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污染技术、设备和事故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造成污染,保护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者非排水的船、艇、筏、水上飞行器、潜水器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
本条例所称有关作业活动,是指船舶装卸、过驳、清舱、洗舱、油料供受、修造、打捞、拆解、利用船舶进行的水上水下施工以及其他与船舶有关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具体负责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并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
第六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反应机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并将应急预案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反应机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并将应急预案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会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预警和监测、监视体系,加强对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
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创新阶段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如智 能监测系统、无人机巡航 等,提高防污效果和效率 。
船舶防污染技术的主要类型
被动式防污技术
智能监测技术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污染物进行分 离、收集和处理,如油水分离器、焚 烧炉等。
利用传感器、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船舶 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监 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事故。
遵守国际法规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 定了一系列船舶防污染国 际公约和规范,要求各国 遵守并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航运竞争力
采取有效的防污染措施可 以减少船舶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提高航运企业的社 会形象和竞争力。
船舶防污染技术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主要采用被动式防污方法 ,如油水分离器、垃圾焚 烧炉等。
发展阶段
在集装箱船上的应用
总结词
船舶防污染技术在集装箱船上的应用主要集 中在集装箱的固定和防摇方面。
详细描述
集装箱船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集装箱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避免因摇晃或移动导致 集装箱损坏或货物泄漏。因此,集装箱船上 通常会安装集装箱固定装置和防摇装置,以 减少集装箱的移动和摇晃。同时,集装箱船 还会配备溢水槽等设备,以收集和处理可能 泄漏的液体货物。
等关键设备,提高设备的处理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化防污染监控系统的研发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智能化防污染监控系统的研发是船舶防污染技术的另一重 要趋势。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智能化 防污染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船舶的排污情况,自动识别 和预警污染事件,提高防污染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该系 统的研发和应用将有助于实现船舶防污染的智能化管理, 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污染事故。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船舶遭遇污染事故时,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来防止和减少污染物向环境释放的计划。
以下是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的一般内容:
1. 事故报告:船舶遭遇污染事故后,船员应立即向所在船舶公司或相关机构报告情况,并提供详细信息,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污染物类型和数量、影响范围等。
2. 事故情况评估:相关机构应立即对事故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确定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和扩散情况,以及对环境和人员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
1
3. 应急措施:根据事故情况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紧急堵漏、污染物清除和处置等,确保污染物不进一步扩散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资源调配:根据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扩散情况,调配相关的应急救援资源,包括清洁设备、防污染设施、人员和物资等,以快速有效地应对事故。
5. 合作和协调: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与相关机构、船舶公司、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救援力量进行紧密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污染事件。
6. 事故后处理:事故救援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对救援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执行是保障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效应对船舶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释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已于2010年12月30日经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盛霖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控制、减轻、消除船舶污染事故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适用本规定。
