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6 买矿泉水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6 买矿泉水课件(共25张PPT)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6 买矿泉水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6b53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f.png)
1.
(2)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
24×4×5 =96×5 =480(元)
答:一共需要480元。
选自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1题
2.他们分别用了多少块积木?
淘气:3×4×3=36(块)答:淘气用了36块积木。 笑笑:2×6×3=36(块)答:笑笑用了36块积木。 奇思:2×9×2=36(块)答:奇思用了36块积木。
4.说一说下图中的信息,再计算。
杨树有多少棵?
桦树 30棵 松树 杨树
有30棵桦树,松树的棵数是桦树的4倍,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
30×4×2=240(棵)
答:杨树有240棵。
选自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4题
变式训练
1.计算下面各题。
56×6×5 =336×5
=1680
123×4×3 =492×3
2.连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有4堆蚂蚁,每堆有6行,每行有6只。
6×6×4=144(只)
答:一共有144只蚂蚁。
选自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4题
4.说一说下图中的信息,再计算。
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有4笼鸽子,每个笼子有2层,每层有12只鸽子。
12×2×4=96(只)
答:一共有96只鸽子。
选自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4题
北师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乘法
第6课时买矿泉水
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30×3= 90 800×4= 3200 12×4= 48
22×4= 88 24×3= 72 8×0+22=2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矿泉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矿泉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c0af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e.png)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矿泉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买矿泉水》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人民币》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购买矿泉水的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币的用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人民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人民币的换算和使用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购买矿泉水的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人民币的换算和使用有一定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讲解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币的用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购买矿泉水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演示: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用法和换算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购买矿泉水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的用法和换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人民币的用法:1.1元 = 10角2.1角 = 10分3.1元 = 100分人民币的换算:1.找回零钱:找回的钱 = 支付的钱 - 实际应付的钱2.支付金额:支付的钱 = 实际应付的钱 + 找回的钱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成绩等方面进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64ab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1.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第六节的内容,买矿泉水。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总价和单价。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买矿泉水的实际情景,通过计算总价和单价,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学生能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买矿泉水的实际情景,并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总价和单价。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正确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矿泉水瓶、价格标签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拿出一个矿泉水瓶,并贴上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矿泉水的价格。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解释,如果我们要买矿泉水,我们需要知道每个矿泉水的价格,以及我们想要买多少瓶矿泉水。
我们可以通过乘法来计算总价,通过除法来计算单价。
3. 示范:我会用PPT展示一道例题,比如:矿泉水每瓶3元,我要买5瓶,请问总价是多少?我会用乘法来计算总价,然后用除法来计算单价。
4. 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总价和单价。
我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乘法和除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PPT展示板书设计,包括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20元,他想买一瓶5元的矿泉水,请问他最多可以买几瓶矿泉水?2. 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2元,小明想买3瓶,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1. 小明最多可以买4瓶矿泉水。
2. 小明需要支付6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买矿泉水的实际情景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总价和单价。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清晰,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释。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a7d90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d.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6单元的6买矿泉水,主要涉及到小数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一个生动的买矿泉水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小数减法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小数点的处理。
重点则是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小数减法的运算,并能够解释运算过程中的思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减法,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教具包括PPT和动画演示,能够直观地展示小数减法的运算过程。
学具则是练习题和矿泉水瓶子模型,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1. 引入:我通过给学生讲一个买矿泉水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入小数减法的概念。
2. 讲解:我通过PPT和动画演示,讲解小数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
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小数减法的运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应用:我给学生发放矿泉水瓶子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小数减法解决买矿泉水的问题。
小数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题目1:小明买了一瓶2.5元的矿泉水,喝掉了一半,还剩下多少元?答案:1.25元题目2:小红买了一瓶3.2元的矿泉水,喝掉了一口,还剩下多少元?答案:2.8元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鼓励学生能够将小数减法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减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乘法第6课时 买矿泉水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乘法第6课时 买矿泉水](https://img.taocdn.com/s3/m/6e539f8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1.png)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4题。
探索新知
探究点2 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说说图中呈现了哪些 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每层能放35 本书。
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能放 35本书,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独立解决问题, 然后集体交流。
探索新知
我是先求1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再 求2个书架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35×3×2 =105×2 =210(本) 答:一共能放210本书。
探索新知
我是先求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再 求2个书架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2×3×35 =6×35 =210(本) 答:一共能放210本书。
列连乘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明确先求什 么,然后求什么,再列式计算。
探索新知
你能看懂下面这幅图吗?
