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读了英汉对比研究这本书啊,就像在语言的奇妙世界里来了一场刺激的冒险。
首先呢,这书就像是一把超级放大镜,把英语和汉语这两种看似熟悉,实则暗藏无数奥秘的语言,放在一块儿仔仔细细地端详。
以前我看英语和汉语,就只是单纯地觉得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人用来交流的工具呗。
但读完这书才发现,这里面的差别可不仅仅是单词和汉字的不同这么简单。
就说语法这一块吧。
英语那语法就像是一套严丝合缝的精密仪器,各种时态、语态、从句,就像仪器里一个个复杂的小零件,每个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比如说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后面还得加个“s”或者“es”,这就像是给这个精密仪器里的某个小齿轮设定了一个特殊的运转规则一样。
而汉语呢,语法就相对灵活得多啦,就像太极拳,讲究一种自然流畅的感觉。
没有那些个复杂的动词变形,一句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就行。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里,英语语法像是在走迷宫,每一步都得按照既定的路线来,而汉语语法更像是在大草原上漫步,方向对了就行。
再看看词汇方面。
英语单词那可真是个大家族,词源五花八门,有从拉丁语来的,有从希腊语来的,还有些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演变过来的。
而且啊,一个单词往往有好几个意思,就像一个人有好几张不同的面孔一样。
比如说“set”这个词,它能表示“放置”“一套”“确定”等等好多意思,在不同的语境里就得像个变脸大师一样迅速切换。
汉语的词汇呢,那也是相当丰富,但很多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形意义,感觉就像是一幅幅古老的小画。
而且汉语有很多近义词,虽然意思相近,但每个词的侧重点和使用场景又有点小区别。
这就像是给厨师准备了一堆调料,要根据菜品的不同精确地选用合适的调料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从文化角度来说,这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简直像两座不同的宝藏山。
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充满了那种冒险、探索、直接表达的精神。
他们的语言里很多表达都很直白,就像西方的建筑一样,一眼看过去就能大概知道结构。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语言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寻找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交流。
首先,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英语是主谓宾语结构,而汉语是主谓宾结构。
此外,两种语言的词汇也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
其次,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教授英语和汉语。
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学习。
例如,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差异,人们可以找到学习英语的难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克服这些难点。
此外,英汉对比研究还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外语。
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加灵活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然而,英汉对比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这项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其次,由于英
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大,研究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对比研究。
最后,英汉对比研究只是研究语言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两种语言之间的全部联系。
综上所述,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促进语言学习和教学,以及跨文化交流。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这项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读了英汉对比研究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后,我就像在语言的奇幻世界里经历了一场刺激又有趣的冒险。
以前学英语的时候,就觉得这两种语言像是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生物,偶尔有些相似之处,但更多时候是各有各的古怪脾气。
比如说吧,英语的语法就像个严丝合缝的精密机械,时态、语态、词性变化这些规则,一个都不能乱。
就像在搭建一座积木城堡,每一块积木(单词和语法结构)都得放在正确的位置,不然整个城堡(句子)就摇摇欲坠。
而汉语呢,就相对灵活多了,感觉像是流淌的水,虽然也有一些基本的语法框架,但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
有时候语序变一变,句子的重点和感觉就会有些微妙的变化,就像水流到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的风景。
从词汇上来说,英语里那些长得像一串密码的单词,有些是从拉丁语、希腊语演变过来的,就像带着古老家族的徽章,每一部分可能都有特定的含义。
而汉语的词汇就像是一幅幅象形画,很多字一看就大概能猜到它和什么有关。
这也导致了英语里有些单词看起来特别复杂难记,汉语里则可能会有一些同音字或者近义词让人头大。
在句子结构方面,英语喜欢把重要的东西先说出来,就像一个急性子的人先把关键的事情告诉你,然后再补充细节。
比如说“She bought a beautiful dress in the shopping mall yesterday.”(她昨天在商场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先把“她买了裙子”这个主要事件讲了,再把时间和地点等细节慢慢道来。
汉语则有时候会先铺垫一些东西,把重要的内容留在后面压轴。
像“昨天,她在商场买了条裙子,可漂亮了。
”这里先把时间等背景说出来,最后才强调裙子的漂亮这个重点。
