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川

合集下载

300多年前“湖广填四川”,移民四川的不仅是3个省,还有14个省

300多年前“湖广填四川”,移民四川的不仅是3个省,还有14个省

300多年前“湖广填四川”,移民四川的不仅是3个省,还有14个省展开全文古代我国有名的移民潮有4次: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填四川,其中“填四川”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四川”。

四川是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历史上在四川建立的王朝也不少。

三国时刘备选择四川,也是为了图谋中原。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历代王朝都不想丢掉。

关于“湖广填四川”的说法有很多,有记载元末明初就已经发生,但那是陆续的移民,真正的大规模移民还是清朝。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期频繁的战乱导致全国人口急剧减少,清王朝收不上税。

于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时,清朝对全国人口进行了一次统计,当时的四川省只剩下9万多人。

而且全省的官员仅缺,清朝就让一批批新考入的官员到四川任职。

在这些官员中,四川巡抚张德地很有见解,他到了四川后对荒凉的天府之国感到忧心,视野中几乎没有人烟,尽是战争留下的创伤。

于是张巡抚就上书康熙皇帝,尽快把其他省份人移民到四川,开垦荒地,提高税收。

康熙皇帝不仅接到张巡抚奏折,他还接到其他官中的奏折,也是请求康熙移民。

于是1694年,康熙皇帝下了一道诏令:《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要求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向四川移民,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移民运动开始了。

当时清朝移民政策很吸引人,凡是入川垦荒种地的,这些地就属于个人土地了,而且可以带老婆孩子一起来。

5年内不收税收,要求新增人口也不增税。

在当时来看,这种政策无疑就是一场“土地革命”,除了湖南、湖北、广东外,还有其他省份的人也加入移民大潮中。

清朝末年有一本书叫《成都通览》对这次移民活动进行详细记载。

据书中统计,这次“湖广填四川”中湖广移民占了25%,河南和山东两省占了5%,陕西省移民占了10%,云南和贵州两省占了15%,江西省移民占了15%,安徽省占了5%,江浙两省占了10%,广西占了10%,福建、山西和甘肃三省移民占了5%。

或许在这些移民就有我们先人本族。

这次大规模移民一直持续到清朝道光年间,四川的人口出现了增长。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

这点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

本文将回答你:今天的湖南、湖北人从何而来!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

“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

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

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

民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

与这句民谚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

比如:不少湖南、湖北人(尤其在乡村)称自己是“江西种”,并说凡江西人后裔其小脚指的指甲多一块。

又如,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

移民的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

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

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

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

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

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

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

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

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这个事件发生在那个朝代?之间又相距多久?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

这点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

本文将回答你:今天的湖南、湖北人从何而来!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

“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

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

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

民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

与这句民谚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

比如:不少湖南、湖北人(尤其在乡村)称自己是“江西种”,并说凡江西人后裔其小脚指的指甲多一块。

又如,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

移民的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

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

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

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

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

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

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湖广”一词,最早是指元代设立的“湖广行省”,相当于湘、鄂、桂及粤黔部分地区,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湖广一带田园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政府将江西等省民众迁徙至湖广地区,允许其“插旗占地”,明末清初,历经战乱的四川荒凉凋敝,地旷人稀,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就是广泛流传于巴蜀地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民谣的历史背景。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

根据考证表明,还有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迁入。

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沿途巡查,乘船组了好多天,张德地都没有看到几个人,为此感到好生奇怪:当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随从回答:都死了。

原来,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

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张德地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朝廷。

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包括重庆)大规模移民,清政府还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

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荡荡往四川涌来,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

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

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

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湖广”一词,最早是指元代设立的“湖广行省”,相当于湘、鄂、桂及粤黔部分地区,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湖广一带田园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政府将江西等省民众迁徙至湖广地区,允许其“插旗占地”,明末清初,历经战乱的四川荒凉凋敝,地旷人稀,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就是广泛流传于巴蜀地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民谣的历史背景。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

根据考证表明,还有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迁入。

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沿途巡查,乘船组了好多天,张德地都没有看到几个人,为此感到好生奇怪:当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随从回答:都死了。

原来,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

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张德地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朝廷。