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有2排,每排有4层,每层摆了12块积木, 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方法一:12×5×4=240(元) 方法二:12×4×5=240(元) 答:荣老师一共花了240 元。
课堂总结 此内容源于“点拨”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通常把两、 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进行估 算。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 灵活地选择估大或估小。 2.连乘的运算顺序: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 次计算。
当堂练习 此内容源于“典中点”
2.(易错题)胜利小学的3 名老师带领40名学生去海洋馆 参观。用400 元买门票够吗?
12×3+9×40=396(元) 396<400 答:用400 元买门票够。
当堂练习 此内容源于“典中点”
3.(易错题)你能用两种方法解决吗? (1)“双减”后,学校开展了更多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
【学霸笔记】6.6 买矿泉水(连乘)—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北师大版
![【学霸笔记】6.6 买矿泉水(连乘)—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7119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d.png)
学霸笔记—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三班级上册同步重难点讲练第六单元乘法6.6 连乘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把握连乘的运算挨次,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育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力量。
3.培育同学的审题力量、计算力量、检查习惯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连乘的运算挨次,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逐步培育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力量。
【重点剖析】连乘:几个数连乘时,一般按从左往右的挨次计算。
有时为化简计算,也可以转变这几个数的相乘挨次。
【典例分析1】学校阅览室有一种书架,共4层,平均每层能放80本书,5个这样的书架一共能放多少本书?【答案】解:80×4×5=320×5=1600(本)或:80×4=320(本)320×5=1600(本)答:一共能放1600本书。
【解析】【分析】用平均每层放的本数乘4求出每个书架放的本数,然后用每个书架放的本数乘5即可求出5个书架一共能放的本数。
【典例分析2】将某假日酒店一天需要280千克面粉,两周需要多少面粉?【答案】解:2×7×280=14×280=3920(千克)答:两周需要3920千克面粉。
【解析】【分析】两周需要面粉的质量=平均每天需要面粉的质量×天数。
【题干】一头耕牛一天耕地450平方米,3头耕牛5天耕地多少平方米?【题干】一个泳池长50米,小兵每周六都去练习游泳,他每次坚持游7个来回,每次游了多少米?【题干】南京学校新建了48间教室,每间教室要摆5列课桌,每列摆8张,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一、单选题1.刘大爷为了熬炼身体,每天坚持冬泳。
一条泳道长60米,刘大爷一口气游了两个来回,刘大爷共游了()米。
A. 120B. 240C. 4802.与298×2×9,积不相同的是()。
A. 298×6×3B. 298×9+2C. 298×183.活动中心买来一些糖果,六一过节分给了9个班,其中一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得18袋糖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6买矿泉水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6买矿泉水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6bbd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2.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与货币单位。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金钱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货币的概念与货币单位的认识。
•数字金钱的认知和使用。
•合理运用数学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认识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关系。
•理解数字金钱的实际含义,掌握操作技巧。
•整合各种信息,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方式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6.6买矿泉水”。
内容包括:•产生购买矿泉水的需求。
•介绍数字金钱的概念,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
•实际操作数学计算方法,计算所需花费与找零。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包括:1.典型例题演练以及讲解:•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
•认识矿泉水的价格和数量。
2.分组讨论与实际操作:•针对矿泉水购买场景进行模拟操作。
•分配购买矿泉水的任务。
•调查足够的信息,计算花费和找零。
3.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熟悉货币单位及计算方法。
•搜集矿泉水的相关信息。
•合理准备课堂实验活动。
2.学生:•熟记货币单位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
•预先准备矿泉水相关的信息。
•带好个人的写作呈现工具。
五、教学过程1.热身:•小组讨论,描述矿泉水的价值和作用。
•课外调查加工思考题。
2.介绍新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
•小组讨论,学习矿泉水的消费量和价钱。
3.实际操作:•教师提供足够的信息,学生进行模拟买矿泉水的操作。
•组别讨论与协作完成全类实验活动。
4.课堂小结:•归纳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进行写作呈现练习。
六、教学评估1.对答案比对:•根据学生提供的解题方法,对答案进行比对。
2.组内小组练习:•由各组内成员,分别口头或书面描述和分析某道题目的解决过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e2c7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a.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6 买矿泉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六章第六节,主要学习了在购买矿泉水时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 学会使用加减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总价;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购买矿泉水的问题。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总价;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购买矿泉水的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购买矿泉水的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矿泉水瓶、价格标签、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瓶矿泉水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思考购买这瓶矿泉水需要支付多少钱;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矿泉水瓶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 教师用例题讲解如何使用加减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总价;3. 教师引导学生随堂练习,解答购买矿泉水的问题。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不同数量的矿泉水瓶和价格标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总价的任务;2.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购买矿泉水的经验;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购买矿泉水的数量和价格,以节省开支。
