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污染技术、设备和事故处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70t燃油的船每天要分离出0.8~1.4t油垃圾,占油消耗量的1.5 %~2.0%。
2) 事故性溢油
航行中船舶因触礁、碰撞、搁浅、失火等意外 事故,使货油舱、燃油舱柜破损将会对海域造成重 大污染事故。它具有溢油量大、污染持久、清除困 难等特点。
2.有毒液体物质污染 船上有毒液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舱内排出的压载水和洗舱水; ※船上使用的化学药剂; ※用于清除渗漏出有毒液的各种材料(如抹布、锯末
根据垃圾对海洋及海洋生物的影响,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1)无直接损坏作用的中性垃圾(如玻璃、瓷器、陶器、无热材料制 品等)。
(2)可长期保持外形的垃圾(如木材、某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等)。 (3)变形很快但本身对生化过程影响较小的垃圾(如纸品、纺织物等)。 (4)有中等氧化强度垃圾(如部分有机废弃物、钢铁物品等)。 (5)在水中迅速氧化并耗氧的物品(如脂肪、肉等食品残渣)。
“MARPOL54公约”主要强调在公约所规定的 沿岸水城范围内禁止排放石油和油水混合物,同时
认为油分浓度小于100ppm的油水混合物对海洋环
境不会造成污染。
2.海洋污染的国际干预和民事责任公约
1969年11月,IMO在布鲁塞尔 通过了《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和《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简称CLC 69或“1969年责任公约”)。前者规定 了沿海国家可以在公海发生油污事故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后者强调了失事船主对受污染 国家应负的责任。
二、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一)、MARPOL 73/78防污公约 (二)、MARPOL73/78防污公约有关规定
(一)、MARPOL 73/78防污公约
1。 1954年公约及其历次修正案 《1954 年 国 际 防 止 海 洋 油 污 染 公 约 》 , 该 公 约 于 1958年7月26日生效。而后又于1962年和1969年两次对 其有关条款进行修正。
3。 73/78防污公约
(1)油舱压载水 油舱压载有两种,油轮货舱压载和燃油舱压载。 排放时 水中含油率高达4000~7000ppm。
(2)油舱洗舱水 由于各种原因,油舱需进行清洗。 油舱清洗后污水的含油
率可达2000~10000ppm。
(3)机舱含油舱底水 机舱的含油污水含油浓度高达l000ppm。
(4)油渣 船用 燃油 和润滑油 经分离机分离产生油渣。据统计,每天消耗
(6)对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品(如洗涤剂、油漆残渣、化学试剂 残液等)。
6.船舶动力装置的有害排气
排气 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 (CO2)、水蒸气(H2O)、过量空气、残余的氮气(N2);
另一类属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和氧化物,包括一氧化碳 (CO)、未燃碳氢(HC)、氮氧化合物(NOx)、硫氧化物(SOx, 以SOx为主)、微粒子(炭烟、高沸点可溶性碳氢等混合物)。
(二)、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船舶污染海洋的方式可分两大类: 油污染和非油的有害物质污染。
1.石油及其制品的污染 船舶给海洋带来的石油污染,分为两类:营运作业时排
油和事故性溢油。 1) 营运作业期间排油(四类) 主要指油舱压载水、洗舱水以及机舱中设备运转时排出
的含油污水。此外,还包括操作失误造成的排放。
1973年伦敦会议上通过了《1973年干预公海非油物质污染议定书》并已于1983年3月 30日生效。该“议定书”规定沿海国有权在公海采取防护措施,它是对《1969年国际干 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的补充。
1991年7月,IMO通过了《1973年干预公海非油物质污染议定书》附件的修正案并 于1992年4月24日生效。
船 舶 防 污 染技术、 设备和事故处理
内容
1、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有关法规 4、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5、海上污染事故处理
一、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一)、船舶对海洋污染的特点
1、污染物种类繁多而且成份复杂。 2、污染持续时间长,危害大。 3、污染范围广。
1992年11月27日IMO通过了《1969年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 。 1971年11月,IMO召开了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会议,并通过了《1971年设立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简称Fund 71或“1971年基金公约”)。该公约已于1978年 l0月11日生效,于1995年6月30日对我国生效。 1990年11月,IMO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 合作公约》(简称OPRC 90或“1990年油污防备公约”)。该公约要求建立一个国家、区 域和全球性的有效的防备和反应系统,如对船舶、近海装置和海港分别规定应配备“油 污应急计划”以及油污事故的报告程序等。该公约已于1995年5月13日生效,于1995 年6月30日对我国生效.
