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部分易错知识点及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力学容易引起的错误认识与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力学容易引起的错误认识与对策一、高中物理力学的常见错误认识及成因分析1、基本概念的错误认识。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之前,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对于自然科学中,学生在概念学习和找寻规律的物理意义一定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基础概念就可以与物理课本上的概念和规律相呼应,这是前概念对物理学习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高中物理力学是与学生的前概念存在冲突与矛盾的,那就很容易引起学生对物理力学知识的错误认识。
例如生活中的“重量”被物理中的“质量”代替,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解答物理问题时,使用了生活中的重量代替了物理中的重力,这就造成了物理中的质量错误的取代了重力,在物理力学中需要避免的低级错误。
力是一个实际存在却又看不到的抽象概念,在物理学中使用大小、方向、作用点来表征的物理量,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很抽象,对抽象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缺陷,在初中进入高中会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刚接触高中物理中的抽象概念学生有“吃不消”的感觉,这就是很多学者所研究的高中物理“入门难”的问题吧。
因此,从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给我们教师的启示是:必须在高一物理教学中降低难度,给学生讲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2、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差。
在物理力学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没有自觉利用数学知识对物理力学问题进行解决,还是对于问题解决存在分科现象,存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弱且普遍存在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差的情况,因此在日常学习中,遇到力学问题需要使用?笛е?识解决时,会无从下手。
数学是一种高度概括,人类长期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工具,属于精密的、符号化的一种定量语言。
在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减速运动一般都是汽车的减速刹车问题,因此形成加速度为正物体加速,加速度为负物体减速的错误认识。
对于这种错误的认识来源主要是对于数学图像的不理解,加强数学知识的运用。
而物理力学考试试卷说明,目前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满足基本的物理知识学习,但是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差,主要是因为数学语言与物理语言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直接联系的关系,语言实践指的是对文字语言的实践,自物理学习后,均能够通过文字语言进行表达、理解与思考。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一、力学部分1.质点与参考系o误解: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
o正解:质点的判断与物体的大小无关,而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
o误解:平动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
o正解: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也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这同样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
2.位移与路程o误解: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o正解: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
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速度与加速度o误解: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o正解: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不一定为零(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
o误解: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o正解: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速度的平均值是简单地将各个速度值相加后除以速度的数量,没有考虑方向性。
4.牛顿第二定律o误解:牛顿第二定律F=ma中的F是指某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
o正解:F=ma中的F通常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应的加速度a就是合加速度,也就是各个独自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o误解:力与加速度有先后关系,力先产生,然后才有加速度。
o正解: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无先后之分,力改变的同时加速度也相应改变。
5.摩擦力o误解: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o正解: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不一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在某些情况下,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推动物体运动(如传送带上的物体)。
o误解:滑动摩擦力只与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o正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确实与动摩擦因数μ和正压力N有关,但在实际情况下,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能影响摩擦力的表现(如接触面越大,可能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越大;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瞬间,摩擦力可能发生变化)。
高中物理常见易错点剖析
高中物理常见易错点剖析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在一些知识点上出现错误。
这些易错点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剖析,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影响考试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剖析一下高中物理中常见的易错点。
一、运动学中的易错点1、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理解不清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容易将位移和路程混淆,例如在计算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错误地使用位移的公式。
2、忽视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然而,有些同学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只关注加速度的大小,而忽略了加速度的方向,从而导致错误。
3、对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理解不透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
例如,高速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而刚刚启动的汽车,加速度很大,但速度很小。
二、力学中的易错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有误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物体只有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而忽略了合力为零的情况。
2、混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平衡力则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许多同学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不能正确区分这两种力,导致解题错误。
3、不会运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但有些同学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容易出现漏力或添力的情况。
例如,在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时,忽略了摩擦力或者错误地添加了一个不存在的力。
高中物理中的力学中的常见错误
高中物理中的力学中的常见错误在学习力学这一门科学时,我们必须要了解物理世界的力的作用和性质。
然而,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中力学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并通过解析正确的概念和应用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力学。