板书设计:单价× 数量 = 总价作业设计:矿泉水A:单价2元,数量3瓶矿泉水B:单价3元,数量2瓶2. 答案:矿泉水A的总价:2元× 3瓶 = 6元矿泉水B的总价:3元× 2瓶 = 6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购买矿泉水时进行更复杂的计算,例如购买多瓶矿泉水的总价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dfcc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7.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第六节的内容,买矿泉水。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总价和每人应支付的金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运用乘法计算总价,除法计算每人应支付的金额。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计算总价,除法计算每人应支付的金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矿泉水图片、计算器、黑板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矿泉水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矿泉水售卖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品和价格标签。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释单价是每单位物品的价格,数量是购买的物品数量,总价是购买物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3. 示例讲解:假设一瓶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如果小明买了2瓶矿泉水,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总价,即2元/瓶 2瓶 = 4元。
所以,小明需要支付4元。
4. 学生练习:让学生自主计算一些购买矿泉水的例子,如:一瓶矿泉水的单价是3元,小华买了4瓶,请计算小华需要支付的总金额。
5. 讲解除法的运用:假设一瓶矿泉水的单价是5元,小丽和小刚一起买了3瓶矿泉水,他们需要支付的总金额是15元。
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每人应支付的金额,即15元 / 3瓶 = 5元/瓶。
所以,小丽和小刚每人应支付5元。
6. 学生练习:让学生自主计算一些购买矿泉水的例子,如:一瓶矿泉水的单价是4元,小红和小刚一起买了6瓶矿泉水,请计算小红和小刚每人应支付的金额。
六、板书设计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单价数量 = 总价2. 每人应支付的金额的计算:总价 / 数量 = 每人应支付的金额七、作业设计一瓶矿泉水的单价是3元,小华买了5瓶两瓶矿泉水的单价是4元,小丽和小刚一起买了2. 答案:5瓶矿泉水的总价是15元,每人应支付的金额是7.5元8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购买矿泉水的总价和每人应支付的金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节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节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79500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d.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节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单元的第6节——买矿泉水。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来学习如何用小数表示钱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2. 能够正确计算找回的钱数;3. 能够应用小数进行实际购买活动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和计算找回的钱数。
难点:理解小数在实际购买活动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矿泉水价格和小数计算的例子。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想请大家帮我算一下,我买了3瓶矿泉水,每瓶2元,我给了营业员10元,她应该找回我多少钱?2. 讲解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我们用小数来表示钱数,比如2元可以写成2.00元,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表示钱数。
3. 例题讲解:PPT上展示一个例子,比如买4瓶矿泉水,每瓶3元,用小数表示钱数,并计算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计算一些类似的题目,比如买5瓶矿泉水,每瓶4元,需要支付多少钱?5. 应用小数进行实际购买活动的计算: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在商店购买商品,用小数表示价格,并计算需要支付的钱数和找回的钱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写明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和计算找回的钱数的公式。
七、作业设计例子:买2瓶矿泉水,每瓶3元;买1个面包,2.5元。
答案:矿泉水总共6元,找回1元;面包2.5元,找回2.5元。
例子:1个苹果2.00元,买3个苹果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3个苹果总共6.0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困难。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情境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应用小数进行购买活动的计算。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小数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6课时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6课时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cc6b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7.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应用百分数的概念和用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理解和运用“打折优惠”这一消费方式。
3.了解矿泉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增强对节约资源的认识和重视。
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用法。
2.运用打折优惠的方式进行计算和应用。
3.把题目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打折优惠方式解决问题。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15分钟)1.引出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超市或商店买东西时,你买到打折的东西了吗?你知道打折指的是什么吗?2.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什么是百分数,现在我们要学习如何应用百分数。
3.矿泉水问题的提出:请看这张图片,这是一瓶矿泉水,你们有没有买过?买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计算价格的?正文(60分钟)1.讲解百分数的概念和用法。
–什么是百分数:将所占的部分表示为100等份的一个数字。
–百分数与实数、分数的转化。
–百分数的加减运算。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销售额,增长率等。
2.讲解打折优惠的概念和运用。
–打折优惠通过降低价格促销商品,从而达到吸引赢得消费者的目的。
–打折的方式(如8折、9折等)。
–打折优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平时去商店买东西时。
3.案例分析及计算实例–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进行解题和实际操作:如购买矿泉水等。
–计算实例,学生进行逐一解答及讲解。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每个学生用打折优惠方式计算矿泉水价格。
总结(10分钟)1.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方法,并强调重点。
2.下周所学内容的提醒和预习。
五、板书设计1.百分数及运算2.打折优惠及运用3.矿泉水购买实例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