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包括重庆)大规模移民,清政府还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

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荡荡往四川涌来,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

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

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

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

从族史来看湖广填四川

从族史来看湖广填四川

从族史来看湖广填四川
从族史看湖广填四川,这是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

湖广填四川,就是湖广所指的湖泊和江西一带在清朝向四川填江的过程。

历史上,清朝曾有过大规模的土地填海,其中许多工程要归功于湖广填四川,受到了历史学家的充分认可。

湖广填四川可以说是清朝土地填海的典范,也可以说是四川省和江西省地形变迁的一个缩影。

当时,它是由张津省(今江西省)江西湖区向四川省湖广影响最大的一次土地填海,填海时间是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到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历时九十九年。

湖广填四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改变了江西省地形,而且也带来了四川省的不少发展机遇。

例如,湖广填四川的工程项目,清朝政府大力支持,并借此向经济落后的四川省投入了大量资金,让四川省得以逐步发展和繁荣。

湖广填四川不仅使四川拥有了更多耕作地,而且还使得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推动了四川社会的进步,建设了许多水利工程,也形成了许多便利的通航通道,这些都是湖广填四川带来的发展机遇。

总之,湖广填四川,不仅是四川省发展的一次巨大转折,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段土地填海的时期,它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性,我们一直都会保持铭记。

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

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

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

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客家移民是仅次于湖广人的第二大移民团体,湖广移民和客家移民分别占当时四川总人口的百分之40和百分之33。

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普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百分之15,湖南百分之10,河南、山东百分之5,陕西百分之10,云南、贵州百分之15,江西百分之15,安徽百分之5,江苏、浙江百分之10,广东、广西百分之10,福建、山西、甘肃百分之5。

“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湖广填四川”的由来在重庆,人们常常说起“湖广填四川”的事,并且说抗战前的四川、重庆人大多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代。

那么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将简略介绍。

一、“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一次由政府主导的,以经济发展、社会重组为动因的大规模人口迁移运动。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一次在元末明初,一次是在明末清初。

所谓“湖广”原指元代所设“湖广行省”(含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贵州一部分)的简称。

到明代,“湖广行省”分为广东、广西、湖广三个布政司(省)。

这时的“湖广布政司”辖今湖北、湖南之地,习称“湖广”。

明末清初迁往四川、重庆的移民主要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甘肃、江苏、浙江、贵州和云南等十余个省,尤以湖南、湖北为多,故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称。

再加之清朝政府以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为湖广移民入川的主要集散地,因此今天四川、重庆土著居民大都以“湖北麻城孝感”为祖籍。

“湖北麻城孝感”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成为重庆和四川移民祖籍的代名词。

而重庆又是“湖广”移民进入四川后定居、繁衍、创业的重要地域,也是再向全川扩散或“二次移民”的“中转站”。

二、“湖广填四川”的原因明末清初的天灾人祸,造成四川、重庆人口的大量死亡和逃迁,使社会生产力降到最低水平,成为四川、重庆最严重、最现实的社会危机。

为了恢复经济,重组社会,从清初顺治朝开始,中央政府对四川、重庆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鼓励移民的措施,从而出现了空前规模的史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

四川人口锐减是“湖广填四川”的直接原因。

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人口总户数为26万户,约131万人,是为明代最高峰。

到清初四川人口仅残存62万左右(另一说为50万左右),出现了“有可耕之地,而无可耕之民”的境况。

引起四川人口如此陡降的原因主要是战乱、瘟疫、虎患三重天灾人祸。

1.战乱连年关于“湖广填四川”的原因,在民间传说中最普遍的说法是“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

“湖广填四川”具体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哪些姓氏的人来填的四川?

“湖广填四川”具体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哪些姓氏的人来填的四川?