一、概念错误1.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错误观念:许多学生认为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力就越大。
正确概念:力是物体受到的推动或拉动的作用,它与物体的质量并不直接相关。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因此,物体的质量与受到的力并无直接关系。
2. 重力与地面垂直错误观念: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物体受到的重力总是与地面垂直,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
正确概念: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在地球表面,重力会使物体朝向地心加速下落,但并不一定是垂直于地面。
二、计算错误1. 忽略摩擦力的影响错误观念:许多学生在求解力的问题时,常常忽略了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正确概念:在实际的力学问题中,摩擦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力的方向相反,需要进行合适的计算并加以考虑。
2. 混淆质量和重力错误观念:有些学生在计算问题时,混淆了质量和重力。
正确概念: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受到的作用力。
在计算力的问题时,要区分清楚质量和重力的概念,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转换和计算。
三、应用错误1. 混淆动量和力的作用时间错误观念:一些学生会混淆动量和力的作用时间,错误地认为动量与力的时间成正比。
正确概念: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与力的作用时间无关。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所受力的改变率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率,即力等于动量的变化率。
因此,动量和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比例关系。
2. 静力学问题的解法不唯一错误观念:在解决静力学问题时,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问题只有一种解法。
正确概念:静力学问题有多种解法,取决于问题的具体条件和假设。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易错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易错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在解题过程中,常见的易错点包括忽略质量的单位、加速度的单位或使用错误的数值。
2. 动能与功率动能公式为Ek=1/2*m*v^2,其中Ek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计算动能时,常见的易错点包括忽略质量的单位或速度的单位转换错误。
功率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或转化的能量,t表示时间。
计算功率时,常见的易错点包括时间单位转换错误或做功量的计算错误。
3. 质点与系统的动量碰撞问题中,需要注意系统动量守恒的概念。
常见的易错点包括忽略某些物体的质量、速度的正负方向选择错误。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热量的增加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加上物体对外界所做的功。
在解题过程中,常见的易错点包括忽略物体内能的变化或功的计算错误。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物质内部粒子间的能量传递方式。
常见的易错点包括忽略导热系数的单位或忽略导热系数与温度差之间的线性关系。
3. 热容与比热容热容指的是物体单位质量的热量变化与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符号为C。
比热容则是指物体单位质量的热量变化与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符号为c。
易错点包括单位的选择错误或混淆热容与比热容的概念。
三、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常用符号为q。
电场是指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物理场,常用符号为E。
易错点包括电荷的单位选择错误或混淆电场与电荷的概念。
2. 电路中的电阻与电流电路中的电阻用来阻碍电流的流动,其单位为欧姆。
电流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常见的单位为安培。
易错点包括电阻单位选择错误或只考虑电阻大小而忽略电流的影响。
3. 欧姆定律与功率欧姆定律表明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功率公式为P=U*I,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易错点包括忽略电阻的单位或混淆功率与电流的概念。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十六个易错点及分析
易错点1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易错分析: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 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易错分析: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②斜率的意义;③截距的意义;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 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易错分析: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 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易错分析: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易错点5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易错分析: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高二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二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在学习高二物理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困扰。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二物理易错知识点进行汇总和分析。
第一部分:力学篇1. 包络线法包络线法是求解动力学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物体的各个瞬间速度的矢量和速度方向所构成的线,来判断物体在某个瞬间的速度和速度方向。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呈反比。
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是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第二部分:光学篇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会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也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满足sin i / sin r = v1 / v2,其中i是入射角,r是折射角,v1和v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光速。
第三部分:电磁篇1. 安培环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是描述电磁场中磁场分布的定理。
它表明,磁感应强度在闭合电流线上的环路积分等于该环路所围面积内的总电流。
2.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一条基本定律。
它表明,当一个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线圈内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且产生的感应电流会使磁场产生反向的磁通量。
第四部分:热学篇1.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学中的一种传热方式。
它是通过物质内部的微观热运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热量的过程。
2. 热辐射热辐射是热学中的一种传热方式。
它是指物体由于自身内部热运动而不断发射出的电磁波。
热辐射的强弱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能量越强。
总结:通过对高二物理易错知识点的汇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高考物理常见易错点
高考物理常见易错点近些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中的易错点一直是考生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避免这些常见易错点,本文将结合高考物理试题中的经典题目,分析一些常见易错点,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力学中的易错点1. 力的分解与合成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力的分解与合成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考生往往会把对角线和两个重力分力之间的关系搞混。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受力方向,然后利用三角函数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量。
最后再根据平衡条件或者运动条件得出结论。
2.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也是一个易错点。
根据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质量不变,力的大小和加速度成正比。
