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论文网: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围绕该问题展开研究。
在通过背景介绍引出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的存在,对问题进行概述,并探讨研究的意义。
在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行政化的现状,然后深入探讨了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具体案例。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的现状和影响,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现状、原因、影响、应对策略、案例分析、结论、展望未来、建议措施、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地位也愈发重要。
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高等教育领域,行政化问题日益凸显。
高等教育行政化是指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过于强调行政手段,强调规章制度,而忽视了学术自主和教育质量的问题。
这种行政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各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行政化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教学质量,阻碍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如何有效应对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原因、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措施,旨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概述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管理体制过于繁杂、行政干预过多、决策效率低下、制约学术自由等方面。
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管理事务干预明显,导致高校自主权受限,学术决策权被削弱,使得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活动难以有效进行。
由于高校管理体制过于庞大,决策效率低下,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浪费和低效问题突出。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此领域的新趋势、问题和应对策略。
本文旨在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指导。
研究历史与背景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此时,我国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等不同级别的教育领域均面临着需要政策与规范的问题,也就是教育调整的问题。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诉求,我国政府竭力建立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统筹协调运作的教育领导制度,也就是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对中小学教育的管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研究内容及发现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政策、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学校行政管理体系、学校领导力、教师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
本文将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基础。
在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两个定性方面,各种学术研究方法被依次采用,包括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
此领域的大多数研究都表明,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受众之间存在一定的协调不足,而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要求这些人员相互合作、沟通、理解及认同。
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别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都制定了相对应的制度和规范,以保证教育系统运转的良好有序。
现在,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制度运作效果、制度变革模式的实证数据,评价和建议教育管理制度越来越得到重视。
学校管理体系学校管理体系是围绕学校管理部门建立的,其目的是协调管理部门内同事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的目标。
现今,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学校管理体系中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激发内部协作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等问题。
学校领导力领导力是决定学校教育效益、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
许多研究强调,学校领导力需要具备领导理念的先进性、组织协作能力的高效性和员工激发的能力和信仰。
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一、引言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涌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教育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教育研究的现状1. 教育公平与质量近年来,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学者们从政策、制度、资源分配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如张华(2018)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分析,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资源配置的公平。
2. 教育信息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学者们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例如,李明(201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育信息化对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3. 教育政策与改革教育政策与改革一直是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
学者们关注教育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如王丽(2017)分析了我国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提出了完善教育政策体系的建议。
4. 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者们从教师培养、教师发展、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刘洋(2019)通过对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提出了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建议。
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1. 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焦点。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2.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质量教育信息化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
学者们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3. 教育政策与改革教育政策与改革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关注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4. 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者们关注教师培养、教师发展、教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结论本文对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教育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管理者,教育行政管理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各种理论和实践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展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历史与现状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起源于古代的封建制度,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开始逐步走向现代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得到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规范和管理,各种管理规章和政策也不断出台,为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管理理论、管理制度、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等多个方面。