通过这次对英汉对比的研究,我就像是掌握了两种语言之间的秘密通道。
在英语学习上,我感觉自己好像开窍了一点。
以前做翻译的时候,总是很机械地按照单词逐个翻译,现在知道了要考虑两种语言的习惯差异。
而且,我还发现这两种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地方也很有趣。
比如说现在汉语里有很多英语的外来词,像“咖啡”“沙发”之类的,英语里也有一些词是受到汉语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
对英汉对比研究方法必要性的几点认识
对英汉对比研究方法必要性的几点认识
1. 英汉对比研究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一门重要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比较不同语言体系之间的异同。
2. 英汉对比研究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语言的演变和形成以及认知和语用的机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3. 英汉对比研究可以不仅深入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异同,也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和研究其他语言及文化。
4. 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英汉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协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彼此。
5. 英汉对比研究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进一步限定、概括和深入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模型,以及合理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英汉对比研究》笔记
《英汉对比研究》笔记《英汉对比研究》笔记综合语与分析语聚集与流散形合与意合繁复与简短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静态与动态抽象与具体间接与直接替换与重复第一章综合语与分析语综合语为“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如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
分析语为“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如汉语。
英语为“综合-分析语”,表现为1.形态变化;2.固定的词序及丰富的虚词;英语为拼音文字,有语调(intonation);汉字为形声字,有声调(tone)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
(一)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
1.构词形态,词缀变化(affixation),包括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
英语有,汉语没有,所以英汉互译时,要改变词性、转换词类。
2.构形形态,即词形变化,包括人称代词,名词单复数和时态。
New factories are being built all over the country.全国到处都在兴建新工厂。
(二)词序形态变化越多的语言,词序越灵活,反之亦然。
英语词序比汉语灵活的一个表现就是英语中的倒装句。
原因就是“形态变化”和“连接词”;而中文缺乏形态变化,少用或不用连接词,词序较固定。
形态变化规则要求句中词语之间保持语法关系一致,只要词语之间前后呼应,就容易灵活安排;汉语无这种一致的关系,只能按照表意的需要排序词序。
a)He 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 exile, having beendeprived of his power.他被剥夺了权力之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
b)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ce一个很重要的问题c)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at a speed unprecedented以空前的速度d)There is no inconsistence in what he said.There is nothing inconsistent in what he said.他说的话并没有前后矛盾之处。
英汉对比研究
这回我可亲眼看见啦!(感叹语气)This time I’ve actually seen it for myself.打吧,打不下去;跑吧,跑不了,敌人只好投降。Unable to fight on or escape, the enemy was forced to surrender.你呀,老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加重语气) Look! You can’t go on like this.这也不能怪他,头一回嘛。 (答辩语气) He is not to blame. After all, it was thefirst time that he had done it.
popular grammatical and rhetorical devices in Chinese.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It was a day as fresh as grass growing up and clouds going over and butterflies coming down can make it. It was a day compounded from silences of bee and flower and ocean and land, which were notsilences at all, but motions, stirs, flutters, risings,
英汉对比研究 静态与动态
一算 试了一试 A着A着(A了A了):看着看着 走着走着 老了老
•
了 完了完了 AABB式:说说笑笑 来来往往 吃吃喝喝 摇摇
•
晃晃 吵吵闹闹 ABAB式:讨论讨论 学习学习 休息休息 热闹
•
热闹 走动走动 ABAC式:无依无靠 有始有终 任劳任怨 没完
•
没了 敢作敢为
汉语还有大量对偶复意的动词词组,如:
静态与动态 禅茶一味 道在其中 Static vs.Dynamic
走开! Stay away! 别管我! Leave me alone! 他吃素,不吃荤 He is a vegetarian.
她们飞上了蓝天(报纸标题) Women Pilots in China 周阿斗寻父记(文章标题) A Reunion of Father and Son 你老是看钟等着下课啊! Oh! You're a clock-watcher!