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先画出势力图,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3. 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中,考生往往会混淆两者的区别。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的影响而做匀加速运动。
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的角度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都受重力的影响而做匀加速运动。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要明确平抛和斜抛的运动特点,画出合适的坐标系,并根据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进行分析和求解。
二、热学中的易错点1. 热容和温度变化的关系热容是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考生在解答热容问题时,往往会忽略温度变化对热容的影响。
根据热容的定义公式,考生可以得出,热容是物体质量和比热容的乘积。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先计算温度变化量,再根据公式求解。
2. 相变和热力学定律相变是物质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从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在解答相变问题时,考生应了解物质的相变条件和相变过程。
根据热力学定律,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或者释放的热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物质的热潜能。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先确定物质的相变状态,然后根据热力学定律计算所需的热量。
高中物理易错难点汇总
高中物理易错难点汇总一、力学部分1、受力分析时容易漏掉某个力,尤其是摩擦力和其他隐藏力。
2、对平衡状态判断不清,导致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不准确。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在计算加速度时出现错误。
4、混淆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条件,对两守恒定律的应用出现混淆。
二、电学部分1、对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等概念的理解不清晰,导致在计算中出错。
2、混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条件,对两种定律的适用范围不清楚。
3、对电容器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准确计算电容器的电量和电压。
三、光学部分1、对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理解不准确,导致在计算光路时出现错误。
2、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理解不清楚,导致无法正确解释一些光学现象。
四、热学部分1、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在计算中出错。
2、对气体的性质理解不清晰,无法正确计算气体的状态变化。
以上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易错难点,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在解题时出现错误。
多做练习题,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高中物理是一门对理解力和应用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易错点,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概念理解不清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如果对概念理解不清,就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出错。
例如,在速度与加速度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混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导致解题错误。
对于矢量和标量的概念,也容易混淆。
二、公式应用不当物理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有些学生往往在没有完全理解公式的情况下盲目套用,导致错误。
例如,在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学习中,E=kQ/r²和φ=kQ/r是两个常用的公式,但学生在应用时可能会忽视公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导致结果错误。
三、单位换算错误物理学科中的单位换算是很常见的,但有些学生往往会因为单位换算错误而导致解题出错。
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力学是高考物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生们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
下面总结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避免错误。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在应用这个定律时,考生常犯的错误是忽略了摩擦力的存在。
实际情况中,物体往往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会导致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 重力的作用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在高考物理中,我们常常需要考虑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然而,考生在计算重力时常犯的错误是没有考虑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在计算重力时需要将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
3. 斜面问题斜面问题是力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它常常涉及到斜面上物体的静力学平衡和动力学分析。
在解决斜面问题时,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没有正确地选择坐标系。
正确的选择坐标系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使得计算更加方便。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与斜面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轴,这样可以将力的分解和分析简化为一维问题。
4. 弹力的计算弹性力是一种恢复力,它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有关。
在高考物理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物体受到弹力的影响。
但是,考生在计算弹力时常犯的错误是没有考虑弹簧的质量。
实际情况中,弹簧的质量会对弹力的大小和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计算弹力时需要将弹簧的质量考虑进去。
5. 计算合力的方法在解决力学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多个力的合力。
但是,考生在计算合力时常犯的错误是仅仅将多个力的大小进行相加。
然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多个力的矢量和决定的,需要通过几何方法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合力的方法有分解法、三角法、平行四边形法等。
6. 厘米-克-秒单位制在高考物理中,我们常用到厘米-克-秒单位制(又称为cgs单位制),其中长度单位为厘米,质量单位为克,时间单位为秒。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常常被学生忽视或容易出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以下是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的总结。
一、电路相关知识1. 并联电阻的计算:常常有学生在计算并联电阻时出错。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将电阻的倒数相加,然后取倒数即可。
2. 串联电容的计算:在计算串联电容时,学生常常只是简单地将电容相加。
然而,串联电容的计算需要分析电容器的电势差和电量守恒的关系,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将电容的倒数相加,然后取倒数。
3. 电流和电压的方向:很多学生对电流和电压的方向容易混淆。
在解题时,要明确电流和电压的定义,准确地判断电流和电压的方向,避免出现错误。
二、力学相关知识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学生常常忽略摩擦力、弹簧力等非重力作用力。
解题时,要仔细分析各个力的作用,综合考虑,准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2. 斜面问题的解法:对于斜面问题,学生常常只考虑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忽略了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在解题时,要画出受力分析图,并通过分解力的方法将力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3. 升降机问题的解法:升降机问题是高三物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解题时,要根据升降机的运动状态确定相应的物体受力情况,理清思路,准确应用牛顿定律解题。
三、光学相关知识1. 镜面成像的规律:在解题时,要记住镜面成像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准确地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2. 等光强线的绘制:绘制等光强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光线的反射、折射规律忽略。