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着重于探讨不同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如科学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教育管理学等。
管理制度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范和建设。
管理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政策倾向和政策影响,以及地方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政策执行和效果。
管理手段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各种具体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情况。
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内容,当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者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深入剖析了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研究者探讨了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和路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举措和措施。
研究者关注了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理念和做法,大力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向现代化迈进。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综述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综述本文对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评述,旨在深入了解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通过对历史沿革、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的特点和不足,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综述对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行政是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但在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对中国高等教育行政进行研究,总结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主要涉及历史沿革、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方面。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这些方面在不同时期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历史沿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创立阶段、改革阶段和发展阶段。
在不同阶段中,高等教育行政体系的职能、结构和职责都有所不同。
政策法规是高等教育行政的重要依据和保障。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行政法规和政策,如《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为高等教育行政提供了法制保障。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由中央、省级和高校三级构成。
中央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和规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落实中央政策,监督和指导高校工作,高校则负责具体实施教育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主要包括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学生处、保卫处等部门。
这些机构各司其职,负责学校的各项行政工作。
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的综合性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在历史沿革、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为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缺陷。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引言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中小学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的重要基础。
教育行政管理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进行研究和综述,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发展方向,为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历史回顾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儒家学堂和官办学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20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学校为主体、教育局协调管理的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管理学校、监督教育工作等。
教育行政管理也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影响了教育公平。
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的僵化和官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教育行政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中小学教育的评估和监督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以保障教育质量和公平。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也将朝着多元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行政管理将更加注重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教育行政管理将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推广,提升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教育行政管理将加强对中小学教育的评估和监督体系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公平的实现。
教育行政管理将注重创新和变革,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模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四、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力研究,探讨学校领导力对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影响,探索提升学校领导力的途径和方法;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关注教师职业发展、教师素质提升等问题,以及如何激励教师的勤奋工作和创新精神;三是学校管理模式研究,探讨学校管理的理论、实践和创新,推动学校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四是家校合作研究,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是教育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
教育行政管理是指对教育机构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过程,是保证教育事业正常运行和有效发展的基础。
而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生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研究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管理的脉络和规律;了解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和挑战;探讨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改进的思路和措施;分析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可以指引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深入研究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深入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历史发展的回顾和现状的梳理,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本研究旨在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的分析,挖掘可能的创新点和突破口,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1.3 研究意义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究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促进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
研究还可以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投入教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教育机构和管理者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效果。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综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变革。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现状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综合行政部门、教育管理业务部门、教育研究部门、教育财务部门,以及学校之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等部门构成。
