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合集下载

消渴分上中下三消醫方療法各有不同朱鶴亭

消渴分上中下三消醫方療法各有不同朱鶴亭

消渴分上中下三消醫方療法各有不同朱鶴亭上期談到中醫認為過食甘肥,會令脾胃鬰積燥熱,胃火熾盛,灼損肺陰,肺陰耗傷,腎水虛虧,從而導致水谷運化失調,釀成有似糖尿病的「消渴症」。

今期續談消渴症的食療和藥療。

中醫認為,消渴症有上消、中消和下消三消之分,因而,醫方療法,亦見不同。

上消,症見多飲多渴。

屬熱者,舌紅苔黃,脈象沉數;屬寒者,舌苔薄白,脈象沉遲。

中消,症見隨食隨饑,舌苔黃燥,脈象浮濡。

下消,症見頻飲頻溲,屬腎陰虧虛者,脈象沉細弱,面色暗黑,性欲衰退。

Advertisement食療方:Advertisement小麥2兩、白果15粒、煮粥飲。

治:上、中消(肺消、胃消)。

每日消晨、中午飲之。

田螺肉15個,糯米2兩,煮粥飲。

治:中、下消(胃消、腎消)。

每日午、晚飲之。

苡米5兩,蚌肉15個,煮湯飲。

治:三消(肺消、胃消、腎消),每日早、午、晚飲之。

鴿肉2兩,山藥2兩,玉竹1兩,煲湯飲。

治:三消(肺消、胃消、腎消)。

每日早、午、晚飲之。

蝸牛49個,浸泡入瓦罐中,過宿,次日取水煮開,溫飲之。

每日早、午、晚各飲5湯匙。

治:三消(肺消、胃消、腎消)。

藥療方:麥門冬5錢,天花粉4錢,白扁豆3錢,知母2錢,黃連一錢,水煎服,治上消(肺消)為主,下消(腎消)為次。

白朮5錢,淮山藥5錢,白茯苓四錢,葛根4錢,廣木香3錢,栝蔞3錢,枳殼2錢、甘草2錢。

水煎服。

治:中消(胃消)、下消(腎消)為主〉,上消(肺消)為次。

黃連3錢,生地黃4錢,麥冬(去心)5錢,上述諸藥放入冬瓜內(去瓤),加入淮山藥一兩,置瓦、瓷鍋內蒸之,蒸50分鐘後,將冬瓜連同諸藥,紗布包裹絞汁。

每日早、午、晚各服2湯匙,治:三消(肺、胃、腎消)。

《景岳全书》三消干渴用药规律分析

《景岳全书》三消干渴用药规律分析
王 丽娜 , 兆忠 韩
指导 : 方向明教授
( 安徽 中 医学院 , 徽 合肥 安
关键 词 : 景岳全 书 ; 消渴 ; 药规律 ; 用 张介宾
20 3 ) 30 8
中图分 类 号 :2— 2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0— 29 20 )2— 04— 3 R 5 A 10 2 1 (0 7 0 00 0
科学技术 出版社 ,92 2 4 18 :0 .
[7 马克思. 1] 马克思 恩格斯选 集 : 二卷 [ . 京 : 民 M] 北 人
出 版社 ,97:1. 19 14
[] 9 崔月犁 .中医沉思 录 [ . M] 北京 : 中医古籍 出版社 ,
18 7 . 9 7: 9
( 收稿 日期 :06—1 —1 ) 20 1 4
书》 为张介 宾 学 术 思 想 和 临床 经验 的 代 表 作 , 在 是 广 收博 采诸 家之 论 的基 础 上 , 合 个 人 的学术 见解 结 及 临床经验 汇编 而成 。本卷 中治 疗三 消 干渴使 用最
《 景岳全书》 出三 消之病 乃三焦 受 病所致。 指
上消 以上 焦津 液枯 涸 , 病在 肺 , 、 、 其 心 脾 阳明之火 皆 能熏 炙 ; 中消 即 中焦 病 , 病在脾 胃 ; 消 即下焦 病 , 下 病
液。人出生之后 , 机体生命 活动 的延续和气血津液 的生化 , 都有赖于脾 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 因此称脾胃
为 气血 生化 之源 、 天 之 本 。消 渴 病 乃慢 性 消 耗 性 后 疾 病 , 必 以补 益 为 要 。其 次 是 苦 味 药 , 45 , 故 占2 .% 15 药物 五味 的统计 . 见 表 4 。 苦 能泄 、 能燥 、 坚 。《 问 ・ 气 法 时论 篇 第 二 十 能 素 脏

消渴论治

消渴论治

消渴论治作者:刘臣彬概论:消渴是指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的多饮,多食,多尿,机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

其病因病机,主要变化是阴虚燥热,消耗阴液,使津液不能正常敷布,病位在胰脏,与肝胆相接,损伤气分、血分。

临床上分三消,上消损伤肺胃,病在气分,以大渴,大热,大汗出,脉洪大为主症,也叫肺消。

中消以消谷善饥,大便秘结为主症,双关脉滑,实,滑数,其病位在胃肠,以热、燥、结为病机,热则消谷善饥,燥则津枯液竭,结则便秘不通,也叫胃消。

下消,病位在肝肾,初期血虚低热,为阴虚;阴血不足,复被虚热灼伤,因而,六脉沉细而数软无力,尺脉弱,虚大为肾阴虚,相火炽盛,龙雷之火,变化无常,疾病进行性加重,出现饮一溲一,饮一溲二;阴血不足,复被寒侵,命门真火不达于四肢,故虚热化寒,肾阴肾阳俱虚,而六脉沉迟,尺脉弱,化为肾阳虚。

上消治法,清热升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

中消以燥热便秘为主,热结阳明,治法通里攻下,用三个承气汤,以关脉滑为准;热而不秘,心烦,口渴重者,胃阴不足,胃火炽盛,关脉洪大,六脉滑数,六脉弦数,用玉女煎。

下消饮一溲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以六味、知柏、杞菊地黄为主,以尺弱,虚大,滑,六脉沉数为准;阳虚,用金匮肾气,右归饮,还少丹加减,以六脉俱迟,尺脉纯弱,右尺弱为准。

