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行政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论述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论述题及答案

1.分析中国奴隶制国家采用国家联盟形式的原因。

答:夏、商之所以采取国家联盟的组织形式,实行分权管理,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中国步人阶级社会伊始,就在形式上形成了一个“邦千里”的地域性大国,在其之内却囊括了成百上千诸侯与方国,这些方国实际上只是一些城郭及所属村落组成的小国,它们势孤力单,难以自保,需要有一个联合来保护自己。

但由于当时开发程度,交通状况、管理水平和能力都比较低下,无法对各邦国进行直接统治,建立起秦汉以后那种中央集权制国家,只能是在原有部落联盟的基础上,改变部落联盟的性质,组成君主国的松散的国家联盟。

2.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产生的途径与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答: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等级君主制国家,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之所以选择这一类型,必然有其经济、自然和政治原因。

(1)从经济环境看,中国不是在铁器时代而是在青铜时代步入阶级社会的,当时农业方面的工具仍主要使用木石之类,就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在这一工具水平阶段是不会产生国家的,但因黄河中下游土质松软、气候温和,使夏、商的农业水平达到了产生国家的条件。

但是,这种早熟的奴隶社会毕竟建立在很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商品经济不发达,旧氏族以自然经济为依托,发展了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模式,建立了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形式。

(2)从政治环境看,国家组织形式取决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结构。

就被统治阶级而言,被征服的部族奴隶主要是农业经济,由于人数多、聚族而居,不可能采取严密的控制。

再就统治阶级内部结构而言,因为中国奴隶制国家不是在激烈的阶级分化、破坏氏族制基础上建立,因此,统治阶级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王室成员,人数较少,所以也只能采取分封的或联盟形式进行间接统治。

3.分析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答: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从法理上讲,专制之意是将权力授予一人的治国方式,即国家的一切大事均有皇帝专决,所有的行政都对君主负责,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从外延上看都是地域辽阔的大帝国,凭君主一人之精力来日理万机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有“助理万机”的宰相的设置。

20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行政学考题及参考答案

20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行政学考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6月教育行政学试题试卷要求: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2.0分)()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共同的,儿童在接受了共同的基础教育后再行分流,一部分继续接受普通教育,一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

一双轨制B)单轨制C)中间型学制D)学制参考答案:C2(2.0分)中国教育行政职能逐步简政放权,使教育行政由重()转变为重()。

A)微观管理;宏观管理B)宏观管理;直接管理C)微观管理;间接管理D)宏观管理;微观管理参考答案:A3(2.0分)()是农村基础教育分级管理的基层单位。

A)省B)市(地)C)县D)乡参考答案:D4(2.0分)现阶段,()教育行政的最高价值取向。

A)公平、公正B)效率C)科学D泯主参考答案:A5(2.0分)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组织形态是()。

A)教育行政制度B)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C)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D)教育行政的价值目标参考答案:C6(2.0分)()是指政府利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权力,根据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弱势人群进行自主,借此推进社会共同发展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A)教育财政B)教育预算C)教育决算D)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参考答案:D7(2.0分)1958-1962年,我国实行()的教育行政体制。

A)地方负责、分级管理B)地方分权为主C)集中统一D)学校自主办学参考答案:B8(2.0分)教育行政区别于一般行政的独特特点是()。

A)政治性B)教育性C)强制性D)公共性参考答案:B9(2.0分)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不包括()。

A)成人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参考答案:A10(2.0分)教育事业费是指国家财政拨款中用于维持教育事业正常运转的经常性经费,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和人员经费。

A)教育基本建设费B)公用经费C)教育预算经费D)助学金、奖学金参考答案:B11(2.0分)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

A.强制国家教育B.强制基础教育C.强制国民教育D.强制免费教育【答案】 C2、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

A.2年B.3年C.退役当年D.退役后一年【答案】 D3、()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