2.组织管理机制的改革组织管理机制的改革,主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下放和学校自主办学等。
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下放是建立在保证学校质量的基础上,由基层政府、学校和家长共同决定教育事务;学校自主办学则是指学校可以自主地组织学习活动、安排科目、制定课程标准等。
3.教育投入的加大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投入的增加,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的加大和人才培养的加强等方面。
政府从年度财政预算中为教育事业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为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二、问题1.教学质量不高不少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陈旧、教育科研水平较低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高。
2.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城乡间、地区间、学校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3.教育体制改革困难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笼罩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
教育制度的复杂性、监管的棘手性、政治和行政干预的预期、经费的不足等因素严重影响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三、发展趋势1.提高教育投入策略政府应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同时要细化投入内容和分配方式,保证教育经费的有效利用。
2.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培训机制应该通过课程设置、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培养人才等措施,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3.优化教育服务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优质服务体系,比如网络教学、个性化教育、留学服务等,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从而在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学生中形成对中小学教育的认同和信任。
4.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应该严格监管各级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增强学校的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政治和行政干预,提高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我国行政学研究发展综述
我国行政学研究发展综述一、我国“行政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实践是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离开实践妄谈理论无异于缘木求鱼。
对于中国的行政学理论而言,理所当然地要依托于、依赖于中国独特的行政实践体系和过程,这是研究中国行政学理论的命脉所在。
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的行政学研究更多的将注意力投注在西方的理论上,用西方的理论去诠释中国的实践,这一切所诱发的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
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实践活动,有必要对中国行政学的实践基础和研究依托进行深入考量。
1.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各项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新的制度体系和框架正在从过去的粗枝大叶到今天的面面俱到,从计划经济的依托者到市场经济的附着者。
这一切制度体系构成了中国行政学理论赖以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制度根基。
不得不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6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主要依托于“计划经济”,可以说当时的一切制度、政策和措施更多地都是为“计划经济”服务,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
伴随实践的深入发展,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的不足愈发凸显,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的不二选择。
这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可以说新中国成:以来所积累的经验正是中国在新世纪取得更大成就的基石,这些构成了中国行政学理论的实践来源和依托,离开中国的实践来探究行政学理论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
当前行政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为解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服务,立足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基本命题。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研究综述作者:黄建伟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03期摘要: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大学的管制和服务上,其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府学关系”问题。
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既是一个无止境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有时限解决的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被加速化地提上议事日程,高等教育界涌现出大批的学者研究该问题。
多学科的知识渗入是“府学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特征,尤其是政治学、管理学和法学的学科视野为政府怎样管大学提供了多层次、多途径的解决办法,但在政府管大学什么、不该管大学什么等权力边界问题上还研究得不够深入和系统。
另外,以从政府公共行政的规律出发的逻辑起点来研究该问题的文献还不多见。
今后,以高等教育公共行政的权力边界为切入点来研究“府学关系”问题既必要又可行。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共行政;“府学关系”;权力边界中图分类号:G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3-0050-09收稿日期:2013-1-29作者简介:黄建伟(1977-),男,江西南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江西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及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公共行政①是指政府运用政治、管理以及法律等手段对高等教育进行管制和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公共利益之目标的过程。
在实践中,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大学的管制和服务上,其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下文简称“府学关系”)问题。
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多人研究过的古老问题,但人们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的“古老”而停止对它的研究。
从中世纪大学产生起,政府控制和大学自治的矛盾就一直存在,世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这对矛盾如何平衡和调和的关注。
可以这么认为,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既是一个无止境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有时限解决的现实问题。
教育学中的教育行政研究
教育学中的教育行政研究教育行政作为教育学的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和改进教育系统及其管理方式,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教育学中的教育行政研究,深入了解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行政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教育改革。
当时,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教育管理逐渐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教育行政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管理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如教育资源配置、教师培训和评估、教育政策制定等。
在教育行政研究领域,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是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指的是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否能够实现教育目标,并提高教育质量。
