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2《4.3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2《4.3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2《4.3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能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右手定则知道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重温实验,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收集证据。

寻求中介,归纳规律。

实验验证,评估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家对规律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2.体验楞次定律实验探究过程,提高分析,归纳,概述及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解楞次定律,初度掌握使用楞次定律的步骤。

2•通过知识应用,学会应用右手定则。

难点:1•理解楞次定律。

2.理解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反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如何判断?多媒体展示实验4.2-2各种感应电流产生情形。

(教师)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现象,猜想。

----- 磁通量的变化和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方向有关。

(二)新课教学」、实验:探究感应电流方向遵循的规律(教师)问题1•利用4.2-2实验探究感应电流我们因该注意先知道哪些?----- 首先要弄清楚线圈导线的绕行方向,电流方向,指针摆动方向与电流表红黑接线柱的关系。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利用“中介” ------- “感应电流的磁场”来表述这种关系。

(教师)根据实验记录填写下表感应电流方向原磁场方向磁通量变化增加 增加减少减少逆时针(俯视) 顺时针(俯视)顺时针(俯视)逆时针(俯视)感应电流磁场 方向向上向下向下向上t相对运动情况向下 向上 向下向上$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 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教师):问题 1由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当线圈中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有助 于磁通的增加还是阻碍了磁通的增加?问题2:由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当线圈中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有助于磁通的减少还是阻碍了磁通的减少? (学生):自主回答。

楞次定律 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   教学设计

§4.3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楞次定律位于人教版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3节,是在探究了“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法则,为之后“互感和自感”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所以它是第四章的教学重点。

但是“楞次定律”理论非常抽象、概括性强, 涉及物理量多、关系复杂,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它也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与分析得出楞次定律的内容,并体会“阻碍”二字的含义;2.能理解并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验证规律;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接参与,体验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感受科学家对规律探究过程的严肃认真和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研的热情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楞次定律的实验探究和结果分析。

难点:1.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与原磁场之间的关系;2.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实验演示、分组实验、观察分析、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

【教学器材】多媒体平台、条形磁铁、楞次环、干电池、灵敏电流计、线圈、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二极管、楞次管。

【教学过程】展示火箭构造。

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铝环就可以带动火箭飞图2________________极。

实验现象:排斥。

提出问题:观察表格,请简要归纳这四组实验现象所呈提出问题:方向在本质上可能与谁有关?提示学生:“螺线管实验”和“楞次环实验”有一个共同之处——都产生了感应电流,提出问题:1.观察每组图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原磁场的方向:当原磁通量增加时,两者什么关系?当原磁通量减少时,两者什么关系?2.感应电流的磁场对原磁通量的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点拨:由此我们得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介绍:大线圈上端接入了红、蓝两个并联的二极管,(出示条形磁铁)我们知道红色表示N极,蓝色表示S极,这个制作非常简单的“磁场方向显示仪”就具备这个功能——红灯亮表示这一端为N极,蓝灯亮表示这一端为S极。

教学设计14:4.3楞次定律

教学设计14:4.3楞次定律

4.3楞次定律一、前期分析1.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电磁感应这一章是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而楞次定律又是电磁感应这一章的重点内容。

通过探究,正确理解楞次定律既可以加强对电与磁关系的理解,又是分析电磁学综合问题的基础。

因此楞次定律在本章乃至整个高中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是三维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教材,我特将三维目标设置如下,三者环环相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楞次定律;观察实验,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楞次定律的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楞次定律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交流合作的精神与意识,感受科技的无限神奇。