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发生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其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也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应急处置”是指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时,为控制、减轻、消除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而采取的响应行动;“应急防备”是指为应急处置的有效开展而预先采取的相关准备工作。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负责统一实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沿海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各自职责负责具体实施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条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应当遵循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责任共担的原则。
第二章应急能力建设和应急预案第五条国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应当根据全国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
沿海省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应当根据国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由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公布实施。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2.ZYF型真空式油水离器
ZYF型真空式油水离器:水泵后置,在该种型式油水分离 器的分离筒内保持一定的真空,油污水在真空状态下进行 重力分离,避免了污水泵造成乳化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特点: 1,水泵后置,水泵处理分离后的清水,寿命高。 2,避免了油污水的乳化。 3,分离装置中的聚合元件能自动反冲洗,不会堵塞,长 时间运行不需更换。 工作原理详解:
(2)设置专用压载舱 (3)设置双层底和双壳体结构 (4)采用原油洗舱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第二节 船用油水分离器
一、船用油水分离器对油水分离的方要方法
油水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生物 化学法等。
➢ 物理分离是利用油水密度差或过滤吸附等物理方法使油水 分离,主要特点是分离过程不改变油或水的化学性质。 ➢ 化学分离是向含油污水投入絮凝剂,使油凝聚成胶体而沉 淀;或使水电解产生气泡,以粘附油液上浮,以此实现油水 分离。 ➢ 生化分离是利用微生物对油具的分解氧化作用而对油污水 进行处理的方法。 ➢目前船用油水分离器以物理分离法为主。包括:重力分离、 聚结分离、过滤分离、吸附分离等。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1.油分浓度检测原理 油分浓度检测原理应用较多的有浑浊度法,红外线吸收
法紫外线吸收法等多种,主要是其结构相对简单,可直接测 量含油量含油污水中的油分浓度。
(1)混浊度法 混浊度法是利用含油水混浊程度与透光程度的关系来反
映水中含油量的多少。如图15-4所示为其原理图: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图15-4 用混合法检测水中含油浓度的原理图
1.滤器;2.电磁阀;3.光源;4.检测器;5.光电元件;6.转换电器;7一显 示仪表;8-电磁阀;9-超声波发生装置;lO-恒压阀
船舶污染管理制度
船舶污染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国法律法规,旨在预防和控制船舶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国注册的船舶以及在其管辖水域内运营的外国船舶。
3. 船舶所有者、经营者和船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船舶的安全和环境友好。
二、船舶污染预防措施1. 船舶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际环保标准,采用环保型材料和技术。
2. 船舶应配备必要的防污设备和应急处理装备,如油水分离器、应急拖带装置等。
3. 船员应接受环境保护和应急响应的专业培训,提高对污染事件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4.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避免排放油类、化学品、垃圾等污染物。
三、船舶污染物排放管理1. 船舶必须按照国际和本国的规定,严格控制和管理船舶的污染物排放。
2. 船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污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在特殊情况下,如需排放污染物,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1. 船舶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2. 船舶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向最近的海上搜救中心报告,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蔓延。
3. 船舶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对污染事故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五、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1. 相关管理机构应加强对船舶污染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船舶和个人,应依法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证书、限制或禁止其运营等。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交通运输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的修改权属于国家立法机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船舶管理(驾驶)船舶防污染程序、设备与技术
船舶防污染技术
( 3 )用气幕法防止油扩散,它是利用压缩空气在水 中产生气泡,气流使水面隆起,形成气幕,围住溢 油。优点是不妨碍船舶航行,火灾时也有效。缺点 是只宜狭窄,平静的水域。 2.溢油回收的方法 一般使用物理方法回收,这样既能避免进一步 污染,又能回收能源。 (1)人工回收 (2)机械回收 (3)吸油材料吸附回收
船舶防污染结构、设备及其他
2)原油洗舱(COW,Crude Oil Washing)系统 每艘载重量为20000t及其以上的新原油油船和 40000t及以上的现有原油油船,均应装有原油洗 舱系统。 3.含油污水的处理装置 1)油水分离装置或滤油系统(能保证通过该 装置或系统排放入海的含油混合物的含油量不超 过15×10-6) 2)排油监控系统(凡10000 总吨及以上的任何 船舶配备,当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 15 × 10 -6 时, 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排放)
船舶防污染技术
回收船、浮油撇除器(Oil Skimmer)、抹油机(Oil Mop Machine),油吸材(Oil Sorbent)。 (2)化学方法:用化学凝聚剂防止油扩散。这种化 学剂能在水面扩散并压缩油膜,使其面积大大缩 小,因为它布散迅速,对煤油、柴油及重油的扩 散约束有效,常与围油栅一起联合使用; 集油剂:由扩散压大的化学药剂所制成。在 海上有效性可持续6小时以上。
船舶防污染程序