研究表明,有效的教育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
因此,研究人员在教育管理中不断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如有效的教师培训、科学的课程设计和评估体系的建立。
除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教育行政研究还关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教育政策的案例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教育政策的效果和潜在影响。
同时,研究人员也关注教育政策的落地情况,通过深入调研和实证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此外,教育行政研究还涉及到教师管理和教育组织的研究。
教师是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资源,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管理研究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包括教师招聘、培训、激励和晋升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教育组织的研究关注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文化氛围等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教育行政研究对于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索和研究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实践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育行政研究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综合性的研究视角被广泛运用,以便更好地解决教育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最后,教育行政研究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存在差异,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高校行政管理文献综述
高校行政管理文献综述1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国外而言,由于主要的欧美国家经济起步要远旱于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要高于我国,其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研究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我国自这些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一于国外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可取之处的借鉴,对于管理上的主要的一些弊端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完善,进而更好的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管理效率。
美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事业远远的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数据统计,在全世界大学排名当中,前十名美国占去八所,前一百名美国占去五十三所,这些充分的体现了美国大学的办学基础设施以及教学的总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根据学者张强的研究,美国的教育体制有两大特点:第一为以州为主,从美国建国开始说起,在其教育制度方面就明确规定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由各个州政府以及市政府具体负责,其中的教育经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经费等等都由联邦政府支持,但是各个州议会组织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二为以校为主,依照美国的教育传统以及社会经济的高度市场化的经济环境,美国的大学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的权力,联邦政府以及各个州政府不深入干预,它们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对大学的办学活动进行一定的约束,如果学校是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办学以及学校管理的话,各个政府很少进行干预高校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上,也都是通过各种的协会等非政府组织来进行处理。
学者徐淑兰、季诚钧对德国的大学内部的管理结构的研究中曾提到,德国大学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管理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颇具特色,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大学所效仿。
德国大学后勤服务是通过一个健全和协调的机构网络、在大学集中的城市或地区建立的大学生服务中心来实现的。
目前,德国共有65个大学生服务中心,分别隶属于州或直辖市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其性质为一种福利型的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法律监督。
其机构为代表大会、管理委员会和常设机构。
代表大会由有关院校各选派一名常务副校长、数名大学生、教授、妇女事务专员等组成,任期两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经营、财务等工作,审定服务中心的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选举管理委员会正、副主任,并报请州政府文教部批准。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论文]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综述论文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综述论文摘要:为帮助大家书写植物保护相关论文,为大家带来了行政管理论文,希望您能提出更多好的想法!一、关于教育行政体制类型的研究教育行政体制类型是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因国而异,也是因时而异。
孙成城认为:从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可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以及中央地方合作型(也称均权型);从教育行政组织与政府关系来看,可分为从属型、独立型和半独立型;从决策权和决策方式来看,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和综合制;从决策人和领导人的素质来看,分为专家管理型、外行与专家结合型以及行政官员与专家结合型;从教育行政职能特色来看,可分为监督型和指导型(或称服务型)。
教育行政的核心为行政权力结构,诸多的研究者正是从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分配关系着手,分析了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不同内涵及其优缺点。
而针对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原因,国外学者认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往往与一个国家的政治革命有密切的关系,而对于地方分权,则主要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所处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
二、关于国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势的研究近年来,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和完善本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呈现了如下趋势:(一)均权化为克服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各自的弊端,各国的教育行政正在趋于相互靠拢、相互协调,向均权化发展,中央与地方行政管理权限正逐步走向合理分配。
李帅军认为其主要体现在: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减少了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加强了地方的管理权和学校的自主权;而实行分权制的国家则逐步加强中央权限和影响,将涉及全国利益的教育事业归由中央统一管理。
(二)民主化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民主法治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潮流,反映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就是要加强教育的民主管理,促进教育决策和教育立法的民主化,提高公民参与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意识。
教育政策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政策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教育政策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在不断探讨和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政策,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教育政策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1. 教育公平与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一直是教育政策研究的核心问题。
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缩小城乡、地区、阶层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
文献中对于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关系、影响因素和政策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2. 教育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教育改革与创新成为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之一。
