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考核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考核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的用血,将临床医生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1.评价内容:(1)《临床输血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兔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后疗效的评价情况2.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3.输血科评价:医务科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送报医务科。
4.医务科评价:根据送报材料和抽查,医务科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三、考核管理1.对于1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2.对于连续2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用血权限降级处理,医务科将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连续3个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3.对于连续3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或未按照用血规定用血,违反用血技术操作的医师取消其用血资格,医务科给予批评教育,本人做自我批评报告,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连续6个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血液是人类身体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临床医学中,合理使用血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不合理使用血液会导致浪费、传播传染病、发生不良反应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因此,评价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血液的能力以及纠正错误用血行为的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
评价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血液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1.理论知识能力:评价医师对于血液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例如,了解血液成分和功能、了解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血液适应症和不适应症等。
通过考核医师的理论知识,可以确定其对于合理用血的了解程度。
2.临床决策能力:评价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决策能力,包括对于是否使用血液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合适的用量和给予的时机等。
通过评估医师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决策能力,可以确定其在合理使用血液方面的能力。
3.用血指征和指南的应用能力:评价医师是否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用血指征进行实践,是否能够正确地判断何时需要使用血液。
通过检查医师的记录和实践行为,可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正确应用指南和指征进行合理用血。
4.用血记录和审查能力:评价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用血记录和审查能力,包括对于血液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对于用血指标和血液治疗效果进行审查等。
通过检查医师的记录和审查行为,可以确定其对于用血实践的质量。
除了评价医师合理使用血液的能力外,纠正错误用血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不合理使用血液的医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纠正:1.继续教育:为医师提供相关的继续教育课程,包括血液学知识、合理用血原则和最新的用血指南等。
通过教育医师,提高其对于合理使用血液的认识和能力。
2.反馈和建议:及时对医师的用血行为进行反馈和建议,指出不合理的用血行为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医师改进错误的用血行为。
3.指导和培训:为医师提供有关用血实践的指导和培训,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各类血液制品、如何选择适当的用量和时机等。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背景: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用于补充血液和血液成分,治疗和预防出血等。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输血反应、感染和过度输血等。
因此,对于每次输血,需要进行临床合理输血评价,以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目的:评价每次输血的合理性,包括输血指征、输血量、输血速度和输血反应。
评价内容:1.输血指征:评估患者的输血指征是否明确。
输血指征可以包括:失血性休克、贫血、低血容量等。
对于每个输血指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输血,并评估输血的风险和益处。
2.输血量:评估输血量是否合理。
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容量和输血指征来确定输血量。
一般来说,输血的目标是使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输血过多或过少。
3.输血速度:评估输血速度是否合理。
输血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输血指征来确定。
输血过快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和输血反应,输血过慢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4.输血反应:评估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措施。
输血反应可以包括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每次输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评价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科室:输血指征:输血量:输血速度:输血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输血过程: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输血速度:输血反应观察时间:输血反应情况:处理措施:输血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其他实验室检查:评价结论:根据上述评价内容,综合评估该次输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备注:-需要注意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病例号,以便进行跟踪和管理。
-输血指征、输血量和输血速度应根据科学的指南和临床实践来确定,避免主观判断和误诊误治。
-输血反应的观察和处理应及时进行,防止输血反应进一步发展,造成患者的不良后果。
