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组方用药规律探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12-02
作者简介:蒋燕(1963-),女,宁夏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名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赵绍琴组方用药规律探奥
蒋 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 要:结合临床病证,主要从用药轻灵、善用风药、善用升降散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著名中医赵绍琴教授的
组方用药规律。

运用营血辨证的方法辨证治疗疑难病如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用药在凉血化瘀的基础上,加风药荆芥、防风、白芷、苏叶、独活等疏调气机,透邪外出。

重点论述了风药的使用,指出给邪出路,宣展气机,疏调三焦是赵教授临床用药最显著的特点。

关键词:宣畅气机;用药特点;赵绍琴;名老中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4)02-0096-03 赵绍琴教授出生于世医之家,并且从师于京都名医瞿文楼、韩一斋、汪逢春等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京都名医传人。

他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温病学专家。

临床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

临证处方用药少,药量轻,配伍严密,效果明显。

在组方用药方面,选
药精当、用药轻灵、透泄并举、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和升降合用。

用药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善用风药,疏调气机,给邪出路。

方剂常用升降散。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赵教授的临床用药规律。

1 用药轻灵
赵教授临床处方以轻灵擅长,用药简练,味少量
轻。

处方一般不过七八味药,少则三四味,很少超出十几味[1]。

用药多为价廉的常用药,看似平常,却恰到好处。

可见药不在贵,用之宜当。

取效的关键在药中病机。

赵教授临床看病举重若轻,清淡处见神奇,简练里收效果。

2 善用风药
赵教授临床最显著的用药特色是善用风药。

所谓风药,皆具辛味,性平或温,质轻气清,具有疏解宣透作用,属于传统的解表药。

如荆芥、防风、苏叶、苏梗、白芷、独活、蝉蜕、柴胡、升麻、葛根、牛蒡子、蔓荆子、藁本、羌活、薄荷、豆豉等。

对这些药物的应用范围极广,远远超出了传统中药解表药的应用范围。

除了解除表邪外,还有许多独特的作用。

彭建中等[1]
总结为疏解肺卫、透邪外出、疏调气机、解郁疏肝、升阳止泻、发散火郁、胜湿消肿、宣肺利水通淋、宣阳、透热转气、疏通经络、利咽喉、止瘙痒、行药力等。

211 疏解肺卫透热转气宣畅气机 不论温病,还
是内伤诸病,只要有腠理闭郁,皆可用风药疏解肺卫,也就是疏泄腠理、调和卫分。

温病主要包括温热病、湿温病、温毒等。

温病的辨证纲领为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

赵教授治疗温病灵活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临床用药不管病邪在卫、气、营、血或上焦、中焦、下焦等哪个部位,均用风药。

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都用风药透邪外出。

对温病卫分证的治疗,用辛凉疏卫法[2],轻宣、疏卫、清解。

以辛开其郁,以凉泄其热,用辛散药以疏散卫分之风邪,配清凉药以解温热之郁热。

疏解多用前胡、薄荷、豆豉、炒牛蒡子等,轻清灵动,如吴鞠通所言“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卫分证将向气分过度时
用苦宣折热法[2],用栀子皮宣解疏卫、能泄邪热;淡豆豉解除表邪、宣郁化湿。

气分证用辛寒清气法,用白虎汤透热达表。

营分证用清营养阴、透热转气法,清营养阴之中酌情加入轻清透泄之风药,以宣畅气机,透泄营热出气分而解。

温邪已入血分用凉血散瘀、透热转气法[2],赵教授强调指出叶天士的“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散血就是活血祛瘀、疏调气机。

凉血的同时顾及透热转气,兼用风药宣解,透血分之邪外出,以利气机通畅。

赵教授灵活运用卫气营血辨证,从营血辨证治疗疑难病证,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肾病。

为我们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对湿温病的治疗以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风药胜湿为主。

赵教授提出[2]:“不论上焦湿温、中焦湿温还是下焦湿温,其治疗都应注意宣畅三焦气机,三焦通畅,则湿有去路,湿去则热不能独存。

”“必须耐心轻宣疏透,分消走泄,以调气机、畅三焦为务”。

湿热在上焦,化肺气、宣郁化湿,肺开湿宣、热随湿去;有芳香宣化、芳香疏解、轻扬宣解。

宣肺多用风药前胡、杏仁、大豆卷、炒山栀、苏叶、白芷等。

湿热在中上两焦,用芳香化浊、宣肃疏化、轻宣清化法;风药用前胡、杏仁、豆豉、山栀、薄荷、枇杷叶等宣阳化湿、宣肺肃降。

湿在中焦,运脾气、调畅气机,用辛开苦降法;用风药化湿通阳,如杏仁、白芷、白豆蔻仁、苏叶、苏梗等;湿热在下焦,宣化通腹,“虽是下焦之病但也需视三焦与肺的功能,不可单独攻泄、利尿。