如何促进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当前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
文献中对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路径、策略和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3. 教育评估与监测教育评估与监测是教育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何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有效监测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前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
文献中对于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方法、指标体系和政策建议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教育政策研究的方法1. 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教育政策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深入访谈、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探讨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影响因素和效果。
定性研究能够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2.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教育政策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量化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验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定量研究能够客观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3.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教育政策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跨国比较、历史比较等方式,分析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为本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通过介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可以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政策的指导性有待加强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政策有: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自主权,政府宏观调整、地方自主办学等等,但这些政策过于笼统,表述不够具体,导致实际中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不理想,政府的许多职能尚未完全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些高等教育事务存在该管没有管、管不了的事情还在管,许多可以放权、应该放权的地方还未放等问题。
例如,高校招生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设置了高校招生的总体规模,以及高校招生的具体人数,即使在一些试点的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的人数也仅有计划的5%,权力很有限。
所以,高等教育的办学自主权有待扩大,针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可操作性的法规亟待制定。
再如,即使我国颁布并实施了《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的实施中却有一定的难度。
(二)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由于政策价值观的缺失,导致公平与效率问题没有解决好,呈现出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教育现实。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不够平衡,但尚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公平,因为当时各省之间的教育资源都是共享的。
以地方为主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实施后,虽然有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统筹与管理,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教育不公平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不合理,呈现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与相对过剩并存的局面。
高等教育行政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其实就是块块(各地方)为主,导致省际高等教育资源不能共享,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就随之产生。
其次,中央下放大学的出路陷入困境。
一些部属院校下放地方以后,在全国的影响和优势逐渐降低,教育部对这些下放大学的关怀不再,逐渐就会被边缘化。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较为突出,这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高。
一、行政化的定义和表现行政化是指管理和组织模式出现了由若干权力中心和机构共同参与下的权力分配与执行的局面。
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被插入到政府中,这种行政化的高等教育制度常常被集权化和政治化所影响。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中心向政府集中高等教育的补贴、收费、经费、工作量等方面由政府决策;高等教育机构的人员管理、校址选址、建设用地都需政府批准。
这一切都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行政化。
2.政府的干预政府因为拨款考虑相当多的高等教育事务,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这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会为了在高等教育中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干预高等教育。
3.发展策略的指导政府的部门经常在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其的指导,这是一种政府权力的表现方式。
二、行政化的原因1.高等教育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需要政府干预,以避免市场失灵并实现社会效率。
在学生、教授和资助机构等需求方具有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政府需要跨越构成高等教育市场的障碍来避免市场失灵。
2.高等教育是一种公共财产高等教育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传承人类文明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必须获得政府的必要支持和管制。
3.高等教育对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高等教育是实现国家创新和转型的过程。
政府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自己的管理。
三、行政化的负面影响1.行政专制政府过分干预高等教育的日常管理,使得高等教育管理极端集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自主。
2.资源广义效应下的失灵政府过分干预的同时,政府的部门间竞争也相当激烈。
资源广义效应不可能得以充分发挥,而效率是低下的。
每个部门都希望能够占据最大份额的资源,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管理理念。
3.等级化的倾向政府过分干预高等教育领域导致高等教育受到膨胀的压力,出现了很多次选择和压力来搞好自己的大学等级化趋势,以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任第一任教育总长,提 出新的教育宗旨, 推行教育革新主张。1913 年公 ,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 布的 “课程标准” 学堂分别开设学校管理、教育制度、学校卫生、教 育法令等必修课程。 此后在课程设置方面略有变 ” 、 “中等教育 ” 。1940 年代初, 动,设 “小学行政 。 师范院校这方面的课程统称为 “教育行政”
3A论文网:aaalw.com 张编辑QQ:1105665661
2011 年第 3 期 27 现代大学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综述
龙 摘 耀 黄 崴
要: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起步比西方晚, 而且在 1949 年以后还一度被中断。 不过,20 世纪政权和行政价 值对考察对象的干预,着眼于行政工作的合理性和 效率 性 的 分 析, 所 以 也 称 为 技 术 性 的 教 育 行 政 学。
[1 ]19
美国 流 派 建 立 在 科 学 的 管 理 理 论 基 础 上,
和起源于企业管理的传统理论时期、 行为科学理 论、系统理论和新兴理论等管理学理论同步发展 , 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教育行政经典理论 。 和西方国家教育行政研究起步较早不同 ,在中 国,教育行政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 19 世纪末, 德国的教育行政理论由日本介绍 到中国。1898 年光绪下诏变法, 废除科举, 兴办 学堂,印行大量译著,其中包括日本的教育行政方
[2 ]12