A.国务院B.教育部C.教育部高教司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答案】 A4、我国普法工作的起始年份是()。

A.1985B.1986C.1987D.2001【答案】 B5、改革开放之初,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法制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邓小平强调党的()。

A.政治建设B.组织建设C.制度建设D.纪律建设【答案】 C6、股权投资基金的合格投资者需要符合的标准有()。

A.Ⅰ、Ⅱ、Ⅲ、ⅣB.Ⅰ、Ⅱ、ⅢC.Ⅰ、Ⅱ、ⅣD.Ⅰ、Ⅲ、Ⅳ【答案】 A7、高校教学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

自1989年首次颁发以来,已颁发过七届。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答案】 D8、下列哪种人员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

A.原告B.被告C.证人D.第三人【答案】 C9、普通高校学生贷学金实行()。

A.低息贷款B.贴息贷款C.无息贷款D.都不是【答案】 C10、关于教育立法权的特征,正确的是()。

A.是一种综合的权利体系B.最终属于国家主权拥有者C.以调整教育中的各种行为关系为目的D.以上三种都对【答案】 D11、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主要由谁制定()A.学校B.教育部C.省级教育行政部门D.学校举办者【答案】 C12、()按照企业境外投资的不同情形(如是否涉及敏感国家、地区或行业或者金额较高的)实行的备案和核准管理。

A.中国证监会B.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地方发展改革委C.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D.外汇局【答案】 C13、中国基金业协会的职责包括()。

2019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是A.周朝B.春秋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解析:B2.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用来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A.中外朝制B.三公宰相制C.宰相制D.内外服制解析:A3.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A.政绩B.口碑C.门资D.年资解析:C4.隋唐时期,九品以下的各种政府机构办事吏员在服务过程中积累年资,并通过考核程序迁转为正式政府官员的入仕方式称为A.门荫B.行伍C.入幕D.流外入流解析:D5.在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为了保证官员的“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置的入仕途径称为A.荫补B.军功入仕C.流外补职D.纳资入官解析:A6.辽代最高军事机关是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解析:B7.明朝洪武年间最主要的入仕途径是A.科举B.学校C.荐举D.承荫制度解析:D8.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A.厅B.道C.府D.县解析:D9.清朝官吏在任用时,初任官先试用三年,称职后方授实职的任用方式称为A.护理B.署职C.加衔D.兼职解析:B10.清朝的回避制度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这种回避方式称为A.职务回避 B.亲族回避C.地区回避D.血缘回避解析:C11.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称为A.同文馆B.讲习所C.京师大学堂D.学部解析:A12.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A.1860年B.1895年C.1905年D.1911年解析:C13.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A.陆军部B.大元帅大本营C.临时参议院D.参谋本部解析:B14.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解析:B15.世称“贿选总统”的是A.曹锟B.黎元洪C.袁世凯D.徐世昌解析:A16.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教育行政学

教育行政学

胡锦涛发表讲话: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改革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全国城乡建立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发展格局。

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了5倍,科研经费增长7倍。

——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正在成为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

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3.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1.3%,已经超过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机制初步形成。

在公办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办学自主权的依法落实,为学校增添了更多活力。

——改革办学体制,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200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09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

——改革教育投入体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2010年计划支出2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9%。

——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目前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等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政府投入已成为学前教育主要经费来源。

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介绍,目前中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约占教育经费的1.3%,国际平均水平是3.8%。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试题库及答案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试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应当坚持(),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教书育人(B)B.立德树人C.德育为首D.德育为先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A.德智体全面发展B.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C.德智体美全面发展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

(D)A.人民利益B.社会利益C.公共利益D.社会公共利益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进行教育教学。

(D)A.北京话和规范字B.国家标准语言文字C.普通话和简化字D.国家通用语言文字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C)A.统一管理,分工负责B.统一管理,分级负责C.分级管理,分工负责D.集中管理,分工负责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C)A.职业教育B.继续教育C.高等教育D.中等教育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的权利不包括()。