“湖广填四川”具体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哪些姓氏的人来填的四川?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

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

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

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

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

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

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

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

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

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

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

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

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

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

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

而邓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

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

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

——连我的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

”(《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汉工作,他曾多次去过麻城,认为邓家祖辈是麻城人。

湖广填四川是哪一年

湖广填四川是哪一年

湖广填四川是哪一年湖广填四川是指在中国清朝时期,为了解决洪灾频发、土地资源有限等问题,进行了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规模工程,将湖北和广东的水利资源引入四川地区,以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场填四川的工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当时工程技术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象征。

确切的湖广填四川年份,可以追溯到清雍正年间。

当时,清朝皇帝雍正意识到四川地区的洪灾问题十分严重,不仅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政府的治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于是,他下令实施填四川的大规模工程,旨在改善四川的水利状况。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和物力的限制,当时的填四川工程并未获得很大的成功。

直到乾隆年间,填四川工程才真正开始展开,并在清朝嘉庆年间完成。

据记载,填四川工程历时近五十载,总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困难,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填四川的目标主要是解决四川地区的水资源不足问题。

四川地区地处大山深处,山区多、河流狭窄,水利资源十分有限。

因此,在填四川工程开始时,首先要解决的是水源问题。

从湖广地区引水,将湖广丰富的水资源引入四川,为其提供充足的灌溉和生活用水。

湖广填四川的具体工程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引水、导水和灌溉。

引水是指将湖广地区的水源引导至四川地区,这需要借助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和运河系统。

导水则是将引导来的水按照一定的线路分布到四川各地,以满足当地的水需求。

最后,通过灌溉,将导来的水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条件。

完成湖广填四川的工程给四川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填四川后,四川地区的灌溉水源充足,农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填四川也提高了四川地区的抗灾能力,减少了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湖广填四川的实施,为四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填四川工程不仅对四川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湖广填四川”来源 2

“湖广填四川”来源 2

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它专指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从而由清政府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的移民填川政策。

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

其中,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四川人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在这时候背井离乡进入四川的。

虽然当时共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被卷入这次移民浪潮,比如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河南、山东等,但因为当时移民入川的外省人以“湖广籍”最多,因而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广填四川”。

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

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广省”。

在一般人的记忆中,“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是跟明朝末年“张献忠剿四川”分不开的。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四川的父老乡亲能够讲述“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恐怖故事。

似乎“湖广填四川”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张献忠把四川的土著人口杀光了。

张献忠是对四川造成过严重的破坏,但他在四川停留的时间前后只有几年,而明末清初四川大规模的战乱却持续了34年。

因此,张献忠无疑成为了清初四川残破和人口锐减的替罪羊。

四川不愧为“天府之国”。

当十一二个省份的一百多万移民来到四川安家落户(康熙二十四年,四川的人口只有1.8万余丁,折合人口9万余;然而到乾隆三十二年的时候,四川人口已达290余万),一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时代来临了。

“异乡人”开始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纵情舞蹈。

他们从故乡带来新的物种、新的生产技术、地方戏、习俗、方言,然后在这个新的竞技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随着漫长而艰辛的创业过程的逝去,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像汹涌的潮水如期而至。

他们获得了财富,获得了新生,获得了主人的称谓,同时也获得了这片土地的嘉奖。

“湖广填四川”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一种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移民入川的第六代后裔开始,四川经过多文化、多民族的大融合以后,涌现出邓小平、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郭沫若、巴金等杰出人物。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成都竹枝词
大姨嫁陕二姨苏, 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相逢问原籍, 现无十世老成都。
湖广填四川
百科名片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 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 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 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 行省人口最多。
另外,与临近四川的贵州中北部以及两湖西部等地的操官话的居民, 也多半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有关。
背景
宋末,公元1236年,蒙古军队与宋军在川北门户阳平关展开激战, 宋军大败,蒙古铁骑从此踏进天府之国。
在经历半个世纪的抵抗之后,四川地区最终被蒙古军队征服。 据史料统计,1223年,四川有人口660万,到了1290年,这一地区
相传明末清初,一移民在入蜀途中,其赖以充饥之蚕 豆遇连日阴雨而霉生。不忍弃,遂置于田埂晾干就以 鲜辣椒拌和而食,竟鲜美无比,余味悠长,其后竟以 此为生。此概为郫县豆瓣之最初起源。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 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 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 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 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 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 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 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 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 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 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 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 四川。