久病,气虚,乏力,困倦,气短不足以息;腹胀,便溏,食少纳呆,右寸脉微,肺气不足;右关虚,弦而无力,脾气不足。

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甚至胸痛放射至左肩内臂,六脉细,弱,微为血虚;六脉结,涩为血瘀。

六脉俱沉,尺弱,或数或迟,肾阴,肾阳不足;右尺独弱,六脉沉迟,命门火衰,男阳萎,宫寒。

合为气血阴阳俱不足,为劳损。

治疗原则: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肾;气以四君子汤为主,补血以四物汤加减。

补肾以金匮、六味,右归、还少丹加减。

消渴病机,阴虚血燥,不能敷布津液,阴虚则血热血少,燥热伤津不布。

以其六脉细数,虚数为准,治疗原则,凉血,养血,生津,凉血用犀角地黄汤、地骨皮饮、知柏地黄汤为主。

浅谈三消之说当从火断

浅谈三消之说当从火断

不同,然其病机相同,皆为热盛津伤。
3 症状
31 病位症状 《儒门事亲》 曰: “故火在上者, 善渴;火在 中 者, 消 谷 善 饥; 火 在 上 中 者, 善 渴 多饮而 数 溲; 火 在 中 下 者, 不 渴 而 溲 白 浊; 火 遍 上中下者,饮多而数溲,此其别也。” 此处主要从 上中下病 位 来 观 察 其 症 状 表 现,内 热 炽 盛 于 上, 灼伤肺津,实证为主,故善渴,又曰: “火与寒 邪,皆来乘 肺 肺 外 为 寒 所 薄,气 不 得 施 …… 故 皮 肤索泽而 辟 著, 溲 溺 积 湿 而 频 并 …… 故 曰 饮 一 溲 二者,死。” 若此时寒邪侵袭,阳气可郁闭不发, 而见皮肤甲 错, 溲 溺 积 湿 而 频 并, 且 明 确 指 出 其 预后若溲多于饮、或寒邪郁闭阳气,阳气虚弱者, 病情较重;而 中 焦 热 盛, 胃 肠 腐 熟 和 传 化 水 谷 的 作用加 强, 故 消 谷 善 饥; 病 久 而 传 及 肾, 即 膏 液 之消,耗 气 伤 阴,属 阴 虚 火 旺,故 肾 精 气 不 足, 所以小便多而混浊,又因肾精为先天之精与后天 之精相 合, 肾 精 消 耗, 不 能 濡 养 形 体, 则 可 肌 肉 瘦削,此 时 阳 病 治 阴, 寒 热 并 用 可 治, 若 失 治 误 治,病情迁延,则手足瘛,病情加重。 32 三渴之论 《儒门事亲》 曰: “渴亦有三:有 甘之渴,有石之渴,有火燥之渴。” 消渴从其病因 病机来说是 火 热 为 消、 口 渴 为 变, 所 以 口 渴 为 其 主要临 床 表 现 之 一, 但 由 于 饮 食、 体 质、 环 境 等 不同,对疾病 的 演 变 也 会 有 所 影 响, 病 人 从 而 有 不同的表现, 故 在 口 渴 方 面 则 亦 有 不 同 表 现。 多 食肥甘厚味 令 人 滋 热, 热 灼 津 伤, 所 致 之 渴 为 肥 甘之 渴;药 石 气 味 剽 悍,亦 可 滋 热,内 伤 脾 胃, 所致之渴为 药 石 之 渴。 而 适 逢 天 气 炎 热, 拮 据 劳 作之人耗气伤阴以及肾阴虚之人则多见五心烦热, 口渴多饮,故属燥热之渴。

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

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

03
叶天士治疗三消症的方法及用药特点
叶天士治疗三消症的方法
01
02
03
养阴法
重视滋阴保津,预防阴液 耗竭,善用沙参、麦冬、 石斛等甘寒滋润之品。
清热法
针对火热内生,采用清热 解毒之法,喜用生地、知 母、银花、连翘等清热解 毒之品。
温阳法
注重阴阳平衡,善用附子 、肉桂等温阳之品。
叶天士用药特点
善用对药
叶天士的学术思想
1
叶天士,清代著名医学家,治疗学派代表人物 之一。
2
叶天士提出“外邪入里,必有热证”,认为热 症是三消症的主要病机,治疗以清热养阴为大 法。
3
叶天士强调人体内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提倡“ 滋阴降火”,主张用寒凉药物来调节体内阴阳 平衡。
02
叶天士对三消症的认识
三消症的概念消渴症Fra bibliotek多饮、多食、多尿,尿液有甜 味
消中症
食欲亢进,日渐消瘦,大便秘 结,或如羊粪
消肾症
小便频数,色如淡茶,腰膝酸 软,头眩耳鸣
叶天士论三消症
病机认识
叶天士认为三消症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宜养阴清热, 润燥止渴。
VS
治法方药
针对三消症的不同症状,叶天士提出相应 的治法方药。对于消渴症,宜用生津止渴 、清热润燥的方法,推荐白虎加人参汤、 六味地黄丸等方剂;对于消中症,宜用泻 热通腑、养阴增液的方法,推荐增液承气 汤等方剂;对于消肾症,宜用滋阴补肾、 清泻虚火的方法,推荐知柏地黄丸等方剂 。
常常运用一些对药,如知母配黄柏、生地配白芍 等,以增强药效。
用药轻灵
叶氏用药多轻灵,反对用药过重过猛,以免损伤 人体正气。
重视胃气

三消论治(类证治裁)

三消论治(类证治裁)