(D)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B.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C.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D.对受教育者实施行政处罚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C)A.遵守法律、法规B.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C.帮助学生就业D.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

(B)A.举办者所有B.国家所有C.学校所有D.学校管理者所有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

(D)A.专业技术职务制度B.专业技术资格制度C.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D.教育职员制度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权利。

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三(精选)

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三(精选)

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主张教育要从儿童本性出发,尊重儿童天性,发展儿童个性,并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乡村进行的观点是()(2分)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骑士教育D:和谐教育2、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身份特征是()(2分)A:准专业人员B:专业人员C:非专业人员D:不确定3、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2分)A:重要依据B:重要前提C:重要条件D:重要途径4、德育对学生生存、发展和享用产生的影响属于德育的()(2分)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自然性功能5、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规定了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2分)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学参考资料6、个体动作遵循着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发展的规律,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2分)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分)A:班级授课制B: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D:复式教学8、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2分)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练习法9、班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是()(2分)A:健康舆论的形成B:学生干部的选拔C:共同目标的确立D:班级制度的建立10、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系统脱敏、行为契约、模仿学习等属于()(2分)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D:运用游戏及艺术活动的方法1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于()(2分)A:原始杜会B:奴隶社会C:封建杜会D:资本主义杜会12、我国首次规定了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戊戌学制13、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主要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等的基本法律是()(2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14、提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等教学原则体系的是()(2分)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罗杰斯15、在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用来评判教学质量或用于人才选拔,这种测验是()(2分)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名词解释:教师聘任制度(3分)17、名词解释:课程(3分)18、名词解释:讨论法(3分)19、名词解释:教师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教育目的(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023 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2023 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教育学史上出现过主要采用类比进行论证的教育著作,其中代表作是()A.洛克《工作学校计划》B.拉伊的《实验教育学》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解析】D。

2.根据谢弗勒的分类,下列三个定义依序分别属于()(1)有人在自己的论著中将“教学相长”界定为教师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2)在日常语言中,“灌输”通常是指不容学生质疑的单项传递。

(3)"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地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B.描述性定义-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C.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描述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解析】D。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十九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取得上述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坚持了()A.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B.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C.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解析】A。

4.幼儿问:“霸王龙到底有多大?”爸爸并没有直接告诉儿子相关数据,而是跟他说:“霸王龙蹲下来不仅占满我的整个院子,站起来可以高过我们二楼的窗户。

不过你放心,霸王龙钻不进来,因为它的头比我们的窗户还要大。

“爸爸的描述所蕴含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A.不平衡性B.顺序性C.关键性D.阶段性【解析】D。

5.斯宾塞主张,教育旨在使人掌握自我保全、谋生、养育子女、维持社会和政治关系的知识,从事闲暇活动的知识,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这种教育目的的取向是()A.社会本位B.政治本位C.文化本位D.个人本位【解析】A。

全国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的规定,统一管理边区各级政府所属干部的管理部门是______。

A.人事厅B.财政厅C.民政厅D.教育厅2、元代掌管佛教事务同时负责管理吐蕃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是______。

A.枢密院B.宣政院C.通政院D.集贤院3、中国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取代禅让制的是______。

A.王位继承制B.中央集权制C.氏族推举制D.等级君主制4、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5、1917年12月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

A.市B.署C.府D.道6、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7、唐初武德年间设立的作为道之机关,实为中央尚书省派出机构的是______。

A.政事堂B.枢密院C.司隶台D.行台8、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B.通政司C.文书房D.司礼监9、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10、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11、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2、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13、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______。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14、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_____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15、清朝的回避制度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这种回避方式称为______。

《中国教育史》样卷和问答题(有答案)

《中国教育史》样卷和问答题(有答案)

中国教育史课程试题(考试样题)(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1.我国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取火技术的是() A.伏羲仓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提出的。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曹魏3.魏晋南北朝时的选士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科举制 D。