2.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场的基础知识,以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和右手螺旋定则等,并且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学习楞次定律时还有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楞次定律;如何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二、教学用具开闭环实验装置、条形磁铁、两块相同强磁铁、塑料管、铝管、灵敏电流计、螺线管、导线三、教学方法教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式讲授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比较法四、教学过程1.回顾旧知,猜想假设问题1: 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回顾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明确磁通量的变化是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引导学生作出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有关的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验证猜想教师拿出灵敏电流计、螺线管和导线组成的闭合回路,将条形磁铁的N极向下,分别将它插入、拔出螺线管,提醒学生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再将条形磁铁的S极向下,重复刚才的实验。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热情。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优秀3篇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优秀3篇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优秀3篇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该页是勤劳的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优秀3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楞次定律,会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懂得物理学习需要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习惯,增强对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楞次定律,进一步认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楞次定律。

难点:会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探究实验——归纳总结——实验验证——知识反馈。

1、提出问题我把条形磁铁插入螺线管,从螺线管中拔出时,在这两个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方向是否相同?是否有规律?2、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1)首先指导学生:用一节干电池和灵敏电流计,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与电流流向关系2)再用实验要用的,观察螺线管的饶向3)设计探究实验:用螺线管、条形磁铁和灵敏电流计。

分别将磁铁的N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将磁铁的S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观察指针偏转并在设计的表格中记入3、归纳总结1)学生四人一组相互交流、分析、讨论,根据记入的结果用较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组的结论。

学生的能力很强总结结论有如下几种: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感应电流在回路中产生的磁通量总是反抗(或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3)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或阻碍)引起它的哪个原因。

2)教师对楞次定律内容及理解作解释物理学家楞次(1804—1865)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在1834年得到结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1)准确把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①阻碍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吗?不一定!增反减同②阻碍是阻止吗?(否,只是使磁通量的变化慢些)2)那么,怎样理解楞次定律呢?理解(一)谁起阻碍作用——感应磁场;阻碍的是什么——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怎样阻碍——增反减同;阻碍的结果怎样——减缓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理解(二)当磁铁插入线圈时,磁铁的磁极和线圈的磁极是同名相对,还是异名相对?当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时,磁铁的磁极和线圈的磁极是同名相对,还是异名相对4、实验验证一般情况下,到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就结束了,我却在这里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验证实验:用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两个线圈、灵敏电流计来验证探究得到的结论。

人教版 高二物理选修3-2《4-3 楞次定律》教学说课

人教版  高二物理选修3-2《4-3 楞次定律》教学说课

精心整理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4-3楞次定律》教案:一.教材分析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一个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一个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二者前后关联,映衬了电磁感应现象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这一事物本身属性的一个放映,客观存在且发展变化。

既然是放映事物本质的规律,在物理3、4、5、1、2、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4、5、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1、a)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b)通过实验过程的回放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感受“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

c)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比较,进一步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仍能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2、过程与方法a)观察实验,体验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存在方向问题。

b)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方案,并动手实验操作。

c)关注实验现象的个性,找出实验现象的共性,并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哲学思考:能够用因果关系和矛盾论的辨正观点认识楞次定律;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楞次定律探究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难点: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与原来磁场之间的关系。

定律内容表述中阻碍二字的理解。

五.设计思想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设计,营造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广开言路,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六.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引发学生猜想与假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师: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

高中物理 4.3《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

高中物理 4.3《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与交流讨论获知楞次定律2.能够利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3.较全面理解楞次定律的物理意义,从而进一步理解“磁生电〞重点:理解楞次定律并能利用其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难点:对楞次定律“阻碍〞的理解教学设计一、复习与引入1.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2. 你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吗?如何判断其方向呢?二、新课教学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实验:⒈学生实验一、探索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通入电流方向的关系结论:“+〞进右偏;“—〞进左偏⒉学生实验二、探索“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关系〞。