佛罗里达东海岸有一场热带风暴。
A tropical storm lashed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
一场热带风暴袭击了佛罗里达东海岸。
It was the finding of the committee that
there had been bribes paid by company manager
He is at his books.(=He is reading books)
He has someone behind him. (=Someone supports him)
The machine is in operartion. (=The machine is working.)
Is this train for Chicago? (=Is this train going to Chicago?)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读了英汉对比研究相关的书籍之后,我感觉就像是在两种文化和思维方式之间穿梭了一回,那可真是一场奇妙又有趣的“旅行”。
以前学英语的时候,老是觉得那些语法、词汇和表达特别的别扭,就像要把自己强行扭成麻花去适应它。
但是看了英汉对比研究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两种语言背后的逻辑在“捣鬼”呢!比如说吧,汉语就像一幅写意的水墨画,讲究意境和神韵。
我们可以用寥寥几个字就描绘出一个超级有意境的画面,像“枯藤老树昏鸦”,就这么几个词,一幅凄凉的秋景图立马就在脑海里出现了。
而英语呢,更像是一幅写实的油画,一笔一笔地把细节都给勾勒出来。
你看,这就是差别,汉语像是在给你讲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英语则是在详细地描绘这个故事发生的场景、人物的样子,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再说说语序。
汉语的语序那可是相当灵活的,有时候颠来倒去都能说得通,只要语义上逻辑没问题就行。
像“我吃饭了”和“饭我吃了”,都能表达同一个意思。
可是英语就不一样啦,语序就像火车轨道一样,要是乱了那可就“脱轨”了,意思全变了。
这就好比英语里的单词是一群听话的士兵,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排队,不然就会引发混乱。
在词汇方面也特别有意思。
同一个意思,英汉可能会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比如说“龙”,在汉语里那可是吉祥、威严的象征,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呢。
可是在英语里,“dragon”却往往带有邪恶、凶猛的意味。
这要是不小心弄混了,可就闹大笑话了,说不定还会引起文化上的误会。
通过这次的阅读,我觉得自己好像突然变成了一个“语言侦探”,能够发现两种语言背后隐藏的小秘密。
而且啊,对于英语学习也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觉得那些死记硬背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简直就是折磨人的小怪兽,现在呢,知道了背后的原因,就感觉像是找到了打败小怪兽的秘籍。
原来,英语和汉语虽然有那么多的不同,但也正是这些不同之处才让语言的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我现在就像是掌握了两种语言世界里不同的魔法规则,在这个充满魅力的语言宇宙里玩得不亦乐乎呢!这英汉对比研究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两种语言全新认知的大门,真希望能继续在这个有趣的领域里探索下去。
汉英对比研究一百
1.6 我国汉外对比研究史的划分
随着学科的发展,学科史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中国英汉对比学界前辈刘重德先生最早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并且第一个提出了中国汉外对比研究史的框架,他指出: ‚我国的对比研究可分如下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应从马建忠 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诂》算起,到四十年代 末。在这一时期,赵元任、黎锦熙、王力、吕叔湘等都对 汉外对比研究,尤其是英汉对比研究做出了可观的贡献,可 惜对这段历史我们还没有人认真总结。1949-1976年这个 时期,中国的对比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第三个时期 是从1977年5月吕叔湘先生发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开 始的。‛(刘重德,1996:v)
2)对比语言学的发展
二次大战以后,由于外语教学的需要,语言学家弗里斯在《论英语作为 外语的教学》一书中提出了以对比作为教学基础的设想(Fries, 1945: 9)。根据这一构想,拉多于1957年出版了《跨文化语言学》一书,全面 讨论了如何对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文化进行对比。现代学者一 般以此作为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正式成立的标志,尽管此书并没使用 ‚对比‛这一字眼,而其实际所做的只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把比较扩大 到了‚任何两个语言与文化‛之间。(Lado, 1957: vii)
《国文法草创》是五万字左右的一本小书,但是里面包含许多宝贵的 东西。‘以少许胜人多许’的评语,著者是可以当之而无愧的。0(吕 叔湘,1982a:3-4)
这本书在对比研究上的贡献是彻底批评了《马氏文通》以 来的比附性做法,提出了以汉语为主的原则。可以说,这 本著作所显示的卓见预示着中国语法研究将开始向注重汉 语语法自身特点的方向发展。
‚思想的规律,并不因为民族而区分,句子底逻辑的分析,也不因语言而 别异,所以熟悉了国语的句法,无论学习何种外国语,翻译何种外国文, 自然要觉得工作容易些。‛(黎锦熙,1924:1)
《英汉对比语言学》主要著作介绍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语言学》主要著作介绍5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本书选择了十个带有普遍性的专题,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之办法,联系语体风格与翻译技巧就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特征、表现方法、修辞手段、英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某些文化因素等方面对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该书对英汉语在语法方面的异同做了以下分析:(1)现代英语属综合分析语,汉语则是典型的分析语。
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汉语词序比较灵活,英语词序相对固定;英汉都有大量的虚词,但各有特点。
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
(2)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前呼后拥,严密规范,句式呈“聚集型”。
汉语不受形态约束,没有主谓形式协调一致的关系,主谓结构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因而句式呈“流散型”。