2.预习下一课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56443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6.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6课时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第六单元的第六课时,即买矿泉水。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涉及到第六单元的买矿泉水一节。
在这一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计算来确定购买矿泉水的最经济方式。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矿泉水的包装和价格来确定购买的最佳方案。
2. 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而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购买矿泉水的最佳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矿泉水的包装模型和价格标签,以及一些计算器。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拿出一些矿泉水的包装模型和价格标签,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如何购买最经济。
2. 讲解:我将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们解释如何通过观察和计算来确定购买矿泉水的最佳方案。
我会以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我将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计算来确定购买矿泉水的最佳方案。
我会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将简洁明了地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购买矿泉水的最佳方案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家后观察和计算一下自己家里购买矿泉水的最佳方案,并将其写成报告。
2. 请学生们思考一下,除了购买矿泉水,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更加经济地获取饮用水,并将其写成短文。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买矿泉水》教学教案范例三篇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买矿泉水》教学教案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087ee51a37f111f1855bc5.png)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买矿泉水》教学教案范例三篇《买矿泉水》是在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的两步运算的教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买矿泉水》教学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三年级数学《买矿泉水》教学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 培养学生爱校护校的主人翁情感.教材分析:在二年级时学生对连乘的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原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买矿泉水 ,在试一试中有一道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正是因此所得到的灵感.备课时我考虑到估计学校约有学生多少人,必须基于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恰逢我校正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于是我灵机一动,将教学的具体内容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题材,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爱校护校的情感.教学重点:征对具体题目进行正确估算,哪种类型的题目要用连乘来计算.教学关键:找关键字句解决连乘问题.估算找类型.(看哪个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整百:一类要多估,如:带钱买东西,买布做衣服等;另一类可少估,如:计算题.)教学教法:分析法、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讲解鼓励等教学方法.教学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倾听等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目的以了解学校为主线,使学生被熟悉的校园景象所吸引,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中.)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在杭西小学学习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你们对我们学校都有哪些基本了解?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生1:我们的学校很大.生2:学校有两栋教学楼,旧楼有3层,每层有4间教室,还有一栋逸夫楼 ,里面有专用多媒体教室和老师办公室、校长室以及学生教室.师:同学们对学校的建筑了解得真清楚,旧楼就是我们的教室所在的教学楼.(小黑板出示:旧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间教室,每间教室有4盏灯.)师:看了这段话,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那些数学问题? 生1旧教学楼一共有48盏灯,我是用乘法算出来的.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相关信息板书)(继续出示小黑板:三(2)班教室,老师说道: 欢迎参观三(2)班教室,我们的教室里有4组,每组有5套课桌椅,每套课桌椅148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展示出来.) 师:估计一下,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评析了解班级的教学情境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板书学生对自己班级所在教学楼进行了解所发现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目的解决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的问题要用连乘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新知识,对此结果进行估算是给孩子们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此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和进行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1.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估算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的机会.2.全班交流,请代表说说自己小组的估算方法.生1:我们组是这样估算的,一组有5套课桌椅,4组就有20套课桌椅,我们把每套课桌椅148元看作150元,20 150=3000元.生2:我们组是这样估计的,一个组有5套,1套148元(看作150元),1组就是750元,4组就是750 4=3000元.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估计教室里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可以先估计一组花多少钱,再估算4组花多少钱;还可以先算出本班4组共有多少套课桌椅?,再估算本班一共要花多少钱?全班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然后请不同方法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算法并阐述理由.师小结:虽然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列的是分步算式,有的同学是一个综合算式,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生:都是用连乘的方法.(评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给每一个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教师在新的问题出现时,没有直接灌输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索交流、合作学习,这是以人为本的表现.