⑴根据图中条形磁铁N、S极插入或拔出时的电流计的偏转方向的实验结果,标出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⑵分析产生过程:ⅠN极插入螺线管时:①穿过螺线管内部的原磁场的磁感线方向:②穿过螺线管内部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③由安培定那么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是:④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关系:ⅡS极插入螺线管时:①穿过螺线管内部的原磁场的磁感线方向:②穿过螺线管内部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③由安培定那么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是:④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关系:ⅢN极拔出螺线管时:①穿过螺线管内部的原磁场的磁感线方向:②穿过螺线管内部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③由安培定那么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是:④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关系:ⅣS极拔出螺线管时:①穿过螺线管内部的原磁场的磁感线方向:②穿过螺线管内部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③由安培定那么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是:④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关系:⑶各实验小组分析归纳:当原磁场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方向相反;当原磁场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方向相同。

⑷各实验小组交流,探讨所得结果的共同点得出结论:“增—反;减—同〞⑸引导学生讨论:在上述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对于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起着什么作用呢?从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间的方向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角度看是顺应还是阻碍?观看flash动画: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概括总结:㈠楞次定律:⒈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⒉理解:⑴阻碍不是阻止⑵通过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理解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学生思考并回答“磁生电〞的本质是什么?各小组进行“思考与讨论〞学生自学解决例题1引导学生总结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方法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为那一部分电路;②确定原磁场的方向;③确定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情况;④根据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磁场的方向;⑤由安培定那么判定感应电流方向各小组讨论学习例题2讲解例题2各小组进行“思考与讨论〞〔提示学生与左手定那么应用的场景作对比〕㈡右手定那么⒈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的运动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高中物理 第四章第三节 楞次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2

高中物理 第四章第三节 楞次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2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高中物理第四章第三节楞次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课前复习1、安培定则。

2、磁通量的概念。

新课学习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不同的描述方法。

2.掌握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

3.会用右手定则及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右手定则的应用。

难点:用楞次定律解答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一、实验探究某同学根据条形磁铁插入、拔出螺线管实验得到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下图所示:二、实验结论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注:1、对“阻碍”的理解:①谁在阻碍?感应电流的磁场。

②阻碍什么?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③如何阻碍?原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其相反,原磁通量减小,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其相同。

(增反减同)④能否阻止?不能阻止。

2、楞次定律有两层含义:①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②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它们的相对运动。

三、右手定则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判断有特殊的方向:右图所示,当导体棒ab以速度υ向右运动时,利用楞次定律判断abcd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则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四指电流拇指动,磁感线要穿掌心)四、楞次定律的应用例1:右图所示,两同心金属圆环,使内环A通以顺时针方向电流,现使其电流增大,则在大环B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若减小电流呢?⑴由安培定则A环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向里⑵穿过大环B的磁通量增大⑶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向外⑷由安培定则得外环B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同理当电流减小时,外环B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例2:右图所示,在长直流导线附近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线圈与导线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

教学设计2:4.3楞次定律

教学设计2:4.3楞次定律

3 楞次定律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楞次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教学大纲要求为Ⅱ级,为较高要求层次。

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密切联系,在电磁学部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电磁感应不仅是电场和磁场的综合和扩展,也是学习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学生应会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2.解析:楞次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过渡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电流方向等),关系复杂,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二是规律比较隐蔽,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

因此,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成为本章的难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楞次定律,并对定律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在探究楞次定律后,通过应用楞次定律进行有关判断,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顺利突破这一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2)通过实验过程的回放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感受“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

(3)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比较,进一步体会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仍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1)体验楞次定律实验探究过程。

(2)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概括、表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体现我校自主互助学习型课题的理念。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楞次定律”其理论的抽象性和知识的复杂性比前面知识高了一个层次.前面学习的“电场”和“磁场”只局限于从“静态场”方面考虑,而“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变化的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动态场”,“由静到动”是一个大的飞跃,学生要难理解得多。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教案设计 4.3《楞次定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教案设计 4.3《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2)掌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3)了解平均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动势的即时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推理论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研究问题,渗透物理思想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总结实验得出楞次定律及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难点对演示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楞次定律。

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的步骤。

3.疑点定律中“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应如何理解?4.解决办法做实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边实验,边提问,边观察,边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条形磁铁、线圈、立式电流表、电池、导线、开关、挂图。