湖广到四川的意思

湖广到四川的意思

湖广到四川的意思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湖广到四川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2.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
3.湖广到四川的文化交融与演变
4.湖广到四川的影响和贡献
正文
湖广到四川的意思是指中国历史上湖广地区(今湖南、湖北等地)人民大量移民至四川地区的一次重要人口迁移。

这一移民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不仅改变了四川地区的人口结构,还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演变。

湖广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四川地区位于西南地区,地势险要,资源丰富。

历史上,两地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十分频繁。

然而,在元末明初时期,四川地区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为了恢复四川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明朝政府决定实施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大量湖广地区的人民因此迁徙至四川。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四川地区的人口结构、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移民运动改变了四川地区的人口结构,为四川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移民在四川开垦荒地,发展农业,使四川地区的经济逐渐复苏。

其次,湖广地区的移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传统,与四川地区原有的文化相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四川文化。

这种文化交融在语言、饮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体现。

最后,湖广到四川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上,还体现在政治、科技等方面。

湖广地区的移民为四川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四川地区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湖广到四川的意思是指湖广地区人民大量移民至四川地区的一次重要人口迁移。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这个事件发生在那个朝代之间又相距多久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这个事件发生在那个朝代之间又相距多久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这个事件发生在那个朝代?之间又相距多久?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

这点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

本文将回答你:今天的湖南、湖北人从何而来!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

“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

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

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

民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

与这句民谚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

比如:不少湖南、湖北人(尤其在乡村)称自己是“江西种”,并说凡江西人后裔其小脚指的指甲多一块。

又如,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

移民的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

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

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

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

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

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

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由来明代的江西人,在朝野上下颇为引人瞩目。

早在宣德年间,民间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谚:“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吉水在江西的吉安府。

在整个明代,吉安府科甲鼎盛,产生的进士数超过一千人,这一纪录在全国无与伦比。

而在明代,非进士不入翰林,故此吉安所出的翰林也就特别之多。

他们与其他江西籍官僚一起,在官场上形成了一个颇具势力的江西帮。

不仅在朝如此,在野亦不例外。

尤其是在一些未开发及新开发的地区,江西人更是随处可见,甚至有“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的说法。

举个极端的例子,十七世纪前后,有人曾从云南出发,沿怒江(萨尔温江)顺流而下进入缅甸,竟发现沿途各地只要出现聚落的地方,其酋长头目必定是江西移民及其后裔。

不知从何时起,这些江西人有了个绰号,叫做“腊鸡”。

江西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被称作“腊鸡”不得其详,但揆情度理,这与江西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当有着密切联系。

因为在长途移徙的过程中,不仅风干的腊鸡更易于保存,而且,给遍布全国的远方亲人捎点儿土宜,腊鸡无疑亦是不易变质的上品。

大概是元明时代的江西人随处可见,江西人制作腊鸡的工艺及食用习俗更是别致,久而久之也便有了“腊鸡”的绰号。

在元明以前,江西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北宋时期,江西人口曾居各路之首,经济开发在南方属于先进地区。

及至明代,虽然江西人口较浙江稍逊一筹,居全国十三布政司的第二位,但每年所纳税粮有时甚至要超过浙江。

不过,从总体趋势上看,当时东南沿江、沿海区域经济已日趋多元化,相形之下,地处内陆的江西,以农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注定了其发展水平将日趋下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准也只能是每况愈下。

由于地瘠人稠,大批的江西人纷纷外徙谋生。

明人张瀚就曾指出:(江西)地产窄而生齿繁,人无积聚,质俭勤苦而多贫,多设智巧挟技艺经营四方,至老死不归。

外出商贾负贩、打工趁钱的江西人,有南、西两个流向最为便捷。

明人叶权的《贤博编·游岭南记》就曾描述,一些江西人在秋收结束后,大都越过梅岭到广东打工。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明清交替之际,四川人口锐减。

据《明会要》卷五十载:明万历六年(1578),四川省尚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人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这还不包括大量的荫户、漏户以及逃亡人口。

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锐减至“通省之户口,总计一万八千零九十丁”,若把妇孺估算在内,设每丁折合五人,也只有九万余口。

近百年来,许多史学家都惊奇地发现,没有几个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几乎都是“湖广填四川”,从外省迁来的。

