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个性心理特征64104
教育心理学 资料 百度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一章绪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1.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互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3.心理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4.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响,将行为主义学派的S-R改成了S-O-R(O指学习者的内部集体变量,或称中间变量)。
6.教育对象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需要心理学,具体表现?答:人有区别于其他物质或产品的心理现象(因心施教);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因龄施教);男女学生具有不同的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同年级、同年龄、同性别的学7 8独立的标志通常认为是1903心理学》的正式出版。
910答:联系具体表现在: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
区别: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中不同的学科侧重加以研究;三者的主体不同。
11.教师威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职业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我们通常指后者。
1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具体表现?答: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13.教师的能力(不太重要)教师的智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注意分配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
14.☆教师的三种教学水平: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策略式教学。
1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反思。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特点),主要有:①(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②(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③(学习性质)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被动性;④(学习领域)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涉及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之 个性心理
【霍兰德的人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把人格分为六个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取向,从而把主观价值体验和客观价值构成联系起来,建立嘁价值观的类型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和知识技能是紧密联系而由相互区别的概念、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a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b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学习的进度。2.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b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1自我完善的人。2焦虑和防御机制,3有条件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人格的形成于发展】一。生物遗传因素:我们队遗传的作用做出了如下评价: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引人个特征的不同而异。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二。社会文化因素:1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2,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三。家庭因素。1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2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综合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2父母教养方式的恰当性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3父母在养鱼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的影响和塑造着孩子,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四。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血灵儿童人格形成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不仅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而且是发展智力,进行整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地方,是促进儿童形成和发展热歌特征最重要的部门。五。个人主观因素。人格是在于环境互相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任何环境因素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挥作用。。总之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二)绊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觃律 1.获得不消退 获得即条件作用的形成。
条件作用获得的条件:
消退: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 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幵最终消失。 然而,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绊形成的条件反应要比 获得这个反应困难得多。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2.刺激泛化不分化 刺激泛化:人和劢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 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不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 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乊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 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
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乊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
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不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
只要原来的戒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
性反应就会自劢出现。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中学教育心理学
精讲班
主讲老师:甘利婷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
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不乊相适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斱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二)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
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个斱面。
加;已绊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丌再有
强化刺激跟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这就 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觃律 斯金纳认为,人和劢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丌随意的反射 性反应,是绊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则丌不仸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教师心理PPT课件
5
• 二、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
– 教师威信的内涵
• 教师威信指教师表现出的优秀心理品质,对 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 依赖。
• 教师威信的作用: • ①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其教诲的前提。 • ②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
第三章 教师心理
1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威信
• 一、教师角色的期待与形成
– 角色与角色期待
• 角色内涵: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 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它反应了社会赋予个 人的身份与责任。