二、防污染程序的一般要求 船舶防污染程序是船上“人-机-环境-管理”系统 的的子系统,通过管理保持人、机、环境要素间 关系的和谐而发挥作用。 1. “人”:要求船上配有必需数量和胜任防污染 职责的船员(通过法定培训和配员、公司和船舶 的培训和演习而得以保证); 2. “机”:要求船舶防污染构造、系统、设备和 器材的配备和运行,满足防污染公约、立法和客 观要求;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在海洋环境中,船舶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航行过程中,船舶的废弃物会对海洋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施工船舶和运输船舶中,船体底部的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保持良好的防污染措施非常重要。
什么是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是指,在施工或运输船舶的操作过程中,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合理地控制船舶污染,防止船底污染物质外泄、排放和污染海洋环境。
这些防污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船底防污方法船底防污方法是船舶防污染的重要手段。
船体底部常被海洋污染生物侵蚀和附着,容易形成硬壳、藻类、螺旋等各种生物。
这些生物会对船体材料产生腐蚀、降低船速、增加船舶阻力,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船舶常采用防污漆涂覆船底,以避免船底污染问题。
一些现代防污漆制剂采用环保材料,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船舶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合适的漆料使用技术和施工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废物管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污水、垃圾、危险品等。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船舶应在安全的地点卸货、清理等工作。
船舶废物管理应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在船舶上安装垃圾分类及指示牌,告示船员分拣废弃物,避免废弃物随意投放和外泄。
疏浚污泥处理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经常需要进行疏浚作业。
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淤泥等需要定期处理,以避免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污泥处理主要采用干排或湿排的方式。
干排通过机械设备将污泥压缩、干燥,再运回岸上进行处理。
湿排则需要将污泥和水混合,通过管道输送到岸上的处理厂进行处理。
燃料管理燃料管理是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船舶在使用燃料时,需要根据燃烧效率、热值、污染物排放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燃料,以减少排放。
对于液化石油气等环保型燃料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燃料外泄和污染海洋环境。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的防污染措施要求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的防污染措施不是简单地喷涂一层防污漆或分类废物就能达成的。
(船厂、码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污染事故应急预案I /81 防治来自船舶、码头、装卸设备、油罐、输油管线、其它设施以与相关油类作业造成的溢油污染伤害,保护水陆环境和资源,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众利益.充分考虑码头、油罐区、输油管线与阀门、装卸设施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利用现有设备、器材与人员,对溢油事故做出最快速、最有效的处理.《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2 号〕;《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32 号〕;《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66 号〕;《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58 号〕;《中华人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6 号〕;《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70 号〕;《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 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防治船舶污染管理条例》《##市船舶溢油应急预案》;《港口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本预案合用于##港港区码头装卸设施以与停靠在码头的船舶等溢油源导致的污染事故.本预案合用于储油罐区、输油管线与阀门、以与其它可能对海域造成危害的陆上设施导致的溢油污染事故.图中必须标出可能产生的溢油污染源〔泊位、岸线排出口等〕和油污染防治、清除的设施、设备的存放等位置与有关信息自然条件信息;如气象、水文、海域等资料<需以图形式详细列明组织框架>设立溢油应急总指挥部,总指挥由担任,副总指挥由担任.指挥部成员由现场指挥与各应急处置小组负责人组成.溢油应急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现场指挥负责指挥溢油应急反应行动全过程,对溢油应急指挥部负责.由安全负责人或者值班调度长担任.指挥部内按各自职责设立溢油应急小组:溢油清理组、通信组、工艺组、设备保障组、警戒组、防火组、物资供应组、防污处理组、现场救护组,并明确各小组负责人.〔1〕发出指令,启动应急程序;〔2〕组织指挥污染的控制与清除;〔3〕审核和批准使用清污技术和设备;〔4〕下达应急任务, 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与有关单位保持联系;〔5〕发生较大规模溢油事故时,作出请求区域协作的决策;〔6〕与时组织消防力量,防止火灾的发生;〔7〕组织培训和演练.〔1〕做好围控工作;〔2〕做好溢油清除作业.负责溢油应急指挥与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确保命令下达和现场各种信息反馈的畅通.与时关闭相关阀门,控制溢油源,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1>保障电力能源供给;〔2>负责应急设备的维修.〔1〕保持交通畅通,注意现场警戒;〔2〕注意溢油漂挪移向,并与时向指挥部报告.防火组.〔1〕保护现场,控制着火源防止火灾发生;〔2〕一旦发生火灾即将按火灾反应程序报警,并投入灭火战斗.提供防污染所需的器材、材料.负责清理、运输油污物,防止二次污染.负责现场救护和运送受伤人员.公司内任何人一旦发现污染事故, 向公司总经理与调度室与有关部门发出事故报警通知, 以与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为减少事故损失赢得时间.公司作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单位,一旦发生污染事故, 由应急指挥向政府主管部门, 以与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任何部门和岗位人员,发现海上或者陆域溢油污染事故应即将向溢油应急指挥部报告, 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地方政府、海事部门和请求援助的社会救援机构.