张献忠,生于1606年,陕西延安人,出身贫寒,当过捕快、边兵。

崇祯三年(1630),他率领米脂县十八寨穷人举起义旗,绰号“八大王”。

他同李自成分兵两路,一个往东北,一个向西南,彻底埋葬了朱氏王朝。

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历时两年多的农民政权大西王朝。

有关张献忠“屠蜀”的记载,野史中比比皆是。

其中最大规模的是“屠城”。

崇祯十七年(1644)八月,张献忠攻打成都,因城墙坚固,久攻不下,后来在城外隐秘处挖地洞,打隧道,一直掏挖到城墙根,埋入火药,又把竹竿捅穿竹节,竿竿相连,然后在空心竹竿内装置很长的导火线,悄悄点燃。

守城兵丁见“贼兵”撤退一空,正要欢呼,忽然爆炸掀天,城墙垮了。

《蜀难》记载,城陷后,“屠城三日,贵贱同尽。

唯少艾妇女为营伍所匿者暂得免”。

这一年,张献忠还派孙可望等四将军分四路出城搜杀,穷乡僻壤,危崖深谷,无不搜及。

得男子手足两百双者升把总。

正月出,五月回。

《蜀乱》记:“每官兵回营,以所剁手掌验功。

凡有军官衙门掌如山积,而成都城内,几如假山之千叠万峰。

”每屠杀一地,他都要详细记录所杀人数,其中记有人头几大堆,人手掌几大堆,人耳朵几大堆,等等。

《蜀碧》一书,还大量记载了张献忠残忍、变态的杀人方法。

如张献忠常常把小孩子掷在空中,让其落在枪尖上,以观赏那流着鲜血狂叫乱动的惨景为快乐。

“正史”如是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张廷玉,主持编修了前朝历史《明史》。

《明史》中对张献忠入蜀后的行迹大体记述如下。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在历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在历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在历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代,不直接处于中央王朝管辖之下,境内“蛮”、“越”族聚居,自成体系,基本上仍处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后期。

“蛮”、“越”族所形成的部落,是否使用过姓氏,有多少姓氏,尚待研究,即使有,也是极少的。

据传说记载,炎帝部落的某些支系由于黄帝的追逐征伐以及后来中原华夏集团和夏、商、周王朝势力的威胁、排挤,于是进一步往南流徙,从洞庭之野直到九疑苍梧。

同时,祝融部落的成员也从西北黄土高原南迁。

在这些部落的不断迁徙繁衍过程中,姓氏也在不断分化增加。

春秋战国以后,湖南进入楚、秦版图,大批楚人、巴人等楚国境内的民族相继南下湖湘,华夏族系和汉族成为主要居民,姓氏数也有较快增加。

隋唐五代时期,湖南大多数时间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口继续南迁,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频仍,更引起人口大批南来,湖南姓氏随着北方移民的增多而增多。

两宋时期,湖南的户、口数一直在上升,“靖康之难”,北方居民扶携南渡,很多人流寓湖湘,或经浙江、江苏、江西转徙湖南,寻求新的居留地。

湖南家谱、族谱中的记载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人口的增长和姓氏的变化情况,是湖南姓氏大量增加的一个时期。

元末明初,湖南大部分地区仍为陈友谅旧部及元朝残余势力所控制,朱元璋的军队与陈友谅旧部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湖南一地深受其害,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使用的姓氏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

明王朝控制湖南以后,鼓励东南各省居民迁入湖南,苏、浙、皖、赣人,特别是江西人大批涌进湖南,遍布三湘四水,“从征”、“屯垦”、“宦游”或从事商贸活动,也有一批北方军人因随征“平蛮”而落籍湖湘的。

笔者经眼3000多部湖南族谱,60%族谱称始迁祖于元末明初自江右徙居湖广,又主要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泰和、庐陵、吉水和南昌府的丰城、南昌诸县,进行了“江西填湖广”的人口大迁移,湖南姓氏数也出现了一次大的增幅。

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期的事情?

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期的事情?