四引入新课图1[事件1]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让学生将仪器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连接好。

【演示】分别将条形磁铁的N极插入线圈、拔出线圈,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再分别将条形磁铁S极插入线圈、拔出线圈,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

观察并思考:分别将条形磁铁N极插入线圈、拔出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与分别将条形磁铁S极插入线圈、拔出线圈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有什么不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针对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提出问题,然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进而引出本节课题——楞次定律。

五讲授新课[事件2]教学任务:提出猜想与假设。

讨论并猜测:根据事件1演示中观察到的现象,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回顾:感应电流的产生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引导: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否也与磁通量的变化有关?学情预测:学生讨论后,总结归纳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有关因素可能有两个:磁通量的变化及原磁场的方向。

[事件3]教学任务:设计探究方案。

高中物理 第四章第3节 楞次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2

高中物理 第四章第3节 楞次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2

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3节《楞次定律》一、教材分析楞次定律是二期课改教材的拓展课中重要的一节,它对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以及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转化的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对右手定则的理解也有帮助。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能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

(3)、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相符的。

(4)、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二字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索和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2)、通过实验教学,感受楞次定律的实验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学会由个别事物的个性来认识一般事物的共性的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楞次定律并能利用其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难点:对楞次定律“阻碍变化”的理解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了清醒的认识,本节课针对感应电流的方向做一个探究。

学生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五、教学方法1.类比法:将感应电流比喻成一个专门与“父母”“对着干”的“坏孩子”,不仅将抽象的内容生动具体化,还调节了课堂气氛。

2. 实验法: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3.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导学案、学生实验器材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学习,分6个学习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高中物理 人教版选修3-2 4.3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 人教版选修3-2  4.3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节楞次定律素养目标定位1、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其本质. (重点+难点)2、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重点)3.能够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重点+难点),素养思维脉络知识点1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1.实验探究将螺线管与电流计组成闭合回路,分别将条形磁铁的N极、S极插入、抽出线圈,如图所示,记录感应电流的方向。

2.分析归纳(1)线圈内磁通量增加时(图甲、乙)图号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俯视)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归纳总结甲__向下__逆时针__向上__ 感应电流的磁场__阻碍__磁通量的增加乙__向上__顺时针__向下__(2)线圈中磁通量减少时(图丙、丁)图号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俯视)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归纳总结丙__向下__顺时针__向下__ 感应电流的磁场__阻碍__磁通量的减少丁__向上__逆时针__向上__3.实验结论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__B__(A.相同B.相反);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___A__( A.相同B.相反)。

知识点2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__阻碍__引起感应电流的__磁通量的变化__。

2.另一种表达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要__反抗__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知识点3右手定则1.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__垂直__,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__平面内__。

让磁感线从__手心__进入,并使拇指指向____导线运动__的方向,这时__四指所指__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情况适用于闭合电路部分导体__切割磁感线__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

思考辨析『判一判』(1)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2)回路不闭合,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时,也会产生“阻碍”作用。

(×)(3)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第3节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2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第3节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2物理教案

第四章第3节楞次定律一、课题楞次定律二、教材分析《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理解难度和教学难度都比较大的一节课,是在初中磁场知识和对电磁感应简单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磁生电的规律。

电磁感应在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的基础知识,是本章重点之一;楞次定律涉及因素多,规律隐蔽,抽象性和概括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是本章的一大难点;既基于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又为下面研究电磁感应定律做铺垫,也是为后续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做必要的准备,起到了联系前后知识的纽带作用。

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的,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首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得出楞次定律,接着通过习题讲解楞次定律的应用思路,即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最后是介绍右手定那么来判断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由于内容较多其难度较大,所以这节课分两个课时完成。