英语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汉语重意念连贯,不求结构齐整,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因而流泻铺排,采用的是散点句法。
(3)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形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英语常综合运用关系词、连接词、介词及其他连接手段,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筑长短句子,表达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
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采用语序、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等,紧缩句,四字格等手段。
(4)从属结构是现代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英语句子呈句首封闭句尾开放格局。
英语造句主要采用“楼层建筑法”,句子一般有完整的结构,许多有关的成分通过各种表示关系和连接手段组成关系词结集,直接或间接地粘附在这个句子结构的里外、前后、左右或中间,整个句子成了庞大复杂的“建筑物”。
汉语语序是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来排列的,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流水记事法”,常用分句或流水句来逐层叙述思维的各个过程,汉语通常采用散句、松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或并列形式的复句,以中短句居多。
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
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一、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并提出了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
英汉对比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对比认知语言学,将对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本文主要研究了对比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对比的原则和方法、对比的范围和内容。
通过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综合对比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与体系,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对比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的发展。
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的结合:介绍认知科学的基本理念,即人类的认知功能是如何影响和塑造语言结构的。
强调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类的感知、记忆、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紧密相连。
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阐述概念隐喻理论,即人们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来构建抽象概念,并通过语言来表达这些概念。
同时,讨论概念整合理论,解释人类如何通过认知操作将不同的概念结构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意义。
框架结构和理想化认知模型:介绍框架结构的概念,即人们如何通过共享的社会和文化经验来组织和理解世界。
这些框架结构为语言的使用提供了背景和上下文。
探讨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ICMs)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原型理论和范畴化:讨论原型理论在语言分类中的应用,即如何通过典型的成员和边界案例来定义语言中的范畴。
这包括对词汇、语法结构和语音等方面的分析。
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性:强调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汉对比研究中的应用,指出通过比较两种语言的认知机制和表达方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该段落可能会提出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鼓励研究者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统计、语料库分析等,以全面地探索语言的认知基础。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1. 综合语与分析语综合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英语有形态变化。
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His movements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His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was astonishing.The rapidity with which he moved astonished us.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He astonished us by his rapid movements.He astonished us by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他行进的速度快得令人惊讶。
2. 聚集与流散英语句子可以归纳为五种基本句型,其他句型在此基础上扩展而成。
而且,英语句子成分间还在性、数、人称、意义等方面保持一致。
五种基本句型:The meeting has begun. (主谓单复一致)We are students. (主谓表均为复数)The news surprised us.She sang us a song.He painted the door green.3. 形合和意合形合: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通过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意合: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含义来表达。
Because she is not honest, I can’t trust her.她不老实,我不能信任她。
If you get beyond your depth, you will suffer.打肿脸充胖子,吃亏是自己。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读了英汉对比研究相关的书籍之后,真的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而且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各种让人忍俊不禁又深深着迷的“宝藏”。