初步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船舶的名称、国籍、呼号或者编号;〔二〕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的名称、地址;〔三〕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和水文情况;〔四〕事故原因或者原因的初步判断, 〔碰撞、搁浅、触礁、起火、爆炸、船体断裂、严重横倾、设备伤害、装卸溢漏等〕和溢出的部位;〔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装载位置等概况;〔六〕污染程度;可见或者估计的浮油运动方向:估计将受溢油威胁的地区:〔七〕已经采取或者准备采取的污染控制、清除措施和污染操纵情况以与救助要求;溢油现场的指挥人员应将现场详细情况与时向溢油应急指挥部报告.溢油应急指挥部获取溢油详细报告后,应将发生溢油事故详情用和通知企业负责人和有关政府部门.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报告工作应予以保持.有关部门与联系见附表本预案将溢油应急行动分为三级:普通应急、紧急应急和重〔特〕大应急.〔1〕普通应急.经初步评估溢油量较少,且估计不会对海域造成影响,可以采取普通行动.〔2〕紧急应急.溢油源可能对海域造成污染的溢油事故,通过协调本公司应急力量能够控制和处理的应急行动.〔3〕重大应急.超出本公司溢油应急能力,需要请求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启动相应预案的应急行动.普通应急由公司自行组织开展;紧急和重大应急在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协调下开展相应应急行动.〔1〕尽可能采集下列信息:目击时间、溢油源、溢油原因、油品种类和数量以与进一步溢油的可能性、已采取和将要采取的清除污染或者防止进一步污染的行动、污染事故报告人的##和联系办法.〔2〕对事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应急等级;制定应急反应对策和行动方案;通知附近海事处,指派现场指挥人员赶赴现场;通知各溢油处置小组做好准备.〔3〕紧急和重大应急以上所属行动应在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协调下开展各应急小组接到油污染事件报警或者通知后,应与时按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做好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的各项工作a〕根据油品品种情况和油品落海情况结合现场的气候、水文、潮流条件,决定需要增布围油栏类型与围油栏的布设方式;b〕协同工艺组查找事故部位,并采取堵源、接漏等各类措施防止泄漏的油品落海,并对陆上的油品进行回收;c〕协同工艺组泊位现场操作工启动泊位平台上的油品回收泵,将输油臂内的油品回收至污水罐内;d〕如果是冒舱等船上原因引起的事故,则由调度即将通知船上采取措施,根据海面情况对油轮围上第二道围油栏,并即将开始对溢油进行回收;保障溢油应急指挥与上级主管机关、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确保命令下达和现场各种信息反馈的畅通.b〕启动消防水系统对管线内的油品进行扫线作业,把油品扫回油罐内;c〕找到事故部位后,如果是管线、输油臂等有漏点,则采取贴补、打抱箍等方式对漏点进行抢修;d〕协同溢油清理组查找事故部位,并采取堵源、接漏等各类措施防止泄漏的油品落海;e〕协同溢油清理组泊位现场操作工启动泊位平台上的油品回收泵,将输油臂内的油品回收至污水罐内;对故障设备开展维修,并保障应急设施设备的可用性;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与时开展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消防设备,实施警戒,防止明火作业,实施保护措施;溢油事故有可能对周围人员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市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配合政府部门将场地应急救援无关人员以与可能危与的周边乡村、社区人员进行紧急疏散,疏散到安全地点,并处于事故的上风口..对清污回收物进行回收,防止二次污染.防爆等方面的因素,承担抢救任务的人员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医疗抢救人员要视情况在现场与时进行必要的抢救,并快速、安全地送受伤人员到医院全面抢救.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终止应急处置:〔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者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3〕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1〕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者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批准;〔2〕指挥部向所属各应急组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到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按照与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发布信息.应急反应行动各阶段的信息由市船舶污染应急指挥中心组织专人进行采集、整理、定稿,发布.企业单位应做好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和与时性.为了确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反应能力,所有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 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周边相关单位和群众,必须开展应急培训,熟悉生产使用的危(wei)险物质的特性,可能产生的各种紧急事故以与应急行动.评估应急预案的各部份或者整体是否能有效的付诸行动,验证应急预案应急可能浮现的各种环境污染事故的适应性,找出应急准备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确保建立和保持可靠的通信渠道与应急人员的协同性,确保所有应急组织都熟悉并能够履行他们的职责,找出需要改善的潜在问题,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应急演练普通至少每年一次,且除定期进行全面的演习和训练外,还要针对通讯、消防、医疗、泄漏控制、监测、净化和清洁, 以与人员疏散等关键要素进行演练.本预案指定的部门负责本计划的修改;下列情况,应进行修改:<1> 相关人员或者单位与通讯联络发生变更;<2> 溢油应急反应政策、法规作出调整或者修改;<3> 根据日常演习和实际溢油事故取得的经验,需对计划作出修改;<4> 其它.相关单位通讯联络方式应急指挥体系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在规划施工区域时必须充分考虑周边海域的水质、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等因素,选择不影响水质和生态的区域进行施工,尽量远离生态重要区域。
2.控制废水排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船舶使用的厕所废水、污水、船体清洗废水等。
船舶必须安装合法合规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且将脏水储存在封闭的容器中,等到进入指定海域后再进行合规处理或者通过管道接入岸上污水处理厂。
3.控制油污泄漏:施工船舶上的机械设备,如发电机、发动机等,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防止泄漏油污。
施工船舶必须配备油水分离设备,并将油污水定期转移到专门的储存舱内。
此外,施工船舶还应当安装油污水处理设备,将油污水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式进行处理,达到合规排放标准。
4.减少噪音污染:施工船舶上的机械设备和作业设备会产生噪音,对海洋生物造成干扰和伤害。
施工船舶需要采取降噪措施,如安装消音器、隔音罩等,减少噪音对周边海洋生态的影响。