三消论治(类证治裁)三消论治消分上中下三症,谓消渴、消谷、消肾也。

皆水火不交,燥热伤阴所致。

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

手阳明大肠主津,足阳明胃主液,二经燥结失润,故为消。

上消主肺,肺热化燥,渴饮无度,是为消渴,经所谓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也。

中消主胃,胃热善饥,能食而瘦,是为消谷,经所谓瘅,成为消中也。

下消主肾,虚阳烁阴,引水自救溺浊如膏,精髓枯竭,是为肾消,经所谓肾热病苦渴数饮身热也。

三消之症,上轻中重、下危。

然上中不甚,则不传下矣。

故肾消者乃上中消之传变,肺胃之热入肾,消烁肾脂、饮一溲二,溲如膏油。

盖肺主气,肺病则不能管束津液,上朝咽嗌,而尽输于下,其精微亦随溲下也,且消之由于火盛者,阳消症也。

亦有气血消乏而为阴消症者,如经曰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

景岳以为元阳大衰,金寒水冷,水不化气,而气悉化为水也。

《脉经》曰∶心脉微小为消瘅,可知症多阳虚,而火多假火。

故治三消者,必察其脉气病气形气。

但见本源亏竭,及假火症,当速救根本以滋化源,勿专以清火为急。

故《金匮》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八味丸主之。

所以助气化,使津液得升也。

赵养葵亦曰∶治消症无分上中下,但滋肺肾。

上消小剂,中消中剂,下消大剂。

概用六味丸加麦冬、五味。

或命门火不归源,游于肺为上消,游于胃为中消,惟引火归源,宜八味丸。

使火归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津润,消渴自止。

若过用寒凉,恐内热未除,中寒又起。

古法以人参白虎汤治上消,以调胃承气汤治中消者,非也。

必右寸滑数,热伤肺气,乃可人参白虎汤。

必右关数实,湿热内蕴,乃可调胃承气汤。

又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其传为风消。

谓忧伤心,思伤脾,郁结不遂,则营液暗耗,胃大肠俱失通润,而肌肉风消也。

宜归脾汤送固本丸,或生脉散。

此亦阴消之类,今统论之。

消症气分渴者,喜饮冷水,宜寒凉渗剂以清热。

血分渴者,喜饮热茶,宜甘温峻剂以和阴。

须细诊脉之上下左右滑数沉细,以定其有余不足而审治之。

张从正“三消当从火断”理论及其对后世治疗消渴的探讨

张从正“三消当从火断”理论及其对后世治疗消渴的探讨

张从正“三消当从火断”理论及其对后世治疗消渴的探讨作者:马兰刘湘玲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年第05期摘要:“三消之说当从火断”出自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三,首次理论性的论述了消渴病机火热为本,丰富了三消三渴分类,载调、下、节兼顾治消大法并载三黄丸、神芎丸等经典方剂。

通过经典重温,进一步探讨张从正“火热”这一理论的学术思想渊源,治疗消渴遣方用药特色以及从体质论述消渴并发症、预后,阐明三消当从火断对后世治疗糖尿病影响。

关键词:三渴;火;张从正;消渴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5-0019-04消渴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消渴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以多饮、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1]。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脾瘅”等病症范畴[2]。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祖国医学对消渴这一疾病的辨证施治始于《黄帝内经》,载:“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气厥论》载“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灵枢·师传》载“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县心善饥”。

曹荣耀等[3]研究历代医家对于消渴病机研究认为其为阴虚亏,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则遵循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对于消渴探讨,其中堪称经典的当属张从正载于《儒门事亲》的“三消之说当从火断”理论,《儒门事亲》为子和学术思想精华荟萃。

张氏集金元以前诸医家理论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也”并“以寒下火”。

现试探张氏消渴理论并浅析理论之精华,探讨其对于后世治疗消渴的影响。

1 张氏“火邪”学术思想渊源有研究[4]发现《儒门事亲》前十一卷中,应用及阐释《内经》条文共216次,可见张氏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

同期余金元三大家均将“火”看作消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称之“火热论”派,其对“火热”有独到见解,开创了金元时期中医学术争鸣之先河,对余金元三大家李东垣、张从正、朱丹溪的学术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2)三消

(2)三消

(2)三消三消三消得之气之实。

血之虚也。

久久不治。

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

有一僧专用黄芪饮加减。

其论盖详之。

益血为主。

三消。

小便去多。

上消消心。

心火炎上。

大渴而小便多。

中消消脾。

脾气热燥。

饮食倍常。

皆消为小便。

下消消肾。

肾衰不能摄水。

故小便虽多而渴。

然小便既多。

津液必竭。

久而未有不渴者。

谓之全不渴。

未有的论。

诸消不宜用燥烈峻补之剂。

惟当滋养。

除消脾外。

心肾二消。

宜用黄芪饮。

吞八味丸。

或玄兔丹。

或小菟丝子丸。

又竹龙散皆可。

又用六神饮亦治肾消。

惟脾消则加当归。

去黄芪。

三消小便既多。

大便必秘,宜常服四物汤。

润其大肠。

如加人参木瓜花粉。

在人。

仍煮四皓粥食之。

糯米泔。

折二。

亦可冷进。

三消久而小便不臭。

反作甜气。

在溺桶中滚涌。

其病为重。

更有浮在溺面如猪脂。

溅在桶边如柏烛泪。

此精不禁。

真元竭矣。

上消中消。

心脾既如此热。

小便涩少而反无禁。

盖燥热在上。

虚冷在下。

阴阳不交。

所以成消渴。

三消久之。

精血既亏。

或目无见。

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

然此证消肾得之为多。

消心之病,往往因欲,饮食过多。

及食啖辛热。

饮引既多。

小便亦多。

当抑心火使之下降。

自然不渴。

宜半夏泻心汤。

去干姜。

加栝蒌干葛如其数。

吞猪肚丸。

或酒连丸。

仍佐独味黄连汤。

多煎候冷。

遇渴恣饮。

久而自愈。

或自糯米煮稀粥。

然同颖汤。

梅花汤二药。

于三消有渴者。

皆可用。

若因用心过度。

致心火炎上。

渴而消者。

宜黄芪饮。

加莲肉远志各半钱。

吞玄兔丹。

仍以大麦煎汤。

间下灵砂丹。

消脾。

缘脾经燥热。

食物易化。

皆为小便。

转食转饥。

然脾消又自有三。

曰消中。

曰寒中。

曰热中。

宜用莲茗饮加生地黄干葛各半钱。

或乌金散。

或止用莲茗饮。

若因色欲过度。

水火不受。

肾水下泄。

心火自炎。

以致渴浊。

不宜备用凉心冷剂,宜坚肾水以济心火。

当用黄芪饮加苁蓉五味各半钱。

吞八味丸及小菟丝子丸。

玄兔丹。

鹿茸丸。

加减安肾丸。

皆可选用。

或灵砂丹。

消肾为病。

比诸为重。

古方谓之强中。

又谓之内消。

多因恣意色欲。

或饵金石。

肾气既衰。

石气独在,精水无取养。

中医“三消”治消渴!