在绘制等光强线时,要根据光线的入射角、折射率和反射角的关系来确定等光强线的位置。
3. 凸透镜成像的公式应用:在利用凸透镜成像公式解题时,学生往往只注重代入数值计算,忽略了光线追迹法。
在解题时,要通过光线追迹法可视化地理解成像过程,确保解题的准确性。
四、热学相关知识1. 热传导方程的应用:在应用热传导方程解题时,学生常常忽略了热导率的存在。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易错的知识点汇总,一、力学部分1.质点:o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o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o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o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3.位移与路程:o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o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4.速度:o“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
o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o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o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5.加速度:o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o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o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o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o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6.牛顿第二定律:o F=ma中的F通常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应的加速度a就是合加速度,也就是各个独自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o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无先后之分,力改变同时加速度相应改变。
o物体受力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时受力不一定为零。
7.摩擦力:o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o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o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o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8.弹力:o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o某个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是由于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于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由于知识点繁多、题目形式多样,导致有些题目易错。
本文对高考物理中常见的易错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力学部分1. 合成力问题易错点:在求合成力时,容易忽略力的方向以及力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注意画力的示意图,并标注力的方向,根据叠加原理来求解合成力。
2. 牛顿第一定律问题易错点:对于惯性现象的判断不准确,以及对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判断不清楚。
解决方法:要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对惯性现象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辨别。
二、电学部分1. 电流方向问题易错点:容易弄混电流方向和电子流方向,并且未标注电流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清楚电流的方向是正向流动的,即从正极到负极。
同时,标注电流的正负性,有助于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2. 法拉第电磁感应问题易错点:忘记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漏掉或错误编写磁感应强度公式。
解决方法:熟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其物理意义,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问题易错点:不清楚折射定律的表达形式,无法正确应用折射定律。
解决方法:记住折射定律的表达式,并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合理应用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2. 凸透镜成像问题易错点:在凸透镜成像问题中,容易忽略光线的传播方向,得到错误的成像结果。
解决方法:要标注出光线的传播方向,遵循光学成像的规律,正确推导出凸透镜的成像结果。
四、热学部分1. 熵增原理问题易错点:容易将熵增原理与能量守恒定律混淆,以及未能正确应用熵增原理解题。
解决方法:理解熵增原理的物理含义,与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区分,并能够巧妙应用熵增原理解决热力学问题。
2. 热传导问题易错点:在热传导问题中,容易忽略或错误使用热传导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解决方法:熟记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并能够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对高考物理中易错题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高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高中物理力学易错点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 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 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
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 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但它们做功却不一定成对出现。
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
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作为理科必修科目,难度较大,且易错知识点较多,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中,我们总结出以下易错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力学部分易错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错误是认为物体一定要处于静止时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实际上,物体也可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常见错误是忘记加入质量的影响因素。
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常见错误是只考虑一个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大小而忽略了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
4. 动能定理:物体动能变化量与所受合外力做功相等。
常见错误是使用初始速度和末速度求解动能变化量。
5.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常见错误是使用与冲量方向相反的动量变化量求解冲量。
二、热学部分易错知识点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传递产生的功和内能变化之和等于热量。
常见错误是只考虑系统内能变化而忽略功的影响。
2.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常见错误是认为热量自动流向高温物体。
3. 容器等压过程中理想气体内能的变化:理想气体内能的变化与气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常见错误是忽略了内能变化的因素。
三、电学部分易错知识点1.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各电器件电流相等。
常见错误是认为电流随电器件变化而改变。
2.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电器件电压相等。
常见错误是认为电压随电器件变化而改变。
3. 电容量计算:电容的大小与极板面积成正比、与极板间距成反比。
常见错误是不乘以介电常数。
4. 磁感应强度公式:磁感应强度与磁场产生的磁通量和磁场中的物质有关。
常见错误是忽略了物质的影响。
以上为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期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充分掌握和注意易错知识点,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三物理复习常考点重难点易错系列之力学
高三物理复习常考点重难点易错系列之力学高中物理关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是属于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
专门是关于高三的学生来说物理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造成高中物理难学的缘故是多方面的。