考试制4.韩愈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A《师说》 B《春秋繁露》C.《五经正义》D.《非国语》5.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A.经学B.心学C.玄学D.理学6.颜元在教育方法上认为获得真知的可靠途径是()。

A.习行B.“因人而进”C.“施之有序”D.学思“相资以为功”7.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颜元 D.龚自珍8.181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地点在()。

A.香港B.广州C.马六甲D.澳门8. 1834年,伦敦会女传教士郭士立夫人办有女塾一所,地点在()。

A.澳门B.上海C.天津 D新加波10.洋务派在1862年创设的外语学堂有()。

A.上海广方言馆B.京师同文馆C.广州同文馆D.新疆同文馆11.186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

A.圣芳济书院B.蒙养学堂C.贝满女学D.崇实馆12.万木草堂的创始人是()。

A.康有为B.张之洞C.梁启超D.胡适13.壬子学制公布实行于()。

A.1910年B.1911年C.1915年D.1912年14.民国初年确定的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其核心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1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是()。

A.湖南自修大学B.上海大学C.黄埔军校D.劳动学院16.到1926年,全国各种教会学校共有学生约()。

A.30万B.50万C.80万D.120万17.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9月1日起施行。

2、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民族团结的教育。

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5、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7、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8、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9、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10、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11、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3、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4、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5、国家教育考试由教育部门确定种类。

00447教育行政学(四川)第三章教育行政组织复习资料

00447教育行政学(四川)第三章教育行政组织复习资料

第三章教育行政组织第一节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一、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P55(名词解释)1.含义: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2.特征:(1)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2)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依宪法和法律规定,形成层阶式组织体系。

(单选)二、教育行政组织P561.教育行政权力与教育行政组织职能:教育行政组织是教育行政权力的载体。

2.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3.行政组织的结构模式: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

(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行政组织的层级机构。

(判断改错)①组织层级机构有着古老的历史,最早见于《圣经》记载→组织结构的等级的原则。

②德国的韦伯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阶梯级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或称层峰组织结构。

(单选)③一般是按纵向分为许多层次,上下层为领导与服从的关系。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即行政组织的部门机构。

分设行政组织的横向部门的方法:第一,按照业务工作性质划分:把性质相同或业务相似的工作进行归类,形成一个行政组织单位或部门,由这个单位或部门全权负责该类工作。

第二,按照功能划分:根据每个行政部门在整个行政组织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来划分。

横向功能结构形式: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和信息反馈部门。

第三,按照工作程序划分。

第四,按照地区划分。

第五,按服务对象来划分。

4.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的行政组织结构类型是以层级--职能型为主。

层级--职能型结构的显著特点:第一,按照行政组织任务、业务工作和管理职能来划分部门和设置组织结构,突出专业分工。

第二,把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分为两类:层级指挥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能机构和管理人员。

5.中国教育行政组织和职能(1)国家教育行政组织:①含义:指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组织,也有人称它为中央教育行政组织。

②包括国务院(国家最高行政组织)和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的执行机构)。

教育学试题大全(带答案)