• 角色期待: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 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定了行为规范 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 为~。
9
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
10
• 一、教师的教育能力与发展
– 教师的能力结构
• 李绍依等,1985: • ①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 ②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 ③敏锐的观察能力; • ④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
11
• 申继亮等,1994:
• ①教师的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 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的学生的 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16
• 提高技术: • ①角色改变技术。 • ②教学反馈技术。 • ③现场指导技术。
• #微型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 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 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 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17
• 程序: • ①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如解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个性心理特征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拥有的特点或倾向。
一般来说,个性是指一
个人的情感、思维、行为和交往模式的统一综合体,一种不断变化的模式,如果我们试图去描述一个人的个性就可能令人感到困惑。
个性的每个组成
部分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人的态度会影响他的行为,他的行为又会影响
他的态度等等。
有很多模型都用来解释个性,如心理学家Gordon Allport提出的个
性因素模型、精神分析学家Sigmund Freud提出的三部曲模型,以及现代
的五大人格理论。
其中,Gordon Allport提出的人格因素模型认为,一
个人的个性是由其环境、行为和学习历史等外部因素及基本自我内部因素
共同决定的,这其中包括性格特质、潜在偏好和期望等。
另外,精神分析学家Sigmund Freud提出的三部曲模型则主要关注一
个人的子宫、超现实和意识三个部分,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可以由这三
部分来解释,他们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这三部分当中,子宫
部分控制着一个人的冲动,超现实部分控制着一个人的欲望和冲动,而意
识部分则控制着人的思想行为等。
最后,现代的五大人格理论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受五个不同的个性因素,即友善、开放、独立、情绪稳定和责任心影响。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二)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理解
Osterman & Kottkamp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 ①所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②所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
信息
所倡导的理论 外显的
行为
效果
文化、习惯等
所采用的理论 内隐的
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
师拥有的知识以脚本、命题结构和图式的形式出现,知识整合得更完整
2、在效率上,专家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专家依靠广泛的经验,能迅速完成 多项活动。程序化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将通过自动化而“节约”的大量认知资
源集中在教学领域高水平的推理和解决问题上。
3、在洞察力方面,专家在解决教学领域里的问题时富有洞察力,能够鉴别出 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
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④积极的验证 • 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可以实际尝试,也可以角
色扮演
3、反思的几种方法
①反思日记 ②详细描述 ③职业发展 ④行动研究
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一整天的教学 工作,并与其知道老师共同分析
教师相互观摩彼此教学,并对此进行 讨论分析。
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聚集在一起,提 出课堂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
2、组织因素
• 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困惑;学校管理方式不当;学校环境与条件不良; 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3、个人因素
• 研究表明,那些具有A型人格、低自尊和外控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 倦怠。
①对策:优化社会环境
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心理压力 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感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塑教师形象 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个性心理特征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标准,能力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根据能力的性质,可以分为一般 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能力所涉及的心理 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动 作能力;根据能力的功能,可以分为模仿 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总结词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详细描述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遗传 因素为个体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环境因 素和教育因素则通过影响个体的经验和知识 积累来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此外,个体 自身的努力和自我调节也是影响能力发展的 重要因素。
04
能力
能力的定义
总结词
能力是指个体完成特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详细描述
能力是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总和,包括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这些心理特 征在个体完成各种活动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决定个体能否成功完成活动的重要因素。
能力的分类
总结词
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VS
THANKS
感谢观看
情感教育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自 我控制能力。例如,通过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家庭教育配合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个性 心理特征,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支持。例如,家 长可以与教师合作,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性格特点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不 同情境和挑战。
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为其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 职业和发展方向。
气质与教育的关系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第三章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一、人的本质及其教育学意义1、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的值得规定性任何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是: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1)人是认识和实践、社会和历史的主体(2)人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客体(3)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2、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1)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要求:教育培养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必须依照社会关系的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同时,教育也要尊重人的自然醒,要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2)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能动性的具体表现a\、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预见性、b、主体活动的选择性c、主题活动的创造性:能动性的最高表现要求:教育必须充分考虑人的烛光能动性,既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课题,又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3)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要求:一方面要就坚持统一的教育要求,是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在特定阶段先特定方向发展,即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身体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制的增强。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和意识连个方面的发展。