以前学英语和汉语的时候,就像是在两个各自独立的轨道上跑步,虽然都在努力前进,但从来没好好想过这两条轨道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各种鲜明的区别。
就拿词汇来说吧。
汉语的词汇那叫一个博大精深,一个字可以有好多意思。
比如说“打”字,能组成“打车”“打酱油”“打电话”,这“打”字在每个词里的意思都不太一样,但咱中国人就是能心领神会。
再看英语呢,“hit”“take”“make”这些词,虽然也有很多搭配,但和汉语比起来,这种一词多义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英语里很多单词感觉像是一个个分工明确的小零件,而汉语的字就像是多功能的小魔方,随便一转就有新花样。
句子结构更是有趣。
英语的句子就像是盖房子,各种从句就像大梁和支柱,必须得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搭建,主谓宾定状补,一个萝卜一个坑。
比如说“This is the book which I bought yesterday.”(这就是我昨天买的那本书),这个“which I bought yesterday”从句规规矩矩地跟在后面,像是给“book”做了个详细的注释。
可汉语呢,句子有时候就像流水,自由自在地流淌。
我们可以说“我昨天买的书,就是这本。
”或者“我昨天买了本书,就这个。
”没有那么多严格的结构限制,就像散文一样,形散神不散。
在语序方面,英汉也像是两个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玩法。
英语常常把重要的东西先说出来,比如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的顺序,“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我昨天去了公园)先说去的地方,再说时间。
汉语有时候就反过来,“我昨天去公园了。
”先把时间摆在前面。
这就像两个人讲故事,一个从结尾开始倒叙,一个从开头按部就班地讲。
通过这种对比研究,我突然觉得学习英语和汉语变得更加有趣了。
英汉对比研究试题答案
英汉对比研究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英语中,以下哪项最能体现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变化?A. 动词的形式B. 名词的复数形式C. 代词的格D. 介词的用法答案:A2. 汉语中的成语通常具有以下哪个特点?A. 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B. 通常由两个汉字组成C. 有固定的词序和结构D. 可以自由组合创造新成语答案:A3. 在英语中,使用哪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表达时间的先后顺序?A. 倒装句B. 从句C. 并列句D. 虚拟语气答案:B4. 汉语的语序对于句子意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主谓一致B. 修饰语的位置C. 动词的时态D. 名词的数答案:B5. 英语中的动词时态主要用来表达什么?A. 说话者的情绪B. 动作发生的时间和状态C. 句子的连贯性D. 语气的强度答案:B二、填空题1. 在英语中,第三人称单数的现在时动词通常需要在词尾加上________。
答案:-s2. 汉语中的量词用于表示事物的数量,而在英语中,通常使用________来表示类似的功能。
答案:冠词3. 英语中的虚拟语气多用于表达非现实情况,如假设、建议等,而在汉语中,通常使用________来表达类似的语气。
答案:情态动词4. 汉语中的成语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而在英语中,相应的表达方式可能是________。
答案:习语或idiom5. 英语中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而在汉语中,名词通常可以通过________来表示数量。
答案:量词三、简答题1. 请简述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及其用法。
答:被动语态是英语中的一种语态,用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非执行者。
它通过使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加上主动语态动词的过去分词来构成。
被动语态常用于当动作的执行者未知、不重要或希望突出动作承受者时。
2. 汉语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有什么区别?答:“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汉语中用来表示动作和受事的结构。
不同之处在于,“把”字句强调动作的完成和受事的改变,通常用于有具体结果的情境;而“被”字句则强调受事的被动状态,不一定要求动作完成,更多地用于表达受事的遭遇或经历。
英汉对比研究课程简介
英汉对比研究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50388
课程名称: 英汉对比研究
课程名称(英文):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适用专业:英语
先修课程:语言学、汉语言文学、听力和翻译
学时:36
学分:2
教学层次:本科
课程简介: 本书就英汉的语法特征、表现方法、修辞手段、英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某些文化因素等方面论述了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特点。
作者选择了十个带有普片性的专题,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语体风格与翻译技巧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书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论述与实例并茂,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对英汉语言研究工作者、英汉翻译工作者、英语教师、对外英汉教师及广大英汉语学习者都有参考价值。
教材:连叔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中国现代语法》;
淑香:《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刘必庆的:《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
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
Jespersen,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24. Wrenn,c.l.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methuen & co.ltd.,1960.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本学科的考试目的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对课内教材和教师的授课内容的掌握)和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技能。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和构想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和构想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探究英语和汉语之间异同的研究方法,对于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英汉对比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构想。