教育学试题大全(带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A、《说文解字》B、《礼记·学记》C、《孟子·尽心上》D、《论语》3、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理想国》D、《孟子》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反映了哪个阶段的教育思想()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现代教育制度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A、首陀罗种姓B、刹帝利C、吠舍种姓D、僧侣祭司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A、教育理念B、教育形式C、教育内容D、教育方法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9、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A、《爱弥儿》B、《巨人传》C、《教育漫画》D、《理想国》10、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A、智者派B、历史学派C、犬儒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A、启发式教学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教学相长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1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哪本著作()A、《民主主义与教育》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画》16、提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1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A、白板说B、性恶论C、性善论D、性三品说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19、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康德20、1939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A、凯洛夫B、马卡连柯C、赞科夫D、巴班斯基21、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D、凯洛夫《教育学》22、“杀婴制”属于下列哪个时代的制度()A、古代印度B、古代雅典C、古代斯巴达D、古代埃及23、教育的最特殊形式是()A、犯人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集体教育24、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德国25、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的学者是()A、陶行知B、梁漱溟C、杨贤江D、蔡元培26、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 )A、《吠陀》B、《圣经》C、《心经》D、《楞严经》27、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哪一年()A、1978年B、1986年C、1988年D、1992年28、《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A、循序渐进B、温故而知新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29、我国唐代的“二馆六学”主要体现了什么特点()A、民主性B、阶级性C、等级性D、垄断性30、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3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在教育的起源上是根据()A、劳动起源论B、神话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教育心理起源论32、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现代教育学著作是()A、《学记》B、《大教学论》C、《雄辩术原理》D、《普通教育学》33、“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在()A、《老子》B、《学记》C、《劝学篇》D、《大学》34、著名的“白板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谁提出的()A、卢梭B、斯宾塞C、培根D、洛克35、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A、巴班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36、首次详细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学》37、“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的谁提出来的()A、拉伊B、梅伊曼C、狄尔泰D、杜威3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哪个国家的教育特征 ( )A、古代印度B、古代中国C、古代希腊D、古代埃及39、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在()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40、《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41、“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主张()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42、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柏拉图D、培根43、首次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的哲学家是()A、夸美纽斯B、培根C、卢梭D、赫尔巴特4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于()A、《论语》B、《孟子》C、《学记》D、《老子》4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赫尔巴特的哪本著作为标志()A、《大教学论》B、《教育学》C、《政治学》D、《普通教育学》46、在儿童心理发展基础上,对儿童的教育年龄作了划分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杜威47、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是什么的发展()A、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C、教育目的D、教育价值48、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A、学校的出现B、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C、阶级社会产生D、文字的产生49、古代以儒家“五经”为教育内容,“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和什么()A、《论语》B、《大学》C、《学记》D、《春秋》50、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哪一年()A、1901年B、1904年C、1905年D、1911年5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5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下列哪个学派的发明()A、阴阳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3、“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教学的启发式原则,这一句话出自()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54、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中国教育行政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行政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行政学》试题院校__ _ 年级____ _____ 专业____ ____层次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国家主要通过政府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