物理本身讲的是万物之理,从物理追求的终极目标来看,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以下属于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纠错系列,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复杂晦涩变得简单易明白,把物理问题通俗化、简单化,使难明白的问题更容易明白得;查找大伙儿都容易犯的错误,补偿大众化的缺点,克服共性错误。
1.解决“万有引力定律”问题——“一个定义,两大思路,三个宇宙速度,四个结论”关键是“两大思路”。
思路一:F万=mg 适用于任何情形,注意假如是“卫星”或“类卫星”的物体则g应该是卫星所在处的g.思路二:F万=Fn 只适用于“卫星”或“类卫星”2.超重,失重(1)“单个物体”超、失重——“加速度”和“受力”两个角度来明白得。
(2)“系统”超、失重——系统中只要有一个物体是超、失重,则整个系统能够认为是超、失重。
(3)加速度“向上、斜向上”差不多上“向上”——超重;(4)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内部竖直方向上的自然压力(非外在人为压力)处处为零。
(5)各种抛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都做匀变速运动!因此假如你想体验完全失重的感受就去跳吧,跳高、跳远都能够感受到。
3.求各种星体“第一宇宙速度”——关键是“轨道半径为星球半径”!4. “运动状态”即“速度”;力不是坚持物体运动的缘故;惯性是坚持物体运动的缘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缘故;力是产生物体加速度的缘故;5.“平稳状态”包括“匀速运动”和“静止”。
物理中的“静止”是a=0,v=0同时成立。
共点力平稳问题的动态分析:(矢量三角形法)6.“匀速运动”——“匀”即“不变”,“速”即“速度”。
“匀变速运动”——“匀”即“不变”,“变速”即“加速度”。
7.受力分析时“防止漏力”——查找施力物体,若找不到则此力不存在。
“防止多力”——按顺序受力分析。
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物理力学是高中物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
在物理力学这一章节中,存在着许多易错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易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位移和位移矢量1. 位移是一个矢量,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同样大小的位移在不同方向上,其结果也是不同的。
2. 位移的相加是按照矢量的几何法则进行的,即三角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3.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径的长度,但是位移的方向不一定与路径方向相同。
二、速度和速度矢量1. 速度是一个矢量,它的大小称为速率,用速率表示时没有方向,只有大小。
2. 平均速度是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 瞬时速度是在某一瞬间的瞬时位移与瞬时时间的比值。
4. 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矢量方向保持一致。
三、加速度和加速度矢量1. 加速度是一个矢量,它的大小称为加速度。
2. 平均加速度是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3. 瞬时加速度是在某一瞬间的瞬时速度变化与瞬时时间的比值。
4. 加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矢量方向保持一致。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1.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线性的,即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2.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二次函数关系。
3.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4.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1. 位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为: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2. 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速度等于初始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3. 位移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位移等于初始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六、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运动的过程。
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方向向下。
3.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与自由落体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高中物理力学易错点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易错点解析高中物理力学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它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物理学科。
力学是班级与国际大赛的重点之一,但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并在易错点处犯错。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中物理力学中的易错点,并提供解决方案。
力的概念学生在初学物理时,常常容易混淆“力”和“压力”的概念。
压力是物体在单位面积上的力,而力是一种用来改变物体的大小、形状或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学生还会将“矢量”和“标量”混淆,尽管它们之间的区别很小,但是在物理中却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力的作用学生通常无法理解受力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我们通常会认为它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但实际上却存在灰色地带。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即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情况下将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此外,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学生常常无法理解受力物体的加速度应该如何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每个力进行叠加,并确定物体的加速度。
力的分解在学习物理时,分解力是相当重要的。
学生总是会遇到问题,例如:当一个斜面上有一物体时,他们无法找到物体所受重力或所受支持力。
平面上的斜面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困惑,这时,他们需要将斜面上的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的力。
当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支持时,我们需要将支持力分解为两个力: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
摩擦力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力学中易错点之一。
学生通常无法理解在物体运动时,即使没有任何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有时仍会出现摩擦力。
此外,当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或拉力时,学生常常无法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的关键概念,也是高中物理中极易犯错的问题。
学生常常无法清楚地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它们如何改变。
当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动能也会有所变化,而势能则与其位置相关。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易错知识点及物理学习方法易错点1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易错分析: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 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易错分析: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②斜率的意义;③截距的意义;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 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易错分析: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易错点4 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易错分析: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易错点5 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易错分析: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易错点6 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易错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易错点7 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易错点8 不会处理瞬时问题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所谓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1)轻绳模型:①轻绳不能伸长,②轻绳的拉力可突变;(2)轻弹簧模型:①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②弹力突变的特点:若释放未连接物体,则轻弹簧的弹力可突变为零;若释放端仍连重物,则轻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释放的瞬间仍为原值.