中医“三消”治消渴!

中医“三消”治消渴!对糖尿病讲病理,论治疗,中西医素来有不同的角度。

西医认为是胰岛素接收器出问题所致,而中医则把它分成上消、中消、下消三个轻重不同的阶段。

上消:多饮而渴不止,病情仍算轻微。

中消:消谷善饥。

伤及内脏。

下消:口渴、小便如膏。

病情已趋严重。

其实,消渴症(即今之糖尿病)一词,早在《皇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唐代名医孙思邈更直指,若能控制饮食,则此病有救矣。

不过,病届晚期,则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皆受其影响。

并发症层出不穷,包括:视力下降、视网膜出血。

血管通透性和弹力下降,以致高血压和中风危机提高。

渗透压改变,令肾脏受损发炎,严重者可致肾衰竭。

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感染。

血液循环和供氧下挫,以致肢端营养不足、容易溃烂、伤口难愈合。

情况再严重,可出现坏疽而须截肢的悲剧结局。

一句话,若果护理失当,糖尿病人後期生活极之痛苦。

总结:这位年轻患者已属严重,针对他的情况,我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帮助他养阴清热、健脾固肾、补气活血。

个多月後,他不再感到那麽疲倦,面上的灰黑之气也渐退掉。

昔日因夜尿频密而睡眠不足,出现肝热口苦的现象,已逐渐消失。

西药方面,很庆幸,也在调低,打胰岛素针之险,应可避过。

治疗三步曲中医所云的消渴症可分为上、中、下三消,即病情的轻度、中度、严重,或者早期、中期、晚期。

每期的治疗重点都不大相同。

早期:病在外层一要戒口:肥甘美食、烟酒、煎炸辛辣食物等,以致可能刺激阳火的食物,通通敬谢不敏。

即使一般人认为正气的谷麦,也要限量进食。

二要养阴清热:用玄参、生地、石斛、花粉、地骨皮、粟米须、玉竹、石膏等药。

目的是要消减口乾口渴,并且缓解糖尿。

上述药物除石膏一味以外,全都对血糖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效用。

中期:病及内脏人渐消瘦,常常肚子饿,食量大但不长肉。

因为病魔已伤及脾胃,影响吸收。

一要养阴清热:用药同上。

二要健脾:多用白术、云苓、苍术、川连等健脾化湿之药,巩固脾胃机能。

晚期:形神俱疲,小便多而混浊。

体内热盛,睡不安宁。

三消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三消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三消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三消者,凡多饮而渴不止,为上消。

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鬲消者,鬲上焦烦,饮水多而善消也。

消谷善饥为中消,验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盖胃热则谷食易消,故令人善饥,胃火上炎,心血燥灼,而悬悬不宁也。

溲便频而膏浊不禁为下消。

经云∶肾脉微小为消瘅。

阴精衰少,故肾脉微小。

瘅者热也,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瘴。

景岳又言消瘴者,三消之总称也。

按张戴人云∶三消当从火断,观《内经》论消症不同,归之于火则一也。

河间论治三消大法,当泻心火,除胃热,补肾水。

又按《袖珍方》云∶消渴皆因肾水沽竭,心火燔盛,三焦猛烈,五脏干燥,由是消渴生焉。

观此诸论,则知清金、壮水二法,为治消症之大纲也。

景岳引内经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之条,言消有阴阳,不得尽称为火症。

此以示人当知病情之变幻耳。

勿执是说,而浪用热剂,则不致以火济火而杀人矣。

二冬二母散〔见小便不通。

〕泻白散〔见火。

〕多饮而渴不止,甚者舌上赤裂,急合二方,加减大剂治之。

宜加五味花粉〔生津。

〕生地玄参〔补水。

〕芦根汁〔降火。

〕生鸡子白〔除热。

〕甚者可加石膏、芩、连。

此清金、壮水、生津、除热之剂。

《总录》谓不能食而渴者,末传中满,勿过用寒凉泻火之药。

能食而渴者,必发脑疽,背痈。

故消渴病少愈,急宜用忍冬,少佐甘草熬膏,频饮预防,可免。

竹叶石膏汤〔见伤寒。

〕治消谷善饥,饮食昼夜无度。

〔经言∶善黄而瘦,火之故也。

〕大便硬少。

〔戴人所谓烈火石,则消为灰是也。

〕口渴饮水,〔阳明症本渴炊。

〕宜参前方加用之药。

〔嘉言云∶治中消病,当知急救金、水二脏,故须地、冬之品。

〕此方上、中、二消通可用之。

昔东垣以之治鬲消,洁古以之治中消,嘉言谓人参白虎汤,治火热伤其肺、胃,乃清热救渴之良剂也。

六味加知柏汤〔见火。

〕八仙长寿丸〔见虚劳。

〕溲溺频数,〔水虚火旺,逼迫膀胱下注故也。

〕膏浊不禁,烦渴引饮,〔肾水虚,故引饮自救。

〕甚者耳叶焦枯,〔耳为肾之外候。

〕二方通可加减用之。

问曰:三消症起于何因?(郑钦安医理真传)

问曰:三消症起于何因?(郑钦安医理真传)

问曰:三消症起于何因?(郑钦安医理真传)问曰:三消症起于何因?答曰: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

消者化之速,如风前之烛,易于化烬。

诸书称渴而多饮者为上消,为心包之火挟肝风而上刑于肺,肺金受克,不能资其化源,海枯水涸,不能上升,欲乞外水为援,故渴而多饮,古人用人参白虎汤以救之。

心包之火挟肝风而刑于胃,胃中风火相煽,食入犹如转轮,食而易饥,故为中消,以调胃承气汤治之。

心包之火挟肝风而搅动海水,肾气不能收摄,遂饮一溲二而为下消,以大剂麦味地黄汤治之。

此皆对症之方,法可遵从。

更有先天真火浮游于上,而成上消,浮游于中,而成中消,浮游于下,而成下消,即以辨阳虚诀辨之,法宜导龙归海,如潜阳、封髓二丹,或四逆、白通,皆可酌用。

查此病缘因风、火为本,厥阴风木在下,厥阴心包在上,风借火势,火借风威,澈上澈下,而消症从此生矣。

但治其火,火熄而风亦熄;治其风,风散而火亦亡。

推其至极,风即是气,气即是火,以一火字统之便了,即以一风字括之亦可。

风字宜活看,一年六气,即是六风,佛家以风轮主持大世界,人之一呼一吸,便是风,离风人即死,人活风犹鱼之活水,鱼离水顷刻即死,学者须知。

【阐释】此答首先阐明“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实即将消渴之病责之于肝,成为前所未有的本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