三、学情分析高二的理科生处于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理性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但好奇心强仍是其心理特征之一,对事物充满探究的欲望,热切希望究其本质喜欢探究,因果认识兴趣浓厚,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探索分析概括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迅速发展,思维目的明确,对物理现象已有一定的认知;在本节内容学习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思维基础,掌握磁场性质及电磁感应规律,掌握安培定那么及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但高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果认知和概括能力具有一定局限性。

而本节课是从“静态场〞到“动态场〞的一大飞跃,楞次定律又是高度概括,且理解好“阻碍变化〞的含义是掌握楞次定律的关键,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或者错误理解其含义,造成对楞次定律的掌握不牢固。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理解楞次定律;能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教学,感受楞次定律的实验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教版教材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三节:《楞次定律》。

二、设计思想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

(2)会用楞次定律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能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理解楞次定律。

难点: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与实验探究相结合。

六、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二节的学习过程中,已掌握了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同时也初步掌握了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规律的方法。

但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此定律所牵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较多,楞次定律的内容本身也非常抽象和高度概括,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要学好本节课要运用多种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由表象到规律,由规律到本质,由本质到应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七、教学过程:第一环节:现象观察[学生参与] 铜管落球实验两颗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下落,为何下落速度不同[引导学生分析] 电磁感应使闭合铜环形成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形成磁场,铜环与磁性小球之间通过磁场传递相互作用。

导入新课:楞次定律第二环节:实验探究探究一: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学生分组探究:将同名磁极插入、拔出线圈,比较观察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将异名磁极插入线圈比较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

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和原磁场磁通量变化情况有关。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1.教学大纲要求:楞次定律:Ⅱ级,为较高要求层次。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样也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二、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而且由于前几章节的反复应用大多数学生可以比较熟练的运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磁场方向;第二,学生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的概念,并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第三,已经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分布学生已经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验技能上学生都已经具有了继续探究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对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磁场等概念进行辨析;使学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2)会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电磁感应中的受力、运动方向的判断;(3)理解电磁感应的实质是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一种形式。

2、过程和方法(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领悟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出楞次定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楞次定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思想设计本节教学内容的是建立在第2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基础之上,更深入地研究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的探究课题。

设计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学生设想影响电流方向的可能因素→探索实验→分析论证→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

这样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全册教案4.3楞次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全册教案4.3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5、实验验证:(1)学生首先根据得到的结论,初步分析当S 极向下时,插入螺线管或从螺线管中拔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并记录在表格中。

(2)学生动手分组实验。

c 、S 极向下,插入螺线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S 极向下,拔出螺线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7、微观动画模拟:N 极插入、拨出及S 极插入、拨出时磁场间的"阻碍"作用,让学生根据动画理解阻碍的含义,来加深理解。

8、强调:阻碍的含义:1、谁起阻碍作用:要明确起阻碍作用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2、阻碍什么: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的是磁通量的变化3、怎样阻碍?4、阻碍不是阻止5、阻碍不总是相反9、教师讲授:将定律概括成“增之减之,减之增之”,以增强记忆。

10、随堂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和回路中原磁场方向相反B 、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止原磁通量C 、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有可能和原磁场方向相同,也可能和原磁场方向相反D 、 当闭合回路中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时,由于感应电流的阻碍作用,回路中总磁通量可能不变11、从另一角度理解楞次定律:学生在图4中标出每个螺线管的等效N 极和S 极。

根据标出的磁极方向总结规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相对运动。

强调:楞次定律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理解:1、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2、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

12、巩固练习:如右图,矩形线框 abcd 的平面跟磁场垂直。

当线框的ab 边在da 、cb 边上向右滑动时,ab 边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是什么方向的?(从b 到a )让学生根据此题的求解过程——图5。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所在学校: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授课:张国宇象的原因。

(仔细聆听,捕捉学生回答的信息,适当鼓励,点出不科学的地方。

同时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给出科学的回答。

)[新课学习]活动一: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规律。

复习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重复磁铁插入、拔出线圈,发现指针偏转方向不同,提问指针偏转方向不同表示什么意思?(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变化之间是否有什么规律可循。