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期的事情?“湖广填四川”是清代往四川大规模移民的活动,因其移民大多来自湖南、湖北等地,故而被称之为“湖广填四川”。

在明朝末年,由于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造成当地人口大减、田地荒芜。

清代康熙皇帝即位后,为了恢复当地经济,不得不将大量外省人口迁入四川,以充实当地。

四川古称为蜀地,与重庆合称为巴蜀,在先秦时期曾经分别存在过古蜀国和古巴国。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年间,巴蜀地区有众200余万。

至南宋时期,人口已经突破了1千万(《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但自公元1234年起,随着蒙古骑兵对四川的连续入侵,当地人口大量死亡,赋税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经过明朝时期的恢复,到了明神宗万历6年(1578年)时,官府登记在册的四川人口(包括重庆)已恢复到300万。

但由于明末的张献忠起义和清军入关等因素,巴蜀人口再次下降。

《四川通史》记载的清世祖顺治18年时,四川在籍人口仅余1.6万户,总数不到10万人(一说为60万)。

由于战后人户稀少,田地荒置,四川呈现出了“虎迹狼蹄多于人迹,千里幅员,大半黄茅白苇”的凄凉景象。

自明思宗崇祯年间以来,张献忠等部攻陷夔府、剑州,又屠巴州及通江、开县各地。

李自成自汉中兵败后,也南攻剑门、梓潼、绵州、绵竹、温江等地,纵火焚毁新都。

随后,清军入关。

顺治3年,多尔衮遣豪格自陕西入川,征讨割据于成都平原的张献忠。

清军所过,动辄焚城,屠戮流民,造成了赤地千里的惨状。

清圣祖(康熙)即位以后,深感四川人口凋零,赋税稀少。

为了充实川地,他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向四川大举移民。

为了鼓励迁移,清政府还推出了减赋和免税等措施。

因此自康熙年间始,一直到乾隆年间,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等省的移民就开始涌入川地,尤其以邻近四川的湖北、湖南两省移民居多,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今天的广安、邻水、开江、金堂、宣汉、岳池、彭水、潼南、铜梁、南充等地就分布着大量湖广移民的后裔,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已经完全融入巴蜀文化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

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

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

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本文对麻城移民在“湖广填四川”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看法。

一、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

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

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

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

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

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

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

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

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

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

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

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

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

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省地理位置离四川最近,又有长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

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

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历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量的麻城移民入川。

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

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

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

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

移民入川的形式一是奉旨入川。

四川南川县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设四个乡,明成化年间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内)为多。

当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基层的实施部门采取武的办法强行捆押方式,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名相同,连小地名也相同。

著名作家马识途的祖先来自麻城,那是在乾隆年间,马氏四兄弟从麻城奉旨垦荒,他们从长江溯江而上,到达忠州(今忠县)境,离石宝寨十多里的弯丘和沙地坝落业,以后这里的小地名就叫马家山和马家湾了。

马氏四支人在这长江边的平出村共繁衍后代千余人。

二是求生存入蜀。

著名作家艾芜的祖先原籍麻城孝感乡,以种田为生。

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叶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下,只有到西蜀去求生存,于是携妻带子,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最终选在成都府的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原上,靠着水沟插占务农。

三是经商入蜀。

清前期湖北与邻省四川的贸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

如原籍湖北麻城的从事贸易的刘廷奇,在康熙39年命家人刘俊臣到中江“相土”定宅,之后偕妻沿途贸易到中江定居。

四是为官改籍定居。

如四川龙安营都司梁光裕,原籍湖广麻城人,入四川后任都司改职后,遂家于江油县全门乡五甲三木里。

2006-9-9 09:06 回复终晓不能静6位粉丝2楼麻城移民人数整个明末清初的移民达一百多万人,有一半来自湖北、湖南。

其中湖北约有30万人左右。

麻城无疑占有重要比重。

但麻城入四川多少人,笔者查阅麻城清代历朝县志,对移民这件大事均无记载。

据清光绪8年刻本《麻城县志》户口记载:明嘉靖35年册定麻城人口148240人。

明万历47年册定人口116234人。

清代年初册定人口110287人。

从这个数字推论,明末清初有37953人可能是移民方式到了四川。

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人员在内。

但估计移民人数有3万人左右。

这个数字如果属实,占到湖北移民人数的10%。

在县级当中应当是较多的。

这还不包括明代初年入四川的人数。

如果算在一起估计不下10万人。

据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重庆、合川、南溪、广安四地58份族谱作了研究,清代以前入四川的118户,其中湖广占有85户,而这85户中有65户来自麻城。