5.定期维护和检查:施工船舶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废水处理设备、油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的污染事件。
6.培训与意识提升:船员和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环保意识和技术培训,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熟悉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施工船舶的风险管理和环境管理水平提升。
7.加强监管与执法:相关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船舶的监管与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违法船舶进行罚款、停工整改等充分严厉的处罚,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执法标准执行到位。
船舶安全防污染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船舶安全航行,防止船舶污染环境,提高船舶防污染应急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国管辖水域内航行的各类船舶,包括客船、货船、油船、化学品船、散装液体危险品船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船舶防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船舶防污染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信息报送等工作。
3.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响应组: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现场处置组:负责污染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警戒等工作。
(3)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等工作。
(4)技术支持组:负责应急技术支持、物资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污染事故后,船舶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评估污染程度。
3. 根据污染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 应急响应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现场处置、人员疏散、警戒等工作。
5. 现场处置组根据污染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
(2)清除污染物质,修复受损设施。
(3)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6. 信息报送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确保信息畅通。
7. 应急指挥部根据污染事故处理情况,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五、应急保障措施1. 船舶应配备必要的防污染设备和物资,如防污染围油栏、吸油设备、防护服等。
2. 船舶应定期对防污染设备和物资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船舶应定期进行防污染培训,提高船员防污染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船舶应与周边相关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共同应对污染事故。
六、附则1. 本预案由船舶防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船舶管理(轮机)》课程标准
《船舶管理(轮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轮机工程技术总学时:72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船舶管理(轮机)》是海洋船舶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考试课程之一,是从事船舶机械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航运部门机务管理必备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掌握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公约)关于船舶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船舶结构、营运、适航性、防污染、人员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船舶营运中的业务分析能力和事件、事故解决能力;满足国家海事局对海船三管轮适任标准的要求和航运企业对操作级轮机员的技能要求。
2、具体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1)船舶结构及其适航性的基本知识。
(2)船舶防污染的国际公约、国内法规及防污染设施。
(3)船舶营运安全管理及其相关的国际公约与国内法规。
(4)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知识。
(5)船舶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理的知识。
(6)船舶人员管理及其相关的国内、外法规。
(7)船舶油类、物料及备件管理知识。
(8)机舱资源管理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1)具备保持船舶适航性的能力。
(2)具备正确执行ISM规则和IMo法规的能力。
(3)具备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能力。
(5)具备机舱资源管理的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1)具有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研究船舶管理发展趋势和新的技术。
(3)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环保;执行行业标准和法规,注重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4)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具有懂得沟通、讲究协作和善于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置依据:依据STCW78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国家海事局高级船员最新考纲和现代船舶轮机管理的工作需求设置“船舶管理”课程,对应操作级船员”船舶作业与船员管理功能”岗位功能模块;同时考虑到“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适岗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航海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满足远洋船舶轮机人才需求、船舶轮机岗位群能力的需求和对于高级船员的适任要求。
海上防污染设备的使用技术说明
海上防污染设备的使用技术说明海洋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多,海洋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各国不断加强海上环保监管。