-输血评价记录需要保存至患者的病历中,并定期进行复审,以便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合理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考核管理制度为了深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旳管理,增进愈加科学、安全、合理旳用血,讲临床医生合理用血状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旳指标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旳实行状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措施(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旳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状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留。
1、用血合理性旳评价:重要评价与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旳规定执行。
2、输血后疗效旳评价:重要评价在输血后与否有输血治疗旳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旳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措施1、评价内容:(1)《临床输血单》旳填写与否规范;(2)输血前与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与否签订《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与否有有关试验室检查,与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与否有审批(6)与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旳评估,输血后疗效旳评价状况。
2、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和李用血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成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旳认定管理。
3、输血科评价:医务科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成果送报医务科。
4、医务科评价:根据送报材料和抽查,医务科每季度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成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估和医师用血权限旳认定管理。
三、考核管理以上检查成果将在医院《》公告,并按医院用血奖罚措施进行处理,措施如下:1、对于1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状况旳医师,予以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有关知识。
2、对于持续2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状况旳医师,予以用血权限降级处理,医务科将予以批评教育,组织其学习有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持续3个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状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临床合理、科学用血考核评价标准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评价标准(试行)项目 标准要求 考核评价方法 标准分1. 组织 管理 (14分) 1.1临床科室应当设立输血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每年专题会议和教育培训活动不少于2次。
查阅文件、会议记录、教育和培训资料;考核相关临床科室医师掌握有关合理、科学用血知识情况 5分 1.2每年科室应组织开展临床用血工作专项检查,不少于2次。
现场实地察看; 查阅资料、记录等5分 查阅资料,现场询问2分 查阅检查记录 2分2. 输血 文件 管理 (5分) 2.1 查阅输血科(血库)记录;走访当地采供血机构 2分 2.2 查阅资料;向供血单位了解情况 2分 2.3 抽查相关临床科室出院病历,查看用血情况1分3. 输血 申请 (6分) 3.1 实施临床输血前应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署合格率100%。
抽查运行病历2份,出院病历2份,查阅《输血治疗同意书》2分 3.2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报批率应达100%。
查阅资料 2分 3.3 经治医师应逐项、准确、清楚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由医护人员或专人送交输血科备血。
抽查《临床输血申请单》 2分 4. 临床 用血 4.0临床输血符合适应症(适应证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 抽查相关临床科室出院病历4.1 4.1.1血液输注符合原则:血容量损失在20%以内,抽查相关临床科30分(80分)外科输血(30分)使用晶体及胶体液;失血量达血容量20%~50%时,要加输一定量的红细胞;超过50%时还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超过总血容量80%以上时再加输血小板和冷沉淀。
室出院病历4.1.2 红细胞制品使用符合适应证。
医师临床用血情况评价方案
/
依据本科室处理意见扣分
总评结论规则:
优:个人总分力95分,各项内容评价无“不合格”的等级;
良:个人总分290分,<95分,各项内容评价无“不合格”的等级;
合格:个人总分280分,V90分,各项内容评价无“不合格”的等级;
不合格:个人总分V80分
【注:本方案为示例。以满分100分制定,评价内容、指标、分值、评分规则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经医务部批准后进行调整。】
2.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不规范,1份扣5分;
按上述规则扣完20分为止
是否有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血后自评的情况
无
20
L未在患者输血后72h内提交输血后自评记录,1次扣0.5分;
2.患者出院后仍未提交输血后自评记录,1次扣5分;
按上述规则扣完20分为止
合理用血情况
是否有不合理用血情
况
无
40
1例不合理用血扣4分,扣完40分为止
医师临床用血情况钾价方案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质量目标
分值
评分规则
评价结果
临床用血工作制度执行情况
是否有《临床用血申请单》不合格情况
无
10
1张不合格《临床用血申请单》扣2分,扣完10分为止
优:50分
良:45~49分
合格:40~44分
不合格:〈40
分
是否有未规范签署《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知情同意书》情况
无
20
1.1次未按要求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扣20分;
优:5分
不合格:V5分
权限内用血情况
是否发生超权限用血情况
无
5
发生1人次扣1分,扣完5分为止
优:5分不合格:<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用血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关键的支持和救治。
然而,血液库存有限,且有可能存在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和传染风险。
因此,合理用血是每位临床医生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进行探讨。
首先,合理用血需要进行严格的适应症判断。
临床医师应该遵循血液临床指南和最新的研究结果,将血液制品使用限制在真正需要的患者上。
此外,合理用血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伴随病情等因素。
例如,在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中,应优先选择血浆代替全血使用,以减少输血相关的液体负荷和并发症的风险。
其次,合理用血需要注意血液制品的最佳选择。