通过了解英汉语言的异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为翻译、国际交流、语言教育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与此同时,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英汉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异同,为翻译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英汉对比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构想。
英汉对比研究的起源和背景英汉对比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翻译。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汉对比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多个领域。
英汉对比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平行语料库研究、对比分析、翻译研究等。
其中,平行语料库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大量英汉平行语料库进行分析,探究两种语言的异同。
对比分析则通过对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对比,揭示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
翻译研究则从翻译实践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翻译过程和结果。
英汉对比研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语言学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征和演化过程。
在翻译学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可以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英汉对比研究仍面临许多挑战,例如语言差异巨大、语料库资源有限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者们需要加大力度搜集整理英汉平行语料库资源,同时采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英汉对比研究(2)
英译汉时,这种“化虚为实”可以添文采,增加译文的可读性; 汉译英时,“化实为虚”可以化症结、消梗滞,提高转换的可译性。 他这一阵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是宁静不下来。 His mind was in a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
二、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也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
前缀:trans- 跨,multi- 多,retro-后,
ultra-超
后缀:-ity 表示性质、状态、程度。 calamity, purity, humanity, gravity -tion 表示动作、状态、结果。 occupation, decor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realization
Both we and the Chinese approached that first opening toward each other with caution, uncertainty, even trepidation. 我们和中国人双方都是怀着谨慎、不安甚至是惶恐的心情来互相探讨 这初次的接触的。 What they wanted most was an end of uncertainties. 那时他们最渴望的就是结束这摇摆不定的局面。
敬辞用来褒扬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事物或行为,以表示恭敬,如:
令尊 your father 尊夫人 your wife 惠顾 your patronage
奉告 Inform
光临 your presence 府上 your home 久违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英汉对比研究 抽象与具体
一、抽象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思维(superior mind), 是文明人的一种象征(mark of civilized man). 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达和文明社会的进步,原有的感性表达方 式已不足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因而需要借助于抽 象、概括的方法。
二、抽象词语意义模糊, 便于掩饰作者含混(cloudy) 或真实的思想, 以迎合其某种表达的需要, 因而也得 以流行。
我怎么也不曾想到, 在抵达天然高地时竟然会 出现一处人工建筑。
b. 使用范 例畴: 词:
the rich,poor the seen the aesthetic on full alert the disabled
富人,穷人 所见到的景色 一种美感 处于高度警觉状态 残疾人
c. 使用具体词 语 例: :
总之, 英语有过分使用抽象表达法的倾向。 不少文体学家提倡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选词法。
英译汉
抽象
翻译方法
具体
a. 使用动词:
例:
1. I am present in ruin and in unity.
我站在小屋废墟上,也置身于和谐统一中。
2. I had no thought in reaching the natural heights that a human structure would be present.
三、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这就大大方便 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这些手段主要有:
1. 用虚化词缀构词。前缀和后缀都可以使词义虚化,其中以后缀 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如: 前缀: pan-泛: panorama inter-相互: interplay multi-多: multiply multimedia micro-微: microscope……
英汉对比研究(1)
名词优势造成造成介词优势,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 He is at his books. (He is reading books) 他在读书。 He has someone behind him. (Someone supports him) 有人给他撑腰。
18
由于以上的特点,英汉互译的过程往往是静态与动态互相转换的过程。
打肿脸充胖子,吃亏是自己。 If you get beyond your depth, you will suffer.