而防污染设备作为海上环保的重要保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将对海上防污染设备的使用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一、海上防污染设备的种类海上防污染设备主要包括油水分离器、污染吸收剂、油污染泵、清污船、清污艇等。
其中,油水分离器是最常见的一种,它主要用于处理船舶污水以及漂浮物和油污混合物。
污染吸收剂则多用于清除小面积的油污染,可以吸附油污并将其固定。
而油污染泵则是用来将油污染从海上的船舶和设备中抽出的一种设备。
二、海上防污染设备的使用技术1. 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技术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技术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操作。
一般来说,船舶需要在靠港前将油舱内的受污染水排出,经过油水分离器的处理后才能排放到海洋中。
使用时需要将使用说明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同时,为了确保油水分离器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检查清洗。
2. 污染吸收剂的使用技术污染吸收剂的使用比较简单,只需要将其撒在油污染的区域,让其吸附污染物即可。
不过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好自身的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3. 油污染泵的使用技术油污染泵通常是用于抽取油污染的设备,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泵型,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在使用时,需要保证泵具有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性能,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泵的电气控制系统等。
4. 清污船、清污艇的使用技术清污船和清污艇一般是用于处理大面积污染问题的设备,使用时需要将其置于污染区域进行作业。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保护好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三、海上防污染设备的应用范围海上防污染设备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主要用于处理海上各类污染情况,如船舶泄漏、油污混合物等。
同时,防污染设备还可以用于防止海洋恶劣天气导致的物品流失,以及对海洋微塑料等垃圾的处理。
游船码头防污染配套设施设备和措施情况说明
游船码头防污染配套设施设备和措施情况说明
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每一船舶均要建立防污染管理与操作所必须遵守符合港口国/地方当局防污染的管理规定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海洋的污染。
我国的船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环境保护法》、《MARPOL 73/78》等防污染法律、法规等。
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也必须符合《MARPOL 73/78》及其修正案及港口国政府/地方规定的标准。
一、舶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
1、船舶排放油类及油性混合物,包括机器处所含油污水、油轮货舱压载水、洗舱水的超标准排放。
操作性和事故性的溢油。
2、船舶载运散装运输有毒、含腐蚀性货物时排放洗舱水、压载水。
3、船舶垃圾处理不当及排放。
4、装载危险货物过程中发生的货物散落和溢漏。
5、来自可能或具有传染病毒细菌区域的压舱水的排放等。
6、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
7、船舶废气的排放。
二、针对以上主要污染途径
船舶应建立以下防污染管理与操作:
1、船舶机器处所的防污染操作管理
2、船舶生活污水的操作管理
3、船舶垃圾管理
4、船用油操作的防污染管理
5、船舶压载水的操作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控制、减轻、消除船舶污染事故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适用本规定。
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发生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其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也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应急处置”是指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时,为控制、减轻、消除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而采取的响应行动;“应急防备”是指为应急处置的有效开展而预先采取的相关准备工作。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负责统一实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沿海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各自职责负责具体实施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条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应当遵循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责任共担的原则。
第二章应急能力建设和应急预案第五条国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应当根据全国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
沿海省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应当根据国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由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公布实施。
沿海市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由沿海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公布实施。
第七章 防止船舶造成污染技术
COMPONENTS: 10. 1. Charging Door e.e. f. 2. Combustion Chamber 3. Afterburning Chamber 4. Second Afterburning Chamber 5. Oil Burner with Built-in Pump 6. Ash Cleaning Door 7. Air Blower 8. Induced Draught Air Ejector 9. Sludge Burner 10. Double Wall for Air Cooling 11. Combustion Air Inlets 12. Sludge Oil Mixing Tank 13. Mill Pump 14. Circulation Pump 15. Compressed Air 16. Sludge Dosing Pump 17. Heating Element 18. Damper 19. Feeding Door 20. Sluice CONNECTIONS:
三、船用焚烧炉
(三)ATLAS200型焚烧炉 焚烧炉炉体是由主燃烧室和两级辅燃烧室 组成。 主燃烧室用于焚烧固体垃圾和污油 辅燃烧室用于焚烧未充分燃烧的废气 主燃烧室配有污油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 辅燃烧室配有辅助燃烧器
g. 15. 16.
