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重点镇

全国重点镇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中心,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二??四年二月四日,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技部决定批准确,全国重点镇1887个。2013年8月,7部委决定对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进行增补调整。

名单首发2004年,我国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的通知。各地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全国重点镇健康发展作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努力把全国重点镇建设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地。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科学规划,指导和监督全国重点镇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六部委对全国重点镇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跟踪监测评估,及时对全国重点镇名单进行调整。增补名单

2013年8月12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联合下发通知,拟对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进行增补调整。此举为进一步实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战略。

住建部称,此举意在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实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战略。从《通知》措辞中可以看出,此次对于重点镇的调整意在增加,预计新名单中,我国重点镇将增至2500个以上。[2]

据了解,此次增补调整的目标是各县(市)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使全国重点镇成为今后各地各有关部门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全国重点镇的增补调整推荐条件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2]

《通知》要求,各地应于2013年11月30日前将省级推荐名单和材料报送住建部。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名单计划于2014年4月前公布。

增补调整

意义

2004年以来,全国重点镇在集聚人口、扩大就业、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不少镇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原则

坚持城、镇协调发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要从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出发,按照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的要求,使全国重点镇数量、分布与城市布局相协调,形成合理的级配,改变城、镇发展失衡的状况。

坚持有重点地发展。通过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落实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实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防止不切实际的低水平分散建设。

坚持区域和城乡统筹。落实中央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部署,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需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统筹考虑周边地区劳动力、政策、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资源的配置情况,科学确定全国重点镇。

坚持以地方为主体。全国重点镇的增补调整要充分尊重地方政府小城镇建设管理事权,尊重县级人民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选择,根据全国重点镇推荐条件,按照确定的程序,开展增补调整工作。

目标

增补调整全国重点镇,使每个县(市)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的建制镇列入全国重点镇。将全国重点镇作为今后各地各有关部门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将其发展成为既能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缓解城市压力,又能服务支持农村、增强农村活力的小城镇建设示范。条件

(一)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二)区位优势明显

(三)经济发展潜力大

(四)服务功能较完善

(五)规划管理水平较高

(六)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程序

(一)原有全国重点镇重新推荐

(二)新增补镇的推荐

(三)已推荐镇的审核

(四)全国重点镇认定

管理

7部委将对全国重点镇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全国重点镇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全国重

点镇的建设情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跟踪监测评估全国重点镇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定期发布全国重点镇报告,总结交流全国重点镇建设经验。[3] 4发展任务根据2004年住建部等六部委下发的通知要求:

全国重点镇孤岛镇

1、全国重点镇要结合本镇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地制定推进本镇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方案,并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要立足于完善城镇功能、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与发展步伐。

3、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坚持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

4、从2004年开始,力争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将全国重点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使全国城镇化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4] 5具体名单

名单2013年4月前公布,城镇化布局加速

2004年批准确定的1887个重点镇分布很不均衡。据统计,四川省共有125个重点镇,居全国首位。广东省119个,河南省115个,均位列前茅。相较之下,地处中西部地区的新疆26个、宁夏11个、西藏11个,其劣势可见一斑。

住建部指出,总的来看,全国重点镇的数量偏少,一些镇出现了撤并调整,一些镇发展比较滞后,还有一批未列入全国重点镇范围的镇发展迅速,已成为实际工作中的扶持重点。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增补调整全国重点镇十分必要。

住建部牵头增补全国重点镇的数量,被业内人士理解为城镇化加速布局之举。住建部表示,通过增补调整确定一批全国重点镇,有利于增加投资需求和拉动内需增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有效转移农村人口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专家提醒“防止小城镇遍地开花”

据统计,我国建制镇有1.7万多个,1/3的小城镇人口不到5000人,人口超过10万人的仅有56个,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经济比较好的地方。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日前

强调,我国小城镇在城镇人口当中的比重很低,最高仅达到过27%,远远低于德国的70%和美国的65%。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区域差异很大,“现在强调每个县至少一个重点镇,计划经济思路非常重,要防止小城镇遍地开花。”他担心,重点镇增补将会使原本有重点的城镇化工作失去重点。应该着手推进那些符合条件的城镇升级为城市,比如东部地区有的城镇已经达到40万-50万人的人口规模。

住建部在文件中也强调,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将县域中心、副中心等优先发展的重点镇纳入全国重点镇范围,防止不切实际的低水平分散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