因厥阴肝木之风与心包之火,风火相煽,消化加速,故易饥易渴。

风火刑于肺则化源竭,故渴而多饮,为上消;风火刑于胃则化食如转轮,故食而易饥,为中消;风火刑于肾则不能收摄,故饮一溲二,为下消。

分别以人参白虎汤、调胃承气汤,及大剂麦味地黄汤治之,均属对症之方,是为正治。

至于真火浮游于上、中、下而成之三消症,则多阳虚症象,即不可囿于风火一说,而须用潜阳、封髓二丹,或白通、四逆一类方剂治之,始能取效。

此为郑氏的创见,特别值得重视。

因本病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基本一致,尿崩症亦具有本病的一些特点,其中实有不少阳虚型病例,而一般多用传统方法治之,故不见效。

消渴病(糖尿病)的“三消”辨证理论(附三个秘方)

消渴病(糖尿病)的“三消”辨证理论(附三个秘方)

消渴病(糖尿病)的“三消”辨证理论(附三个秘方)“消渴”(西医叫糖尿病),其名之深意,其名来意究竟?其名之骨肉为何?“二阳结谓之消。

”二阳指的是足阳明与手阳明,胃与大肠,等于是胃肠俱热,因热而致水失。

先有了水液之伤,自然就有了渴的问题,有水液之伤自然就还会涉及到气化问题。

渴,不光是口渴,这个渴涉及到的是整个水液运化的问题,司职水液运化的脾脏与肾脏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以及司管气化的肺。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虚症,其病因主要表现为素体阴亏、先天禀赋不足,引起其发病的外因则主要集中在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形体肥胖,外感六淫,过度疲劳等方面。

消渴证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三脏腑相互影响。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输布津液。

肺热受损,则津液不输,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口渴多饮,尿频尿多。

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

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

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口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合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下泄,随小便排出体外,则尿多微甜。

糖尿病临床上典型症状表现为尿多,食多,饮多,尿甜,总体是由于阴虚内热导致,证候表现多样,典型的有三个证候,即是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历代医家根据脏腑分布位置将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糖尿病迁延日久,脏腑功能必受损,进而影响脾肾的水液,及其他物质的运化而淤积身体内外产生多种病证。

各医家多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据此来进行辨证。

简单说:偏于多饮者为上消,偏于多食者为中消,偏于多尿者为下消。

在临床实践中三消症状的出现,一般有轻重缓急程度的不同,而以上、中、下三消的名称来进行分类,但三消之中,症状错综复杂,并没有明显界限,只是有所侧重。

总而言之,五志过激化火,心火上炎、燥热灼伤肺津,或心肾不交,水火不能交融,心火上炎,肾水不能上潮,病属上消;长期恣食肥甘及醇酒辛辣厚味,损伤脾胃,酿成内热,积热内蕴,而成中消;或因房事不节,劳逸失度,肾阴亏损,虚火上浮,精微下流,而成下消。

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

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
研究脾瘅的意义在于为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尤其为糖尿病前期的 诊疗提供思路和方法,防止病情向糖尿病的转化,从而达到“治未病” 的目的。
叶氏三消辨治规律总结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
阴虚燥热可影响五脏正常秩序, 五脏运行失常则“交互克伐”, 日久而成糖尿病,消渴的发展 又进一步使燥热阴亏更甚。
叶氏三消辨治规律总结
由“阴虚论”观三消证治心法
2、根本化源,由乎水土 叶天士认为“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在“阴虚论”中亦强调 “根本化源,由乎水土”,在三消辨治中尤其重视养胃阴及肾阴。
案1 脉左数,能食 六味加二冬、龟版、女贞、旱莲、川斛。
患者虽主要表现为能食,但叶氏以六味地黄丸治 之,以方测证可之本病系消渴日久,胃阴亏耗, 伤及肾阴。
《临证指南医案》辛开苦降法
“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
02 “苦寒能驱热除湿,辛通能开气泄浊”
03 “辛以开之,苦以降之”
由“阴虚论”观三消证治心法
4、强调预防,重视脾瘅
历代文献包括现今《中医内科学》教材都轻“脾瘅”而重“消渴”, 但“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内容,而消渴病(糖尿病)治疗的关键也 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脾瘅(现代可对应于 “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肥胖向其他疾病转化的 过渡阶段”等)。
阴气耗散
阴平阳秘
阴虚发热
五行乖违
叶天士关于阴虚发病的认识——五行乖违
阴虚火动,五乱俱施 金危木盛,土困水横 迭相为制,母子背违
叶天士阴虚治疗原则——却邪养正,平则守常
肝为相火,有泻无补
水为物元
肾为真水,有补无泻
阳动阴静,五行之机 递相济养,是为和平 根本化源,由乎水土
土为物母

“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消渴病三消用药规律“三消”之名始出于宋代。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消渴》中明确提出了“三消”的概念,并概括了上消、中消、下消各自的病变脏腑和主要临床表现:“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不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饮水而小便黄赤;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面黑而瘦。

”至此,后世医家多依此论,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部进行论治,从而形成了中医消渴病证治史上一大特色——“三消”分部论治。

本研究共收集自秦汉至民国时期医家治疗“三消”的方剂128首,其中上消方33首、中消方50首、下消方45首,以组方中使用的高频药物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三消”对比的研究方式,以探寻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不同主症在处方、用药、辨证论治方面的规律。

1 治疗“三消”高频药物比较(见表1)表1 治疗“三消”前10位高频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略)注:治疗“三消”的药物中甘草均为高频用药,无特殊意义,故不参加讨论由表1可知,在上消、中消、下消的组方中前10味的高频药物均包含了麦冬、生地黄、人参、茯苓4味药,表明古代医家以这4味药作为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基本用药。