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因希望对自己的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热情很高.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在学生全班交流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增进了学生深层的思考,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目的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拓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感受幸福舒适的学习条件来之不易,感受学校对自己的关怀,对学生进行爱校护校的品德教育.)1.课桌椅问题.师:同学们学校为我们准备舒适的课桌椅一个班大约要花3000元钱. (桌上乱涂乱刻的痕迹.) 那全年级2个班呢?全校呢?那该要花多少钱啊.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生: 这是不爱护学校财产的行为.我们发现这种行为要阻止他.2..估计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师:现在你们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多幸福啊.每个星期一,我们全校同学都要聚集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每个年级2个班,有6个年级.)师:你能估计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吗?生1:我们不知道每个班有多少人?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怎么办呢?生2:可以根据我们班的人数来估计.师:这个建议不错.下面我们分小组估算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学生分小组讨论,再组织汇报.生1:1个班大约有40人,1个年级2个班大约有80人,6个年级大约有480 名同学. 生2:我们是先算出全校6个年级有12个班,再按每班40人估算全校大约有480名同学.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估计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但尽可能地准确一点,要不估算结果会和实际数目相差太大.(评析教师在前两部分对校本课程资源素材的挖掘和利用起到了激趣和激智的作用,这一环节则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升华. 课桌椅问题灯泡问题和估计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均源于校园生活又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紧密相扣, 爱护学校财产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等品德教育目标都蕴涵在这一个个数学问题之中. 润物细无声正是校本课程资源利用起到的特殊效果.)(四、说回顾与总结(目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1.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怎样估计学校有多少同学了.生2:我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了.生3:我知道了学校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花了好多钱,我们要爱护学校财产. 生4:学校这么多同学,如果上下楼瞎疯瞎跑该多危险呀!生5:要靠右行.生6:我对我们学校了解更多了.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和计算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并且对我们的学校也有了更深的了解.2.课后作业(书上)我们学校马上要召开校运会了,校运会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如:买矿泉水问题,请你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这类问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买矿泉水》教学教案范例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连乘运算,对后面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前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对连乘的顺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将难点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二)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教学教法:估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讲解等教学方法,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与组员交流,最后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教学学法: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一、复习旧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有了前面的基础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列出综合算式,为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做铺垫.二、探索新知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适逢我校组织学生到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我将教材中的运动会情境改为学生即将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注意,接着提出问题一买2箱大约要花多少钱 ,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估算.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学生来说,估算比列式计算更有难度,他们可能会无法正确理解估算的意思而与精算混淆,因此在教学估算过程中,我先引导他们完成问题一,必要时给他们展示估算的方法之一:先估计一箱矿泉水要多少钱,再估计2箱矿泉水要准备多少钱,然后鼓励他们思考和寻找更多的估算方法.这里还准备了第二种估算方法:先求2箱矿泉水大约多少瓶,再求2箱矿泉水大约要准备多少钱.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估算,让学生体验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结果可能不相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当然学生可能会想出异于这两种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我都会给予肯定,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理解估算时每一步为什么那样想.接着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5页试一试第2题: 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为更深刻地体验估算,我结合具体情境自行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估算全班总体重;估算全校课室的风扇总数.将难点降低,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习和理解估算.至此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探索完估算以后,再解决问题二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学生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习惯采用分步计算,我就会让学生回忆在复习旧知阶段采用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列综合算式,引入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且要求学生能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学生普遍会先计算 1箱需要多少钱 ,这时我会这样问: 除了可以先算出1箱矿泉水的钱,还可以先算出什么呢?看谁能想出第二种方法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爱表现的心理会促使他们去开动脑筋,发现更多的解答方式.因为连乘的算式以前已经学过,只是数学比以前大一些而已,所以这里只简要点拨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45页试一试第一题,也就是进入了练习巩固阶段.三、练习巩固从教学重点出发,我又设计了一道连乘式习题:一栋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3个课室,每个课室有45个座位,这栋教学楼共有几个座位?