”风药用杏仁、枇杷叶开宣肺气,疏利三焦,透邪外出。

治疗温毒注意透邪败毒、发散火郁,早期用药以宣透散风为主,多用薄荷、前胡、荆芥、防风、白芷、蝉蜕、连翘、豆豉、杏仁等。

·
69·第31卷 第2期2004年2月 辽 宁 中 医 杂 志LIAONINGJOURNA L OF TRADITIONA L CHINESE ME DICINE
V ol.31 N o.2
Feb.,2004
对外感多用前胡、薄荷、炒牛蒡子、杏仁等。

对内伤杂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亦配用辛味的风药来疏调气机,开腠理,给邪出路。

举例如下[1]:失音:声带息肉用苏叶、前胡、杏仁等开宣肺气、散寒解郁;癔病性失音用柴胡、苏叶、苏梗、蝉蜕等宣肺散郁;急性喉炎用藿香、佩兰、苏叶、淡豆鼓、杏仁、槟榔等宣肺利窍、开上焦气机;慢性喉炎引起的用前胡、苏叶等宣肺通窍利咽、调畅气机。

头痛:用荆芥、防风、藁本、白芷、蔓荆子、柴胡等辛香开郁、风能胜湿、疏调三焦。

良性甲状腺囊肿:用桔梗、牛蒡子、白芷、防风、杏仁等调畅气机。

皮肤瘙痒:用荆芥炭、防风、白芷、独活等风药疏散止痒、调和腠理。

喘逆: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胸腔积液引起的用苏叶、苏梗、前胡、杏仁或加荆芥、防风等疏调三焦。

经期发热:用柴胡、荆芥炭、防风等疏调气机。

崩漏:用荆芥炭、蝉蜕等宣畅三焦气机、止血。

闭经:用柴胡、防风、蝉蜕等调理气机。

头汗:更年期综合征用柴胡、蝉蜕等疏肝解郁。

脱发:脂溢性皮炎引起的用荆芥、防风、白芷、蝉蜕等疏调气机。

习惯性便秘:用防风、槟榔等调畅气机、开上窍以通下窍。

呕吐:中暑引起的用苏梗、白芷、香薷等芳香宣化止呕。

鼻息肉:用辛夷、苍耳子、白芷、防风等宣肺、开郁、通窍。

肥厚性鼻炎:用辛夷、苍耳子、白芷、前胡、苏叶、苏子、牛蒡子、杏仁等宣肺通窍。

212 胜湿消肿利水通淋透邪外出 风能胜湿,疏调气机。

风药既能治湿又给湿邪出路,透邪外出。

赵教授使用风药得心应手,特别是下焦肝肾之病如各种肾病的用药,除用凉血化瘀外,必用风药。

凉血化瘀用丹参、茜草、地榆、赤芍、槐花等;疏风胜湿、疏调三焦用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独活等风药,透邪外出。

这是赵教授临床治疗肾系疾病(包括慢性肾炎、慢性肾衰、尿毒症)的最显著的特点。

风药入肺,宣肺利水。

这是由于肺为华盖,位置最高,为水之上源,且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肺开湿宣则水道通利,湿从小便而去;肺气宣发则湿浊可散,所谓气化则湿化,气行则湿亦行也[2]。