石膏、黄芩是上消、中消共同的高频用药,表明上消与中消虽然症状不同,但存在相同的病机——热邪内扰,故均选用清热泻火药以清热。

其中石膏性大寒,归肺胃经,对上焦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而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既能泻火,又能燥湿,对中焦湿热疗效颇佳。

“三消”高频药物中也分别出现了各自的特别用药:上消中天花粉与葛根偏重清泻肺热以治疗口渴多饮;中消中瓜蒌与黄连着重泻中焦胃火以治疗多食善饥;下消中的山茱萸与桑螵蛸突出涩精止遗的功效以治疗小便频数。

由此表明,古代医家针对“三消”的不同主症,也形成了各型治疗的特色用药。

2 治疗“三消”药物之药性比较(见表2)表2 治疗“三消”药物之药性比较(略)由表2可见,在“三消“治疗中,其药物的应用均以寒性药物的应用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66.5%、62.3%和37.1%。

中医论三焦与三消

中医论三焦与三消

中医论三焦与三消三焦之说.始于《内经》.列为脏腑之一。

自g难经》侶三焦“有名而无形”之后•历代医家对其看法不一,争论至今,对其认识,尚未统一。

我们通过专题学习,领会到:①三焦之论.有狭义广义之分:②三焦之辨,有上下浅深之别:③三焦为于•少阳之经,胰为于•少阳之腑;④三消之证.在于胰腺功能之失常。

现简述之。

1三焦之论,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之三焦:为八腑之一.有形质(“有散膏半斤”、“脂膜如手大”).有功能,其相应的经络为于• 少阳三焦经,胰腺为其腑。

广义之三焦: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是人体胸腹腔内区域的划分,即上焦、中焦.下焦及其功能:心肺居于上焦,主司气血之敷布:牌胃肝胆居干中焦,主水谷精微的转运输布:肾膀胱居干下焦.主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是指三焦的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一个是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火系统。

前者“三焦气化是指水谷精气津液的生化、布敷、调节以及废料的排泄等整个代谢功能而言。

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泡,下焦如渎’•简做明了而形歛化地描述r三焦气化的全过程c ”后者“三焦属少阳相火。

是抬人身之阳气.它体现了生命的能源•根于命门,及于全身。

”主一身升降出入•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推动脏腑功能.将水谷精微化生为营、卫.气.血.牯、津.液,以敷布全身。

总之,广义三焦的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通行元气,运化水谷精微,通调全身水道。

三焦之辨.有上下浅深之别三焦部位的划分和所属脏腑:膈上胸中为上焦,包括心肺:膈下脐上腹部为中焦•包括肝、胆、脾、胰.胃:脐下腹部为下焦,包括肾(命门八小肠、大肠、膀胱. 女子胞(精室)。

三焦辨证:这是吴鞠通汲取部位三焦的概念•并追乎仲景,师于叶桂,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系统地阐述温病三焦辨证论治的一种方法,以描述温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

其部位与所屈脏腑,基木与三焦部位相同,惟将肝归于下焦,这是因为“肝肾两脏•精血同源”。

将温病后期病位较深,精血耗伤较重而出现的一系列病证归于“下焦肝肾” °有时亦将肠腑热结等病证归于中焦.这是因为以胃统肠之故。

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

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

三消的方药研究
04
叶天士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诊断方法的借鉴
叶天士提出的阴虚理论对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医生可以根据该理论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用药原则的启示
叶天士的用药原则和方法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使得医生在选择药物时更加精准、有效。
诊疗思路的拓展
叶天士的学术思想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xx年xx月xx日
《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
con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ts
目录
叶天士生平简介阴虚论三消论叶天士对现代医学的影响总结与展望
01
叶天士生平简介
1
生平事迹
2
3
叶天士生于清代,是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江南十四名医”之一。
他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医学教育,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后独立行医。
叶天士在医学上多有建树,涉猎内、外、妇、儿等多个领域,尤以治疗虚劳和消渴病著称。
枸菊地黄丸
由沙参、麦冬、贝母、甘草组成,具有养阴润燥的作用。
养阴清肺汤
由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组成,具有养阴润燥的作用。
沙参麦冬汤
03
三消论
禀赋不足,五脏虚弱
先天体质虚弱,五脏功能不健全,易导致阴虚体质,进而引发三消。
长期饮食不节制,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导致积热内蕴,消耗津液,进一步引发三消。
本书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在中医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来的中医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阴虚论和三消论的理论和实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深入研究
本书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明辨阴阳洞悉三消

明辨阴阳洞悉三消

明辨阴阳洞悉三消江苏省无锡市华源中医养生堂王晓雷主任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消渴之名。

首见于《内经》。

《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瘴。

”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

对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致病因素,也分别作了论述。

如《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篇说:“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并根据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癉”“消渴”“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本病研究又有进展。

《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

《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篇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

《卫生宝鉴》说:“夫消渴者……小便频数其色如浓油,上有浮膜,味甘甜如蜜。

”对于消渴的临床特点已有进一步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说:“其病变多发痈疽。

”《圣济总录·消渴门》也指出:“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变为痈疽。

”《河间六书·宣明论方·消渴总论》篇说:消渴一证,“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儒门事亲·刘河间三消论》篇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痹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

说明古代医家,对消渴的兼证,早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病的“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把本证分为上、中、下三消,如《证治准绳·消》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但在治疗上不宜绝对划分,因虽有三消之分,但其病机性质则一,均与肺、胃(脾)、肾有密切关系。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三消(含糖尿病)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三消(含糖尿病)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三消(含糖尿病)原创衡阳王东海罾事物语今天收录于话题#东海医话94个前贤医案赏析之三消(含糖尿病)王东海《王旭高医案》李稚龄阳亢阴亏,一水不能胜五火之气,燔灼而成三消,上渴,中饥,下则溲多。