完成之后,再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至此,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板书设计:买矿泉水(连乘)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24 3 =72 (元) 24 2 =48(瓶)72 2=144(元) 48 3=144(元)24 3 2 24 2 3= 72 2 = 48 3= 144(元) = 144(元)答:共花了144元.力求简洁,突出重点.小学三年级数学《买矿泉水》教学教案范例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 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挂图出示买矿泉水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大约要花多少钱?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 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 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3. 汇报算法(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4. 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 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6. 汇报算法(1)24 3 = 72(元) 72 2 = 144(元)(2) 24 3 2= 72 2= 144 (元)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 15 4 7 125 8 6 102 4 52. 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3. 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0 1 2 3 4 6 7 8 9 ( )4. 算一算15 6 8 36 9 1232 + 17 3 (15 + 35) 65 18 7 105 2 55. 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6. 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上册《买矿泉水》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买矿泉水》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a27aa3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1.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买矿泉水》的教学反思1、三年级数学上册《买矿泉水》的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我们买饮料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估算、思考的情境,学生不同的意见引发了矛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利用学生的估算的基础根据已有的信息寻求适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中处处是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数学紧密联系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活动经验,逐步提高我们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我在买饮料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让学生逐步建立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知识数学知识,还有在探索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使得每一个学生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能够力独立地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地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
2、九年级数学上册《圆》教学反思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圆柱的表面积这课,我把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为学习的重点。
为什么呢?因为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这是圆柱表面积的学习基础。
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相同的底面和一个侧面构成的,计算圆柱底面面积就是计算圆面积,对于学生来说也不是新知识了。
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探索过程,以及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有关量的关系这两个环节来体现。
下面就我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和自己教学的得与失简单说一说。
一、操作与思考、想象相融合,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7f80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e.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6单元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选购物品时实物比较和价格比较方法。
学会使用“便宜”和“贵”的数量词描述物品的价格大小。
•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便宜”和“贵”的数量词描述物品的价格大小。
能实物比较和价格比较选购物品。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价格意识和选购物品时的实用能力。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描述物品的价格大小,学会实物比较和价格比较选购物品。
•教学难点:掌握“便宜”和“贵”的数量词。
3.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4. 教学过程设计4.1 自然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课学习的知识:“水果比大小”、“称重器的使用”等内容。
学生将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理性评价和选择矿泉水。
4.2 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以实际行动来体验和学习选购商品的过程。
家长和孩子一起去超市或周围零售店选购矿泉水,体验实物比较和价格比较选购商品的过程,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便宜”和“贵”的概念。
4.3 归纳总结回到教室,老师带领学生集体讨论购物的过程和策略,并总结实物比较、价格比较和“便宜”和“贵”的数量词的用法。
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操作,将矿泉水的价格和大小进行比较和选择。
4.4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将通过日常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估。
教师将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6. 教学资源本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黑板、白板、矿泉水等实物。
7. 个性化课程•教学中家长可以陪同孩子来到超市,在教师带领下,一步一步教会孩子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和理解程度进行分组教学,更好地满足个性化课程的需求。
8. 教学后期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对选购商品的价格大小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有效利用家庭经济,合理购买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从而在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435c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b.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第六课《买矿泉水》。