9
紧缩句与成语
墙倒众人推。 When a man is going down-hill, everyone will give him a push. 不到黄河心不死。 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
4
形合和意合 ( Hypotactic vs. Paratactic )
2. 介词 (介词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是连接词、语或从句的重要手段。 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汉语则常常不用或省略介词。)
The many colors of a rainbow range from red on the outside to violet on the inside. 彩虹有多种颜色,外圈红,内圈紫。 He had a disconcerting habit of expressing contradictory ideas in rapid succession. 他有一种令人难堪的习惯;一会儿一个看法,自相矛盾,变 化无常。
24
4.被动与主动 ( Passive vs. Active )
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英汉对比研究》第9章间接与直接
《英汉对比研究》第9章间接与直接第九章间接与直接(1ndirect vs.Direct)英语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
这一差异主要见于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陈述方式。
一、委婉(Euphemism)委婉说法是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用H.W.Fowler的话来说,委婉语是“a mild or vague or periphrastic expression as a substitute for blunt precision or disag reeable truth”。
人们在说话或写作时,往往会借用温和、动听的委婉语来代替粗鲁刺耳、令人不适的言辞。
使用委婉语常常是为了回避或掩盖某些严酷的社会现实,或为了防止“出语伤人”,避免“有失体统”,以显得文明礼貌。
英语和汉语都有委婉语,尤其见于表达有关不雅、不洁、令人生畏、令人讨厌的人或事物。
如表示“死亡”,英汉的委婉语都特别多,英语有pass away,go to one?s Maker,sleep with one?s fathers,join the great majority,pay the debt of nature,be with God,go to glory,go to a better world,sleep the final sleep,cross the Great Divide,climb the golden staircase等几十种说法;汉语的说法也不少,如“逝世”、“寿终”、“作古”、“谢世”、“归寂”、“坐化”、“牺牲”、“阵亡”、“殉职”、“捐躯”、“百年”、“与世长辞”等,古代还有按等级之分的“死”,如帝王之死是“崩”、“晏驾”,诸侯之死是“薨”,大夫之死是“卒”,士之死是“不禄”等等。
在提及人体的某些功能、缺陷等方面时,英汉也有各自的委婉语,如说“上厕所”,英语常用go to the restroom (washroom),use the bathroom,wash one?s hands,relieve oneself,answer a call of nature,男子可说see a man about a horse,女子可说fix one?s face,powder one?s nose等;汉语则常用“大便”、“小便”、“方便”、“解手”、“大解”、“小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Rigidity vs. Suppleness: Subject
课题练习:问答题
(1) 形合与意合之间的差异是什么?举例说明。 (2) 为什么英语有那么多的被动句? (3) 长句和短句与形合和意合有关系吗?如果 有,是什么? (4) 什么是前重心?什么是后重心?理解这一 点对我们的写作和翻译有什么启示意义? (5) 解释英语介词短语和形合之间的关系。
•
English sentence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se five patterns or their variants (变式), expansion (扩展), combination (组合), omission (省略), or inversion (倒装). (1) Variants: interrogative, negative, and passive; “There be + subject”. (2) Expansion: adding modifiers, including words, phrases, and clauses; using phrases or clauses instead of words as the members of the basic patterns.
Chinese, however, is relatively free from the government of S-V concord and formal markers. Th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is usually varied, flexible, and therefore complicated and supple. The supplenes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lso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run-on” sentence (流水句)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ull sentence” and the “minor sentence” (小句). A full sentence has a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while a minor sentence has only a word(s) or phrase(s).