形体消削,身常发热。

法当壮水以制亢阳:大生地、川连、麦冬、知母、五味子、茯苓、生甘草、生石膏、牡蛎、花粉。

又夫三消,火病也。

火能消水,一身津液皆干。

惟水可以胜火,大养其阴,大清其火,乃治本之图。

病由远行受,肾水内乏,当救生水之源:大生地、沙参、五味子、麦冬、牡蛎、西洋参、桑白皮、蛤壳、天冬。

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养阴清热法。

侯脾胃虚而有火,故善饥而能食;肝气盛,故又腹胀也。

甘寒益胃,甘温扶脾,苦辛酸以泄肝,兼而行之:玉竹、川石斛、麦冬、党参、冬术、白芍、吴萸、炒川连、茯苓、乌梅、橘饼。

按:肝脾(胃)同治法。

查脉沉细数而涩,血虚气郁,经事不来。

夫五志郁极,皆从火化。

饥而善食,小溲如脓,三消之渐。

然胸痛吐酸水,肝郁无疑:川连、麦冬、蛤壳、鲜楝树根皮(一两,洗)、建兰叶。

又服药后,大便之坚难者化溏粪而出,原得苦泄之功也。

然脉仍数涩,郁热日盛,脏阴日消。

舌红而碎,口渴消饮,血日干而火日炽。

头眩、目花、带下、皆阴虚阳亢之征。

当寓清泄于补正之中:川连、淡芩、黑山栀、大生地、当归、阿胶、川芎、白芍、建兰叶,大黄螫虫丸,早晚各服五丸。

渊按:建兰叶不香无用,徐灵胎论之矣。

又诸恙皆减。

内热未退,带下未止,经事未通。

仍从前法:川连、当归、洋参、白芍、女贞子、茯苓、麦冬、丹参、沙苑子、大生地。

又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

风消者,火盛而生风,渴饮而消水也。

先辈谓三消为火疾,久必发痈疽。

屡用凉血清火之药为此。

自六七月间足跗生疽之后,消症稍重。

其阴愈伤,其阳愈炽。

今胸中如燔,牙痛齿落,阳明之火为剧。

考阳明气血两燔者,叶氏每用玉女煎,姑仿之。

鲜生地、石膏、知母、元参、牛膝、大生地、天冬、川连、麦冬、茯苓、生甘草、枇杷叶。

中医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增效研究与探析一、“治肾为本,三消同治”是组方增效的主要治则消渴一证,古人在辩证上分为上、中、下三消,而有肺热、胃热和肾虚之别。

但在临证中发现三消症状往往交错出现,且不易区别,故三消分治,常不切实际。

现代名医xx指出:上中消之证为标象,其本在肾。

虽病因之中,上中焦热灼真阴,但治疗须以治肾为本,即补肾为主,兼理肺胃。

因此,治疗糖尿病,不论上中下消,均当以治肾为本,三消同治。

患者在中医初诊期间,一般早已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后,三消症状不明显,并常以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证型出现,故在辩证处理上只须以肾为本,辨清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若阴虚燥热者,则以养阴润燥论治;消渴既久,气血阴阳均已亏损时,应当气血阴阳并补,尤以注重益气扶阳、补肾养阴论治。

1、阴虚燥热型者,应以滋肾养阴,清热润燥治之患者初诊常见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疲乏消瘦、目涩、口干舌燥等症,也有肥胖或上述症状不典型者,舌质红或绛,苔黄或薄黄少津,脉弦数滑。

处方:黄芪30g,山药15-30g,生地黄20-30g,天冬12-15g,麦冬12-15g,知母10-12g,沙参12-20g,石斛15-30g,天花粉15-30g,黄芩10g,黄连6-10g,葛根15-20g。

方中黄芪、山药、生地黄、二冬益气补肾,养阴生津;知母清热滋肾,沙参、石斛益气生津止渴,天花粉生津止渴兼清肺胃之热,黄芩清肺热,黄连清胃热,葛根有升散之功,既能清热,又能使津液上升而止渴。

根据全国名医祝谌予的临床经验,在糖尿病处方中应用黄芪陪山药做对药,可提高降尿糖的功效。

若口渴多饮加乌梅;尿量频多且质浊如脂加生牡蛎、五倍子、山茱萸;大便燥结加郁李仁。

2、气阴两虚型者,应以益气扶阳,补肾养阴为治则许多糖尿病患者经长期西药治疗,或经中、西医反复用药,燥热现象基本控制,但实验室检查尿糖、血糖仍高于正常。

此类患者的多饮、善饥、多尿症不一定明显,但尚存有精神倦怠、四肢乏力、睡不安寐、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消渴病三消用药规律
“三消”之名始出于宋代。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消渴》中明确提出了“三消”的概念,并概括了上消、中消、下消各自的病变脏腑和主要临床表现:“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不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 胃也,多饮水而小便黄赤;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面黑而瘦。

”至此,后世医家多依此论,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部进行论治,从而形成了中医消渴病证治史上一大特色一一“三消”分部论治。

本研究共收集自秦汉至民国时期医家治疗“三消”的方剂128首, 其中上消方33首、中消方50首、下消方45首,以组方中使用的高频
药物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三消”对比的研究方式,以探寻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不同主症在处方、用药、辨证论治方面的规律。

1治疗“三消”高频药物比较
(见表1)表1治疗“三消”前10位高频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略)注:治疗“三消”的药物中甘草均为高频用药,无特殊意义,故不参加讨论
由表1可知,在上消、中消、下消的组方中前10味的高频药物均包
含了麦冬、生地黄、人参、茯苓4味药,表明古代医家以这4味药作为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基本用药。

石膏、黄芩是上消、中消共同的高频用药,表明上消与中消虽然症状不同,但存在相同的病机一一热邪内扰,故均选用清热泻火药以清热。

其中石膏性大寒,归肺胃经,对上焦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而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既能泻火,又能燥湿,对中焦湿热疗效颇佳。

“三消”高频药物中也分别出现了各自的特别用药:上消中天花
粉与葛根偏重清泻肺热以治疗口渴多饮;中消中瓜蒌与黄连着重泻中焦胃火以治疗多食善饥;下消中的山茱萸与桑螵蛸突出涩精止遗的功效以治疗小便频数。

由此表明,古代医家针对“三消”的不同主症,也形成了各型治疗的特色用药。

2治疗“三消”药物之药性比较
(见表2)表2治疗“三消”药物之药性比较(略)
由表2可见,在“三消“治疗中,其药物的应用均以寒性药物的应用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66.5%、62.3%和37.1%。