2. 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领导教育的。

3. 教育政策是国家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

4. 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教育法规。

5. 所谓效益原理,就是要在教育行政领导中讲求。

6. 教育人事行政的管理主体是。

7. 我国于 1986 年开征用于基础教育的。

8. 定量评价是指采用数学的方法取得的评价结果。

9. 宏观的教育行政信息指的是信息。

10. 教育行政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育行政学的学科性质具有较强的()A、应用性B、理论性C、抽象性D、综合性2.在一个国家中,由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行政事业,这样的教育行政体制被称为()A、中央集权制B、地方分权制C、均权制D、独立制3.国家通过各级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制定各项教育法令和法规,依法对教育实行管理,这属于国家管理教育的基本职能中的()A、计划职能B、立法职能C、监督职能D、指导职能4.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中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是()A、教育必须为阶段斗争服务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国务院在198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经费的通知》,在法律上属于()A、教育方面的其他法律B、其他法律中的教育条款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规章6.必须使相应才能的人处于相应能级的岗位上,这是教育行政领导原则中的()A、整分合原则B、相对封闭原则C、能级原则D、动力原则7.通过一定的考试择优录取教育行政人员或教师的选拔方式,称为()A、任命制B、选举制C、考任制D、聘任制8.采用非数量化的方法,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从性质的角度进行的评价,称为()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9.对教育的各个领域或各类教育事业等方面进行的咨询,一般称为()A、综合咨询B、专业咨询C、管理咨询D、情报咨询10.对涉及教育行政效率的各种汇报材料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广泛深入调查,以保证教育行政效率评价的()A、标准性B、全面性C、可靠性D、特殊性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哪些表述反映了地方分权制的特点()A、地方拥有管理教育的自主权B、一些最基本的教育制度由地方制定,中央不作统一要求C、教育的基本法律由地方制定D、教育经费由中央承担2.教育政策的特性主要包括()A、教育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教育政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C、教育政策具有科学性D、教育政策具有可预测性3.在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主体主要有()A、党的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社会团体4.下列属于单项教育法规的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人事管理的基本要素有()A、人B、事C、财D、时间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育行政:2.教育行政体制:3.教育方针:4.教育行政领导:5.教育人事行政: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中央集权制的缺点2.简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和区别。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的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国体(D)政体2、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的精髓是()(A)革命(B)改良(C)改革(D)建设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表明物资设备制约着行政组织的()(A)生存及适应(B)结构及功能(C)活动及效率(D)稳定及发展4、孔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A)仁(B)义(C)礼(D)法5、“不管工作量是增多还是减少,行政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组织内低效、无能根源于自发的嫉妒病”,这被称为()(A)“帕金森现象”(B)“雷格斯现象”(C)“霍桑效应”(D)“彼得现象”6、在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中,组织团结与否的最终反映是()(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B)行政领导者相互之间的关系(C)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D)行政人员与行政环境的关系7、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元老院B.五百人会议C.公民大会D.十将军委员会8、直接决定着一国行政组织阶级性质的是()(A)国体(B)政体(C)政党制度(D)文化制度9、行政组织横向结构属于行政组织的()(A)层级制(B)统一制(C)职能制(D)合议制10、体现一个单位或一个行政首长能有效管理的下层单位或人数的是A.管理权限B.管理层级C.管理手段D.管理幅度11、把行政组织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咨询机关、信息机关以及监察机关,其划分标准是()(A)行政活动程序(B)行政层级(C)行政组织的特殊性(D)行政职位高低12、最先运用生态理论来研究政府行政现象的学者是()(A)高斯(B)巴纳德(C)西蒙(D)雷格斯13、我国有关部门为了吸引和培养人才,推出了“千百万人才工程”等人才规划,这属于行政组织的()(A)战略目标(B)横向目标(C)战术目标(D)消极目标14、我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包括财政部、外交部、国防部等,这种部门划分的依据是()(A)管理程序(B)业务性质(C)管理手段(D)管理区域15、行为科学研究表明,群团的规模大小与群团内聚力的强弱A.成正比关系B.成反比关系C.没有显著关系D.关系不固定16、在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方面,孙中山主张()(A)集权制(B)分权制(C)联合制(D)均权制17、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A)职能管理(B)机构管理(C)部门管理(D)人员编制管理18、第一次提出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区别的学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马基雅维利(D)密尔19、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行政组织的()(A)法制化(B)权力分配关系(C)纵向结构(D)横向结构20、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A.层级制B.职能制C.集权制D.完整制21、美国的总统制属于行政组织体制中的A.委员会制B.首长制C.混合制D.合议制22、由一级行政组织保留,暂不分给所属单位,以备今后急需增加编制之用的是()(A)专项编制(B)单列编制(C)临时编制(D)机动编制23、发放一些统计表格让组织成员自己评估目标实现的效果,在目标评估方法中属于()(A)数据分析(B)现场评估(C)自我评估(D)内部评估24、街道办事处的性质是A.派出机关B.分支机关C.辅助机关D.临时机关25、目标的制定、执行与协调、监督、评估和反馈引发的再循环过程,属于行政组织的()(A)动态管理(B)目标管理(C)绩效管理(D)量化管理二、多项选择题26、行政组织要创建良好的行政文化环境,就必须()(A)树立民主意识(B)树立法律意识(C)树立双向沟通意识(D)树立政绩意识(E)树立新的行政道德意识27、下列关于行政组织与行政管理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B.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C.行政管理学先于行政组织理论而产生D.行政组织理论先于行政管理学而产生E.行政管理学是从行政组织理论中分离而独立出来的28、当前我国省级地方行政组织包括A.省B.自治区C.经济特区D.直辖市E.特别行政区29、马基雅维利提出,行政组织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A)人与组织平衡的原则(B)组织内聚力原则(C)组织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原则(D)持续存在下去原则(E)群众支持原则30、行政组织不同层级的职责分配关系是()(A)最高层次行政组织为决策层(B)最高层次行政组织为监督、执行层(C)中层行政组织为协调指挥层(D)基层行政组织为指挥操作层(E)基层行政组织为技术操作层三、简答题31、简述西方传统时期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