三、麻城移民入川的管理和作用第一,麻城移民的相对集中管理。

如在云阳“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敕徙来者,北岸则皆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北、湖南人较多”。

(咸丰《云阳县志》)对入籍移民,加强户口管理,印照验收,编入保甲,使其安心务农。

第二,引进新的农作物和种植技术。

如麻城的红薯、甘蔗、蚕桑、种烟等农作物和技术被移民传至四川。

第三,促进商业发展。

麻城籍商人从事山货、粮食等重点行业,还从事铁锅、布行、麻行、酒行、猪行、磁器、杂粮等货物交易。

第四,人口繁衍。

如邻水县甘氏“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湖北麻城孝感乡甘承先率领同族移住复盛甘家沟,历数百年,子孙繁衍,发展成为邻水人数较多的姓氏。

现集中分布于复盛、丰禾、八耳、石永等地。

并散居在县内各地”。

第五,传播文化。

如麻城人阚昌言,是雍正8年进士,乾隆5年(1740年)任四川德阳县知县。

他在任内“常巡视陇亩,劝课农桑”,根据四川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写成了《家事说》一书。

该书就天时、地利、人力三方面,分别讲述抓紧农时、改良土壤、讲究耕作技术诸多农事。

第六,移民户与麻城保持着联系。

著名作家艾芜的家族汤氏,其入四川始祖在清初从麻城到新繁定居,是带着“烈希承宗祖,美德正乾坤”的韵文来的,后代相传。

到艾芜的父亲一辈是“坤”字辈,已是清代末年,人丁繁衍,编排名字不够用,便又派人到麻城去访问祖先的家族,才带回好些韵文,印到族谱里去。

头两句是“道继宽仁著,功昭勇智闻”,艾芜按此韵文为“道”字辈,他被其父亲取名为汤道耕。

四、一些县居住的主要麻城大姓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

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

而邓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

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

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

——连我的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

”(《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汉工作,他曾多次去过麻城,认为邓家祖辈是麻城人。

可见邓小平同志的祖辈也很可能是从麻城移民去的。

第二,邻水县。

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该省之麻城为最。

”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

甘氏前已提及。

包氏在“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石滓等地”。

第三,新宁县(今开江)明代麻城移民大姓有张姓,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树湾、张家湾传至18代。

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薛姓。

第四,彭县。

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

黄姓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县。

大姓张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

至今15代。

第六,宣汉县。

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

明代有49支姓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支。

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县。

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

不少乡有宗祠。

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第八,岳池县。

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傅姓麻城孝感乡,清乾隆12年入本县。

蒋姓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

此外南充县、潼南县、新都县等麻城迁入者都比较多。

五、麻城移民中优秀人才中以居官、文学者较多最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家之路》第二辑,载有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的文章《八十春秋的回忆》,文章说:我的祖先本来是湖北省麻城县人。

因为明代末年,张献忠领导农民革命运动,后来被政府军镇压,致使四川土著人民稀少,大部分土地被荒芜起来,无人耕种。

于是清朝政府采取移民入川政策,我的祖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康熙年间从湖北麻城县搬到四川来的(现在四川人,其祖籍多半都是从外省移居过来的)。

据《深圳特区报》曾载杨泉撰写的文章《延河之子李鹏》,其中写道:“据李家的家谱记载,李家的老家原在湖北省麻城县,后来才迁居四川庆符县,在什么年代迁居,不得而知。

”据麻城派人到四川高县庆符镇调查,找到1936年《重修庆符李氏族谱》,其序中说:“吾庆之李,自湖北麻城迁居于此,已数百年。

到今家世耕读,代有其人。

”宗谱跋言中说“吾家在楚时宗派,自明季兵灾,遂不可考”。

前面提到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总兵包永才、著名作家马识途、艾芜等其祖籍都是麻城人。

—————————————————参考文献:孙晓芬著《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

池子华著《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

《麻城县志》清光绪8年刻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