这一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如何使用元、角、分来计算购买矿泉水的价格。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计算购买矿泉水的价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来进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正确地换算不同面额的货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矿泉水的模型和一些货币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明去买矿泉水,他会遇到一些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货币来购买商品。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元、角、分的概念,并且通过示例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会讲解如何用元、角、分来表示不同的金额,并且如何进行换算。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他们需要使用矿泉水的模型和货币的图片来进行交易。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5元,他想买一瓶2元的矿泉水,他还需要找回多少元?答案:小明需要找回3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元、角、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来进行计算。
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换算不同面额的货币时还有一定的困难,我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加强对这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我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货币交易,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他们可以尝试自己去计算购买商品的价格,并且练习换算货币。
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计算购买矿泉水的价格。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 第6课时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 第6课时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7cfc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c.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第6课时买矿泉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三年级数学的第六单元中的第6课时,主要内容为买矿泉水。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能力,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矿泉水的价格、购买方式和计算价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计算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运用加法和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按照要求进行买矿泉水的价格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3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矿泉水、价目表等。
3.学具:钞票、硬币等。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引导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买过矿泉水呢?矿泉水一般都有哪些价格呢?•如果我们要买5瓶矿泉水,应该怎样计算总的花费呢?2. 教学展示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展示,让学生快速了解本课重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展示矿泉水的价目表,让学生了解不同品牌和种类的价格差异。
•让学生在同桌之间交流,了解不同人购买矿泉水的方式和价格计算方法。
•进一步讲解购买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乘法和加法计算。
3. 教学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提高本课的相关能力和技能。
•让学生进行价格计算的练习,通过实际计算提高学生的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
•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分享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心得体会。
4. 教学评价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测验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结束通过教学的展示和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和反馈来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5b9d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b.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货币运算。
2.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生活消费情况的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货币及其使用方法。
2.能够理解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际生活消费情况的分析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进行实际生活消费情况的分析和计算。
四、教学准备
1.黑板、白板、彩色粉笔。
2.数字卡片。
3.小型矿泉水瓶或拼图,以示意购买矿泉水的实际过程。
4.一些小零钱(不建议使用真钞)。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或两个,之后让他们用这些数字卡片表示出他们认为一瓶矿泉水的价格。
2.教学展示
老师给学生展示一瓶真实的矿泉水,并列出几个不同价格的矿泉水,让学生比较,认识价格的不同之处。
3.课堂练习
老师提出以下问题并让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一:如果你有10元钱,你可以买几瓶矿泉水?
问题二:如果你只有5元钱,你能够买几瓶矿泉水呢?
4.教学总结
老师总结学过的知识点,解释货币的基本概念及其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再次进行加减乘除的练习。
六、教学延伸
让学生回家后自行统计自己一周内购买矿泉水的数量以及总价,并让他们将数据带到下一堂课上进行讨论和比较。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涉及到了钱的概念和加减乘除的运算。
老师可以考虑将讲解贯穿于现实生活案例中,以此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认知。
同时,老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矿泉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cfb8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c.png)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矿泉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矿泉水》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他们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和进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买矿泉水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矿泉水图片、计算器、投影仪等。
2.学具:学生计算器、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矿泉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要买5瓶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进位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解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
然后,教师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上台演示,检验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