血液制品的选择应依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病情,例如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悬浮液、新鲜冰冻血浆等。
此外,在选择血液制品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免疫状态和血型,以避免输血不相容和免疫相关反应的风险。
临床医师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及时调整血液制品的使用和剂量。
再次,合理用血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输血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反应、感染等。
因此,临床医师在决定进行输血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个体的易感性、预期的病情恶化程度、并发症的风险等。
在输血后,医师还需要及时检测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
最后,合理用血需要进行血液管理和节约。
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应该注意合理选择输血速度、合适的血管通路等因素,以减少液体负荷和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医师还应关注血液的保存和管理,确保血液质量和存储时间的合理性。
在患者血容量充足、无急需输血的情况下,医师可考虑其他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以避免无效输血和浪费。
总之,合理用血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临床医师应积极参与血液临床指南的制定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决策能力和血液管理技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合理和优质的用血服务。
输血科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制度
由医教科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临床合理用血进行评价。
1.输血审批制度,分值5分。
1.1考核要求: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会诊医师会诊,由主管医生签名后报医教科或总值班批准。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1.2考核方法:查输血审批,未报批者不得分,手续不全者扣5分。
2.输血治疗同意书,分值10分。
2.1考核要求:经治医师给忠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用血志愿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
2.2考核方法:未按规定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无患方签字不得分;无医生签字扣5分。
3.输血前四项检查,分值2分。
3.1考核要求:受血者输血前必颁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进行检查。
在给患者输血前,应认真检查有无输血前检查单,确认无误时,方可进行输血操作。
3.2考核方法:查病历,没有输血前检查单者不得分。
4.交叉配血,分值2分。
4.1考核要求: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0血型同型输注。
4.2考核方法:查交叉配血单,未按要求填写者,每一项扣一分.扣完为止。
血标本不符合要求者扣5分。
5.输血适应症,分值2分。
5.1考核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遵照舍理、科学的原则,合理使用成分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IoOg/L或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
5.2考核方法:查输血病历,凡血红蛋白高于100g∕L或血球压积高于30%,每一项扣2分。
6.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分值2分。
6.1考核要求:出现不良输血反应者应认真填报《不良反应回报单》,并及时通知输血科。
6.2考核方法:查输血不良反应记录.未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者不得分。
三甲医院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三甲医院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为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考评体系,特制订本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中。
具体要求:1、输血前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1)临床医师在准备给患者实施输血治疗前,要对患者的病状进行评估,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治疗。
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广西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节约用血考核标准(试行)》的要求执行。
(2)医师应将患者“输血前输血适应证评估”的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内容包括:1)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2)手术患者出血量和生命体征情况等,综合分析需要输血的原因。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临床医师要对输血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病程记录中要记录输血后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记录患者发生反应的症状体征和处理过程。
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1、每月对临床科室和医师的临床用血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科室质控分挂钩,作为科室、个人的绩效考核和全面考核内容之一,并对超越用血权限或不合理用血的医师达3次以上者(包括3次),在全院例会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通讯》中公示,以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用血合理、安全、有效。
2、医务科和输血科每月对输血病历进行检查(抽查输血病例资料至少 30份),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针对临床科室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3、输血病历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3)输血前是够有免疫学检查(ABO、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传染病标志物);(4)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回报。
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
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
1.严格执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认真执行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办法》。
2.输血时(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必须有严格的输血指征和医学证据。
每次输血前临床医师必须填写“输血前评估记录”。
3.医务处、质控办、输血科每月抽查输血病历10份,严格按标准进行评价。
其评价结果记录入科室的当月考核和医师的年度个人考核。
4.对市里组织的用血检查、抽查结果,医院及时公布。