易错点9 不理解超、失重的实质易错分析:要头透彻理解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超失重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取决于加速度情况.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失重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的物体仍受重力,只是视重(支持力或拉力)大于或小于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视重为零易错点10 找不到两物体间的运动联系而出错易错分析:动力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除了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外,还必须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特别注意物体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故物块的位移并不等于木板的长度.一般地,若两物体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木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木板长易错点11 找不准合运动、分运动,造成速度分解的错误易错分析:相互牵连的两物体的速度往往不相等,一般需根据速度分解确定两物体速度关系.在分解速度时,要注意两点:①只有物体的实际运动才是合运动,如物体A向右运动,所以物体A向右的速度是合速度,也就是说供分解的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②两物体沿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或分速度)相等.易错点12 不能建立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易错分析:圆周运动分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延伸,在分析时也要做好两个分析:①分析受力情况,选择指向圆心方向为正方向,在指向圆心方向上求合外力;②分析运动情况,看物体做哪种性质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变速圆周运动?),确定圆心和半径。
③将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相结合列方程求解.易错点13 混淆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地球赤道上物体运动的特点易错分析:对卫星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而赤道上的物体,除受万有引力外,还受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即是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GMm/r2=ma对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是适用的,但对赤道上的物体并不适用.此外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物体,两两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14 弄不清变轨问题中的各量的变化易错分析:首先要理解变轨的实质:卫星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不等于万有引力.要想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做离心运动,必须增大卫星的速度,使万有引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反之减小卫星的速度,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卫星则做向心运动.卫星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决定,所以不同的轨道上的同一点卫星的加速度相同.此部分公式较多,要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生搬硬套.易错点15 不能正确求解变力做的功易错分析:求功问题首先从做功的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及做功的正负,一般可以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恒力做功情况)或力和速度的方向关系(变力做功情况)入手分析.求解变力做功,动能定理是最常用的方法.易错点16 不能正确理解各种功能关系易错分析:应用功能关系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各种力做功与相应能变化的关系,重要的功能关系有:①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负值,即WG=-△Ep;②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动能定理W合=△Ek;③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它=△E机;④当W其它=0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⑤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转化的内能,即f·d=Q(d 为这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程)。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一、重在理解学好物理,应对所学知识有确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
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或者是经过推理得来的,获得知识,要有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不重视这个过程,头脑里只是剩下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条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思维也得不到训练,要重在理解,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要重视观察和试验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试验。
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试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通过观察和试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试验能力。
三、养成积极思维的好习惯“听课”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俗话说“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课堂上应“勤思善问”,主动地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激发学习的灵感,养成积极有效的思维习惯。
四、要做好练习在解题时,首先应做好审题这一步。
读题时切忌贪快,要慢而细,不妨多读两遍,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语或条件,真正弄懂题意后再求解。
其次是要养成画图的好习惯。
高中物理某些内容可用图或图像表示,例如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电路图、光路图等若干图像。
这样可将抽象的物理过程形象化。
五、要养成改正错题的习惯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一问题已学习解决不止一遍,但再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仍一错再错。
究其原因,是没能认真改正错题。
老师讲解貌似明白了,实际并未真正弄懂,留下了隐患,改错不是对每一道错题在形式上重写一遍,而是要通过认真的思考,认识到自己原来出错的原因,并对正确的解法真正心领神会,这样才能消除再次出错的可能。
更多物理学习方法1死记硬背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
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束,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2独立做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把不会的题目搞会,并进行知识扩展识记,会收获颇丰。
3做题要有今天过程,有作图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论过程,还是实践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
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
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4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
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
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
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5坚持做笔记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
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
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