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2、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皮亚杰: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柯尔伯格:前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要求:要循序渐进的做好教育工作(2)阶段性:要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段经行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3)不平衡性: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的不平衡性。
《教育心理学》笔记 南师大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笔记考试题型: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填空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简答题:7题,每题6分,共42分;论述题:2题,每题14分,共28分。
第一章绪论1. 心理学研究内容P1-3: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动力含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心理过程含认知、情绪和意志,其中,认知过程含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心理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含能力、气质和性格。
2. 心理学流派P4-6:a.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通过自由联想和分析梦境等手段,达到治疗目的;b. 行为主义派: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人物斯金纳,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可观测的行为,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c. 认知心理学派:将行为主义学派的S-R改成了S-O-R;d.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是马斯洛,后期人物是心理咨询和改革教育家罗杰斯,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以人为本”,“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既主张“人化”,反对把人“神化”、“兽化”、“病态化”。
3. 教育对象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的体现P6:a. 人有区别于其他物质或产品的心理状态,进行因心施教;b. 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特征,进行因龄施教;c. 男女学生具有不同的性别特征,进行因性施教;d. 同年级、同年龄、同性别的学生还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有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等,把握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4.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P7:将学生发展水平分为: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其中,可能发展水平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者水平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第三章应用心理学:个性心理
三、制约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决定论:人的能力完全是先天遗传的, 洛克“白板说” 。素质是有机体生来俱有的某些 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 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解剖生理 特点。 环境决定论: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儿童不同的生长环境,会影响儿童的发 展。社会生产方式、营养、社会生活条件对能力 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4)抑郁质: 抑郁质: 特征: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 低,严重的内向,情绪兴奋性高并且体验深, 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 具体表现:多愁善感,情感体验微弱,保持时 间很长,遇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动作缓慢, 迟钝,考虑问题比较彻底,想象力丰富。高敏 感性。很少表现自己,不抛头露面,喜独处。 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 行动缓慢。《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2)胆汁质: 胆汁质: 特征: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 反应的不随意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 高,抑制能力差,反应快速而不灵活。 具体表现:感情容易表露,易生易灭,行为敏捷, 姿态活泼,表现生动,敏感、思维灵活,反应快 速,有很高的热情,喜欢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强, 感染力强,适应性也强。轻举妄动,做事欠考虑, 容易盲动出错,同时缺乏耐力和毅力。如王熙凤。
四、 能力的测量 (一)智力测验: 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 比奈智力测验: 1、斯坦福 比奈智力测验
1905年,法国比奈和同事西蒙合作完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P246。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推孟做了修订,制定出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智商: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的长短。比如:
强度: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程度。比如: 指向性:内部、外部。比如:
11.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要点-心理学基础知识(1)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要点个性心理特征1.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气质(temperament):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3.气质的心理特性:(1)感受性(2)耐受性(3)反应敏捷性(4)可塑性(5)情绪的兴奋性(6)内向型与外向性4.气质类型不同基本特征的组合构成不同的气质类型5.气质类型的特征与表现:胆汁质: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向性。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
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改变、具有外向性。
粘液质: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外露。
注意稳定但不易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向性。
抑郁质:行动迟缓而不强烈、孤僻、情绪体验深刻、感受性很高,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具有内向性。
6.气质理论:(1)阴阳五行说(2)体液说(3)体型说(4)血型说(5)激素说(6)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代表任务:巴甫洛夫主要观点:(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2)高级神经活动的三个指标: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3)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粘液质强、不平衡型(冲动型)----胆汁质弱(弱型)----抑郁质8.气质的鉴定的方法:(1)测验法:斯特里劳的气质量表;陈会昌《陈会昌气质量表》(60个项目)(2)观察法9.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10.气质与职业(1)某些特殊职业对气质有特殊要求(2)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特征的职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11.气质与教育(1)正确区分和认识学生的气质类型和特征(2)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3)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点(4)教师本人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12.性格:是指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到第四章笔记(推荐5篇)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到第四章笔记(推荐5篇)第一篇: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到第四章笔记教师资格证备考复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精要说明:本精要根据《教育心理学》大纲编写,作为同学们复习的主要知识线索,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理解)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理解)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 PPT课件