开肺气正是“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法。

除了湿温病,内伤杂病中的水肿、关格、腰痛、淋证、遗尿、尿血、尿浊、痹证等病证,他都酌加风药。

举例如下[1]:水肿、肾病综合征用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独活等;慢性肾功能不全、双肾萎缩用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独活等;急性肾小球肾炎用荆芥、防风、前胡、杏仁等;糖尿病肾病用荆芥炭、防风、白芷、苏叶、槟榔等止血、疏调气机、透邪外出;关格:尿毒症用荆芥或荆芥炭、防风、白芷、苏叶或独活等疏风胜湿、疏调三焦;腰痛:慢性肾小球肾炎用荆芥、防风、白芷、独活或加苏叶、槟榔等疏风化湿、疏调三焦;淋证:由泌尿系感染或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用前胡、苏叶、防风、荆芥炭、独活、白芷等胜湿开郁、调畅气机、利尿通淋;遗尿:由肾盂积水引起的用前胡、苏叶、防风、荆芥、白芷、独活、蝉蜕、杏仁等;尿失禁用荆芥、防风、柴胡等宣肺胜湿、疏利三焦;尿血:由膀胱癌引起的用荆芥炭、杏仁、柴胡、蝉蜕等;狼疮性肾炎用荆芥炭、防风、白芷、苏叶等; IgA肾病用荆芥炭、防风、柴胡等宣郁化湿、疏调气机;尿浊:由运动性蛋白尿引起的用荆芥、防风、白芷、独活等疏调气机;痹证:干燥综合征引起的用荆芥、防风、柴胡等疏风通络;白 :荆芥、防风、白芷等引血分伏热外出。

213 升宣阳气疏肝解郁发散火郁 风药轻清上浮,具升发之功,善于升发脾胃之清阳,而健脾止泻;升发肝木之气,而疏肝解郁;升发胸中之阳气,而宣布胸阳。

宣郁疏散,而治各种火郁之证。

治疗火郁之证,多用栀子豉汤和升降散。

赵教授临床用药举例如下[1]:泄泻:由过敏性肠炎引起的用荆芥炭、防风、蝉蜕等疏调肝脾;痢疾:妊娠菌痢用葛根、升麻、苏梗等升阳止痢;急性菌痢用苏叶、葛根、桂枝、香薷等达邪出表;慢性菌痢用葛根、升麻、防风等升阳明清气;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用白芷、防风、苏叶等胜湿升阳健脾、疏肝止痛;腹痛: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用柴胡、荆芥炭、防风、杏仁等疏肝解郁;胁痛:慢性肝炎引起的用苏子、苏梗、杏仁等疏风胜湿、疏肝通络;心悸: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用苏叶、苏梗、前胡等风药;冠心病用苏子、苏叶、杏仁等。

用风药以疏调三焦、宣畅气机;胸痛:由冠心病引起的用荆芥、防风、杏仁等疏调气机;嗜睡:用蝉蜕、前胡、苏叶、防风等宣展肺气;多发性子宫肌瘤:用荆芥炭、防风等宣畅阳气;少年白发用荆芥、防风、白芷等升发清阳、引药上行;阳萎:由性功能障碍引起的用柴胡、苏梗、藿梗、独活等;前列腺炎用蝉蜕、荆芥、防风等宣畅阳气;腹部漏疮用荆芥、防风、白芷等疏风胜湿、运化脾阳;面部扁平疣用荆芥、防风、白正等调气疏郁。

3 善用升降散
清·杨栗山非常重视升降散,所著《伤寒瘟疫条辨》[3],对瘟疫的致病原因、特点、治法、方药均有创建,尤其是提出了有效治疗瘟疫的15个药方,活人无数,并且强调升降散的重要性,称其为治疗瘟疫15方的总方。

赵教授极为推崇升降散,临床用药广泛应用升降散,不仅用本方原方或加减治疗温热病、瘟疫,还用于内科杂病和疑难重症。

例如化脓性扁桃腺炎、发烧、流行性腮腺炎、大头瘟(颜面丹毒)、烂喉丹痧(猩红热)、温毒(急性颌下淋巴结炎)、高热昏迷(流行性感冒)、胁痛、头痛、心悸、胸痛、嗜睡、耳聋、失眠、癫痫、振颤、发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鼓胀(肝硬化)、转移性肝癌、阳萎(前列腺炎)、阳强(前列腺炎)、遗尿(肾盂肾炎)、尿血(膀胱癌)、经期发热、崩漏、闭经、头汗、眩晕、习惯性便秘、泄泻(过敏性肠炎)、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癔病性失音等病证都用升降散加减治疗[1]。

尽管病证各异,但是其所治病证的病机主要是火热内郁、气机失调。

升降散具有升清降浊、宣郁散热、泄火化瘀的作用,重在宣畅气机,气机宣畅,内郁之火自能外散[2]。

·
7
9
·
2期蒋 燕:赵绍琴教授组方用药规律
收稿日期:2003-10-20
作者简介:肖相如(1958-),男,湖北仙桃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肾病防治与伤寒论研究。