)(完成上表中四次操作,在第③列中记录电流表偏转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来判断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流向,并确定线圈中电流方向,记录在第④列中。

提示: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是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引导学生考虑在第①列中记录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发现,无规律可循;提示:磁通量是有向标量,有穿行方向的区别,引导学生在第②列中记录原磁场的方向;发现,仍无规律可循;我们坚信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具体变化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学生讨论,提示:原因与结果之间没有寻找到明显的规律,能分别谈体会,意在为后续解释做铺垫;学生尝试解释原因,教师点拨,其不足为后续学习提供动力。

通过活动一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以一张空白记录表开始分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探究感应电流所遵循的规律,意在充分还原探究过程,进行真正的探究,以达到探究的效果。

期间,学生充分讨论,使思维发展基础更扎实,逻辑更严密,使思维探究真正发生。

通过学生酝酿,表述感应电流所遵循的规律的环节,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加深同学们对规律的理解。

否尝试引入某个物理量作为“中介”,通过这个“中介”牵线搭桥,找到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某种必然规律。

引导学生在第⑤列中记录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视学生情况考虑是否在第⑥列中归纳出B感与B原的方向关系。

)(学生酝酿,表述寻找到的规律。

教师介绍楞次定律,展示定律内容。

)活动二:如图,上下两个线圈,当上面一个线圈电路中的开关闭合瞬间,试判断下面一个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正式版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正式版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背景分析本节教材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楞次定律。

内容讲述的是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方向的规律。

教材是在初中磁场知识和对电磁感应简单认识的基础上,利用高中已学过的知识,较为深入的研究磁转化为电的规律,研究电场、磁场的统一性。

这些内容,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的问题大多数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极为有益。

实验方法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是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的罗列或初步总结,而是实验和推理结合起来,得出比较抽象的结论,在这里,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材把磁体的磁现象和电流的磁现象统一起来,对于学生认识物质世界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

电磁感应一章的教材渗透了深刻的对立统一思想,学生对电和磁的统一和相互转化的理解,将为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供有说服力的素材。

另外,教材进一步把能量守恒的观点反映到电磁运动中来,对于学生牢固地树立能量的观点也极为有益。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能力目标::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相符合。

会用楞次定律解答简单的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注重实验和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所激发的磁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对这一关系的文字描述是这一节课难点。

四.设计教学过程简介1、教法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

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采用演示实验,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3楞次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3楞次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
(4)学生回答:楞次定律是通过观察电磁感应中导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电动势方向的。
3.课堂讲解
(1)讲解楞次定律的原理:楞次定律指出,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的磁场对原磁场的改变产生阻碍作用。
(2)讲解楞次定律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楞次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讲解楞次定律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联系:强调楞次定律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补充,两者共同构成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完整描述。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楞次定律的应用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评价各小组的讨论成果,针对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楞次定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检验课堂教学效果。
7.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楞次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楞次定律,这是电磁感应部分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
1.楞次定律的定义
-楞次定律指出,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的磁场对原磁场的改变产生阻碍作用。
2.楞次定律的原理
-楞次定律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中导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电动势的方向。
-当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3.楞次定律的应用
-判断电磁感应中电动势的方向。
-分析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导体运动状态。
4.楞次定律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作者:张磊
创新整合点
本课教学以触摸屏白板为载体,以实验教学为主线,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完成了“回顾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讨论→猜想→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发展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
《楞次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高中物理电磁学是由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五部分组成。

其中电场、电路、磁场等相关知识是进一步认识电磁感应本质的基础,电磁感应知识又是认识交变电流的起点,因此“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承上启下的一章,是电磁学中的重点。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样也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楞次定律,并学会利用楞次定律判断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右手定则的推导与运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①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等基础知识。

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物理规律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够表述感应电流的方向及引起感应电流与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中的“阻碍”的意义。