第一类排放物对人体和生物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第二类排放物不同程度地会对人体和生物构成毒害威胁。目 前,只限制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
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上已禁止使用氟氯烃(氟利昂R12) 作为制冷剂和1211灭火剂。
7.其他有害污染
除上述各种有害污染物质外,船舶噪声、防腐涂 料、疫区压载水(含病毒;病菌压载水)等均会造成海 洋污染。
等); ※应急时为保证船舶及人员安全时的排放等。
有毒液体对海洋污染事故很多是化学品船舶造成的,其 基本因素是从货舱向舱外排放洗涤水。
3.包装有害物质污染 船上包装运输有害物质,会发生包装破损、泄漏、
溢流及洒落等现象。其主要污染方式:
船上用以清除包装货物中洒落或漏(溢)出的有害物 质的洗涤水或水溶液;
货物漏到舱内清除出的垃圾;
货物的应急排放等;
包装运来自百度文库有害物的容器、槽罐等均属污染物质。
4.生活污水污染 生活污水污染分为两类:
一类为厨房、洗浴室等排放污水;
另一类为含粪便的厕所冲洗水、医务室和运输动物舱 内的粪便冲洗水。
5.垃圾污染
船舶垃圾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货物、捆扎和 包装货物的物品、船舶及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 废弃物、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和各种废物等。
2) 事故性溢油
航行中船舶因触礁、碰撞、搁浅、失火等意外 事故,使货油舱、燃油舱柜破损将会对海域造成重 大污染事故。它具有溢油量大、污染持久、清除困 难等特点。
2.有毒液体物质污染 船上有毒液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舱内排出的压载水和洗舱水; ※船上使用的化学药剂; ※用于清除渗漏出有毒液的各种材料(如抹布、锯末
根据垃圾对海洋及海洋生物的影响,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1)无直接损坏作用的中性垃圾(如玻璃、瓷器、陶器、无热材料制 品等)。
(2)可长期保持外形的垃圾(如木材、某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等)。 (3)变形很快但本身对生化过程影响较小的垃圾(如纸品、纺织物等)。 (4)有中等氧化强度垃圾(如部分有机废弃物、钢铁物品等)。 (5)在水中迅速氧化并耗氧的物品(如脂肪、肉等食品残渣)。
“MARPOL54公约”主要强调在公约所规定的 沿岸水城范围内禁止排放石油和油水混合物,同时
认为油分浓度小于100ppm的油水混合物对海洋环
境不会造成污染。
2.海洋污染的国际干预和民事责任公约
1969年11月,IMO在布鲁塞尔 通过了《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和《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简称CLC 69或“1969年责任公约”)。前者规定 了沿海国家可以在公海发生油污事故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后者强调了失事船主对受污染 国家应负的责任。
二、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一)、MARPOL 73/78防污公约 (二)、MARPOL73/78防污公约有关规定
(一)、MARPOL 73/78防污公约
1。 1954年公约及其历次修正案 《1954 年 国 际 防 止 海 洋 油 污 染 公 约 》 , 该 公 约 于 1958年7月26日生效。而后又于1962年和1969年两次对 其有关条款进行修正。
3。 73/78防污公约
(1)油舱压载水 油舱压载有两种,油轮货舱压载和燃油舱压载。 排放时 水中含油率高达4000~7000ppm。
(2)油舱洗舱水 由于各种原因,油舱需进行清洗。 油舱清洗后污水的含油
率可达2000~10000ppm。
(3)机舱含油舱底水 机舱的含油污水含油浓度高达l000ppm。
(4)油渣 船用 燃油 和润滑油 经分离机分离产生油渣。据统计,每天消耗
(6)对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品(如洗涤剂、油漆残渣、化学试剂 残液等)。
6.船舶动力装置的有害排气
排气 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 (CO2)、水蒸气(H2O)、过量空气、残余的氮气(N2);
另一类属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和氧化物,包括一氧化碳 (CO)、未燃碳氢(HC)、氮氧化合物(NOx)、硫氧化物(SOx, 以SOx为主)、微粒子(炭烟、高沸点可溶性碳氢等混合物)。
(二)、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船舶污染海洋的方式可分两大类: 油污染和非油的有害物质污染。
1.石油及其制品的污染 船舶给海洋带来的石油污染,分为两类:营运作业时排
油和事故性溢油。 1) 营运作业期间排油(四类) 主要指油舱压载水、洗舱水以及机舱中设备运转时排出
的含油污水。此外,还包括操作失误造成的排放。
1973年伦敦会议上通过了《1973年干预公海非油物质污染议定书》并已于1983年3月 30日生效。该“议定书”规定沿海国有权在公海采取防护措施,它是对《1969年国际干 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的补充。
1991年7月,IMO通过了《1973年干预公海非油物质污染议定书》附件的修正案并 于1992年4月24日生效。
船 舶 防 污 染技术、 设备和事故处理
内容
1、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有关法规 4、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5、海上污染事故处理
一、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一)、船舶对海洋污染的特点
1、污染物种类繁多而且成份复杂。 2、污染持续时间长,危害大。 3、污染范围广。
1992年11月27日IMO通过了《1969年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 。 1971年11月,IMO召开了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会议,并通过了《1971年设立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简称Fund 71或“1971年基金公约”)。该公约已于1978年 l0月11日生效,于1995年6月30日对我国生效。 1990年11月,IMO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 合作公约》(简称OPRC 90或“1990年油污防备公约”)。该公约要求建立一个国家、区 域和全球性的有效的防备和反应系统,如对船舶、近海装置和海港分别规定应配备“油 污应急计划”以及油污事故的报告程序等。该公约已于1995年5月13日生效,于1995 年6月30日对我国生效.
第一类排放物对人体和生物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第二类排放物不同程度地会对人体和生物构成毒害威胁。目 前,只限制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
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上已禁止使用氟氯烃(氟利昂R12) 作为制冷剂和1211灭火剂。
7.其他有害污染
除上述各种有害污染物质外,船舶噪声、防腐涂 料、疫区压载水(含病毒;病菌压载水)等均会造成海 洋污染。
等); ※应急时为保证船舶及人员安全时的排放等。
有毒液体对海洋污染事故很多是化学品船舶造成的,其 基本因素是从货舱向舱外排放洗涤水。
3.包装有害物质污染 船上包装运输有害物质,会发生包装破损、泄漏、
溢流及洒落等现象。其主要污染方式:
船上用以清除包装货物中洒落或漏(溢)出的有害物 质的洗涤水或水溶液;
货物漏到舱内清除出的垃圾;
货物的应急排放等;
包装运来自百度文库有害物的容器、槽罐等均属污染物质。
4.生活污水污染 生活污水污染分为两类:
一类为厨房、洗浴室等排放污水;
另一类为含粪便的厕所冲洗水、医务室和运输动物舱 内的粪便冲洗水。
5.垃圾污染
船舶垃圾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货物、捆扎和 包装货物的物品、船舶及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 废弃物、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和各种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