并分别记录入科室月度考核和个人的年度考核。
5.对多次违反合理用血规定的科室和个人,医院要全院公示,并做相应的处理,直至停止用血申请处方权。
6.对积极推行节约用血新型医疗技术,开展自体输血技术工作做得好的科室和个人,医院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篇二:
一、临床用血前评估:
1.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2.拟实行输血治疗的病例应明确在病历中记载输血适应证,适应证的评估应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基础,可以参考当前最新的相关专业的专家所达成的共识。
3.患方签署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时的态度也是用血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用血后效果评价:
1.病历中应记录本次输血过程的主要细节。
2.血液输注完毕后应参照用血前的评估项目进行效果评价,并记载于病历中。
3.必要时应评价并记录相对迟发的用血效果。
4.患方对本次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的认同情况也是用血后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1.科级临床用血评价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组织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把评价结果用于个人绩效考核。
2.院级临床用血评价医务科组织每季度进行临床用血评价专项检查,把检查结果纳入科室领导年度考核及医师个人用血权限认定,以更好地提升临床用血科学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1)检查人员:由医务科组织输血科、质控科、临床科室人员进行检查。
(2)检查方法:每季度进行一次病历普查,每个输血科室抽取3-5份病历按《临床输血管理检查细则》(详见附件)进行检查。
(3)检查内容:临床用血的评价主要包括输血申请记录的评价、临床用血合理性的评价、输血后疗效记录的评价及其他四个方面。
①输血申请记录的评价:医师输血前应征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签署《XXX医院输血(血制品)同意书》,按要求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完成医院相关临床用血审批手续。
②临床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合理选择输血品种及用量,更好地达到有效用血。
③输血后疗效的评价:要求输血记录、输血后评价记录和输血过程监控记录完整、规范。
输血记录内容包括输血前评估、输血指征、成分、输血量、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输血后评价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症状是否改善、输血后有否达到输血效果(检查相应指标),评估是否需要继续输血。
输血过程监控记录主要为护理巡视记录。
④其他:包括输血前用药、自身输血、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大量用血审批等。
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
医务科每季度对全院临床用血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把分析结果在医院内网进行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1.全院用血情况:全院各成分用血总量、住院人均用血量、自身输血量等。
2.临床科室用血情况:各科室成分用血量等。
3.临床用血评价结果: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检查评价结果及整改意见等。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一、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应根据《临床输血指南》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二、临床医师应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后的效果评价,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有输血不良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置程序进行处理。
三、临床科室和医师应对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合理性评价,科主任审核,每月汇总报输血科。
四、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将本科与临床科室的检查结果报质控科。
五、质控科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六、质控科每月将临床用血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全院通报,对连续三个月给患者进行不合理用血的医师,取缔用血资格,待培训考试合格医务科重新认定资格后,才能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对违反输血其它规定的,应按医院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合理用血评价制度
合理用血评价制度1目的建立合理用血技术标准和评价程序,强化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避免患者承担不必要的风险,节约血液资源。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医务部、输血科和开展输血治疗的临床科室(含麻醉科)等;执行人员主要包括医务部和输血科的分管人员、相关科室的临床医师。
适用于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和评价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合理用血:严格按照输血指征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该输血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且无法用其他措施代替。
不可替代原则:只有通过输血才能缓解病情和治疗患者疾病时,才考虑输血治疗。
最小剂量原则:临床输血剂量应考虑输注可有效缓解病情的最小剂量。
个体化输注原则:临床医师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制订最优输血策略。
安全输注原则:输血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
合理输注原则:临床医师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有效输注原则:临床医师应对患者输血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输注的有效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目标4.1全院合理用血率达到90%以上。
5.2全院合理用血水平逐步提升。
6.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医师负责按制度要求开展合理用血工作。
5.2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督查小组负责对临床合理用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3输血科负责对临床输血病例进行输血合理性评价。
5.4医务部负责对临床科室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和公不O6.工作程序6.1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参照《内科输血》(WS/T622-2018).《全血及成分血使用》(WS/T623-2018)制订本院《临床合理用血技术标准》(SYS×-ZD-13∕FJ1)o临床科室可根据诊治病种和专业特点申请建立针对性的合理用血指标,经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报医务部发布实施。