2. 汉语主语的英译
• 在很多情况下,汉语施动者往往难以确定。因此 汉译英时,必须首先理清汉语句子成分之间的关 系,找准合适的主语,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增 补,目的就是为了使译文连贯流畅,增加可读性。
(1) 文章翻译完了。
(受事主语) • The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地点主语) (2) 全市到处都在建新厂。
• 王力 (1984): “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 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所谓 “法治”,即句子 的形式严格受到语法的制约,如句子必须有主语和 谓语动词,及物动词必须有宾语,这些“不管用得 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
• 所谓 “人治”,即句子不太受形式的约束,可以因 表意的需要而加以变通,词语的分合伸缩比较灵活, “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双方意思明 白,就可以了。 • 英语有综合语的特征,受形态的约束,因而 “语法 是硬的,没有弹性”;汉语是分析语,不受形态的 约束,因而 “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
• This rigid S-V concord (主谓协调一 致) forms the kernel of a sentence, with the predicate verb controlling other main members. English sentences, however long and complicated, can be reduced to five basic patterns:SV, SVP, SVO, SVoO, and SVOC:
(3)a. 房子盖在西区。 (受事主语) • The house was built in the western campus. (3)b. 西区盖了一栋房子。 (地点主语) The house was built in the western campus. (3)c. 去年又盖了一栋房子。 (时间主语) • Another house was built last year. (3)d. 房子我们已经盖了一大半了。 (受事主语+施事主语) • We have finished a good part of the house.
A. SV (主语+动词) • The meeting has begun. B. SVP (主语+动词+表语) • We are students. C. SVO (语+动词+宾语) • The news surprised me. D. SVoO (主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 She sang us a song. E. SVOC (主语+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 We elected him our monitor.
(6) 他有个女儿,在北京工作,已经打电话去 了,听说明天回来。 • ← 他有个女儿,( ) 在北京工作,( ) 已经打 电话去了,( ) 听说 ( ) 明天回来。(变换主 语并省略)
⑤ 时间主语:昨晚抓住了三个小偷。 •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last night. ⑥ 地点主语:公共汽车上抓住了三个小偷。 •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on the bus. ⑦ 工具主语:一把菜刀闹革命。 • He began revolutionary career with a chopping knife. ⑧ 方式主语:这么快就盖好了一座房子。 • The house was built at admirable speed. ⑨ 存现主语:处处有热心人。 • There are warm-hearted people everywhere. ⑩ 关系主语:这件事请保密。 • Please keep quiet about this.
Rigid vs. Supple (刚性与柔性)
•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noun phrase (s) and verb phrase (s). It has become an invariable rule to have a subject before a verb, and therefore a sentence that does not contain a subject and a verb is felt to be incomplete. The subject (s) must agree with the predicate verb (V) in person and number, etc.
④ 主题主语:The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
• 其中①和②是真正语义上的句子,③是形式上的句 子,④也是意义上的句子,凡是不适宜前三种句式 里的,就放在这里。由于判断句既不是施事,又不 是受事,所以都定为主题句。 • 从语义上来看,汉语主语至少分为十种: ① 施事主语:警察抓住了小偷。 • The police caught a thief. ② 受事主语:三个小偷都抓住了。 • All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③ 零位主语 (无主语句):( ) 下雨了;( ) 刮风了。 • It is raining. The wind is blowing. ④ 主题主语:老虎是一种动物。 • A tiger is an animal.
• 英语的 “主语—谓语型” 结构,分为四个句式:
① 施事主语:We caught a thief.
• 我们抓住了小偷。 handed. • • • 小偷当场抓住。 昨夜下得很大。 这本书很有趣。 ② 受事主语:The thief was caught red-
③ 形式主语:It rained heavily last night.
• “用小句而不用句子做基本单位,较能适应汉 语的情况,因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 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 • The rigidit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generally requires a complete sentence structure, S-V concord, and formal cohesion (形式接应), while the suppleness of Chinese enjoys flexibility of sentence structure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emantic coherence (意念接所以视其为主语,就是
因为它们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从英语的对
译来看,⑤到⑩这六种主语在英语中都是
状语。从深层次上看,汉语主语的认定缺
少英语那种主谓一致的形态标准,确定主
语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凭意义,二是凭词
序。例如:
◆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屋 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 雨是最寻常的,(它指 “雨”)一下就 是三两天。(不过)(你)可别恼,(你 试向外边)看,(它)(正在下着),象 花针,(也)象细丝,(它)(那么)密 密地斜织着,(以至于人家的)屋顶上全 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
(4) 现在正下着毛毛雨。
(时间主语)
• It’s drizzling at the moment. (5) 那个学生瞄了我一下,眼里突然放出光,问: “下棋吗?” 倒吓了我一跳,()急忙摆手说: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