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十大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育”十大行动之理解
新教育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
什么是“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教师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之所以要“营造书香校园”,是因为: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和文明可以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高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阅读。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教育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感悟: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十大行动之首,目的是让学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氛围浓厚哦的读书环境。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向让人民都能去读书,那么我认为从下元开始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先辈们的知识经验都是通过书籍记录下来的,我们只有通过阅读彩能和先辈们对话,通过读书,还可以指定大千世界是如此的美丽,可以与时代巨人对话。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
自由而幸福的人。是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读书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
(二)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随笔。由每月、每周,逐步过渡到每天撰写。年轻教师每学期3~4篇,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2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教师随笔可上传学校网站,交流共享。鼓励撰写专题性随笔。
2.学生随笔。以日记为主,撰写内容不限,阅读感爱、见闻经历、成长感悟、心得体会均可。鼓励撰写其他主题性写作,通过学校网站专题帖、博客分享成果。学校开辟“学生习作”专栏,设立图书角随笔陈列柜。
3.考核评价。⑴组织沙龙活动,观摩成果,介绍分享经验。
⑵组织优秀随笔评比,表彰奖励。⑶协助征文活动,推荐优秀随笔刊登发表。⑷学校每学年各编印1本优秀教师随笔集和学生随笔集。
(三)聆听窗外声音
1.教育资源。运用政策法规、国计民生、热点新闻方面的最新资讯,充分发掘盐都本土厚德载物、崇文重教、乡风民俗、爱国爱民的教育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科学的价值观。
2.活动形式。开展专题讲座、文艺汇演、校园评论、电影电视观看、“校园之声”新闻广播、先进事迹和重大时事、节日纪
念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修身立己、热爱集体、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优良品质。
3.考核评价。⑴相关部门确立目标任务,活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⑵学校评比“道德模范”“服务明星”或“感动人物”。
(四)培养卓越口才
1.组织要求。坚持话题常有、主题突出、立意高远的原则,每个班级、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部门、每个办公室,均可以作为卓越口才培养的阵地。各条块、各条线正常组织活动,各学校每学期安排2次以上大型活动。
2.活动形式。通过交流、汇报、演讲、座谈、讨论、辩议、叙事、述评、故事等活动,营造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的氛围,培养师生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考核评价。⑴语文、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正常组织学生演讲。⑵纳入政教处、教导处、团委会、年级组年度工作考核。⑶学校组织相关评比,表彰奖励。
(五)构建理想课堂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理想的课堂应该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插
秧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求整齐划一,它在维护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的同时,约束和限制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只突出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激发不了学生感受知识魅力和价值的欲望;而“标准化”教学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注重开放和生成,对于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课堂教学应当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提出了理想课堂的“六个度”: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五是练习度,六是延展度。
新教育实验最明显的、可检验的成果将体现为“三大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和“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在新教育实验推进的过程之中,另一个必然生成而又相对内隐的成果是:“改变传统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范式”,即形成一套区域性开发和推广教育科研新成果的动态机制,开拓一条推动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
(六)建设数码社区
1.活动目的。通过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2.活动形式。教师登陆“教育在线”,实名注册,通过跟帖请教专家和榜样老师,对自己所实验的项目,寻找榜样帖子,直接与大师对话,尽量少走弯路,认真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学校网站建“新教育实验”链接,设置若干栏目和主题帖窗口。建设各类“新教育实验”QQ群、微信群,通过及时沟通、交流,收获经验,收获信念,收获力量。收索、存储同伴网络,通过学习、借鉴,快速入轨,跃马扬鞭。建立健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正常快捷的网络、通讯信息联络机制。
3.考核评价。⑴学校评选“榜样班级”“榜样老师”“榜样学生”“榜样家长”。⑵区局评选优秀“新教育实验”网站。以上评选,均可采用网络投票和实绩论证方式。
(七)推进每月一事
1.活动主题。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为宗旨,确定鲜明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一月一事”的主题内容可参考为,一月:学会吃饭,懂得节俭;二月:学会走路,遵守交规;三月:学会种树,热爱公益;四月:学会踏青,走向自然;五月:学会扫地,热爱劳动;六月:学会唱歌,走进艺术;七月:学会运动,强体健身;八月:学会微笑,关心他人;九月:学会阅读,丰富知识;十月:学会尊老,懂得感恩;十一月:学会演讲,增强自信;十二月,学会反思,培养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