肾性骨病的治疗经验
肖相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 要:肾性骨病的病机为正虚邪实。

正虚有肾虚髓亏,骨失所养,肝虚筋弱,脾虚肌肉萎弱等;邪实与浊瘀互结,风寒侵袭相关。

其治疗扶正应以补肾壮骨为主,兼顾肝脾;祛邪则可随机使用化浊祛瘀,散寒通络,清利湿热等。

关键词:慢性肾衰;肾性骨病;治疗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9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4)02-0098-02
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 2trophy ),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CRF )时出现的各种临床骨病和钙磷代谢紊乱。

早在1883年就发现了CRF 患者存在一系列骨骼系统的病变,但直到1943年才正式命名为肾性骨营养不良。

本病为CRF 的常见并发症,所有的病人都有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存在,只是早期临床表现隐蔽,随着CRF 治疗的进展,生存期的延长,肾性骨营养不良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而日益受到重视。

1 病因病机
中医虽然没有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记载,但对肾与骨的关系却早有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肾生骨髓”;《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说肾“其充在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说“肾主身之骨髓”。

认为骨由肾所主,肾精充沛,骨得所养,其生长发育和功能才能正常,所以肾性骨营养不良也主要与中医的肾相关,其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都应以肾为主。

除肾以外,本病还与肝和脾相关。

肝主筋,主藏血,筋束骨,筋骨相连;脾主肌肉四肢,主运化,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骨肉不分。

骨的生长发育和运动机能还需气血的滋养,筋、肉的协助。

若肝脾虚弱,筋弱肉萎,则易导致骨折和运动障碍。

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肾虚不能主骨,肾虚精亏,骨髓空虚,骨失所养,则会出现骨骼软弱、变形、生长发育迟缓;肝虚血亏,血不营筋,筋不束骨,则易导致骨折和运动障碍。

脾肾虚弱,骨肉失养:肾虚骨弱加上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则后天无以滋养先天,骨弱更甚;脾虚肌肉失养,则骨肉萎弱,易导致骨病发生。

火郁当发,治当宣郁清热。

宣郁的方法,是遵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的“火郁发之”,使郁开,给热出路,使热有外达之路而散。

王冰注释为:“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就是此意。

张景岳解释得更清楚,他指出:“发,发越也”,“故当因其势而解,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揭其被,皆谓之发”。

升降散治疗瘟疫,就是采用“升之,散之,扬之”的方法。

瘟疫是怫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若不用辛凉解散,则邪热不得外泄;无宣郁开闭之力,气机闭塞不通,内郁之热无外达之路,郁热益炽。

瘟疫热毒至深,表里俱实,若纯用燥热,则伤阴助热,热势更盛。

应当辛凉宣透、寒温并用。

辛微温以开郁,苦寒以清热,郁开热透则病愈。

升降散方中用僵蚕辛苦气薄,清热解郁:蝉蜕甘寒,开宣肺窍,凉散风热,透热解郁;姜黄苦辛而温,行气散郁;大黄苦寒清热泄火解毒。

其中大黄、蝉蜕寒凉,姜黄温热,相互牵制,相得益彰。

清·杨栗山认为[3]由于瘟疫火毒内盛,用药应该辛凉复以苦寒,故瘟疫初期治疗的重要环节是辛凉宣透。

他说“河间双解散、三黄石膏汤俱用麻黄,仍是牵引叔和伏寒暴寒之说,盖瘟疫热郁自里达表,亦宜解
散,但以辛凉为妙”。

这四味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辛凉透达,体现了中医在瘟疫治疗中重视辛凉宣透的思想。

4 小 结
著名中医赵绍琴教授医术精湛,在当代中医界独树一帜。

本文结合临床病证,主要从用药轻灵、善用风药、善用升降散三个方面介绍了他的用药特点。

赵教授在治疗发热性疾病、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时,灵活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特别是营血辨证的方法治疗疑难病如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在凉血化瘀的基础上,加风药荆芥、防风、白芷、苏叶、独活等。

用风药和升降散都是为了宣畅气机、透邪外出。

用风药透泄,给邪出路,宣展气机,疏调三焦是赵教授临床用药最显著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彭建中,杨连柱.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
[2] 赵绍琴.温病浅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 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编辑:覃 芳
·
89·第31卷 第2期2004年2月 辽 宁 中 医 杂 志LIAONINGJOURNA L OF TRADITIONA L CHINESE ME DICINE
V ol.31 N o.2
Feb.,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