《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考试题

《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考试题

《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划线,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B )。

A·汉代太常寺B·北齐国子寺C·隋代国子监D·唐代国子监2·宋代科举考试的步骤是( D )。

A·州县试—省试B·州县试—省试—殿试C·州县试—省试—礼部试D·童试—乡试—会试—殿试3·规定奖励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的学制是( A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

4·规定中学教育应承担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的学制是( C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5·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清国子监一度实行过( B )制度。

A·历事B·实习C·见习D·试用6·书院官学化的要害是封建统治者意欲削弱和改变书院( B )的性质。

A·独立B·自由讲学C·占山为王D·教育 7·洋务学堂在教学中采取( A )两级管理的措施。

A·打基础、求专门B·中学、大学C·专科、本科D·试读、正式8·五四时期对学生成绩的考查以学科为单位的考核制度称作( A )。

A·选科制B·学科制C·学分制D·分科制9·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教育应促使受教育者的( A )能获得健康发展。

A·个性B·法治观念C·道德D·智力10·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国家教育机制应该有利于促进教育向(B )的方向发展。

A·官僚化B·生活化、大众化C·神圣化D·贵族化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奴隶社会始于()。

A.战国B.西周C.商朝D.夏朝2.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部落酋长议事会B.人民大会C.“四岳”议事会D.军事首长3.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上实行()。

A.乡遂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国鄙制4.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

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是()。

A.尚书B.丞相C.太尉D.御史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三公宰相制6.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A.门资B.政绩C.口碑D.年资7.在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

A.册书B.制书C.敕D.诰8.我国历史上正式开科取士,确立科举制度,始于()。

A.唐玄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隋文帝时期D.隋炀帝时期9.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处理军政军令事务的机构是()。

A.太尉府B.中书门下省C.枢密院D.三司使10.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人仕门径是通过()。

A.举荐B.世选C.科举D.门荫11.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内侍省12.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

A.府B.路C.县D.道13.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

A.司礼监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14.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

A.通政司B.鸿胪寺C.理藩院D.宣政院15.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这种入仕途径被称为()。

A.吏道B.荐举C.捐纳D.荫叙16.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05年组成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集权制B、地方分权制C、均权制D、独立制
3.国家通过各级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制定各项教育法令和法规,依法对教育实行管理,这属于国家 管理教育的基本职能中的()
A、计划职能B、立法职能C
4.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中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是(
A、教育必须为阶段斗争服务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7.通过一定的考试择优录取教育行政人员或教师的选拔方式,称为(
A、任命制B、 选举制C、考任制D
&采用非数量化的方法,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从性质的角度进行的评价,称为(
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9.对教育的各个领域或各类教育事业等方面进行的咨询,一般称为(
院校___
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
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
国家主要通过政府的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行政学的学科性质具有较强的()
A、应用性B、理论性C、抽象性D、综合性
2.在一个国家中,由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行政事业,这样的教育 行政体制被称为()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国务院在198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经费的通知》
A、教育方面的其他法律B、其他法律中的教育条款
6.必须使相应才能的人处于相应能级的岗位上,这是教育行政领导原则中的(
A、整分合原则B、相对封闭原则C、能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