在下消的治疗中未涉及凉性药物,而是增加了热性药物,其应用比例为4.9%;在上消以及中消的治疗用药中均未涉及热性药物。

与此同时,下消用药中温性药物的应用亦较上消、中消使用频率高,占32.5%。

上述数据表明,上消及中消的病性以热为主,而下消的病性以寒居多,体现了不同的病机特点和治疗趋势。

3治疗“三消”药物之药味比较
(见表3)表3治疗“三消”药物之药味比较(略)
表3数据表明,甘味是治疗“三消”的共同药味。

甘味药多质润,善于生津滋燥,与不同药性的药物相配伍,显示出多种治疗效果:与寒性药物组合为甘寒性味,具有清热、生津之功效,如生地黄、天花粉、淡竹叶之类;与温性药物组合成甘温性味,其温补之功效大增,如当归、白术、黄芪之类。

这表明,甘味药既是针对消渴病治疗的主要用药;也是针对上、中、下三消不同的病机配伍组合的中心药味。

苦味药在“三消”的治疗中都有涉及,但在上消与中消的治疗中应用较多。

苦味药虽具有燥湿的作用,但与其它药味相合成酸苦、甘苦,其泄火存阴的功效也特别突出。

古代医家即是巧妙地利用了苦味药的这一作用特点,对“三消”中既有热证、又有湿证的消渴患者,运用白芍、天花粉、生地黄、天冬等苦甘寒、苦酸寒之品以清热泄火、养阴生津。

辛味药在“三消”的治疗中均有应用,其使用频率基本相当。

辛味药与其它性味相伍,组合成辛甘、辛咸、辛苦、辛温、辛寒之类,在“三消”的治疗中发挥了其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针对“三消” 中瘀血这一共同病机起了比较重要的辅助作用。

此外,在“三消”高频用药的药味中,咸味、涩味在中消与下消的治疗中均有不同比例的应用,尤以咸味在下消中的应用频率较高。

咸味可入肾,与甘味、涩味相伍配成咸涩、甘咸之品,可补肾助阳、固精涩尿,对肾阳不足所致的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腰膝冷痛、精神疲乏等具有较好的疗效。

如《太平圣惠方》中的“鹿茸丸”以及《圣济总录》中的“肉苁蓉丸”,即
是应用鹿茸、肉苁蓉、桑螵蛸、牡蛎等甘咸温之品作为君药,治疗下消所见的气虚羸瘦、四肢无力、小便色白、滑数不禁等症。

4治疗“三消”药物之归经比较
(见表4)表4治疗“三消”药物之归经比较(略)
表4显示,治疗“三消”的药物归经几乎涉及了所有脏腑,仅是频
率高低的不同。

表明不论上消、中消、下消,均是病位广泛、涉及多个脏腑的症候群。

古人为方便临床辨证用药,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分型作
为辨证论治的指归。

其中,治疗上消的药物归经以肺、心经药为主,
其次是胃经;治疗中消的药物归经以脾、胃经药为主,其次是肺经,再次是肾经;而下消中的高频药物归经以肾经最多,肝经其次,肺经第三。

这表明,古代医家论治“三消”时,并非单纯按上、中、下分部治疗,而是采取兼顾的原则,只是在“三消”的处方、用药中有所侧重而已。

正如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三消》中有关“三消”治则的精辟概括:“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5治疗“三消”药物之功效比较
(见表5)表5治疗“三消”药物之功效比较(略)
古代医家在“三消”的治疗中,除米取整体治疗的原则外,在选药方面确有偏颇。

如表5所示,在上消的高频药物中,具有清热功效的药
物最多,包括黄芩、黄连、黄柏、石膏、葛根、天花粉、淡竹叶、生地黄、天冬9味药,占全部功效的42.9%;其次是生津类,包括葛根、
天花粉、淡竹叶、生地黄、天冬、五味子、乌梅7味,占全部功效的33.3%;而益气、养血、化痰药是上消治则的重要补充。

因此,古代医家治疗上消的原则以清热生津为主,佐以益气养血。

在中消的高频用药中仍是以清热、养阴药占主导地位,但药物的选择与上消相比存在差异。

如治疗中消清热药物常用柴胡、梔子、泽泻、土瓜根等以引热下行;养阴生津药物多选山药、人参、白术等健益脾气药,以达养阴生津的目的。

此外,在中消的治疗组方中,常配伍枳壳、木香、藿香、鸡内金等调理中焦脾胃的气机。

下消的治疗与上消、中消存在明显的不同。

治疗原则以补益肝肾、助阳生津为主,佐以清热化痰。

药物常选磁石、鹿茸、肉桂、熟地黄、山茱萸、杜仲等养肾阴、补肾阳,配伍酸涩质重之品如龙骨、牡蛎共同治疗下消中常见的小便频数、白浊等症。

生津类药物中除选用生地黄、麦冬“三消”生津的共同药物外,尤偏五味子、玄参、人参3味, 概五味子、玄参酸咸入肾,人参大补元气,加之配伍附子、肉桂补火助阳类药物达到生津的目的。

正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推崇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此外,在下消的治疗中也应用了部分清热药物,但其清热药物不同于上消、中消中选用的苦寒之品,而是选用了淡寒或微寒的药物,如地骨皮、泽泻、牡丹皮以泻下焦虚火、清肾经伏热。

因此,古代医家对下消的治疗总以补肾固涩、助阳生津为治,佐以清热化痰。

6小结
通过对上、中、下三消组方中高频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上消以火热内扰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表现为口渴喜饮、咽干舌燥、乏力等症,治疗以清热润肺、除烦止渴、益气养阴为主要治法,方剂常选“桑白皮散”、“二冬苓车汤”、“生津四物汤”等;②中消以湿热内阻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多表现为口渴、善饥、口中粘腻、脘腹胀满、小便黄赤等,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散滞为主,常用方剂为“顺气散”、“生津甘露汤”、“天门冬丸”等;③ 下消的病机是气血阴阳不调,脏腑虚弱,临床表现多见虚乏无力、四肢羸瘦、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白浊等,治疗以温补五脏、滋阴助阳、调和气血为主,常用方剂为“茱萸黄芪丸”、“茯苓丸”、“茴香散”、“胡桃丸”、“阿胶汤”等。

这种“三消”分部的辨治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消渴病(糖尿病)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