各种关于教育行政研究方面的译著、 资料性文集、 专业辞书、系列丛书等。 特别是近 10 年以来, 中国的教育行政研究得 到明 显 增 强, 出 现 了 《教 育 行 政 学 》 ( 蒲 蕊, 2008) 、《中国教育行政学》 ( 萧宗六,2006) 、《教 育行政管理》 ( 史万兵,2005) 、 《教育行政通论 》 ( 飞青田,1999 ) 等 30 多部专门研究 “教育行政 ” 的专著。 面对研究内容越来越庞杂的教育行政研究 ,中 国有学者开始思考 “教育行政学 ” 的问题。 早在 1981 年,何宗传就对外国的教育行政学进行了研 究,特别 是 介 绍 了 美 国 的 教 育 行 政 学。 同 一 时 期,孙绵涛对教育行政学的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思 考,出版了一系列专著。1990 年代初, 杜伟对教 育行政学知识体系进行了思考,认为教育行政学作 为一门学科,其基本组成部分应该包括: 教育行政 学学科属性和发展; 教育行政性质、 结构、 发展; 教育行政基本职能; 教育行政运行职能; 教育行政 手段。 张新平对教育行政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 讨,认为教育行政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职能 , 教育行政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行政职能以及为实现教 育行政职能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行政活动的规律的 科学。 在 1990 年代中后期,萧宗六对教育行政学 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按照其思路出版了 《中国教育行政学 》 。 随后, 纪皓月也对中国教育 行政学体系构建进行了思考,主张教育行政学体系 应由教育行政原理、教育行政规范论、教育行政组 织论、教育行政效能论、教育行政观念论等五大部 分组成。
实际上,现代教育行政学作为一门学问,可以 说有两大源流: 一个是德国流派,它着眼于国家和 国家政权的特殊性,即什么是国家,国家应该怎样 干预国民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育行政学。其 代表人物施泰因认为,只有通过能够代表一般利益 的国家去介入教育, 才能克服原本是 “私事 ” 的 教育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差别, 解放无产者
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日益凸显以后 , 中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的高等教育行政研 究。在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研究方面,学界集中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问题和对策 ,大都认为中国 需要实行多元办学体制。在高等教育行政职能研究方面,学者大都认为中国教育行政需要转变职能 ,简政 放权,确保教育自主权,同时要在教育投入、教育均衡等方面加强行政职能。在教育行政执法方面,学界 比较集中研究了中国教育行政执法的问题和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 ,对教育行政督导也有深入的研究 。在教 育行政决策、效能和教育行政伦理方面,学界对教育行政伦理的原则、维度、特性和实现机制等有深入的 研究。围绕中国教育 “去行政化” 问题,学界对教育行政化的内涵、 表现、 产生原因及 “去行政化 “对 策,都有深入的研究。对是否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学界持有不同观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行政;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1610 ( 2011 ) 03 - 0027 - 18 伦 茨 · 冯 · 施 泰 因 ( Lorenz von Stein; 1815 ~
收稿日期: 2011 - 01 - 15 作者简介: 龙耀 ( 1975 - ) ,湖南株洲人,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师, 从事研究公共管理学和行政法学研究 ; 黄崴 ( 1960 - ) ,河南信阳人,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法学、教育管理研究; 广州,510275 。
28 龙 耀 黄 崴: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综述 , 山田 面的著作,如寺田永吉著 《各国学校制度 》 ,木场贞长著 《教 邦彦著 《日本普通教育行政论 》 , 吉林寅太郎纂译 《视学纲要 》 , 田中敬 育行政 》 一编 《学校管理法》 等。
[2 ]11
育管理 ( 或学校管理 ) 专栏。 中国一支有相当规 模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教育管理学的队伍初步形成 。 研究成果也形势喜人,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的
[2 ]14 。 此外, 还有 专著和教材, 已有约 70 种版本
1903 年 ( 光绪 29 年 ) , 张百熙、 张之洞等人 , 是中国 提出的、清政府制定的 《奏定学堂章程 》 近代第一 个 正 式 颁 布 并 实 行 的 学 制。 该 《章 程 》 规定初级师范学堂的教育科目中有教育法令和学校 管理两科; 优级师范学堂开设学校卫生和教育法令 两科。这些科目 20 年代演变为教育行政, 作为师 范大学各系必修的教育科目之一 。从有关文献资料 可以看出,自 1903 年起, 教育行政学科, 不仅是 师范学校开设的课程,也是教育管理人员研修的内 容。可见,自 1903 年起, 教育行政学科已经在中 国具有法定地位。
[17 ]
张黎认为,在 “新公共管理 ” 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应引入竞争机制 ,鼓励社会 办学; 提高学校办学自主权; 更新管理观念,树立 服务意识。 徐鹏在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推进我 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一文中,持类似的观点。
[10 ] [9 ]
王小玉认为,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的管 理职能应由划桨转向掌舵,政府应适当放权,把集 权、分权和自主权有机结合,高校可以借鉴成功企 业的行政管理手段和经验,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行 政管理体制中,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效果和 质量。
[2 ]12
上世纪 30 - 40 年代, 中国出版了一批教育行 政学专著。如 1931 年出版的张季信著 《中国教育 行政大纲 》 和杜佐周著 《教育行政与学校行政原 ,1932 年出版的夏承枫著 《现代教育行政 》 , 理》 1942 年出版的罗廷光著 《教育行政 》 , 都是当时有 影响的教育行政著作。不过从内容和体系上看,大 都模仿或移植国外论著的观点。最初模仿日本,实 际上是模仿德国, 后来又模仿美国, 有创见的很 少。 1949 年以后, 主要是受原苏联 “教育行政与 学校管理是教育学的一部分,不能成为一门独立学 科” 的观点影响, 中国教育行政学的研究中断了 20 多年。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开 始进行教育管理学的重建工作。1983 年, 成立了 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 ( 1987 年更名为全国教育管 理研究会) 。1985 年,成立了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研 究会,还下设了一些专业委员会。各省、市也成立 了相应的学术团体,定期开展研究活动。一些省级 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还设有 教育管理研究室 ( 教研室 ) , 许多教育报刊辟有教
29 龙 耀 黄 崴: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是必要的, 也是适用的。 王凤秋、 刘俊花进一步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了中国教育 行政体制的弊端,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适度分 权,政府对教育实行宏观管理; 引入市场竞争机 制,鼓励社会参与教育管理事务; 适当借鉴企业管 理理念,强化教育行政的绩效; 加强制度和法制建 设,实现教育行政法制化。
[8 ] [7 ]
度展开: 其一是政府教育行政职能的重构 ,包括政 府职能定位和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 ; 其二是教育治 理网络管理体系的构建, 主要通过引入市场机制、 培养独立自主的公民社会和保障受教育者权利来实 现。
[15 ]
柳清秀、柳春慈从学习型社会的视角探索了教 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为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 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行政管理应该充分体现以 人为本的理念, 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 位,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教育行政管理也应该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过去的以管理者为中心 的管理理念,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切实担负起对学习 主体的服务职能。同时,需要创新教育行政管理部 [16 ] 门的管理方式,实现信息化、网络化。 孟丽波、张娜则从后结构主义视域分析了教育 分权运动。作者运用福柯的话语和权力理论阐释权 力下放的难度和成效,认为权力下放需要打破旧话 语体系,摆脱权力的控制; 作者论述了教育市场化 的弊端,认为市场化使教育话语体系发生转变 ,教 育价值沦丧。 当前,中国教育行政研究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 上述范畴,而是广泛涉及教育行政理论、教育行政 历史、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组织、教育行政领 导、教育人事行政、教育行政价值 ( 伦理 ) 、 教育 财务行政和教学行政等很多方面, 难以笼统概括。 在下一步的综述中,笔者按照以下五个维度来进行 归纳: 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研究,高等教育行政职能 研究,教育行政执法研究,教育行政决策、效能及 伦理研究,中国教育 “去行政化” 研究。
[1 ]21 - 27
;
一、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的历 史脉络
教育行政研究起源于何时, 难以考证。 但是, 在古代、近代社会,由于学校主要是由宗教团体和 职能团体建立的,教育体系不发达,国家也没有直 , “教育行 接参与,国家对教育的行政干涉也很少 政” 还没有普遍存在, 所以, 对 “教育行政 ” 的 研究也不会受到研究者的很多关注 。 对 “教育行政 ” 的研究是随着近现代国家对 教育的逐步重视和对教育行政干涉活动的逐步增加 而逐步受到研究者重视的。现在学界一般认为,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