6.2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输血前检查制度》(SYSX-ZD-12).《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SYSX-ZD-13),依据本院临床合理用血技术标准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遵循不可替代原则、最小剂量原则、个体化输注原则、安全输注原则、合理输注原则、有效输注原则为患者制订输血方案,开展输血治疗工作。
医院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一、背景血液是生命之源,临床用血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1. 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2. 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意识,促进临床用血科学化、规范化。
3. 建立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规范临床用血行为,保障患者权益。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
1. 用血合理性评价(1)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是否在输血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患者病情、实验室检测指标等。
(3)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是否在输血后进行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处理。
2. 公示内容(1)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量、用血比例等数据。
(2)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合理性评价结果。
(3)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血的监督检查情况。
1. 临床用血评价(1)医务科、输血科协同成立临床用血评价小组,负责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2)评价小组通过查阅病历、现场检查等方式,对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3)评价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2. 公示程序(1)医务科定期汇总临床用血评价结果,整理成公示材料。
(2)公示材料在医院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3)公示期间,临床科室和医师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可以向医务科提出申诉。
(4)医务科对公示内容进行核实,对异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相关科室和医师。
六、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实施保障1. 医院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指导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2. 医务科、输血科等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做好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工作。
3. 临床科室和医师应严格遵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积极配合医院开展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及血血权限制度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及用血权限制度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手术用血应事先计划安排,对所需的各种成份要严格掌握指征,凡需或可能需输血的患者,必须在入院后抽血检测ABO血型、血红蛋白、血红压积、ALT、HBSAg、抗HCV、抗HIV、RPR等有关检查。
2、推广成份输血、缺什么补什么,科学合理用血,择期手术病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或出血量小于20%、红细胞压积大于35%,一般不输血。
3、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用血,要严格控制,输血科医师根据病人病情及库存量,可以适当更改供应血的品种及数量。
4、各科室用血必须落实的七项指标:
(1)不合理用血趋向零。
(2)输血风险谈话率100%。
(3)输血同意书签字率100%。
(4)用血审批率100%。
(5)成份输血率不低于85%。
(6)自体输血率20%。
(7)科学用血普及率90%以上。
5、输血科对各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6、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书》,由主治医师
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2天送交输血科。
用血量大于2000毫升须经医务部批准并提前3天通知输血科,急诊例外。
7、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部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引言为了加强对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的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提高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的管理水平,确保用血符合医学指南和临床规范,减少用血的安全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
3.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临床科室及医师的临床用血活动。
4.评价标准4.1临床科室评价标准4.1.1用血工作组织和管理临床科室应设立用血工作组织,明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及成员。
临床科室应定期召开用血工作例会,对科室用血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估。
4.1.2用血操作规范临床科室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用血操作,包括血液采集、输血前检测、输血程序、输血安全控制等方面。
4.1.3用血合理性评价临床科室应定期对科室用血进行合理性评价,包括用血指征、用血准确性、用血安全性等方面。
4.2医师评价标准4.2.1临床用血能力和水平医师应具备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用血指征,科学选择血液及其成分。
医师应熟悉血液采集和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和质量。
4.2.2临床用血规范执行情况医师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执行临床用血工作,确保用血工作符合规范和要求。
4.2.3临床用血合理性评价医师应定期对自己的临床用血工作进行合理性评价,反思和改进自己的用血行为。
5.公示制度为了确保临床科室及医师的临床用血评价公正和透明,特制定公示制度。
5.1临床科室评价公示临床科室在评价完成后,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得分和改进计划。
公示应在医疗机构内的指定位置进行,并定期进行更新和通知。
5.2医师评价公示医师在评价完成后,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得分和改进计划。
公示应在医师工作区域内进行,并定期进行更新和通知。