i.
6.
b. 11. j.
4.
a. d. k.
三、船用焚烧炉
(一)用途: 焚烧炉用来处理油渣、废油、生活污水处 理装置中产生的污泥、食品残渣以及机舱 产生的废棉纱和其他可燃的固体垃圾等。
三、船用焚烧炉
(二)公约要求: 焚烧炉为连续进料型,在燃烧室气体出口 温度低于850℃时,不得将废弃物送入该焚 烧装置。 焚烧炉为分批装料型,该装置须设计成其 燃烧室气体出口的温度在起动后5分钟内达 600℃且随后稳定在不低于850℃的温度上。
船舶管理(驾驶)船舶防污染程序、设备与技术
详细描述
排污设备需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污水排放的规定,确保 在排放前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分离。同时,排污设备应 具有密闭性和防泄漏功能,以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必要的 污染。
压载水处理设备
总结词
压载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船舶压载水, 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
02
船舶防污染程序
防污染操作规程
船舶应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内相关法规要求, 制定详细的防污染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垃圾分类、油 水分离、废气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船员应接受防污染操作规程培训,熟悉并掌握各类防污染 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船上应配备足够的防污染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确保其正常运转。
03
随着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不断加强,船舶防污染 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船舶污染现状与影响
船舶污染主要表现在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 废气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船舶污染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还可能通过 食物链影响到人类健康。
船舶污染还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包括渔业资源损 失、旅游业受损以及清理污染的费用等。
详细描述
船舶应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塑料垃圾、废油、废电池等,确保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理和处置。 同时,应鼓励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05
船舶防污染的挑战与对策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技术难题
船舶防污染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以及船舶运行过程中 的噪音和废气排放控制。
感谢观看
船舶管理(驾驶)船舶防污 染程序、设备与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毒液体对海洋污染事故很多是化学品船舶造成的,其 基本因素是从货舱向舱外排放洗涤水。
3.包装有害物质污染 船上包装运输有害物质,会发生包装破损、泄漏、
溢流及洒落等现象。其主要污染方式:
船上用以清除包装货物中洒落或漏(溢)出的有害物 质的洗涤水或水溶液;
(1)油舱压载水 油舱压载有两种,油轮货舱压载和燃油舱压载。 排放时 水中含油率高达4000~7000ppm。
(2)油舱洗舱水 由于各种原因,油舱需进行清洗。 油舱清洗后污水的含油
率可达2000~10000ppm。
(3)机舱含油舱底水 机舱的含油污水含油浓度高达l000ppm。
(4)油渣 船用 燃油 和润滑油 经分离机分离产生油渣。据统计,每天消耗
根据垃圾对海洋及海洋生物的影响,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1)无直接损坏作用的中性垃圾(如玻璃、瓷器、陶器、无热材料制 品等)。
(2)可长期保持外形的垃圾(如木材、某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等)。 (3)变形很快但本身对生化过程影响较小的垃圾(如纸品、纺织物等)。 (4)有中等氧化强度垃圾(如部分有机废弃物、钢铁物品等)。 (5)在水中迅速氧化并耗氧的物品(如脂肪、肉等食品残渣)。
二、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一)、MARPOL 73/78防污公约 (二)、MARPOL73/78防污公约有关规定
(一)、MARPOL 73/78防污公约
1。 1954年公约及其历次修正案 《1954 年 国 际 防 止 海 洋 油 污 染 公 约 》 , 该 公 约 于 1958年7月26日生效。而后又于1962年和1969年两次对 其有关条款进行修正。
3。 73/78防污公约
第一类排放物对人体和生物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第二类排放物不同程度地会对人体和生物构成毒害威胁。目 前,只限制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