坦白,直率,天真,朴实
忧虑抑郁,烦恼自忧,内疚
安详,沉着,有信心
自由的,批判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
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依赖,随群附和
知己知彼,自律严谨
矛盾冲突,不顾大体,低整合性 第12页/共33页
三、能力
v 含义: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
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气质
v 含义: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
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v 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第1页/共33页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
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
强 度
均衡 性
灵 活 性
行为特点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不均 衡
攻击性强,易兴奋, 不易约束,不克抑制
活泼型 (多血质)
抑郁 孤僻,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 质 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具
有内倾性。
采自韩永昌《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研究工作、会计、化验员、雕刻、刺绣、机 要秘书、检查员、打字员等。适宜从事不需 要过多与人打交道而需较强分析与观察力, 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第5页/共33页
二、性格
v 含义: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17页/共33页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⒈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⒉智力在18-25岁之间达到顶峰,不同智力成分达 到顶峰的年龄不同; ⒊成年期是智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25-40岁,人 常出现创造性活动; ⒋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 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 高峰时间早。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概述 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概括化与定型化的结果; 性格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 性格在个性特征中具有核心的意义。 一方面,在所有个性心理特征中,唯有人的性格与个体需要、动机、信念和世界观联系最为密切;另一方面,性格对其他个性心理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是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两种过程的力量是否相当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是指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 动的类型
气质 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强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粘液质
弱
抑制型
抑郁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AB血型的人属于复合气质类。机智大方,办事干净利落,冷静、不浮夸。行动有计划,喜分担责任。兴趣广泛。因倾向不同,有的人有领导能力,有的人则沉默寡言、满腹心事,待人接物缺乏经验、易吃亏。
O型人外向直爽,热情好动,富于精力,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有主见,主观自信,急躁好强,有野心;易激发感情。说话易用教训人的口气,易得罪朋友;动作粗犷,不灵活,不易做耐心的工作;爱情上多属主动,易被别人爱,也易接受别人的爱。长寿者多。
个性概述
气质 性格 能力 第三章 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本章要求:了解个性的基本特征及个性的心理结构;掌握气质类型的特点并能描述自己的气质特点,掌握影响性格及能力形成的因素;理解气质与性格的关系;了解气质、性格的鉴定方法。 本章重点:掌握影响性格及能力形成的的因素;能描述个体的气质、性格特征 本章难点:描述个体的气质、性格特征 教学时间:4学时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教师心理
2
关注情景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 ,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 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 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如班级的大小、时 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 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 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二、 教师的角色
(五)平等中的首席 要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有效互动,教师需要从
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六)反思者与研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七)终身学习者
1 全面而正确 的认识教师
职业
2 树立学习榜
样
3 积极参与教
学实践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的概念
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 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 和震撼力。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 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 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
(一)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 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 认知和行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 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 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 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 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五、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笔记:儿童个性心理特征
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笔记: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本文“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笔记:儿童个性心理特征”,跟着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
希望能帮到您!第一节小学儿童的能力识记: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2、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使之能够最有效的去完成某种活动。
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3、能力的种类:(1)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叫认识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2)可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5、智力发展水平可通过智力测验获得。
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
传统上使用最多的有“比奈智力测验”与“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l 领会与应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1)区别: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
能力是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也是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
(2)联系: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相连,由于这三者的协同作用,才使人们得以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
概括起来,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A、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B、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C、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小学儿童能力的培养(1)激发兴趣。