6.监督与改进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监督与改进机构,对临床科室及医师的临床用血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监督与改进机构应定期对临床科室及医师的临床用血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Ⅰ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的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
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Ⅱ范围
适用于本院对各临床用血科室科学合理用血的管理。
Ⅲ制度
一、医院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二、临床用血评价
(一)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的要求执行。
检验地带网
(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三、临床用血公示
实施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院公示,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一)检查人员:由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
(二)检查方法:每月检查,抽取当月所有输血病历。
(三)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输血前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
7.是否有患者输血过程记录。
8.是否有患者输血后疗效评价。
Ⅳ参考依据
1.《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逐渐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在用血过程中的操作、决策和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控,以保障用血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建立过程等方面,对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首先,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使用血液及其制品是临床医疗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救治重症患者和进行大型手术的患者来说,合理使用血液及其制品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然而,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血液及其制品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输血反应、感染传播、资源浪费等。
因此,建立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对于规范用血行为、加强用血安全至关重要。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医疗机构的用血决策和操作进行评价和监控,包括用血指征的准确性、用血适应症的合理性、输血前的血液检测和配血操作的规范性等。
其次,要对用血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控,包括输血后患者的病情改善程度、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等。
最后,还要对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用血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和培训,以提高用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评价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用血行为,提高用血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建立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确立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其次,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用于收集和整理与用血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然后,要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于用血评价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要定期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的用血行为和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控,并及时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通过这样的建立过程,可以逐步健全和完善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提高其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
我科抽取8月份临床输血申请单120份,其中紧急用血申请25份,手术备血申请25份,常规用血申请65份,大量用血申请4份,特殊用血申请1份。
根据输血性质(紧急用血、手术用血、常规用血、大量用血、特殊用血)、有无临床诊断、输血目的是否正确、输血前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申请时间和用血时间是否相同(是否提前备血)、申请医师是否有资质等数据进行分类统计。
统计如下:
一、抽取申请单无申请用血资质统计:
二、抽取申请单中无临床诊断统计
三、抽取申请单中输血目的填写不正确或未填写统计:
一、经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全。
8.3%的申请单无临床诊断,15.8%的申请单输血目的
不正确。
2、在抽查的申请单中,我院常规用血普遍存在不提前备血的情况。
根据《临床输血
技术规范》的要求,除紧急输血可以同一天申请外,常规用血和手术备血应至少提前一天申请,大量用血或特殊用血需至少提前三天申请。
申请用血并未按照要求提前备血,备血不及时是大量用血、特殊用血及手术用血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据统计25例常规用血均未提前一天备血,未临时申请,全部不符合输血申请要求。
在25例的手术备血中,5例为当日申请当日备血,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还会遇到手术当天查血型的情况,均不符合要求,存在大量用血或术中用血供血不及时的隐患,加大了患者的不安全性。
3、临床用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医生输血适应症把握不好,尤其是血浆的临床适应
症,掌握较差,新鲜冰冻血浆主要用于提供凝血因子,改善凝血机制,并不是补充血容量、提高胶渗压和提高免疫力。
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为12.5秒,通常PT应大于正常值的1.5倍,即PT约15.5秒以上才符合输注指征。
4、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的要求,临床输血申
请必须经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申请。
二、持续与改进措施
1、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内的内科、外科
等输血指南中输血指征的要求,参与输血科组织的输血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2、临床医师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常
规用血和手术用血要提前一天备血,特殊及大量用血至少提前3天申请。
以保证及时供应病人用血。
3、输血科要严格审核临床输血申请单,对申请信息填写不全的、不符合用血指证的
拒收,并通知科室重新开具。
手术不提前备血的科室,定期检查并通报。
4、临床医师严格执行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主治及其以上的医师具有申请用血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