还舂饵块备香厨。 华堂草舍春都到,碧绿松毛迎地铺。"过春节北方人包饺子,昆 明人则炒饵块。先将饵块切成小片或细丝,配上火腿丝、腌菜、 豌豆尖、油辣椒,先放上熟猪油将饵块炒软,而后放入以上配 料反复爆炒,加入甜、咸酱油即可起锅,一家人围坐共食。春 节期间走亲戚也互送饵块。昆明饵块有四吃,即炒吃、煮吃、 卤吃、烧吃,各具风味。
东西寺塔是中国云南省会昆明市的两座古 塔,分别位于东寺街和书林街,南诏国弄 栋节度使王嵯巅主持修建,大匠尉迟恭韬 造,是昆明现存最早的建筑物之一。西寺 塔原在慧光寺内,高36米,东寺塔原在常 乐寺内,高41米,均为方形。 东寺塔原建在常东寺内,故名东寺塔,共 13级。塔底层南面辟一门,从第二层起檐 上四面均开有券洞,每洞置一小佛龛,内 有石雕佛像一尊。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制 贴金金翅鸟,每只高约2米,俗呼金翅鸟为 金鸡,故又称金鸡塔。相传这4只金鸡,在 冬春风多季节,还会“喔喔”啼叫,远近 都能听到。 西寺塔原建在慧光寺内,俗称慧光寺为西 寺,故名西寺塔。南辟券门一道通塔内。 塔内有回形木梯可登塔顶。第二层以上各 层设佛龛或券洞,佛龛中有红砂石雕菩萨 坐像。塔顶四角各置铜质金鸡1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