(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3)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3、小学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一规律对教育工的意义小学生在能力发展水平上存在不均衡现象,绝大多数儿童的能力发展正常。
但有少部分儿童的能力水平是高于常态,也有少部分儿童的能力水平是低于常态,所以这种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正态分布。
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一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式个体从外界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及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及科学分析,可以间接的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及水平。
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1构造主义,2机能主义,3行为主义,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派。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及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及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改造,繁荣,破坏,新生四个时期。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及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体是大学生。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2有益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世纪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雷洛夫
被戴上“寓言之父” 的桂冠,他沉默寡言, 内向,安静平和,稳 重大度。他的寓言也 善于写人物的内心独 白,但对大话连篇、 空卖嘴皮的人充满了 讽刺与耻笑,是典型 的“粘液质”气质。
◎果戈里
具有深刻地观察、感受事 物,体验情感的能力,他 以犀利的笔锋,入木三分 地揭露批判农奴制令人发 指的罪恶,堪称19世纪俄 国文学纪一人。一些心理 学家认为抑郁质成才如同 “铁树开花”一样难得, 而果戈里就正是“抑郁质” 的气质。
三 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气质、能力
气质
•气质的概述 •气质的类型特点 •气质的学说 •气质类型的鉴定 •气质研究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 气质的概述 (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 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 1、心理过程的强度 2、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 3、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5、情绪的兴奋性
主要表现在神经过程的强度和平衡性。
6、向性
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 是表现于内的特性
三、气质的学说 (一)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公元前460—公元前377)提出了体液说,认 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 黑胆汁。
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 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趣容易变换, 外向; 胆汁质: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情绪兴奋性高, 容易冲动,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外向; 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庄 重,坚韧,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 内向;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行动迟缓,具有 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事物, 内向。
注意:气质类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 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1)气质不决定人品格的优劣。每一种气质 类型,都具有容易形成某些优良品格和某些不 良品格的可能性。
(2)气质不决定人智能的高低。每一种气质类 型,对人智能的发展都存在着有利与不利的两 种因素。
(3)气质不决定人成就的大小。每一种气质类 型,对人活动的影响都包括积极和消极的两个 方面。
个性
气质与性格
心身特质
人格1
人格2
人格3
二 个性的基本特征 1 整体性
(1)个性的整体性在于个性的内在统一性,正常人 的内心世界、动机和行为之间是和谐一致的。 (2)个性中的个别心理特征只有在个性的整体中, 在和其他个性特征的联系中才有确定的意义。
2 稳定性和可塑性
一方面,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才表明人是具有个 性的,我们才能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 开来,才能预料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什么。 另一方面,个性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社 会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会随着环境 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亲身体验:
在一张公园的长凳上,一个中年男人将他的 帽子放在凳子的一端,自己则坐在另一端。 这时来了一个年龄较之大一点的老年男人, 没有注意到帽子,就坐了下来,刚好坐在帽 子上。当发现自己的帽子被他人坐在屁股下 面,你认为这个中年男人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如果你是这个中年男人,你会做出什么反应?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多血质
第三章 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概述 气质 性格 能力
本章要求:了解个性的基本特征及个性 的心理结构;掌握气质类型的特点并能 描述自己的气质特点,掌握影响性格及 能力形成的因素;理解气质与性格的关 系;了解气质、性格的鉴定方法。
本章重点:掌握影响性格及能力形成的 的金
他才华横溢、热情奔 放的诗句和刚直坦率、 不屈不挠、宁为玉碎 的性格及其最终在决 斗中英年早逝的史实, 反映了明显的“胆汁 质”的气质色彩。
◎赫尔岑
堪称全才,既是伟大 的文学家,又热心哲 学,也学过数学,他 活泼、敏捷,兴趣多 变,富于主动性与创 造性的特点,反映了 明显的“多血质”的 气质色彩。
本章难点:描述个体的气质、性格特征 教学时间:4学时
个性概述
一 、什么是个性
1 概念: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 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与人格 一是个性即人格; 二是人格指个性的两个部分,即气质和性格,而 个性却指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三是人格包含心理方面的特质和身体方面的特质。
机体的状态与这四种体液有关,四种体液配 合适当,身体就健康,否则就会生病,而且 体液也影响人的心理。
后来罗马医生盖伦(C.Galen,公元2世纪)发 展了希波克拉底的思想,将人的体液与人的 气质联系起来。
人的气质可以分成四种典型的类型,即多血 质、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分别由某一种 体液占优势。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气质会 发生某些改变。
(2)气质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改造
二、气质类型的特点
1、感受性
指人对内外刺激的感觉能力。
2、耐受性
反映人对外界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3、反应的敏捷性
主要指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4、可塑性
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 的可塑程度。
3 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特的,但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 在心理上的共同性。 个性是由某些与别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 全不同的特征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的,个性是 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4 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制约,也受社会因素制约:生 物因素为个性发展提供可能,社会因素使可能转化 为现实,社会因素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
卡特尔指出:气质是描绘一个人为获取他 的目标时如何行动的特质,它决定了一个 人的一般“风格与节奏”,决定一个人的 行动是温和的还是暴躁的。
(二)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人体先天生 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一部分
新生婴儿身上明显可以看出他们气质的差异。
(三)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1、稳定性 (1)不依赖人的活动的具体目的、动机和内容 (2)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内气质特点是相对稳定 的 2、可塑性 (1)气质可以掩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