③能够用楞次定律判断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体验楞次定律实验探究过程。

②培养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概括、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探究能力,养成探究习惯,树立探究意识。

教学环境与准备
①录播室和触摸屏白板。

②分组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干电池、磁铁、螺线管、导线若干。

③相关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铜管和磁铁的魔术微视频,引导学生尝试解密魔术。

设计意图:微视频中的实验操作现象与传统的演示相比清晰明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进而激发其探究欲望。

2.实验回顾,承上启下
①教师演示实验(如下页图1),回顾上节课发现感应电流的过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线圈内有电流,在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
②学生思考,并提出疑问:“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通量的变化是什么关系?”
③教��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发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
系”,培养其自主探究的习惯,进而推动本课的进展。

白板技术设计:在此环节利用授课宝对演示实验的操作进行现场直播,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观看演示过程。

3.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①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验环节,引导每个学习小组按教材中的原理图进行实物连接,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如图2)。

实验时,学生会遇到电表指针的偏转与电流方向的关系问题,因此,提供实验器材时,为学生增加了一节废旧电池,进而检验电表指针偏转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实验。

②每组学生展开探索实验,并填写实验数据。

③从图2中很难定性得出定律内容,教师提示学生能否转化思路?根据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能不能研究一下感应电流磁场和原磁通量变化间的关系呢?
④学生继续实验,填写实验数据(如图3)。

⑤教师帮助学习小组分析规律:当线圈内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有助于磁通量的增加,还是阻碍了磁通量的增加呢?当线圈内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有助于磁通量的减少,还是阻碍了磁通量的减少呢?
⑥学生归纳总结,最终得出实验结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量的变化。

这也是本节课的核心――楞次定律。

⑦展开提问环节。

师:请同学们找出定律中的关键词。

生:磁场、阻碍、变化。

师:谁起阻碍作用?
生:感应电流的磁场。

师:阻碍谁?
生:原磁通量的变化。

师:如何阻碍?
生:增反减同。

师:阻碍是阻止吗?
生:不是,原磁通量依然增大,只是需要更长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实验让学生切身感知规律的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应具备的合作精神和务实的科学态度,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最终得出楞次定律的主要内容――增反减同原理。

白板技术设计:本环节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对实验器材的选择进行放大讲解。

同时,利用授课宝拍照实验数据,为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奠定了基础。

同时,数据的剪切功能和遮盖功能使学生更易于进行规律的总结。

4.递进探究,换位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原理,要求学生标出线圈上的N、S极(如图4)。

白板技术设计:这一环节中“板中板”功能的运用使阶段性小结变得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知识架构。

5.验证规律,呼应前文
教师提出疑问:“一个实验能否成就一个规律呢?还有其他佐证吗?”并进
行实验演示呼应课堂开始时所呈现的磁铁魔术原理,再次验证楞次定律的基本原理。

6.思考讨论,右手定则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部探索研究完成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第二种方法――右手定则。

7.分层训练,拓展思维
教师呈现相关例题和练习再次巩固楞次定律,并形成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

8.反思总结,加强理解
教师利用白板的思维轴功能呈现八字法概括楞次定律的主要内容――增反减同,来拒去留。

白板技术设计:运用白板的思维轴功能进行总结,能够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明了,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在演示实验的展示上,突破了传统实验中观察视野太小的局限,利用授课宝的移动式直播功能,将演示实验大屏现场投放,演示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利用放大器功能对实验器材放大讲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仪器的使用。

其次,在实验规律的总结中,触摸屏白板技术为教学难点的突破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授课宝的现场拍照投影为数据的真实性奠定了基础,数据的剪切功能和遮盖功能也更易于规律的总结。

同时,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板中板技术的运用使阶段性小结变得简单明了。

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①在创设情境问题上,还要选取更能激发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事物;②在知识模块的时间安排上还要更合理些;③在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摸索;④应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快乐与艰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