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上已禁止使用氟氯烃(氟利昂R12) 作为制冷剂和1211灭火剂。
7.其他有害污染
除上述各种有害污染物质外,船舶噪声、防腐涂 料、疫区压载水(含病毒;病菌压载水)等均会造成海 洋污染。
(二)、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船舶污染海洋的方式可分两大类: 油污染和非油的有害物质污染。
1.石油及其制品的污染 船舶给海洋带来的石油污染,分为两类:营运作业时排
油和事故性溢油。 1) 营运作业期间排油(四类) 主要指油舱压载水、洗舱水以及机舱中设备运转时排出
的含油污水。此外,还包括操作失误造成的排放。
50~70t燃油的船每天要分离出0.8~1.4t油垃圾,占油消耗量的1.5 %~2.0%。
2) 事故性溢油
航行中船舶因触礁、碰撞、搁浅、失火等意外 事故,使货油舱、燃油舱柜破损将会对海域造成重 大污染事故。它具有溢油量大、污染持久、清除困 难等特点。
2.有毒液体物质污染 船上有毒液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舱内排出的压载水和洗舱水; ※船上使用的化学药剂; ※用于清除渗漏出有毒液的各种材料(如抹布、锯末
“MARPOL54公约”主要强调在公约所规定的 沿岸水城范围内禁止排放石油和油水混合物,同时
认为油分浓度小于100ppm的油水混合物对海洋环
境不会造成污染。
2.海洋污染的国际干预和民事责任公约
1969年11月,IMO在布鲁塞尔 通过了《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和《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简称CLC 69或“1969年责任公约”)。前者规定 了沿海国家可以在公海发生油污事故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后者强调了失事船主对受污染 国家应负的责任。
1992年11月27日IMO通过了《1969年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 。 1971年11月,IMO召开了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会议,并通过了《1971年设立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简称Fund 71或“1971年基金公约”)。该公约已于1978年 l0月11日生效,于1995年6月30日对我国生效。 1990年11月,IMO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 合作公约》(简称OPRC 90或“1990年油污防备公约”)。该公约要求建立一个国家、区 域和全球性的有效的防备和反应系统,如对船舶、近海装置和海港分别规定应配备“油 污应急计划”以及油污事故的报告程序等。该公约已于1995年5月13日生效,于1995 年6月30日对我国生效.
船 舶 防 污 染技术、 设备和事故处理
内容
1、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有关法规 4、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5、海上污染事故处理
一、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一)、船舶对海洋污染的特点
1、污染物种类繁多而且成份复杂。 2、污染持续时间长,危害大。 3、污染范围广。
1973年伦敦会议上通过了《1973年干预公海非油物质污染议定书》并已于1983年3月 30日生效。该“议定书”规定沿海国有权在公海采取防护措施,它是对《1969年国际干 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的补充。
1991年7月,IMO通过了《1973年干预公海非油物质污染议定书》附件的修正案并 于1992年4月24日生效。
货物漏到舱内清除出的垃圾;
货物的应急排放等;
包装运输有害物的容器、槽罐等均属污染物质。
4.生活污水污染 生活污水污染分为两类:
一类为厨房、洗浴室等排放污水;
另一类为含粪便的厕所冲洗水、医务室和运输动物舱 内的粪便冲洗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垃圾污染
船舶垃圾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货物、捆扎和 包装货物的物品、船舶及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 废弃物、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和各种废物等。
(6)对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品(如洗涤剂、油漆残渣、化学试剂 残液等)。
6.船舶动力装置的有害排气
排气 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 (CO2)、水蒸气(H2O)、过量空气、残余的氮气(N2);
另一类属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和氧化物,包括一氧化碳 (CO)、未燃碳氢(HC)、氮氧化合物(NOx)、硫氧化物(SOx, 以SOx为主)、微粒子(炭烟、高沸点可溶性碳氢等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